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全章教案

合集下载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等式的性质和运用。

本节内容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式,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也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思维训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册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对于数学的基础运算和逻辑思维有一定的掌握。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能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运用。

2.难点: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以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式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不等式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解题技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际问题,用于引入不等式概念。

2.准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案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3.准备分组讨论的任务,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知识。

4.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式概念,例如:小明比小红高,可以表示为小明的高度 > 小红的高度。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案例,通过具体案例讲解不等式的解法。

例如,解不等式 2x > 6,可得 x > 3。

3.3一元一次不等式-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3一元一次不等式-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3 一元一次不等式-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不等式的概念和符号;
2.学会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3.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转化为不等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不等式的概念和符号;
2.学会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难点
1.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转化为不等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
1.案例引入法;
2.讲解和演示法;
3.练习和讨论法;
4.归纳和概括法。

教学过程
1.引入(5分钟)
老师介绍不等式的概念和符号。

2.讲解(10分钟)
老师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方法。

3.演示(10分钟)
老师演示一些例题的解法。

4.练习(15分钟)
学生自己完成一些练习题,老师辅导答疑。

5.讨论(10分钟)
学生讨论一些问题,并与老师进行课堂交流。

6.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对今天学习的知识点做好复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教师讲解和演示、练习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方法。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掌握不够,需要加强巩固。

下一节课将进一步加强训练,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本章内容。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3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3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3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认识一
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3.3
一元一次等式
第1课时
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
1.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
2.通过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掌握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复习提问:
(1)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是什么?
(2)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
②2x>x-5
③x-4<6
④x≥x
(3)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教学说明】通过问题,让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以及不等式的意义,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不等式的解集,为后面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提供条件.同时让学生体会等式与不等式之间所蕴含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探究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观察下列不等式:
这些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点?
【归纳结论】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例:5x+6≤4,7x +10>5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么?
解:上述两个不等式都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因为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单元第三单元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上)学习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难点例2较为复杂,几乎包括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全部步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观看课件中的图片是一个足球场,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个长方形足球训练场的长为x(m),宽为70m,如果它的周长等于350m,面积等于7560m2,你能求出x的值吗?(列出式子即可)根据题意,可列出下面的式子⎧⎨⎩2(x+70)=350 70x=7560上面是个什么式子?一元一次方程组一个长方形足球训练场的长为x(m),宽为思考自议要正确理解不等式组的解,善于利用图形,做到数形结合.70m 。

如果它的周长大于350m,面积小于7560m ²,你能确定x 的取值范围吗?2(x+70)>350 70x<7560定义: 一般地,由几个同一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一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如3x-2>1-2x 3.5x<5x-2>x-33都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注意:1、只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一次2、可以包含两个以上一元一次不等式3、不能漏掉大括号,大括号表示同时满足画一画 利用数轴求出满足不等式组 x >1x ≤3⎧⎨⎩的x 的值的公共部分.组成不等式组的各个不等式的解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想一想 数轴上出现这种情况不等式有没有解。

当它们没有公共部分时,则称这个不等式组无解.讲授新课二、提炼概念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2)将它们的解表示在同一数轴上(3)求原不等式组的解(即为它们解的公共部分).三、典例精讲例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x+2>x ①13x≤2 ②分析: 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的意义, 只要求出各不等式的解的公共部分即可.解: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6把①, ②两不等式的解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是-1<x≤6例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5X>X-2(2X-1) ①3x-2 4x2②解: 解不等式①,去括号,得3-5x>x-4x+2移项、整理,得-2x>-1对于具有多种不等关系的问题,可通过不等式组解决,解题关键是建立不等式组.∴x< 12解不等式②,去分母,得 3x-2>10-2x 移项、整理,得5x>12 ∴x>125把① ,②两个不等式的解表示在数轴上所以原不等式组无解。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4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不等式组的定义、解法及其应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不等式组的解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组的定义,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

2.能够应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不等式组的定义和解法。

2.如何应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等式组的解法。

2.使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不等式组的应用。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不等式组实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2.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等式组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讲解不等式组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组的概念。

接着讲解不等式组的解法,引导学生掌握解不等式组的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解不等式组,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典型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的不等式组解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不等式组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全章教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全章教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全章教案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整式乘法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章主要通过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后续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不等式组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式、有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其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

