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基础)巩固练习(1)
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及其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能准确辨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全等形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要点诠释: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两个全等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要点二、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要点三、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1. 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定义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要点诠释: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容易找出对应边、对应角.如下图,△ABC与△DEF全等,记作△ABC≌△DEF,其中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AB和DE,BC和EF,AC和DF是对应边;∠A和∠D,∠B和∠E,∠C和∠F是对应角.2. 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6)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等等.要点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要点诠释: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今后研究其它全等图形的重要工具.【典型例题】类型一、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1、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的为()A. B.C.D.【答案】A【解析】B,C,D选项中形状相同,但大小不等.【总结升华】是不是全等形,既要看形状是否相同,还要看大小是否相等.举一反三:【变式】(2014秋•岱岳区期末)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全等的是()A.各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C.各有一个角是40°,腰长3cm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腰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答案】D;解析:A、两个等腰三角形的45°不一定同是底角或顶角,还缺少对应边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本选项错误;B、两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不一定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本选项错误;C、40°角不一定是两个三角形的顶角,所以,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本选项错误;D、腰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利用“边角边”证明全等,故本选项正确.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2、(2016•厦门)如图,点E,F在线段BC上,△ABF与△DCE全等,点A与点D,点B与点C是对应顶点,AF与DE交于点M,则∠DCE=()A.∠B B.∠A C.∠EMF D.∠AFB【思路点拨】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到问题的选项【答案与解析】∵△ABF与△DCE全等,点A与点D,点B与点C是对应顶点,∴∠DCE=∠B,故选A.【总结升华】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BD≌△ACE,AB=AC,写出图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答案】AB和AC是对应边,AD和AE、BD和CE是对应边,∠A和∠A是对应角,∠B和∠C,∠ADB和∠AEC是对应角.类型三、全等三角形性质3、已知:如图所示,Rt△EBC中,∠EBC=90°,∠E=35°.以B为中心,将Rt△E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D,求∠ADB的度数.解:∵Rt△EBC中,∠EBC=90°,∠E=35°,∴∠ECB=________°.∵将Rt△E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D,∴△________≌△_________.∴∠ADB=∠_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由旋转的定义,△ABD≌△EBC,∠ADB与∠ECB是对应角,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答案】55;ABD,EBC;ECB,55【解析】旋转得到的图形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总结升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解题.4、(2014秋•青山区期中)如图,△ABC≌△DEC,点E在AB上,∠DCA=40°,请写出AB的对应边并求∠BCE的度数.【思路点拨】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可,根据全等得出∠ACB=∠DCE ,都减去∠ACE 即可.【答案与解析】解:AB 的对应边为DE ,∵△ABC ≌△DEC ,∴∠ACB=∠DCE ,∴∠ACB —∠ACE=∠DCE —∠ACE ,即∠BCE=∠DCA=40°.【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将△ABC 绕着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0°,B 点落在B '位置,A 点落在A '位置,若AC A B ''⊥,则BAC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答案】70°;提示:BAC ∠=∠B A C ''=90°-20°=70°.。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初一 隋广娟巩固基础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_学员编号:年级:七年级课时数: 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张鹏课题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授课日期及时段2011.3教学目的掌握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已知三边会画三角形;已知两边一夹角会画三角形;已知两角一夹边会画三角形;通过画图会正确认识并使用圆规,直尺及量角器等工具.教学内容课前检测1、如图,已知∠BAC=70°,D是△ABC的边BC上的一点,且∠CAD=∠C,∠ADB=80°,求:∠C的度数,∠B的度数.2、如图1,已知在△ABC中,∠A = 28°,∠B = 52°,则∠C = ,三角形是三角形。
(填“锐角”、“直角”或“钝角”)3、如图,P为△ABC中BC边的延长线上一点,∠A =︒50,∠B =︒70,则∠ACP = ︒_____。
4、如图,α、β、γ分别是△ABC的外角,且α:β:γ=2:3:4,则α = ︒_____。
5、在△ABC中,∠A=80°,∠B=60°,则∠C= 。
CBA3x 2x x6、在△ABC 中,若∠A=54°,∠B=36° ,则△ABC 是( )A.、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7、如图,P 为△ABC 中BC边的延长线上一点,∠ACP =150°,∠B =︒70, 则∠A = ︒_____。
8、如图,射线BA 、CA 交于点A 。
连接BC , 己知AB = AC ,∠B=400 。
那么x 的值是( ) A. 80 B. 60 C. 40 D. 100 9、如右图,则△ABC 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本节课内容解析与例题讲解 知识要点:1、全等形的概念:2、全等..三角形...: 对应顶点....: 对应边...: 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
《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 理解三角形有关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能应用内角和定理进行相关的计算及证明问题.2. 理解并会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3.了解三角形中三条重要的线段并能正确的作图.4.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而且要用利用图形全等的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5. 掌握常见的尺规作图方法,并根据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利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要点诠释: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三类问题: 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②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可以求出其内角的度数; ③求一个三角形中各角之间的关系. 要点二、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直角三角形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①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②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2.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要点诠释:①不等边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②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外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顶角,腰与底边夹角叫做底角; ③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要点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之差小于第三边. 要点诠释:(1)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三边关系的应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若两条较短的线段长之和大于最长线段的长,则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组成三角形.当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可求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 (3)证明线段之间的不等关系.2.三角形的重要线段: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一点.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的位置情况有三种:锐角三角形交点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交点在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交点在三角形外. 要点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 “全等三角形判定2——“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全等三角形判定3——“角角边”: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全等三角形判定4—— “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要点诠释:(1)如何选择三角形证全等,可以从求证出发,看求证的线段或角(用等量代换后的线段、角)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可以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可以从已知出发,看已知条件确定证哪两个三角形全等;(3)由条件和结论一起出发,看它们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证它们全等;(4)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就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要点五、用尺规作三角形1.基本作图利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要点诠释:要熟练掌握直尺和圆规在作图中的正确应用,对于作图要用正确语言来进行表达.【典型例题】类型一、三角形的内角和1.在△ABC中,∠B=20°+∠A,∠C=∠B-10°,求∠A的度数.【思路点拨】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建立方程解决.【答案与解析】∵∠C=∠B-10°=∠A+1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B+∠C=∠A+∠A+20°+∠A+10°=180°,∴∠A=50°.【总结升华】本题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出以∠A为未知数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A.建立方程求解,是本章求解角度数的常用方法.举一反三【变式】若∠C=50°,∠B-∠A=10°,那么∠A=________,∠B=_______【答案】60°,70°.类型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分类2.一个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则第三边长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思路点拨】三角形的两边a、b,那么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a-b│<c<a+b.【答案与解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 则第三边长c的取值范围是│2-7│<c<2+7,即5<c<9.【总结升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若这两边之差是负数时需加绝对值.举一反三【变式】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6,则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 )A.6<L<15 B.6<L<16 C.11<L<13 D.12<L<16【答案】D.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75°、30°、75°,这个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腰锐角三角形【答案】C举一反三【变式】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的2倍,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 锐角B 直角C 钝角 D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以及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其中较大内角的度数为120°,所以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类型三、三角形的重要线段4.(2012•云南)如图,在△ABC中,∠B=67°,∠C=3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CAD的度数为()A.40° B.45° C.50° D.55°【思路点拨】首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AC的度数,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CAD的度数即可.【答案】A;【解析】解:∵∠B=67°,∠C=33°,∴∠BAC=180°-∠B-∠C=180°-67°-33°=80°∵AD是△ABC的角平分线,∴∠CAD=12∠BAC=12×80°=40°【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举一反三【变式】在△ABC中,∠B=60°,∠C=40°,AD、AE分别是△ABC的高线和角平分线, 则∠DAE 的度数为_________.【答案】10°.类型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5.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2)证明:DC⊥BE .【思路点拨】△ABE与△ACD中,已经有两边,夹角可以通过等量代换找到,从而证明△ABE ≌△ACD;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倒角可证垂直.【答案与解析】解:(1)△ABE ≌△ACD 证明:∠BAC =∠EAD =90°∠BAC +∠CAE =∠EAD +∠CAE即 ∠BAE =∠CAD 又AB =AC ,AE =AD ,△ABE ≌△ACD (SAS )(2)由(1)得∠BEA =∠CDA , 又∠COE =∠AOD∠BEA +∠COE =∠CDA +∠AOD =90°则有∠DCE =180°- 90°=90°, 所以DC ⊥BE.【总结升华】我们可以试着从变换的角度看待△ABE 与△ACD ,后一个三角形是前一个三角形绕着A 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对应边的夹角等于旋转的角度90°,即DC ⊥BE.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AE ⊥AB ,AD ⊥AC ,AB =AC ,∠B =∠C ,求证:BD =CE.【答案】证明:∵AE ⊥AB ,AD ⊥AC , ∴∠EAB =∠DAC =90°∴∠EAB +∠DAE =∠DAC +∠DAE ,即∠DAB =∠EAC. 在△DAB 与△EAC 中,DAB EACAB AC B C ∠=∠⎧⎪=⎨⎪∠=∠⎩∴△DAB ≌△EAC (ASA ) ∴BD =CE.6.己知:在ΔABC 中,AD 为中线.