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防护名词解释
电离辐射的防护
电离辐射的防护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a粒子、B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丫射线。
a 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
a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但其穿透力很弱,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故其主要危害是进入人体后的内照射。
B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本领比a射线小得多,但穿透本领比a 射线大,但与X、丫射线比射程短,很容易被铝箔、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
X射线和丫射线的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因此把他们统称为光子。
两者的穿透力极强,要特别注意意外照射防护。
铅版或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可以阻挡射线。
电离辐射对健康有哪些影响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主要有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沾染及复合照射。
以下仅介绍外照射所致的放射性疾病以及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等。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受到全身超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分为三型: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又称造血型急性放射病,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②肠型急性放射病:以胃肠道损伤为基本病变,以频繁呕吐、严重腹泻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
③脑型急性放射病: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照射而发生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症状。
外周血血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已知电离辐射可引起的人类恶性肿瘤有皮肤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和白血病等;其他远后效应有血液系统疾病、胚胎效应、遗传效应等。
此外,电离辐射尚可引起放射性白内障、急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骨损伤等。
放射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受照剂量正相关,受照剂量越大,放射性损伤越大,所致的放射性疾病越严重。
电离辐射来源与防护
电离辐射的来源和防护
1.电离辐射源
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各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其中α、β等带电
粒子都能直接使物质电离,称为直接电离辐射;γ光子、中子等非带
电粒子,先作用于物质产生高速电子,继而由这些高速电子使物质电离,称为非直接电离辐射。
能够产生直接或间接电离辐射的物质或装
置称为电离辐射源,如各种天然放射性核素、人工放射性核素和X线
机等。
随着原子能事业的发展,核工业、核设施也迅速发展,放射性核
素和射线装置在工业、农业、它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健康和科学研究。
接触电离辐射的人员也日益增多。
2.电离辐射防护
电离辐射防护,主要是控制辐射源的质和量。
电离辐射防护分为
外照射防护和内照射防护。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
防护和屏蔽防护,通称“外防护三原则”。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防护方
法有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等综合性防护措施。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doc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1 范围本标准界定了与医疗照射的放射防护有关的主要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涉及医疗照射放射防护的有关领域。
2 基础术语2.1 医用辐射medical uses of ionizing radiation在医学上应用的电离辐射的统称。
电离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已形成X射线诊断学(X称放射学)、核医学、放射肿瘤学(放射治疗学)等分支学科。
2.2 放射防护radiological protection辐射防护radiation protection研究保护人类(可指全人类、其中一部分或个体成员以及他们的后代)免受或尽量少受电离辐射危害的应用性学科。
有时亦指用于保护人类免受或尽量少受电离辐射危害的要求、措施、手段和方法。
辐射一词广义上可包括非电离辐射,而通常狭义上与放射同义仅指电离辐射。
本标准中辐射防护专指电离辐射防护。
2.3 防护与安全protection and safety保护人员免受或少受电离辐射的照射和保持辐射源的安全,包括为实现这种防护与安全的措施,如使人员受照剂量与危险保持在低于规定约束值的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的各种方法和设备,以及防止事故和缓解事故后果的各种措施等。
2.4 实践的正当性justification of a practice国际放射放护委员会(ICRP)提出的辐射防护三原则之一。
即辐射照射的实践,除非对受照个人或社会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包括健康与非健康危害),否则就不得采取此种实践。
2.5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optimization of radiation protection辐射防护三原则之一。
即进行辐射实践时,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的因素之后,应保证将辐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
2.6 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原则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ALARA)principle用辐射防护最优化方法,使已判定为正当并准予进行的实践中,有关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受照射人数以及潜在照射的危险等,全都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的原则。
电离辐射的防护.
