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粒工艺精要
中药颗粒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中药颗粒的制作方法与流程宝子们,今天咱来唠唠中药颗粒是咋做出来的呀。
中药颗粒制作的第一步呢,就是选料。
这就像咱买菜一样,得挑好的中药材。
那些药材得是质量上乘的,从正规的渠道来的哦。
比如说人参,得是那种参须完整、参体饱满的;像枸杞呢,要那种红彤彤、饱满圆润的。
这是基础呀,要是药材不好,那后面做出来的中药颗粒效果肯定也大打折扣。
选好药材之后呢,就开始炮制啦。
这炮制可讲究了呢。
有的药材要洗干净,把泥土啥的杂质都去掉。
像山药这种,洗得白白净净的。
还有的药材得经过特殊的处理,比如炒啊、炙啊之类的。
就像炒白术,要在锅里小火慢慢炒,炒到有那种特殊的香味出来,这火候的掌握可全靠老师傅的经验啦。
接着呢,就是提取有效成分啦。
把炮制好的药材放到专门的设备里,加上合适的溶剂,可能是水,也可能是乙醇之类的。
然后就像煮大杂烩一样,让药材在里面煮呀煮。
这个过程中,药材里有用的成分就慢慢跑到溶剂里去了。
这就好比把糖从糖水里提取出来一样的道理。
提取完了之后,要把药渣去掉,只留下含有有效成分的溶液。
这就像把粥里的米捞出来,只留下粥汤一样。
然后对这个溶液进行浓缩。
就像小火慢慢收汁,把溶液里的水分或者溶剂慢慢蒸发掉,让有效成分的浓度越来越高。
再之后呢,就是干燥环节啦。
把浓缩后的溶液变成固体。
这就像是把湿衣服晾干变成干衣服一样。
可以用喷雾干燥的方法,把溶液喷成雾状,热风一吹,就变成小颗粒了。
也可以用真空干燥之类的其他办法。
最后呀,把干燥后的小颗粒按照一定的规格包装起来。
就像把小零食装进小袋子里一样。
这样中药颗粒就制作好啦,可以方便大家服用啦。
宝子们,是不是感觉中药颗粒的制作还挺有趣的呢?不过这每一步都得小心谨慎,毕竟这可是关系到药效的大事呢。
中药颗粒工艺流程
中药颗粒工艺流程中药颗粒是一种方便服用、易保存的中药剂型,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和家庭保健。
其制备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选择、研磨、提取、浓缩、造粒、干燥、包装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颗粒的工艺流程。
一、原料选择中药颗粒的质量取决于原料的选择,应选择质量优良、来源可溯、符合药典规定的中药材。
在选材时要严格把关,确保原料的纯度和质量。
二、研磨选好的中药材需要进行研磨处理,将其研磨成细粉。
研磨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造成损失。
三、提取研磨后的中药粉经过提取工艺,将其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提取、醇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根据中药材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四、浓缩提取得到的药液需要进行浓缩处理,将其中的溶剂和水分去除,得到浓缩液。
浓缩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对有效成分造成破坏。
五、造粒浓缩液经过造粒机械造粒,将其制成颗粒状。
造粒时要控制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确保颗粒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六、干燥造粒后的中药颗粒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将其中的水分去除,提高颗粒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干燥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对颗粒的有效成分造成损失。
七、包装干燥后的中药颗粒需要进行包装,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和方式,确保颗粒的质量和安全性。
包装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密封,避免外界污染和氧化。
综上所述,中药颗粒的制备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选择、研磨、提取、浓缩、造粒、干燥、包装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中药颗粒的质量和稳定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药颗粒的制备工艺流程。
中药颗粒制作方法
中药颗粒制作方法中药颗粒是一种方便携带、易于服用、效果稳定的中药剂型。
制作中药颗粒需要经过原料选择、研磨、浸膏、浸提、过滤、减压浓缩、干燥、粉碎、包装等多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颗粒的制作方法:1. 原料选择:选择优质的中药材作为原料,并根据具体方剂的需求,确定所需的中药成分。
2. 研磨:将选购的中药材经过研磨,使其粒度均匀,有利于后续的浸膏和浸提过程。
3. 浸膏:将研磨后的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放入药用煎煮机中进行浸膏。
浸膏的时间和温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通常需要连续浸膏多次,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4. 浸提:将浸膏的药液进行浸提,可以使用醇类或水进行浸提。
