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多糖的制备与检测
实验六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PT课件

• 1.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 • 2.学会琼脂糖凝胶的制作和进行电泳的方法
第1页/共12页
实验原理
琼脂糖是一种线性多糖聚合物,天然聚合长链状分子, 在沸水中溶解,45℃开始形成多孔性刚性滤孔,凝胶孔径 的大小取决于琼脂糖的浓度,浓度越高,孔隙越小,其分 辨能力就越强。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 应和分子筛效应。
第4页/共12页
2. DNA分子进行染色的原理(以溴化乙锭为例)
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 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凝胶中的DNA分 子。溴化乙锭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射荧光,当DNA样品在琼脂糖凝胶中从 负极向正极泳动时,溴化乙锭从正极向负极移动,这样溴化乙锭分子就会嵌 入到DNA分子中的碱基对之间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在紫外光下发射的 荧光要比单纯的DNA分子要强的多,便于DNA的检测。
感谢您的观看!
第12页/共12页
第2页/共12页
实验原理
(1)电荷效应 DNA分子在PH值高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带负电荷,在
电泳时向阳极移动。
第3页/共12页
(2)分子筛效益 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主要取决
于分子筛效益,即DNA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象(共价闭环 DNA>线状DNA>开环DNA),而且其迁移速度与其相对分子 质量的对数值成反比,所以不用相对分子质量的DNA分子可 以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分离。
第6页/共12页
实验步骤
琼脂糖凝胶的配制
1g琼脂糖
100mlTBE缓冲液
5µl GoldView
Hale Waihona Puke 冷却到60℃第7页/共12页
丹参粗多糖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丹参粗多糖的制备及含量测定(吕培银)一、实验目的1、掌握水提醇沉法提取植物多糖的原理及操作方法;2、了解水提醇沉法制备植物粗多糖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多糖是多羟基的醛或酮类聚合物,可溶于水,但是在多糖水溶液中加入乙醇会破坏多糖水溶液中的氢键,从而降低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多糖以沉淀的形式析出。
水提醇沉法是利用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性质来提取粗多糖,此法成本低、安全,目前在多糖提取中广泛应用。
不同浓度的醇沉淀的多糖组分会有所差异不一样,一般可采用分级醇沉进行纯化以获得不同级数的多糖组分。
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丹参粗多糖,干燥后计算多糖得率,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中总糖含量。
三、实验用品1、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250 mL平底烧瓶、1000 mL烧杯、玻璃棒、量筒、抽滤瓶、布氏漏斗、胶头滴管、试管、热风干燥箱、真空泵等。
2、材料脱脂丹参粉末。
3、试剂葡萄糖标准溶液、80%苯酚、浓硫酸、无水乙醇、蒸馏水等。
四、实验内容1、提取准确称取脱脂丹参粉末约5 g于250 mL烧瓶中,按料液比1:10加入蒸馏水,85℃水浴提取1 h,冷却,用四层纱布过滤,滤液减压过滤后转至250 mL烧杯中。
2、醇沉向上述滤液中加入四倍体积无水乙醇烧杯中进行醇沉,边加边搅拌,慢加快搅,室温静置30 min,减压过滤,将烧杯用少量无水乙醇润洗3次,收集沉淀。
过滤之前称滤纸重量,记为M1。
(回收乙醇)3、干燥将过滤后的滤纸置于表面皿上,置于干燥箱中,50℃干燥24 h后取出称重,质量记为M2。
4、含量测定称取干燥至恒重的丹参粗多糖约2.5 mg,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50 mL,得到丹参多糖样品溶液,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
5、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精密吸取葡萄糖标准溶液4.00 mL、5.00 mL、6.00mL、7.00 mL、8.00mL、9.00mL、10.00mL至10mL容量瓶中,蒸馏水定容后分别得到浓度为40μg/mL、50 μg/mL、60 μgmL、70 μg/mL、80 μg/mL、90 μg/mL和100 ug/mL的葡萄糖系列浓度梯度溶液。
实验六植物组织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DNS法20111017

10mL6MHCl
冷却,用 I2-KI检测 沸水浴0.5h NaOH中和, 加水定容 到100mL
4.3、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还原糖、 总糖含量
管号 样液/mL 水 DNS试剂/mL 空白对照 0 1.0 2.0 还原糖 样液管 1.0 0 2.0 总糖样液管 1.0 0 2.0
沸水浴中准确煮沸5min,取出,用自来水冷却至室温 蒸馏水/mL 9.0 9.0 9.0
浓度(mg/ml)
1.2 1 0.8 0.6 0.4 0.2 0 -0.2 0 0.2 0.4 0.6 0.8 1 1.2
A540
葡萄糖标准曲线(DNS法)
4、操作步骤
4.1、制定标准曲线
管号 0 1 2 3 4 5
标准葡萄糖溶液/mL
蒸馏水/mL DNS试剂/mL
0
1.0 2.0
0.2
0.8 2.0
0.4
0.6 2.0
0.6
0.4 2.0
0.8
0.2 2.0
1.0
0 2.0
沸水浴中准确煮沸5min,取出,用自来水冷却至室温 蒸馏水/mL 葡萄糖浓度/mg/mL A540 9.0 0 9.0 0.2 9.0 0.4 9.0 0.6 9.0 0.8 9.0 1.0
实验六__糖的呈色反应

4
-
-
蔗糖(滴)
-
-
-
-
4
-
淀粉(滴)
-
-
-
-
-
4
摇匀,沸水浴3-5min,观察,继续沸水浴20 min,比较颜色变化及顺序,并记录
结果要求:
准确记录各个反应的呈色情况,并加以解 释。
下次实验: DEAE-cellulose薄层层析分离鉴定核苷酸
Molish反应
管号
1
2
3
4
5
6
阿拉伯糖(滴) 0.5
-
-
-
-
-
葡萄糖(滴)
-
1
-
-
-
-
果糖(滴)
-
-
1
-
-
-
麦芽糖(滴)
-
-
-
1
-
-
蔗糖(滴)
-
-
-
-
1
-
淀粉(滴)
-
-
-
-
-
1
Molish试剂(滴) 2
2
2
2
2
2
摇匀,使试管倾斜
浓硫酸(mL) 1
1
1
1
1
1
不要摇匀,竖直试管,观察液面,记录现象
2.蒽酮反应
果糖(己酮糖)
还原糖:羰基碳(异头碳)没有参与形成 糖苷键,能够还原斐林(H.von Fehling)试剂 或托伦斯(B.Tollens)试剂(银氨溶液)的糖称 为还原糖。
所有的单糖,不论醛糖、酮糖都是还原糖。 大部分双糖也是还原糖,如麦芽糖、乳糖。
单糖、双糖或寡糖在与苷元生成糖苷后, 即成为非还原糖,蔗糖是非还原糖。
测多糖提取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多糖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提取方法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3. 优化多糖提取工艺,提高多糖提取率。
二、实验原理多糖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
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法、醇提法、酸提法等。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利用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通过加热、搅拌等手段使多糖从植物原料中提取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植物原料(如大枣、紫菜、桑叶等)、蒸馏水、无水乙醇、95%乙醇、苯酚、硫酸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锥形瓶、玻璃棒、烧杯、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制备:称取一定量的植物原料,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热搅拌,使多糖溶解。
