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策略)世界粮食价格问题

(定价策略)世界粮食价格问题
(定价策略)世界粮食价格问题

世界粮食价格问题

有一天我到市场买东西时,我发现东西的价格都比以往同期涨了不少,经过我对商家的一番调查后,总的来说粮食涨价最为显著。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对经济的学习,我认为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与商品的价值规律有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就如我们平常买一件商品,一辆汽车与一辆自行车相比,当然是汽车的价格高,同样粮食也一样优质的大米也比普通的粗米贵。

但同时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就拿2000年的“非典”时期,那些平常价格并不高的白醋,板南斤,甚至食盐也涨价了很多,而那时的人们都到处抢购,使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场面,促使这些商品价格不断升高。和有一段时间的牛蒡也在市场的供应上出现同样的问题。其原因是人们当时都听说这种药草对身体健康,于是就争先抢购,价格从几块钱涨到几十甚至上百元。同样现今的粮食价格也如此,它也受供求的影响。

同样,价格也受居民的消费影响,消费主要受居民的收入影响。就拿上海和山西这两个地方比较,在上海三十多元的大米,人们都买,同样的大米在山西却只能买几元,这明显时种区别。

同样这也受这国家或地区生产粮食和人口的关系有关。如,世界粮食计划署面临的资金紧缺问题最为严重。由于粮食价格上升,该组织自身做出的一些承诺都无法兑现。该组织今年的预算资金总额约30亿美元,用于为世界饥饿人口提供援助。目前的资金缺口大约为7.5亿美元,其中近一半已经得到各国政府的承诺,将提供这笔资金。展。(记者胡红蕾) 新华社电近日,在中国(齐齐哈尔)第八届绿色食品博览会期间举行的中国粮油市场信息报告会上,国家粮食信息中心副主任杨卫路表示,今年在世界粮食危机,国际粮价飞涨的情况下,中国粮食有望继续实现增产,总产量将达到5.1亿吨以上,国内粮食价格将基本保持比较平稳的状况。

粮食的价格受多方面影响,包括自然等因素。杨卫路说,今年以来,在努力克服年初雨雪冰冻等灾害影响的基础上,我国农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早稻产量基本持平,秋粮长势良好。特别是在今年国际市场粮价飞涨的情况下,我国的粮食等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将达5.115亿吨,比2007年净增1000多万吨。其中,稻谷产量将达到1.8549亿吨,比2007年净增101万吨;小麦产量将达到1.0986亿吨,比2007年净增264万吨;玉米将达到1.5183亿吨,比2007年净增417万吨;豆类将达到1754万吨,比2007年净增346万吨。

杨卫路认为,由于我国粮食有望连续第五年实现增产,虽说增产幅度有限,但各类品种均出现当年结余,加之国家通过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收购和拍卖活动等宏观调控手段,国内粮食价格将基本保持比较平稳的状况。

杨卫路说,价格暴涨是今年粮食危机的主要表现,但价格上涨的动力来自石油价格,涨价的直接原因是石油问题。未来的粮价将越来越多地看石油的“变化”,在石油不足或价格过高的情况下,相关农产品就会在利益驱动下向能源转化,包括粮食及一切可以转化的农作物均不能幸免。这意味着全球性农产品和粮食高价位时期已经到来,人们的所有经济工作,都必须逐渐适应这种变化。

在当今世界,很多地方也出现了有关粮食价格和粮食不足等问题。但是广袤的拉美并非到处是美景。大多数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由于气候和耕地面积所限,其粮食严重依赖进口。而全球高涨的粮价对这些国家的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引发社会动乱。尼加拉瓜、洪都拉斯、海地不得不依靠国际社会的紧急援助渡过难关。

此外,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也使整个拉美地区遭受营养不良的贫困人口升至5100万,仅去年就新增600万。

但与此同时,粮食问题也给不少农业大国代来好处。物产丰富的拉美大陆对当前笼罩全球的粮食危机似乎有着更大的回旋余地。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由于分布的不均衡性,拉美国家的农业经济呈现出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独特格局,拉美国家只有加强一体化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南美国家是全球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区,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全球名列前茅。据泛美农业合作研究所提供的数字,南美地区提供了全球25%的粮食、34%的油料作物、25%的水果、11%的块茎作物、31%的肉类和24%的牛奶。

巴西无疑是拉美“粮仓”的重量级国家,巴西的大豆、肉类、蔗糖、咖啡等

产品的生产成为国际农产品市场引领价格的风向标之一。据巴西农业部提供的数字,该国大豆的年出口额达55亿美元,并有望在近年内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大豆出口国。巴西还是全球最主要的牛肉生产国之一,该国的肉类年出口额达50亿美元。此外,巴西的蔗糖生产也居世界前列,产量为3070万吨。巴西还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产和出口国。

受益于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推高,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间,巴西农牧产品出口收入创下64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今年1至6月,巴西大豆、肉类、谷物、林产品和咖啡是巴西出口收入增长最多的产品,均取得两位数增长。

阿根廷是世界上四大农业净输出国之一,该国的大豆油、柠檬、梨、蜂蜜、葵花子出口方面居世界前列。阿根廷力争在玉米、高粱、全脂奶粉、葵花子油、花生出口方面“更上一层楼”,其目标还包括成为世界第三大大豆和第四大小麦出口国。此外,拉美主要经济体墨西哥在农业方面也有不俗表现,是世界第四大玉米生产国和世界第五大蜂蜜生产国。

