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经济学中的效应

合集下载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五讲 无限期期动态模型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五讲 无限期期动态模型

第五讲 无限期动态模型
27
第四,贝尔曼方程虽然在形式上与我们碰到的其他 方程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含义上,这个方程与之前 我们遇到的其他方程的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这 里,值函数 v(kt ) 是一个函数的函数,因为 k t 本身也 是一个函数,即政策函数。我们通常把这种函数的 函数称为泛函,因而值函数 v(kt ) 是一个泛函。而作 为函数方程的贝尔曼方程,它的解本身是一个函 数,而不是一个数字或者一个向量。
lim
k 0
F1 (k,1)

lim
k
F1 (k,1)
0

资本根据如下规则得以积累:
kt 1 (1 )kt it
其中, it 是投资, 0 1 是折旧率。
2023/12/23
第五讲 无限期动态模型
(5.3)
6
禀赋
在每一期,消费者拥有一单位的时间禀赋,它可以用
作劳动提供到劳动市场上去。同时,消费者也拥有 k0 单位的初始资本,这些资本即可以用于生产也可以用
开始的而不是从第零期开始的。这样,我们有:
V (k1 ) u(c1 ) u(c2 ) T 1u(cT ) T u(cT 1 ) (5.14)
以此类推,有:
V (k2 ) u(c2 ) u(c3 ) T 2u(cT )
V (kt ) u(ct ) u(ct1 ) T tu(cT )
(5.12)
t 0
进一步,有:
tu(ct ) u(c0 ) u(c1 ) u(c2 ) T 1u(cT ) T u(cT 1 )
t 0
(5.13)
2023/12/23
第五讲 无限期动态模型
20
我们可以注意到,上面大括号里的部分与原始的目

第5讲 成本和供给(微观经济学-郑州大学,王文玉)

第5讲 成本和供给(微观经济学-郑州大学,王文玉)

•在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时,生产者试图理解 (understanding)消费者的需要,预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 价格。生产者makes appraisement. He does not valuation.
•在有要素市场的情况下,生产者-企业家占用的自有要 素或租用(或购买)的要素有市场价格。这时,生产商 品A的成本是相关资源的市场价格之和。这时,成本变 成了货币支出。这个成本概念是流行经济学教课书中的 经济成本概念。至少对于个别企业家来说,成本不再是 本来可生产的其他产品的价值。
• 对于可保存的商品,生产者或专业投机商人可进行投 机性囤积,其依据是价格预期。 •生产者的产量决策取决于预期的价格和成本。当预期 价格高于预期(边际)成本时,产量增加;反之,产量 减少。在这里,成本通过影响产量和存量,间接地影响 价格。 •通过投机活动,现在和将来联系起来。而且,在很大 程度上,眼前的价格不完全是过去决策的结果,而更多 的是市场参与者对未来市场情况预期的结果。
•然而,要素价格代表什么?如果一种要素是完全专用的, 即没用其他用途,那么,这种要素的使用就是无成本的。 只有非专用要素的使用才有成本—放弃的其他用途或产 品。 •让我们把要素所有者的身份和企业家(发起人)的身份 分开。企业家是生产要素的租用者。在争夺要素的竞争 中,他的最高出价(需求价格)是他估计的边际产品的 价值VMP(暂且不考虑贴现)。假设只有两个企业家, 张三和李四,张三打算生产商品A-苹果,李四打算生产 商品B-桔子。要素的价格将在两个人估计的边际产品价 值之间。当参与竞争的企业家很多且要素可分的情况下, 要素的价格会越来越接近下一个最有竞争力的企业家的 出价。所以,要素价格代表着一单位要素本可生产的其 他产品的价值,即用货币表达的消费者其他需要。成本 仍然是用货币近似表达的消费者主观价值判断。

经济学原理十六讲(高辉)5第五讲 博弈与经济行为-PPT课件

经济学原理十六讲(高辉)5第五讲  博弈与经济行为-PPT课件
6
经济学原理十六讲 College of Business :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第一节 博弈论
还能举出生 活中的博弈的例 子吗
至少两个参与者
• 博弈论的参与者又被成为决策主体。没有参与者就不 会有博弈,而且参与者至少为两人。
利益
• 博弈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 必须是决策主体在意的东西才能称之为利益。
案 例 引 入
2019年1月,瓦鲁法斯基在就任财长的第一次 演讲中便向国际债权人发出了咄咄逼人的“退欧 战书”开始,希腊债务危机便逐步在希腊政府面 对紧缩政策的决不妥协和国际债权人的没有紧缩 就没有贷款的博弈中被逼入了“囚笼”。 从6月1日,希腊政府拒绝按期归还IMF贷款, 并称债权人给出的贷款条件“荒谬”,到6月9日 作为债权人代表之一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拒绝 接听希腊总理齐普拉斯的电话,关闭对话渠道为 止,欧洲市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被裹挟在了绝望 的情绪之中。在这期间的7个交易日中,欧洲股市 均以下跌收盘,创下2019年以来最长时间的连跌。4
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位 犯罪嫌疑人,张三和李四,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但是,他矢 口否认曾杀过人,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于是警 方将两人隔离,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审讯。由地方检察官分别和每个人单独谈话。 检察官说,“由于你们的偷盗罪已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可以判你们1年刑期。但是,我 可以和你做个交易。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就放你出去,但你的同伙要判十 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判十年刑,他被放掉。但是,如 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6年刑。”