求证:AD <()12AB AC +【答案与解析】证明:延长AD 至E ,使DE =AD , ∵AD 为中线, ∴BD =CD在△ADC 与△EDB 中DC DB ADC BDE AD ED =⎧⎪∠=∠⎨⎪=⎩∴△ADC ≌△EDB (SAS ) ∴AC =BE在△ABE 中,AB +BE >AE ,即AB +AC >2AD ∴AD <()12AB AC +. 【总结升华】用倍长中线法可将线段AC ,2AD ,AB 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把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倍长中线法实际上是绕着中点D 旋转180°. 举一反三【变式】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 则第三边的中线长x 的取值范围是( ) A.1 <x < 6 B.5 <x < 7 C.2 <x < 12 D.无法确定 【答案】A ;提示: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7-5<2x <7+5,所以选A 选项.类型五、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实际应用7.如图,小叶和小丽两家分别位于A 、B 两处隔河相望,要测得两家之间的距离,请你设计出测量方案.【答案与解析】本题的测量方案实际上是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是一个三角形在河岸的同一边,通过测量这个三角形中与AB 相等的线段的长,从而得知两家的距离.解:在点B 所在的河岸上取点C ,连结BC ,使CD=CB ,利用测角仪器使得∠B=∠D ,且A 、C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测量出DE 的长,就是AB 的长. 在△ABC 和△ECD 中B D CD CB ACB ECD ∠=∠=∠=∠⎧⎪⎨⎪⎩∴△ABC ≌△ECD (ASA )∴AB=DE . 【总结升华】对于实际应用问题,首先要能将它化成数学模型,再根据数学知识去解决. 由已知易证△ABC ≌△ECD ,可得AB=DE ,所以测得DE 的长也就知道两家的距离是多少.类型六、用尺规作三角形8.作图:请你作出一个以线段a 为底边,以∠α为底角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用尺规作图,并写出已知,求作,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结论) 已知: 求作:【思路点拨】可先画线段BC=a ,进而在BC 的同侧作∠MBC=∠α,∠NCB=∠α,MB ,CN 交于点A ,△ABC 就是所求的三角形. 【答案与解析】解:已知:线段a ,∠α.求作:△ABC,使BC=a ,AB=AC ,∠ABC=∠α.△ABC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总结升华】考查等腰三角形的画法;会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注意画图的顺序为边,角,角. 举一反三【变式】作图题:(要求:用直尺、圆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已知:线段a与线段b.求作:线段AB,使AB=2a﹣b.【答案】解:如图所示:作线段AB即为所求.【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如图,△ABC中,∠C=7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A.360° B.250° C.180° D.140°2.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4 cm和9 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A.13 cm B.6 cm C.5 cm D.4 cm3. 如图,AC⊥BC,CD⊥AB,DE⊥B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ABC中,AC是BC边上的高B.在△BCD中,DE是BC边上的高C.在△ABE中,DE是BE边上的高D.在△ACD中,AD是CD边上的高4. 在下列结论中, 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 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5. 图中的尺规作图是作()A.线段的垂直平分线B.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C.一个角等于已知角D.角的平分线6.如图,AC=AD,BC=BD,则有()A. AB垂直平分CDB. CD垂直平分ABC. 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D. CD平分∠ACB7. 如图,△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BAC的角平分线AF交CD于E,则△CEF必为()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8. 若△ABC的∠A=60°,且∠B:∠C=2:1,那么∠B的度数为 ( )A.40° B.80° C.60° D.120°二.填空题9.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 cm和12 cm,第三边与前两边中的一边相等,则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10. △ABC和△ADC中,下列三个论断:①AB=AD;②∠BAC=∠DAC;③BC=DC.将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构成一个命题,写出一个真命题:__________.11. 如图,在△ABC中, ED垂直平分BC,EB=3.则CE长为.12. 若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2∶3∶4,则此三角形内角分别为____ ____.13. 如右图,在△ABC中,∠C=90°,BD平分∠CBA交AC于点D.若AB=a,CD=b,则△ADB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14.在△ABC中,∠B=60°,∠C=40°,AD、AE分别是△ABC的高线和角平分线,则∠DAE 的度数为_________.15. 如图,△ABC中,H是高AD、BE的交点,且BH=AC,则∠ABC=________.16. 如图,△ABC中,BO、CO分别平分∠ABC、∠ACB,OM∥AB,ON∥AC,BC=10cm,则ΔOMN的周长=______cm.三.解答题17. 如图,在△ABC中,∠BAC=60°,∠ACB=40°,P、Q分别在BC、CA上,并且AP、BQ分别为∠BAC、∠ABC的角平分线,求证:BQ+AQ=AB+BP.18.作图题(不写作图步骤,保留作图痕迹).已知:在下面的△ABC中,用尺规作出AB边上的高(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9. 如图,△ABC中,AB=AC,∠A=36°,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D为垂足,连接EC.(1)求∠ECD的度数;(2)若CE=5,求BC长.第11页 共11页20.已知:如图,ABC △中,45ACB ∠=︒,AD⊥BC 于D ,CF 交AD 于点F ,连接BF并延长交AC 于点E ,BAD FCD ∠=∠.求证:(1)△ABD≌△CFD;(2)BE⊥AC.。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判定一(SSS,SAS)(基础)巩固练习【名校试题+详细解答】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ABC 和△'''A B C 中,若AB =''A B ,BC =''B C ,AC =''A C .则( )A.△ABC ≌△'''A C BB. △ABC ≌△'''A B CC. △ABC ≌△'''C A BD. △ABC ≌△'''C B A2. 如图,已知AB =CD ,AD =BC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B ∥DCB.∠B =∠DC.∠A =∠CD.AB =BC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B.三个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腰长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直角三角形与锐角三角形不全等4. 如图,AB 、CD 、EF 相交于O ,且被O 点平分,DF =CE ,BF =AE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共有(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5. 如图,将两根钢条'AA ,'BB 的中点O 连在一起,使'AA ,'BB 可以绕着点O 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件,则''A B 的长等于内槽宽AB ,那么判定△OAB ≌△''OA B 的理由是( )A.边角边B.角边角C.边边边D.角角边6. 如图,已知AB ⊥BD 于B ,ED ⊥BD 于D ,AB =CD ,BC =ED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EC ⊥ACB.EC =ACC.ED +AB =DBD.DC =CB二、填空题7. 如图,AB =CD ,AC =DB ,∠ABD =25°,∠AOB =82°,则∠DCB =_________.8.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相平分,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_____对.9. 如图,在△ABC和△EFD中,AD=FC,AB=FE,当添加条件_______时,就可得△ABC≌△EFD(SSS)10. 如图,AC=AD,CB=DB,∠2=30°,∠3=26°,则∠CBE=_______.11. 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CD与BE相交于点O,且AD=AE,AB=AC,若∠B =20°,则∠C=_______.12. 已知,如图,AB=CD,AC=BD,则△ABC≌,△ADC≌ .三、解答题13.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ADC=∠BCD,AD=BC,求证:CO=DO.14. 已知:如图,AB ∥CD ,AB =CD .求证:AD ∥BC .分析:要证AD ∥BC ,只要证∠______=∠______,又需证______≌______.证明:∵ AB ∥CD ( ),∴ ∠______=∠______ ( ),在△______和△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Δ______≌Δ______ ( ).∴ ∠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 ).15. 如图,已知AB =DC ,AC =DB ,BE =CE 求证:AE =DE.【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B ;【解析】注意对应顶点写在相应的位置.2. 【答案】D ;【解析】连接AC 或BD 证全等.3. 【答案】D ;4. 【答案】C ;【解析】△DOF ≌△COE ,△BOF ≌△AOE ,△DOB ≌△COA.5. 【答案】A ;【解析】将两根钢条'AA ,'BB 的中点O 连在一起,说明OA ='OA ,OB ='OB ,再由对顶角相等可证.6. 【答案】D ;【解析】△ABC ≌△EDC ,∠ECD +∠ACB =∠CAB +∠ACB =90°,所以EC ⊥AC ,ED +AB =BC +CD =DB.二.填空题7. 【答案】66°;【解析】可由SSS 证明△ABC ≌△DCB ,∠OBC =∠OCB =82412︒=︒, 所以∠DCB = ∠ABC =25°+41°=66°8. 【答案】4;【解析】△AOD ≌△COB ,△AOB ≌△COD ,△ABD ≌△CDB ,△ABC ≌△CDA.9. 【答案】BC =ED ;10.【答案】56°;【解析】∠CBE =26°+30°=56°.11.【答案】20°;【解析】△ABE ≌△ACD (SAS )12.【答案】△DCB ,△DAB ;【解析】注意对应顶点写在相应的位置上.三.解答题13.【解析】证明:在△ADC 与△BCD 中,,,,DC CD ADC BCD AD BC =⎧⎪∠=∠⎨⎪=⎩()...ADC BCD SAS ACD BDC OC OD ∠=∠=∴△≌△∴∴14. 【解析】3,4;ABD ,CDB ;已知;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D ,CDB ;AB ,CD ,已知;∠1=∠2,已证;BD =DB ,公共边;ABD ,CDB ,SAS ;3,4,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AD ,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5.【解析】证明:在△ABC 和△DCB 中D C BAAB DC AC DB BC =CB ⎧⎪⎨⎪⎩==∴△ABC ≌△DCB (SSS ) ∴∠ABC =∠DCB , 在△ABE 和△DCE 中ABC DCB AB DC BE CE =⎧⎪∠=∠⎨⎪=⎩∴△ABE ≌△DCE (SAS ) ∴AE =DE.。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练习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练习题全等三角形在几何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基础,也是推导其他几何性质的前提。
本文将提供一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练习题,以帮助读者巩固和加深对该概念的理解。
练习题1:已知三角形ABC和DEF,判定它们是否全等。
已知如下条件:1. ∠A = ∠D,∠B = ∠E,∠C = ∠F;2. AB = DE,BC = EF,AC = DF。
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A = ∠D,∠B = ∠E,∠C =∠F);2. 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长相等(AB = DE,BC = EF,AC = DF)。
由于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和对应边长都相等,因此可以判定三角形ABC和DEF全等。
练习题2:已知三角形ABC和DEF,判定它们是否全等。
已知如下条件:1. ∠A = ∠D,∠B = ∠E;2. AB = DE,AC = DF。
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A = ∠D,∠B = ∠E);2. 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长不全等(AB = DE,AC = DF)。
由于两个三角形仅仅只有两对对应角度相等且没有所有对应边长相等,因此无法判定三角形ABC和DEF全等。
练习题3:已知三角形ABC和DEF,判定它们是否全等。
已知如下条件:1. ∠A = ∠D,∠B = ∠E,∠C = ∠F;2. AB = DE,AC ≠ DF。
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A = ∠D,∠B = ∠E,∠C =∠F);2. 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长不全等(AB = DE,AC ≠ DF)。
由于两个三角形仅仅只有三对对应角度相等且没有所有对应边长相等,因此无法判定三角形ABC和DEF全等。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发现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时,既需要考虑对应角度是否相等,又需要考虑对应边长是否相等。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全等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含课后作业与答案
全等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责编:杜少波【学习目标】1. 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3.会作角的平分线,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知识网络】【要点梳理】【高清课堂:388614 全等三角形单元复习,知识要点】要点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要点二、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思路SAS HL SSS AAS SAS ASAAAS ASA AAS⎧→⎧⎪⎪→⎨⎪⎪⎪→⎩⎪⎪→→⎧⎪⎪→⎧⎪⎪⎨⎨⎪→⎨⎪⎪⎪⎪⎪→⎩⎩⎪⎪→⎧⎪⎨→⎪⎩⎪⎩找夹角已知两边找直角找另一边边为角的对边找任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边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找夹边已知两角找任一边 要点三、角平分线的性质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一般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判定 边角边(SAS ) 角边角(ASA ) 角角边(AAS ) 边边边(SSS ) 两直角边对应相等 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 斜边、直角边定理(HL ) 性质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其他对应元素也相等,如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备注 判定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对应边相等2.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到三边的距离相等.4.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辅助线在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在角的平分线上取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段.要点四、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全等三角形是平面几何内容的基础,这是因为全等三角形是研究特殊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图形、圆等图形性质的有力工具,是解决与线段、角相关问题的一个出发点.运用全等三角形,可以证明线段相等、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角相等、两直线位置关系等常见的几何问题.可以适当总结证明方法.1.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1) 证明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 等式性质.2.证明角相等的方法:(1)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2) 证明两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 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进行证明.(4) 同角(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5) 对顶角相等.3.