(完整)2019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默写)
2019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2019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567e640722192e4536f680.png)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1.《三峡》郦道元【朝代】南北朝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答谢中书书》陶弘景【朝代】南北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朝代】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与朱元思书》吴均【朝代】南北朝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与朱元思书》含答案与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与朱元思书》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e843d5168884868662d69b.png)
《与朱元思书》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本文选自,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景色。
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吴均(469-520),南朝梁、,字,吴兴故鄣人。
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亦能诗,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
其生平虽想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书:即,古人的书信又叫“”或“”,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书信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也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等。
二、字音字形三、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负势竞上6、蝉则千转不穷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9、横柯上蔽(二)通假字(三)古今异义(四)词类活用1.负势竞上.2.互相轩邈..3.任意东西..4.风烟俱净.5.横柯上.蔽6.猛浪若奔.7.望峰息.心(五)一词多义(1)绝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2)上负势竞上横柯上蔽(3)直直视无碍争高直指(4)百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5)无直视无碍猿则百叫无绝四、特殊句式省略句1.急湍甚箭“甚”字的后面省略了介词“于”,即“急湍甚于箭”。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了主语“高山”,即“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五、语句翻译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jiā)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bǎi)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期中文言文复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期中文言文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a1bae1de87101f69e31957d.png)
三峡一、文学常识:1、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2、《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二、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2、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一词多义1、绝:①沿溯阻绝(断)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澈)4、其:①其间千二百里(这)②飞漱其间(它们,代古柏)5、以①不以疾也(如)②以丛草为林(把)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五、其他重点词语解释1、略无阙处(略:完全、全部。
)(“略无”,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3、不见曦月(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襄:上,上升到高处)5、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6、飞漱其间(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7、良多趣味(良:的确,实在)8、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9、属引凄异(属:zhǔ,连续)(引:延长)10、故渔者歌曰(故:所以)11、不以疾也(快,急速)六、理解性默写1、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文中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课外文言文重点实词解释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课外文言文重点实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7a9b0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c.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课外文言文重点实词解释一、实词的概念实词是语言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它能够直接指称事物、表示行为或者描述性质。
在文言文中,实词通常是指名词、动词以及形容词等词类。
二、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课外文言文的特点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的课外文言文,以古代经典作品为主要内容,这些文言文具有古老、庄重、严谨的特点。
在这些文言文中,实词的运用尤为重要,通过对实词的解释和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内涵和含义。
三、重点实词解释1. 吾:表示“我”的意思,是古代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多用于诗歌、文章中表示个人的身份和情感。
2. 昔:表示“过去”的意思,常用于古代文言文中,常常用来引述古代的事物或时刻,表达过去的故事或事件。
3. 民:表示“人民”的意思,是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名词,多用于描写人类的集体或者裙体。
4. 犹:表示“还”、“仿佛”或“如同”的意思,用来表达近似或比喻的含义,常用于古诗词、文章中。
5. 乃:表示“就是”、“便是”或者“才是”的意思,多用于古代文言文中,用来表示事物的确定或者强调。
6. 或:表示“或者”、“或许”、“有时”等意思,是表示选择、疑问或者可能性的连词,在古代文言文中常常使用。
7. 惟:表示“只”、“唯一”或“而”的意思,常用于古代文章、诗歌中,表示唯一或者强调的语气。
8. 斯:表示“这”、“这个”或“此”的意思,常用于古代文言文中,表示特定的人或事物。
四、实词解释的重要性在阅读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的课外文言文时,对重点实词进行解释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实词的正确解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意思和内涵。
实词的解释可以帮助读者熟悉和掌握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和水平。
实词解释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增进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五、总结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课外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是理解古代文言文意义和内涵的关键。