2.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练习题、测试题等。

3.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不等式概念,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谁的数量多?”引导学生思考,引出不等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性质和表示方法。

通过PPT展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图像,让学生直观理解不等式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解以下不等式:2x + 3 > 7。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讲解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分析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让学生互相讨论,加深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数的平方大于另一个数,求这个数的范围。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1)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法及其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不等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法和应用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法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法及其应用。

2.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导入和巩固知识点。

2.准备PPT,用于呈现知识点和示例。

3.准备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问小明和小红谁苹果多?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可以用不等式来表示和解决。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法及其应用。

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例如:ax > b(a、b为实数,a≠0)。

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例如:将不等式两边同除以a,得到x > b/a。

同时,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参考教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参考教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不等式组的含义,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对于不等式组的解法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组的含义,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2.教学难点:对于不等式组的解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等式组的含义和解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等式组的特点和解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解答一个不等式组,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解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不等式组的练习题,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不等式组的解法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不等式组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不等式组的解法的理解。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实数、方程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学生来说,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实数、方程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对学生来说,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

2.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的讲解,以及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理解和运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实数、方程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练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巩固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理解和运用。

3.3.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数学八年级上册

3.3.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数学八年级上册
2.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部分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在理论讲解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不等式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更多具体的实例来辅助理解。
---------------------
|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最高次数为一次的不等式
| 性质:传递性、对称性、可加性、可乘性
类项 → 化简
| ↓
| 示例:4x - 7 < 0
|---------------------
| 应用:购物优惠、路线选择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3.3.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情况?”(如购物时比较价格,做游戏时比较分数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不等式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不等式的奥秘。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全班。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求解方法,同时也看到了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不等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活动过程,分享他们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3.1,认识不等式》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3.1,认识不等式》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3.1,认识不等式》教案第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3.1 认识不等式1.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2.能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 3.能用实际生活背景和数学背景解释简单不等式的意义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准确地表示出不等关系. 列举出学生身体的高矮、距离学校路程的远近、百米赛跑的时间、数学成绩的多少等现实生活中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描述出某种客观事物在数量上存在的不等关系.那么这些不等关系怎样在数学上表示出来呢?【教学说明】让学生自由地展开联想,教师列举不等关系的相关素材,让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进行观察、归纳,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不等关系与相等关系一样,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这样学生会由衷地产生用数学工具研究不等关系的愿望,从而进入下一步的探究学习,由此引入新课. 探究:1.某中学准备在学校饭厅新添一个通风口,四周用长为xm(x≤5)的装潢条镶嵌(不计接缝),现有两种设计方案.如下图:问题:2.通过测量一棵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计算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米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为3㎝,这棵树至少生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m?(只列关系式)请大家互相讨论后列出关系式. 观察由上述问题得到的关系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教学说明】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出不等式的概念,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归纳结论】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例1.在数学表达式:(1)-3<0 ;(2)3x+5>0; (3)x2-6;(4)x=-2;(5)y≠0;(6)x≥50中,不等式的个数是()A.2B.3C.4D.5 解析:根据不等式的定义,只要有不等符号的式子就是不等式,所以(1),(2),(5),(6)为不等式,共有4个.故选C. 例2.某市最高气温是33℃,最低气温是24℃,则该市气温t(℃)的变化范围是()A.t>33B.t≤24C.24<t<33D.24≤t≤33 解析:由题意,某市最高气温是33℃,最低气温是24℃,说明其它时间的气温介于两者之间,所以该市气温t(℃)的变化范围是:24≤t≤33.故选D. 例3.若m是非负数,则用不等式表示正确的是()A.m<0B.m>0C.m≤0D.m≥0 解析:非负数即正数或0,即大于或等于0的数,则m≥0.故选D. 例4.k的值大于-1且不大于3,则用不等式表示k的取值范围是.(使用形如a≤x≤b的类似式子填空.)答案:-1<k≤3. 例5.801班班长拿了56元钱去给班内20名优秀学生买奖品,奖品有两种:钢笔和笔记本.已知钢笔每支5元,笔记本每本3元,如果买x支钢笔,则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是5x+3(20__)≤ 56. 【教学说明】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及时反馈. 本节课应掌握:能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特别要注意“不大于”,“不小于”等词语的理解.通过不等关系的式子归纳出不等式的概念.。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案第三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案第三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5) 的 2 倍减去 1 不小于 与 3 的和; (7) 的 2 倍加上 3 的和大于-2 且小于 4; (8) 减去 5 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
教学反思:
3
乐清市英华学校
八年级数学(上册)备课
3.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 2.会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变形。 3.在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的转换过程中,渗透类比的学习方法. 4.通过分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 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是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是不等式性质 3 的探索与运用. 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知基础有:第一,会比较数的大小;第二,理解等式性质并知道等 式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第三、具备"通过观察、操作并抽象概括等活动获 得数学结论"的体会,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和合情推理归 纳能力。 不等式性质 3 缺少生活经验的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性质 3 造成负迁移, 导致学生不理解运用性质 3 时"为什么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在不等式的等 价变形时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本设计运用分组讨论合作 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对不等式性质 2、3 经历猜测、验证、纠错、归纳、完 善的充分的思考过程,自发生成。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类比-实验-交流”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指导观察 1、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学生举手回答,交流联想。 投影显示:等式的基本性质,接着回顾: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教学重点:运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难点:例 4 是本节的难点,要细细引导。 教学突破
建议教师与上节课联系起来,重视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从而指导学生体会 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全章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全章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全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整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不等式知识的章节。

