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中日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合集下载

2.5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5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知识点,掌握历史分析技能。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十.板书设计
1. 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原因
- 日本侵略野心
- 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2.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2. 描述威海卫之战和黄海海战的结果。
3. 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4. 列举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利益分配情况。
5. 讲述一个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事例。
6. 探讨甲午中日战争与近代化的关系。
7. 评价战争中的重要人物和事迹。
8. 总结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教训。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检测,这将有助于巩固你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历史分析技能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点。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案例一、授课内容简介本课程将围绕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战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展开。

通过对这场战争的深入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在近代所面临的严峻外部挑战,以及民族危机的加深。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困境与出路。

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和结果。

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重大影响。

认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表现和危害。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图片等方式,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富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重难点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马关条约》的内容。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表现。

难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理解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四、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历史中的重要内容,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大大加深。

教材通过对战争的详细阐述和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描述,展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严峻局势,为学生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五、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内容,初步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基本史实。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图片等资料,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观点,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方式讲授法:讲解甲午中日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重要知识点。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七、讲授新课内容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是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以及清政府在战争中的失败,导致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对于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以及瓜分中国的狂潮,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瓜分中国的狂潮对于中国的民族危机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以及瓜分中国的狂潮对于中国的民族危机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2.瓜分中国的狂潮对于中国的民族危机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以及瓜分中国的狂潮进行系统的讲解。

2.讨论法:引导学生对于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的狂潮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案例,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战争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2.参考资料: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的狂潮的相关论文、书籍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甲午中日战争的纪录片,使学生对于战争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以及瓜分中国的狂潮进行系统的讲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对于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的狂潮进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关系。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优秀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优秀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优秀教案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了解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概况。

2.能力目标分析《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前后知识比较的能力;简析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提高分析史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2.《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设问导读1.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与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这一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主要战役分别是什么?英雄人物是谁?1894—1895年。

主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英雄人物:邓世昌。

2.《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主要代表、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1895年;日本马关;李鸿章。

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瓜分中国狂潮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契机是什么?《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 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二、合作探究1.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为日本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一、【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精品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 认识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 深入分析列强瓜分中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复杂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结果及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和影响。

2. 难点: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现象。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甲午战争和列强瓜分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分析清朝的衰落、日本的崛起以及国际形势等因素,引导学生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

2.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详细讲解战争的主要战役、重要事件,如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等,使学生掌握战争的基本经过。

3.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阐述《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战争对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4. 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分析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阻碍作用。

5. 列强瓜分中国的背景:讲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复杂性。

6. 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分析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利益分配等,让学生了解列强瓜分中国的具体情况。

7. 列强瓜分中国的影响:阐述列强瓜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历史的苦难历程。

8. 反抗列强瓜分的斗争:讲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斗争,如义和团运动等,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坚定。

9. 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教训:总结历史经验,引导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甲午战争的背景和历史原因。

2)了解甲午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3)了解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

2. 技能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的文献资料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崛起和现代化进程的兴趣和探究欲。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

2)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学习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2)学习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

2. 难点:1)如何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

2)如何启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崛起和现代化进程的探究欲。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自然发问的方式,调动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你们知道甲午战争是什么吗?它对中国的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二、讲述甲午战争(15分钟)1. 甲午战争的背景和原因1)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范围发生了冲突。

2)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向中国宣战。

2. 甲午战争的经过1)甲午战争分为海战和陆战。

2)中国军队在此战中战败,战争双方签订和平条约。

3. 甲午战争的影响1)甲午战争使中国人民意识到自己与西方列强的差距。

2)甲午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起点。

三、讲述列强瓜分中国(20分钟)1. 列强瓜分中国的背景和原因1)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2)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剥削。