2. 提取:将溶解好的多糖溶液进行离心分离,取上清液作为提取液。
3. 纯化:将提取液加入无水乙醇,静置沉淀,离心分离,取沉淀物作为纯化后的多糖。
4. 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
5. 多糖提取率计算: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多糖提取率。
五、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称取5.0g大枣,加入100mL蒸馏水,加热搅拌30min。
2. 提取:将大枣溶液进行离心分离(3000r/min,10min),取上清液作为提取液。
3. 纯化:将提取液加入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静置沉淀,离心分离(3000r/min,10min),取沉淀物作为纯化后的多糖。
4. 多糖含量测定:取1.0mL纯化后的多糖溶液,加入5.0mL苯酚-硫酸溶液,沸水浴10min,冷却后,于49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5. 多糖提取率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多糖含量;多糖提取率 = (多糖含量/样品质量) × 100%。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为标准,绘制标准曲线。
2. 多糖含量测定: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纯化后多糖的吸光度,查标准曲线得到多糖含量。
3. 多糖提取率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多糖提取率。
多糖含量标准曲线计算公式

多糖含量标准曲线计算公式引言:多糖是一类具有多个单糖分子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
多糖的含量对于食品、药品和生物材料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多糖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而多糖含量标准曲线计算公式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多糖含量标准曲线计算公式的原理。
多糖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酚-硫酸法,该方法是以硫酸和酚的混合液为试剂,与多糖反应生成蓝色或绿色的复合物,通过比色法测定复合物的吸光度来计算多糖的含量。
而多糖含量标准曲线计算公式是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将已知浓度的多糖溶液进行比色测定,得到吸光度和浓度的关系,然后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标准曲线的方程,从而可以通过测定待测样品的吸光度来计算其多糖含量。
二、多糖含量标准曲线计算公式的建立。
1. 实验准备。
(1)准备一定浓度的多糖标准溶液,通常选择葡萄糖或葡聚糖作为多糖的代表物质,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2)准备酚-硫酸试剂,通常是将浓硫酸和5%的酚混合制备而成。
(3)准备比色皿和比色管,用于吸光度测定。
2. 实验步骤。
(1)取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多糖标准溶液,加入酚-硫酸试剂,混合均匀后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反应完全。
(2)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通常在490nm波长下进行测定。
(3)将吸光度与多糖的浓度建立关系,得到标准曲线。
三、多糖含量标准曲线计算公式的应用。
1. 标准曲线的方程。
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到标准曲线的方程,通常为Y=ax+b,其中Y为吸光度,x为多糖的浓度,a为斜率,b为截距。
通过标准曲线的方程,可以将测得的吸光度值代入方程中,计算得到多糖的浓度。
2. 待测样品的多糖含量计算。
将待测样品制备成与标准溶液相同的条件,进行比色测定,得到吸光度值后代入标准曲线的方程,即可计算出待测样品的多糖含量。
四、多糖含量标准曲线计算公式的优缺点。
1. 优点。
(1)准确性高,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待测样品的多糖含量。
写一种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实验流程

写一种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实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种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实验流程详解在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中,植物多糖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而备受关注。
PAS法显示多糖的实验报告

PAS法显示多糖的实验报告多糖提取实验综述综述摘要:一、什么是多糖n表示。
多糖不是一种纯粹的化学物质,而是聚合程度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
二、多糖的结构多糖(polysaccharide)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失水而成,是一类分子机构复杂且庞大的糖类物质。
凡符合高分子化合物概念的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均称为多糖。
多糖多糖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亦很重要。
有的是构成动植物骨架结构的组成成分,如纤维素;有的是作为动植物储藏的养分,如糖原和淀粉;有的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像人体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肺炎球菌细胞壁中的多糖有抗原作用。
多糖的结构单位是单糖,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千万。
结构单位之间以苷键相连接,常见的苷键有α-1,4-、β-1,4-和α-1,6-苷键。
结构单位可以连成直链,也可以形成支链,直链一般以α-1,4-苷键(如淀粉)和β-1,4-苷键9如纤维素)连成;支链中链与链的连接点常是α-1,6-苷键。
由一种类型的单糖组成的有葡萄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由二种以上的单糖组成的杂多糖(hetero polysaccharide)有氨基糖的葡糖胺葡聚糖等,在化学结构上实属多种多样。
就分子量而论,有从0.5万个分子组成的到超过106个的多糖。
比10个少的短链的称为寡糖。
不过,就糖链而论即使是寡糖,在寡糖上结合了蛋白质和脂类的,就整个分子而论,如果是属于高分子,则从广义上来看也属于多糖,因此特称为复合多糖(conjugated polysaccharide,complex poly-saccharide)或复合糖质(glycoconjugate)(糖蛋白、糖脂类、蛋白多糖)。
[1]三、多糖的功能通常具有贮藏生物能和支持结构的作用。
不均一多糖通过共价键与蛋白质构成蛋白聚糖发挥生物学功能,如作为机体润滑剂、识别外来组织的细胞、血型物质的基本成分等。
多糖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微生物的细胞壁中,是由醛基和酮基通过苷键连接的高分子聚合物,也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
细菌鉴定用生理生化试验2015

细菌生理生化鉴定技术讲义实验一糖(醇、苷)类发酵试验(安排至少六种糖的发酵实验,包括单糖、双糖、三糖、醇类和非糖类各一种)(1)原理:不同种类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苷)类的酶,因而对各种糖(醇、苷)类的代谢能力也有所不同,即使能分解某种糖(醇、苷)类,其代谢产物可因菌种而异。