浸提的时间和温度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通常需要多次浸提,使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5. 过滤:将浸提得到的药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
6. 减压浓缩:将过滤得到的药液放入减压浓缩设备中,利用减压和加热的原理,将药液中的溶剂蒸发掉,得到浓缩后的药液。
7. 干燥:将浓缩后的药液进行干燥处理,可以使用干燥箱或其他干燥设备,将药液中剩余的水分蒸发掉,得到干燥后的中药粉末。
8. 粉碎:将干燥后的中药粉末进行粉碎处理,使其颗粒均匀细腻。
9. 包装:将粉碎后的中药颗粒进行包装,可以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如药用袋等。
制作中药颗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原料的选择要选择质量好、无污染的中药材。
2. 研磨过程要保证中药材的粒度均匀,以利于后续工序的进行。
3. 浸膏和浸提的时间、温度要根据中药材的特性来确定,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
4. 在过滤的过程中要保证过滤装置的清洁,以防止杂质污染药液。
5. 减压浓缩的时间和温度要掌握好,以免造成药液糊化或破坏有效成分。
6. 干燥的温度和时间要适中,以保持药液中的有效成分。
7. 包装要采用药用级别的包装材料,以确保中药颗粒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制作中药颗粒需要经过原料选择、研磨、浸膏、浸提、过滤、减压浓缩、干燥、粉碎、包装等多个步骤。
制粒必读(详细的制粒技术及经验)
制粒必读(详细的制粒技术及经验)一、制粒技术概念制粒(granulation)技术:是把粉末、熔融液、水溶液等状态的物料加工制成一定形状与大小的粒状物的技术。
制粒的目的:①改善流动性,便于分装、压片;②防止各成分因粒度密度差异出现离析现象;③防止粉尘飞扬及器壁上的粘附;④调整堆密度,改善溶解性能;⑤改善片剂生产中压力传递的均匀性;⑥便于服用,方便携带,提高商品价值。
制粒方法:湿法制粒、干法制粒、一步制粒、喷雾制粒,其中湿法制粒应用最多。
制粒技术的应用:在固体制剂,特别在颗粒剂、片剂中应用最为广泛。
二、制粒方法(一)、湿法制粒湿法制粒:在药物粉末中加入粘合剂或润湿剂先制成软材,过筛而制成湿颗粒,湿颗粒干燥后再经过整粒而得。
湿法制成的颗粒具用表面改性较好、外形美观、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形性好等优点,在医药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
湿法制粒机理:首先是粘合剂中的液体将药物粉末表面润湿,使粉粒间产生粘着力,然后在液体架桥与外加机械力的作用下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颗粒,经干燥后最终以固体桥的形式固结。
湿法制粒主要包括制软材、制湿颗粒、湿颗粒干燥及整粒等过程。
1、制软材:将按处方称量好的原辅料细粉混匀,加入适量的润湿剂或粘合剂混匀即成软材。
制软材应注意的问题(1)粘合剂的种类与用量要根据物料的性质而定;(2)加入粘合剂的浓度与搅拌时间,要根椐不同品种灵活掌握;(3)软材质量。
由于原辅料的差异,很难定出统一标准,一般凭经验掌握,用手捏紧能成团块,手指轻压又能散裂得开。
(4)湿搅时间的长短对颗粒的软材有很大关系,湿混合时间越长,则粘性越大,制成的颗粒就越硬。
2、制湿颗粒:使软材通过筛网而成颗粒。
颗粒由筛孔落下如成长条状时,表明软材过湿,湿合剂或润湿剂过多。
相反若软材通过筛孔后呈粉状,表明软材过干,应适当调整。
常用设备:摇摆式颗粒机、高速搅拌制粒机筛网:有尼龙丝、镀锌铁丝、不锈钢、板块四种筛网。
3、湿颗粒干燥:过筛制得的湿颗粒应立即干燥,以免结块或受压变形(可采用不锈钢盘将制好的湿颗粒摊开放置并不时翻动以解决湿颗粒存放结块及变形问题)。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与质量标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与质量标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将中药研磨成细粉后进行浸出、固化、干燥等工序,制成成砂状或颗粒状的中药剂型。
它具有方便携带、服用简单、不易变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的制剂和临床应用中。
以下是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一、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1.药材研磨:选择优质药材,经过清洗、晾干、破碎等工序后,进行研磨,得到研磨细粉。
2.药材浸出:将研磨细粉加入适量的水或醇溶剂中进行浸出,提取有关成分。
3.过滤:将浸出液通过滤纸或其他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不溶物质。
4.浓缩:将过滤后的浸出液进行蒸发或其他方式进行浓缩,使其浓度达到一定比例。
5.固化:将浓缩后的药液加入适量的固化剂,如淀粉粉末、蔗糖等,搅拌均匀使其固化成砂状或颗粒状。
6.干燥:将固化后的药砂或颗粒放入干燥设备,进行烘干,使其含水量降低,达到标准要求。
7.包装:将干燥后的中药配方颗粒按照一定的规格填充到包装袋中,密封包装,以保证其质量。
二、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1.外观:中药配方颗粒应为均匀的颗粒状,无结块、无杂质、无霉变,并且颜色一致。
2.含量测定:根据国家药典的规定,对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配方中的含量比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微生物指标:中药配方颗粒应符合国家药典中对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指标的要求,保证其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