证明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的方法;可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对应角相等,再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或垂直定义证明. 4.辅助线的添加:(1)作公共边可构造全等三角形;(2)倍长中线法;(3)作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的翻折变换全等三角形;(4)利用截长(或补短)法作旋转变换的全等三角形.5.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维方法:(1)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和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需要我们敏捷、快速地发现两条线段和两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及它们全等的条件.(2)如果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不充分时,则应根据图形的其它性质或先证明其他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以补足条件.(3)如果现有图形中的任何两个三角形之间不存在全等关系,此时应添置辅助线,使之出现全等三角形,通过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来研究平面图形的性质.【典型例题】类型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2015•西城区模拟)问题背景:(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探索延伸:(2)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即可证明△ABE≌△ADG,可得AE=AG,再证明△AEF≌△AGF,可得EF=FG,即可解题;(2)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即可证明△ABE≌△ADG,可得AE=AG,再证明△AEF≌△AGF,可得EF=FG,即可解题.【答案与解析】证明:(1)在△ABE和△ADG中,,∴△ABE≌△ADG(SAS),∴AE=AG,∠BAE=∠DAG,∵∠EAF=∠BAD,∴∠GAF=∠DAG+∠DAF=∠BAE+∠DAF=∠BAD﹣∠EAF=∠EAF,∴∠EAF=∠GAF,在△AEF和△GAF中,,∴△AEF≌△AGF(SAS),∴EF=FG,∵FG=DG+DF=BE+DF,∴EF=BE+DF;故答案为 EF=BE+DF.(2)结论EF=BE+DF仍然成立;理由: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在△ABE和△ADG中,,∴△ABE≌△A DG(SAS),∴AE=AG,∠BAE=∠DAG,∵∠EAF=∠BAD,∴∠GAF=∠DAG+∠DAF=∠BAE+∠DAF=∠BAD﹣∠EAF=∠EAF,∴∠EAF=∠GAF,在△AEF和△GAF中,,∴△AEF≌△AGF(SAS),∴EF=FG,∵FG=DG+DF=BE+DF,∴EF=BE+DF.【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EF≌△AGF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AE⊥AB,AD⊥AC,AB=AC,∠B=∠C,求证:BD=CE.【答案】证明:∵AE⊥AB,AD⊥AC,∴∠EAB=∠DAC=90°∴∠EAB+∠DAE=∠DAC+∠DAE ,即∠DAB=∠EAC.在△DAB与△EAC中,DAB EAC AB AC B C ∠=∠⎧⎪=⎨⎪∠=∠⎩∴△DAB ≌△EAC (ASA )∴BD =CE.类型二、巧引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1).作公共边可构造全等三角形:2、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CB ,AB ∥CD.求证:∠B =∠ D.【思路点拨】∠B 与∠D 不包含在任何两个三角形中,只有添加辅助线A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构造出全等三角形.【答案与解析】证明:连接AC ,∵AD ∥CB ,AB ∥CD.∴∠1=∠2,∠3=∠4在△ABC 与△CDA 中1243AC CA ∠=∠⎧⎪=⎨⎪∠=∠⎩∴△ABC ≌△CDA (ASA )∴∠B =∠D【总结升华】添加公共边作为辅助线的时候不能割裂所给的条件,如果证∠A =∠C ,则连接对角线BD.举一反三:【变式】在ΔABC 中,AB =AC.求证:∠B =∠ C【答案】证明:过点A 作AD ⊥BC在Rt △ABD 与Rt △ACD 中AB AC AD AD=⎧⎨=⎩∴Rt △ABD ≌Rt △ACD (HL )∴∠B =∠C.(2).倍长中线法:【高清课堂:388614 全等三角形单元复习,例8】3、己知:在ΔABC 中,AD 为中线.求证:AD <()12AB AC +【答案与解析】证明:延长AD 至E ,使DE =AD ,∵AD 为中线,∴BD =CD在△ADC 与△EDB 中DC DB ADC BDE AD ED =⎧⎪∠=∠⎨⎪=⎩∴△ADC ≌△EDB (SAS )∴AC =BE在△ABE 中,AB +BE >AE ,即AB +AC >2AD∴AD <()12AB AC +. 【总结升华】用倍长中线法可将线段AC ,2AD ,AB 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把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倍长中线法实际上是绕着中点D 旋转180°.举一反三:【变式】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 则第三边的中线长x的取值范围是( )A.1 <x< 6B.5 <x< 7C.2 <x< 12D.无法确定【答案】A ;提示: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7-5<2x<7+5,所以选A选项.(3).作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的翻折变换构造全等三角形:4、(2016秋•诸暨市期中)如图,已知∠1=∠2,P为BN上的一点,PF⊥BC于F,PA=PC.求证:∠PCB+∠BAP=180°.【思路点拨】过点P作PE⊥BA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PE=PF,然后利用HL证明Rt△PEA与Rt△PFC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PAE=∠PCB,再根据平角的定义解答.【答案与解析】证明:如图,过点P作PE⊥BA于E,∵∠1=∠2,PF⊥BC于F,∴PE=PF,∠PEA=∠PFB=90°,在Rt△PEA与Rt△PFC中,∴Rt△PEA≌Rt△PFC(HL),∴∠PAE=∠PCB,∵∠BAP+∠PAE=180°,∴∠PCB+∠BAP=180°.【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2015•开县二模)如图,已知,∠BAC=90°,AB=AC,BD是∠ABC的平分线,且CE⊥BD 交BD延长线于点E.求证:BD=2CE.【答案】解:如图2,延长CE、BA相交于点F,∵∠EBF+∠F=90°,∠ACF+∠F=90°,∴∠EBF=∠ACF,在△ABD和△ACF中∴△ABD≌△ACF(ASA),∴BD=CF,在△BCE和△BFE中,∴△BCE≌△BFE(ASA),∴CE=EF,∴BD=2CE.(4).利用截长(或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5、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M是AD上任意一点,求证:MB-MC<AB-AC.【思路点拨】因为AB>AC,所以可在AB上截取线段AE=AC,这时BE=AB-AC,如果连接EM,在△BME中,显然有MB-ME<BE.这表明只要证明ME=MC,则结论成立.【答案与解析】证明:∵AB>AC,则在AB上截取AE=AC,连接ME.在△MBE中,MB-ME<BE(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在△AMC和△AME中,()()()AC AE CAM EAM AM AM =⎧⎪∠=∠⎨⎪=⎩所作,角平分线的定义,公共边, ∴ △AMC ≌△AME (SAS ).∴ MC =M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又∵ BE =AB -AE ,∴ BE =AB -AC ,∴ MB -MC <AB -AC .【总结升华】充分利用角平分线的对称性,截长补短是关键.类型三、全等三角形动态型问题6、如图(1),AB ⊥BD 于点B ,ED ⊥BD 于点D ,点C 是BD 上一点.且BC =DE ,CD =AB .(1)试判断AC 与C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若把△CDE 沿直线BD 向左平移,使△CDE 的顶点C 与B 重合,此时第(1)问中AC 与BE 的位置关系还成立吗?(注意字母的变化)【答案与解析】证明:(1)AC ⊥CE .理由如下:在△ABC 和△CDE 中,,90,,BC DE B D AB CD =⎧⎪∠=∠=︒⎨⎪=⎩∴ △ABC ≌△CDE (SAS ).∴ ∠ACB =∠E .又∵ ∠E +∠ECD =90°,∴ ∠ACB +∠ECD =90°.∴ AC ⊥CE .(2)∵ △ABC 各顶点的位置没动,在△CDE 平移过程中,一直还有AB C D '=,BC =DE ,∠ABC =∠EDC =90°,∴ 也一直有△ABC ≌△C DE '(SAS).∴ ∠ACB =∠E .而∠E +∠EC D '=90°,∴ ∠ACB +∠EC D '=90°.故有AC ⊥C E ',即AC 与BE 的位置关系仍成立.【总结升华】变还是不变,就看在运动的过程中,本质条件(本题中的两三角形全等)变还是没变.本质条件变了,结论就会变;本质条件不变,仅仅是图形的位置变了.结论仍然不变.举一反三:【变式】如图(1),△ABC 中,BC =AC ,△CDE 中,CE =CD ,现把两个三角形的C 点重合,且使∠BCA =∠ECD ,连接BE ,AD .求证:BE =AD .若将△DEC 绕点C 旋转至图(2),(3)所示的情况时,其余条件不变,BE 与AD 还相等吗?为什么?【答案】证明:∵∠BCA =∠ECD ,∴∠BCA -∠ECA =∠ECD -∠ECA ,即∠BCE =∠ACD在△ADC 与△BEC 中ACD=BCE AC BC CD CE =⎧⎪∠∠⎨⎪=⎩∴△ADC ≌△BEC(SAS)∴BE =AD .若将△DEC 绕点C 旋转至图(2),(3)所示的情况时,其余条件不变,BE 与AD 还相等,因为还是可以通过SAS 证明△ADC ≌△BEC.【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若△ABE≌△ACF,且AB =5,AE =2,则EC 的长为( )A .2B .3C .5D . 2.52.(2015春•平顶山期末)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 ′O ′B ′等于已知角∠AOB 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 ′O ′B ′=∠AOB 的依据是( )A.SAS B.A SA C.A AS D.SSS3. (2016•新疆)如图,在△ABC和△DEF中,∠B=∠DEF,AB=DE,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证明△ABC≌△DEF,这个条件是()A.∠A=∠D B.BC=EF C.∠ACB=∠F D.AC=DF4. 在下列结论中, 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 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5. 如图,点C、D分别在∠AOB的边OA、OB上,若在线段CD上求一点P,使它到OA,OB的距离相等,则P点是().A. 线段CD的中点B. OA与OB的中垂线的交点C. OA与CD的中垂线的交点D. CD与∠AOB的平分线的交点6.在△ABC与△DEF中,给出下列四组条件:(1)AB=DE,BC=EF,AC=DF;(2)AB=DE,∠B=∠E,BC=EF;(3)∠B=∠E,BC=EF,∠C=∠F;(4)AB=DE,AC=DF,∠B=∠E.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组.A.1组 B.2组 C.3组 D.4组7. 如果两个锐角三角形有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A. 相等B.不相等C.互补D.相等或互补8. △ABC中,∠BAC=90° AD⊥BC,AE平分∠BAC,∠B=2∠C,∠DAE的度数是( )A.45°B.20°C.、30°D.15°二.填空题9. 已知'''ABC A B C △≌△,若△ABC 的面积为10 2cm ,则'''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_2cm ,若'''A B C △的周长为16cm ,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_cm .10. △ABC 和△ADC 中,下列三个论断:①AB =AD ;②∠BAC =∠DAC ;③BC =DC .将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构成一个命题,写出一个真命题:__________.11.(2015春•成都校级期末)如图,在△ABC 中,∠C=90°,∠B=30°,AD 平分∠BAC ,CD=2cm ,则BD 的长是 .12. 下列说法中:①如果两个三角形可以依据“AAS ”来判定全等,那么一定也可以依据“ASA ”来判定它们全等;②如果两个三角形都和第三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也一定不全等;③要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的条件中至少要有一对边对应相等.正确的是_____.13. 如右图,在△ABC 中,∠C =90°,BD 平分∠CBA 交AC 于点D .若AB =a ,CD =b ,则△ADB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14.(2016秋•扬中市月考)如图,AC ⊥AB ,AC ⊥CD ,要使得△ABC ≌△CDA .(1)若以“SAS ”为依据,需添加条件 ;(2)若以“HL ”为依据,需添加条件 .15. 如图,△ABC 中,H 是高AD 、BE 的交点,且BH =AC ,则∠ABC =________.16. 在△ABC 中,∠C =90°,AC =BC ,AD 平分∠BAC ,DE ⊥AB 于E.若AB =20cm ,则△DBE的周长为_________.三.解答题17. 已知:如图,CB=DE,∠B=∠E,∠BAE=∠CAD.求证:∠ACD=∠ADC.18.已知:△ABC中,AC⊥BC,CE⊥AB于E,AF平分∠CAB交CE于F,过F作FD∥BC交AB 于D.求证: AC=AD19. 已知:如图,AD平分∠BAC,DE⊥AB于E,DF⊥AC于F,且BD=CD.求证:BE=CF.20.(2015•北京校级模拟)感受理解如图①,△ABC是等边三角形,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则线段FE与F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自主学习事实上,在解决几何线段相等问题中,当条件中遇到角平分线时,经常采用下面构造全等三角形的解决思路如:在图②中,若C是∠MON的平分线OP上一点,点A在OM上,此时,在ON上截取OB=OA,连接BC,根据三角形全等判定(SAS),容易构造出全等三角形△OBC和△OAC,从而得到线段CA与CB相等学以致用参考上述学到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如图③,△ABC不是等边三角形,但∠B=6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求证:FE=FD.【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EC=AC-AE=5-2=3;2. 【答案】D;【解析】解:根据作图过程可知O′C′=OC,O′B′=OB,C′D′=CD,∴△OCD≌△O′C′D′(SSS).故选D.3. 【答案】D;【解析】∵∠B=∠DEF,AB=DE,∴添加∠A=∠D,利用ASA可得△ABC≌△DEF;∴添加BC=EF,利用SAS可得△ABC≌△DEF;∴添加∠ACB=∠F,利用AAS可得△ABC ≌△DEF;故选D.4. 【答案】D;【解析】A项应为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B项如果腰不相等不能证明全等;C项直角三角形至少要有一边相等.5. 【答案】D;【解析】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6. 【答案】C;【解析】(1)(2)(3)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7. 【答案】A;【解析】高线可以看成为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进而用HL定理判定全等.8. 【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得∠B=∠DAC=60°,∠C=30°,所以∠DAE=60°-45°=15°.二.填空题9. 【答案】10,16;【解析】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周长相等.10.【答案】①②③;11.【答案】4cm;【解析】解:∵∠C=90°,∠B=30°,∴∠BAC=90°﹣30°=60°,∵AD平分∠CAB,∴∠CAD=∠BAD=×60°=30°,∴AD=2CD=2×2=4cm,又∵∠B=∠ABD=30°,∴AD=BD=4cm .故答案为:4cm.12.【答案】①③【解析】②不正确是因为存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与某一个三角形不全等的情况.13.【答案】ab 21; 【解析】由角平分线的性质,D 点到AB 的距离等于CD =b ,所以△ADB 的面积为ab 21. 14.【答案】AB=CD ;AD=BC【解析】(1)若以“SAS ”为依据,需添加条件:AB=CD ;△ABC ≌△CDA (SAS );(2)若以“HL ”为依据,需添加条件:AD=BC ;Rt △ABC ≌Rt △CDA (HL ).15.【答案】45°;【解析】Rt △BDH ≌Rt △ADC ,BD =AD.16.【答案】20cm ;【解析】BC =AC =AE ,△DBE 的周长等于AB.三.解答题17.【解析】证明:∵∠BAE =∠CAD ,∴∠BAE -∠CAE =∠CAD -∠CAE ,即∠BAC =∠EAD .在△ABC 和△AED 中,BAC EAD B E BC ED ∠∠⎧⎪∠∠⎨⎪⎩=,=,=, ∴△ABC ≌△AED . (AAS )∴AC =AD .∴∠ACD =∠ADC .18.【解析】证明:∵AC⊥BC,CE⊥AB∴∠CAB +∠1=∠CAB +∠3=90°,∴∠1=∠3又∵FD∥BC∴∠2=∠3,∴∠1=∠2在△CAF 与△DAF 中CAF=DAF 1=2AF=AF ∠∠⎧⎪∠∠⎨⎪⎩∴△CAF 与△DAF (AAS )∴AC =AD.19.【解析】证明:∵AD平分∠BAC,DE⊥AB于E,DF⊥AC于F,(已知)∴DE=D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又∵BD=CD∴△BDE≌△CDF(HL)∴BE=CF20.【解析】解:感受理解EF=FD.理由如下:∵△ABC是等边三角形,∴∠BAC=∠BCA,∵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DAC=∠ECA,∠BAD=∠BCE,∴FA=FC.∴在△EFA和△DFC中,,∴△EFA≌△DFC,∴EF=FD;学以致用:证明:如图1,在AC上截取AG=AE,连接FG.∵AD是∠BAC的平分线,∴∠1=∠2,在△AEF和△AGF中,,∴△AEF≌△AGF(SAS),∴∠AFE=∠AFG,FE=FG,∵∠B=60°,∴∠BAC+∠ACB=180°﹣60°=12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2=∠BAC,∠3=∠ACB,∴∠2+∠3=(∠BAC+∠ACB)=×120°=60°,∴∠AFE=∠CFD=∠AFG=60°.∴∠CFG=180°﹣∠AFG﹣∠CFD=180°﹣60°﹣60°=60°,∴∠CFG=∠CFD,∵CE是∠BCA的平分线,∴∠3=∠4,在△CFG和△CFD中,,∴△CFG≌△CFD(ASA),∴FG=FD,∴FE=FD.。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专题训练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专题训练(1)一、知识点梳理1、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如图所示,已知△ABC ≌△DEF ,那么:AB=____,AC=____,BC=______ (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相等。