检查细菌对培养基中所含糖(醇、苷)降解后产酸或产酸产气的能力,可用以鉴定细菌种类。
(2)方法:在基础培养基中(如肉汤基础培养基pH7.4)加入0.5~1.0%(w/v)的特定糖(醇、苷)类。
所使用的糖(醇、苷)类有很多种,根据不同需要可选择单糖、多糖或低聚糖、多元醇和环醇等,将待鉴定的纯培养细菌接种入试验培养基中,置35℃孵育箱内孵育数小时到两周(视方法及菌种而定)后,观察结果。
若用微量发酵管(杜氏管),或要求培养时间较长时,应注意保持其周围的湿度,以免培养基干燥。
(3)结果:能分解糖(醇、苷)产酸的细菌,使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发生变色反应,产气的细菌可在小倒管(Durham小管)中产生气泡,固体培养基则产生裂隙。
不分解糖则无变化。
溴百里香酚蓝的变色范围为pH6.7(黄)~7.5(蓝),通过指示剂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是否产酸,从杜氏管中是否又气泡可以判断利用各种糖时是否产气。
(4)应用:糖(醇、苷)类发酵试验,细菌对各种糖的分解能力及代谢产物不同,可借以鉴别细菌,是鉴定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中最主要的试验,不同细菌可发酵不同的糖(醇、苷)类,如沙门菌可发酵葡萄糖,但不能发酵乳糖,大肠埃希菌则可发酵葡萄糖和乳糖。
即便是两种细菌均可发酵同一种糖类,其发酵结果也不尽相同,如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可发酵葡萄糖,但前者仅产酸,而后者则产酸、产气,故可利用此试验鉴别细菌。
一般非致病菌能发酵多种糖,产生多种有机酸和各种气体如CO2、、H2和CH4。
如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有乳糖,产生甲酸等产物,并有甲酸解氢酶,可将其分解为CO2和H2,故生化反应结果为产酸产气,以“⊕”表示。
粗多糖提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粗多糖的基本性质和提取方法。
2. 掌握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3. 通过实验验证粗多糖提取效果,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二、实验原理粗多糖是一类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
水提醇沉法是一种常用的粗多糖提取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而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低的特点,通过加水提取多糖,然后用乙醇沉淀多糖,从而实现多糖的分离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植物材料(如大麦、玉米等),乙醇,蒸馏水,硫酸铵,苯酚,浓硫酸等。
2. 实验试剂:95%乙醇,NaOH,FeCl3,浓盐酸,氯仿,乙酸乙酯等。
四、实验仪器1. 实验室常用仪器:电子天平,恒温加热器,水浴锅,旋转蒸发仪,离心机,移液器等。
2. 特殊仪器:分光光度计,真空干燥箱等。
五、实验步骤1. 植物材料预处理:将植物材料洗净、晾干,然后研磨成粉末。
2. 水提:将研磨好的植物粉末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热煮沸,提取多糖。
3. 醇沉:将提取液冷却至室温,加入95%乙醇,使多糖沉淀。
4. 沉淀分离:将沉淀物用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
5. 沉淀干燥:将沉淀物用无水乙醇洗涤,然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
6. 粗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粗多糖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粗多糖提取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粗多糖提取率,并与文献报道进行比较。
2. 粗多糖含量测定:根据苯酚-硫酸法测定粗多糖含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3. 结果分析: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影响粗多糖提取率的因素,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等。
七、实验讨论1. 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等因素对粗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
在实验条件下,最佳提取时间为2小时,提取温度为80℃,乙醇浓度为95%。
2. 粗多糖提取方法的优化:通过实验,对水提醇沉法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粗多糖提取率。
3. 粗多糖的应用前景:粗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降血糖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多糖含量测定的几种不同方法比较

多糖含量测定的几种不同方法比较系别:信息学院专业:生物工程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多糖含量测定的几种不同方法比较摘要:本文综述了多糖含量测定的几种常用方法,主要有苯酚-硫酸法、3, 5-二硝基水杨酸法(简称DNS法)、蒽酮-硫酸法、色谱法、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多糖法等。
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这些方法可为多糖含量测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多糖含量测定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多糖;含量;测定;方法A review of different methodsto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sAbstract: Paper reviewed some different methods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in it phenol-vitriol method, 3, 5-two nitro salicylic acid (DNS) method, anthrone-vitriol method, chromatography, infrared spectrum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tc had been dealed with.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It provided some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based theories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content.Key words:polysaccharides;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s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1前言 (1)2化学法测定多糖含量 (1)2.1苯酚-硫酸法 (1)2.2 3, 5-二硝基水杨酸法(简称DNS法) (2)2.3蒽酮-硫酸法 (2)3色谱法测定多糖含量的研究 (3)3.1气相色谱法(GC) (3)3.2 液相色谱法(HPLC) (3)3.3薄层色谱法(TLC) (4)4其他方法 (4)4.1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多糖法 (4)4.2生物传感器法 (5)5结论 (5)6展望 (6)参考文献 (6)致谢 (9)1前言多糖(polysaccharides,PS)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聚合而成的生物高分子[1]。