泛美农业合作研究所认为,目前拉美的农业资源并未得到完全开发,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最具农业扩张能力的国家,预计到2030年拉美的农产品产量可望翻一番。

价格暴涨是今年粮食危机的主要表现,但价格上涨的动力来自石油价格,涨价的直接原因是石油问题。未来的粮价将越来越多地看石油的“变化”,在石油不足或价格过高的情况下,相关农产品就会在利益驱动下向能源转化,包括粮食及一切可以转化的农作物均不能幸免。这意味着全球性农产品和粮食高价位时期已经到来,人们的所有经济工作,都必须逐渐适应这种变化。

就此问题不少国家采取了措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拉美国家必须看到“硬币的两面”,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证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联合国14日和15日就世界粮食危机问题举行了紧急会议。据联合国网站报道,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在瑞士伯尔尼呼吁富裕国家加大援助力度,以帮助世界饥饿人口摆脱粮食危机。

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积极努力下,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粮食计划署、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首次组成了强大的联盟,以寻求摆脱粮食危机。根据联合国提供的数据,去年世界范围内粮食价格上涨了40%。原因是多方面的:对粮食的需求增大,能源价格上涨以及干旱。但正如潘基文所指出的,忽略了对农业领域的投资也是原因之一。

我认为,国家应积极引导生产者生产,取消农业税,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維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完善社保等。农业生产者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注重粮食质量,严打劣质食品,如三鹿奶粉事件。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

当代世界发展问题(粮食安全问题)

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粮食安全是国际社会永恒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国际粮食发展呈现粮价上涨和国际粮食政策连续出台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限制粮食出口国家增多和高价粮食持续时期长等问题。综合分析目前国际粮食市场形势,可以看出引起国际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数国家粮食库存大幅度减少、耕地面积下降、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者普遍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波动大、粮食消耗量刚性增加与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全球经济增长刺激粮价上涨、全球气候异常和自然灾害频繁等方面。从全球层面看,应对当前粮食危机的主要措施是:一是构建全球层面上的粮食安全生产的耕地保障机制;二是在全球视野中构筑灾害应对型农作制度;三是构建全球粮食贮备及需求信息共享平台,稳定粮食供应市场;四是构建全球粮食安全科技支撑计划,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关键字:粮食安全;供求结构;减灾型农作制 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推动下,能源危机、人口增长、环境污染严重和自然灾害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的负面影响波及到全球各个角落。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在国际背景下,尚没有一件事情与人类所面临的来自粮食安全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能源短缺,可以找到替代的能源环境污染可以修复,然而全球60多亿人的吃饭问题,却是除了粮食之外的任何资源都无法替代的。因此,系统分析全球粮食供给、需求结构态势,探索导致本次粮食危机的原因,提出应对世界粮食危机的策略,构建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势在必行。 一、粮食安全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粮食安全概念以后,直接已经经历了三次变化。1974年世界粮食形式十分严峻,世界库存量仅占消费量的15%。FAO在罗马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第一次提出的粮食安全的概念定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第二次FAO在1983年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即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此概念得到世界粮食理事会、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支持;第三次在1996年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修正的粮食安全概念是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从粮食安全概念的变化中反映了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安全的标准和要求也是在逐步提高。 二、当前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分析 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分析,与2005年相比全球粮食价格飞速上涨,主要粮食价格自2005 年以来已上涨80%左右。2007年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升58. 2%、44. 4%、45. 9%和6. 2%,所有大宗粮食品种价格都创下了10年新高,进入2008年,世界粮食市场仍然涨势不止,仅头两个月,世界粮食价格就上涨了9%,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新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价格。全球粮食安全处于一个非常严峻的时期。本轮粮价上涨与以往相比有以下重要特征: (一)价格上涨的连锁反应和粮食种类连锁反应迅速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五年来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 摘要: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物质,因此,粮食问题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大国来说,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粮食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间隔,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这些关系,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宏观调控的任务,是政府不可回避而且必须承担的任务。 关键词:中国;粮食安全;综合生产;能力;储备 一、粮食安全的涵义 粮食既是一般性消费品也是一种特殊商品,粮食的基础性决定了维护粮食安全对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 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障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的足够粮食。”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又确定了新的定义,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粮食”。[1]

但是人们往往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以及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赋予“粮食安全”不同的内涵。几经演变,现在的表述是“所有人在任何人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2]以看出,粮食安全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二是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三是保障人们的购买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粮食安全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保障国民购买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粮食供给基本上结束了短缺状态。有资料显示,中国粮食安全整体水平仅次与加拿大、法国、美国与澳大利亚四个国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 (一)中国的粮食生产安全 从全国上来说,城乡居民的温饱问题到1983年总体上已经基本解决。此后26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先后登上四亿吨和五亿吨水平,粮食自给率连续10年保持在90.5%以上,粮食储备

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汇报材料

XX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汇 报材料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XX市XX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的通知》(x发改仓储〔X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将XX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走访调研了解情况 由我局牵头成立4个督查组开展粮食安全大走访大调 研,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推介科学知识等。对各镇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情况进行摸底调研,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充分了解掌握各个镇粮食生产、储存、销售等相关情况,以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系列宣传增强效果 10月16日,由县粮食、农林、教育、科技、妇联等部门联动,在人流密集的xx县鼓楼街广场设置会场,共同举行了XX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活动。 一是进行现场宣传。今年世界粮食日的活动主题是“努 力实现零饥饿”,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主题是“端牢国人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活动紧紧围绕这两个主题,积极向广大市民宣传粮食安全、日常保管粮油小常识、节约粮油小