)∠A=_____,∠B=_____,∠C=_____ (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相等。
)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根据图中所标出的条件,用适当的几何语言表示三角形全等。
如图(1)如图(2) 如图(3)如图(4)在△ABC 和△A ′B ′C ′中在△ABC 和△A ′B ′C ′中 在△ABC 和△A ′B ′C ′中 在△ABC 和△A ′B ′C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A ′B ′C ′(_____) ∴△ABC ≌△A ′B ′C ′(_____) ∴△ABC ≌△A ′B ′C ′(_____) ∴△ABC ≌△A ′B ′C ′(_____)3、 对于直角三角形来说,除了上面的四种方法外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判定 如右图:在Rt △ABC 和Rt △DEF 中 ∵⎩⎨⎧==____________________∴Rt △ABC ≌Rt △DEF(______) 二、巩固训练1、如图,已知△ABC ≌△DEF ,∠A=45º,∠B=60º,那么∠F 的度数是________。
2、如图,已知△ABD ≌△ACD ,那么AD 与B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3、如图,已知∠1=∠2,为了使△ABD ≌△DCD ,应添加一个条件,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 如图所示,等腰△ABC 中,AB=AC=5cm ,BC=4cm ,将它沿ED 折叠,使点A 、B 重合,那么△DBC 的周长等于_________cm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巩固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AE∥DF,AE=DF,要使△EAC≌△FDB,需要添加下列选项中的()A. AB=CDB. EC=BFC. ∠A=∠DD. AB=BC2.如图,已知点D在AC上,点B在AE上,△ABC≌△DBE,且∠BDA=∠A,若∠A:∠C=5:3,则∠DBC=()A. 30°B. 25°C. 20°D. 15°3.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 带①去B. 带②去C. 带③去D. 带①和②去4.在下列各组图形中,是全等的图形是()A. B. C. D.5.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理论依据是()A. SASB. AASC. SSSD. ASA6.如图,△ACB≌△A′CB′,∠BCB′=30°,则∠ACA′的度数为()A. 20°B. 30°C. 35°D. 40°7.如图,△ABC≌△BAD,A和B,C和D分别是对应顶点,若AB=6cm,AC=4cm,BC=5cm,则AD的长为()A. 4cmB. 5cmC. 6cmD. 以上都不对8.已知AB=AC,AD=AE,欲证△ABD≌△ACE,须补充的条件是()A. ∠B=∠CB. ∠B=∠EC. ∠1=∠2D. ∠CAD=∠DAC9.如果△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5,7,△DEF的三边长分别为3,3x-2,2x-1,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等于()A. B. 3 C. 4 D. 510.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下,则说明∠A′O′B′=∠AOB的根据是()A. SASB. ASAC. AASD. SSS二、填空题11.实验回答:把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棍的一端用螺钉铰合在一起,如图所示,使长木棍的另一端与射线BC的端点B重合,固定住长木棍,把短木棍摆起来,这说明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2.2 全等三角形全等判定知识点和对应练习(无答案)
全等三角形一、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1、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1)表示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记作ABC∆≌DEF∆2、性质:(1)对应边相等(2)对应角相等(3)周长相等(4)面积相等1.下列各组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 )2.如图,△ABD≌△ACE,则∠B与________,∠AEC与________,∠A与________是对应角;则AB与________,AE与________,EC与________是对应边.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ABC≌△CDA,∠ACB=30°,则∠CAD的度数为________.4.如图,若△ABO≌△ACD,且AB=7cm,BO=5cm,则AC=________cm.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ACB≌△DEB,∠CBE=35°,则∠ABD的度数是________.6.如图,△ABC≌△DCB,∠ABC与∠DCB是对应角.(1)写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2)若AC=7,DE=2,求BE的长.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SSS), (ASA), (AAS),(HL)边边边(SSS)边角边(SAS)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直角边和斜边(HL)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角和及其中一个角所对的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专题一:“边边边”全等三角形(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几何表示如图,在ABC∆和DEF∆中,ABCEFBCEBDEAB∆∴⎪⎩⎪⎨⎧=∠=∠=≌)(SASDEF∆【典型例题】AC=DF (SSS)例1找第三边(减公共部分)如图,已知点B,C,D,E 在同一直线上,且A B=AE,AC=AD,BD=CE.求证:△ABC≌△AED.例2找第三边(加公共部分)如图,点B,E,C,F 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F=CE,求证:△ABC≌△DEF;例3找第三边(公共边)如图,AD=CB,AB=CD,求证:△ACB≌△CAD.巩固练习1.如图,下列三角形中,与△ABC全等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如图,已知AB=AD,CB=CD,∠B=30°,则∠D的度数是( ) A.30° B.60° C.20° D.50°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AB=DC,请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使其能由“SSS”判定△ABC≌△DCB.4.如图,A,C,F,D在同一直线上,AF=DC,AB=DE,BC=EF.求证:△ABC≌△DEF.5.如图,AB=AC,AD=AE,BD=CE.求证:∠ADE=∠AED.6.如图,在ABC ∆中,M 在BC 上,D 在AM 上,AB=AC , DB=DC 求证:AM 是ABC ∆的角平分线7.如图:在△ABC 中,BA=BC ,D 是AC 的中点。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类型一、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1、全等三角形又叫做合同三角形,平面内的合同三角形分为真正合同三角形与镜面合同三角形,假设△ABC 和△A 1B 1C 1是全等(合同)三角形,点A 与点A 1对应,点B 与点B 1对应,点C 与点C 1对应,当沿周界A→B→C→A,及A 1→B 1→C 1→A 1环绕时,若运动方向相同,则称它们是真正合同三角形(如图1),若运动方向相反,则称它们是镜面合同三角形(如图2),两个真正合同三角形都可以在平面内通过平移或旋转使它们重合,两个镜面合同三角形要重合,则必须将其中一个翻转180°,下列各组合同三角形中,是镜面合同三角形的是( )(答案)B ;提示:抓住关键语句,两个镜面合同三角形要重合,则必须将其中一个翻转180°,B 答案中的两个三角形经过翻转180°就可以重合,故选B ;其它三个选项都需要通过平移或旋转使它们重合.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类型三、全等三角形性质3、如图,将长方形ABCD 沿AE 折叠,使D 点落在BC 边上的F 点处,如果60BAF ∠=︒,那么DAE ∠等于( ).A 。
60° B 。
45° C 。
30° D.15°(答案)D ;(解析)因为△AFE 是由△ADE 折叠形成的,所以△AFE ≌△ADE,所以∠FAE=∠DAE ,又因为60BAF ∠=︒,所以∠FAE =∠DAE =90602︒-︒=15°.(点评)折叠所形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是全等的关系,抓住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来解题.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将△BCD 沿其对角线BD 翻折得到△BED ,若∠1=35°,则∠2=________。
(答案)35°;提示:将△BCD 沿其对角线BD 翻折得到△BED,所以∠2=∠CBD ,又因为AD ∥BC ,所以∠1=∠CBD ,所以∠2=35°.4、 如图,△ABE 和△ADC 是△ABC 分别沿着AB ,AC 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α的度数是_________.(答案)∠α=80°(解析)∵∠1∶∠2∶∠3=28∶5∶3,设∠1=28x ,∠2=5x ,∠3=3x ,∴28x +5x +3x =36x =180°,x =5° 即∠1=140°,∠2=25°,∠3=15°∵△ABE 和△ADC 是△ABC 分别沿着AB ,AC 翻折180°形成的, ∴△ABE ≌△ADC ≌△ABC ∴∠2=∠ABE ,∠3=∠ACD∴∠α=∠EBC +∠BCD =2∠2+2∠3=50°+30°=80°(点评)此题涉及到了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和定理,并且要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1.基本定义: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基本性质: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⑴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⑵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⑶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⑷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⑸斜边、直角边(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4.角平分线:⑴画法: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5.证明的基本方法: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 一个锐角又t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 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2.如图,已知AE=CF /AFD=/ 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陷4CBE的是()A. /A=/ CB. AD=CBC. BE=DFD. AD // BC3.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 SSSB. SASC. AASD. ASA4.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高的交点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5.如图,△ AC阴NA CB'/BCB =30°则/ ACA的度数为(A. 20°B. 300C. 350D. 40°6.如图,直线11、12、1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供选择的地址有()A. 1处B. 2处C. 3处D. 4处7.如图,AD是4ABC中/ BAC的角平分线,D已AB于点E, S AABC=7, DE=ZAB=4,则AC长是()8.如图,在△ ABC和4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 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A. BC=EC /B=/ EB. BC=EC AC=DCC. BC=DC /A=/DD. / B=/ E,/ A=/ D9.如图,已知在△ 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 ABC,交CD于点E, BC=5 DE=2,贝BCE的面积等于()A. 10B. 7C. 5D. 410.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 D, 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 C, E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可以说明△ED8 AABC,彳3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 ED8 △ ABC最恰当的理由是()A.边角边B.角边角C.边边边D.边边角11.如图,4ABC的三边AB, BC, CA长分别是20, 30, 4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 ABC分为三个三角形,则S A ABO):S A BCO:S A CAO等于()BC AA. 1:1:1B. 1: 2: 3C. 2: 3: 4D. 3: 4: 512.尺规作图作/ AOB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于C, D,再分别以点C, D为圆心,以大于t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OP由作法得^ OC国4ODP的根据是()A.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两边对应相等,且有一角为 3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4.如图,已知/ 1=/2, AC=AD,增加下列条件:① AB=AE ②BC=ED ③C C= /D;④/ B=/ E.其中能使△ AB ®ZXAED 的条件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二.填空题(共11小题)15 .如图,在△ ABC 中,/C=90°, AD 平分/CAB BC=8cm, BD=5cm,那么点 D 到线段AB 的距离是 cm.16 .如图,△ ABC 中,/ C=90°, AD 平分/BAC AB=5, CD=2,则△ ABD 的面积17 .如图为6个边长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 1+/ 2+/3=19 .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 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 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 去玻璃店.18.如图,△AB ®ADEF5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 F x= ______是 _______20.如图,已知AB// CF, E为DF的中点,若AB=9cm, CF=5cm 贝U BD=cm.B C21.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B=Z C=90°, E是BC的中点, DE 平分/ADC, /CED=35,如图,则/ EAB是多少度?大家一起热烈地讨论交流,小英第一个得出正确答案,是度.D C22.如图,/XABeAADEE, / B=100°, / BAC=30,那么/ AED=度.23.如图所示,将两根钢条AA', BB'的中点。
2023年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知识回顾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知识回顾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知识回顾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三边一旦确定,这三角形就固定了,这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
3.三角形的外角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大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他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高线相等,角平分线也相等;且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均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①边边边(SSS):三条边分别对应性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边角边(SAS):两边及其这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角边角(ASA):两角及其这两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角角边(AAS):两角及其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⑤直角三角形判定(HL):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其中任意一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
