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学第二章第二部分
飞行空气动力学--固定翼飞机结构详解---2
⼒。
外壳摩擦⼒是最难降低的寄⽣阻⼒类型。
没有完全光滑的表⾯。
甚⾄是机械加⼯的表⾯,通过放⼤来检测的话,仍然可以看到粗糙的不平坦的外观。
这种粗糙的表⾯会使表⾯的空⽓流线型弯曲,对平滑⽓流产⽣阻⼒。
通过使⽤光滑的磨平的表⾯,和去掉突出的铆钉头,粗糙和其他的不规则物来最⼩化外壳摩擦⼒。
设计飞机时必须要增加另⼀个对寄⽣阻⼒的考虑。
这个阻⼒复合了形阻⼒效应和外壳摩擦,称为所谓的⼲涉阻⼒。
如果两个物体靠近放置,产⽣的合成紊乱会⽐单个测试时⼤50%到200%。
形阻⼒,外壳摩擦⼒和⼲涉阻⼒这三个阻⼒都要被计算以确定⼀个飞机的寄⽣阻⼒。
寄⽣阻⼒中⼀个物体的外形是⼀个很⼤的因素。
然⽽,说道寄⽣阻⼒时指⽰空速也是⼀个同样重要的因素。
⼀个物体的外形阻⼒保持在⼀个相对⽓流固定的位置,⼤约以速度的平⽅成正⽐增加;这样,空速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那么阻⼒就会变成原来的四倍,空速增加为三倍的话阻⼒也就增加为九倍。
但是,这个关系只在相当的低⾳速时维持很好。
在某些更⾼速度,外形阻⼒的增加会随速度⽽变的突然很快。
第⼆个基本的阻⼒类型是诱导阻⼒。
以机械运动⽅式⼯作的系统没有⼀个可以达到100%的效率,这是⼀个确定的物理事实。
这就意味着⽆论什么特性的系统,总是以系统中消耗某些额外的功来获得需要的功。
系统越⾼效,损失就越⼩。
在平飞过程中,机翼的空⽓动⼒学特性产⽣要求的升⼒,但是这只能通过某种代价才能获得。
这种代价的名字就叫诱导阻⼒。
诱导阻⼒是内在的,在机翼产⽣升⼒的任何时刻,⽽事实上,这种阻⼒是升⼒的产物中不可分离的。
继⽽,只要有升⼒就会有这种⼒。
机翼通过利⽤三种⽓流的能量产⽣升⼒。
⽆论什么时候机翼产⽣升⼒,机翼下表⾯的压⼒总是⼤于机翼上表⾯的压⼒。
结果,机翼下⽅的⾼压区空⽓有向机翼上⽅的低压去流动的趋势。
在机翼的翼尖附近,这些压⼒有区域相等的趋势,产⽣⼀个从下表⾯到机翼上表⾯的向外的侧⾯⽓流。
这个侧向⽓流给予翼尖的空⽓和机翼后⾯的尾流⼀个旋转速度。
矿井通风与安全(中国矿业大学 课件) 第二章 矿内空气动力学基础
通过探索矿井通风与安全,我们将深入了解其概述和意义,以及矿井通风系 统的组成和原理。我们还将研究矿井通风流动规律和风量计算,以及矿井瓦 斯和粉尘的扩散和控制方法。最后,我们将介绍矿井通风的安全管理。
矿井通风概述
介绍矿井通风的定义、目的以及与矿井安全相关的重要性。探讨矿井通风对于保障矿工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率的 作用。
探讨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介绍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策略和措施,以确保矿工在工作中的安 全。
矿井瓦斯与粉尘的扩散和控制
研究矿井瓦斯和粉尘的扩散规律以及相关的控制方法。探索如何有效地减少瓦斯和粉尘对矿工健康和安 全的影响。
1
瓦斯扩散特性
探索瓦斯在矿的粉尘控制技术,包括湿法和干法处理等。
3
瓦斯控制方法
讨论瓦斯抽放、防爆措施和气体监测等控制方法。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详细介绍矿井通风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主风机、风道、风门等。解释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各部件的作用。
矿井通风流动规律
研究矿井通风流动的基本规律,包括气流路径、速度分布和压力变化等。探索不同条件下的气流行为和影响因 素。
矿井风速与风量的计算
介绍矿井风速和风量的计算方法。讨论如何根据矿井尺寸、风机性能和阻力 系数等参数,确定合理的风速和风量。
第二章 空气动力学
2.1.3 流场、 定常流和非定常流
➢ 流场:流体流动所占据的空间称为流场。 ➢ 流场的选取可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确定。可大可小。
非定常流与定常流
➢ 非定常流与非定常流场:
在流场中的任何一点处,如果流体微团流过时的流动参 数——速度、压力、温度、密度等随时间变化,这种流动 就称为非定常流,这种流场被称为非定常流场。
的地方, 却流得比较快。 夏天乘凉时, 我们总喜欢坐在两座房屋之间的过道中, 因
为那里常有“ 穿堂风”。 在山区你可以看到山谷中的风经常比平原开阔的地方来得
大。
连续方程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说明物质既不 会消失, 也不会凭空增加。
➢ 应用在流体的流动上: 在定常流动中,当流体低速、稳 定、连续不断地流动时, 流进任何一个截面的流体质量
➢ 只要相对气流速度相同 , 产生的空气动力也就相等。
(非定常流动转换为定常流动)
风洞实验
➢ 将飞机的飞行转换为空气的流动 ,使空气动力问题的研 究大大简化。
➢ 风洞实验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建立起来的。
风洞应用
相对气流方向的判定
➢ 相对气流的方向与飞机运动的方向相反 。
平飞时:
相对气流方向 飞行速度方向
➢ 对于不可压缩的、理想的流体( 没有粘性) 表示为:
p1v2
2
p0