糖类检测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并掌握检测糖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学习如何运用化学试剂对糖类进行定性检测。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糖类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在生物体内,糖类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检测糖类的方法主要有:还原糖检测、非还原糖检测和糖类含量测定等。
本实验主要采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来判断还原糖的存在。
三、实验器材1. 试剂:斐林试剂、蒸馏水、氢氧化钠、硫酸铜、葡萄糖标准溶液。
2. 仪器: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烧杯、滴管、量筒、温度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斐林试剂:将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解于蒸馏水中,配制成斐林试剂。
2. 标准溶液的制备:准确量取葡萄糖标准溶液,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3. 样品溶液的制备:取适量待测样品,加入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4. 实验操作:a.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待测样品溶液和2mL标准溶液。
b.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斐林试剂。
c. 将两支试管放入50-65℃的水浴中加热约2分钟。
d.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1. 待测样品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砖红色,说明待测样品中含有还原糖。
2. 标准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砖红色,说明标准溶液中含有还原糖。
1. 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原理: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2. 本实验中,待测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待测样品中含有还原糖。
3.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应现配现用,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试剂失效。
b. 加热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浴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实验结果。
c. 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的浓度应保持一致,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成功检测出待测样品中含有还原糖。
实验结果表明,斐林试剂是一种常用的糖类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
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一、引言多糖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存在于植物、微生物和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医学应用价值。
对多糖含量进行精确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多种常用的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希望能对相关研究和应用人员提供参考。
二、酚-硫酸法测定酚-硫酸法是一种常用的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将待测样品与稀硫酸和苯酚在沸水中混合,然后加入磷酸,形成紫色复合物,测定其吸光度以计算多糖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各种多糖的测定。
三、硫酸铬酸法测定硫酸铬酸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将待测样品与硫酸和酚酞在沸水中混合,然后以硫酸钾氧化铬溶液滴定至终点,测定消耗的溶液体积以计算多糖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多糖样品的测定。
四、酚硫酸-亚硫酸盐法测定酚硫酸-亚硫酸盐法是一种用于测定多糖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将待测样品与稀硫酸和苯酚在沸水中混合,然后用亚硫酸钠还原,制备成席氏霉素蓝,测定吸光度以计算多糖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多糖含量较高的样品。
五、红外光谱法测定红外光谱法是一种用于测定多糖含量的非破坏性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测定待测样品在红外光谱区的吸收峰强度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从而计算出多糖含量。
这种方法不需要样品前处理,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多糖样品的测定。
六、离子色谱法测定离子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色谱柱将待测样品中的多糖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测定多糖的峰面积或峰高度,从而计算多糖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特点,适用于多糖含量较低的样品。
七、总结与展望总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各有其特点,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样品的情况和实验室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更准确、更简便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出现,为多糖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多糖的研究方法及其现状

多糖是亲水性大分子,难以透过由脂质 构成的细胞膜,所以口服有效常受到质疑. 有人认为多糖主要与肠道细胞表面的相应 受体分子起作用,或者通过胞饮内吞作用 (pinocytosis)由消化道进入血液,然后刺 激人体免疫细胞的成熟,分化和繁殖,诱导 专一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与激活(所谓多糖是 多细胞因子诱导剂),结果由这些免疫细胞 去吞噬或杀死肿瘤细胞或阻断细菌,病毒的 吸附或繁殖.
2. 半合成方法 衍生化基团取代 ---多糖中羟基中H 原 子--改变氢键作用---成盐—改善溶解性 羧甲基化 硫酸化 磷酸化 羧甲基化 (1) 多糖(0.15M NaOH, 95oC, 2h)—残 渣水洗至中性---悬浮于0.06%NaCl---醋酸调pH至 4.5(50oC 6h)---悬浮液pH调至碱性---氯乙酸反应--羧甲基化多糖钠盐.
动物
糖原 (Glycogen) 硫酸软骨素 (Chondroitin sulfate) 肝素 (Heparin) 透明质酸 (Hyaluronic acid) 壳聚糖 (Chitin)
葡聚糖 琼脂 (Dextran) (Agar) 果聚糖 藻酸 (Levan) (Alginic acid) 黄源胶 卡拉胶 (Xanthan) (Carrageenin) 甘露聚糖 海带多糖 (Mannan) (Laminaran) 黑曲霉多糖 (Nigeran) 细胞壁多糖 (Cell wall polysaccharide) 香菇多糖 (Lentinan)
2)
多糖的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困难
3) 多糖在分子水平下与蛋白质,核酸等其 他分子相互作用的认识还不清楚. 由于目 前有关多糖的药理研究主要局限于观察多 糖在体外或体内的生物效应, 要达到分子 水平,细胞水平还需大量研究.