通过对实词的解释和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领会古代文言文的意思和魅力,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和水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字解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字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f510c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b.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字解释以下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仅供参考:
1. 《孟子》三章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得”的意思。
故:所以。
是:这。
非:不是。
辞:推辞。
患:祸患,灾难。
身:自己,自身。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内:名词作状语,在国内。
外:名词作状语,在国外。
2. 《愚公移山》
方:方圆,指面积。
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惩:苦于。
塞:阻塞。
迂:曲折,绕远。
荷:扛。
孀:孀妇。
暮:晚上。
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穷匮:穷尽。
厝:挖山填谷。
3. 《富贵不能淫》
居:住。
淫:过度,沉溺。
移:改变。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发:被发掘,被起用。
举:被举荐。
故:所以。
任:责任,使命。
征:征战,战争。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5. 《周亚夫军细柳》
上自劳军:到军营去慰劳将士们。
6. 《诗词五首》
采菊东篱下:在东篱下采摘菊花。
《梦回繁华》重点词语解释默写【部编版八上第21课】
![《梦回繁华》重点词语解释默写【部编版八上第21课】](https://img.taocdn.com/s3/m/3d3be3164028915f804dc2d3.png)
《梦回繁华》重点词语解释默写【八上第21课】
重点词语解释:
1【工】。
2【设色】。
3【跋涉】。
4【漕运】。
5【舳舻相接】。
6【摩肩接踵】。
7【络绎不绝】。
8【遒劲】。
9【春寒料峭】。
10【长途跋涉】。
11【车水马龙】。
参考答案:
1【工】善于(画)。
2【设色】(绘画)涂色,着色。
3【跋涉】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
4【漕运】旧时指国家利用水道调运粮食。
5【舳舻相接】船只首尾衔接。
舶,船尾。
舻,船头。
6【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
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踵,脚后跟。
7【络绎不绝】(人、车等)往来不断,前后相接。
8【遒劲】雄健有力。
9【春寒料峭】虽已春天,但天气还比较寒冷。
10【长途跋涉】形容旅途的艰辛。
11【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9a528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f.png)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三峡》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的静景,然后写“”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答案】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清荣峻茂。
8.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答谢中书书》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8.《答谢中书书》中“”两句描写了傍晚时的景象,画面灵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9.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用“”表达了自己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答案】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上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总结含答案
![(上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总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5193b9ba1aa8114531d93f.png)
9.三峡❶生难字阙.(quē) 嶂.(zhànɡ) 曦.(xī)襄.(xiānɡ)溯.(sù) 御.(yù) 湍.(tuān) (yǎn) 涧.(jiàn) 属.(zhǔ) 转.(zhuǎn)❷重点词语解释①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②自非亭午夜分....(正午;半夜)③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④夏水襄陵..(升到高处;山陵),指水漫上山陵。
⑤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⑥虽乘奔.御风(飞奔的马)⑦不以疾..也(比得上;快)⑧素湍.绿潭(急流)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绝,极高的山峰。
⑩飞漱.其间(冲荡)⑪清荣.峻茂(茂盛)⑫良.多趣味(甚,很) 林寒.涧肃:(肃杀、凄寒)⑬属引..凄异(连接;延长)(凄惨悲凉)⑭空谷传响.(回声)⑮哀转久绝.(停止,消失)❸通假字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略无,完全没有。
❹一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自己)②绝⎩⎪⎨⎪⎧哀转久绝.(消失)绝.多生怪柏(极)沿溯阻绝.(隔断)③疾⎩⎪⎨⎪⎧不以疾.也(快)君有疾.在腠理(小病)❺古今异义①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练习题 教案②或.王命急宣 或⎩⎪⎨⎪⎧古义:有时今义:表选择关系 ③属.引凄异 属⎩⎪⎨⎪⎧古义:连接今义:属于 ❻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③回清.倒影(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④良.多趣味(形容词作副词,实在,真) ⑤每至晴.初霜.旦(名词作动词,放晴;名词作动词,结霜) ⑥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❼特殊句式 省略句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省略主语“三峡”,“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省略主语“两岸”,“两岸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❽重点句子默写①侧面描写群山高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2f46105915f804d2b16c166.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梳理《三峡》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是:缺口)二、一词多义1.绝:①沿泝阻绝.(动词,隔断)②哀转久绝.(动词,消失)③绝.yǎn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3.清:①回清.倒影(名词,清波)②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三、古今异义:1.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2.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如果今义:从;由3.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许;也许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指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五、重点句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的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行。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经常听到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1.略.无阙处(略:完全.全部。
)(“略无”,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嶂:像屏障似的的高山)3.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部编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词汇清单
![部编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词汇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6aa682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d.png)