常数
静压
动压
总压
➢ 静压:单位体积流体具有的压力能。在静止的空气中, 静压等于大气压力。 ➢ 动压:单位体积流体具有的功能。 ➢ 总压:静压和动压之和。
p1v2
2
p0
常数
➢ 上式即为:不可压缩的、理想的流体( 没有粘性) 的伯努利 方程。
第二章-风力机的基本理论及工作原理
4)风杯式阻力差风力机 两个半球面杯对称安装在转轴两 侧,球面方向相反。一个凸面向 风,另一个凹面向风,显然在相 同风力下后者对风的阻力比前者 大。
叶轮由两片垂直的叶片阻成,叶片 截面为流线型的对称翼型,以相反方 向安装在转轴两侧。
17
达里厄风力机在低风速下运转困难, 要在较高的风力下,风轮转速达到 叶尖速比为3.5以上才可能正常运 转,在尖速比为4-6可获较高的功 率输出。下图为达里厄风力机的功 率系数与叶尖速比的关系曲线。
达里厄风力机对叶片截面 形状(翼型)选择与外表光洁 度要求比较高。达里厄风力机 不能单靠风力自起动,必须依 靠外力起动使叶尖速比达到 3.5以上时才能依靠升力运转。 典型的达里厄风力机翼片不是 直的,而是弯成弧形,两翼片 合成一个φ形。
关系到叶片的攻角,是分析
风力机性能的重要参数。
10
实度比
▪ 风力机叶片的总面积与风通过风轮的面积(风轮扫掠面积) 之比称为实度比(容积比),是风力机的一个参考数据。
▪ 左图为水平轴风力机叶轮,S为每个叶片对风的投影面积, B为叶片个数,R为风轮半径,σ为实度比,
▪ σ=BS/πR2
11
▪ 右图为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叶轮,C为叶片弦长, B为叶片个数,R为风轮半径,L为叶片长度,σ 为实度比。垂直轴风力机叶轮的扫掠面积为直径 与叶片长度的乘积,
32
风轮的轮毂比(Dh/D):风轮轮毂直径Dh
与风轮直径之比。
U(1-a)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课件:大气的基本知识、大气特性
一、 二、 三、 四、
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的度量 海拔高度对大气压力、飞机性能 的影响 空气密度差异的影响
18
壹 目录页
一、
大气压力
二、
大气压力的度量
三、 四、
海拔高度对大气压力、飞机性能 的影响
空气密度差异的影响
19
第二节
大气的基本知识
地球表面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 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大气被“吸” 向地球,虽然空气很轻,但仍有质 量,有了质量就产生了力,它作用 于物体的效果就是压力。著名的马 德堡半球实验就证明了大气压的存 在。可以说,大气压力是地球引力 作用的结果。
(四) 热层
(五) 散逸层
又称逃逸层、外大气层,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位于热层之上。那里的空气 极其稀薄,同时又远离地面,受地球的引力作用较小,因而大气分子不断地向星 际空间逃逸。航天器脱离这一层后便进入太空飞行。
16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
无人机与大气基本知识 大气特性
LOGO 17
第三节
目录页
学 习 大 纲
24
叁 海拔高度对大气压力、飞机性能的影响
随着海拔升高,空气变得稀薄,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一般来说,高度每 增加1000ft,大气压力就会降低1mmHg。分布于全球的气象站,为了提供一个 记录和报告的标准,都会按照海拔高度每增加1000m就近似增加1mmHg的规 则将当地大气压转化为海平面压力。使用公共的海平面压力读数可以确保基于 当前压力读数的飞机高度计的设定是准确的。
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
在大气处于静止状态时,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值等于其单位水平面积上所承受的上部大气柱的重力,随着 高度增加,其上部大气柱越来越短,且气柱中空气密度越来越小,气柱重力也就越来越小。
汽车空气动力学-第二章
飞机:达到0.08
目前雨滴的风阻系数最小 :0.05左右
下面是一些物体的风阻
一般轿车风阻系数: 0.28-0.4 好些的跑车在:0.25左右 赛车可以达到:0.15左右
载货汽车 公共汽车
二轮车
0.40~0.60
0.50~0.80
0.60~0.90
新甲克虫
CD = 0.38
气动力的作用点也称为风压中心通常用cpcenter阻力侧向力升力身纵向作用气动力ddrag垂直于路面的升力llift垂直于车身对称面的侧向力sside侧倾力矩侧倾力矩rmrollingmoment横摆力矩横摆力矩ymyawingmoment纵倾力矩纵倾力矩pmpitchingmoment力和力矩系数横摆时车身纵向作用的气动阻力d阻力系数垂直于路面的升力l升力系数垂直于车身对称面xy的侧侧向力系数绕x轴的侧倾力矩m侧倾力矩系数绕y轴的纵倾力矩m纵倾力矩系数绕z轴的横摆力矩m汽车的正投影面积a应包括车身轮胎发动机及底盘等零部件的前视投影
50%~60%,是气动阻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压差阻力 压差阻力的产生原因
粘性的影响
减小压差阻力的主要
途径:减小汽车前部
的正压区和后部的负