本章主要通过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概念、性质以及解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不等式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不等式知识,对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所了解。

但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以及如何灵活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仍需进一步指导。

此外,学生在解决不等式问题时,常常会受到有理数运算的影响,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对不等式性质的掌握,以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能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培养学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不等式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及其应用。

2.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感受到不等式的实际意义。

2.引导发现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理解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学具:笔记本、练习本、相关学习资料。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不等式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如“小明比小红高,小红比小华高,请问小明、小红、小华的身高关系是什么?”让学生感受到不等式的实际意义。

八年级数学上册 3.3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教案 (新版)浙教版【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 3.3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教案 (新版)浙教版【教案】

3.3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目标
1.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复习和对不等式的性质的利用导入对解不等式的讨论。

3.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综合利用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解不等式的方法。

4.指导学生将文字表达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5.练习巩固,能将本节内容与上节内容联系起来。

教学重、难点重点
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阶梯步骤,并能准确求出解集。

难点
能将文字叙述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完成对应用问题的解决。

教学流程设计
不等式的关键在哪里。

的概念,让学生举例。

提醒学生注意
式的步骤,
元一次不等式要先将不等式化成最简形式,
完成例(3x。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参考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参考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参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含义,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不等式组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解法以及应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不等式组的解法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含义,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2.难点:对于复杂的不等式组,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解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使学生能够理解其含义和应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等式组的解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使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括生活实例、解题步骤和练习题。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解题过程和重点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和解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部分内容。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课堂教学设计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课堂教学设计

3 ×(-1/2)
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可以再举例吗?试一试!你又有什么样的结论呢?
-2
-3
-2×(-1)
-3×(-1)
-2×5
-3×5
-2×(-5)
-3 × (-5)
-2×1/2
-3×1/2
-2×(-1/2)
-3 ×(-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正数,所得的不 等式仍成立;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为 x(g),怎样表示 x 与 5 之间的关系?
(4)如图 5 -3,小聪与小明玩跷跷板。大家都不用力时,跷跷板左低、右高,小聪的身体 质量为 p(kg),书包的质量为 2 kg,小明的身体质量为 q (kg),怎样表示 p,q 之间的关 系?
(5)要使代数式 x + 3 有意义,x 的值与 3 之间有什么关系 ? x−3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课堂教学设计
认识不等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能力目标: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
力.
情感目标:1、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
2、初步体会不等式是研究量与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模型之一.
教学重、难点: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若 a<b , b <c ,则 a<c ,这个性质也叫做不等式的传递性。
(2)若 a <b,则 a+ c 和 b +c 哪个较大,
a- c 和 b- c 呢?请用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加以说明。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不等式仍成立。
a>b
a+c>b+c, a-c>b-c;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参考教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参考教案