部编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词汇清单
本文为部编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的词汇清单,以下词汇将会在课程中出现。
第一单元
1. 缔盟:结成同盟。
2. 怀柔:以德惠撫,消除敵对情緒,收买对方。
3. 合纵:多个小国家联合起来,以对抗强敌。
4. 包围:从四面八方封锁并进攻。
5. 严刑峻法:残酷的刑法。
6. 讹诈:非法的勒索。
第二单元
1. 风姿:飒爽的姿态或风度。
2. 仙气:传说中神仙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质。
3. 灵秀:灵巧秀美。
4. 清幽:清新幽静。
5. 嫣然:容貌美丽的样子。
6. 倩影:美丽的身影。
第三单元
1.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像明枪般容易防备的事情,往往防不胜防的事情隐藏在暗处。
2. 守株待兔:比喻消极等待成功降临,而不积极努力。
3. 塞翁失马:形容因祸得福,也可指因失去一些东西而得到其他的好处。
4.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不识趣的人讲道理,或把高深的知识讲给不懂得听或领会的人。
5. 拔苗助长:比喻急功近利,要走捷径,企图某些东西超常发展、过快成长。
6. 抱薪救火:比喻用错了方法反而使问题更加恶化。
以上为本清单的部分内容,学生可以利用本清单进行词汇的查漏补缺和记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富贵不能淫》含答案与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富贵不能淫》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7ec6aca6c30c2258019e0b.png)
《富贵不能淫》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1. 选自,记录孟子和纵横家景春之间关于大丈夫标准的一次对话。
2.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字。
战国时期著名,代表人物。
著有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四书指:、、、。
二、内容概括。
课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下》,记录孟子和纵横家景春之间关于大丈夫标准的一次对话。
明确提出了孟子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的观点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三、字音字形公孙衍( ) 丈夫之冠( ) 女家( ) 富贵不能淫( )四.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
诚:大丈夫:天下熄:焉:丈夫之冠:命:戒之:女家:夫子: 正: 由: 独行其道: 淫: 移: 屈:(二)通假字往之女家。
(三)词类活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四)一词多义。
(1)戒戒之曰必敬必戒(2)之往之女家妾妇之道与民由之(3)居居.天下之广居.(4)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5)道行天下之大道妾妇之道也(五)古今异义(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今义:(2)父命之古义:今义:(3)丈夫之冠也古义:今义:(4)以顺为正者古义:今义:五、译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六、理解默写大丈夫的做法: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大丈夫的操守:七、内容理解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2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1da93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5.png)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古诗词】一、《黄鹤楼》*崔颢1.直接默写。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
,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理解默写。
(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 , 。
(2)崔颢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 , 。
(3)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 ? 。
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二、《使至塞上》*王维1.直接默写。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
,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理解默写。
(1)由名句“ , ”,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句子“长烟落日孤城闭”。
(2)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在《使至塞上》中“ ,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 。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直接默写。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理解默写。
(1)《钱塘湖春行》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诗句是: , 。
(2)抓住早春特点,分别从仰视和俯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 , 。
(3)(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 , 。
四、《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
2.理解默写。
(1)《饮酒》(其五)一诗中“ ? ”两句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亦无喧嚣之感的哲理。
(2)《饮酒》(其五)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诗句是: , 。
(3)《饮酒》(其五)中巧用象征,表现自己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归宿的句子是: , 。
部编版 语文中考 文言文重要字词(内含八年级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 语文中考 文言文重要字词(内含八年级上册)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bd4649cc1755270722088b.png)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重要字词八(上)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孟子二章、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则素.湍绿潭2.沉鲮..竞跃3.欣然..起行4.念.无与为乐者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6.从.流飘荡7.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8.父命.之9.与民由.之10.舜发.于畎亩之中11.行拂.乱其所为12.而后作.13.方.七百里14.年且.九十15.惩.山北之塞16.寒暑易.节17.上自劳.军18.居.无何19.使人称谢.20.其将固.可袭而虏也【答案】1.白色 2.潜游在水中的鱼儿 3.高兴的样子 4.想到 5.只是 6.随着 7.真正,确实 8.教导 9.遵循 10.启用 11.违背,阻碍 12.有所作为 13.方圆 14.将近 15.苦于 16.更替 17.慰劳 18.过了19.致意 20.一定【解析】注意一些词类活用的现象,严格的按照课下注释。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绝(1)沿溯阻绝.(2)绝.巘多生怪柏(3)哀转久绝.(4)天下独绝.(5)猿则百叫无绝.2.自(1)自.三峡七百里中(2)自.非亭午夜分3.其(1)其.妻献疑曰(2)其.如土石头何(3)惧其.不已也(4)独行其.道4.以(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河曲智叟亡以.应(3)以.宗正刘礼为将军(4)以.军礼见【答案】1.动词,阻断/副词,极,最/动词,消失/绝妙/断,停止;2.介词,于,文中是“在”的意思/连词,如果;3.代词,他的/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代词,他,指愚公/代词,在这指自己;4.凭借/连词,来/任命/用【解析】注意根据句意来进行解释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略无阙处2.蝉则千转不穷3.窥谷忘反4.曾益其所不能5.衡于虑6.入则无法家拂士7.甚矣,汝之不惠8.军士吏被甲9.改容式车【答案】1.“阙”同“缺”,空隙,缺口 2.“转”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3.“反”同“返”,返回 4.“曾”同“增”,增加 5.“衡”同“横”,梗塞、不顺 6.“拂”同“弼”,辅佐 7.“惠”同“慧”,聪明 8.“被”同“披”,穿着 9.“式”同“轼”,车前横木,文中用作动词,指扶轼【解析】找出里面的通假字后,需要进行一定的解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答谢中书书》(知识梳理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答谢中书书》(知识梳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31e88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c.png)