电离辐射的防护什么叫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指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
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射线等,如生产上测料位用的料位仪、X射线探伤及测厚仪、测水份用的中子射线、医学上用的X射线诊断机、γ射线治疗机、核医学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试剂。
电离辐射的分类:作用于人体的电离辐射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两类。
自古以来人类就受到自然存在的各种电离辐射的照射,通常把这些天然辐射源的照射称为天然本底照射。
本底照射主要来自宇宙线、地球本身的放射性核素以及由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的放射性核素。
这些放射性核素可以从外部对人体引起照射,亦可因空气、水、食物中含有这些放射性核素,通过吸入或食入体内造成内照射。
目前认为吸入是最主要途径,其次是外照射和食入。
人类除受到天然辐射外,还经常受到各种人工辐射的照射,主要人工辐射源包括:核爆炸、核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辐射源、医疗照射以及消费品中应用的的辐射源。
电离辐射对人类有哪些危害?电离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在被人类不断利用的过程中认识的。
1895年伦琴发现X线,时过一年就有操作人员手部皮肤损伤报告。
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镭,她因手持含镭容器使手指收到损伤。
二战末期原子能被用于战争,造成空前的灾难。
今天,随着辐射源和核能的广泛和平利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使人类接触到各种射线的机会明显增加。
其中包括从事某种职业的过程中受到的职业照射,因接受医学诊断和治疗受到的医学照射,及一般居民从所有其它辐射源受到的公众照射。
因此,人类在最大限度利用电离辐射源和核能的同时,应关注其引起的健康危害。
而与我们日常生活贴近的当属公众照射。
因核技术应用使居民受到辐射照射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工业和医用密封源误操作、丢失和破损后引起的事故照射。
全球曾发生多次丢源事故。
国内因放射源管理疏漏而发生数次辐射事故。
如1992年山西。
治疗源造成7人受超剂量照射事故。
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电离辐射以两种方式作用于人体,即体外照射与体内照射。
电离辐射防护名词解释
J1 基本定义J1.1(电离)辐射(ionizing)radiation在辐射防护领域,指能在生物物质中产生离子对的辐射。
J1.2 (辐射)源(radiation)source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
例如,发射氡的物质是存在于环境中的源,γ辐照消毒装置是食品辐照保鲜实践中的源,X射线机可以是放射诊断实践中的源,核电厂是核动力发电实践中的源。
对于本标准的应用而言,位于同一场所或厂址的复杂设施或多个装置均可视为一个单一的源。
J1.3照射exposure受照的行为或状态。
照射可以是外照射(体外源的照射),也可以是照射(体源的照射)。
照射可以分为正常照射或潜在照射;也可以分为职业照射、医疗照射或公众照射;在干预情况下,还可以分为应急照射或持续照射。
J1.4 实践practice任何引入新的照射源或照射途径、或扩大受照人员围、或改变现有源的照射途径网络,从而使人们受到的照射或受到照射的可能性或受到照射的人数增加的人类活动。
J1.5 干顶lntervention任何旨在减小或避免不属于受控实践的或因事故而失控的源所致的照射或照射可能性的行动。
J1.6防护与安全protection and safety保护人员免受电离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和保持实践中源的安全,包括为实现这种防护与安全的措施,如使人员的剂量和危险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并低于规定约束值的各种方法或设备,以与防止事故和缓解事故后果的各种措施等。
J2 辐射与源J2.1氡radon原子序数为86的元素的同位素222Rn,是铀系衰变的中间产物。
J2.2氡子体radon progeny氡的短寿命放射性衰变产物。
J2.3气thoron原子数为86的元素的同位素220Rn,是钍系衰变的中间产物。
J2.4气子体thoron progeny气的短寿命放射性衰变产物。
J2.5(氡子体和气子体)α潜能potential alpha energy(of radon progeny and thoron progeny )氡(222Rn)的子体完全衰变为210Pb(但不包括210Pb的衰变)和(220Rn)的子体完全衰变到稳定的208Pb时,所发射的α粒子能量的总和。
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
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电离辐射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电离辐射的类型、危害、防护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加深对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的认识。
一、电离辐射的种类和危害电离辐射是指释放能量的无形物质,具有电离空气分子并对生物体产生损伤的能力。
主要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两种。
1.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射线等,最常见的是X射线和γ射线。
这些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对人体内部组织产生直接损害,长期暴露会引发白血病、癌症等疾病。
2. 粒子辐射粒子辐射主要来自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衰变。
常见的粒子辐射有α粒子、β粒子和中子等。