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已知:如图,∠1=∠2,∠3=∠4.求证:AB=AD.【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得出∠ACB=∠ACD,利用ASA证明△ACB≌△A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解答】证明:∵∠3=∠4,∴∠ACB=∠ACD,在△ACB和△ACD中,,∴△ACB≌△ACD(ASA),∴AB=AD.2.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E分别在腰AC,AB上,且BE=CD,连接BD,CE.求证:BD=CE.【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BC=∠DCB,进而利用SAS证明△EBC与△DCB全等,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证明:∵△ABC∴∠EBC=∠DCB,在△EBC与△DCB中,,∴△EBC≌△DCB(SAS),∴BD=CE.3.如图1是小军制作的燕子风筝,燕子风筝的骨架图如图2所示,AB=AE,AC=AD,∠BAD=∠EAC,∠C=50°,求∠D的大小.【分析】由∠BAD=∠EAC可得∠BAC=∠EAD,根据SAS可证△BAC≌△EA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BAD=∠EAC,∴∠BAD+∠CAD=∠EAC+∠CAD,即∠BAC=∠EAD,在△BAC与△EAD中,,∴△BAC≌△EAD(SAS),∴∠D=∠C=50°.4.如图,AC平分∠BAD,CB⊥AB,CD⊥AD,垂足分别为B,D.(1)求证:△ABC≌△ADC;(2)若AB=4,CD=3,求四边形的面积.【分析】(1)由AC平分∠BAD,得∠BAC=∠DAC,根据CB⊥AB,CD⊥AD,得∠B=90°=∠D,用AAS 可得△ABC≌△ADC;(2)由(1)△ABC≌△ADC,得BC=CD=3,S△ABC=S△ADC,求出S△ABC=AB•BC=6,即可得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解答】(1)证明:∵AC平分∠BAD,∴∠BAC=∠DAC,∵CB⊥AB,CD⊥AD,∴∠B=90°=∠D,在△ABC和△ADC中,,∴△ABC≌△ADC(AAS);(2)解:由(1)知:△ABC≌△ADC,∴BC=CD=3,S△ABC=S△ADC,∴S△ABC=AB•BC=×4×3=6,∴S△ADC=6,∴S四边形ABCD=S△ABC+S△ADC=12,答: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5.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CD=AB,DE∥AB,∠DCE=∠A.求证:DE=BC.【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EDC=∠B,再利用ASA证明△CDE≌△ABC,可得结论.【解答】证明:∵DE∥AB,∴∠EDC=∠B,在△CDE和△ABC中,,∴△CDE≌△ABC(ASA),∴DE=BC.6.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M为AB边上任意一点,延长BC至点N,使CN=AM,连接MN交AC于点P,MH⊥AC于点H.(1)求证:MP=NP;(2)若AB=a,求线段PH的长(结果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分析】(1)过点M作MQ∥BC,交AC于点Q,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MQ=∠AQM=∠A=60°,可得△AMQ是等边三角形,易证△QMP≌△CNP(AAS),即可得证;(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H=HQ,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QP=PC,即可表示出HP的长.【解答】(1)证明:过点M作MQ∥BC,交AC于点Q,如图所示:在等边△ABC中,∠A=∠B=∠ACB=60°,∵MQ∥BC,∴∠AMQ=∠B=60°,∠AQM=∠ACB=60°,∠QMP=∠N,∴△AMQ是等边三角形,∴AM=QM,∵AM=CN,∴QM=CN,在△QMP和△CNP中,,∴△QMP≌△CNP(AAS),∴MP=NP;(2)解:∵△AMQ是等边三角形,且MH⊥AC,∴AH=HQ,∵△QMP≌△CNP,∴QP=CP,∴PH=HQ+QP=AC,∵AB=a,AB=AC,∴PH=a.7.如图,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有下列三个条件:①AC=DF,②∠ABC =∠DEF,③∠ACB=∠DFE.(1)请在上述三个条件中选取一个条件,使得△ABC≌△DEF.你选取的条件为(填写序号)(只需选一个条件,多选不得分),你判定△ABC≌△DEF的依据是(填“SSS”或“SAS”或“ASA”或“AAS”);(2)利用(1)的结论△ABC≌△DEF.求证:AB∥DE.【分析】(1)根据SSS ABC≌△DEF,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DF,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解:在△ABC和△DEF中,,∴△ABC≌△DEF(SSS),∴在上述三个条件中选取一个条件,使得△ABC≌△DEF,选取的条件为①,判定△ABC≌△DEF的依据是SSS.故答案为:①,SSS;(答案不唯一).(2)证明:∵△ABC≌△DEF.∴∠A=∠EDF,∴AB∥DE.8.在△ABC中,∠ACB=90°,D为△ABC内一点,连接BD,DC,延长DC到点E,使得CE=DC.(1)如图1,延长BC到点F,使得CF=BC,连接AF,EF.若AF⊥EF,求证:BD⊥AF;(2)连接AE,交BD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CH,依题意补全图2.若AB2=AE2+BD2,用等式表示线段CD与CH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分析】(1)证明△BCD≌△FCE(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BC=∠EFC,证出BD∥EF,则可得出结论;(2)由题意画出图形,延长BC到F,使CF=BC,连接AF,EF,由(1)可知BD∥EF,BD=EF,证出∠AEF=90°,得出∠DHE=9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在△BCD和△FCE中,,∴△BCD≌△FCE(SAS),∴∠DBC=∠EFC,∴BD∥EF,∵AF⊥EF,∴BD⊥AF;(2)解:由题意补全图形如下:CD=CH.证明:延长BC到F,使CF=BC,连接AF,EF,∵AC⊥BF,BC=CF,∴AB=AF,由(1)可知BD∥EF,BD=EF,∵AB2=AE2+BD2,∴AF2=AE2+EF2,∴∠AEF=90°,∴AE⊥EF,∴BD⊥AE,∴∠DHE=90°,又∵CD=CE,∴CH=CD=CE.9.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90°,且点D在线段BC上,连CE.(1)求证:△ABD≌△ACE;(2)若∠EAC=60°,求∠CED的度数.【分析】(1)可利用SAS证明结论;(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E=∠ABD,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CE=∠ABD=∠AED =45°,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解∠AEC的度数,进而可求可求解【解答】(1)证明:∵∠BAC=∠DAE=90°,∴∠BAC﹣∠CAD=∠DAE﹣∠CAD,即∠BAD=∠CAE,在△ABD和△ACE中,,∴△ABD≌△ACE(SAS);(2)解:∵△ABD≌△ACE,∴∠ACE=∠ABD,∵△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E=∠ABD=∠AED=45°,∵∠EAC=60°,∴∠AEC=180°﹣∠ACE﹣∠EAC=180°﹣45°﹣60°=75°,∴∠CED=∠AEC﹣∠AED=75°﹣45°=30°.10.如图,在△ABC中(AB<BC),过点C作CD∥AB,在CD上截取CD=CB,CB上截取CE=AB,连接DE、DB.(1)求证:△ABC≌△ECD;(2)若∠A=90°,AB=3,BD=2,求△BCD的面积.【分析】(1)由CD∥AB得∠ABC=∠ECD,而CD=CB,CE=AB,即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证明△ABC≌△ECD;(2))由∠A=9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证明∠BED=∠CED=∠A=90°,设BE=x,由BD2﹣BE2=CD2﹣EC2=DE2,列方程(2)2﹣x2=(3+x)2﹣32,解方程求得符合题意的x的值为2,则BC =5,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E的长,即可求出△BCD的面积.【解答】(1)证明:∵CD∥AB,CD=CB,CE=AB,∴∠ABC=∠ECD,在△ABC和△ECD中,,∴△ABC≌△ECD(SAS).(2)解:∵∠A=90°,∴∠CED=∠A=90°,∴∠BED=180°﹣∠CED=90°,设BE=x,∵EC=AB=3,BD=2,∴CD=BC=3+x,∵BD2﹣BE2=CD2﹣EC2=DE2,∴(2)2﹣x2=(3+x)2﹣32,整理得x2+3x﹣10=0,解得x1=2,x2=﹣5(不符合题意,舍去),∴BE=2,BC=3+2=5,∴DE===4,∴S△BCD=BC•DE=×5×4=10,∴△BCD的面积为10.11.如图,在Rt△ABC中,∠BAC=90°,AB=AC=1,D是BC边上的一点,以AD为直角边作等腰Rt △ADE,其中∠DAE=90°,连接CE.(1)求证:△ABD≌△ACE;(2)若∠BAD=22.5°时,求BD的长.【分析】(1)由“SAS”可证△ACE;(2)由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的长,由角度关系可求∠ADC=67.5°=∠CAD,可得AC=CD =1,即可求解.【解答】(1)证明:∵∠BAC=90°=∠DAE,∴∠BAD=∠CAE,在△ABD和△ACE中,,∴△ABD≌△ACE(SAS);(2)解:∵∠BAC=90°,AB=AC=1,∴BC=,∠B=∠ACB=45°,∵∠BAD=22.5°,∴∠ADC=67.5°=∠CAD,∴AC=CD=1,∴BD=﹣1.12.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8,BC=x(0<x<8),将△ACB沿AC对折到△ACE的位置,AE和CD交于点F.(1)求证:△CEF≌△ADF;(2)求tan∠DAF的值(用含x的式子表示).【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B=∠D=90°,BC=AD,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BC=CE,∠E=∠B =90°,等量代换得到∠E=∠D=90°,AD=CE,根据AAS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2)设DF=a,则CF=8﹣a,根据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证明AF=CF=8﹣a,在Rt△ADF中,根据勾股定理表示出DF的长,根据正切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B=∠D=90°,BC=AD,根据折叠的性质得:BC=CE,∠E=∠B=90°,∴∠E=∠D=90°,AD=CE,在△CEF与△ADF中,,∴△CEF≌△ADF(AAS);(2)解:设DF=a,则CF=8﹣a,∵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AD=BC=x,∴∠DCA=∠BAC,根据折叠的性质得:∠EAC=∠BAC,∴∠DCA=∠EAC,∴AF=CF=8﹣a,在Rt△ADF中,∵AD2+DF2=AF2,∴x2+a2=(8﹣a)2,∴a=,∴tan∠DAF==.13.如图,△ABC和△DEF,点E,F在直线BC上,AB=DF,∠A=∠D,∠B=∠F.如图①,易证:BC+BE =BF.请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②,如图③,请猜想BC,BE,B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直接写出猜想结论;(2)请选择(1)中任意一种结论进行证明;(3)若AB=6,CE=2,∠F=60°,S△ABC=123,则BC=,BF=.【分析】(1)根据图形分别得出答案;(2)利用AAS证明△ABC≌△DFE,得BC=EF,再根据图形可得结论;(3)首先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H和AH的长,从而得出BC,再对点E的位置进行分类即可.【解答】解:(1)图②:BC+BE=BF,图③:BE﹣BC=BF;(2)图②:∵AB=DF,∠A=∠D,∠B=∠F,∴△ABC≌△DFE(ASA),∴BC=EF,∵BE=BC+CE,∴BC+BE=EF+BC+CE=BF;图③:∵AB=DF,∠A=∠D,∠B=∠F,∴△ABC≌△DFE(ASA),∴BC=EF,∵BE=BF+EF,∴BE﹣BC=BF+EF﹣BC=BF+BC﹣BC=BF;(3)当点E在BC上时,如图,作AH⊥BC于H,∵∠B=∠F=60°,∴∠BAH=30°,∴BH=3,∴AH=3,∵S△ABC=12,∴=12,∴BC=8,∵CE=2,∴BF=BE+EF=8﹣2+8=14;同理,当点E在BC延长线上时,如图②,BF=BC+BE=8+10=18,故答案为:8,14或18.14.△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1)将△ADE绕点A旋转到图①的位置时,连接BD,CE并延长相交于点P(点P与点A重合),有P A+PB =PC(或P A+PC=PB)成立(不需证明);(2)将△ADE绕点A旋转到图②的位置时,连接BD,CE相交于点P,连接P A,猜想线段P A、PB、PC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将△ADE绕点A旋转到图③的位置时,连接BD,CE相交于点P,连接P A,猜想线段P A、PB、PC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要证明.【分析】(2)证明△ABD≌△ACE(SAS)和△BAF≌△CAP(SAS),得AF=AP,∠BAF=∠CAP,再证明△AFP是等边三角形,最后由线段的和可得结论;(3)如图③,在PC上截取CM=PB,连接AM,同理可得结论.【解答】解:(2)PB=P A+PC,理由如下:如图②,在BP上截取BF=PC,连接AF,∵△ABC、△A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AC,AD=AE,∠BAC=∠DAE=60°,∴∠BAC+∠CAD=∠CAD+∠DAE,即∠DAB=∠EAC,∴△ABD≌△ACE(SAS),∴∠ABD=∠ACE,∵AB=AC,BF=CP,∴△BAF≌△CAP(SAS),∴AF=AP,∠BAF=∠CAP,∴∠BAC=∠P AF=60°,∴△AFP是等边三角形,∴PF=P A,∴PB=BF+PF=PC+P A;(3)PC=P A+PB,理由如下:如图③,在PC上截取CM=PB,连接AM,同理得:△ABD≌△ACE(SAS),∴∠ABD=∠ACE,∵AB=AC,PB=CM,∴△AMC≌△APB(SAS),∴AM=AP,∠BAP=∠CAM,∴∠BAC=∠P AM=60°,∴△AMP是等边三角形,∴PM=P A,∴PC=PM+CM=P A+PB.15.【情境再现】甲、乙两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尺如图①放置,甲的直角顶点放在乙斜边上的高的垂足O处.将甲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到图②位置.按图②作出示意图,并连接AG,BH,如图③所示,AB交HO于E,AC 交OG于F,通过证明△OBE≌△OAF,可得OE=OF.请你证明:AG=BH.【迁移应用】延长GA分别交HO,HB所在直线于点P,D,如图④,猜想并证明DG与BH的位置关系.【拓展延伸】小亮将图②中的甲、乙换成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如图⑤,按图⑤作出示意图,并连接HB,AG,如图⑥所示,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猜想并证明AG与BH的数量关系.【分析】【情境再现】由△OBE≌△OAF,得BE=AF,OE=OF,∠BEO=∠AFO,可证明△BHE≌△AGF (SAS),得BH=AG;【迁移应用】由△BHE≌△AGF,得∠BHE=∠AGF,可得∠AGF+∠GPO=90°,从而∠BHE+∠HPD=90°,∠HDP=90°,故DG⊥BH;【拓展延伸】设AB交OH于T,OG交AC于K,根据△ABC,△HOG是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AO⊥BC,可得OB=AO,∠OBA=∠OAC=30°,∠BOT=90°﹣∠AOT=∠AOK,即得△BOT∽△AOK,有===,∠BTO=∠AKO,又OH=GO,可得==,故△BTH∽△AKG,即得==,BH=AG.【解答】【情境再现】证明:由阅读材料知△OBE≌△OAF,∴BE=AF,OE=OF,∠BEO=∠AFO,∴∠BEH=∠AFG,∵OH=OG,∴OH﹣OE=OG﹣OF,即EH=GF,在△BHE和△AGF中,,∴△BHE≌△AGF(SAS),∴BH=AG;【迁移应用】解:猜想:DG⊥BH;证明如下:由【情境再现】知:△BHE≌△AGF,∴∠BHE=∠AGF,∵∠HOG=90°,∴∠AGF+∠GPO=90°,∴∠BHE+∠GPO=90°,∵∠GPO=∠HPD,∴∠BHE+∠HPD=90°,∴∠HDP=90°,∴DG⊥BH;【拓展延伸】解:猜想:BH=AG,证明如下:设AB交OH于T,OG交AC于K,如图:由已知得:△ABC,△HOG是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AO⊥BC,∴∠AOB=90°,∴OB=AO,∠OBA=∠OAC=30°,∠BOT=90°﹣∠AOT=∠AOK,∴△BOT∽△AOK,∴===,∠BTO=∠AKO,∴OT=OK,BT=AK,∠BTH=∠AKG,∵OH=GO,∴HT=OH﹣OT=GO﹣OK=(GO﹣OK)=KG,∴==,∴△BTH∽△AKG,∴==,∴BH=AG19。
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基础)巩固练习及答案