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2.理解不等式组的解的概念.◆3.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4.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教学难点:例2较为复杂,几乎包括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全部步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也是难点.〖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一个长方形足球训练场的长为xm,宽为70m.如果它的周长大于350m,面积小于7560m²,你能确定x的取值范围吗?你能列出几个不等式?2.学生活动:找出已知条件,列出所有不等关系式,互相讨论,类推概念,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补充解决问题.3.最后教师总结两个不等式.如下,则:二.新课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由几个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一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像上面就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再例如:都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不等式组解的概念:组成不等式组的各个不等式的解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当它们没有公共部分时.我们称这个不等式组无解.3.做一做:例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解不等式①, 得: x>-1解不等式②, 得: x≤6把①②两个不等式的解表示在数轴上,如下图:-1 0 6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是-1<x≤64.应用拓展: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在取各个不等式的解公共部分时,有几种不同情况吗?若a<b,你能说出下列四种情况下不等式组的解吗?用数轴试一试.(1) (2)(3)(4)(设a<b)一般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由四种基本类型确定,它们的解集数轴表示如下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图示口诀x>ax>bx>b大大取大x<ax<bx<a小小取小x>a x<b a<x<b比小大,比大小,中间找x<a x>b 无解比小小,比大大,解不了(无解)(1) (2)(3) (4) 6.探索较复杂的不等式组的解法:例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由不等式①,去扩号得3-5x>x-4x+21移项,整理得-2x>-1 所以x<2解不等式②,去分母得3x-2>10-2x移项,整理得5x>1212所以x>5把①,②两个不等式的解表示在数轴上.0 1 2 3所以原不等式组无解.7.通过范例,帮助学生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依次解各个一元一次不等式.(2)把各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分别表示在同一数轴上.(3)根据解在数轴上的表示确定不等式组的解.三.巩固(学生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1. 解下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2)2. 分别求出本节开头问题中购买墨水笔和圆珠笔的桶数四.归纳1.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优等生谈学到什么知识,上进生谈体会;2.教师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不等式组的解的有关概念,要求会解有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也可以利用口诀“大大取大,小小取小,比小大比大小取中间,比大大比小小无解”来求不等式组的解.五.作业1.课内练习2.课本作业题A组。

z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全章教案

z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全章教案

课题:§不等关系教课目的:知识目标:认识不等式的意义 .能力目标:经历由详细实例成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感情目标: 1、感觉生活中存在着大批的不等关系.2、初步领会不等式是研究量与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模型之一.教课重、难点:1、要点:不等式的意义 .2、难点:经历由详细实例成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教课准备:40教师准备:课件 .教课方案过程:图 5-1一、创建情境:1、以下问题中的数目关系能用等式表示吗若不可以,应当用如何的式子来表示( 1)图 5-1 是公路上对汽车的限速标记,表示汽车在该路段行驶的速度不得超出40km/h. 用示汽车的速度,如何表示v 与 40 之间的关系( 2)据科学家测定,太阳表面的温度不低于6000℃。

设太阳表面的温度为t(℃)如何表示之间的关系( 3)如图 5-2,天平左盘放 3 个乒乓球,右盘放5g 砝码,天平倾斜。

设每个乒乓球的质量为样表示 x 与 5 之间的关系v(km/h) 表t 与 6000 x( g),怎( 4)如图书包的质量为5-3,小聪与小明玩跷跷板。

2 kg,小明的身体质量为q大家都不使劲时,( kg),如何表示跷跷板左低、右高,小聪的身体质量为p ,q 之间的关系p(kg),(5)要使代数式x 3存心义, x 的值与 3 之间有什么关系x 3二、研究新知:2、议一议:察看由上述问题获得的关系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色像 v≤ 40, t ≥ 6000, 3x>5, q< p+2, x≠ 3 这样,用符号“<” (或“≤” ),“>”(或“≥”),“≠”连成的数学式子,叫不等式( inequality )。