其中,α粒子能量大、穿透力小,但如果被吸入或摄入体内,会直接损害人体内的细胞和组织;β粒子能穿透皮肤,对眼睛和皮肤组织具有一定的危害;中子对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子和核酸分子产生破坏作用。
二、电离辐射防护方法为了防止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1. 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是指个人在进行可能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时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首先,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辐射眼镜、防护衣、手套等。
其次,要遵循正确的作业规范,减少接触电离辐射的可能性。
此外,要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辐射伤害。
2. 工作环境防护工作环境防护主要是指对工作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和控制,确保工作环境中电离辐射水平处于安全范围内。
监测包括定期测量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控制包括采取屏蔽措施、减少辐射源暴露时间等。
3. 公众防护公众防护是指社会机构和公众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减少电离辐射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这包括加强对辐射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辐射防护意识;制定和执行相关辐射安全法规,确保公众的权益得到保护;加强环境辐射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辐射污染源。
三、电离辐射防护的挑战与前景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工业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讲义
工业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讲义一、电离辐射的概念1. 电离辐射是指具有辐射能量的高速粒子或波动,具有足够能量来去除原子中的电子而产生离子。
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α、β、γ射线和中子辐射。
2.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电离辐射能穿透组织、损害细胞、造成遗传变异、致癌等危害。
二、工业电离辐射的来源1. 工业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设备、核能设施等。
2. 工业电离辐射的作用领域包括医疗、工业、科研、核能等。
三、工业电离辐射防护措施1. 采用尽可能低的辐射剂量:尽量减少辐射源和辐射时间,远离辐射源,减小辐射源的放射性。
2. 使用辐射防护装备:包括铅衣、铅玻璃、铅手套、铅眼镜等。
3. 定期检测辐射剂量:对接触辐射的工作者进行定期监测,确保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4. 建立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应对辐射事故的处置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四、工业电离辐射安全管理1. 制定辐射工作规程:明确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辐射防护措施等。
2. 培训员工:对接触辐射的员工进行辐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辐射安全意识。
3. 定期安全检查:定期检查辐射设备的安全性能,及时维修、替换损坏的设备。
4. 加强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定期组织辐射事故演练,确保员工能够熟练处置辐射事故。
结语:工业电离辐射的防护与安全管理是保障员工健康和企业经营的重要保障,希望企业能够根据讲义中的内容,加强对工业电离辐射的防护与安全管理工作。
工业电离辐射的防护与安全管理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工作。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有效防护和管理工业电离辐射,需要全面了解辐射的特性、危害和防护方法,并将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五、防护设备的选择与使用1. 铅衣:对于需要长时间接触辐射的工作人员,应配备铅衣,确保全身受到辐射的最小化。
2. 铅眼镜、铅面罩:用于保护工作人员的眼睛和脸部,防止辐射对这些部位的伤害。
3. 铅手套:工作人员在处理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器皿或设备时,应佩戴铅手套,避免直接接触辐射源。
电离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电离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电离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一、电离辐射概述
电离辐射是指物体或资源中存在的电离性射线或粒子,其具有辐射能力,可以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如伤害身体健康。
电离辐射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中子等。
二、电离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1、严格执行有关安全作业规定及辐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辐射仪器设备。
2、严格限制有关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建立及加强专业培训,要求安全操作人员及时接受辐射防护技术培训,并定期复习,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