《答谢中书书》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本文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
中书,古代掌朝廷机密文书的官。
书,即书信。
陶弘景,字,号,人称“”,时,著有等。
二、字音字形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猿()与其奇者()三、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四时俱备四时:俱:。
2、晓雾将歇歇: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欲:。
颓:。
沉鳞:。
竞跃:。
4、未复有能与奇者与:。
5、五色交辉交辉:。
(二)古今异义(1)四时.俱备古义:;今义:。
(2)晓雾将歇.古义:;今义:。
(3)夕日欲颓.古义:;今义:。
(4)古来共谈.古义:;今义:。
(三)词类活用(1)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
(四)一词多义(1)与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念无与为乐者。
(2)书:①谢答中书书:。
;②谢答中书书:。
③乃丹书帛曰:。
四、重点句子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译文:2、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五、课文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六、文章主旨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的观点,表达了作者。
七、理解性默写:1、总领全文的句子:2、俯视的句子:仰视的句子:平视的句子: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的景象的对偶句是:4、描写晨景的句子: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6、表现作者自豪之情的句子: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八、课文赏析。
《答谢中书书》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和翻译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25a0ab658fb770bf78a55a3.png)
八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一、古诗1、朝代:唐代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2、《使至塞上》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翻译】轻车要前往边塞去慰问官兵,途中(我)路过了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3、《渡荆门送别》朝代:唐代作者: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和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4、《春望》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5、《钱塘湖春行》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言文及注释知识梳理(课本同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言文及注释知识梳理(课本同步)](https://img.taocdn.com/s3/m/1a9ad9913c1ec5da51e2705d.png)
八上三峡[北魏]郦道元①自②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③,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④亭午⑤夜分⑥,不见曦月⑦。
至于夏水襄陵⑧,沿溯阻绝⑨。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⑩,暮到江陵⑪,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⑫御风,不以疾⑬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⑭绿潭,回清⑮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⑯其间,清荣峻茂⑰,良⑱多趣味。
每至晴初⑲霜旦⑳,林寒涧肃㉑,常有高猿长啸,属引㉒凄异㉓,空谷传响㉔,哀转㉕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㉖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①节选自《水经注校证》。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②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④自非:如果不是。
⑤亭午:正午。
⑥夜分:半夜⑦曦月:日月。
曦,目光,这里指太阳。
⑧襄陵:水漫上丘陵。
襄,冲上、漫上。
陵,山陵。
⑨沿溯阻绝:意思是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⑩白帝: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⑪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⑫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⑬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⑭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⑮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极高的山峰。
⑯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⑰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⑱良:甚,很。
⑲晴初:天刚放晴。
⑳霜旦:下霜的早晨。
㉑肃:肃杀,凄寒。
㉒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㉓凄异:凄惨悲凉。
㉔响:回声。
㉕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2019年秋部编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课内文言文(含答案)
![2019年秋部编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课内文言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740e11cf84b9d528ea7ac2.png)
2019年秋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复习——课内文言文(含答案)第三单元复习一、重点词语解释10.三峡①重岩叠嶂.( )②自非亭午夜分....( )③不见曦.月( )④夏水襄陵..( )⑤沿溯..阻绝( ; )⑥虽乘奔.御风( )⑦不以疾..也( )⑧素湍.绿潭( )⑨绝多生怪柏()⑩飞漱.其间( )⑪清荣.峻茂( )⑫良.多趣味( )⑬属引..凄异( ; )⑭空谷传响.( )⑮哀转久绝.( )3、通假字略无阙.处( )11.短文二篇①五色交辉..( )②四时..俱备( )③晓雾将歇.( )④夕日欲颓.( )⑤沉鳞..竞跃( )⑥实是欲.界.之仙都..( ; )⑦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⑧欣然..起行( )⑨念.无与为乐者( )⑩相与..( ; )..步于中庭⑪庭下如积水空明..( )⑫水中藻.、荇.交横( )⑬盖.竹柏影也( )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12.与朱元思书①风烟..俱净( )②天山共色..( )③从.流飘荡( )④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⑤水皆缥碧..( )⑥急湍甚箭..( )⑦猛浪若奔.( )⑧皆生寒.树( )⑨负.势竞上( )⑩互相轩邈..( ; )⑪争高直指..( )⑫泉水激.石( )⑬泠泠..作响( )⑭蝉则千.转不穷( )⑮鸢飞戾.天( )⑯经纶..世务( )⑰横柯.上蔽( )⑱疏条交映..( )13.唐诗五首①东皋薄.暮望( )②徙倚..欲何依( )③长歌怀采薇..( )④白云千载空悠悠..(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 )⑥芳草萋萋..鹦鹉洲( )⑦单车欲问边..( )⑧征蓬..出汉塞( )⑨长河..落日圆( )⑩江入大荒..流( )⑪仍怜.故乡水( )⑫水面初.平云脚..低( ; )⑬几处早莺争暖树..( )二、作家作品10、《三峡》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地理学家。