2. 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1)西方列强开始向中国施加压力。

2)列强各自在中国设立势力范围,对中国进行瓜分。

3. 列强瓜分中国的结果1)中华民族的狂潮被更加激发。

2)列强的瓜分并没有使中国完全亡国,反而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四、练习与检验(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甲午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掌握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3)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内在联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剖析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运用历史地图、时间线等方式,展示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3)采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和爱国情感;(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3)引导学生反思历史,汲取历史教训,珍爱和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3)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内在联系。

2. 教学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及其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关系;(2)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教学内容:(1)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3)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内在联系。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分组讨论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全班讨论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关系。

4. 案例分析:(1)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典型战役;(2)分析列强在中国瓜分过程中的具体举措;(3)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内在联系。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教训;(2)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珍爱和平;(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2. 知识掌握:检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3. 历史观树立: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侵占中国狂潮教案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侵占中国狂潮教案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侵占中国狂
潮教案
本课程将探讨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列强侵占中国的背景和影响。

以下是该教案的内容概述:
一、背景介绍
1. 中日战争的原因和起因
2. 中国封建社会的困境和政治体制的腐败
3. 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和军事扩张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事件和结果
1. 甲午战争爆发的过程
2. 中日两国的战争态势和兵力对比
3. 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役和决定性事件
4. 战争结果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
三、列强对中国的侵占和割地
1. 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影响和干涉
2.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3. 领土割让与势力范围的更迭
4.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抵抗努力
四、研究目标
1.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2. 分析甲午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3. 掌握列强侵占中国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4.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本教案将通过多媒体资料、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等方式进行教学。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加强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考能力。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精品教案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精品教案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过程和结果。

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理解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地理背景。

利用历史文献,探讨《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采用案例分析,研究列强在中国瓜分过程中的具体行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反思历史,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教育学生珍惜和平,努力奋发图强。

二、教学内容:1. 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过程和结果。

战争爆发的原因。

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战斗。

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2.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条约的签订背景。

条约的主要内容。

条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过程和结果。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和战斗。

《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化的具体影响。

列强瓜分中国的具体行动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列强在中国瓜分过程中的具体行动,以及其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分析能力的运用。

4. 期末考试:对学生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相关知识点的考核。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准备相关的历史教材和参考书籍,以便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材料。

2. 课件和教学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收集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素材,以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第5课中日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教案

第5课中日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教案

第5课中日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甲午战争的爆发原因与经过;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2、比较分析《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它的危害,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景。

2、通过学生对条约内容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比较式、个人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以吞并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在过程中即使有许多民族英雄和爱国官兵进行英勇的反侵略斗争,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和妥协退让最终以签订《马关条约》失败而告终,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难点:战争爆发的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即使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许许多多的血泪南京大屠杀的警钟,圆明园的焚毁,今天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中日甲午战争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兴衰与血泪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讲授新课一、甲午中日战争多媒体展示、阅读教材学生分析并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教师进行概括总结并演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1)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2)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使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3)清政府的落后腐败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

2、阅读教材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英雄人物。

展示地图,配以说明,演示甲午战争的过程。

(地图依次为丰岛、平壤、黄海大东沟、旅顺、威海卫)出示反映日军旅顺屠城的照片和材料,揭露日军罪行。

教师简述在战争过程中广大官兵显示抵抗侵略野心与决策者妥协策略。

第5课 甲午中外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第5课 甲午中外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第5课甲午中外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
潮教案
目标
通过本课,学生将了解甲午中外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
及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

教学内容
一、甲午中外战争的起因
1. 宋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了动乱的时期,国力大不如前。

2. 日本和西方列强看准了这个时机,纷纷对中国发动侵略。

3. 经济利益、领土争端和政治影响力成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二、甲午中外战争的经过
1. 甲午战争于1894年爆发,主要战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

2. 中国的军队在战争中表现不佳,最终被日本打败。

3. 通过《马关条约》,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
并向日本支付赔款。

三、甲午中外战争的结果
1.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中外战争结果导致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列强分别在中国的不同地区设立租界,控制着各自的势力范围。

3. 这一时期的列强瓜分,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国家耻辱和国民经济的损失。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甲午中外战争的事件经过和结果。