4.残留溶剂:浸出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如有机溶剂、水等,在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其残留量,确保其符合国家药典的规定。
5.含水量:中药配方颗粒的含水量应符合国家药典的规定,一般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其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变质。
在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优质的药材,合理掌握浸出液的浓度和固化剂的用量,严格控制每个工序的操作条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同时,生产过程中还需加强对清洁和卫生的管理,保证生产环境的洁净,避免交叉污染。
总之,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是保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的重要依据,只有通过严格遵循工艺要求,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生产出符合规范的中药配方颗粒,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
(完整word版)颗粒剂制造工艺
目录第一章中药制粒技术多方位发展 (2)1、湿法制粒技术 (2)2、干法制粒技术 (2)3、快速搅拌制粒技术 (2)4、流化喷雾制粒技术 (3)1)、一步制粒法的优点 (3)2)、影响制粒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方法 (3)5、喷雾干燥制粒技术 (4)1.作颗粒剂的时候颗粒长不大的问题: (4)2。
喷雾制粒过程中塌床: (4)第二章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6)一、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6)1、提取方法 (6)2、浓缩、干燥技术 (6)3、制粒方法 (7)4、湿颗粒的干燥 (8)5、整粒 (9)6、包装 (9)二、酒溶性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10)1、制备酒溶性颗粒剂的要求 (10)2、制法 (10)三、混悬性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10)四、泡腾性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10)五、环糊精在中药颗粒剂中的应用 (10)第三章中药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12)一、中药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12)二、影响中药颗粒剂质量的因秦 (12)(一)药材原料 (12)(二)药材煎煮次数与时间 (12)(三)清膏的比重 (12)(四)颗粒的烘干温度与时间 (12)(五)颗拉的含水量颗粒的含水量与机压时冲剂的成型质量及药品在贮藏期间质量变化有密切关系。
含水量过高,生产块状冲剂易粘冲,贮存间易变质。
含水量过少,则不宜成块.颗粒含水量以控制在3%—5%为宜。
(12)(六)颗粒的均匀度 (12)三、例:安神补心颗粒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12)第四章益肝明目颗粒剂的制备 (16)1、原料药的提取 (16)2、颗粒剂的制备 (16)3、讨论 (16)第一章中药制粒技术多方位发展中药颗粒的制备工艺通则为:选料→去杂→工业提取→浓缩→干燥→制粒.为了提高颗粒成品的质量,确保临床使用的疗效,药学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
如在制粒工艺方面,工作人员通过选择更优良的辅料和改进工艺条件,来提高颗粒的质量,改善其性状.在辅料上,除了糖粉、糊精、可溶性淀粉外,还选用麦芽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羟丙基淀粉等;在工艺上改变了传统工艺干燥时间长、药材中热不稳定成分损失较多之不足,采用动态提取、真空低温干燥或瞬间喷雾干燥、干法制粒、高速搅拌制粒等新技术。
中药浓缩制粒方法
中药浓缩制粒方法
中药浓缩制粒是一种将中药材中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浓缩后制成药片或胶囊的制剂方法。
这种制剂方法主要是为了方便患者服用,同时能够更好地保存中药药效。
以下是中药浓缩
制粒的方法。
1. 材料选择:选用品质优良的中药材进行制粒。
中药材应该符合国家药典或行业标准,并且应该经过验收检验,并认真检查有无虫蛀、霉变、混杂等情况,以确保中药材的
质量安全。
2. 洗涤处理:将洗净干燥的中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不同中药材的浸泡时
间不同。
浸泡时间过长或不足都会影响浸泡液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浸泡后将药材取出,清
洗干净。
3. 磨粉:将洗净的中药材磨成细粉末,粉末的细度直接影响提取效果。
目前市场上
已有机械化磨粉机器可供选择,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磨粉效果。
