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笔记第一章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社会学概论1.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①孔德提出,社会学术语,区别于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②社会条件:A.18、19实际西方的两次大革命:1789,法国政治大革命(思想大革命)。

18世纪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的产业革命。

B.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西欧社会社会转型,推动社会学的产生。

社会学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C.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孔德,西方社会学,社会改良。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革命。

③历史材料:A.历代思想家,社会思想。

如孔德接受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霍布斯、孟德斯鸠的思想。

严复接受荀子的思想。

B.古典哲学、古典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同时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C.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

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

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自然科学基础,也6是孔德斯宾塞等人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D.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提供了经验观察资料,为社会学成为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

《论自杀》是代表作。

2. 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①国外看法:A.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孔德、斯宾塞、杜尔克姆。

实证主义。

B.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韦伯。

反实证主义。

C.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

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综合。

D.不属于上述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

②国内看法:A.社会为研究对象。

社会学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乱兴衰的原因(郑杭生)。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样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李大钊)。

社会学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费孝通)。

B.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孙本文)。

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龙冠海)。

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杨心恒)。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第一章: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1.1 社会学的定义和特点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学科。

它借助理论和方法,探讨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和变化,以求全面理解和解释社会。

社会学的特点包括:•具有科学性:社会学研究要遵循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社会学关注群体中的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而不是个体的特异行为。

•多学科交叉:社会学借鉴了哲学、历史、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途径。

1.2 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和方法论社会学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社会理论、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方法等。

其中,社会理论是社会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社会调查是社会学获取数据的主要手段;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学进行实证研究的基本方法。

1.3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化、社会变迁、社会交往等方面。

具体研究领域如下:•社会结构:研究社会的组织结构、社会阶层、社会分工等,以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化:研究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和塑造,以及人际关系中的价值观和规范的传递。

•社会变迁:研究社会的演变和发展,揭示社会变革的动力和机制。

•社会交往:研究人际关系、群体互动等,以及其对个体的行为和观念的影响。

第二章:社会理论的发展2.1 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是社会学的重要理论,强调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

它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依存,各自承担着特定的功能和责任。

2.2 冲突理论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于资源的不均等分配而导致的利益冲突。

它关注社会的不平等和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认为社会变革是由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斗争和较量引起的。

2.3 交互主义理论交互主义强调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的个体建构性和意义性。

它关注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意义解释和角色扮演过程,强调个体的行动是基于共享的意义和信号。

第三章:社会调查和研究方法3.1 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流程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基本概念包括样本、问卷、访谈等。

(2013年考试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

(2013年考试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

2013年考试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一、“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二、社会学的想象力是整体观和历史感的思维方式。

(社会学的思考)·视角·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调查(①实地调查(田野调查);②抽样调查)。

·米尔斯认为:它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我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我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

心智是一种视角的转换能力——把个人生活与更广阔的社会整体相联系的能力;把个人命运和社会历史进程相联系的能力。

三、社会学与哲学的关系:·综合性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四、社会学的功能(简答)1)认识和改造社会。

2)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学不仅有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理性-科学的功能,而且还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文-价值的功能。

3)构建和谐社会。

有助于理解、分析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五、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一、社会的定义·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二、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解释的两大派别:·社会唯实派或实体派认为社会是客观存在的,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对个人的行为发挥主导作用,因为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社会的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研究这种既定的结构如何去指导、塑其成员。

·社会唯名派则站在个人优先的立场上,认为人们的行动建构着社会,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是真正了解社会。