3、建立辐射保护论证制度,允许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更改,必须经过专家对辐射源的安全性县加以仔细分析,限制使用产生辐射的设备及现场。
4、及时完成辐射检测,按照安全法规要求,对仪器排放的辐射能源应定期应加以检测,发现变化及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5、设置辐射安全防护设施,在辐射源使用时应加强设施防护,如采用辐射防护屏障、设置辐射防护护盾、采用无尘室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的传播和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
6、定期检查仪器设备性能,应定期检查仪器设备性能,发现仪器性能不稳定或性能变化,应及时停止使用,报告维修或更换,以防
止发生危险。
三、总结
电离辐射造成的健康危害是不可忽视的,需要加强对电离辐射的防护手段以及监测,限制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定期检查仪器设备性能,及时完成辐射检测,对产生辐射的设备实施加固防护,以及建立论证制度等,都是能够有效防护我们免遭电离辐射危害的有效措施。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医疗照射是现代医学诊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可以协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
但是,正如我们所知,医疗照射所使用的放射技术具有潜在的风险。
因此,在进行医疗照射时,需要遵循放射防护的原则和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医疗照射和放射防护的相关名词术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原则和方法。
一、医疗照射相关名词术语1. X线:X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过人体,从而成像。
在医疗领域,医生和技术人员使用X射线来进行影像诊断和治疗。
2. CT扫描:CT扫描是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缩写,是一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它通过旋转X射线机器和计算机程序产生高质量三维图像,以便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3. 核磁共振(NMR):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可以产生人体内部的非常详细的图像。
它不使用X射线,而是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产生影像。
4.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一个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的元素,它可以通过衰变来释放出放射性辐射。
在医疗领域,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治疗癌症、甲状腺疾病等疾病。
5. 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一种带电粒子或电磁波所携带的辐射能量。
它可以穿透人体,对细胞造成损害,从而引起慢性疾病或癌症。
二、放射防护相关名词术语1. 剂量:剂量是指辐射能量对人体的损害程度。
它是通过计量单位来衡量的。
在医疗领域,最常用的剂量单位为格雷(gray,Gy)和西弗(sievert,Sv)。
2. 辐射剂量计:辐射剂量计是一种用于测量辐射剂量的仪器。
它可以用于检测医疗照射和其他形式的辐射。
3. 防护屏:防护屏是一种用于防护电离辐射的屏障,可以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在医疗照射领域,医生和技术人员经常使用防护屏避免被辐射。
4. 防护衣:防护衣是一件穿着的服装,用于保护穿着者不受电离辐射的伤害。
防护衣通常由具有辐射防护特性的材料制成。
5. 放射防护规则:放射防护规则是一套用于减少辐射暴露的指导原则。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医疗照耀放射防护名词术语Terminology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of medical exposureGBZ/T146-20021 范畴本标准界定了与医疗照耀的放射防护有关的要紧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涉及医疗照耀放射防护的有关领域。
2 基础术语2.1 医用辐射medical uses of ionizing radiation在医学上应用的电离辐射的统称。
电离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已形成X射线诊断学(X称放射学)、核医学、放射肿瘤学(放射治疗学)等分支学科。
2.2 放射防护radiological protection辐射防护radiation protection研究爱护人类(可指全人类、其中一部分或个体成员以及他们的后代)免受或尽量少受电离辐射危害的应用性学科。
有时亦指用于爱护人类免受或尽量少受电离辐射危害的要求、措施、手段和方法。
辐射一词广义上可包括非电离辐射,而通常狭义上与放射同义仅指电离辐射。
本标准中辐射防护专指电离辐射防护。
2.3 防护与安全protection and safety爱护人员免受或少受电离辐射的照耀和保持辐射源的安全,包括为实现这种防护与安全的措施,如使人员受照剂量与危险保持在低于规定约束值的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的各种方法和设备,以及防止事故和缓解事故后果的各种措施等。
2.4 实践的正当性justification of a practice国际放射放护委员会(ICRP)提出的辐射防护三原那么之一。
即辐射照耀的实践,除非对受照个人或社会带来的利益足以补偿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包括健康与非健康危害),否那么就不得采取此种实践。
2.5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optimization of radiation protection辐射防护三原那么之一。