《经济学原理》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经济学原理》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经济学原理》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在本章中你将——了解需求弹性的含义考察决定需求弹性的因素是什么了解供给弹性的含义考察决定供给弹性的因素是什么在三个专门不同的市场上运用弹性的概念上一章中介绍了供给与需求。

在任何一个竞争市场上,例如小麦市场,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代表卖者的行为,而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代表买者的行为。

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使该物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实现平稳。

为了运用这种差不多分析来讲明农业科学家发觉的阻碍,我们必须第一提出另一种工具:弹性的概念。

弹性是衡量买者与卖者对市场条件变动反应大小的指标,它使我们能够更精确地分析供给与需求。

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需求规律讲明,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使需求量增加。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运算。

假如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能够讲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假如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能够讲这种物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什么因素决定一种物品的需求富有弹性依旧缺乏弹性呢? 由于任何一种物品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因此,需求的价格弹性取决于许多形成个人欲望的经济、社会和心理因素。

然而,依照体会,我们能够讲出某些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一样规律。

必需品与奢侈品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而奢侈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看病的价格上升时,尽管人们会比平常看病的次数少一些,但可不能大幅度地改变他们看病的次数。

与此相比,当游艇价格上升时,游艇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缘故是大多数人把看病作为必需品,而把游艇作为奢侈品。

因此,一种物品是必需品依旧奢侈品并不取决于物品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取决于买者的偏好。

关于一个热衷于航行而不太关注自己健康的水手来讲,游艇可能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而看病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奢侈品。

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往往较富有需求弹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五讲 经济周期理论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五讲  经济周期理论

对加速原理的批评


资本设备投资的增加需要一定的时间 企业净投资取决于长期利润率的变化,而不是 仅仅依每年国民收入(或总产量)水平的变化 而定 一般厂商都有闲置资本、设备 技术进步会提高生产力,因此增加生产并不一 定需要增加投资
汉森—萨谬尔逊模型



乘数原理强调的是自发性投资的增加会 引起国民收入以乘数的形式增长。 加速原理强调的是国民收入的波动对投 资的影响,国民收入一定幅度的变动会 引起投资以加速的形式变动。 汉森——萨谬尔逊模型就是把乘数和加 速的作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第五讲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的回顾


朱格拉提出,危机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而是 经济中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阶段。 经济周期也称经济循环和商业周期。是经济活动 的一种波动(通常以GDP)来代表,它形成一种 规律性模式,即先是经济活动的扩展,随后是收 缩,接着是进一步的扩张。这类周期随产量的长 期趋势进程而出现。


传统经济周期模型过于注重经济冲击的持久作 用,缺乏对短期波动的重视。真实经济周期理 论主要研究广义经济周期,对经济冲击的短期 反应刻画得比较详细。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和内生增长理论都强调实际 因素的扰动和冲击。前者描述短期经济波动, 后者注重长期经济增长。前者注重经济冲击的 短期作用,后者注重经济冲击的长期效果。在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对实际变量内生化,形 成将短期波动的长期增长相结合的分析模型, 给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带来了启示。真实经济周 期理论主要是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生产 率的随机冲击后拓展而形成的。
太阳黑子理论



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父子1875年提出。 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是由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 化。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气候的周期 变化,而这又会影响农业收成,农业的收成又 会影响整个经济。 太阳黑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大约每十年左右 出现一次,因而经济周期大约也是每十年一次。 现代经济学家认为影响有限,这种理论难以成 立。

《经济学基础》各讲习题及参考答案(简)

《经济学基础》各讲习题及参考答案(简)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一讲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D )。

[“稀缺”是相对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而言,并非绝对。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 )。

A、居民户;B、厂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

[市场均衡理论或价格理论]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D )。

[宏观经济学多用此法]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C )。

[微观经济学多用此法。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 )。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B )。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 A )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 D )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二、判断题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J曲线效应

J曲线效应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12-5 J曲线效应
在分析方法上也是不完善的。例如: ※假定进出口供给完全弹性; ※仅考虑汇率变动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 ※仅考虑局部均衡分析; ※对商品需求弹性的计算有一定的难度; ※人们对汇率变化的预期等等。
所以,运用汇率贬值来调整国际收支是有 限的、有条件的。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12-5 J曲线效应
如下图示,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贸易余额先是继续减少一段时间,之后 才开始上升,最终出现顺差。其原因是 消费者和生产者具有反应时滞,不完全 竞争更是人为地使时滞延长。
TB
J曲线
O
t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12-5 J曲线效应 2.弹性分析法评价
第十二章 国际收支调整理论 第 5 讲 J曲线效应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12-5 J曲线效应
第 5 讲 J曲线效应
1.J曲线效应分析 2.弹性分析法评价Βιβλιοθήκη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12-5 J曲线效应
1.J曲线效应分析
用统计方法检验马歇尔-勒纳条件时 发现,即使货币贬值国能够很好地满足马 歇尔-勒纳条件,其经常项目的改善也需 要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而且贬 值初期还会有经常项目恶化的现象。其先 恶化再到改善的变化轨迹类似于J,因此 经济学家们将其称为J曲线效应。
马歇尔-勒纳条件说明,只有在 一定条件下,通过货币贬值可以改 善国际收支。
其意义在于通过汇率变动调整 国际收支并不都是有效的。
这一点与许多国家的实践结果 是一致的。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12-5 J曲线效应