这两种社会观各执一端,既有长处也有不足,在社会学研究中将两种观点进行综合利用会更有利于对社会的认识。

三、社会的要素:人口、资源、环境、文化。

社会学重点概念

社会学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主编:郑杭生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1 •社会学定义:2. 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4. 社会运行机制:5. 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9. 社会保障:10. 社会疏导:11. 社会调节:12. “社会唯实派(实体派)”与“社会唯名派”:13. 社会运行:14. 社会制度:15. “血缘、地缘、业缘”的定义与功能:16•威廉.奥格本(W.F.Ogburn ):“文化堕距"、“文化滞后”:17. 非评比性文化(中性文化):18. 分析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19. “文化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第二编社会运行微观分析1 .社会化:2. “文化震惊”、“边际文化"、“文化整合”:3•人格:4. 库利(C.H.Cooley ):“镜中我”理论:5. 米德(G.H.Mead)“角色扮演”理论:6•弗洛伊德(S.Freud ): “人格发展”理论:7.“生命历程”理论:8代差:9. 社会角色:10. 角色集:11.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12. (美)E.戈夫曼:“角色距离”:13. 角色失调之:“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14. 社会互动:15•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以及主要派别?16. “参照群体”理论:17•(美)E.戈夫曼:“拟剧理论”(印象管理理论):18.社会交换论及其命题?19•本土方法论(俗民方法论):20. 模仿理论:21. 感染理论:22 •紧急规范论:23. 匿名理论:24. 控制转让理论:25. 社会群体:26. “初级社会群体”与“次级社会群体”:27. “内群体”与“外群体”:28. 滕尼斯(「Tonnies ):人际关系的两种典型类型:“社区”、“社会”:29. (美)默多克:划分家庭类型的概念:“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30. “女权主义”:31. “社会性别”:第三编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1 .社会组织(广义、狭义):2. 测定目标实现程度及绩效的标准:3. “非正式群体”定义,其正功能与负功能是什么?4. 马科斯.韦伯:“科层制”含义、特征,“科层制管理”:5. 组织权变理论:6. 科斯:“交易费用”概念:7. 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理论对组织研究的应用分析三个层面:&社会分层:9. 社会经济地位(SES :10. 社会分化之:“水平分化”、“垂直分化”:11. 社会不平等:12. 马科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模式:13•帕累托:“精英理论”:14. 帕累托“精英理论”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区别?15. 结构弹性分析之:“刚性结构”、“弹性结构”:16. 代际流动之:“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非结构性流动)”:17. “先赋条件”与“自获条件”:18. “本原的社会设置”与“派生的社会设置”:19. 社会设置:20. “社区”的含义:21. “社区”与“社会”的联系与区别:22. 从文化特质上比较城市和乡村:23. “虚拟社区”:24. 城市化(都市化):25. 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礼俗社会”、“法理社会”:26.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概述:27. 社会学家对城市问题的解释:城市决定论、人口构成论、亚文化论28•社会变迁的“进化的均衡”理论:29•社会现代化:30.城市文化“世俗化”:31•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分化”的三个方面:32. 理性化(理性):33. A.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34. (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化”:35. “二元”社会结构:36. (美)格申克龙:“迟发展效果”:第四编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 .社会问题(定义、构成要素、特征):2 •社会结构之:结构性失调、功能性失调:3. (美)奥格本:“文化失调理论” (or “文化滞后”、“文化堕距”):4. 冲突学派:价值冲突理论:5. “马尔萨斯陷阱”:6•可持续发展:7•相对贫困:8“制度行贫困”、“区域性贫困”、“阶层性贫困”:9. (美)刘易斯:贫困文化论:10. 社会控制:11. 社会越轨:12.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本我、自我、超我)13. (美)默顿:失范:14. (美)默顿:社会失范理论(五种适应模式):15. 社会政策:16•社会保障:17. 社会工作:18. 社会个案工作:19. 社会团体工作:20. 社区工作:第五编社会运行的研究手段1•比较:“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2.比较:“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3 •研究方式:(调查、实验、实地、文献研究)4•比较四种研究方式:(调查、实验、实地、文献研究)5.“定性研究”定义:6•理论的划分:“宏观理论”、“中观(中层)理论”、“微观层次理论”:7.“命题”与“假设”的关系:&理论与研究的关系:9•从问题岀发的理论建构的过程:10•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性质的分类:11 •“层次谬误”:12.测量的四种尺度:(定类、定序、定距、定比)13•测量的“信度”和“效度”:14. “观察”:15. “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16. (德)韦伯:“移情”:17. 从访谈对象角度划分个案访谈:个别访谈、群组访谈:18•从访谈内容组织角度划分个案访谈:结构访谈、无结构访谈:19•三种编码类型: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选择式编码20. “抽样”:21. 抽样的总体和样本:22. 抽样单元和抽样框:23. 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24 •总体指标:25.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26. “非概率抽样”之:偶遇抽样、主观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27. “简单随机抽样”定义,方法(抽签法、随机数表法):28. “系统抽样” (or等距抽样)定义,步骤:29. “整群抽样”:30. “多阶段抽样” (or多级抽样、分段抽样):31. (我国)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补充1.(法)孔德:“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2.(英)斯宾塞:“社会有机论”与“社会进化论”:3.(德)韦伯:“理解社会学”(or社会行动的四种类型):4.针对第三世界的“发展理论”: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1 •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概论新修__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__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令狐采学第一章绪论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一)社会学的孕育产生:“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正式提出。