4. 提取浓缩:将磨成粉末的中药材用适量的溶剂浸泡提取,如水、乙醇、三氯乙烷等,提取温度和时间也是影响浓缩效果的重要因素。
提取物经过过滤、蒸发浓缩后,再根
据制剂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如加入需要的辅料,如润滑剂、增稠剂等。
5. 制粒:提取物成为浓缩液后需要进行制粒,制粒可采用手工或者机械化生产,制
粒时应注意粒子的大小和成型的难易,以保证成品品质的稳定性。
6. 包装:制成的中药浓缩粒可分装成小袋或者放入瓶子中进行封装,便于管理、存
储和使用。
中药颗粒颗粒工艺
中药颗粒颗粒工艺
中药颗粒工艺是指将中药药材经过研磨、浸泡、提取等工序,提
取出药液后,再经过凝固、干燥、研磨等工艺制成颗粒状的中药制剂。
具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1. 药材处理:选择优质的中药药材,清洗干净并去杂质。
2. 破碎:药材经过研磨、破碎等方法,使其形成颗粒状或粉末状。
3. 浸泡:将破碎后的药材投入适量的溶液中,进行浸泡,目的是提取
其中的有效成分。
4. 提取:通过溶剂提取法、水煎法等方法,将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提取
出来。
5. 过滤:将提取后的药液通过滤网或滤纸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和固体颗粒。
6. 凝固:将过滤后的药液进行凝固处理,使其形成颗粒状。
7. 干燥:将凝固后的颗粒进行干燥,去除其中的水分,使其保持稳定
的含水率。
8. 研磨:将干燥后的颗粒进行研磨,使其颗粒大小均匀一致。
9. 包装:对研磨后的颗粒进行包装,通常采用密封包装,以保持颗粒
的质量和药效。
10. 储存:将包装好的颗粒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变质。
中药颗粒工艺的目的是将中药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制成
方便携带、易于服用的颗粒状制剂,方便患者的用药。
这种制剂形式
不仅便于服用和保存,还能够提高药效的稳定性和吸收率,广泛应用
于临床药物治疗中。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它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研磨、提取、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
中药配方颗粒具有服用方便、剂量准确、药效稳定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广受欢迎。
下面将介绍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选择: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料主要是中药饮片,选择优质的中药饮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原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药典和相关标准,确保其品质和安全性。
2. 研磨:将选好的中药饮片进行研磨,使其颗粒细小,增加提取效率。
研磨一般采用高速研磨机或者低温冷磨机进行,以避免中药有效成分的损失。
3. 提取:将研磨后的中药饮片进行提取,一般采用水、乙醇等溶剂进行提取。
提取的目的是将中药有效成分溶解到溶剂中,形成浸膏。
4. 过滤:将提取得到的浸膏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悬浮物。
过滤一般采用滤布或者滤纸进行,以保证提取物的纯净度。
5. 浓缩:将过滤后的浸膏进行浓缩,使其含量增加。
浓缩一般采用真空浓缩器或者喷雾干燥器进行,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6. 干燥:将浓缩后的浸膏进行干燥,使其转变成颗粒状。
干燥一般采用喷雾干燥器或者真空干燥器进行,以保持颗粒的形状和药效。
7. 包装:将干燥后的中药配方颗粒进行包装,一般采用铝塑包装袋或者胶囊进行。
包装时应注意密封性和防潮性,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8. 质检:对包装好的中药配方颗粒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等项目。
只有通过质检合格的产品才能上市销售。
9. 存储:将质检合格的中药配方颗粒进行储存,要求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以上就是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的主要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操作和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中药配方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能够生产出更多优质的中药配方颗粒产品,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药湿法制粒的原理和小经验
中药湿法制粒的原理和小经验湿法制粒, 中药, 原理, 粒子, 经验湿法制粒(wet granulation)原理:是在药物粉末中加入液体粘合剂,靠粘合剂的架桥或粘结作用使粉末聚结在一起而制备颗粒的方法。
由于湿法制粒的产物具有外形美观、流动性好、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形性好等优点,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而对于热敏性、湿敏性、极易溶性等特殊物料可采用其它方法制粒。