压区。
二厢车和三厢车的流场
某10吨卡车的阻力与车速的关系
卡车空气动力学
1 2 D v ACD CD 1 2 2 v A 2 D : 气动阻力 D
交线上,前后轴的中点处,力和力矩方向如图示。
气动力和力矩的产生
汽车与空气相对运动并相互作用,会在汽
车车身上产生一个气动力F。 大量试验研究证明:
1 2 F v ACF 2
其中 CF 是气动力系数。 气动力的作用点也称为风压中心,通常用
第二章_空气动力学(民航大学)
2.3 机体几何外形和参数
上反角和下反角:机翼底 面与垂直机体立轴平面之 间的夹角,ψ 。
纵向上反角:机翼安装角 与水平尾翼安装角之差。
机身的几何形状和参数
机身长度Lsh、最大当量 直径Dsh及其所在轴向相 对位置和长细比 λ sh=Lsh/Dsh。
附面层转变的原因
气流流过机体表面的距离越长,附面层越厚。 机体表面过于粗糙、凹凸不平。
层流附面层和紊流附面层
紊流附面层VS层流附面层
紊流附面层比层流附面层厚,底部的横向速度 梯度也比层流的大。紊流附面层对气流的阻滞 作用比层流附面层大。
层流附面层和紊流附面层的速度型
气流在机体表面的流动状态
机翼的空气动力
α 小迎角下作用在机翼上的空气动力
伯努利定理的应用
阻力
阻力是与飞机运动轨迹平行,与飞行速度方向相反的 力。阻力阻碍飞机的飞行,但没有阻力飞机又无法稳 定飞行。
阻力的分类
对于低速飞机,根据阻力的形成原因,可将阻力 分为:
•摩擦阻力(Skin Friction Drag) •压差阻力(Form Drag) •干扰阻力(Interference Drag)
影响因素:
空气的粘性 附面层内气流的流动状态(紊流大于层流)。 机体与气流的接触面积越大,机体表面越粗糙,
摩擦阻力越大。
层流附面层和紊流附面层的速度型
摩擦阻力在飞机总阻力构成中占的比例较大
超音速战斗机 大型运输机 小型公务机 水下物体 船舶
摩擦阻力占总阻力的比例 25-30% 40% 50% 70% 90%
废阻力
空气动力学资料
流体力学Fluid Mechanics第一部分张震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简介⏹空气动力学 (Aerodynamics) ⏹课程类别:必修课⏹面对航空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42学时第一部分课程结构⏹预备知识⏹偏微分方程、微积分、矢量分析、场论⏹守恒律、热力学定律⏹基本原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无粘不可压流动⏹Bernoulli 方程、位流理论、基本解、K-J定理⏹无粘可压流动⏹热力学定律、等熵流动、激波理论、高速管流第二部分课程结构(此处从略)⏹低速翼型理论⏹几何特点、K-J后缘条件、薄翼型理论⏹低速机翼气动特性⏹B-S定律、升力线(面)理论⏹亚音速空气动力学⏹小扰动线化理论、薄翼型(机翼)气动特性⏹超音速空气动力学⏹薄翼型线化理论、跨音速流动、高超音速流动⏹计算流体力学(CFD)⏹网格生成、控制方程解算背景阅读⏹徐华舫,《空气动力学基础》,北航版⏹H. Schlichting, Boundary layer theory⏹J.D. Anderson, Introduction to Flight⏹E.L. Houghton & P.W. Carpenter, Aerodynamics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G.K. Batchelor, An Introduction to Fluid Dynamics⏹D.J. Tritton, Physical Fluid Dynamics⏹/第一章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基本任务和研究方法⏹流体力学及空气动力学发展概述⏹流体介质的物理特性⏹气动力、力矩及气动力系数⏹矢量和积分⏹控制体、流体微团以及物质导数研究流体运动的科学研究流体运动的科学研究流体运动的科学Tacoma Narrows Bridge, 1940研究流体运动的科学流体力学的基本任务⏹研究对象:流体和固体间的相对运动⏹探寻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研究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应用流体力学规律解决工程技术问题⏹预测流体力学新的发展方向应用领域⏹飞行器、船舶设计⏹建筑设计、土木工程⏹热能工程、传热学⏹热化学流体力学⏹生物流体力学⏹磁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方法⏹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实验设备风洞wind tunnel激波管 shock tube 水洞water tank实验测试技术⏹机械⏹光、电、声、热流动显示技术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较为真实、直接、可靠⏹限制因素⏹模型尺寸限制⏹实验边界的影响⏹测量过程的干扰⏹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耗费理论分析方法⏹流动的模型化——问题的抽象表达⏹找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控制方程的建立与解算⏹后处理和分析⏹未计及因素的修正⏹有助于揭示问题的内在规律⏹仅适用于简单问题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方法多样化⏹有限差分(FDM)、有限元(FEM)、有限体积方法(FVM)、谱方法⏹对常规问题耗费相对较小⏹可用于解算复杂流场的流动⏹精度、稳定性、模型合理化流体力学发展概述(-1800)Daniel