知识,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节约、爱惜粮食的意识和自觉性, 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粮食、珍爱粮食、节约粮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是设置现场咨询。在10月16日宣传活动中,由各股 室分别组织专业人员向市民进行粮食科普知识普及,宣传纪念世界粮食日和今年的主题及意义。调控股负责人回答群众粮食流通政策法规的咨询,法规科负责粮油市场法律法规的宣传;仓储股负责回答群众粮油产品小常识、粮油质量鉴别方法的咨询,围绕如何选购放心大米、面粉、以及食用油、粮油正确储存方法等,针对老百姓关心的生活话题进行答疑解惑,加强现场互动、提升宣传效果。 三是发放宣传资料。活动当天,县粮食局向市民发放“世界粮食日”、放心粮油、爱粮节粮相关资料,共计发放近10种、700余份资料,确保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宣传活动取得实效,传播了爱粮节粮正量能,保证宣传活动有声有色有影响,从而使广大群众明白节约粮食和粮食安全的意义,在日常工作中珍惜每一颗粮食。

世界主要国家特征

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日本 概况: 东亚岛国,地狭人稠,领土主要由四大岛组成,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自然环境: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最大平原是关东平原;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活火山。海岸曲折,多良港 气候:属季风气候区,海洋性强,冬暖夏凉,降水丰沛 资源:多森林、水力,但矿产资源贫乏 经济: 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工业: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为主要部门,分布在本州南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农业:耕地较少,单产很高。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 城市: 首都一东京港口一横滨、神户、大阪工业中心一名古屋、北九州、福山 印度 概况: 世界文明古国,南亚第一大国,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居民多白色人种,耕地面积居亚洲之首 自然环境: 地形:北——喜马拉雅山地,中——恒河平原,南——德干高原 气候:大部分是热带季风气候,东北部湿润,乞拉朋齐为世界“雨极”,西北部较干燥资源:德干高原东北部多煤、铁、锰 经济: 工业:发展迅速,德干高原东北部是重工业区,南部有新兴工业中心班加罗尔 农业:耕地多,土层深厚、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农业发展快。黄麻、棉花、茶叶出口量大,但水旱灾害多,人口压力大 城市: 首都——新德里最大城市、麻纺织中心——加尔各答