这些用来连结的符号统称不等号( inequality symbol )3、解说例题例 1 依据以下数目关系列不等式:( 1) a 是正数;( 2) y 的 2 倍与 6 的和比 1 小;( 3) x2减去 10 不大于 10;( 4 设) a, b,c 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做一做:( 1)已知 x1=1, x2=2,请在数轴上表示出x1, x2的地点;( 2) x<1表示如何的数的全体4、归纳: x< a表示小于 a的全体实数,在数轴上表示a左侧的所有点,不包含 a在内(如图 5— 4); x≥ a表示大于或等于 a的全体实数,在数轴上表示a右侧的所有点,包含a在内(如图 5一 5); b< x< a( b<a=表示大干 b而小于 a的全体实数,在数轴上表示如图5一 6.你能在数轴上分别近似地表示x> a, x≤ a和 b ≤ x< a( b< a=吗5、解说例 2一座小水电站的水库水位在12~20m (包含 12m ,20m )时,发电机能正常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不等关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不等式的意义.能力目标: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 情感目标:1、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 2、初步体会不等式是研究量与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模型之一.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不等式的意义.2、 难点: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 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1、下列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等式表示吗若不能,应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1)图5-1是公路上对汽车的限速标志,表示汽车在该路段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40km/h.用v(km/h)表示汽车的速度,怎样表示v 与40之间的关系(2)据科学家测定,太阳表面的温度不低于6000℃。

设太阳表面的温度为t (℃)怎样表示t 与6000之间的关系(3)如图5-2,天平左盘放3个乒乓球,右盘放5g 砝码,天平倾斜。

设每个乒乓球的质量为x (g ),怎样表示x 与5之间的关系(4)如图5-3,小聪与小明玩跷跷板。

大家都不用力时,跷跷板左低、右高,小聪的身体质量为p (kg ),书包的质量为2 kg ,小明的身体质量为q (kg ),怎样表示p ,q 之间的关系(5)要使代数式33-+x x 有意义,x 的值与3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探究新知:2、议一议:观察由上述问题得到的关系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图5-140像v≤40,t≥6000,3x>5,q<p+2,x≠3这样,用符号“<”(或“≤”),“>”(或“≥”),“≠”连成的数学式子,叫不等式(inequality)。

这些用来连接的符号统称不等号(inequality symbol)3、讲解例题例1 根据下列数量关系列不等式:(1)a是正数;(2)y的2倍与6的和比1小;(3)x2减去10不大于10;(4设)a,b,c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做一做:(1)已知x1=1,x2=2,请在数轴上表示出x1,x2的位置;(2)x<1表示怎样的数的全体4、归纳:x<a表示小于a的全体实数,在数轴上表示a左边的所有点,不包括a在内(如图5—4);x≥a 表示大于或等于a的全体实数,在数轴上表示a右边的所有点,包括a在内(如图5一5);b<x<a(b<a =表示大干b而小于a的全体实数,在数轴上表示如图5一6.你能在数轴上分别类似地表示x>a,x≤a和b ≤x<a(b<a=吗5、讲解例2一座小水电站的水库水位在12~20m(包括12m,20m)时,发电机能正常工作。

设水库水位为x(m).(1)用不等式表示发电机正常工作的水位范围,并把它表示在数轴上;(2)当水位在下列位置时,发电机能正常工作吗①x1=8;②x2=10;③x3=15;④x4=19.请用不等式和数轴给出解释.三、巩固反思:课内练习P102 T1 T2 T3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会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变形,提高他们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的运用.◆教学难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的运用和 不等式的变形以及范例要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的几种方法,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这些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法和学法〗操练合作发现总结式教学法操练总结 〖教学过程〗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练习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结论。

1.用“<、>、=“完成下列填空:(1)如果a <- 9,而- 9< 3 ,那么a_____3 。

(2)如果a >- 9,而- 9>-13 ,那么a____-13 。

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可以再举例吗试一试!能得到什么结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若a <b , b <c ,则a <c ,这个性质也叫做不等式的传递性。

2.通过实验观察,用“<、>、=“完成下列填空:8_>_5 8+2_>_5+2 10_>_ 7 10-2_>_7-2你发现了什么试一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通过观察和举实例合作学习,完成下列两个问题,并自己判断前面的猜想的结论是否正确 (1)已知a <b 和 b <c ,在数轴上表示如图:由数轴上a 和 c 的位置关系,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2)若a > b ,则 a+ c 和 b +c 哪个较大,a- c 和 b- c 呢请用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加以说明。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你总结出来了吗(1)∵0 1,∴a a+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2)∵(a-1)20∴(a-1)2-2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2. a,b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用“>”或“<”号填空:(1)a b; (2) |a||b|; (3)a+b 0(4)a-b 0 (5)a+b a-b (6)ab a3.通过计算,用“<、>、=“完成下列填空:2 3 2×(-1)3×(-1)2×5 3×5 2×(-5) 3 ×(-5)2×1/2 3×1/2 2×(-1/2) 3 ×(-1/2)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可以再举例吗试一试!你又有什么样的结论呢-2 -3 -2×(-1)-3×(-1)-2×5 -3×5 -2×(-5)-3 ×(-5)-2×1/2 -3×1/2 ,-2×(-1/2)-3 ×(-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正数,所得的不等式仍成立;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负数,必须把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所得的不等式成立。