I. Bernoulli (1700-1782)流体力学发展概述(-1800)Leonhard Paul Euler (1707-1783) Jean le Rond d'Alembert (1717–1783)流体力学发展概述(1800- )Siméon-Denis Poisson (1781 –1840) Pierre-Simon, marquis de Laplace (1749 - 1827)流体力学发展概述(1800- ) William John Macquorn Rankine (1820–1872)Potential/flow function Singular method/shock relations 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von Helmholtz (1821 –1894) Vortex theory ,Hydro-stability流体力学发展概述(1800- )Claude-Louis Navier (1785 –1836) Sir George Gabriel Stokes,1st Baronet FRS (1819–1903)流体力学发展概述(1800- )Osborne Reynolds (1842–1912) Nikolai Y. Zhukovsky (1847 –1921) K-J theorem流体力学发展概述(1800- )Martin Wilhelm Kutta (1867-1944) Ludwig Prandtl (1875 –1953)流体力学发展概述(1800- )Walter Tollmien(1900-1968)http://www.cordula-tollmien.de/genealogie.html Hermann Schlichting (1907-1982)流体力学发展概述(1800- )Theodore von Kármán钱学森(1911- )(1881 –1963)流体介质的物理特性⏹连续介质假设⏹流体的密度、压强和温度⏹完全气体状态方程⏹压缩性、粘性和传热性⏹流体的模型化连续介质假设⏹分子平均自由程⏹自由分子流/非连续流动⏹低密度流动⏹连续流动 continnum flow (l<<L) ⏹连续介质假设流动相关的物理量⏹密度Density⏹压强Pressure⏹温度Temperature⏹速度Velocity流体的密度⏹流体微团 ⏹在连续介质的前提下流场中任取一点B ⏹其密度为dvdm dv 0lim →=ρdv 微团体积 dm 微团质量流体的压强⏹气体分子在碰撞或穿过取定的表面时,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法向力 ⏹该点压强为dA 微团面积元的大小 dF dA 一侧的法向力 dAdF p dA 0lim →=流体的温度⏹气体温度T 的热力学意义 ⏹高温气体的分子和原子高速随机碰撞,而在低温气体中,分子随机运动相对缓慢些kT KE 23 KE 气体分子平均动能 k Boltzmann 常数流体的速度 ⏹不同于刚体力学的概念 ⏹流体在空间中某点B 的速度就是流体微元通过点B 时的速度 Streamline ABFluid element完全气体状态方程 ⏹一般气体状态方程 ⏹完全气体 ⏹分子间作用力忽略不计 ⏹假设分子间仅存在完全弹性碰撞且只有在碰撞时才发生作用 ⏹微粒的实有总体积和气体所占空间相比忽略不计 ⏹完全气体状态方程:),(T p p ρ=RTp ρ=流体的压缩性 ⏹压缩性 ⏹体积弹性模量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与密度成反比V dV dp E /-=ρρd dp E =V dV d -=ρρ流体的粘性⏹流体分子的不规则热运动⏹质量和动量的交换⏹牛顿粘性定律nu∂∂=μτ流体的粘性 ⏹运动粘性系数 kinematic viscosity ⏹适用于空气的萨特兰公式 CT C T ++⎪⎭⎫ ⎝⎛=15.28815.2885.10μμρμν=空气粘柱实验模型(卧式转盘)nvvA A空气粘性实验流体的粘性流体的粘性流体的热传导特性 ⏹Fourier 公式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与沿热流方向的温度梯度成正比⏹导热系数n T q ∂∂-=λλ流体流动的不同范畴⏹Mach数⏹亚、跨、超、高超音速⏹可压缩性⏹不可压、可压⏹粘性⏹无粘、有粘⏹热传导⏹绝热流动、等温流动理想流体模型⏹理想流体⏹无粘⏹典型适用情况⏹升力问题⏹失效范围及原因不可压流体模型⏹密度无变化⏹弹性模量极大⏹热力学特性可单独考虑⏹进一步的简化模型⏹无粘不可压位流⏹其它流动⏹无粘可压流动⏹不可压粘性流动绝热流动⏹不考虑热传导⏹导热系数为零综合讨论粘性流动无粘流动可压流动不可压流动非绝热流动非绝热流动非定常流动定常流动=λ=μconst=ρ=∂∂t作用于航空器上的气动力作用于航空器上的气动力翼型族 翼型族。
飞机原理与构造第二讲低速空气动力学基础
2021/2/11
25
低速气流的特性
4、 流线
流线是流场中某一瞬间的一条空间曲线,在该线上各点的 流体质点所具有的速度方向与曲线在该点切线方向重合
流线与流谱
5、 流管与流束