最大港口、棉纺织中心——孟买 埃及 概况: 地跨亚、非两大洲,苏伊士运河全部在其领土通过。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而今,阿斯旺水坝横跨尼罗河。气候干旱,沙漠广布,90%的人口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 经济: 长绒棉产于尼罗河两岸,产量居世界首位,是传统的出口商品 近年,石油、运河、侨汇、旅游都超过了长绒棉,成为主要经济支柱 城市: 首都一开罗港口一亚历山大 俄罗斯 自然环境: 地形:乌拉尔以西为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南有高加索山脉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因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水能丰富。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资源:亚寒带针叶林、铁(库尔斯克)、煤(库兹巴斯)、油(秋明)极为丰富 经济: 经济重心在欧洲部分。重工业基础好,轻工业发展缓慢 四个工业区:①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两大综合性工业区 ②乌拉尔重工业区 ③新西伯利亚重工业、军事工业区 城市: 首都——莫斯科最大海港——圣彼得堡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铁路枢纽——伊尔库茨克 德国 概况: 位于欧洲陆上“十字路口”,水陆交通便利。煤、钾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我国粮食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粮食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19T08:38:51.293Z 来源:《赤子》2009年第6期供稿作者:王建成 [导读]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定与团结。 摘要: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定与团结。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将会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将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新的挑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费国家之一,目前在粮食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条件下,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以及损耗是当前我国粮食消费的主要方式,粮食消费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因此,对我国的粮食消费形势进行全面分析,把握粮食消费特点与发展趋势,是确保我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粮食消费;发展;需求1 我国粮食消费现状及基本构成 1.1消费现状。人类要生存,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粮食消费最多的国家。粮食属于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是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粮食价格高低变化对粮食需求影响幅度很小。 1.2粮食消费的基本构成。口粮、饲料用粮、加工用粮、种子用粮以及损耗是当前我国粮食消费的主要方式,其中口粮是最主要的粮食消费途径,另一重要途径是饲料用粮。由于近年来食品、医药等工业的迅速发展,加工用粮成为粮食消费中仅次于口粮和饲料用粮的又一重要消费渠道,种子用粮相对平稳。 2 我国粮食消费存在的问题 2.1人口增长与粮食需求的矛盾。根据世界粮食供求形势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仍然将坚持粮食供给以国内生产为主的方针。农业生产系统不仅要满足现有13亿多人口和每年新增的1000多万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还要把目前人均粮食供给仅为世界发达国家1/2的水平逐步提高,这就给生产粮食的主要资源耕地和水的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 (1)计划生育少生4个亿,减轻了1亿吨以上的粮食需求和6亿亩以上耕地的人口压力,成绩显著。粗略估算,1970年以来,因实施计划生育因素,少生4亿人口。以人均消费粮食350~375kg计算,相当于减轻了1.4~1.5亿吨的粮食需求压力,约为中国目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1/4;以目前的粮食平均单产3.5t/hm2计算,需要耕地4000万hm2(6亿亩)以上,超过现有耕地面积的1/3。应该说,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缓解了中国日趋严重的耕地、粮食与人口矛盾,减轻了耕地与粮食压力。 (2)30年来新增人口4个亿,约消耗新增粮食产量的1/3。尽管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1971~2003年中国人口仍由8.52亿增加到12.92亿,净增4.4亿;虽然中国粮食同期生产力翻了一番,由2.5亿吨的产粮水平增加到5亿吨,但粮增人增,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只有 400kg。结果是,新增粮食产量的34%用于新增人口消费,只有2/3可以用来提高食物消费水平、改善膳食营养结构。可以预见,21世纪初期的20~30年内,中国人口仍将持续增长;由人口总量增加和消费水平提高带来的粮食消费总量扩张势头难以遏制。 2.2饲料用粮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饲料用粮主要为玉米、稻谷、小麦、高粱及薯类等直接用作饲料或它们加工后的产品。近年来,人们的膳食结构得到改善,营养水平得到提高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在全部食物消费中,动物性食物消费所占比重增加。随着畜禽业和水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用粮食呈逐年递增趋势,饲料粮消费正成为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增加的一个主要需求方面。饲料粮消费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食品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多,要求畜牧业生产有较快的发展。 我国畜、禽、水产品消费快速增长,人均动物蛋白食物消费量从1978年的11.44kg/人增加到2002年的38.33kg/人,年均增长速度为 9.79%。同期饲料用粮增长速度远远超出粮食增长速度。未来我国饲料用粮呈快速增长趋势,饲料用粮占粮食总需求的比例将由1995年的25.93%增加到2010年的34.38%。饲料用粮过快增长是导致我国出现粮食供求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控制饲料用粮过快增长,甚为重要。 随着人们食物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特别是畜、禽水产品消费的持续高速增长,畜禽饲料用粮增长已远远超出同期粮食产量的增长,对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构成较大压力。 3 针对问题的对策 3.1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协调发展。中国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问题与耕地保证程度研究表明,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扩张,中国未来人口的耕地规模和人均耕地面积会进一步下降,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和粮食需求总量将进一步提高;2020年在人均粮食420~435kg的消费水平上,基于18亿亩耕地资源保证的粮食生产能力可以基本满足1 4.3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在人均450kg的消费水平上,中国未来耕地资源的粮食生产能力足以支持人口高峰时期14.73亿人的粮食需求,但受18亿亩耕地资源约束,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很难有进一步提高。从耕地、粮食与人口关系来看,中国未来人口的粮食安全必须向食物安全转变,从耕地资源约束的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驱动的食物消费两端着眼,建立动植物并重型食物结构;从生产与消费两方面来认识和解决中国中长期人口发展的食物安全问题。 3.2“藏粮于土”工程。实施“藏粮于土”工程,全面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应成为中国人口中长期发展的耕地与粮食安全战略。2000年以来,世界谷物连续4年出现大额缺口,粮食储备降至30年来的最低水平。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IASA)对未来20年世界谷物市场的预测均得出了需求大于供给和贸易量不增的结论。在全球粮食形势严峻、国家粮食生产徘徊不前、耕地人均量持续下降、粮食生产面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增长双重压力的情况下,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耕地与粮食安全问题,即使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资源安全战略之下,90%以上的贡献仍有赖于中国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因此,必须注意中国食物总量需求增加与农业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的矛盾,实施“藏粮于土”工程,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实施“藏粮于土”工程,近期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切实保护耕地,建立国家级耕地保护区。严格“耕地动态总量平衡”和“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制度,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必要时实施“耕地储备”制度,切实保护耕地。在现有各类耕地保护区基础上,与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相适应,有计划、有目的的建立一批关乎国计民生的“国家级耕地保护区”,稳定我国耕地资源保有量,保护和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以确保国人粮食安全。 第二,合理开发利用荒地、继续土地整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一方面实施“拓荒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现有的1亿亩后备耕地,以补充耕地之不足;一方面搞好土地复垦,继续土地整理,把城镇与乡村改造和土地复垦有机结合起来,有望增加耕地1亿亩。只有这样,才可能在保持耕地面积稳定的前提下,全面提高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第三,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土地资源单位面积产出率。要因地制宜地配套农业基础设施、推动区域农田基本建设和基