己有的实验证明影响多糖生物活性的主要 因素: 分子量,分枝度,高级结构,溶解度,粘度等 多糖--大分子---分子内的糖苷键有较强的 旋转性 -------决定了多糖的二级结构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之杨若古兰创作多糖的提取和纯化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摘要本文较具体地介绍了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为多糖的研讨和生产提供参考根据.关键词多糖;提取;纯化;活性炭多糖(polysacharides,PS),又称多聚糖,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大分子化合物.它广泛分布于天然界高等植物、藻类、微生物(细菌和真菌)与动物体内.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逐步发现多糖具有复杂的、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功能[1]:(1)多糖可作为广谱免疫促进剂,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能医治风湿病、慢性病毒性肝炎、癌症等免疫零碎疾病,甚至能抗AIDS病毒[2].如甘草多糖具有明显的抗病毒和抗肿瘤感化[10],黑木耳多糖、银杏外种皮多糖和芦荟多糖可抗肿瘤和加强人体免疫功能[3-5].(2)多糖具有抗感染、抗放射、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促进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感化.如柴胡多糖具有抗辐射,加强免疫功能等生物学感化[6],麦冬多糖具有降血糖及免疫加强感化[7-8],动物黏多糖具有抗凝血、降血脂等功能[9].(3)多糖能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与衰老.如爬山虎多糖具有抗病毒和抗衰老感化[10],银杏外种皮粗多糖具有抗衰老、抗过敏、降血脂、止咳祛痰、减肥等功能[11].另外,多糖作为药物,其毒性极小,因此多糖的研讨已惹起人们极大的爱好. 因为多糖具有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紧密相干,而多糖的结构又是相当复杂的,所以在这一领域的研讨绝对缓慢.但人们在多糖的分离提取与纯化方面已做出了很多工作.1. 多糖的提取[12]1.1 热水浸提法:1.1.1多糖提取条件的优选根据文献报导[13]:影响热水浸提多糖的身分次要有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剂体积、浸提温度、pH值、醇析浓度和植物颗粒大小等.在试验前对上述多种身分利用正交实验法做出优选,才干选出最好提取方案.1.1.2其步调为:原料→粉碎→脱脂→粗提(2-3次)→吸滤或离心→沉淀→洗濯→干燥首先除去概况脂肪.原料经粉碎后加入甲醇、乙醚、乙醇、丙酮或1:1的乙醇乙醚混合液,水浴加热搅拌或回流1-3小时,脱脂后过滤得到的残渣普通用水作溶剂(也有效氢氧化钾碱性水液、氯化钠水液、1%醋酸和1%苯酚或0.1-1M 氢氧化钠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多糖.温度控制在90-100℃,搅拌4-6小时,反复提取2-3次.得到的多糖提取液大多较黏稠,可进行吸滤.也可用离心法将不溶性杂质除去,将滤液或上清液混合(得到的多糖若为碱性则须要中和).然后浓缩,再加入2-5倍低级醇(甲醇或乙醇)沉淀多糖;也可加入费林氏溶液或硫酸铵或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等,与多糖物资结合生成不溶性络合物或盐类沉淀.然后顺次用乙醇、丙酮和乙醚洗濯.将洗干后疏松的多糖敏捷转入装有五氧化二磷和氢氧化钠的真空干燥器中减压干燥(若沉淀的多糖为胶状或具粘着性时,可直接冷冻干燥).干燥后可得粉末状的粗多糖.1.2 微波辅助提取法:其道理为利用分歧极性的介质对微波能的分歧接收程度,使基体物资中的某些区域和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萃取物资从基体或体系平分离出来,进入到介电常数小,微波接收能力较差的萃取剂中[14].因为微波能极大加速细胞壁的破裂,因此利用于中草药中无效成分的提取能极大加快提取速度,添加提取产率.而且因为其选择性好,提取后基体能坚持良好的性状,提取液也较普通的提取方法澄清[15].聂金源等在柴胡多糖和黄酮化合物的提取[18]中对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法和索氏提取法进行比较,发现微波辅助提取法所需时间最短(10min),多糖的提取率最高(28.46%).1.3 超声辅助法:其道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感化加速植物无效成分的浸出提取,另外超声波的次级效应,如机械振动、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等也能加速欲提取成分的扩散释放并充分与溶剂混合,利于提取[16].超声波辅助法与惯例提取法比拟,具有提取时间短、产率高、无需加热等长处[17].1.4 索氏提取法:将植物粉末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石油醚,60℃-90℃条件下提取至无色(普通为6小时).过滤,滤渣挥发干燥完溶媒后加入80%乙醇,再提取6小时,过滤,滤渣乙醇挥发干燥后加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趁热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再除蛋白,醇沉,除色素.60℃干燥,称重.1.5 醇提法:前后将90%和50%乙醇加入植物粉末中,振荡充分再抽滤.滤液中加入充足无水乙醇,至于4℃冰箱中过夜.减压抽滤,再除去色素,得多糖粗品,在60℃通风干燥箱中干燥,再置干燥皿中恒重保管.醇提法方法简单,易于操纵,但提取率较低,乙醇使用量大,不宜大规模提取使用.1.6 其它方法:多糖的提取方法还有稀碱液浸提法、稀酸液浸提法、酶法等.