在流场中任意画一封闭曲线,在该曲线上每一
点做流线,由这些流线所围成的管状曲面,称为: 流管 。
由于流管表面由流线所围成,而流线不能相交,
因此流体不能穿出或穿入流管表面。充满在流管内
的流体,称为:流束。
流管
2021/2/11
26
低速气流的特性
相对运动原理
飞机以一定速度作水平直线飞行时,作用在飞机 上的空气动力与远前方空气以该速度流向静止不动的 飞机时所产生的空气动力效果完全一样。这就是飞机 相对运动原理。
2021/2/11
相对运动原理 27
持不变即:
2
静压+动压=总压=常数
如果用P代表静压,代表动压,则任意截面处
有:
P 11 2V 12P 21 2V 22常 数
2021/2/11
32
低速气流的特性
伯努利方程
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 该式表示流速与静压之间的关系,即流体流速增加,
流体静压将减小;反之,流动速度减小,流体静压将增加
2021/2/11
2021/2/11
21
空气的基本性质
国际标准大气
2、海平面大气物理属性
高度 H 密度 ρ 温度 T 压强 p 声速 a(c) 粘度 μ 标准重力加速度 g 气体常数 R
0 1.225 288.15 101325 340.294 1.7894×10-5 9.80665 287.05278
m kg/m3 K Pa m/s Pa·s m/s2 J/(kg·K)
对《Fundamentals of Aerodynamics》第5版的介绍与评价
对《Fundamentals of Aerodynamics》第5版的介绍与评价韩智明(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张立彬(教育部南开大学外国教材中心)由John D.Anderson,Jr编写的《Fundamentals of Aerodynamics》(《空气动力学基础》)自1984、1991、2001、2007年由McGraw-Hill公司出版前四版以来,已于2011年由该公司再度出版第5版。
本书利用丰富的工程实例讲解了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无粘性不可压缩流、无粘性可压缩流、粘性流体等基本空气动力学理论,内容全面、表述简洁、插图精美、实例典型,是快速学习和掌握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的优秀入门教材和参考书。
一、主编简介John D.Anderson,Jr教授为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他毕生致力于空气动力学理论和实验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编写了《Introduction to Flight》、《Fundamentals of Aerodynamics》、《Hypersonic and High Temperature Gas Dynamics》、《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The Basics with Applications》、《Aircraft Performance and Design》等十多部有关空气动力学的优秀著作。
1999年John D.Anderson,Jr教授于马里兰大学退休并被任命为该校的名誉教授,现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空气动力学方面的馆长。
二、教材的总体架构与内容简介《Fundamentals of Aerodynamics》全书共20章,主要包括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和方程、无限长和有限长翼型上的不可压缩流、三维不可压缩流、正常激波、斜激波及其扩散、流过喷嘴、散射器和风洞的可压缩流、翼型上亚声速可压缩流的线性理论、非线性超声速流的数值求解理论、超高声速流体元、库埃特流、边界层流、层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和Navier-Stokes方程等空气动力学问题。
空气动力学第二章第二部分讲解
Cy (Cy )n cos
(Cx ) (Cxn )n cos3
四、后掠翼低速气动特性-后掠翼流动特点
翼根前段:流管粗,扩张,V ,Cp ; 翼根后段:流管变细,V ,Cp ,Cpmin 后移;
亚音速前(后)缘
或 m 1
超音速前(后)缘
或 m 1
一、主要概念回顾(续)
V
V
d d
(z) 1 l 2 d
4V l 2 z
改变了实际迎角,有效迎角为
e(z) a(z) (z)
二、升力线理论 — 升力
剖面假设:各剖面展向速度分量 以及流动参数沿展向的变化比其 他方向小得多,剖面流动为二维。
库塔-儒可夫斯基定理
R(z) Ve (z)(z)
机翼单位展长翼段升力可表示为:
Y
(z)
1 2
V2C
y
(
z)
b( z)
1
1 2
V2b( z )
C
y
a
(z)
(
z)
Y(z) V(z)
(z)
1 2
Vb( z )C y
a
(z)
(z)
d d
(z) 1 l 2 d
翼根效应:翼根剖面最小压强点后移, 升力贡献下降; 翼尖前段:流管变细,V ,Cp ,Cpmin 前移。 翼尖后段:流管变粗,V ,Cp 。
翼尖效应:翼尖剖面最小压强点前移升 力增加。
翼尖先失速
四、后掠翼低速气动特性-后掠翼气动特性