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有效途径

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有效途径 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的8.4亿多或20%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状态。世界人中学家这样预见,全球人中每年将增加约8000万人,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其中发展中国家将达到68亿。到那时人中数量和粮食生产之间的平衡将被打破,人类将陷入严重的粮食危机。 要增加粮食,土地毕竟是有限的,提高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是根本途径。目前世界上生产的粮食1/4因腐烂、虫害、鼠害而损失掉了。防止这种损失是确保粮食供应所不可缺少的。但现代应用的防腐剂、杀虫剂和杀菌剂或多或少具有致癌性各环境激素的作用,而且溴化钾基杀虫剂对臭氧层还会带来很大的破坏性。 辐射处理是药剂处理的优良替代技术。利用辐射对食品进行照射,既保质保鲜,又节省能源。利用辐射技术可以定向选育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品系和新品种,大幅度提高基因突变频率、调控基因变异方向,对于提高农作物的广泛适应性各产量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在全世界使用通过辐射改良的品种已经起过2000个。 昆虫辐射不育防治技术,又称昆虫自灭技术,是让害虫断子绝孙的核技术。具体办法是把大量的雄性昆虫经辐射处理,使之丧失生育能力但习性正常,然后有系统地将其投放到空中。这些雄性昆虫将寻找野生雌性交配,将扰乱这类昆虫的繁殖,使之减少到不能自身再维持的和度,进而达到根除害虫的目的。 这是一项在环境上最友好的无公害昆虫防治方法,不存在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外使用该技术在大面积根除地中海果蝇以及抑制非洲彩蝇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我国应用辐射育种方法培育出的品种涉及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所有主要农作物。 在辐射育种方面,中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应用辐射方法已培育出500多个植物良种,建立了完整的辐射育种程序。我国辐射育种育成的新品种占世界总数的1/4,特别是粮、棉、油等作物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我国辐射诱变育成的新品种每年为国家增加粮食30-40亿公斤,棉花1.5-1.8亿公斤,油类0.75亿公斤,创经济效益每年达33.2亿元。我国辐射育种工作前25年间育成的品种增产价值累计达200亿元以上,年均增值8亿元。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50年来,世界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粮食产业发生很大变化。从全球范围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谷物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产量持续上升,而区域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消费总量平缓增长,工业用粮成为新的增长点。同时世界谷物贸易缓慢增长,年度间波动较大,地区间的供需失衡导致主要谷物价格大幅波动。 1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 1.1世界粮食生产分析 1.1.1 世界谷物总产变化世界农业在二战后取得了巨大进步,世界谷物产量不断提高,生产水平稳步上升,地区结构有所变化。1961~2011年,世界谷物总产量从7.99亿t增加到23.15亿t,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 2.2%。从谷物产量变化的趋势看,1961~1970年增长速度最快为 3.4%,1971~1980年增长速度降至1.9%,1981~1990年年均增长2.0%,1991~2000年年均增长0.9%,2001~2011年年均增长2.0%。20世纪90年代,世界谷物生产很不稳定,增速减缓,而21世纪以来,在科技进步的带动下,世界谷物产量增速明显加快。 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谷物生产国和地区,2011年谷物产量分别为4.38亿t、4.18亿t、2.86亿t、2.26亿t和0.83亿t,共占世界谷物总产量的62.7%。受资源约束及技术进步差异影响,各地区产量增速不同,在世界谷物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份额呈下降趋势,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份额明显上升。

分品种来看,水稻、小麦和玉米3大作物在谷物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世界粮食生产越来越集中于3大作物。2011年世界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为7.1亿t、6.7亿t和8.8亿t,分别比1961年增长2.2倍、2.1倍和3.3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2.3%和3.0%;分别比1991年增长37.5%、22.7%和77. 2%.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1%和2.9%。由于各种作物产量增长速度的差异,谷物生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玉米的相对份额明显上升,而小麦和水稻有所下降。1991~2011年,玉米在3大作物中所占的比重由30.1%上升到38.1%.而水稻所占比重由32.2%下降到30.7%.小麦所占比重由33.9%下降到28.9%。 1.1.2世界谷物单产变化 50年来,随着农业科技不断进步,世界谷物单产水平明显提高。单产从19 61年的1388kg/hm2增加到2011年的3987kg/hm2,平均每年增长52 kg/hm2,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2.1%。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在此期间的单产分别增长2.5倍、0.8倍和3.5倍: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在此期间的单产分别增长2.8倍和2.2倍。谷物主产国的年均增长速度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分品种来看,各品种单产增长存在一定差异。1961-2011年单产平均增长最快的是玉米,从2100 kg/hm2增加到5122kg/hm2,增长1.4倍,年均增长1.8%;其次是小麦,单产从1120 kg/hm2增加到2996 kg/hm2,增长1.7倍,年均增长2.0%;水稻单产从1990 kg/hm2增加到4204 kg/hm2,增长1.1倍,年均增长1. 5%。 1.2世界粮食消费分析 世界谷物消费量平稳增长,工业用粮成为新的增长点。从总量来看,2011年世界谷物消费量达到23.11亿t.较1961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2.1%;较