再做一做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加入前,产品A的进口税超过产品B的进口税的1倍以上;加入后,这两种产品的进口税都下调了15%。

你认为加入后产品A的进口税仍超过产品B的进口税的1倍以上吗请说明理由。

二、对学生刚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应用1.范例讲解:已知a <0,试比较2a 与a 的大小解法一:举实例法解法二:数轴表示法解法三:应用性质2移项法2.课内练习:书本P:1063.探究活动:比较等式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三、对这节课所学知识回顾总结1。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2。

还有哪些困惑3。

布置作业:书本作业和 课外练习1. 当x 取下列数值时,不等式1-5x <16是否成立 , -4,-3,4,,0,-1.2.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1)x 的3倍大于x 的2倍与5的差; (2)y 的一半与4的和是负数; (3)5与a 的4倍的差不是正数; (4)3与x 的2倍的和是正数.3.按照下列条件写出仍然成立的不等式,并说明根据不等式的哪一条基本性质:(1)m >n ,两边都减去3; (2)m >n ,两边同乘以3; (3)m >n ,两边同乘以-3; (4)m >n ,两边同乘以m . 4. 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填入不等号,使不等式成立.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不等式基本性质. (1)若a-3<9,则 a ______12; (2)若-a <10,则a______ -10; (3)若>-2,则a ______-4; (4)若-a>0, 则 a______0。

5. 已知a <0,用>或< 号填空:使不等式成立.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不等式基本性质. (1)a+2 ______ 2; (2)a-1 ______ -1; (3)3a______ 0;(4)-3a______ 0; (5)a-1______0; (6)|a|______0. 6. 判断下列各题的推导是否正确为什么(1) 因为>,所以<; (2)因为a+8>4,所以a >-4; (3)因为4a >4b ,所以a >b ; (4)因为-1>-2,所以-a-1>-a-2; (5)因为3>2,所以3a >2a . 7. 照下列条件,写出仍能成立的不等式:(1)由-2<-1,两边都加-a ; (2)由7>5,两边都乘以不为零的-a ; (2) 由-3>-4,两边都除以不为零的-a . 8.用不等号填空:(1) 当a-b <0时,a______ b ; (2)当a <0,b <0时,ab ______0; (3)当a <0,b >0时,ab ______0;(4)当a >0,b <0时,ab ______ 0; (5)若a ______ 0,b <0, 则ab >0; 9.设a <b ,用不等号连接下列各题中的两个代数式: (1)a-1,b-1; (2)a+2,b+2; (3)2a ,2b ; 10.用不等号填空:等式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1)若a-b<0,则a ______ b;(2)若b<0,则a+b ______ a;(3)b<a<2,则(a-2)(b-2)______0;(2-a)(2-b)______ ;(2-a)(a-b)______.一元一次不等式(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通过"等与不等"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对立统一的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解法步骤并准确地求出解集.并能准确的把解表示在数轴上.◆教学难点:正确地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3.◆教学关键: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的区别,等式性质2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先复习不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制好的幻灯片放出:1、题组练习:用“>”和“<”填空(1)2 0;-5 2;-7 -10;(2)设a>b,则:a+1 b+1 a-3___b-3 3a 3b -a -b2、议论(用幻灯片打出):(1)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明下列语句对不对:①从5 > 4一定能得到5a>4b,②从1/3< 1一定能得到1/3a<a.(2)①甲在不等式-100 < 0的两边都乘以-1,竟得到100<0!它错在哪里②乙在不等式2x > 5x的两边都除以x,竟得到2 > 5!它错在哪里生:[由学习小组(4人或6人)讨论后选一代表回答]3、回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完成练习:解下列方程,并用数轴表示它的解:(1)3x=18; (2)5x-3=7x+1 ;注:由四个学习小组出两名同学自选一题上黑板演算,并对挑选较难题的同学进行激励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