第二章 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
机翼后掠角
2.3 机体几何外形和参数
机翼相对机身的安装 位置
安装角:机翼弦线与 机身中心线之间的夹 角。机翼的安装角为 正,前缘上偏。40 机翼相对机身中心线 的高度位置: 伞式单翼 上单翼 中单翼 下单翼
2.3 机体几何外形和参数
上反角和下反角:机 翼底面与垂直机体立 轴平面之间的夹角, ψ。 翼尖上翘为上反角 翼尖下垂为下反角 纵向上反角:机翼安 装角与水平尾翼安装 角之差。一般水平安 定面的安装角为负, 前缘下偏。
2.2 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
A1v1 A2v2 1 1 2 2 p1 v1 p2 v2 2 2
结合连续方程和伯努利方程可以得出结论: 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定常流动时,
在管道剖面面积减小的地方,流速增大,流体 的动压增大,静压减小。 在管道剖面面积增大的地方,流速减小,流体 的动压减小,静压增大。
经机翼上翼面的流管收缩,切面积变小。下翼面 的流管扩张,切面变大。据连续性定理可知,上 翼面的空气流速大于来流的流速。下翼面的气流 流速小于来流流速。 据伯努力定理可知,上翼面处气流的静压低于来 流大气压强,而下翼面静压大于来流大气压强。 作用在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强差的总和在垂直于 相对气流方向的分力,就是机翼产生的升力。升 力方向与相对气流的方向垂直。
一维定常流的数学表达式
V=V(S) P=P(S) T=T(S)
一维流动的条件: 沿流动方向管道横截面积的变化率非常小 管道轴线的曲率半径比管道的直径大得多 沿管道各个截面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的形 状几乎不变
将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运动流体所得到的 数学关系式称为连续方程 积分形式的连续方程
空气动力学第二章第一部分分解
2.翼型的力矩特性
mz , L , E
1 4 Cy
1
4
( A2
A1)
mCy z
Cy
mz 0
mz , L, E
mz0
mCy y
n 1
2
( A0
A1 ) 2
升力和力矩特性(续)
mz
Mz qb2
1 qb2
b
P(x)xdx
0
mz
1 2
(
A0
A1
1 2
A2 )
Cy
2
( A0
A1 ) 2
1
mz 4 C y 4 ( A2 A1 )
A0
An
2
1 dy f (x) d 0 dx
dy f
(x)
cos n
d
0 dx
1.翼型的升力特性
x • y f (x)-弯度函数; f -最大弯度;
• b -翼弦
c -最大厚度位置
-最大弯度位置; f
•
-前缘内切圆半径; -后缘角
r l
翼面方程:
• 对于弯度、厚度不太大的翼型的形面是由弯度分布和厚度分布迭加 而成的,所以上下翼面的方程可写成 :
yu,l (x) y f (x) yc (x)
§2-1 机翼的几何参数
机翼的几何参数:翼型+平面形状 机翼的坐标系:
一、翼型的几何参数
• 翼型:平行于机翼纵向对称面的平面与机翼 相截所得到的外形。
①翼弦:
翼型前缘与后缘的连线。其长度叫弦长,用b表示。翼弦上部的机翼表面 为上翼面,翼弦下部机翼表面为下翼面。
②厚度特性:
• 厚度分布 yc (x) :上下翼面在垂直翼弦方向的距离叫翼型的厚度,
空气动力学:2 课本习题答案
第二章流体运动学与动力学基础2-1 什么叫流线、流管?流线与迹线有什么区别? 答:流线是某瞬时在流场中的一条空间几何曲线,该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和该点的流体质点速度方向平行。
由通过空间某封闭曲线(非流线)的所有流线围成的管叫做流管。
流线是欧拉观点下描述流动的曲线,是由同一时刻不同质点组成的;迹线是拉格朗日观点下描述流动的曲线,是给定质点在空间走过的轨迹。
2-2 在直角坐标系中,流场速度分量的分布为222,2u xy v x y ==试证明过点(1,7)的流线方程为2248y x -=证明:流线的控制方程为dx dy u v=(1) 将题中,u v 的表达式带入(1)中,有2222dx dyxy x y=(2) 对(2)进行整理,可得22xdx ydy =(3)对(3)进行积分,可得22y x C -=(4)将点(1,7)的坐标带入(4)式可得48C =。
从而过点(1,7)的流线方程为2248y x -=(5)2-3设流场中的速度大小及流线的表达式为22V y xy C =+=求速度的分量的表达式。
解:对流线表达式两端取全微分,有()()22220y xy y xy dx dy xy∂+∂++=∂∂(1)整理(1)式可得()220ydx y x dy ++=(2)dy ydx x y-=+(3) 流线的控制方程为dy vdx u=(4) 结合(3)式与(4)式,可得v yu x y-=+(5) 对速度大小表达式两边取平方,可得2222222V u v x xy y =+=++(6)联立求解方程(5)和(6),可得两组速度分量的表达式()(),u x y u x y v yv y⎧=+⎧=-+⎨⎨=-=⎩⎩(7) 2-4求第23题中速度分量u 的最大变化率及方向。
解:速度分量u 的方向导数为()u i j ∇=±+(1)则其最大的变化率为u ∇=2222n i j ⎛⎫=±+ ⎪ ⎪⎝⎭。
汽车空气动力学-第二章
1 2 M R v AaC RM 2