即进行辐射实践时,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的因素之后,应保证将辐射照耀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
电离辐射防护
电离辐射防护
电离辐射防护是指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或环境的伤害。
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和γ射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离辐射防护方法:
1. 剂量限制:根据辐射工作场所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剂量限制标准,确保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不超过规定的限制。
2. 时间限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长时间接触辐射源的时间,比如在操作X射线设备时,尽量缩短曝光时间。
3. 距离限制:保持与辐射源的距离,距离越远,接受到的辐射剂量越小。
在操作辐射源时尽量保持安全距离。
4. 屏蔽防护:使用适当的防护屏蔽材料,比如厚度足够的铅屏蔽板、铅玻璃等,来阻挡辐射的透射和散射。
5. 个人防护:对于操作辐射源的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眼镜、手套等,减少辐射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6. 空间防护:对于辐射工作场所进行适当的安全设计,包括隔离辐射源、设置警示标志、确保合适的通风等,以降低辐射的扩散和影响范围。
这些防护措施需要根据具体的辐射工作情况和实际需求来制定
和执行,在保证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
电离辐射是指能够使原子或分子失去电子而产生离子的辐射,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和X射线等。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电离辐射,因此了解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会导致细胞变异、癌症甚至基因突变,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其次,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时间、距离和屏蔽。
在接触电离辐射时,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并且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使用防护屏障等。
这些原则可以有效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另外,辐射安全基本标准是指在使用放射性物质、设备或参与辐射作业时,必须遵守的安全规定。
这些规定包括个人防护、辐射监测、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确保辐射作业的安全进行。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辐射环境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加强对辐射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辐射安全意识,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辐射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辐射安全隐患,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总之,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是保障人们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措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辐射环境。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保护人们免受电离辐射的危害,促进社会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电离辐射的名词解释
电离辐射的名词解释电离辐射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能量特别大的辐射。
就像一个超级有力量的小怪兽一样。
咱们平常能接触到的像X射线啊,就是电离辐射的一种。
比如说你去医院拍片子,那个机器发出的X射线就是电离辐射。
它的能量大到可以把原子或者分子里面的电子给撞飞,就好像是一个大力士把小原子家庭里的小电子成员给硬生生地赶出去了,让原子或者分子变得不再完整,这就叫电离。
这种电离辐射在生活里还挺常见的。
像咱们坐飞机的时候,其实也会受到一些宇宙射线带来的电离辐射。
不过别太担心啦,因为飞机上受到的辐射量是非常小的,就像小蚂蚁咬了一小口一样,对咱们身体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呢,要是电离辐射的量比较大,那可就不是小蚂蚁咬一口的事儿了。
它可能会对咱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就像是一群小怪兽一起围攻咱们的身体细胞。
它可能会破坏咱们身体里的细胞结构,让细胞变得不正常。
比如说可能会让细胞里面的DNA乱了套,DNA就像是细胞的指挥官,如果指挥官都乱了,那细胞就不知道该怎么正常工作了。
这就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像癌症就是很可怕的一种。
不过呢,咱们人类也不是对电离辐射毫无办法。
在医院里,那些使用电离辐射的设备,像放疗设备用来治疗癌症的时候,医生们就会特别小心地控制辐射的量。
就像拿着一把双刃剑,小心翼翼地用它来杀敌,而不让它伤到自己。
而且医生和护士也会采取很多防护措施,穿那种特制的铅衣,就像是穿上了超级英雄的盔甲,来阻挡电离辐射的侵害。