2. 讨论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深入了解学生对该事件的理解和观点。

3. 视频观看: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甲午中外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细节。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讨论和互动参与度。

2. 学生对甲午中外战争的事件经过和结果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甲午中外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的深度思考能力。

参考资料。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是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的第5课。

教材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狂潮,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这一段悲壮的历史。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甲午战争的背景、战争的经过、战争的结果以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所认识。

但学生对于甲午战争的细节和影响,以及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狂潮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化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了解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狂潮,认识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危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甲午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狂潮。

2.难点:甲午战争的细节和影响,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狂潮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甲午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甲午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共同分析甲午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图片、视频、相关论文和书籍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甲午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甲午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狂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识读教材的《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时局图》、制作表格等,培养学生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相关历史视频,揭露日本列强在侵略过程中的种种罪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通过《马关条约》内容的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加深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内容。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的内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先一起来欣赏闻一多先生的一首诗:“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同学们知道这里的“夏日”喻指哪个国家吗?台湾又是怎样离开祖国母亲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起走进那段沉痛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一)甲午中日战争1.教师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急务,为实行此事,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日本侵略者借朝鲜农民起义之机,制造衅端,战争一触即发。

1894年7月,日军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精品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精品教案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标要求《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史料,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通过识读地图,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概况。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通过史实说明《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3.通过观看“黄海海战”视频片段,感受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树立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2.教学难点《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原因。

随堂练习1.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 B ) ①割占土地②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④获得大量战争赔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2.1895年7月15日,《申报》痛斥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及其卖国罪行,发出了“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的呼声,台湾各族人民也组织起来大量义军誓死抗倭报国。

材料反映了( D )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B.《南京条约》使中国主权遭到侵犯C.《马关条约》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甲午战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3.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C )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4.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信中的“新约”( C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割占了中国东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C.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D.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列强都是从海上开始入侵中国的。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教案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精彩导入】
展示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的歌词,提问: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
【研学前置】
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时间、重大战役;
2.《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精讲简评】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指导同学们阅读教材,介绍“三国干涉还辽”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2.多媒体展示《时局图》,介绍“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
研讨分享: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
【梳理小结】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甲午战争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其危害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也刺激了列强侵华野心,从而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此后中国更加全方位地被迫开放,陷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2020学年第一学期
备课人
八年级历史上册
上课时间
第2周
课 题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方面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引导学生具体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
能力方面
识读《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时局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当堂检测】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标要求】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教学目标】1.识记和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重大战役、民族英雄、《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以及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概况。

2.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战争;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学习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原因。

【新课导入】教师:(播放视频《甲午风云》,引导学生说出观后感)学生:(观看视频、讨论、发言)教师:(谈话导入)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

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心智、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新课探究】一、甲午中日战争1.阴云密布——战争背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这次战争是谁挑起的?挑起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日本。

目的是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日本发动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所以这次战争的性质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战火硝烟——战争经过教师:(指导学生继续阅读教材,提出问题)简述战争的经过,找出这次战争中经历的几次重大战役。

学生:(阅读、回答、识记)教师:(总结)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

教师: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战役是哪次?学生:丰岛海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课,主要讲述了1894年发生的甲午中日战争以及战后的瓜分中国狂潮。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结果,认识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战争的具体经过和战争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认识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

2.难点: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战争场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战争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战争课件、战争相关资料、历史地图等。

2.学生准备:预习战争相关内容,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战争场景,引导学生进入战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的关键事件。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战争中的关键问题,如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主要讲述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以及战败后中国面临的“瓜分”危机。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民族危机的认识和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具体经过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对民族危机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认识中国民族危机的严重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具体经过。

2.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中国民族危机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创设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详细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

3.课堂活动准备:如角色扮演、讨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详细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包括战役、重要事件等。

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教师进行辅导。

学生可通过阅读文献、观看视频等途径,深入了解战争的影响。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认识。