但因为稀酸、稀碱条件下,易使多糖发生糖苷键的断裂,部分多糖发生水解而使多糖的提取率减少,因此很多试验中防止采取稀碱液浸提法和稀酸液浸提法.2. 多糖的纯化2.1 多糖中杂质除去方法粗多糖中常常混杂着蛋白质、色素、低聚糖等杂质,必须分别除去.2.1.1 除蛋白质采取醇沉或其它溶剂沉淀所获得的多糖,常混有较多的蛋白质,脱去蛋白质的方法有多种:如选择能使蛋白质沉淀而不使多糖沉淀的酚、三氯甲烷、鞣质等试剂来处理,但用酸性试剂宜短,温度宜低,以避免多糖降解.经常使用的方法有[19]:2.1.1.1 沙维积法(Sevag法)[20]:根据蛋白质在氯仿等无机溶剂变性而不溶与水的特点,将多糖水溶液、氯仿、戊醇(或正丁醇)之比调为25:5:1或25:4:1,混合物剧烈振摇20到30分钟,蛋白质与氯仿-戊醇(或正丁醇)生成凝胶物而分离,然后离心,分去水层和溶剂层交界处的变性蛋白质.此种方法较暖和,在防止降解上有较好后果,但效力不高,如五味子多糖的提取实验中要反复处理达三十几次.而且每次除去蛋白量变性胶状物时,不成防止的溶有少量多糖,另外少量多糖与蛋白质结合的蛋白聚糖和糖蛋白,在处理时会沉淀上去,形成多糖的损失.如能配合加入一些蛋白质水解酶,再用Sevage法后果更佳.2.1.1.2 三氟三氯乙烷法[21]:多糖溶液与三氟三氯乙烷等体积混合,低温下搅拌10min摆布,离心得上面水层,水层继续用上述方法处理几次,即得无蛋白质的多糖溶液,此法效力高,但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不宜大量利用.2.1.1.3 三氯醋酸法:在多糖水溶液中滴加5%-30%三氯醋酸,直至溶液不再继续混浊为止,在5-10℃放置过夜,离心除去沉淀即得无蛋白质的多糖溶液.此法会惹起某些多糖的降解.Sevag法、三氟三氯乙烷法和三氯醋酸法三种方法均不适合糖肽,因糖肽也会像蛋白质那样沉淀出来.对于对碱波动的糖蛋白,在硼氢化钾存鄙人,用稀碱暖和处理,可以把这类结合蛋白质分开[1].2.1.1.4 酶解法[22]: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蛋白质水解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链霉蛋白酶等,使样品中的蛋白质降解.通常将其与Sevag法综合使用除蛋白质后果较好.2.1.1.5 盐酸法[23]:取样品浓缩液,用2mol/L盐酸调节其PH至3,放置过夜,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弃去沉淀,即脱去蛋白质.另有李知敏[23]和叶将瑜[25]等人分别在植物多糖实验中证实:盐酸法、三氯乙酸法及Sevag法脱蛋白率分别为72.5%、46.1%和42.3%,多糖的损失率分别为15.1%、6.1%和14.3%.盐酸法脱蛋白率高,但多糖的损失率也较高;三氯乙酸法较暖和,但除蛋白效力不高;Sevag 法的脱蛋白后果不及前两种.2.1.1.6 其它方法:可以加入5%ZnSO4溶液和饱和Ba(OH)2溶液,振荡后离心去蛋白.此法除蛋白不敷完整,可结合Sevag法使用.还可在提取液中加入50%的TCA溶液至沉淀完整,在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即为除蛋白液.还有人使用4:1的氯仿-乙醇溶液除蛋白,将混合液清摇,再静置,取上清液.此过程需反复多次方可除尽蛋白.除去蛋白质的样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验,观察在280mm处是否有接收,如果无接收则标明蛋白质曾经除尽[24].2.1.2 除色素2.1.2.1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除色素[12]:活性炭属于非极性吸附剂,有着较强的吸附能力,特别适合于水溶性物资的分离.它的来源充足,价格廉价,上柱量大,适用于大量制备性分离.目前用于色谱分离的活性炭次要分为粉末状活性炭、颗粒状活性炭、锦纶活性炭三种.普通情况下,尽量防止用活性炭处理,因为活性炭会吸附多糖,形成多糖的损失.2.1.2.2对于植物来源的多糖,可能含有酚型化合物而色彩较深,这类色素大多呈负性离子,不克不及用活性炭接收剂脱色,可用弱碱性树脂DEAE纤维素或DuoliteA-7来吸附色素.2.1.2.3若糖和色素时结合的,易被DEAE纤维素吸附,不克不及被水洗脱,这类色素可进行氧化脱色:以浓氨水或NaOH液调至PH8.0摆布,50℃。
实验六淀粉含量测定

实验六淀粉含量测定实验六(红薯/马玲薯/黄地⽠等淀粉块茎类植物)中淀粉含量测定(酸⽔解法)综合设计(4学时)⼀、实验原理1、淀粉提取,也称为浆渣分离或分离,是淀粉加⼯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淀粉提取率和淀粉质量。
粉碎后的物料是细⼩的纤维,体积⼤于淀粉颗粒,膨胀系数也⼤于淀粉颗粒,⽐重⼜轻于淀粉颗粒, 将粉碎后的物料,以⽔为介质,使淀粉和纤维分离开来。
2、淀粉是⾷品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植物种⼦中重要的贮藏性多糖。
淀粉跟稀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完全⽔解成葡萄糖、麦芽糖等还原糖。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法。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3,5-⼆硝基⽔杨酸则被还原成棕红⾊的3-氨基-5硝基⽔杨酸。
在⼀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物质的深浅成正⽐关系,利⽤分光光度计,在540nm 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
由于淀粉完全⽔解成还原糖的量是成正⽐的,所以,也与棕红⾊物质的深浅成正⽐关系。
⼆、材料、仪器与试剂(⼀)材料:五指⼭红薯。
(⼆)仪器:分光光度计722、⼩台秤、分析天平、烧杯(100mL)、研钵、容量瓶(100mL)、洗瓶、漏⽃、滤纸、具塞刻度试管(15mL)、恒温⽔浴、移液管(1mL, 2mL)。
(三)试剂1 2mol/L NaOH 溶液准确称取4g NaOH固体,溶于15 mL蒸馏⽔中,并倒⼊50ml容量瓶中,⽤蒸馏⽔分⼏次清洗烧杯并将清洗的溶液倒⼊容量瓶中,⽤蒸馏⽔定容⾄刻度线。