(一)制粒机理1.粒子间的结合力制粒时多个粒子粘结而形成颗粒,Rumpf提出粒子间的结合力有五种不同方式(1)固体粒子间引力固体粒子间发生的引力来自范德华力(分子间引力)、静电力和磁力。
这些作用力在多数情况下虽然很小,但粒径<50μm时,粉粒间的聚集现象非常显著。
这些作用随着粒径的增大或颗粒间距离的增大而明显下降,在干法制粒中范德华力的作用非常重要。
(2)自由可流动液体(freely movable liquid)产生的界面张力和毛细管力以可流动液体作为架桥剂进行制粒时,粒子间产生的结合力由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管力产生,因此液体的加入量对制粒产生较大影响。
液体的加入量可用饱和度S表示:在颗粒的空隙中液体架桥剂所占体积(VL)与总空隙体积(VT)之比,液体在粒子间的充填方式由液体的加入量决定,参见图16-25。
(A)干粉状态;(a)S≤0.3时,液体在粒子空隙间充填量很少,液体以分散的液桥连接颗粒,空气成连续相,称钟摆状(pendular state);(b)适当增加液体量0.3<S <0.8时,液体桥相连,液体成连续相,空隙变小,空气成分散相,称索带状(funicularstate);(c)液体量增加到充满颗粒内部空隙(颗粒表面还没有被液体润湿)S≥0.8时,称毛细管状(capillary state);(d)当液体充满颗粒内部与表面S≥1时,形成的状态叫泥浆状(slurry state)。
毛细管的凹面变成液滴的凸面。
一般,在颗粒内液体以悬摆状存在时,颗粒松散;以毛细管状存在时,颗粒发粘,以索带状存在时得到较好的颗粒。
制粒技术资料
中药粉末过100~120目筛;颗粒干燥一般控制在60~68℃,含挥发性成分或含甙成分应控制在60℃以下。
药粉在制粒中超过30%,可能会产生松片;浸膏粉超过80%会出现粘冲现象,浸膏粉超过30%要加淀粉做崩解剂。
关于一步制粒的各影响因素进风温度、进风量、进风时间考察;浸膏粘度1.28流化喷雾制粒有资料报道最佳条件为:供液速度25ml/min,床层温度55℃,黏合剂浓度7%,压缩气压0.2Mpa颗粒水分:4.5~6.5%,6~8%。
片重在0.2g以下用20~18目,0.2~0.3g用16~18目,0.3g以上选用14~16目筛。
黏合剂:黏合剂的用量为药粉量的30%(ml/g,g/g)压片的颗粒20~30目的不超过40%,50~80目的占40%,80~100目的不超过20%。
当润湿剂、粘合剂用量过少时,制得的颗粒及其细粉在100目以内的超过全部的20%以上,就会产生松片;用量过大,就会给制粒带来困难。
1、《中药乙醇提取物制备颗粒剂的探讨》认为以10%PVPk30(聚维酮)作为黏合剂,在中药中的运用会更多。
2、乙基纤维素(EC)在制剂中用于薄膜包衣,缓释制剂,也可作黏合剂。
解决粘冲,崩解迟缓等问题。
崩解剂加入后要混合8~10分钟。
同浓度乙醇制备颗粒时,以10%PVPk30(聚维酮)作为黏合剂,羧甲基淀粉作为崩解剂加入量为57%时效果最佳(单用成型程度比微晶纤维素好),崩解度好。
1、羧甲基淀粉钠:遇水后能膨胀200~300倍,用量(1,1.5,2%)视品种而定;用量过多崩解并不加快。
2、微晶纤维素的运用:晶型粉末,不容于水,性质稳定。
作为填充剂,可使颗粒松散,均匀细小结合行好;吸水后能迅速膨胀崩解。
一般处方用量15%~45%。
1)淀粉、糊精有同效而兼有独到之处:当微晶纤维素在片中的含量达到0.06g/片时,片子的结合很好,有足够的硬度。
2)用于不合格的中间体的再处理:先从不合格的中间体颗粒中用60目或100目筛选出适量细粉,与过100目筛,给定量的微晶纤维素(一般用量20:1~40:1)混合均匀,再投到不合格中间体颗粒中,总混,压片。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中药药材进行炮制、研磨、浸提等工艺处理后,通过一定的配方比例,将药材提取物制成颗粒状的中药制剂。
它是目前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用药方便、服用简便、口感好等优点。
下面将介绍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
一、原料的选择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原料一般是采用优质药材,药材的选择需要根据配方的要求,考虑药性、功效等因素。
为了保证颗粒的质量和药效,同时也需要根据科学的方法对药材进行炮制、研磨等处理,使其达到适宜的成品要求。
二、炮制工艺炮制是中药制剂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中药的质量、药效等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炮制工艺有炒、蒸、晒等方法。
通过炮制,可以去除药材中的杂质,调整药材的药性,增强药材的药效。
三、研磨工艺研磨是将炮制后的药材进行粉碎,使其颗粒化的过程。
目前常见的研磨方法有手动研磨、机械研磨等。
在研磨过程中,需要注意研磨的时间、速度、温度等因素,以保证颗粒的均匀度和细腻度。
四、浸提工艺浸提是将研磨后的药材用适当的溶剂浸泡,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形成药液。
常见的浸提溶剂有水、醇等。
在浸提过程中,需要掌握浸提的时间、温度、浓度等因素,以确保提取物的质量和功效。
五、制粒工艺制粒是将浸提得到的药液进行干燥,形成颗粒状的中药制剂。
常见的制粒方法有压片法、喷雾干燥法等。
在制粒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热量、湿度等参数,以保证颗粒的形状和质量。
六、包装工艺制成颗粒后,需要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形式有铝塑复合袋、纸塑复合袋等。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密封性,以确保颗粒的安全和有效性。