教师进行点评,加深学生对战争影响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会面临“瓜分”的危机?如何应对民族危机?学生可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一、教案名称:甲午中日战争导火线——朝鲜半岛危机教学目标:1. 了解朝鲜半岛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政治状况;2. 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线;3. 分析朝鲜半岛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关系。

教学重点:1. 朝鲜半岛的政治状况;2. 甲午中日战争的导火线。

教学难点:1. 朝鲜半岛政治状况的理解;2. 朝鲜半岛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关系的分析。

教学准备:1. 相关历史资料;2. 朝鲜半岛地图。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朝鲜半岛的历史背景,引起学生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朝鲜半岛的政治状况,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线;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朝鲜半岛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关系;二、教案名称:甲午中日战争——海战篇教学目标:1.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海战情况;2. 掌握威海卫战役等海战的基本过程及影响;3. 分析海战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威海卫战役等海战的基本过程;2. 海战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海战过程的详细理解;2. 海战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作用的分析。

教学准备:1. 相关历史资料;2. 甲午中日战争海战地图。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 讲解:详细讲解威海卫战役等海战的基本过程及影响;3. 分析:分析海战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作用;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海战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意义;三、教案名称:甲午中日战争——陆战篇教学目标:1.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陆战情况;2. 掌握旅顺战役、平壤战役等陆战的基本过程及影响;3. 分析陆战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旅顺战役、平壤战役等陆战的基本过程;2. 陆战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陆战过程的详细理解;2. 陆战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作用的分析。

教学准备:1. 相关历史资料;2. 甲午中日战争陆战地图。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 讲解:详细讲解旅顺战役、平壤战役等陆战的基本过程及影响;3. 分析:分析陆战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作用;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陆战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意义;四、教案名称: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对华政策篇教学目标:1. 了解列强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对华政策;2. 掌握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及其影响;3. 分析列强对华政策的动机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过程与方法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重点难点】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东南沿海背景地图前展示闻一多像及《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今天让我妈一起学习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1.教师展示地图:出现清国、朝鲜、日本。

思考: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日本的对外侵略的野心是什么?学生回答: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归纳: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这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教师讲解: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中日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甲午战争的爆发原因与经过;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2、比较分析《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它的危害,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景。

2、通过学生对条约内容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比较式、个人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以吞并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在过程中即使有许多民族英雄和爱国官兵进行英勇的反侵略斗争,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和妥协退让最终以签订《马关条约》失败而告终,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战争爆发的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即使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许许多多的血泪南京大屠杀的警钟,圆明园的焚毁,今天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中日甲午战争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兴衰与血泪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讲授新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
多媒体展示、阅读教材
学生分析并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
教师进行概括总结并演示: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1)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2)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使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3)清政府的落后腐败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

2、阅读教材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英雄人物。

展示地图,配以说明,演示甲午战争的过程。

(地图依次为丰岛、平壤、黄海大东沟、旅顺、威海卫)
出示反映日军旅顺屠城的照片和材料,揭露日军罪行。

教师简述在战争过程中广大官兵显示抵抗侵略野心与决策者妥协策略。

出示战前兵力对比情况指导学生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教师讲述: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了。

结合材料探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
(2)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而贻误战机,导致中国军队的一败再败。

(3)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实力差距。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要求学生掌握《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人物、内容、影响
列表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

设厂,意味着列强的侵略有了新的要求,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刺激了列强的侵华野心,由此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俄、德、法三国的在华利益对日本占领辽东半岛利益威胁。

展示三国干涉还辽的示意图,使学生能准确掌握该知识点。

2、“门户开放”政策
要求学生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提出以下问题:
时间:1899年
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也形成了各国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四、巩固总结
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

因为清政府的落后腐朽导致《马关条约》又签订,清朝割地赔款。

列强纷纷来效仿“瓜分中国”,美国忙于领土争,无暇东顾没有享受到但在华利益,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各国享,使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情景。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