而且在一些有电离辐射的工作环境里,比如核电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防护手段。
从大的方面说,核电站的建筑结构本身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保护罩,能挡住很多辐射。
工作人员呢,他们工作的时候也会带着监测辐射量的小仪器,就像一个小管家一样,时刻盯着辐射量有没有超标。
要是超标了,就会赶紧采取措施,让自己远离危险。
电离辐射这个东西啊,就像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精灵,有时候能帮咱们大忙,像在医疗检测和治疗方面;有时候又像是个小恶魔,如果不小心对待它,就可能给咱们带来大麻烦。
电离辐射的防护
电离辐射的防护
电离辐射是指具有足够能量的辐射,它能够去除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产生电离现象。
电离辐射包括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伽马射线和X射线等。
为了防护电离辐射的危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屏蔽防护:使用适当厚度和材料的屏蔽物来阻挡电离辐射的穿透。
例如,使用厚实的混凝土墙壁、铅板、铅玻璃或钢板作为屏蔽材料。
2. 距离防护:远离辐射源增加距离可以减少接受到的辐射剂量。
根据辐射强度的逆平方定律,将距离平方倍增可以将受到的辐射剂量减少到原来的1/4。
3. 时间防护:尽量减少接触辐射源的时间,减少接收辐射剂量。
尤其是在长时间暴露于辐射源附近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
4. 封装防护:对于放射性物质,可以采用封装或密封措施,将其包裹起来,避免辐射物质的释放,减少辐射的扩散范围。
5. 个人防护装备:对于工作人员或需要接触辐射源的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铅制服、帽子、手套、护目镜等。
6. 定期监测:对于需要长期接触辐射的人员,应定期进行辐射剂量监测,了解辐射暴露情况。
总之,防护电离辐射需要通过屏蔽、距离、时间、封装和个人防护装备等多种手段来减少辐射剂量,保护人体免受辐射的危害。
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概念概况
辐射防护的基本概念1.β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子的能量损失:•电离损失——快电子通过靶物质时,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使物质原子电离或激发,因而损失其能量,这与重带电粒子情况相类似。
电离损失(电子碰撞能量损失)是β射线在物质中损失能量的重要方式。
•辐射损失——这是β粒子与物质原子的原子核非弹性碰撞时产生的一种能量损失。
当带电粒子接近原子核时,速度迅速减低,会发射出电磁波(光子),这种电磁辐射叫轫致辐射。
•电子的散射;β 粒子与靶物质原子核库仑场作用时,只改变运动方向,而不辐射能量,这种过程称为弹性散射。
由于电子的质量小,因而散射角度可以很大(与α粒子相比,β粒子的散射要大得多),而且会发生多次散射,最后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
同时,入射电子能量越低,及靶物质的原子序数越大,散射也就越厉害。
β粒子在物质中经过多次散射其最后的散射角可以大于90 °,这种散射成为反散射。
•β射线的射程和吸收;2.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电效应——γ光子与靶物质原子相互作用,γ光子的全部能量转移给原子中的束缚电子,使这些电子从原子中发射出来,γ光子本身消失。
•康普顿效应(又称康普顿散射)——入射γ光子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光子的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使它反冲出来,而光子的运动方向和能量都发生都发生了变化,成为散射光子。
•电子对效应——γ光子与靶物质原子的原子核库仑场作用,光子转化为正- 负电子对。
•相干散射——低能光子(h ν〈〈m 0 c 2 〉与束缚电子之间的弹性碰撞,而靶原子保持它的初始状态。
碰撞后的光子能量不变,即电磁波波长不变,称汤姆逊散射或相干散射。
•光致核反应——大于一定能量的γ光子与物质原子的原子核作用,能发射出粒子,例如(γ,n )反应。
但这种相互作用的大小与其它效应相比是小的,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核共振反应——入射光子把原子核激发到激发态,然后退激时再放出γ光子。
★探测器分类几类探测器气体探测器电离室脉冲电离室电流电离室累计电离室正比计数器G-M 计数管闪烁探测器NaI(Tl) 单晶γ谱仪半导体探测器金硅面垒半导体探测器高纯锗(HPGe )探测器锂漂移硅探测器原子核乳胶固体径迹探测器气泡室火花放电室多丝正比室切伦科夫计数器热释光探测器3.气体探测器特点:以气体为探测介质。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电离辐射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回避的一种环境污染。
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建立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是必要的。
电离辐射防护是指为了保护人员免受电离辐射伤害而采取的措施。
在进行电离辐射防护时,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控制电离辐射源的强度和时间;二是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遮盖物和屏障,使辐射源的辐射不会泄漏到环境中;三是采用防护装置,如防护用手套、眼镜、服装等,保护工人免受辐射伤害。
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是指制定和实施可使辐射源使用和处置安全的管理措施。
在进行辐射源安全管理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辐射源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
具体来说,辐射源安全管理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规范辐射源的购置、使用、处置、维护等活动,加强辐射源的监控和管理,制定坚实的辐射应急预案。