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精细控制和合理配比,以确保颗粒的质量和药效。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和规范的操作,可以制备出优质的中药颗粒,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选择。
中药颗粒的制作方法
中药颗粒的制作方法中药颗粒是一种方便服用、易于保存、使用量易掌握的中药制剂。
其制作方法一般包括颗粒化原料的选用、预处理、制备颗粒、浸渍干燥、包装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颗粒的制作方法。
一、颗粒化原料的选用1. 成熟的药材,新鲜材料由于含水率高易发霉变质,不适于制备。
2. 材料的粒度应均匀,颗粒的大小应相近,这有利于颗粒化效果。
3. 材料应无虫、无蛆、无异物等,否则会影响颗粒化后的质量。
4. 对于不同病症选择不同的中药材,必须根据材料的功效和配伍关系合理搭配。
5. 有一些中药材含有粘性成分,颗粒化较为困难,需要特殊处理,如仙人掌和钩藤等。
颗粒化原料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预处理以达到最佳颗粒化效果。
1. 清洗:将选好的中药材清洗干净,去掉杂质及泥土。
2. 热风干燥:将材料置于烤箱中进行热风干燥,去除多余的水分。
一般温度为50摄氏度至60摄氏度,持续时间根据材料的水分含量而定,通常为6至12小时。
3. 粉碎:将干燥后的中药材进行粉碎,一般可以采用研钵、超微粉碎机等设备,粒径一般在40 mesh至60 mesh范围内。
4. 晾放:粉碎后的中药材应放置在通风干燥处晾放一段时间,以再次除去杂质、水分等,提高颗粒化质量。
制备颗粒是整个颗粒化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常用方法有:湿法造粒法、滚动造粒法、浸渍造粒法和挤压造粒法等,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1. 湿法造粒法湿法造粒法是将粉碎了的中药材放在混合器中加入适量的粉状或液态膠粘剂进行搅拌,使其形成一种黏稠的胶体物,然后通过制粒机将其制成颗粒,最后通过干燥去除水分得到中药颗粒的方法。
优点:生产效率高,且颗粒形状美观,易于包装和保存。
缺点:制备过程中需要添加大量胶体物,可能对中药的药效产生一定影响。
滚动造粒法是将中药材粉末放入滚筒中,通过旋转滚筒使材料不断地滚动磨擦,最终形成颗粒的方法。
优点:不需要添加胶体物,制备过程简单易行。
缺点:生产效率低,颗粒的形状不够规则。
中药配方颗粒制作过程
中药配方颗粒制作过程
中药配方颗粒制作过程,是一种现代化、高效、全自动的中药炮制技术,可以将中药复方中的药材粉末,按照一定的配比称量、混合、加工,最终得到均匀的颗粒制剂。
中药配方颗粒制剂具有易于口服、不惧湿气、不变质、易于保存等特点,因此在中药现代化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药配方颗粒制剂的生产过程分为原料准备、破壁、配比、混合、制粒、包装六个环节。
1、原料准备:按照方剂要求选用符合药典标准的中药材,对其进行破碎、筛选、清洗等工艺处理,获得粉末原料。
2、破壁:对于部分中草药粉末,其细胞壁过于坚硬,不利于人体吸收利用。
因此需要采用机械破壁技术,如超声波破壁、制粒机破壁,使得中药粉末的细胞壁得到有效的破坏,从而提高其药效功效。
3、配比:根据药方的组成和药学技术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质量,将经过处理的原料粉末称量并混合均匀。
4、混合:将配好的各种粉末原料,置于混合设备中,通过翻折、滚动、摇晃等方法不断搅拌混匀,使得各成分充分均匀地分布在颗粒中,从而避免剂量波动,保证颗粒切实达到平稳、均一。
5、制粒:将混合均匀的颗粒原料加入专用制粒机器中,通过设定合适的工艺参数及工艺流程,使药材粉末得到逐渐压缩、加热、熔融、冷却等工艺过程,从而形成一定大小的颗粒状物。
6、包装:经过制粒的药材颗粒进入包装环节,采用密封包装的方式,将颗粒原料按照一定的规格和要求装入包装袋中,进行细心鉴别,然后用小泡袋密封充氮,最终装入外盒并贴上标签,以便于仓储和销售。
总之,制作中药配方颗粒需要一个高速、自动化且高质量的体系,处理好中药材的萃取和制粒技术,可以帮助大家精密地掌握中药的药用量、频率和配比等约束条件,使得中药配方颗粒能够充分发挥药理作用,助力人们的健康生活。
中药制粒工艺精要
中药制粒工艺精要一、制颗粒目的1、增加细粉流动性:细粉流动性差,影响定量流入片剂模孔或胶囊,从而影响片重差异或胶囊装量2、减少细粉中空气:细粉表面大,可吸大量空气,压片不能及时逸出,易产生裂片、松片等现象3、降低细粉粘附性:细粉表面大,易粘附在冲头上,造成粘冲4、避免细粉分层:片剂或胶囊剂中各种药物比重不同,压片时受到震动→混合细粉分层→各药含量比例失调,除少数晶性药物,可直接压片药物,均需制粒改变药物物理性状符合压片要求二、制颗粒过程分为原辅料处理、制粒、干燥和总混工序。
1、原料处理①提取:中药材一般多用水提或醇提,提取后回收乙醇,浓缩至一定浓度时移放冷处静置一定时间,使沉淀完全,过滤,滤液低温浓缩至稠膏,比重1.30~1.35(50~60℃)。
②粉碎:含有较低量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如广木香、化橘红;热敏性药材,如六神曲、杏仁霜;贵重药材如人参、麝香;含淀粉多的药材如山药等可以细粉兑入,并可减少辅料用量。
2、辅料处理①糖粉:为蔗糖细粉,一般在粉碎前先低温(60℃)干燥,粉碎(80~100目)。
糖粉易吸潮结块,应密封保存;若保存时间较长,临用前最好重新干燥过筛,以提高吸水性和颗粒质量。
可用乳糖粉代替糖粉。
②糊精:一般用可溶性糊精,作用是使颗粒易于成型;在使用前应低温干燥、过筛。
③B-CD:与挥发油制成包合物,再混匀于其他药物制成的颗粒中,可使液体药物粉末化,且增加油性药物的溶解度和颗粒的稳定性。