当前世界农业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世界农业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摘要世界农业的发展不仅将遇到人口增加、经济增长的新需求和新挑战,也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世界耕地资源的数量正在减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耕地质量受到严重退化的威胁;世界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及全球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关键字世界农业发展状况资源状况生态环境 世界农业的发展受到国际市场与农产品贸易的深刻影响,虽然国际农产品的贸易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农业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促进世界农业的发展,但土地、水、环境等自然因素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变得更加严峻,同时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使粮食供大于求。 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高速增长的趋势将依然延续,农业的人口压力进一步增加,尽管世界粮食生产能力普遍提高,但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国际主要农业研究机构近期对21世纪全球的农业发展及食物供求趋势做出预测,至少在2025年以前,几乎各种预测方案都认为食物将是求大于供。巨大的需求将给资源、环境和世界农业带来更大的压力。一、农产品生产发展趋势 人口高速增长惯性依然延续,农业的人口压力将进一步增加。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方案预测,人口增长率将持续降低,其中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将在2020年基本降为零,并开始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于2050年下降到0.55%。预计2015年世界人口将超过70亿,2050年将超过90亿。其中80%生活在欠发达地区,非洲人口将由1995年的7.2亿增加到2050年的20.5亿,亚洲人口将由1995年的34.4亿增加到2050年的54.4亿。欧洲的人口总数将由1995年的7.28亿降低到2050年的6.38亿。联合国FAO估计,世界人口在今后30-50年将依然保持较高速度,到2050年世界总人口将突破100亿。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预计2025年要生产比现在多50%以上的食品才能满足需要,对农产品增长的压力不是降低而是比20世纪任何时候更大了。 发展中国家有20%的人口(8.4亿)得不到足够的粮食,粮食安全问题受到国际广泛关注。1996年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各国承诺最迟在2015年将现有的营养不良的人数减少一半。但2000年人口增长到60.57亿,谷物产量20.6亿t,人均谷物340kg,比1995年人均谷物334kg仅增长6kg,年均增长0.28%。世界农业面临着既要解决目前约10亿贫困或营养不良人口的“温饱安全”以及未来全球100亿人的“食物安全”,又要减缓基于保护土壤、水、生物资源等问题的多重压力。为此1996年在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明确地提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及食物安全的有效途径,就是推行一次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的“新的绿色革命”。 二、世界农业资源状况与趋势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多,以及人类需求的增加,农业资源紧缺的现状已日趋严重。 (一)世界耕地资源数量正在减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耕地质量受到严重退化的威胁世界上现有耕地13.7亿hm2,但每年损失500万-700万hm2。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且增长迅速,而可供开垦的土地资源已十分有限,人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南亚、近东和北非,耕地稀缺问题已十分严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主持的一份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过去的45年中,由于农业活动、砍伐森林、过度放牧而造成中度和极度退化的土地达12亿hm2,约占地球上有植被地表面积的11%。据UNEP统计,世界旱地面积32.7亿hm2,受沙漠化影响的就有20亿hm2,占61%之多。世界每年有600万hm2土地变成沙漠,另有2 100万hm2土地丧失经济价值。沙漠化威胁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8亿多人口。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土壤侵蚀问题,每年流失土壤达250亿l,高出世界上土壤再造速度数倍。全世界每年由于水土流失损失土地600万-700万hm2,受土壤侵蚀影响

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

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活动主题是“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今天整理了2020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珍惜粮食”。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给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为天”。可见,“吃”在老百姓心中多么重要。只是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同学对粮食好像也越来越不在意。不信,请到食堂去看一看,就餐时馒头四处乱扔,雪白的米饭撒满地面,剩余的饭菜能到满满一垃圾桶。真是不忍目睹,那可都是劳动人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的成果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难道我们的思想觉悟还不如古人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浪费粮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五千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浪费啊!古人尚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彻骨感受,我们就更应该从中领悟粮食的珍贵。你可知道,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

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土地资源有限,粮食作物有限,人口在增长,粮食越来越宝贵,它是人类生存生活生命之源泉,我们要爱惜粮食,把节约粮食看作生活中的大事,使勤俭节约成为每一个同学的良好品德。让食堂里的桌子上、地面上、垃圾桶里不再有剩余饭菜的影子,看不到它们悲伤的身影,哭泣的声音。 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建筑者,你们身上有沉甸甸的责任。人们把你们比作雏鹰,是希望你们能舒展理想的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飞翔,建设美好的家园,千万不能让“馋”压住你们稚嫩的羽翼,不能让“奢”迷住你们奋斗的方向。 同学们,行动起来,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不乱倒剩饭做起,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自觉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2 “10月16日”,这是一个人人都应该记住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世界粮食节”。“民以食为天”,缺少粮食,我们很难生存,缺少粮食,我们国家难以发展,缺少粮食,我们人类更有可能走向灭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学2020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周活动总结

中学2020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周活动总结 按照市粮食局等五部门联合转发的《关于做好2020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要求,学校高度重视“节粮,爱粮,惜粮”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宣传周活动方案,扎实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广大师生节粮的校园氛围,在全校达到预期效果。现就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领导机构,第一时间召开校粮食安全系列宣传周活动会议,制定宣传方案,分配工作,责任明确。我校总务处、德育处、办公室和年级组在师生中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师生把“节粮,爱粮,惜粮”转化自己的实际行动。 二、精心组织,积极宣传 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全面启动和推进我校“节粮,爱粮,惜粮”工作。同时,还通过现场签名活动、张贴标语、班级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发放倡议书等活动大力宣传,形成良好节粮和爱粮氛围。从而改变师生理念,增加我校厚重的文化底蕴。 三、全员参与,营造氛围 全校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节粮,爱粮,惜粮”校园创建活动,形成“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的理念和生活态度。 (1)校团委: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栏、粘贴标语等,大力宣传“节粮,爱粮,惜粮”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向全校师生发放了《倡议书》,使“节粮,爱粮,惜粮”宣传工作“进班级、进家庭、进社区”,积极推进节水宣传工作的深入发展; (2)学科授课教师:学科渗透,要求地理、生物、化学等教师利用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节粮,爱粮,惜粮”意识的培养; (3)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宣传“节粮,爱粮,惜粮”知识,设计主题黑板报; (4)公寓生活指导:生活指导老师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开展“节粮,爱粮,惜粮”知识宣传; (5)总务处:在餐厅开展“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节约粮食,从现在做起”现场签名仪式;邀请市粮食局军粮供应办公室主任洪显志开展“节粮、爱粮、惜粮”知识讲座; (6)校德育处:依托全国“节粮,爱粮,惜粮”宣传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粮主题活动,如国旗下讲话等活动,收效显著。 通过丰富多彩的粮食安全校园宣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增强“节粮,爱粮,惜粮”观念,已经收到了“教育一个学生、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关键词:粮食;价格;对比。 长期以来,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走势有着较大的一致性,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需求也受到影响,国际粮价是否对中国构成冲击,值得关注。 1. 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比较。 对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长期走势的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大约每1 0 年一个周期。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粮食价格走势接近一致,两个市场价格相关性呈逐步增强态势。而通过对近年两个市场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近期粮价差距缩小,目前,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中国与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由于影响价格对比的因素复杂,特选择品种、品质及价格条件接近的进行比较。 1.1 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美国、泰国粮食到岸价比较。 国外粮食是否对国内冲击,关键在于国外粮食进口至中国后与国内粮价的比较,在此通过选择当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市场(美国小麦、玉米及泰国大米),与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可看出2008 年以前,国内批发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一直比进口到岸价低30% 左右,大米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经过2008 年国际粮价大涨大跌后,目前中国小麦、玉米及南方大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 小麦:近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到岸价,自2008 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小麦价格迅速下滑,两种价格差明显缩小,目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位波动,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基本接近。比较国内(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白小麦为例)和国际小麦进口到岸价(以美国硬麦到岸价为例,以出口离岸价+ 粮食海运费计算),2005、2006 年,国内小麦批发价格比进口小麦到岸价格低30% 左右,由于2007 和2008 年前期国际小麦价格高幅上升,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逐步扩大,最高时为2008 年3 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640 元/t,比进口到岸价低62.2% 。此后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两者差距迅速缩小。2009 年 3 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980 元/t,低于美国小麦进口到岸价57 元/t(2.8%)。 玉米:近年来,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进口到岸价,受2008 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迅速缩小。比较国内玉米(以辽宁、山东、吉林三地平均批发价为例)和国际玉米进口到岸价(以美国到岸价为例),除2005 年下半年国内玉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外,2008 年9 月前,前者低于后者约30%,最低时为2008年6月,达44%。2009 年年初以来,两者价差迅速缩小,