2 3,5-⼆硝基⽔杨酸试剂准确称取3,5-⼆硝基⽔杨酸1g,溶于2mol/L NaOH 溶液20mL,加⼊50mL蒸馏⽔,再加⼊30g酒⽯酸钾钠,待溶解后⽤蒸馏⽔定容⾄100mL。
盖紧瓶塞,勿让CO2进⼊。
若溶液浑浊,可过滤后使⽤。
3 0.1mol/L柠檬酸缓冲液(pH5.6)A液(0.1mol/L柠檬酸):称取C6H8O7?H2O 21.01g,⽤蒸馏⽔溶解并定容⾄1000mL。
B液(0.1mol/L柠檬酸钠):称取Na3C6H5O7?2H2O 29.41g,⽤蒸馏⽔溶解并定容⾄1000mLA液110 mL与B液290 mL 混匀,即为0.1mol/L柠檬酸缓冲液(pH5.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tw-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记录: 1、实验原料质量:10.085g
实验 pH=6.0 - 6.5
2、提取固液比为:1:6
3、最后一次离心所得液体的体积:V=134ml
4、产品 OD 值测定:
稀释倍数 OD 值
100 0.885
1000 0.120
根据葡萄糖溶液标准曲线:
得到标准曲线方程: y 0.249x 0.003 OD 值为 0.885 时, y 0.249x 0.003 0.249 0.885 0.003 0.2234(mg / ml) OD 值为 0.120 时, y 0.249x 0.003 0.249 0.120 0.003 0.0329(mg / ml) ① 根据稀释 100 被数据计算:
qtw-1
基本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1.灭内源酶活:将大麦磨成粉(40 目),85℃烘 30min。 2.除淀粉:按大麦粉:水等于 1∶6 加入水,90℃糊化 30 min,然后降温至 70℃, 调 pH=4.5 加 2ml 淀粉酶处理 2h。 3 去蛋白质:用胰蛋白酶在 37℃下 pH=7.5 处理上述溶液 2h。(1000ml 去淀 粉液加蛋白酶 0.5m) 4 去酶:在 90℃,水浴 10 min。 5 去纤维素:将上述溶液用 8000min 的离心速度离心 10min,(所得上清液 为含有β-葡聚多糖、氨基酸或寡肽、单糖、低聚糖、水溶性维生素的溶 液。) 6 浓缩、除杂:由于多糖属大分子物质,而氨基酸、寡肽、单糖、低聚糖等 属小分子物质,用超滤法除去,同时也可用作浓缩。将清液用截留分子量为 10000 的膜,压力 1.2~1.4 MPa,温度 30℃,浓缩。 7 分离纯化:用饱和硫酸铵溶液将多糖沉淀,然后用无水热乙醇洗涤,再离 心收集,丙酮洗涤,真空干燥,得粗产品β-葡聚糖。 8 蒽酮法检测。(方法见第 5 页) 工艺流程图:
试剂 0
100 μg/mL 葡 0
萄糖溶液(ml)
管号
1
2
3
4
5
0.2
0.4
0.6
0.8
1.0
蒸馏水(ml)
1.0
0.8
0.6
0.4
0.2
0
蒽酮试剂(ml) 5.0
5.0
5.0
5.0
5.0
5.0
葡萄糖量(μg)
0
20
40
60
80
100
将各管快速摇动混匀后,在沸水浴中煮 10 min ,取出冷却,在 620nm 波 长下,用空白调零测定光密度,以光密度为纵坐标,含葡萄糖量( μg ) 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 取待测样品提取液 1.0mL 加蒽酮试剂 5 mL ,同以上操作显色 测定光密度。重复 3 次。
实验六 多糖的制备与检测
实验申请
实验项目:从植物种子中分离制备多糖(主要为β葡聚糖)
实验材料:大麦种子
实验器材:
(1)万能粉碎机
(2)恒温干燥箱
(3)电子天平
(4)恒温水浴锅
(5)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
(6)离心机
(7)分光光度计(配套比色皿)
试剂:淀粉酶、蛋白酶、无水乙醇,Na2CO3,HCl(调 pH 用),蒽酮试剂,
(3)去蛋白质:用胰蛋白酶在 37 ℃下处理上述溶液 2h。(1000ml 去淀粉液加蛋白酶 0.5m)
(4)去酶:在 90℃,水浴 10 min。
(5) 去纤维素: 将上述溶液用 6000min 的离心速度离心 10min,(所得上清液为含有β葡聚多糖、氨基酸或寡肽、单 糖、低聚糖、水溶性维生素的 溶液。)
葡萄糖标准液( 100 μg/mL )。
耗材
(3)试管 25ml×8
(4)pH 试纸
(5)烧杯 200ml×5
(6)50ml 容量瓶×5
(7)多种规格移液管
参考文献: [1] 蒋本国,王艳颖,李春斌,刘秋.生物化学实验.大连民族学院.2010.7 [2] 王镜岩,朱圣庚等,生物化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3] 谭天伟. 生物分离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 [4] 刘宝全. 生化分离工程实验讲义(内部试用版).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 院.2011.6
乳糖、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显色更浅,故测定糖的混合物时,常因不同糖
类的比例不同造成误差,但测定单一糖类时,则可避免此种误差。糖类与
蒽酮反应生成的有色物质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峰为 620 nm ,故在此波长
下进行比色。
实验材料补充
1、 测定多糖含量的其他方法
苯酚-硫酸法是利用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糖醛衍生 物,然后与苯酚生成橙黄色化合物。再以比色法测定。 注意: (1)此法简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对每种糖仅制作一条标准曲线,颜色 持久。 (2)制作标准线宜用相应的标准多糖,如用葡萄糖,应以校正系数 0.9 校正μg 数。 (3)对杂多糖,分析结果可根据各单糖的组成比及主要组分单糖的标准曲线的 校正系数加以校正计算。 (4)测定时根据光密度值确定取样的量。光密度值最好在 0.1——0.3 之间。比 如:小于 0.1 之下可以考虑取样品时取 2 克,仍取 0.2ml 样品液,如大于 0.3 可 以减半取 0.1ml 的样品液测定。 2、硫酸苯酚法与硫酸蒽酮法测多糖对比: 2.1.