绕y轴的纵倾力矩MP (Pitching Moment) 纵倾力矩
1 2 M P v AaC PM 2
1 2 M Y v AaCYM 2
绕z轴的横摆力矩MY(Yawing Moment) 横摆力矩
力和力矩
横摆角 0 时车身纵向作用的 气动阻力D 阻力系数
Re
vd
局部损失——弯管
对于弯管,在拐角处将发 生流动分离现象。拐角外 壁压力高而内壁压力低, 因此,在流动接近拐角外 壁时和离开拐角内壁时发 生分离现象。
分离区将随转弯半径r的减小 和转角的增加而愈加明显。
局部损失——进气口
在进气口处,流动将产生总压损失。特别是对 于尖角入口,将发生分离现象,沿程损耗系数 较大。 为得到小的损耗系数,进气口必须很好地圆化。
飞机:达到0.08
目前雨滴的风阻系数最小 :0.05左右
下面是一些物体的风阻
一般轿车风阻系数: 0.28-0.4 好些的跑车在:0.25左右 赛车可以达到:0.15左右
载货汽车 公共汽车
二轮车
0.40~0.60
0.50~0.80
0.60~0.90
新甲克虫
CD = 0.38
车进行比较,以每小时88km的时速行驶了
100km,燃油消耗后者比前者节约了1.7L。
气动阻力
压差阻力 摩擦阻力
气动阻力
诱导阻力 干扰阻力 内流阻力
压差阻力 压差阻力有时又称为形状阻力,因为它的大小直
接取决于物体的形状
压差阻力是由于运动空气的粘性导致汽车前后产
生压力差而形成的阻力。约占汽车总气动阻力的
10万以下热点车型
空气动力学第二章习题
空气动力学第二章习题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2-1考虑形状任意的物体。
如果沿着物体表面的压力分布为常值,是证明压力在屋面上的合力为零。
2-2 考虑如下速度场,其x,y向的速度分量分别为,其中c为常数。
试求流线方程。
2-3考虑如下速度场,其x,y向的速度分量分别为,其中c为常数。
试求流线方程。
b5E2RGbCAP2-4 考虑如下流场,其x,y向的速度分量分别为,其中c为常数。
试求流线方程。
p1EanqFDPw2-5 习题2-2中的流场被称为点源。
对于点源,试计算:(a)单位体积的微元其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率;(b)流场的旋度。
2-6 习题2-3中的流场被称为点涡,试对点涡计算:(a)单位体积的微元其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率;(b)流场的旋度。
提示:2-5、2-6两题在极坐标下求解更方便。
2-7已知一速度场为,试问这一运动是否是刚体运动?DXDiTa9E3d2-8 现有二维定常流场分布。
那么(a)该流场是否可压缩?(b)试求通过<0,0)点和<L,L)之间的体积流量。
2-9阐述流线和流管的概念。
并解释流线和迹线的区别。
2-10 现有二维定常不可压流动的速度场试求其势函数并画出流谱。
RTCrpUDGiT2-11 现有平面流场(k为正的常数>试分析求解流场的以下运动特性:5PCzVD7HxA流线方程、线变形率、角变形率、旋转角速度,画出流线图和相应的流体运动分解示意图。
2-12已知在拉格朗日观点下和欧拉观点下分别有速度函数和试说明各自的物理意义和他们的差异。
2-13试推导一维定常无粘的动量方程<不及质量力)。
2-14 直角坐标系下流畅的速度分布为:,试证过电<1,7)的流线方程为2-15 设流场中速度的大小及流线的表达式为,求速度分量的表达式。
2-16 求2-15中x方向速度分量u的最大变化率及方向。
2-17 试证在柱坐标下,速度散度的表达式为2-18 在不可压流动中,下列哪些流动满足质量守恒定律?<a)<b)<c)<d)2-19 流体运动具有速度问该流场是否有旋?若无旋,求出其速度势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展弦比直机翼的低速绕流图画(续)
定性分析升力(环量)特点:
①环量沿展向变化:
翼端处,上下压力差为零,zl 0 ;
中间剖面最大,z0 。 max
2
②后缘自由涡面,会引起向下诱导速 度。
二、升力线理论 — 气动模型
假设: ① b L ,大展弦比机翼; ②机翼每个剖面1 4 弦线连线垂直于来流。
d d
Vy
(
z
)
1 4
l 2 d l 2 ( z)
0 l 2
4 l 2
4
l2
d
1
2 l
2
(
z)
Vy
( )
0 2 l
cosd 0 cos cos
0 0 2 l 2l
(z) Vy (z) 0 V 2lV
l ?
二、升力线理论 — 椭圆环量分布无扭转机翼(机翼形状)
无扭转机翼 a (z) 为常值
或 m 1
超音速前(后)缘
或 m 1
一、主要概念回顾(续)
二维区:每一点依赖区只包 含单一前缘影响
三维区:每一点依赖区包含两 个或以上翼缘影响
一、主要概念回顾(绕流图画)
二、锥形流法-锥形流场
锥形流场:从某点发出的射 线上流动参数均保持为常数 的流场。
二、锥形流法-基本解应用
y
V
附着涡面
马蹄涡
自由涡面
直匀流
x
气动模型
z
二、升力线理论 — 气动模型
假设: ① b L ,大展弦比机翼; ②机翼每个剖面1 4 弦线连线垂直于来流。
附着涡面
马蹄涡
自由涡面
直匀流
气动模型
二、升力线理论 — 诱导速度
微段
d上涡强为:d
d
d
d
对任一点z处的下洗速度为:
d d
dVy (z)
d 4 (
e(z) a(z) (z)
二、升力线理论 — 升力
剖面假设:各剖面展向速度分量 以及流动参数沿展向的变化比其 他方向小得多,剖面流动为二维。
库塔-儒可夫斯基定理
R(z) Ve (z)(z)