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 .斜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 .斜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D .一边长相等的两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2.如图,AB =AC ,AD ⊥ BC 于D ,E 、F 为AD 上的点,则图中共有( )对全等三角形.A .3B .4C .5D .63. 能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斜边相等B.一锐角对应相等C.两锐角对应相等D.两直角边对应相等4. 在Rt △ABC 与Rt △'''A B C 中, ∠C = ∠'C = 90︒, ∠A = ∠'B , AB =''A B , 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C = ''A CB.BC = ''B CC. AC = ''B CD. ∠A = ∠'A5.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把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是( )A .形状相同B .周长相等C .面积相等D .全等6. 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若有一对角对应相等,一对边对应相等,则两个直角三角形( )A.一定全等B.一定不全等C.可能全等D.以上都不是二、填空题7.如图,BE ,CD 是△ABC 的高,且BD =EC ,判定△BCD ≌△CBE 的依据是“______”.8. 已知,如图,∠A =∠D =90°,BE =CF ,AC =DE ,则△ABC ≌_______.9. 如图,BA∥DC,∠A=90°,AB=CE,BC=ED,则AC=_________.10. 如图,已知AB⊥BD于B,ED⊥BD于D,EC⊥AC,AC=EC,若DE=2,AB=4,则DB=______.11.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的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则∠ABC+∠DFE=________.12. 如图,已知AD是△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F,且BF=AC,FD=CD.则∠BAD=_______.三、解答题13. 如图,工人师傅要在墙壁的O处用钻打孔,要使孔口从墙壁对面的B点处打开,墙壁厚是35cm,B点与O点的铅直距离AB长是20cm,工人师傅在旁边墙上与AO水平的线上截取OC=35cm,画CD⊥OC,使CD=20cm,连接OD,然后沿着DO的方向打孔,结果钻头正好从B点处打出,这是什么道理呢?请你说出理由.14. 如图,已知AB⊥BC于B,EF⊥AC于G,DF⊥BC于D,BC=DF. 求证:AC=EF.15. 如图,已知AB=AC,AE=AF,AE⊥EC,AF⊥BF,垂足分别是点E、F.求证:∠1=∠2.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基础)巩固练习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C ; 【解析】等腰直角三角形确定了两个锐角是45°,可由AAS 定理证明全等.2. 【答案】D ; 【解析】△ABD ≌△ACD ;△ABF ≌△ACF ;△ABE ≌△ACE ;△EBF ≌△ECF ;△EBD ≌△ECD ;△FBD ≌△FCD.3. 【答案】D ;4. 【答案】C ; 【解析】注意看清对应顶点,A 对应'B ,B 对应'A .5. 【答案】C ;【解析】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6. 【答案】C ;【解析】如果这对角不是直角,那么全等,如果这对角是直角,那么不全等.二、填空题7. 【答案】HL ;8. 【答案】△DFE 9. 【答案】CD ; 【解析】通过HL 证Rt △ABC ≌Rt △CDE.10.【答案】6; 【解析】DB =DC +CB =AB +ED =4+2=6;11.【答案】90°; 【解析】通过HL 证Rt △ABC ≌Rt △DEF ,∠BCA =∠DFE.12.【答案】45°; 【解析】证△ADC 与△BDF 全等,AD =BD ,△AB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解答题13.【解析】解:在Rt △AOB 与Rt △COD 中,(3590AOB COD AO CO A C ∠=∠⎧⎪==⎨⎪∠=∠=︒⎩对顶角相等)∴Rt △AOB ≌Rt △COD (ASA )∴AB =CD =20cm .14.【解析】证明:由EF ⊥AC 于G ,DF ⊥BC 于D ,AC 和DF 相交,可得:∠F +∠FED =∠C +∠FED =90°即 ∠C =∠F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在Rt △ABC 与Rt △EDF 中B EDF BC DF C F ∠=∠⎧⎪=⎨⎪∠=∠⎩∴△ABC ≌△EDF (ASA ),∴AC =E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15.【解析】证明:∵AE ⊥EC ,AF ⊥BF ,∴△AEC 、△AFB 为直角三角形在Rt △AEC 与Rt △AFB 中AB AC AE AF⎧⎨⎩== ∴Rt △AEC ≌Rt △AFB (HL )∴∠EAC =∠FAB∴∠EAC -∠BAC =∠FAB -∠BAC ,即∠1=∠2.。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边边边)经典基础练习题
类型2
5、已知:如图,D为线段BC的中点,AB=AC, 求证:∠B=∠C
类型2
类型3
6、已知:如图,线段AB上有两个点C、D,且AC=BD, 证明:AD=BC。
A
C
D
B
7、已知:如图,线段AB上有两个点C、D,且AD=BC, 证明:AD=BC。
A
C
D
B
类型3
8、已知:如图,B、E、C、F在一条直 线上,且AC=DF,AB=DE,BE=CF。 求证:(1)△ACE ≌ △BDF (2)AB ∥ DE
作业
1、已知:如图,AB=AD,AF=AE,BF =DE, 求证:∠E=∠F
2、已知:如图,A 1I=GH,A 1H=GI, 求证: △A 1IH ≌ △GHI
3、已知:如图,I、B、H、C在一 条直线上,且GI=AC,GH=AB, IB=HC。求证: ∠G =∠A
∴ △ABC ≌ △DEF (SSS)
类型1
1、已知:如图,AB=DE,AC=DF,BC=EF, 求证:∠A=∠D
在△ABC和△DEF中
AB=DE BC=EF AC=DF ∴ △ABC ≌ △DEF (SSS) ∴ ∠A=∠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类型1
2、已知:如图,E为线段BF的中点,AB=DE,AE=DF 求证:(1)∠B=∠DEF;(2)AB∥DE ∵ E为线段BF的中点 ∴AB=DE 在△ABE和△DEF中 AB=DE AE=DF BE=EF ∴ △ABE ≌ △DEF (SSS) ∴ ∠B=∠DE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AB∥D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边边边”判定练习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对应角相等。 ∵ △ABC ≌ △DEF
全等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全等三角形的认识一、概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对应顶点: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为对应顶点. 对应角: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角为对应角. 对应边: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边为对应边. 如图,若ABC △与A B C '''△全等,记作“ABC A B C '''△≌△”,其中顶点A 、B 、C 分别与顶点A '、B '、C '对应.注意: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的一般规律是:⑴ 把其中一个图形通过旋转、翻转或平移,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则重合的边就是对应边,重合的角就是对应角,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把对应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⑵ 有公共边时,则公共边为对应边;有公共角时,则公共角为对应角(对顶角为对应角);最大边与最大边(最小边与最小边)为对应边;最大角与最大角(最小角与最小角)为对应角.思路导航知识互联网CBA B'A'题型一: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引例】 如图,已知ABC ADE △≌△,且10CAD ∠=︒,25B ∠=︒,120EAB ∠=︒,求DFB ∠的度数.【例1】 ⑴ 如果ABC DEF △≌△,则AB 的对应边是_______,AC 的对应边是_______ ,C ∠的对应角是_______ ,DEF ∠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两个三角形的周长ABC C △_______DEF C △, 两个三角形的面积ABC S △_______DEF S △(填“>”、“=”、“<”).⑵ 如图所示,若ABC AEF △≌△,AB AE =,B E ∠=∠,则对应结论①AC AF =;②FAB EAB ∠=∠;③EF BC =; ④EAB FAC ∠=∠中正确结论共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东城区期末检测)⑶ 已知下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的度数是( )A.72°B.60°C.58°D.50°(实验中学期中)c ba 72°58°50°ca α典题精练例题精讲FEC B A F G EDCBA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 .2.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这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 .3.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这两个角的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 .4.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中的一个角所对的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 .5. 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HL .两个三角形中对应相等的边或角是否全等全等:√ 不全等:×公理或推论(简写)三条边√ SSS 两边一角 两边夹角√ SAS 两边与其中一边对角 × 两角一边两角和夹边 √ ASA 两角与其中一角对边 √ AAS 三角×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常用“HL ”.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SSS作图:已知ABC △,画一个A B C '''△,使A'B'AB A'C'AC B'C'BC ===,,. 并判断A B C '''△和ABC △是否全等.C BA例题精讲思路导航题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引例】 已知:如图,AB DE AC DF BE CF ===,,.求证:AC DF ∥.分析:要证AC DF ∥,需证ACB DFE ∠=∠,只要证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BE CF =( ) ∴BE EC CF EC +=+( ) 即BC =_____.在ABC △和DEF △中,()()()__________________AB BC AC =⎧⎪=⎨⎪=⎩∴__________≌___________( )∴ACB DFE ∠=∠( )∴AC DF ∥( )【例2】 如图,已知AB DC AC DB ==,.求证:12∠=∠.(东城区一模考试)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SAS作图:已知ABC △,画一个A B C '''△,使A'B'AB A'C'AC A'A ==∠=∠,,. 并判断A B C '''△和ABC △【例3】 已知:如图,A 、F 、C 、D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F CD =,C BA典题精练思路导航典题精练FD BA A DBCO12ADF CBEAB ∥DE ,且AB DE =.求证:⑴ABC DEF △≌△;⑵CBF FEC =∠∠.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ASA &AAS作图:已知ABC △,画一个A B C '''△,使B'C'BC B'B C'C =∠=∠∠=∠,,. 并判断A B C '''△和ABC △是否全等.思考:若将C'C ∠=∠改成A'A ∠=∠呢?画出的A'B'C'△和ABC △全等吗?【例4】 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OA OB =,E 、F 为CD 上两点,AE BF ∥,CE DF =.求证:AC BD ∥.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四)——HL作图:已知Rt ABC △,画一个Rt A B C '''△,使B'C'BC A'B'AB ==,. 并判断A B C '''△和ABC △是否全等.C BA思路导航典题精练思路导航OF E DBA【例5】 已知:如图,DE AC BF AC AD BC DE BF ⊥⊥==,,,.求证:AB DC ∥.【例6】 ⑴ 小明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 ,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 .带①去B .带②去C .带③去D .带①和②去(师大实验月测试题)⑵ 如图在ABD △和ACD △中,90C B ∠=∠=,要使ABD ACD △≌△,需增加的条件是 . (写出其中一个答案即可)C B A③②①DCBA 典题精练典题精练FEDCBA题型三: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应用【例7】 已知ABC △中,AB BC AC =≠,作与ABC △只有一条公共边,且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一共能作出 个.题型一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巩固练习【练习1】 ①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⑴ ;⑵ ;⑶ ;⑷ ;⑸ ;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对应边、对应角、周长、面积都分别 . ② 两个三角形具备下列( )条件,则它们一定全等. A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 B .三个角对应相等C .两角和一组对应边相等D .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③ 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B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D .有两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练习2】 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EDC △≌△≌△,则C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题型二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巩固练习【练习3】 已知,如图,AB AC =,CE AB ⊥,BF AC ⊥,求证:BF CE =.复习巩固DC BAFEBAC【练习4】 如图所示,已知AC BC ⊥,AD BD ⊥,AD BC =,CE AB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试证明CE DF =.题型三 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应用 巩固练习【练习5】 如图所示,ABC △中,D 、E 分别在AC 、AB 上,BD 与CE 交于点O ,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O DCO ∠=∠;②BEO CDO ∠=∠;③BE CD =;④OB OC = 上述四个条件中,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情形) .FE DCBAA B CDEO。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的基础和经典例题含有答案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一、基础知识1.全等图形的有关概念(1)全等图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例如:图13-1和图13—2就是全等图形图13-1图13—2(2)全等多边形的定义两个多边形是全等图形,则称为全等多边形。
例如:图13—3和图13-4中的两对多边形就是全等多边形。
图13-3 图13-4(3)全等多边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两个全等的多边形,经过运动而重合,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4)全等多边形的表示例如:图13—5中的两个五边形是全等的,记作五边形ABCDE≌五边形A’B’C’D’E’(这里符号“≌”表示全等,读作“全等于”)。
图13—5表示图形的全等时,要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的位置.(5)全等多边形的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6)全等多边形的识别多边形相等、对应角相等的两个多边形全等。
2.全等三角形的识别 (1)根据定义若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根据SS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法中有一个与(SSS )全等识别法相类似,即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而相似比为1时,就成为全等三角形。
(3)根据SAS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机器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法中同样有一个是与(SAS )全等识别法相类似,即一角对应相等而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当相似比为1时,即为全等三角形。
(4)根据ASA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A BDC E B'A’ C ’D ’E’(5)根据AAS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识别(1)根据HL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第1章 全等三角形(巩固篇)(解析版)