④其他辅料: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羟丙基淀粉等,因来源,价格等原因,目前使用不多,但因具有不吸湿、性质稳定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3、制粒方法稠浸膏制粒:将干燥的糖粉、糊精置适当容器中,,再加入稠浸膏搅拌混匀,必要时加适量50~90%乙醇,调整干湿度及粘性制成“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然后将软材加入摇摆式制粒机料斗中,借钝六角形棱状转轴作往复转动,软材挤压通过筛网(10~14目)制成湿颗粒。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要领
一、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一]提取方法因中药含有效成分的不同及对颗粒剂溶解性的要求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溶剂和方法进行提取。
多数药物用煎煮法提取,也有用渗漉法、浸渍法及回流法提取。
含挥发油的药材还可用“双提法”。
1.煎煮法系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的方法。
一般操作过程如下:取药材,适当地切碎或粉碎,置适宜煎煮容器中,加适量水使浸没药材,浸泡适宜时间后,加热至沸,浸出一定时间,分离煎出液,药渣依法煎出2-3次,收集各煎出液,离心分离或沉降滤过后,低温浓缩至规定浓度.稠膏的比重一般热测(80-90℃)为1.30-1.35。
为了减少颗粒剂的服用量和引湿性.常采用水煮醇沉淀法,即将水煎煮液蒸发至一定浓度(一般比重为1:1左右),冷后加入1-2倍置的乙醇,充分混匀.放置过夜,使其沉淀,次日取其上清液(必要时滤过),沉淀物用少量50%-60%乙醇洗净,洗液与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后,待浓缩至一定浓度时移置放冷处(或加一定量水.混匀)静置一定时间,使沉淀完全,率过,滤液低温蒸发至稠膏状。
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均较稳定的药材。
煎煮法为目前颗粒剂生产中最常用方法,除醇溶性药物外,所有颗粒剂药物的提取和制稠膏均用此法。
2.浸渍法系将药材用适当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条件下浸泡,使有效成分浸出的一种方法。
其操作方法如下:将药材粉碎成粗末或切成饮片,置于有盖容器中,加入规定量的溶剂后密封,搅拌或振荡,浸渍3-5天或规定时间,使有效成分充分浸出,倾取上清液,滤过,压榨残液渲,合并滤液和压榨液,静止24小时,滤过即得。
浸渍法适宜于带粘性、无组织结构、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的浸取,尤其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挥发或易破坏的药材。
但是具有操作用期长,浸出溶剂用量较大,且往往浸出效率差,不易完全程出等缺点。
3.渗漉法系将经过适宜加工后的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内,浸出溶剂从渗漉器上部添加,溶剂渗过药材层往下流动过程中浸出的方法。
其一般操作方法如下:进行渗漉前,先将药材粉末放在有盖容器内,再加入药材量60%-70%的浸出溶剂均匀润湿后,密闭,放置15分钟至数小时,使药材充分膨胀以免在渗漉筒内膨胀。
干货制粒必读(详细的制粒技术及经验)
干货制粒必读(详细的制粒技术及经验)制粒必读(详细的制粒技术及经验)来自:辅料中国,人与非/ 及丁香园一、制粒技术概念制粒(granulation)技术:是把粉末、熔融液、水溶液等状态的物料加工制成一定形状与大小的粒状物的技术。
制粒的目的:①改善流动性,便于分装、压片;②防止各成分因粒度密度差异出现离析现象;③防止粉尘飞扬及器壁上的粘附;④调整堆密度,改善溶解性能;⑤改善片剂生产中压力传递的均匀性;⑥便于服用,方便携带,提高商品价值。
制粒方法:湿法制粒、干法制粒、一步制粒、喷雾制粒,其中湿法制粒应用最多。
制粒技术的应用:在固体制剂,特别在颗粒剂、片剂中应用最为广泛。
二、制粒方法(一)、湿法制粒湿法制粒:在药物粉末中加入粘合剂或润湿剂先制成软材,过筛而制成湿颗粒,湿颗粒干燥后再经过整粒而得。
湿法制成的颗粒具用表面改性较好、外形美观、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形性好等优点,在医药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
湿法制粒机理:首先是粘合剂中的液体将药物粉末表面润湿,使粉粒间产生粘着力,然后在液体架桥与外加机械力的作用下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颗粒,经干燥后最终以固体桥的形式固结。
湿法制粒主要包括制软材、制湿颗粒、湿颗粒干燥及整粒等过程。
1、制软材:将按处方称量好的原辅料细粉混匀,加入适量的润湿剂或粘合剂混匀即成软材。
制软材应注意的问题(1)粘合剂的种类与用量要根据物料的性质而定;(2)加入粘合剂的浓度与搅拌时间,要根椐不同品种灵活掌握;(3)软材质量。
由于原辅料的差异,很难定出统一标准,一般凭经验掌握,用手捏紧能成团块,手指轻压又能散裂得开。
(4)湿搅时间的长短对颗粒的软材有很大关系,湿混合时间越长,则粘性越大,制成的颗粒就越硬。
2、制湿颗粒:使软材通过筛网而成颗粒。
颗粒由筛孔落下如成长条状时,表明软材过湿,湿合剂或润湿剂过多。
相反若软材通过筛孔后呈粉状,表明软材过干,应适当调整。
常用设备:摇摆式颗粒机、高速搅拌制粒机筛网:有尼龙丝、镀锌铁丝、不锈钢、板块四种筛网。
中药颗粒制作流程
中药颗粒制作流程
中药颗粒的制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药材准备:选择合适的中草药,并进行清洗、筛选、干燥等处理,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纯度。
2. 提取:将处理好的药材放入提取设备中,通过适当的溶剂和方法进行提取,以获得所需的中药提取物。
3. 浓缩: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去除多余的水分,使提取物达到一定的浓度和粘稠度。