全球粮食问题及解决途径

全球粮食问题及解决途径 周陈凤 201421110125 当前世界粮食形势粮食问题,是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世界粮食市场的大幅波动是一场“结构性突变”。与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中期两轮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不同,本轮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从2006年开始,持续时间长、波动幅度大。特别是从2010年年中开始至今,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大米、小麦、玉米、糖类等供需缺口明显拉大。世界银行7月发布的初步研究结果估计,由于粮价飙升,全球最多将可能有1.05亿人因此沦落贫困线下。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也显示,全球营养不良人口有8.54亿。现在世界上有10亿人挨饿,每一秒钟就有一个儿童饿死。粮食危机国已达37个,13个国家发生了粮食骚动,世界粮食储备只够维持53天。 当前影响世界粮食市场和粮价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气候因素,这是影响粮食生产和价格的最大不稳定因素。二是耕地因素,全球可耕土地面积已接近饱和,可新增耕地主要在非洲和南美洲。三是技术因素,世界粮食供需不稳定、粮价波动较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运用不够广泛,特别是在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缺乏现代农业科技设备、技术和人才,农业生产率低下,导致这些地区粮食危机频发。四是人口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专家都预计全球未来每年至少新增5000万人口,如果按每人每年平均消费630斤粮食计算,未来10年世界粮食需增加1.6亿吨。同时世界粮食计划署强调,世界现有10亿饥饿人口,而世界粮食计划署只能救助其中的10%。五是政府因素,部分出口国采取的临时粮食出口限制政策实际加重了世界对粮食的不稳定情绪,从而进一步助推粮价走高。此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自然灾害日益增多,局部政局动荡不稳,战争内乱时有发生,人车争食图穷匕见,富国补贴祸害穷国等也导致了全球粮食安全的出现。 一是建立应对价格波动的政策机制。因为农业受天气等因素影响,收入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各国政府建立动态的利益补偿机制对于稳定农业生产较为有利。同时要提高生产率与抵御风险的能力,除增加耕地面积之外,农作物单产产量的提高也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建设良好的灌溉系统,促进提高生产率,提高粮食供应能力,健全粮食安全机制。特别是

世界粮食价格问题

世界粮食价格问题 有一天我到市场买东西时,我发现东西的价格都比以往同期涨了不少,经过我对商家的一番调查后,总的来说粮食涨价最为显著。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对经济的学习,我认为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与商品的价值规律有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就如我们平常买一件商品,一辆汽车与一辆自行车相比,当然是汽车的价格高,同样粮食也一样优质的大米也比普通的粗米贵。 但同时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就拿2000年的“非典”时期,那些平常价格并不高的白醋,板南斤,甚至食盐也涨价了很多,而那时的人们都到处抢购,使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场面,促使这些商品价格不断升高。和有一段时间的牛蒡也在市场的供应上出现同样的问题。其原因是人们当时都听说这种药草对身体健康,于是就争先抢购,价格从几块钱涨到几十甚至上百元。同样现今的粮食价格也如此,它也受供求的影响。 同样,价格也受居民的消费影响,消费主要受居民的收入影响。就拿上海和山西这两个地方比较,在上海三十多元的大米,人们都买,同样的大米在山西却只能买几元,这明显时种区别。 同样这也受这国家或地区生产粮食和人口的关系有关。如,世界粮食计划署面临的资金紧缺问题最为严重。由于粮食价格上升,该组织自身做出的一些承诺都无法兑现。该组织今年的预算资金总额约30亿美元,用于为世界饥饿人口提供援助。目前的资金缺口大约为7.5亿美元,其中近一半已经得到各国政府的承