撰《》四十卷,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也是一部优美的。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点课下注释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a1b522cea8114431b80dd88b.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点注释默写目录:第二单元6.藤野先生/鲁迅7.回忆我的母亲/朱德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9.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第二单元第六课《藤野先生》重点词语解释:1【烂熳】颜色鲜明而美丽。
现在写作“烂漫”。
2【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鉴,照。
3【标致】漂亮。
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4【斗乱】飞腾纷乱。
斗,同“抖”。
5【精通时事】这是讽刺的说法。
所谓“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6【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7【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传说或故事。
这里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8【模胡】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现在写作“模糊”。
9【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10【不逊】做慢无礼。
逊,谦虚。
11【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12【诘责】责问。
13【托辞】找借口。
14【喝采】现在写作“喝彩”。
15【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鲁迅原是为寻求救国道路到日本学医的。
但他看了影片以后,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
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呐喊)自序》)。
因此,他想提倡文艺运动,改变国民的精神。
16【适值】恰好遇到。
17【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8【正人君子】这里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19【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疾,痛恨。
20【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第七课《回忆我的母亲》重点词语解释:1【好劳动】劳动的好手。
2【辍】停。
3【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4【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5【不辍劳作】不停止劳动。
第八课《列夫·托尔斯泰》重点词语解释:1【滞留】停留不动。
滞,不流通。
2【器宇】气概,风度。
3【禁锢】束缚,限制。
4【酒肆】酒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
一、《三峡》【北朝魏】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
..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
..()倒..(湍:)绿潭,回清
影。
绝巘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
清荣峻茂.(荣:),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霜旦
属.()引.()凄异
..()
..(),空谷传响.(),哀转
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答谢中书书》【南朝齐梁】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
青
林翠竹,四时
..()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
颓.(),沉鳞
..()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竞跃。
实是欲界
能与.()其奇者。
三、《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
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
..()步
于中庭
..(),水中藻、荇交横,盖.()..()。
庭下如积水空明
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
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
..(),千百成峰
()。
泉水激石,泠泠
..()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
()天者,望峰息心
..()世务者,窥谷忘反.
..();经纶
()。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五、《富贵不能淫》《孟子》二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
...()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
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
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
..(),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舜发.()于畎亩
..()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七、《愚公移山》《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
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
..()相许.()。
其妻献
疑曰:“以.()君之力,曾不
..()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
石垦壤,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
....()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
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
..()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周亚夫军细柳【汉】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
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
..()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
兵刃,彀.()弓弩,持满
..()。
天子先驱
..()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
’”居.()无何
..(),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
使.()持节
..()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
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
..()
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
..()
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
..(),改容式.()
车。
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九、唐诗五首
1.东皋薄.()暮望
2徙倚
..()欲何依
3.晴川历历
..()汉阳树
4.芳草萋萋
..()鹦鹉洲
5.日暮乡关
..()何处是
6.仍怜.()故乡水
7.水面初.()平云脚低
十、诗词五首
1.问君何能尔()
2.浑()欲不胜
()簪
3.自将()磨洗认前朝
4.我报()路长嗟()日暮
5.学诗谩()有惊人句
6.九万里风鹏正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