Y(z) R(z) cos (z) Ve (z)(z) cos (z) V(z)
l2
Y l 2 V(z)dz
二、锥形流法-典型平面形状平板翼压强系数
超音速前缘三角平板翼升力系数
CP2
4 m
m2 1
4m 2
1t2
CP3
1 arcsin
m2 1
m2
t2
Cy2
4m S2
m2 1 S
4
m 1 m 1
S2
2[
1 2
b02tg0
1 2
b02tg ]
b02tg
(
tg tg
1)
b02
1
(m
1)
S b02tg0 b02m /
l2
V
( z )dz
l 2
二、升力线理论 — 诱导阻力
X (z) Y(z) tan (z)
V(z) (z)
l2
Xi l 2 V(z) (z)dz
l2
V
(z) (z)dz
l 2
诱导阻力:有限翼展机翼 三维效应 自由涡 有效迎角减小
二、升力线理论 — 确定环量 (z)
无限翼展机翼升力系数:
Cy (z) Cya (z)
有限翼展机翼剖面升力系数:C
y
(
z)
Cy
e
(
z)
机翼单位展长翼段升力可表示为:
Y
(z)
1 2
V2C y ( z )
b( z)
1
1 2
V2b(
z)
C
y
a
(z)
(z)
Y(z) V(z)
(z)
1 2
Vb(
z
)C
y
a (z)
(z)
d d
(z) 1 l 2 d
l
2
3l 6l
四、后掠翼低速气动特性-无限翼展斜置翼低速绕流
无限翼展斜置翼低速绕流呈S型
(Cp ) (Cpn )n cos2 (Cy ) (Cyn )n cos2
Cy (Cy )n cos
(Cx ) (Cxn )n cos3
四、后掠翼低速气动特性-后掠翼流动特点
翼根前段:流管粗,扩张,V ,Cp ; 翼根后段:流管变细,V ,Cp ,Cpmin 后移;
z)
d d
Vy
(
z
)
1 4
l 2 d l 2 ( z)
二、升力线理论 — 诱导速度(续)
Z剖面处速度发生改变,有效速度
r
rr
Ve (z) V Vy (z)
出现下洗角: (z)
(z) arctan Vy (z) Vy (z)
V
V
d d
(z) 1 l 2 d
4V l 2 z
改变了实际迎角,有效迎角为
五、机翼亚音速气动特性-阻力特性
阻力构成: Cx Cxxi (型阻) Cxi (诱导阻力)
Cxxi 2(Cmc )M 0 c M
Cxi
AC
2 y
五、机翼亚音速气动特性-阻力特性
阻力构成: Cx Cxxi (型阻) Cxi (诱导阻力) Cxxi 2(Cmc )M 0 c M
§2-7 机翼的超音速气动特性
e(z) a(z) (z) C
由
(z)
1 2
Vb( z )C y
a
(z)
(z)
0
1
2z l
2
1 2
Vb(
z
)Cy
C
取z=0,则
C
0
1 2
Cyb0V
b2 (z) b02
z2
l 22
1
二、升力线理论 — 椭圆环量分布无扭转机翼(气动特性)
升力特性:
l 2
Y
V
(z)dz
l 2
l2
V0 l 2
思路:将三维速势方程应用 锥形流场性质,化简为二维 速势进行求解。
2 x2
2 y2
2 z 2
0
r1
x
y2 z2
arctg y
z
1 s ln
1 r12
r1
2 s2
2 2
0
二、锥形流法-基本解应用
二、锥形流法-基本解应用
二、锥形流法-基本解应用
二、锥形流法-典型平面形状平板翼压强系数
四、后掠翼低速气动特性-后掠翼失速特性及改善
翼尖先失速
翼根、翼尖效应使得翼尖剖面 处的升力变大;
上翼面翼尖区压强低,气流展向 流动使翼尖区域附面层变厚。
改善措施 新型设计
减小翼尖区域迎角: ①翼尖采用失速迎角较大翼型; ②采用几何扭转; ③适当减小根梢比;
减小翼尖区域附面层厚度: ①上表面安装翼刀; ②翼尖区安装涡流发生器; ③采用前缘锯齿或前缘缺口。
m2 1
m2
t2
2
CPU ,L
m
m m2
1
arccos
1
2t
m1 m t
CP2 CP3 CP4
二、锥形流法-典型平面形状平板翼压强系数
矩形平板机翼
CPU ,L
m2
CPU ,L
m2
Cy
1 2
Y
V2 S
l l
2 2
C
y
(
z)
1 2
V2
b(
z
)dz
1 2
V2
S
l2
b(z)dz
Cy
l 2
S
Cy Cy
Cy
a
Cy
Cy
dCy d
1
C
y
Cy
Cy
机翼诱导阻力系数:
Cxi Cy
Cy2
Cy
1
Cy
C
y
a
椭圆机翼气动特性:
① Cy Cy ; ② Cxi与 Cy2成正比,与 成反比。 ③ 力矩特性?
第二章 机翼的气动特性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机翼的几何参数 翼型的低速气动特性 翼型的亚音速气动特性 翼型的超音速气动特性 翼型的跨音速气动特性 机翼的低速、亚音速气动特性 机翼的超音速气动特性 机翼的跨音速气动特性 小展弦比机翼的气动特性
(1)翼剖面形状几何相似; 两个不同展弦比机翼:1,2 (2)两机翼无空气动力扭转;
(3)翼剖面升力线斜率相等。
Cy1
1
Cy
Cy
1
11
a1
Cy2
1
Cy
C
y
2
12
a2
Cy1 Cy2
有限翼展机翼的等换公式:
a2
a1
Cy
1
2
Hale Waihona Puke 211 1Cxi 2
Cxi 1
Cy2
1
2
2
Cy3 S
C p 3ds
2 S
C p 3
1 2
b0dz
2 S
C p 3
1 2
b02
dt
4
1
m 1 m 1
Cy
Cy2
Cy3
4
二、锥形流法-典型平面形状平板翼压强系数
超音速前后缘后掠平板机翼
2 m CPU ,L m m2 1
2 m 2
1t2
CPU ,L
m
1 arcsin
(a) XF10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