中级微观经济学 第5讲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中级微观经济学 第5讲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第五讲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第讲局部均衡和般均衡局部均衡与福利分析⏹⏹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纯交换经济⏹含有生产的一般均衡模型竞争性市场的局部均衡分析⏹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始终假设,我们所考察的商品的市场是竞争性市场⏹在用局部均衡理论分析某种商品的竞争性市场时,可以使用供给需求模型假设其他商品的价格都固定不变❑❑根据市场条件决定供给和需求曲线❑给定供给和需求曲线,求出均衡的价格和数量❑市场条件变化导致市场均衡变化(比较静态分析)竞争性市场假设的适用条件某个商品的市场是竞争性的最重要的个条⏹某个商品的市场是竞争性的,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价格接受者⏹但这一假设在什么条件下能够成立?直观上当只有很少几个消费者和生产者时⏹直观上,当只有很少几个消费者和生产者时,竞争性假设肯定不能成立,只有当消费者人数和生产者数量都趋于无穷大时才有可能成立❑下面我们借助一个市场博弈来说明这一点局部均衡的一个市场博弈模型局部均衡的个市场博弈模型分别用S )⏹S 和B 表示某个商品的卖家(生产者) 和买家(消费者) 集合,人数分别是n s 和n b 其中的收入⏹卖家i 的利润是,其中t i 是i 的收入,q i 是i 生产的商品数量⏹买家j 的效用是,其中q j 是j 购买的商品数量,t 是的支付额j j ⏹假设商品是无限可分的交易数量可以是任意非负⏹商品是无限可分的,交易数量可以是任意非负实数局部均衡的竞争性均衡⏹我们关心这个市场博弈的交易结果,通常的竞争性假设要求所有人都按照某个市场价格交易定义:市场博弈的一个结果⏹定义:市场博弈的个结果被称为竞争性价格p下的一个竞争性均衡,如果有:❑每个卖家的利润都达到最大❑每个买家的效用都达到最大❑交易是可行的竞争性均衡的存在性⏹竞争性均衡是否一定存在?不一定,因为我们对效用函数和成本函数没有做足够的限制❑例:当时,要求有解⏹边际成本递增假设:对任意i,c i是递增的凸函数,且在有限产量之外为无穷大函数且在有限产量之外为无穷大⏹边际效用递减假设:对任意j,u j是递增的凹函数,且饱和数量之外为不变量函数且饱和数量之外为不变量定市场博弈在假设存在竞争性均衡⏹定理:市场博弈在上述假设下存在竞争性均衡❑竞争性均衡是如何达到的?下面我们用合作博弈理论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Cooperative games 合作博弈p g ⏹一个效用可转移(transferable utility, TU) 的合作博弈可以表示为G = (N , v )❑N = {1, 2, …, n } N {,,,}是参与人集合,的任意一个子集S 称为一个联盟(characteristic function):❑v 是特征函数(characteristic function): 对任意联盟S ,v (S ) 是一个实数,表示联盟S 所有成员能够得到并分配的最大总支付,称为联盟S 的价值(value)()❑假设v 满足超可加性(superadditivity):对任意两个不相交的联盟S 和T :v S ∪T ) ≥ v S ) + v T ()()()❑为简便起见,通常还假设所有联盟的价值都非负,且空集的价值等于零合作博弈的解solution可行支付向量⏹:⏹全体可行支付向量的集合记为E,但其中哪些是对博弈可能的结果的合理预测呢?合作博弈的一个解是的一个子集,包括了所⏹合作博弈的个解是E的个子集,包括了所有“合理的”支付向量23时可以较方便的用图像来描述合⏹当n = 2, 3时,可以较方便的用图像来描述合作博弈的解核core核是合作博弈的最重要的解之一⏹核是合作博弈的最重要的解之⏹给定,如果存在联盟S,,我们称可以被联盟S所阻止(block)(bl k)⏹核是所有不能被任何联盟所阻止的可行支付向量的集合❑一旦按照核中的某个支付向量进行分配,没有任何联盟能够一致同意改变这个结果❑核包含了在彻底自由的竞争下所有稳定的结果核:一些讨论核讨论核是合作博弈中最直观最常用的个解概念⏹核是合作博弈中最直观最常用的一个解概念⏹但核也有一些缺点:有可能是空集❑❑经常不唯一❑即使存在唯一的核,有时也可能非常不合理⏹幸运的是,当我们使用合作博弈来考察一般均衡时,核没有上述缺点例:三人多数博弈例人多数博弈⏹设,且等式组有解⏹这个博弈的核非空等价于下面(不)等式组有解:即(图像如何表示?)例手套博弈例:手套博弈有个人每人拥有一个右手手套,+1⏹n个人每人拥有个右手手套,n+1 人每人拥有一个左手手套。