2020—2021八年级上学期单元过关卷(苏科版)第1章 全等三角形(巩固篇)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锐角△ABC 的两条高BD 、CE 相交于点O ,且CE =BD ,若△CBD =20°,则△A 的度数为( )A .20°B .40°C .60°D .70°【答案】B【分析】 由BD 、CE 是高,可得△BDC =△CEB =90°,可求△BCD =70°,可证Rt △BEC △Rt △CDB (HL ),得出△BCD =△CBE =70°即可.【详解】解:△BD 、CE 是高,△CBD =20°,△△BDC =△CEB =90°,△△BCD =180°﹣90°﹣20°=70°,在Rt △BEC 和Rt △CDB 中,CE BD BC CB=⎧⎨=⎩, △Rt △BEC △Rt △CDB (HL ),△△BCD =△CBE =70°,△△A =180°﹣70°﹣70°=4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高的定义,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掌握三角形高的定义,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是解题关键.2.如图,在Rt ABC 与Rt DCB △中,已知90A D ∠=∠=︒,添加一个条件,不能使得≌Rt ABC Rt DCB 的是( )A .AB DC =B .AC DB = C .ABC DCB ∠=∠D .BC BD =【答案】D【分析】 要证明≌Rt ABC Rt DCB ,由已知条件90A D ∠=∠=︒,BC BC =,再加一个条件,可以根据HL ,AAS 来判断.【详解】解: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A ,90A D ∠=∠=︒,AB DC =,BC BC =,符合HL ,能使得≌Rt ABC Rt DCB 成立,不符合题意;B ,90A D ∠=∠=︒,AC DB =,BC BC =,符合HL ,能使得≌Rt ABC Rt DCB 成立,不符合题意;C ,90AD ∠=∠=︒,ABC DCB ∠=∠,BC BC =,符合AAS ,能使得≌Rt ABC Rt DCB 成立,不符合题意;D ,90A D ∠=∠=︒,BC BD =,BC BC =,不能使得≌Rt ABC Rt DCB 成立,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判断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SSS SAS ASA AAS HL .3.如图,在ABC 和ADE 中,AB AC =,AD AE =,BAC DAE ∠=∠,125∠=︒,230∠=︒,则3∠=( )A .60°B .55°C .50°D .45°【答案】B【详解】 △BAC DAE ∠=∠,△BAC DAC DAE DAC ∠-∠=∠-∠,△BAD CAE ∠=∠.在BAD和CA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BAD CAE SAS ≌△△,△2ABD ∠=∠.△230∠=︒,△30ABD ∠=︒.△125∠=︒,△3155ABD ∠=∠+∠=︒.4.如图,在ADM △中,AM DM =,90AMD ∠=︒,直线l 经过点M ,AB l ⊥,DC l ⊥,垂足分别为点B ,C ,若2AB =,5CD =,则BC 的长度为( )A .1.5B .3C .4D .5【答案】B【详解】 △AB l ⊥,DC l ⊥,△90DCM MBA ∠=∠=︒,△90MDC DMC ∠+∠=︒,△90AMD ∠=︒,△90DMC AMB ∠+∠=︒,△MDC AMB ∠=∠,在DMC 与MAB △中,DCM MBA MDC AMB DM AM ∠=∠⎧⎪∠=∠⎨⎪=⎩,△()DMC MAB AAS △≌△,△2CM AB ==,5BM CD ==,△523BC BM CM =-=-=.5.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具体做法如下:如图,已知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M ,N 重合,则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便是AOB ∠的角平分线.在证明MOC NOC ≌时运用的判定依据是( )A .SSSB .SASC .ASAD .AAS【答案】A【详解】略6.如图,点B ,F ,C ,E 共线,△B =△E ,BF =EC ,添加一个条件,不等判断△ABC △△DEF 的是()A .AB =DE B .△A =△DC .AC =DFD .AC △FD【答案】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逐一分析即可解题.【详解】 解:BF =EC ,BC EF ∴=A. 添加一个条件AB =DE ,又,BC EF B E =∠=∠()ABC DEF SAS ∴△≌△故A 不符合题意;B. 添加一个条件△A =△D又,BC EF B E =∠=∠()ABC DEF AAS ∴≌故B 不符合题意;C. 添加一个条件AC =DF ,不能判断△ABC △△DEF ,故C 符合题意;D. 添加一个条件AC △FDACB EFD ∴∠=∠又,BC EF B E =∠=∠()ABC DEF ASA ∴≌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添加条件使得三角形全等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7.如图,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M 是边AD 上一点,连接OM ,过点O 做ON △OM ,交CD 于点N .若四边形MOND 的面积是1,则AB 的长为( )A .1B C .2 D .【答案】C【分析】 先证明()MAO NDO ASA ≅,再证明四边形MOND 的面积等于,DAO 的面积,继而解得正方形的面积,据此解题.【详解】解:在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BD △AC ,90AOD ∴∠=︒ON OM ⊥90MON ∴∠=︒AOM DON ∴∠=∠又45,MAO NDO AO DO ∠=∠=︒=()MAO NDO ASA ∴≅MAO NDO S S ∴=四边形MOND 的面积是1,1DAO S ∴=∴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4,24AB ∴=2AB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8.如图,B 、E 、C 、F 在同一直线上,BE =CF ,AB △DE ,请你添加一个合适的条件,使△ABC △△DEF ,其中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AC =DFB .AB =DEC .△A =△D D .△ACB =△F【答案】A【分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B DE ,B DEF ∴∠=∠,BE CF =,BE EC EC CF ∴+=+,即BC EF =,∴当AC DF =时,满足SSA ,无法判定ABC DEF ∆≅∆,故A 选项符合题意; 当AB DE =时,满足SAS ,可以判定ABC DEF ∆≅∆,故B 选项不合题意; 当A D ∠=∠时,满足AAS ,可以判定ABC DEF ∆≅∆,故C 选项不合题意; 当ACB F ∠=∠时,满足ASA ,可以判定ABC DEF ∆≅∆,故D 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SSS 、SAS 、ASA 、AAS 和HL .9.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图,以点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B ,OA 于点E 、D ,再分别以点E 、D 为圆心,大于12ED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连接OC ,则△ODC △OEC 的理由是( )A .SSSB .SASC .AASD .HL【答案】A【分析】 连接EC 、DC .根据作图的过程知,OE=OD ,CE=CD ,利用SSS 即可证明△ODC △OEC .【详解】如图,连接EC 、DC .根据作图的过程知,OE=OD ,CE=CD ,在△EOC 与△DOC 中,OE OD OC OC CE CD =⎧⎪=⎨⎪=⎩,△△EOC △△DOC (SSS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根据作图方法确定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下列各图中a b c 、、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 一定全等的是( )A .甲和乙B .乙和丙C .甲和丙D .只有丙【答案】B【详解】 乙和ABC 全等;理由如下:在ABC 和图乙的三角形中,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 ,所以乙和ABC 全等;在ABC 和图丙的三角形中,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AS ,所以丙和ABC 全等;不能判定甲与ABC 全等;故选:B .11.如图,在ACB △中,90,ACB AC BC ∠=︒=,点C 的坐标为(1,0)-,点A 的坐标为(6,3)-,则点B 的坐标为( )A .(2,5)B .(1,4)C .(3,6)D .(1,5)【答案】A【详解】如解图,过点A 作AE x ⊥轴于点E ,过点B 作BF x ⊥轴于点F ,点C 的坐标为(1,?0)-,点A 的坐标为(6,3),1,3,6,5OC AE EO EC -∴===∴=,90ACE BCF BCF CBF ∠+∠=∠+∠=︒,,,90ACE CBF AC CB AEC CFB ∴∠=∠=∠=∠=︒,(AAS)AEC CFB ∴≌.3,5,2,AE CF EC BF OF ∴====∴=∴点B 的坐标为(2,5).12.如图,在ABC 中,50A ∠=︒,点D ,E 分别在边AC ,AB 上,连接BD ,CE ,39ABD ∠=︒,若AEC ADB △≌△,点E 和点D 是对应顶点,则CBD ∠的度数是( )A .24︒B .25︒C .26︒D .27︒【答案】C【详解】 △AEC ADB △≌△,△AC AB =,△A ABC CB =∠∠,△50A ∠=︒,△65ABC ACB ∠=∠=︒,又△39ABD ∠=︒,△653926CBD ABC AB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边DC 上,4DE =,3EC =,将线段AE 绕点A 旋转后使点E 落在直线BC 上的点P 处,则CP 的长为________.【答案】3或11【详解】【解答】如解图,①当点P 在线段BC 上时,△90D ABP ∠=∠=︒,AD AB =,AE AP =,△()Rt ABP Rt ADE HL ≅△△.△4BP DE ==.△7BC DC DE EC ==+=,△743PC BC BP =-=-=;②当点P'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时,同理可得'4BP DE ==,△''7411CP BC BP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CP 的长为3或11.14.如图,在ABC 中,90ABC ∠=︒,8AB =,6BC =,将线段A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得到AD ,且DAC BAC ∠=∠,连接CD ,则ACD △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30【详解】如解图,过点D 作DE AC ⊥于点E ,△90ABC ∠=︒,8AB =,6BC =,△10AC =,△将线段A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得到AD ,△AD AC =,又△DAC BAC ∠=∠,90ABC AED ∠=∠=︒,△()ABC AED AAS ≌△△,△6DE BC ==,△1302ACD S AC DE =⋅=△.15.在△ABC 中,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若添加一个条件:______,则△ABD △△ACD .【答案】AD BC ⊥【分析】依据ASA ,可知添加的条件可以是AD △BC .【详解】当AD △BC 时,△ADB =△ADC =90°,△AD 平分△BAC ,△△BAD =△CAD ,在△ABD 和△ACD 中,AD ADADB ADC BAD CAD ⎧⎪=⎨⎪∠=∠=∠⎩∠, △△ABD △△ACD ,故答案为:AD △BC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知判定条件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在ABC 和ADE 中,BAC DAE ∠=∠,BC DE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___,使ABC ADE △≌△(填一个即可).【答案】B D ∠=∠等【分析】三角形全等条件中必须是三个元素,并且一定有一组对应边相等,据此解答即可.【详解】解:△BAC DAE ∠=∠,BC =DE ,△添加B D ∠=∠,可根据AAS 证明ABC ADE △≌△;或C E ∠=∠,可根据AAS 证明ABC ADE △≌△;故答案为:B D ∠=∠等【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普通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即AAS 、ASA 、SAS 、SSS ,直角三角形可用HL 定理,但AAA 、SSA ,无法证明三角形全等,本题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17.如图,点C ,E ,F ,B 在同一直线上,//,AB CD AE DF =,下列3个条件:①A D ∠=∠;②BF CE =;③//AE DF ,选出能推出AB CD =的一个条件.已知:如图,//,AB CD AE DF =,___________(写出一种情况即可);求证:AB CD =.【答案】①或③;见解析【分析】若选①,由//AB CD 可得B C ∠=∠,由AAS 定理可得ABE DCF △≌△,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可得结果;若选③,由//AE DF 可得AEB DFC =∠∠,可证得ABE DCF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可得结果.【详解】.法一:若选①,证明如下:△//AB CD ,△B C ∠=∠.△,A D AE DF ∠=∠=,△ABE DCF △≌△.△AB CD =.法二:若选③,证明如下:△//AB CD ,△B C ∠=∠.△//AE DF ,△AEB DFC =∠∠.△AE DF =,△ABE DCF △≌△.△AB CD =.【点睛】本题只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关键. 18.如图,要测量水池宽AB ,可从点A 出发在地面上画一条线段AC ,使AC AB ⊥,再从点C 观测,在BA 的延长线上测得一点D ,使ACD ACB ∠=∠,这时量得120m AD =,则水池宽AB 的长度是__m .【答案】120【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详解】AC BD ,90CAD CAB ∴∠=∠=︒,CA CA =,ACD ACB ∠=∠,()ACD ACB ASA ∴∆≅∆,120AB AD m ∴==,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19.如图,BE △AE ,CF △AE ,垂足分别为E 、F ,D 是EF 的中点,CF =AF .(1)请说明CD =BD ;(2)若BE =6,DE =3,请直接写出△ACD 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27.【分析】(1)由BE △AE ,CF △AE 可得△BED =△CFD ,再由D 是EF 的中点可得ED =FD ,然后根据ASA 可证△BED △△CFD ,最后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F =EB =6,然后可得DF =3,再计算出AD 的长,最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BE △AE ,CF △AE ,△△BED =△CFD ,△D 是EF 的中点,△ED =FD ,在△BED 与△CFD 中,CFD DEB DF DECDF BDE ∠=∠⎧⎪=⎨⎪∠=∠⎩, △△BED △△CFD (ASA ),△CD =BD ;(2)由(1)得:CF =EB =6,△AF =CF ,△AF =6,△D 是EF 的中点,△DF =DE =3,△AD =9,△△ACD 的面积:12AD •CF =12×9×6=27.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面积计算等知识点,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20.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AB =CD ,△ABC =△BCD ,BE ,CE 分别是△ABC ,△BCD 的角平分线.(1)求证:△ABE △△DCE ;(2)当△A =80°,△ABC =140°时,求△AED 的度数.【答案】(1)见解析;(2)100°【分析】(1)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BE =△CBE ,△BCE =△DCE ,可证明△ABE △△DCE (SAS );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 =△D =80°,根据五边形的内角和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证明:△BE ,CE 分别是△ABC ,△BCD 的角平分线.△△ABE =△CBE ,△BCE =△DCE ,△△ABC =△BCD ,△△ABE =△DCE ,△EBC =△ECB ,△BE =CE ,在△ABE 和△DCE 中,AB CD ABE DCE BE CE =⎧⎪∠=∠⎨⎪=⎩,△△ABE △△DCE (SAS );(2)解:△△ABE △△DCE ,△△A =△D =80°,△△ABC =140°,△△ABC =△BCD =140°,△五边形ABCDE 的内角和是540°,△△AED =540°-△A -△D -△ABC -△BCD =540°-80°-80°-140°-140°=100°.【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五边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1.已知:如图//12180EF CD ∠+∠=︒,.(1)试说明//GD CA (填空)△//EF CD△1∠+_____180=︒(_____________)△12180∠+∠=︒△2∠=____________△//GD CA (________________)(2)若CD 平分,ACB DG ∠平分CDB ∠,且40A ∠=︒,求ACB ∠的度数.【答案】(1)见解析;(2)80°【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ECD =180°,再由已知得出△2=△ECD ,即可得出结论;(2)由(1)得:GD △CA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DG =△A =40°,△ACD =△2,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CD =△2=△BDG =40°,由CD 平分△ACB ,得出△ACB =2△ACD =80°.【详解】解:(1)△EF △CD△△1+△ECD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又△△1+△2=180°(已知)△△2=△ECD (等式的性质)△GD △CA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由(1)得:GD △CA ,△△BDG =△A =40°,△ACD =△2,△DG 平分△CDB ,△△ACD =△2=△BDG =40°,△CD 平分△ACB ,△△ACB =2△ACD =8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已知ABN 和ACM △位置如图所示,AB AC =,AD AE =,12∠=∠.(1)试说明:BD CE =;(2)试说明:M N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利用SAS 可证明△ABD △△ACE ,即可证明结论;(2)根据△ABD △△ACE 可知△B =△C ,然后由等量代换得出△BAN =△CAM ,从而利用ASA 可证明△ABN △△ACM ,从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在△ADB 和△AEC 中,12AB AC AD AE =⎧⎪∠=∠⎨⎪=⎩△△ADB △△AEC (SAS ),△BD =CE ;(2)△12∠=∠,△BAN CAM ∠=∠,△△ADB △△AEC ,△B C ∠=∠,△180180B BAN C CAM ︒-∠-∠=︒-∠-∠,即M 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3.如图,AC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1B ∠=∠,点E ,F 分别在边AB ,BC 上,且BE CD =,BF CA =,连接EF .(1)求证:2D ∠=∠;(2)若//EF AC ,74D ∠=︒,求BAC ∠的度数.【答案】(1)见解析;(2)74°【分析】(1)利用边角边公理证明≌BEF CDA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答案; (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2BAC ∠=∠,而274∠=∠=︒D ,从而可得答案.【详解】(1)证明:在BEF 和CDA 中,BE CD =,1B ∠=∠,BF CA =,△≌BEF CDA △△.△2D ∠=∠.(2)解:△//EF AC ,△2BAC ∠=∠.由(1)知,274∠=∠=︒D ,△74∠=︒BA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利用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所示,点M 是线段AB 上—点,ED 是过点M 的一条直线,连接AE 、BD ,过点B 作//BF AE 交ED 于F ,且EM FM =.(1)若5AE =,求BF 的长;(2)若90AEC ∠=︒,DBF CAE ∠=∠,求证:CD FE =.【答案】(1)5;(2)见解析【分析】(1)根据ASA 证明△AEM △△BFM 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ASA 证明△ACE △△BDF 得到 CE =BF ,根据线段的差即可得结论.【详解】解:(1)△//BF AE△AEM BFM ∠=∠在AEM ∆和BFM ∆中,AME BMF EM FMAEM BFM ∠=∠⎧⎪=⎨⎪∠=∠⎩△AEM BFM ∆≅∆△BF =AE =5;(2)证明:△90AEC ∠=︒,//BF AE△90AEC BFM ∠=∠=︒△90DFB ∠=︒又AEM BFM ∆≅∆△AE BF =又△DBF CAE ∠=∠,△ACE BDF ∆∆≌△CE DF =△CE CF DF CF -=-△EF C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角形的全等性质练习题掌握三角形的全等性质及判定条件