孔德使用“社会学”这个术语,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二)社会学产生的社会条件社会学首先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时代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主要就是西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大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变化。

(1)18——19世纪西方的两次大革命: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思想大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2)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两次大革命的实质是推动西方社会由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在两大革命的推动下,西欧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社会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这种巨变之突出表现的工业化、都市化、人口流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对推动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3)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贫富悬殊、劳资冲突、失业和犯罪等等。

这些都以十分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着眼于社会改良,维护资本主义的理想;而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则着眼于社会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彻底批判。

两种不同的回答,形成了社会学中的两大传统。

(三)社会学的思想渊源:(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孔德不仅受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霍布斯等人的影响,而且还直接从孟德斯鸠关于历史和社会现象的决定论和孔多塞关于人类理性进步的必要阶段论中,引出他关于人类知识、关于政治形式以及关于社会类型的各个三阶段论。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打印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打印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目录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第二节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第四节社会学与社会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第一节人口与社会运行第二节环境与社会运行第三节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第二节社会运行第三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第一节文化的含义及特性第二节文化的类型第三节文化构成与文化分析第四节文化的功能第五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社会学方法论第二节社会学研究的过程第三节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第四节社会指标第五节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基础第二编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第一节社会化与个体化概要第二节人的社会化第三节人的个体化第七章社会互动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第二节社会互动的过程第三节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第四节社会角色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第一节社会网络第二节社会群体第三节初级社会群体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第一节研究概述第二节婚姻家庭社会学第三节性社会学第四节性别角色与社会性别第三编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第十章社会组织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第二节社会组织目标第三节社会组织结构第四节社会组织理论与管理第十一章社区第一节社区概述第二节农村社区第三节城市社区第四节虚拟社区第十二章社会制度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制度第二节社会制度的类型及功能第三节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一节社会分层概述第二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第三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第四节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第五节社会流动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第一节社会变迁第二节社会现代化第三节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第五节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第十五章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动第三节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第四节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第十六章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第一节集体行为和社会运动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集体行为理论第三节社会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第四编社会运行与社会建设第十七章社会问题第一节什么是社会问题第二节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及其类型第三节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第四节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第十八章社会控制第一节社会控制概述第二节社会控制体系第三节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第十九章社会政策第一节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第二节社会政策理论的发展第三节社会政策的一般过程第四节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与现状第二十章社会建设第一节社会建设的概念第二节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1.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013年考试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范文

(2013年考试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范文

2013年考试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一、“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二、社会学的想象力是整体观和历史感的思维方式。

(社会学的思考)·视角·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调查(①实地调查(田野调查);②抽样调查)。

·米尔斯认为:它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我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我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

心智是一种视角的转换能力——把个人生活与更广阔的社会整体相联系的能力;把个人命运和社会历史进程相联系的能力。

三、社会学与哲学的关系:·综合性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四、社会学的功能(简答)1)认识和改造社会。

2)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学不仅有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理性-科学的功能,而且还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文-价值的功能。

3)构建和谐社会。

有助于理解、分析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五、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一、社会的定义·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二、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解释的两大派别:·社会唯实派或实体派认为社会是客观存在的,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对个人的行为发挥主导作用,因为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社会的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研究这种既定的结构如何去指导、塑其成员。

·社会唯名派则站在个人优先的立场上,认为人们的行动建构着社会,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是真正了解社会。

这两种社会观各执一端,既有长处也有不足,在社会学研究中将两种观点进行综合利用会更有利于对社会的认识。

三、社会的要素:人口、资源、环境、文化。

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重点总结-考试必备

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重点总结-考试必备

社会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第一章社会学概论1.社会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典人物:⑴奥古斯特·孔德:孔德创造了社会学这个词。

他认为,社会学的目标是去发现社会的“不可更改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新的秩序。

⑵赫伯特·斯宾塞:他提出了社会像一个有机体——一个自我管理的体系的思想。

斯宾塞提出社会就像物种那样,由简单向复杂进化。

斯宾塞反对政府干预社会事务,因为他认为这种干预会阻碍这些自然发展规律。

⑶埃米尔·迪尔凯姆:迪尔凯姆提出,社会学主要应关注于他所谓的“社会事实”。

他坚持认为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特征来解释。

2.社会的含义:从内在本质来看,社会就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外在形态来看,社会就是人和自然环境以及人和人之间有机结合而成的共同体。