《经济学说史》第5讲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衰落

《经济学说史》第5讲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衰落
• ——价值决定于购买的劳动而非耗费的劳动。
• ——且通常情况下,购买到的劳动总是大于耗费的劳动, 利润就是中间的差额。
• ——如果没有这个差额,生产和再生产就不能继续了。
• 第二,利润不同劳动工资成反比,而是同商品购 买到的价值成正比。
• ——相对而言,劳动工资是固定的,而商品购买 到的劳动是变动的,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利润是 购买到的变动的价值同固定的工资之间的差额, 即利润决定于购买到的劳动的价值。
第五讲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衰落
一、李嘉图之后的经济学发展 二、打破李嘉图传统的创新者——西尼尔 三、经济和谐论者——巴师夏 四、经济浪漫主义者——西斯蒙第 五、古典经济学体系的综合者——约翰·穆 勒
一、李嘉图之后的经济学发展
• 1.李嘉图的贡献及缺陷(1772-1823)
• 李嘉图最持久的贡献(1)他自己独有的经济学方 法(抽象和演绎法);(2)收入分配的重要性; (3)国际贸易理论。
• (3)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劳动、节制和自然力
• 分配论
• 三个阶级:劳动者、资本家和地主
• 工资和利润是对某种牺牲所付出的报酬,地租是 对没有做出任何牺牲的报酬;价格与生产成本之 间的差额是地租,利润是“节制的报酬”;
• 最后一小时论
• “论工厂法对棉纺织业的影响的书信”(1837) :论证工厂主的利润是在11.5小时的最后一个小 时生产出来的,如果工作日减少1小时,纯利润就 会消失;如果缩短1.5小时,总利润将会消失。
• (1)关于商品价值的性质;
• (2)劳动价值论无法解释劳动的价值和土地的价 值;
• (3)关于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 马尔萨斯的批判:
• 马尔萨斯正确地指出劳动与资本的交换是不平等的,也不 可能平等,否则就没有利润存在的余地了,而利润是资本 家提供商品的必要条件。

第五讲新凯恩斯主义

第五讲新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缺陷:——萨缪尔森、诺德豪 森《经济学》。
工资和价格完全弹性的假设的非现实性。
理性预期假说的非现实性。
许多理论与事实不符。
2、实践上:
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事实说明,政府干预对于经济 复苏具有积极的作用,听任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其后果 是难以预料的,而持续的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是政府和 国民难以接受的。
第二节
名义刚性
索洛曾经从六个方面概述了工资粘性的原因,这六个 原因是: 1、工人反对名义工资的下降,因为这会影响不同行 业的工人在工资结构中的相对地位。 2、厂商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情愿在非市场出清水 平上支付工资,因为这可以迫使工人干活。这就是效率 工资假说。
3、经济以外的社会因素也可能使工人团结一致 抵制工资的降低,即使这可能不符合个别工人和个别 行业的短期利益。 4、工人可能从雇主那里得到默许,以粘性工资率 来补偿不断增加的失业危机,这就是隐含合同理论。 5、工资合同的指数化是不完善的,经常无法跟上 通货膨胀的步伐,这是一个制度方面的事实。
五、两派新凯恩斯主义
分歧在于是名义粘性还是实际粘性
Greenwald & Weiss:以 理性的经济人、灵活的制度、 不完全信息和非完善市场为 核心信息研究方法研究失业 和经济周期波动
曼昆和罗默:认为 名义价格刚性是经济 周期波动最基本的原 因
菜单成本论,长期合同 论,价格交错调整论, 弯折的需求曲线理论
3、新凯恩斯主义:
(1)是在原来的凯恩斯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保 留了凯恩斯主义的研究方法和某些基本假设; (2)从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那里吸取了某些新的论点, 并且它自己也增添了一些新的基本假设,引导出某些新 的观点。
新凯恩斯主义具有如下方面的特色:

《产业经济学》第五章--(博弈1)讲解

《产业经济学》第五章--(博弈1)讲解

在上述“囚徒困境”的例子中,每个囚徒 都有两种可选择的策略:坦白或抵赖。显然不 论同伙选择什么策略,每个囚徒的最优策略是 “坦白”。如果一个博弈中,某个参与人有占 优策略,那么该参与人的其他可选择策略就被 称为“劣策略”。
在一个博弈里,如果所有参与人都有占优 策略存在,那么占优策略均衡是可以预测到的 唯一的均衡,因为没有一个理性的参与人选择 劣策略。所以在“囚徒困境”博弈里,“坦白、 坦白”是占优策略均衡。
第五章 博弈
第一节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一、博弈论的定义 博弈论,英文为Game theory,是研究相互依赖、相 互影响的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行为以及这些决策的均衡 结果的理论。一些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行为及其 结果的组合称为博弈。 博弈论研究的是存在相互外部效应条件下的主体的 决策问题。
在寡头垄断的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 在相互竞争,寡头们面对的市场环境或者说竞 争对手的行为将随着他们本身的决策行为而变 动,即寡头们的决策是相互作用的,每个企业 的得益和利润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决策,也取决 于其他厂商的决策。寡头厂商之间可能有激烈 的竞争,这些竞争涉及价格、产量、广告、投 资等许多方面的决策,在分析寡头垄断市场中 的企业决策行为时,就必须把各种决策者之间 的策略相互作用纳入到经济模型中,这就是一 种博弈分析。
1.从行动的先后次序来划分,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 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博弈指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行 动或虽非同时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 体行动;动态博弈指的是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 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的博弈。
2.从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各种特征信息 的获得差异来划分,博弈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 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博弈指的是每一 个参与人对所有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如策略集 合及得益函数都有准确完备的知识;否则就是 不完全信息博弈。