三角形的全等性质练习题掌握三角形的全等性质及判定条件全等性质是数学中关于三角形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两个三角形的对应的边和角完全相等。
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时,掌握全等性质及其判定条件十分必要。
本文将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帮助读者巩固对三角形的全等性质的理解,并学会应用判定条件。
练习题一:给出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和夹角,判断它们是否全等。
1. 已知三角形ABC,其中∠A=50°,BC=12cm,AC=8cm。
另一三角形DEF中,∠D=50°,EF=12cm,DF=8cm。
判断三角形ABC与DEF是否全等。
解析:根据全等性质的判定条件,我们可以比较三个对应的边和角是否相等。
首先,∠A=∠D=50°;其次,由斜边和一边确定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C=EF=12cm;再次,根据两边定夹角的性质,AC=DF=8cm。
由此可得,三角形ABC与DEF满足全等性质,即两个三角形全等。
练习题二:根据给定的条件,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 已知三角形XYZ的边长分别为XY=3cm,YZ=4cm,ZX=5cm。
另一三角形UVW的边长分别为UV=4cm,VW=3cm,WU=5cm。
判断三角形XYZ与UVW是否全等。
解析:根据全等性质的判定条件,我们可以逐个比较三个对应的边和角是否相等。
首先,根据边长可以得知XY=UW=3cm,YZ=VW=4cm,ZX=UV=5cm;其次,根据斜边和一边确定三角形性质的定理可知,∠X=∠U,∠Y=∠V,∠Z=∠W,且它们的度数相等。
由此可得,三角形XYZ与UVW满足全等性质,即两个三角形全等。
练习题三:根据所给的图形,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3. 已知下图中,∠ABC=∠DEF,∠ACB=∠DFE,AB=DE。
判断三角形ABC与DEF是否全等。
(注意:此处省略了图形,请读者自行绘制)解析:根据所给的条件,我们可以得知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即∠ABC=∠DEF,∠ACB=∠DFE。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本文介绍了八年级上册数学中的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包括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
要点一介绍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其中包括边角边(SAS)、角边角(ASA)、角角边(AAS)、斜边、直角边定理(HL)、边边边(SSS)等判定方法,并说明了对应元素相等的性质。
要点二介绍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思路,包括找夹角、找直角、找另一边、边为角的对边等方法。
要点三介绍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以及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辅助线。
要点四介绍了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包括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证明角相等的方法等。
XXX∠FAE。
又∠EAG+∠XXX∠BAG=180°。
AEF≌△AGF(AAS)。
XXX.结论:BE=FD,EF=FD/2.2、(2014•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边上一点,且AD=AC.连接CD,交AB于E点.证明:AE=DE.思路点拨】1)延长AD交CE于点F;2)证明△AFE≌△CFD,得到∠AFE=∠CFD,再证明△AED≌△CED,得到AE=DE.答案与解析】证明:(1)连接AF,CF,DF,因为AB=AC,AD=AC,∴∠BAD=∠CAD,∠AFD=∠CFD。
又∠AFE=∠XXX,∴△AFE≌△CFD(AAS)。
AE=DE.证明:作角平分线AD,连接BD,CD.AB=AC。
BAD=∠CAD。
又∠ABD=∠ACD。
ABD≌△ACD(AAS)。
BD=CD。
又∠BDA=∠CDA。
BDA≌△CDA(SAS)。
B=∠C.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AAS和SAS定理。
证明:过点A作AD⊥BC,则在Rt△ABD与Rt△ACD 中,由于AB=AC,AD=AD,根据HL(斜边-直角边-斜边)可得Rt△ABD≌Rt△ACD,因此∠B=∠C。
专题26 三角形全等【考点巩固】(解析版)
专题26 三角形全等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1.如图所示,已知△ABC△△ADE,BC的延长线交DE于F,△B=△D=25°,△ACB=△AED =105°,△DAC=10°,则△DFB为()A.40°B.50°C.55°D.60°【分析】设AD与BF交于点M,要求△DFB的大小,可以在△DFM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转化为求△AMC的大小,再转化为在△ACM中求△ACM就可以.【答案】解:设AD与BF交于点M,△△ACB=105,△△ACM=180°﹣105°=75°,△AMC=180°﹣△ACM﹣△DAC=180°﹣75°﹣10°=95°,△△FMD=△AMC=95°,△△DFB=180°﹣△D﹣△FMD=180°﹣95°﹣25°=60°.故选:D.2.如图,△ABC△△AED,连接BE.若△ABC=15°,△D=135°,△EAC=24°,则△BEA的度数为()A.54°B.63°C.64°D.68°【分析】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AE=54°,进而得出答案.【答案】解:△△ABC△△AED,△D=135°△△C=△D=135°,AB=AE,△△ABE=△AEB,△△ABC=15°,△D=△C=135°,△△BAC=30°,△△EAC=24°,△△BAE=54°,×(180°﹣54°)=63°.则△BEA的度数为:12故选:B.3.下图所示的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的图形,正确的是()A.B.C.D.【分析】直接利用全等图形的性质进而得出答案.【答案】解:如图所示: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的图形,.故选:B.考点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2021·重庆)如图,点B,F,C,E共线,△B=△E,BF=EC,添加一个条件,不等判断△ABC△△DEF的是()A.AB=DE B.△A=△D C.AC=DF D.AC△FD【答案】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逐一分析即可解题.【详解】解:BF =EC ,BC EF ∴=A. 添加一个条件AB =DE ,又,BC EF B E =∠=∠()ABC DEF SAS ∴△≌△故A 不符合题意;B. 添加一个条件△A =△D又,BC EF B E =∠=∠()ABC DEF AAS ∴≌故B 不符合题意;C. 添加一个条件AC =DF ,不能判断△ABC △△DEF ,故C 符合题意;D. 添加一个条件AC △FDACB EFD ∴∠=∠又,BC EF B E =∠=∠()ABC DEF ASA ∴≌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021·山东)如图,四边形ABCD 中,BAC DAC ∠=∠,请补充一个条件____,使ABC ADC △≌△.【答案】D B ∠=∠(答案不唯一)【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详解】解:添加的条件为D B ∠=∠, 理由是:在ABC 和ADC 中,BAC DAC D B AC AC ∠=∠⎧⎪∠=∠⎨⎪=⎩,△ABC ADC △≌△(AAS ),故答案为:D B ∠=∠.3.(2021·湖北)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 的坐标为()1,0-,点A 的坐标为()3,3-,将点A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B ,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答案】()2,2【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易证明ADC CEB △≌△,求出OE 、BE 的长即可求出B 的坐标.【详解】解:如图所示,点A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B ,过点A 作x 轴垂线,垂足为D ,过点B 作x 轴垂线,垂足为E ,△点C 的坐标为()1,0-,点A 的坐标为()3,3-, △CD=2,AD =3,根据旋转的性质,AC =BC ,△90ACB ∠=︒,△90ACD BCE ∠+∠=︒,△90ACD DAC ∠+∠=︒,△BCE DAC ∠=∠,△ADC CEB △≌△,△AD =CE =3,CD =BE =2,△OE =2,BE =2,故答案为:()2,2.4.(2021·湖南衡阳市)如图,点A 、B 、D 、E 在同一条直线上,,//,//AB DE AC DF BC EF =.求证:ABC DEF △≌△.【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AC DF BC EF ,可以得到,A FDE ABC DEF ∠=∠∠=∠,然后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利用ASA 证明△ABC △△DEF 即可.【详解】证明:点A ,B ,C ,D ,E 在一条直线上△//,//AC DF BC EF△,A FDE ABC DEF ∠=∠∠=∠在ABC 与DEF 中CAB FDE AB DEABC DEF ∠=∠⎧⎪=⎨⎪∠=∠⎩△()ABC DEF ASA △≌△5.(2020•泸州)如图,AC 平分△BAD ,AB =AD .求证:BC =DC .【分析】由“SAS”可证△ABC△△ADC,可得BC=DC.【解答】证明:△AC平分△BAD,△△BAC=△DAC,又△AB=AD,AC=AC,△△ABC△△ADC(SAS),△BC=CD.6.(2020•无锡)如图,已知AB△CD,AB=CD,BE=CF.求证:(1)△ABF△△DCE;(2)AF△DE.【分析】(1)先由平行线的性质得△B=△C,从而利用SAS判定△ABF△△DCE;(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FB=△DEC,由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AFE=△DEF,再由平行线的判定可得结论.【解答】证明:(1)△AB△CD,△△B=△C,△BE=CF,△BE﹣EF=CF﹣EF,即BF=CE,在△ABF和△DCE中,△{AB=CD ∠B=∠C BF=CE,△△ABF△△DCE(SAS);(2)△△ABF△△DCE,△△AFB=△DEC,△△AFE=△DEF,△AF△DE.7.(2020•台州)如图,已知AB=AC,AD=AE,BD和CE相交于点O.(1)求证:△ABD△△ACE;(2)判断△BO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分析】(1)由“SAS”可证△ABD△△ACE;(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D=△ACE,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ACB,可求△OBC=△OCB,可得BO=CO,即可得结论.【解答】证明:(1)△AB=AC,△BAD=△CAE,AD=AE,△△ABD△△ACE(SAS);(2)△BO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ABD△△ACE,△△ABD=△ACE,△AB=AC,△△ABC=△ACB,△△ABC﹣△ABD=△ACB﹣△ACE,△△OBC=△OCB,△BO=CO,△△BOC是等腰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如图,△ABC ≌△ECD ,AB 和EC 是对应边,C 和D 是对应顶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B =CE
B. ∠A =∠E
C. AC =DE
D. ∠B =∠D
2. 如图,△ABC ≌△BAD ,A 和B ,C 和D 分别是对应顶点,若AB =6cm ,AC =4cm ,BC =5cm ,则AD 的长为( )
A. 4cm
B. 5cm
C. 6cm
D. 以上都不对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②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④若△ABC ≌△DEF ,△DEF ≌△MNP ,△ABC ≌△MNP.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4. (2014秋•庆阳期末)如图,△ABC ≌△A ′B ′C ,∠ACB=90°,∠A ′CB=20°,则∠BCB ′的度数为( )
A.20°
B.40°
C.70°
D.90°
5. 已知△ABC≌△DEF,BC =EF =6cm ,△ABC 的面积为18平方厘米,则EF 边上的高是( )
A.6cm
B.7cm
C.8cm
D.9cm
6. 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 、BD 分别为折痕,则∠CBD 的度数为( )
A .60°
B .75°
C .90°
D .95°
二、填空题
7.(2014秋•安阳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AOB ≌△COD ,∠AOB=∠COD ,∠A=∠C ,则∠D 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_,图中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如图,△ABC ≌△AED ,AB =AE ,∠1=27°,则∠2=___________.
9. 已知△DEF ≌△ABC ,AB =AC ,且△ABC 的周长为23cm ,BC =4cm ,则△DEF 的边中必有一条边等于______.
10. 如图,如果将△ABC 向右平移CF 的长度,则与△DEF 重合,那么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__________;若∠A =46°,则∠D =________.
11.已知△ABC ≌△'''A B C ,若△ABC 的面积为10 2
cm ,则△'''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_ 2cm ,若△'''A B C 的周长为16cm ,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_cm .
12. △ABC 中,∠A ∶∠C ∶∠B =4∶3∶2,且△ABC ≌△DEF ,则∠DEF =______ .
三、解答题
13.如图,已知△ABC ≌△DEF ,∠A =30°,∠B =50°,BF =2,求∠DFE 的度数与EC 的长.
14. (2014秋•射阳县校级月考)如图,在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其中A 和D 、B 和E 是对应点.
(1)用符号“≌“表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要求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
(2)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
(3)写出图中互相平行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15. 如图,E为线段BC上一点,AB⊥BC,△ABE≌△ECD.判断AE与DE的关系,并证明你的
结论.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D;
2. 【答案】B;
【解析】AD与BC是对应边,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3. 【答案】C;
【解析】③和④是正确的;
4. 【答案】C;
【解析】解:∵△ACB≌△A′CB′,
∴∠ACB=∠A′CB′,
∴∠BCB′=∠A′CB′﹣∠A′CB=70°.
故选C.
5. 【答案】A;
【解析】EF边上的高=182
6 6
⨯
=;
6. 【答案】C;
【解析】折叠所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找到对应角可解.
二.填空题
7. 【答案】∠OBA,OA=OC、OB=OD、AB=CD;
【解析】解:∵△AOB≌△COD,∠AOB=∠COD,∠A=∠C,
∴∠D=∠OBA,OA=OC、OB=OD、AB=CD,
故答案为:∠OBA,OA=OC、OB=OD、AB=CD.
8. 【答案】27°;
9. 【答案】4cm或9.5cm;
【解析】DE=DF=9.5cm,EF=4cm;
10.【答案】AB=DE、AC=DF、BC=EF、BE=CF, 46°;
11.【答案】10,16;
【解析】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周长相等;
12.【答案】40°;
【解析】见“比例”设k,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求解.
三.解答题
13.【解析】
解:在△ABC中,
∠ACB=180°-∠A-∠B,
又∠A=30°,∠B=50°,
所以∠ACB=100°.
又因为△ABC≌△DEF,
所以∠ACB=∠DFE,BC=E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所以∠DFE=100°
EC=EF-FC=BC-FC=BF=2.
14. 【解析】
解:(1)△ABC≌△DEF;
(2)AB=DE,BC=EF,AC=DF;∠A=∠D,∠B=∠E,∠ACB=∠DFE;
(3)BC∥EF,AB∥DE,
理由是:
∵△ABC≌△DEF,
∴∠A=∠D,∠ACB=∠DFE,
∴AB∥DE,BC∥EF.
15. 【解析】 AE=DE ,且AE⊥DE
证明:∵△ABE≌△ECD,
∴∠B=∠C,∠A=∠DEC,∠AEB=∠D,AE=DE
又∵AB⊥BC
∴∠A+∠AEB=90°,即∠DEC+∠AEB=90°
∴AE⊥DE
∴AE与DE垂直且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