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里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社会的功能:(1)整合的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3.社会学的概念:是用文字来概括地说明一个概念内涵与外延,将概念所指的某类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分开来,是对某类事物或现象共同本质的概括。

第二章文化4.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即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5.文化的特征:⑴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⑵文化的复合性。

⑶文化的象征性。

⑷文化的传递性。

“文化反哺”⑸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6.符号的含义:符号是指一群人所认可的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物的东西。

7.语言:定义语言是指人们所使用的口头和书面的言说方式,它是我们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简答题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认识?答:(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应从三个方面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应当把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这两种视角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视角并将之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②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不能把学科中某一学派的理论观点和它所要达到的目的当作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

③学科的研究对象应是它的研究客体,无论学者们从什么角度去研究,无论得出什么结论,他们所研究的对象仍是同一个,这个对象是整个学科的对象,而不是某一学派的研究对象。

所以,我们把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社会学的基本视角有哪些?答:社会学的基本视角主要有:(1)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一些重要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变化看作是受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支配的。

(2)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当代的结构功能分析理论的代表是帕森斯和默顿。

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协调的、各部分之间互相整合的行动体系。

古典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迪尔凯姆。

迪尔凯姆从社会结构方面去分析个人行为,他认为个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拥有的越多,欲望也就越大。

社会不可能用满足个人欲望的办法来解决需求,只能对个人需求施加约束和控制,使每一个人都感到不可以过分追求,这样成员就有了共同目标,社会就有了秩序。

假如这种秩序被打乱,社会对个人意愿的控制失效,就会出现“失范”现象。

(3)符号互动论的观点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基础之上的,没有沟通和互动也就没有社会生活。

而互动是通过符号(包括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象征符号)进行的。

(4)冲突论的观点冲突论者认为所有的社会组织都是建立在权力等级制中的,是不断地进行争夺权力和权威的斗争过程和场所。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1.1 复习笔记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决定了社会学的理论框架,规定了这门学科的特有角度,规定了这门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和联系,规定了这门学科为社会主义实践服务的方向和主要途径,也从而规定了这门学科存在的必要性。

1.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1)时代背景在近代西方社会的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

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同时也是思想大革命,另一次是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①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两大革命的巨大作用在于: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自由竞争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建立;引起了观念的变化。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这种种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障碍和不协调,以极其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2)社会学的思想源泉①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所包含的社会思想。

②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历史学派,德国人文科学,英法实证主义都为社会学提供了思想来源。

③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三大发现,为社会学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④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既为社会学积累了经验观察材料,也为形成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特别是为社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过去思辨的社会哲学的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

2.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1)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

《社会学概论新修》复习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复习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复习笔记第一篇:《社会学概论新修》复习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郑杭生主编,重点章节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第三章社会的概念: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1.社会运行的概念: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2.社会运行机制的定义及机制运行机制: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3.社会运行机制: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二级机制。

4.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宏观和微观;个人、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血缘、地缘和业缘第四章文化与社会运行1.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2.文化的特征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复合性;象征性;传递性;变迁性和文化堕距3.文化堕距的概念: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和错位。

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4.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

文化丛:因功能上互相联系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文化模式: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文化特质和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5.文化震惊与文化边际:了解概念文化震惊: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

文化边际: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6.文化的功能:重点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考研整理重点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考研整理重点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杭生考研重点整理一、全部名词解释第一章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这个定义的观点浓缩为社会运行论。

2.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与各系统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限度和最小的围之。

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的体现。

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理想模式,因程度不同表现多样性。

3.社会的中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他们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

可称“有障碍的常态运行”。

是一种良性,恶性运行之间、协调,畸形发展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一种不稳定状况,可能向前进、进化,可能向后者退化。

4.社会的恶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

5.教育社会学: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角度来研究教育现象的边缘性科学。

第二章6.社会要素:要素是指,必要因素,一个都不能少,文本把社会要素归纳为:地理的要素、生物的要素、心理等要素、文化的要素。

7.硬控制:指控制的手段和方式都依赖于社会组织的强制力实施的控制。

国家,法律,纪律等。

8.软控制:指不依靠强制力,而依靠社会舆论,社会心理、社会大众传播工具等进行的控制,所以又叫舆论控制、心理控制,使用风俗、道德、信仰、信念等手段。

9.转型效应:主要指由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等转换的不同步性而对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和制约。

10.机制:亦称机理,原意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自然科学中引申为事物或自然现象的作用原理、作用过程与其功能。