宏观经济学 第五讲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16章)

宏观经济学  第五讲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16章)

1993年~ 今:第四阶段
目标:促进经济增长 依据: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疑似”复兴 典型:克林顿经济学(克林顿1993——2001执政):基 本内容:大幅度减少财政赤字,使衰退的美国经济得以复苏 和发展。增税、减少支出。紧缩性财政政策,但却不乏增加 有效需求的切实举措。
总结
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要解释经济事实,为经济 社会出现的重要经济问题提供原因解释和政策 建议。 当一个经济问题取代另一个经济问题成为主要 的经济问题时,相应地一种新的理论就会产生, 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就会取代原有的经济学流 派。 所以,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出现和发展大体上 都要经过这样的三部曲:新的经济问题——新 的政策建议——新的经济理论(新的流派形成)
四个目标很难完全统一,应据经济形势确定不 同时期的各个目标次序 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 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则既无 逆差也无顺差。
(二)政策工具:三个方面
需求管理:管理总需求
1、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总需求不足 2、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供给管理:管理总供给
21
相关链接:我国税收体制改革历程 1949年以后:统收统支。 20世纪80年代三步走: 第一步利改税。所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改税收。 第二步拔改贷。国企拔款改银行贷款。 第三步统改包。中央与地方财政包干制,中央 定基数,余下由地方支配,多收多支,少收少 支。 1994年分税制: 中央和地方分开征税,一个中央税,一个地方 税,还有一个共享税。
70年代初~1992年:第三阶段
目标:抑制“滞胀” 特征:经济政策自由化与多样化,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并 存 典型:里根经济学(里根1981——1989执政):基本内容 是四大支柱:减税、压缩非国防财政支出、紧缩货币供给以 便降低通货膨胀、放松管制。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 政策。

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5讲-IS曲线

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5讲-IS曲线

二. 投资函数
(一) 资本边际效率(MEC)曲线
个别企业的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总Hale Waihona Puke 资本边际效率线(二)投资的边际效率(MEI)曲线
投资边际效率线
投资边际效率线代表着整个经济的投资需求线,它是
利率的递减函数,可以用函数式表示如下:
I I (i) 或: I I0 hi
(I0 自主投资) (h 利率对投资需求影响系数)
C
R1 1 i*
R2 (1 i*)2
Rn (1 i*)n
pv,即:
Npv
pv
C
0
在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中,如果投资的成本既定,则未来
收入流越大,求得收益率越大;如果收入流既定,则投 资的价格越高,求得的收益率将越低。
如果企业经营情况良好,能提高MEC;另一种情况是, 如果预期收入没有变化,而资本物的价格下降了。
(斜率 di 1 b 0)
dy
h
(截距 a I0 ) h
影响因素
b的影响
b增大,IS曲线平坦,y对i的变化反应灵敏; b减小,IS曲线陡峭,y对i的变化反映不灵敏。
h的影响
h增大,IS曲线斜率绝对值变小,曲线平坦; h减小,IS曲线斜率绝对值变大,曲线更陡;
a, I0的影响
自发消费增加a, IS曲线向右平移( 1 a); 1b
均衡国民收入可表示为:
y cI a by I0 hi
y a I0 hi 1 b
或:
I S I0 hi a (1 b) y y a I0 hi
1 b
IS曲线是市场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曲线,在该曲线 上任一点,I=S,即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y与i反向变动:
i I AE ye