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 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糖主要是指能溶于水及乙醇的单糖和寡聚糖。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 的原理是:糖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能与苯酚缩合成一种橙 红色化合物,在 10-100mg 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 485nm 波长 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长下测定。 苯酚法可用于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实验时基本 不受蛋白质存在的影响,并且产生的颜色稳定 160min 以上。 2.2.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
乙醇洗涤,再离心收集,丙酮洗 涤,真空干燥,得粗产品β-葡聚糖。
(8)蒽酮法检测。
蒽酮比色法:
葡萄糖标准溶液( 100 μg/mL ):准确称取 100 mg 分析纯无水葡萄糖, 溶于 蒸馏水并定容至 100 mL ,使用时再稀释 10 倍( 100 μg/mL )。 蒽酮试剂:称取 1.0 g 蒽酮,溶于 80% 浓硫酸(将 98% 浓硫酸稀释,把 浓硫酸缓缓加入到蒸馏水中) 1000 mL 中,冷却至室温,贮于具塞棕色瓶 内。称取样品粉末( 5 ~ 100 mg ),放入大试管中,加入 15 mL 蒸馏水, 在沸水浴中煮沸 20 min ,取出冷却,过滤入 100 mL 容量瓶中,用蒸馏 水冲洗残渣数次,定容至刻度。 2. 标准曲线制作 取 6 支大试管,从 0 ~ 5 分别编号,按表 24-1 加入 各试剂。表 24-1 蒽酮法测可溶性糖制作标准曲线的试剂量
生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糖的定量
测定。该法的特点是几乎可以测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不但可以测定戊糖
与己糖含量,而且可以测所有寡糖类和多糖类,其中包括淀粉、纤维素等
(因为反应液中的浓硫酸可以把多糖水解成单糖而发生反应),所以用蒽酮
法测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实际上是溶液中全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
出的多糖为粗提产品,纯度不高,含有大量的杂质。 2、实验所得产品的粗提率为 36.70%。根据文献记载偏高,也说明了所提
物质中有大量杂质,初步分析为一些为除去的淀粉、纤维素、蛋白质、 水溶性维生素等成分。 3、本次试验中添加的淀粉酶用量为严格按照比例添加,会导致淀粉清除不 彻底,影响实验结果。 4、本实验中应注意三次离心的目标产物与离心的目的:
qtw-7
在没有必要细致划分各种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用蒽酮法可以一次测出总
量,省去许多麻烦,因此,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但在测定水溶性碳水化合
物时,则应注意切勿将样品的未溶解残渣加入反应液中,不然会因为细胞
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与蒽酮试剂发生反应而增加了测定误差。此外,
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的显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
灭内源酶活
除淀粉
去蛋白质
浓缩 除杂
去纤维素
去酶
分离纯化
蒽酮法检测
qtw-2
实验记录
操作步骤:
(1)灭内源酶活:将大麦磨成粉 (40 目),85℃烘 1 h。
(2)除淀粉:将沉淀按 1∶6 比 例溶于水,90℃处理,糊化 30 min,然后降温至 60℃,pH 值 4.0~4.5 用糖化酶处理 2h。100g 大麦粉糊化后加入 15ml 糖化 酶.
实验原理: 1、大麦是我国古老的药食兼用植物。我国大麦资源丰富,但 70%以上的大 麦和大麦麸皮用作饲料,大麦资源利用附加值低。研究表明,大麦具有调血 脂、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种药理活性。多糖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具有 多种生物活性。本论文以大麦和大麦麸皮为原料,研究大麦多糖和大麦麸皮 多糖的提取、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抑瘤作用,为功能性食品和药品的研究开发 提供依据,为大麦和大麦麸皮的高效利用提供新途径。在大麦胚乳细胞壁 (75% ) 和糊粉层细胞壁(26% )中含有 3% ~5%的β-葡聚糖,有些品系可高达 12%β- 葡聚糖是一种重要的非淀粉多糖,其结构由均一的 D-吡喃葡萄糖 (Glcp)单位通过β-(1→3)和β-(1→4)键连接而成,其中大约包括 58% ~72% 的由β-(1→3)键连接的纤维三糖和 20% ~34%的纤维四糖单位。β-(1→3) 键往往单个存在,β-(1→4)键则可 2 个、3 个连续存在,最大可以达到 14 个葡萄糖单位[3]。这些结构特点,使得β-葡聚糖表现出可溶性、高黏性、凝 胶形成等多种功能特性,因此β-葡聚糖不仅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糖、改善 肠道功能等保健作用[4, 5];而且还可以作为增稠剂、凝胶剂等应用于食品工 业中,是一种重要的可溶性膳食纤维。 2、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原理 :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经脱水反应生成糠醛 或羟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糠醛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