诺,将提供这笔资金。展。(记者胡红蕾)新华社电近日,在中国(齐齐哈尔)第八届绿色食品博览会期间举行的中国粮油市场信息报告会上,国家粮食信息中心副主任杨卫路表示,今年在世界粮食危机,国际粮价飞涨的情况下,中国粮食有望继续实现增产,总产量将达到5.1亿吨以上,国内粮食价格将基本保持比较平稳的状况。 粮食的价格受多方面影响,包括自然等因素。杨卫路说,今年以来,在努力克服年初雨雪冰冻等灾害影响的基础上,我国农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早稻产量基本持平,秋粮长势良好。特别是在今年国际市场粮价飞涨的情况下,我国的粮食等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将达5.115亿吨,比2007年净增1000多万吨。其中,稻谷产量将达到1.8549亿吨,比2007年净增101万吨;小麦产量将达到1.0986亿吨,比2007年净增264万吨;玉米将达到1.5183亿吨,比2007年净增417万吨;豆类将达到1754万吨,比2007年净增346万吨。 杨卫路认为,由于我国粮食有望连续第五年实现增产,虽说增产幅度有限,但各类品种均出现当年结余,加之国家通过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收购和拍卖活动等宏观调控手段,国内粮食价格将基本保持比较平稳的状况。 杨卫路说,价格暴涨是今年粮食危机的主要表现,但价格上涨的动力来自石油价格,涨价的直接原因是石油问题。未来的粮价将越来越多地看石油的“变化”,在石油不足或价格过高的情况下,相关农产品就会在利益驱动下向能源转化,包

中国粮食概况

中国粮食现状与前景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焦点问题之一。1994年莱斯特---布朗发表了《Who Will Feed China》的著名论文,对中国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的前景进行了较为悲观的预测。他认为,中国当时随着粮食产量达到高峰,长期的下降可能开始了,到2030年中国粮食产量很有可能至少下降将近1/5,或每年下降0.5%;未来中国巨大的粮食需求缺口将会大幅推高世界粮价,其粮食匮乏将成为世界性的匮乏。此文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受到了学界、社会乃至多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莱斯特---布朗先生的预测虽然未必准确,但对于中国加强粮食安全却具有重要的警示价值。在该文发表数年后,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状况的变化,客观评价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前景,是十分有必要的。 1.中国粮食的基本概况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按国土资源部内部的统计,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7亿亩。中国农业用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率不足59%。 从耕地类别看,旱地面积比重较大,占55.1%;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分别占26.0%和18.9%。从坡度等级情况看,0-15度的耕地比重最大,占8715%;15—25度、25度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2%和3.3%。 2.人口状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最新公布的人口数量显示:目前中国人口总数是13.6亿;其中城镇人口占53.73%、农村人口占46.27%; 男性占51.2%、女性占48.8%;15岁以下占17.5%、60岁以上占 14.9%。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用全球7%的耕 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成功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直被看作值得自豪的成就。 3.主要粮食作物及生长习性 小麦: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按播种季节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夏、秋季收获,生长期为80天到120天。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生长期较长,南方为120天左右,北方为270天,西南地势较高地区一般为330天以上。2、水稻:水稻喜温、喜湿。由热量条件可分为:单季稻、双季稻、三季稻。我国秦岭以北地区以单季稻为主,以南以双季稻为主。3、玉米:玉米是喜温作物,品种有早熟、中熟、晚熟三类,生长期80到140天。 4.中国公民的食物来源 来自农作物 中国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个主要品种,此外还有高梁、谷子等杂粮作物,在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中,产量一直居于首位的稻谷,占粮食总产量的 40%左右,小麦产量

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的宣传活动总结

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的宣传活动总结 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的宣传活动总结范文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xx市20XX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的通知》(x发改仓储〔20X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将20XX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走访调研了解情况 由我局牵头成立4个督查组开展粮食安全大走访大调研,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推介科学知识等。对各镇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情况进行摸底调研,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充分了解掌握各个镇粮食生产、储存、销售等相关情况,以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系列宣传增强效果 10月16日,由县粮食、农林、教育、科技、妇联等部门联动,在人流密集的xx县鼓楼街广场设置会场,共同举行了20XX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活动。 一是进行现场宣传。今年世界粮食日的活动主题是“努力实现零饥饿”,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主题是“端牢国人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活动紧紧围绕这两个主题,积极向广大市民宣传粮食安全、日常保管粮油小常识、节约粮油小知识,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节约、爱惜粮食的意识和自觉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粮食、珍爱粮食、节约粮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是设置现场咨询。在10月16日宣传活动中,由各股室分别组织专业人员向市民进行粮食科普知识普及,宣传纪念世界粮食日和今年的主题及意义。调控股负责人回答群众粮食流通政策法规的`咨询,法规科负责粮油市场法律法规的宣传;仓储股负责回答群众粮油产品小常识、粮油质量鉴别方法的咨询,围绕如何选购放心大米、面粉、以及食用油、粮油正确储存方法等,针对老百姓关心的生活话题进行答疑解惑,加强现场互动、提升宣传效果。 三是发放宣传资料。活动当天,县粮食局向市民发放“世界粮食日”、放心粮油、爱粮节粮相关资料,共计发放近10种、700余份资料,确保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宣传活动取得实效,传播了爱粮节粮正量能,保证宣传活动有声有色有影响,从而使广大群众明白节约粮食和粮食安全的意义,在日常工作中珍惜每一颗粮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