小国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小国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第五章 国际贸易政策—关税 第 5 讲 小国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5-5 小国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第 5 讲 小国关税效应 局部均衡分析
1.小国关税效应及其分析方法 2.小国关税效应的局部均衡 3.小国关税效应分析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5-5 小国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减少到(q4–q3)。
p N
p1 T
pw
G
M
O
q1
e A
q3
S B
HD
q4
q2 Q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5-5 小国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3.小国关税效应分析
(1)价格效应
关税是间接税,征收关税,直接导致
国内进口商品销售价格上升。
p
N p1 T
S
e
A
B
pw
GEF
M
HD
O
q1
q3
q4
q2 Q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5-5 小国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同时,由于国际价格较低,国内的消 费需求增加。这种国内市场的供不应求, 通过自由的国际贸易进口而解决。
其具体进口总量为(q2–q1)。
p
N S
e
pe
pw
G
M
HD
O
q1
q2 Q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5-5 小国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当国家征收一定的关税T时,国内价 格水平上升为p1 = PW +T。此时,进口额
本讲关键词
本讲分析方法
1.局部均衡分析 2.综合分析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国际金融第五讲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国际金融第五讲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改善国际收支的措施 调节措施 融资措施 直接管制
支出转 移政策 汇率 补贴 关税
支出减 少政策 紧缩性 的金融 政策
内部 融资
外部 融资
贸易 管制
外汇 管制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的手段包括:一、外汇收支按官 定汇率结算;二、实行本币高估或低估的 政策;三、实行复汇率政策。 管制的对象包括:一、居民与非居民,法 人与自然人;二、外汇项目,如经常项目 与资本项目;三、结售汇。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价格自动调节机制调节过程图
国际 收支 逆差 对外币 的需求 增加 本国货 币汇率 出口价格相 出口 增加 进口 减少
对下降进口
价格相对上 升
国际
下降
贸易
收支 改善
国际 收支 顺差
对外币 的需求 减少
本国货
出口价格相 对上升进口 价格相对下 降
币汇率
上升
出口 减少 进口 增加
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国际收支的变动
扩张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扩张的货币政策扩张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效应就业增加生产增加增加预算支出生产增加成本降低减低税收扩张的财政政策国际收支顺差减少或逆差扩大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物价提高总需求增加购买力提高收入增加国际收支顺差减少或逆差扩大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物价提高总需求增加购买力提高收入增加紧缩的财政政策效应就业率下降产出减少减少预算支出利润和产出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增加税收紧缩的财政政策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或出口增加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或出口增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物价水平下降购买力下降收入下降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或出口增加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或出口增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物价水平下降购买力下降收入下降2
经常项目改善

经济心理学第四讲__偏好与框架效应

经济心理学第四讲__偏好与框架效应
Kabneman,Knestscb和Thaler(1990) 将杯子放在1/3参与者面前,并告知他们拥有这些杯子,并随后有权选择合适
的价格卖掉杯子。 实验者提供从0.5-9.5美元不等的销售价格,让参与者选择。
另1/3参与者被告知将给他们一笔数目的钱,可以留着或用来买杯子。 实验者要求参与者在0.5-9.5美元中选择,他们愿意花多少钱来买。
假设你是委员会的主席,你知道每个人的偏好,你希望能够控制投票 以使得阿尔·爱因斯坦被选中,你该怎么做?
委员会成员
候选人
安 鲍伯 辛迪 丹 埃伦
乔·施莫
1 1 233
简·多伊
2 3 311
阿尔·爱因斯坦 3 2 1 2 2
五、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1、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特沃斯基(Amos Tversky)的经 典研究
1999年2月,以色列最大的共同基金管理人哈宝林(Hapoalim)银行宣布改 变其披露政策,将每月披露一次业绩改为每三个月一次,使得那些依赖从 银行获得业绩信息的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频率下降,从而使投资者更愿意持 有其基金。
4、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
也称做拥有效用,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 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不同类型商品的WTA/WTP比率
禀赋效应与供求均衡
经济学的供求理论: WTP和WTA之间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从而由WTP形成需求曲线,由WTA 形成供给曲线,二者互相调整,自发地实现市场的均衡。
禀赋效应表明WTA/WTP可能非常大,因此实际的均衡数量明显低于市场均 衡,塞勒称为“交易不足”。
成对赌博选择时由赌博获胜的概率决定

高级微观经济学第五讲(效用最大化UMP)

高级微观经济学第五讲(效用最大化UMP)

第五讲、效用最大化UMP主要内容:(pp1-32) 1、 Introduction:()max .xn u x s tx B X +∈⊆⊆consumption set, feasible set, preference and utility, and behavioral assumption2、 contents:消费者的偏好与预算集,消费者均衡的特征,由效用函数推导需求函数,间接效用函数及其性质。

第一节、budget constraint and feasible set一、定义definitions 1、 商品 goods ,economic goods 和free goods度量:离散还是连续,infinitely divisible, i x +∈ 同质还是差异产品,different goods, 2、商品空间goods spaceconsumption bundle or plan ()12,,...nn x x x +=∈x nonnegative orthant3、消费集consumption set or choice setset of all alternative consumption plans which is conceivable and feasible given the technological and institutional situation.(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economic realities)消费集内的元素是alternatives 技术和制度上的可能性 assumptions:X ≠∅,使问题有意义出于分析上的方便和需要:X is closed, X is convexpay more attention to feasible set 4、竞争性预算集预算约束刻画消费者所处的经济环境:稀缺性和可替代性 竞争性预算集(1)假设:市场完备性和竞争性(2){},ny +B =∈≤x x px(3)预算约束线1122p x p x y += (4)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及其经济学含义11220p dx p dx +=,trade-off2112dx pdx p =-:斜率取决于商品的相对价格 12p p 的含义是增加一个单位的第一种商品必须放弃掉12pp 个单位的第二种商品,也往往被称为机会成本。

边际效应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边际效应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边际效应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边际效应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个体或企业在作出决策时的最后一单位变动带来的效果。

边际效应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包括生产、消费和投资等方面。

在生产领域,边际效应指的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效果。

生产过程中,随着增加某个生产要素的数量,产出量会出现递增但递减的趋势。

当增加的生产要素较少时,边际效应为正,即产出的增加大于增加的生产要素。

然而,当增加的生产要素较多时,边际效应递减,即产出的增加小于增加的生产要素。

边际效应递减的原因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减。

在消费领域,边际效应可以解释为消费者对于每单位产品的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是指通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而改变的满足感受。