4. 干燥:将浓缩后的提取物进行干燥,以除去剩余的水分和挥发性成分,保证提取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5. 粉碎:将干燥后的提取物进行粉碎,使其成为细小的颗粒或粉末。
6. 筛分:将粉碎后的提取物进行筛分,以获得不同粒度的中药颗粒。
7. 包装:将筛分后的中药颗粒进行包装,标注生产日期、使用说明等信息,以便患者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中药颗粒的制作流程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的制作工艺和参数应根据药材的种类和所需的颗粒剂型而定。
同时,制作中药颗粒时应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制粒工艺精要
一、制颗粒目的
1、增加细粉流动性:细粉流动性差,影响定量流入片剂模孔或胶囊,从而影响片重差异或胶囊装量
2、减少细粉中空气:细粉表面大,可吸大量空气,压片不能及时逸出,易产生裂片、松片等现象
3、降低细粉粘附性:细粉表面大,易粘附在冲头上,造成粘冲
4、避免细粉分层:片剂或胶囊剂中各种药物比重不同,压片时受到震动→混合细粉分层→各药含量比例失调,除少数晶性药物,可直接压片药物,均需制粒改变药物物理性状符合压片要求
二、制颗粒过程
分为原辅料处理、制粒、干燥和总混工序。
1、原料处理
①提取:中药材一般多用水提或醇提,提取后回收乙醇,浓缩至一定浓度时移放冷处静置一定时间,使沉淀完全,过滤,滤液低温浓缩至稠膏,比重1.30~1.35(50~60℃)。
②粉碎:含有较低量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如广木香、化橘红;热敏性药材,如六神曲、杏仁霜;贵重药材如人参、麝香;含淀粉多的药材如山药等可以细粉兑入,并可减少辅料用量。
2、辅料处理
①糖粉:为蔗糖细粉,一般在粉碎前先低温(60℃)干燥,粉碎(80~100目)。
糖粉易吸潮结块,应密封保存;若保存时间较长,临用前最好重新干燥过筛,以提高吸水性和颗粒质量。
可用乳糖粉代替糖粉。
②糊精:一般用可溶性糊精,作用是使颗粒易于成型;在使用前应低温干燥、过筛。
③B-CD:与挥发油制成包合物,再混匀于其他药物制成的颗粒中,可使液体药物粉末化,且增加油性药物的溶解度和颗粒的稳定性。
④其他辅料: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羟丙基淀粉等,因来源,价格等原因,目前使用不多,但因具有不吸湿、性质稳定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3、制粒方法
稠浸膏制粒:将干燥的糖粉、糊精置适当容器中,,再加入稠浸膏搅拌混匀,必要时加适量50~90%乙醇,调整干湿度及粘性制成“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然后将软材加入摇摆式制粒机料斗中,借钝六角形棱状转轴作往复转动,软材挤压通过筛网(10~14目)制成湿颗粒。
湿粒标准是置于掌中簸动,应有沉重感,细粉少,湿粒大小整齐无长条为宜。
糖粉、糊精与稠浸膏(1.35~1.40,50~60℃)比例一般为3:1:1,根据稠浸膏的比重、性质及用药目的可适当调整,有的颗粒糖粉可至2~5倍,有的颗粒糊精可至1~1.5倍,有的颗粒单用糖粉而不用糊精,辅料总用量不应超过稠膏量的5倍。
此法制得的颗粒极易吸潮,应控制干颗粒含水量≤6.0%
干浸膏制粒:将稠浸膏真空干燥(或其他方法)制成干浸膏,或稠浸膏加适量干燥的糖粉、糊精制成块状物,于60~70℃干燥得干浸膏,再粉碎成细粉,加适量糖粉、糊精, 混匀,加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即得,此法制粒费工时,但颗粒质量较好,色泽均匀;或将干浸膏直接粉碎成40~50目颗粒,此法制得的颗粒呈粉末状,吸湿性较强,包装要严密。
稠浸膏与药材细粉混合制粒:药材细粉(100目)与适量干燥的糖粉混匀, 再加入稠浸膏搅拌混匀,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即得, 此法可节省辅料,降低成本。
③制粒设备
手工制粒筛:适用于少量制备颗粒。
湿颗粒由筛孔落下时应无长条状、块状物及细粉,而成均匀的颗粒为佳。
若软材粘附在筛网中很多,或挤出不成粒状而是条状物,表示软材过软,应加入适当辅料或药物细粉调整湿度;若软材成团块不易压过筛网表示软材过粘,可适当加入高浓度乙醇调整并迅速过筛;若通过筛网后呈疏松的粉粒或细粉多,表示软材太干,粘性不足,可适当加入粘合剂(如低浓度淀粉浆等)增加粘度。
摇摆式颗粒机:适用于大量生产颗粒。
软材加入加料斗中的量与筛网松紧影响湿颗粒的松紧和粗细。
如调节软材加入加料斗中的量与筛网松紧不能适宜湿颗粒时,应调节稠浸膏与辅料用量,或增加过筛次数来解决。
喷雾干燥制粒
4、干燥
湿颗粒应及时干燥以免结块或受压变型,干燥温度60~80℃,加热温度应逐渐升高,否则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干硬膜而影响内部水分蒸发;且颗粒中糖粉骤遇高温时熔化,使颗粒坚硬;糖粉与酸共存时,温度稍高即结成粘块。
含挥发油的低于60℃,热稳定药物可提至80~100℃,厚不过2cm,七成干时上下翻动。
干颗粒水分应为2%以内,生产经验是手紧握颗粒,放松后颗粒不应粘结成团,手掌不应有细粉粘附。
干燥设备常用烘箱或烘房。
5、整粒
湿颗粒干燥后可能有部分结块、粘连。
干颗粒冷却后须再过筛,一般用12~14目除去粗大颗粒(磨碎再过,再用60~80目筛去细粉,使颗粒均匀。
细粉可重新制粒或并入下次同批号药粉中,混匀制粒。
6、总混
目的是使干颗粒中各种成分均匀一致(三维运动混合机)。
总混前应加入挥发油或香精,溶于95%乙醇中,雾化均匀喷入,混匀后置密封容器中一定时间,使其焖透均匀,或制成B-CD包合物后混入。
三、干颗粒储存
干颗粒因含较多浸膏和糖粉,极易吸潮软化,应及时密封包装,置干燥处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