基本含义:(1)指事物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即构造。

(2)指事物在有规律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

(3)指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机制就是“带规律的模式”。

11.◇社会运行机制: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行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与其相互联系,以与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说,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三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三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1复习笔记一、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1.社会学的提出“社会学”一词最早由孔德在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中正式提出。

社会运行论认为,社会学是指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对象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2.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1)18、19世纪的两大革命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影响18、19世纪的两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英国产业革命)是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

①社会转型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突出表现为工业化和都市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②社会转型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却暴露出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经济危机、贫富差距、劳资矛盾等。

这些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障碍和不协调,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对于作为时代的实践要求的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问题,特别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2)英克尔斯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指出了给社会学下定义的三条途径:①历史的途径(创始人说了些什么)。

从根本上说是提出了争取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避免社会恶性循环和畸形发展的问题。

②经验的途径(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越来越复杂、越分越细微,系统里有小系统,部门里有小部门,因此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也就越来越重要。

③分析的途径(理性指示什么)。

(3)思想材料在形成社会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①社会学的史前阶段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着社会思想。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二章【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二章【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1.1 复习笔记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决定了社会学的理论框架,规定了这门学科的特有角度,规定了这门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和联系,规定了这门学科为社会主义实践服务的方向和主要途径,也从而规定了这门学科存在的必要性。

1.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1)时代背景在近代西方社会的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

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同时也是思想大革命,另一次是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①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两大革命的巨大作用在于: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自由竞争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建立;引起了观念的变化。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这种种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障碍和不协调,以极其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2)社会学的思想源泉①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所包含的社会思想。

②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历史学派,德国人文科学,英法实证主义都为社会学提供了思想来源。

③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三大发现,为社会学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④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既为社会学积累了经验观察材料,也为形成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特别是为社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过去思辨的社会哲学的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

2.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1)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90多年来国内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 观点
代表性人物:严复、 费孝通、郑杭生、 孙本文、龙冠海等
(三)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
社会对象与社会学基本问题
(一)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二)从社会学的层次结构看社会学对象及其与 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联系
三个层次:第一,社会学基本问题层次,即 学科的“元问题”层次,也即作为社会学与 哲学联结点的社会哲学层次;第二,社会学 对象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中的总 问题层次,也即作为综合性具体科学的社会 学层次;第三,社会学范畴问题层次,即学 科的“本问题”中的分问题层次,也即作为 社会学历史地形成的概念内容的层次。
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主编 郑杭生 2003年1月
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社会学和社会
第一节 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 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 的历史时代根据 社会学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决 定性的因素是时代的实践的要求。揭示 社会学独特对象的根本途径,就是要说 明这个决定社会学产生的时代的需要。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指出了给社会学 下定义的三条途径——历史的途径、经 验的途径、分析的途径,只有跟这些根
国内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
(一)150多年来国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 点及其分类
定义主要分属于三大类:第一类侧重以社 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第二类侧重以 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至于不属 于这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可以看做是 第三大类,其中有些观点影响不小,但都 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郑杭生主编,重点章节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词源: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诞生条件:社会历史背景(1)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

突出的表现在于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

这些都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

因此,时代呼唤着社会学的产生,来研究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科学思想资料(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

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1.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

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

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

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

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

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绪论》1、社会学产生的标志和条件:(论述)★答:①标志:“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②条件:(自己概括)(1)经济、政治条件:18世纪、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使得社会发生转型,西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相反的是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端,人们急切寻求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对这一变化进行科学解释。

(2)思想理论条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孟德斯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给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和影响。

(3)自然科学条件: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促进了孔德、斯宾塞等人为代表的用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4)社会调查条件: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即为社会学积累了有关人口、商业、男女性比例等经验观察材料,也为形成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特别是为社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过去思辨的社会哲学的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