消费者会根据边际效用来决策是否继续购买更多产品。

当消费者对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时,他们往往会停止购买,因为每单位产品所提供的满足感受递减。

在投资领域,边际效应用于衡量新增投资对于收益的影响。

例如,当企业考虑增加一单位的投资时,他们会比较边际投资收益与边际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异。

如果边际投资收益大于边际投资成本,企业往往会选择进行投资。

然而,当边际投资收益小于边际投资成本时,企业会选择停止投资,因为新增投资无法带来更多的收益。

总之,边际效应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用于解释个体或企业在决策时,最后一单位变动所带来的效果。

边际效应在生产、消费和
投资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个体和企业做出理性决策,并优化资源配置。

第5章外部效应

第5章外部效应
3.根据科斯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无论初始权利如 何分配,私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将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率的配置 结果。
4.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性的对策主要有谈判、合并与社会习俗。 5.公共部门纠正外部性的对策主要有庇古税、规制和颁发可
转让排污许可证。 6.由于使用共有资源的私人边际成本通常远远低于其社会边
内容概要
❖ 外部性的本质
收益和成本的不对称
❖ 外部性的私人对策
产权重设
❖ 外部性的公共对策
税、规制和特许
❖ 公地的悲剧
一、外部性的本质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影响又彼此依赖的世界。
1、外部性:指企业或个人向其他人施加的、未通过市
场价格反映的成本或收益。
直接影响其他的福利,但不通过市场支付成本或获得收益
❖ 外部成本(外部负效应,如水的污染和汽车的噪音) ❖ 外部收益(外部正效应,如教育科研)
❖ 目前卫生部公布我国有AIDS病毒 感染者约8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 人约8万例。但早有专家做出了超 过百万的估计,对发病人数的年 增长率的估计则惊人般地达到 30%。根据清华大学景军教授的 预测,到2010年,中国农村可能 出现800万艾滋病感染者,并间接 导致高达2400万到3200万的赤贫 人口。
❖ 具有正外部性(外部收益)的产品往往是准公共品: 以消灭蚊子为例
❖ 纠正外部效应和公共产品方面的资源配置问题,需 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公共财政:中国的实践
❖ 公共财政:指以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 需要为宗旨的财政运作模式。
❖ 公共财政是一种收支公共化、非盈利性、 讲法制规则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 式。
❖ 只要私有产权被清晰界定(不管产权归誰), 在交易費用等于零条件下, 市場会使社会成本 (产值)与私人成本(产值)在边际上相等, 外部性问题就会得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效用特点(3):物以稀为贵——效用与其实际价值
无关。
6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从商
品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 (Marginal
TU f (Q)
TU (Q) MU Q
Utility):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 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20

深思上述现象,则是一个经济学的价值难题。有一个 困扰亚当•斯密的难题。据说,他发现了“劳动价值论”后 非常高兴,在格拉斯哥大学的课堂上宣讲,讲的兴奋时, 一个学生突然问道“敬爱的斯密先生,为什么水的使用价 值很高,但却卖得很低,但钻石的使用价值很低,市场上 却卖得很贵?”。当时一怔,未能圆满地回答此问题,但 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影响,直到12年后,亚当•斯密完成《国 富论》的伟大著作时,也未能给予充分严格而可信的数学 证明。100年后,德国人戈森对此给予了完美而严肃的数学 证明,他写了一本书来阐述他的伟大发现,书名是《人类 关系的法则及人类行为的规范》。在书中,他宣称,他的 发现对经济学的贡献就如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论”对天 文学的贡献一样。但由于书写的晦涩难懂,只卖出一本。 122年以后,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一个年青学子因 写了一本《中国向何处去》而被江青点名关入湖南长沙某 监狱,刑期10年,这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年轻人在狱中太无 聊,只有凭借很深的《资本论》和自学高等数学解闷。在 与外界毫无信息联系下,在狱中的第九年,他用高等数学 推导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1
说明效用特点(1):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4
对效用的理解——《傻子地主》



从前,某地闹起了水灾,洪水吞没了土地和房屋。人们纷 纷爬上了山顶和大树,想要逃脱这场灾难。 在一棵大树上,地主和长工聚集到一起。地主紧紧地抱着 一盒金子 ,警惕地注视着长工的一举一动,害怕长工会趁 机把金子抢走。长工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呆呆地看着滔 滔大水。除了这篮面饼,长工已一无所有了。 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长工饿了就吃几口 饼,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 换饼,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 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 地主却静静地躺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22
价格不反 映商品总效用 ,而是反映其 边际效用
价值悖论: 必需品(水)的市场价值很低 ;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 奢侈品(钻石)使用价值很小 ,但市场价格很高,可以交换到 大量其他物品。
任一商品,随着需求增加,MU递减。 为保证MU/P恒等于MUm ,商品价格要与MU的递减同比例。 钻石很稀少,边际效用远大于水。其价格>水。
解释: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人性。
MU P’
Q
9
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
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要的用途上。
家庭中的边际效用: 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 婚姻——为什么离婚?
10
案例:从春晚看边际效用递减规 律

大约从20世纪的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老 百姓在过春节的年夜饭中增添了一套诱人的 内容,那就是春节联欢晚会。记得1982年第 1届春节联欢晚会的出台,在当时娱乐事业尚 不发达的我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晚会的节 目成为全国老百姓在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津 津乐道的题材。
13

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让我们欢呼雀跃, 但举办次数多了,由于刺激反应弱化,尽管 节目本身的质量在整体提升,但人们对晚会 节目的感觉却越来越差了。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时在支配着我们的 生活,尽管有时我们没有明确地意识到。在 大多数情况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了第 一次最重要。难怪人们最难忘的是自己的初 恋,最难忘恋爱中第一次约会的地点。
想一想


若消费者购买4单位的商品1和4单位的商品2,结果怎样?
若消费者购买1单位的商品1和7单位的商品2,结果怎样? 18
案 例
“水与钻石”:价值悖论的故 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家庭所拥有的电视机、电冰箱、电话机的数量增加了,人 均住房面积在上升。与此同时,垃圾的数量也在增加,其 构成也在变化。 旧物品数量的增加是生活更加富裕的结果。人们日常 生活中消耗的各种物品,如洗涤剂、化妆品、饮料等的包 装越来越讲究,以前包装多半用纸,现在则更多使用玻璃、 塑料和其他金属。而这些包装最后都进了垃圾桶。人们的 垃圾不但包括各种废弃物,也包括旧家具、地毯、鞋子、 衣物、电视机等。这些旧东西的出路或是卖给收购垃圾的 小贩,或是当垃圾扔掉。旧东西通常很不值钱,比如旧电 视机的收购价格,每台10元,但这些旧电视机经过维修或 重新组装再运到穷僻的农村,那里的人却愿意花几倍甚至 19 几十倍于收购价的价格买这些旧东西。
14
简单的——两种商品均衡条件
P1:商品X1的价格
MU1:商品X1的边际效用
P2:商品X2的价格
Q1:商品X1的数量 Q1:商品X2的数量
MU2:商品X2的边际效用
M: 消费者收入
MUm :每元钱的边际效用
P1•Q1 + P2 • Q2 =M
(把钱用完)
MU1/P1 = MU2/P2 = MUm (货真价实)
等时,才能获得最大效用。
16
假设某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将8元钱全部用于 商品1和商品2的购买,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1元, P2=1元。那么,能给该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购买 组合应该是多少呢?
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 商品数量(Q)
1
2
3
4
5
6
7 8
商品1的边际效用(MU1) 11 10 9
8 7 6 5 4 商品2的边际效用(MU2) 19 17 15 13 12 10 8 6
例:消费量 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0 0 0 1 30 30 2 20 50 3 10 60 4 0 60 5 -10 50
TU (Q) dTU (Q) MU lim Q 0 Q dQ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
到两个, 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 增加到8个, 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
第 5 讲
经济学中的效应
1
一、边际效应递减—次数越多感受 越弱,小心腻味
亦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2
效用U: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
效用完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满足程度高,效用大; 满足程度低,效用小。
12

春晚本不该代人受过,问题其实与边际 效用递减规律有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 下,当一个人在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消费 量的增加,他(她)从中得到的效用是越来 越少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就被视为一种 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虽然是一种主观感 受,但在其背后也有生理学的基础:反复接 受某种刺激,反应神经就会越来越迟钝。
7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
当MU > 0, TU↑ ; 当MU < 0, TU↓ ;
当MU = 0, TU最高点,总 效应达到最大 。 处于↑ 、↓的拐点 TU
P
TU
Q
MU
MUBiblioteka P’Q8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 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随着消费者收入提高,货币的MUm 越来越小; 假设商品的MU 不变,则可以承受的商品价格会较高。
15
两种商品均衡条件的解释
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
一元钱购买商品X1的边际效用 <商品X2的边际效用。
这样:理性消费者
就会调整这两种商品 的购买量: 减少商品1, 增加商品2。
意味者:总效用会增加。 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



这个现象可以用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来解释,即商品的 价值与它能提供的效用成正比。在闭塞的农村,能有一台哪 怕是很旧的电视机,也可了解各种信息,丰富业余生活,使 单调的日子变得有趣,所以愿意拿钱去买旧电视机。这证明 商品的价格与效用成正比,严格地说,应该是与边际效用成 正比。边际两个字用来强调有某一商品和没有某一商品在效 用上的差别。特别是已经消费一定数量商品之后再增加一单 位消费的效用。故边际效用是“前消费量”的函数。 每天我们都要就如何对稀缺的金钱和时间的配置做出很 多种选择:我们应该吃早餐,还是应睡懒觉?晚上是去拜访 朋友还是读书呢?买一辆新车还是对旧车进行修理呢?是花 光收入还是存起来以备紧急所需?当我们平衡各种各样的需 求和欲望时,就是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出的各种选择。 旧物品对城市而言,视同废物,而在广大的农村却能卖 到一定的价钱。
说明效用特点(2):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
5
对效用的理解——《钻石和木碗》




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 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 大风浪,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幸免遇难。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 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派人把穷 人送回了家。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 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 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 珍贵的东西。富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 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住了!
17
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
商品数量(Q)
1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