2、社会学的概念和解析:(简单了解)答: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在这个概念中,“社会”,主要指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因为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而且也只有在现代社会中才会系统地提出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所谓“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所谓“条件”,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所需的主要的内外部条件;所谓“机制”,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带规律性的模式;所谓“综合性的”,表明社会不是那种以社会的某一个子系统为自己对象的单科性学科,同时也表明社会学研究的综合性,涉及的领域例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所谓“具体科学”,表明社会学不是哲学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规范与社会设置、社区……
动态: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二)关于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内容
社会问题、社会越贵、社会控制、社会政策、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三)关于社会运行研究手段的内容
调查方法:客体观察法、典型调查法、统计调查法、文献分析法、问卷法。
组织和实施:研究可得选择与研究计划地制定、研究假设的设定和检验、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组织、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和分析等。
⑴社会学的层次结构: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层次,即学科的“元问题”层次;一般
社会学对象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层次;特殊
社会学范畴问题层次,即学科的“分问题”层次。个别
⑵从层次角度给社会学下定义
第一层: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
第二层: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三层:定义最多
⑶只有第二个层次才能满足合适社会学的定义
郑杭生分为一般、特殊和个别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哲学科学,第二层是综合性社会科学,第三层是专门社会科学。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1从对象上看,历史唯物论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学则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特殊规律。
2从科学层次上看,历史唯物论是对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各门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社会学则没有这么高的概括程度。
3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论是考察整个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学则着眼于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特殊观点研究社会。
2、社会学与单科社会科学的关系
是综合性的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3、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四、社会学与社会
(一)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
(二)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
阶段
转型度
第一阶段
1840-1949
第二阶段
1949-1978
第三阶段
1978-今
速度
慢速
中速
快速
广度
片面
相对片面度
军事上的难
建设上的难
利益大调整的难+建设上的难
向度
寻求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和模式
良性运行初步良性
中性运行中性运行中性运行转向中性中性
恶性运行局部恶性全面恶性摆脱恶性
1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的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2社会的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是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他们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
是特殊根特殊的关系
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1科学社会主义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这样俄政治学角度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则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这样的社会学角度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2二者学科的性质和层次不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属于单科性学科,社会学则是综合性的学科。
社会指标:描述性指标和评价型指标、观察型指标和计划性指标、投入指标生产量指标与产出指标、肯定指标否定指标与中性指标、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经济指标和非经济指标。
(四)关于分科社会学的内容
三、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孙本文总和说、综合说、普遍说、平等说、共同说
魏镛以人为中心分类,同其他社会科学处于并列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定义)
“社会学”一词最早由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
西方社会学从孔德开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则是从马克思开始。
社会学定义代表的观点浓缩后,成为“社会运行论”。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二)研究对象确立的依据
1、历史时代依据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将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问题凸现出来。
1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两大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自由竞争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建立,引起了观念的变化,造成了一个急剧变化得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而与千百年沉睡的慢节奏的传统社会不同。
①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主要代表为孔德、斯宾塞、迪尔科姆等,形成实证主义路线。
②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主要代表为韦伯等人,形成反实证主义路线。
③其他
2、90多年来国内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⑴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
①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
接受苏联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模式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模式
对中国社会的转型认识得越深入全面,社会学的成长也就越扎实迅速
·孔德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代替工场手工业。都市化:城市规模扩大、作用增大。
·严复把社会学翻译为“群学”就是受到荀子关于“人生不能无群”的启示。
·这是严复在1903年出版的《群学肄言》的序言中提出来的。
·“正向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马克思
·魏镛台湾学者20世纪70年代提出
3思想来源
a.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B.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c.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
d.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
2、现实社会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8年的社会运行状况
时期1949-1956 1956-1959 1959-1962 1962-1966 1966-1976 1976-1978 1978-
原因:①定义社会学的对象或侧重于社会、或侧重于个人都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
②区别社会学的学派,都是根据这个问题来划分的。
③确定社会学的属性,也是以这个问题为准绳。
④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直接、间接的包含着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
⑤现实上这个问题贯穿在实际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
2、从社会学的层次结构看社会学对象及其与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联系。
二、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
社会学可分为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的内容大体上有四类:第一,有关社会微观分析的内容;第二,有关社会运行宏观分析的内容;第三,有关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内容;第四,有关社会运行研究手段的内容。
(一)关于社会运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内容
微观: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基本群体、家庭婚姻与行……
③1979年后
⑶其他:“剩余说”、“学群说”、“调查说”、“问题说”和“未定说”。
3、正确把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①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
②社会学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的必然表现。③在对社会学对象的问题上不应该强求一致。
(五)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基本问题
1、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3社会的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
(三)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
1、与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2、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3、能够有效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服务。
(四)国内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
1、150多年来国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其分类
工业化、都市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直接的影响。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
经济危机周期性发作,贫富悬殊,富人区和贫民窟并存,从劳资对立到工人怠工、罢工、破坏机器以至起义等等。种种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障碍和不协调,以极其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良性运行的协调发展的问题。
②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1949年以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者均持此观点。
③认为社会学史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
⑵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①建国前以孙本文为代表,“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②台湾学者龙冠海认为“社会学的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