制定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标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例如:国家安全监管局发布的《放射性物质运输安全规定》、《放射性物质管理条例》等。
二、制定标准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例如:保护人员免受电离辐射危害,保障公众安全,确保辐射源安全使用和处置。
三、制定标准的范围与适用对象。
例如:涉及核材料、放射性物质的单位和个人;同时,在辐射源的管理范围内应包括使用、保管、运输、处置等环节。
四、制定标准的具体内容。
例如:辐射源管理工作的责任分工,辐射源的监测、检测和评价,辐射源事故应急预案,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要求等。
五、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管理。
标准不仅是一份纸面文件,更多的是需要确保实际操作中得到有效实施。
标准的实施需要要求负责人或监管部门进行实地检查、监督,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行为进行纠正。
在制定和实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提高标准的专业性、科学性和适用性,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课件
4 教育和培训
对从事辐射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 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和防护能力。
电离辐射监测与评估
1
监测方法
使用辐射测量仪器对环境和个人进行辐射剂量测量,包括剂量仪、活动度仪等。
2
评估标准
依据辐射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和比较。
3
报告和记录
将监测结果记录在辐射安全管理系统中,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布报告。来自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高剂量的电离辐射可能导致癌症、遗传突变和生殖问题。但在低 剂量下,风险很小。
电离辐射防护措施
1 保护距离
2 屏蔽材料
与辐射源的距离越远,受到的辐射剂量越小。
使用合适的屏蔽材料,如铅板或混凝土墙壁, 来减少辐射的传播。
3 个人防护装备
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铅制服、护目镜和 手套,以降低辐射暴露。
电离辐射应急处置
应急响应
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计划,做好人员疏散和伤员 救治工作。
风险评估
对辐射源的性质和周围环境进行风险评估,采 取适当的措施降低风险。
污染控制
进行辐射污染的清理和隔离,确保辐射不进一 步扩散。
信息发布
及时、准确地向相关人员和社会公众发布辐射 应急情况和防护指南。
电离辐射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辐射安全规程、培训计划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 PPT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会介绍电离辐射的定义、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防护措 施、监测与评估、应急处置以及安全管理。
电离辐射的定义
电离辐射是指高能粒子或电磁波对物质产生的电离作用。它包括阿尔法射线、 贝塔射线、伽马射线和X射线。
电离辐射的来源
职业照射名词解释
职业照射名词解释职业照射是指工作环境中由于某种职业性因素而导致的照射,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职业照射及其解释:1. 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指具有足够能量的电磁波或粒子射线,可以从原子或分子中移走或增加电荷。
常见的电离辐射有X射线和γ射线。
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下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基因突变、癌症等健康问题。
2. 紫外线辐射:紫外线辐射是指太阳光中所含的紫外线,其波长较短,能量较高。
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不同,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可能引发皮肤肿瘤、晒斑、皮肤干燥等皮肤疾病。
3. 离子辐射:离子辐射是指通过离子(带电粒子)的方式传递能量到人体,常见的离子辐射包括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和中子辐射。
长期接触离子辐射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基因突变、癌症等慢性疾病。
4. 可见光辐射:可见光辐射是指波长在400至70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包括了人眼能够感知的光谱范围。
长期暴露在较高强度的可见光下可能造成眼部疲劳、视力下降等视觉问题。
5. 激光辐射:激光辐射是指产生高强度、高能量、高一致性的光束。
不同类型的激光器对人体的损伤程度不同,但长时间直接暴露在激光束中可能导致眼睛病变、皮肤烧伤等不良后果。
6. 放射性辐射:放射性辐射是指由放射性物质自身发出的辐射。
常见的放射性辐射有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等。
长期暴露在放射性物质辐射下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基因突变、癌症等严重健康问题。
在职业照射防护中,首先需要对职业环境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照射以及照射强度。
然后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改善工作环境、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培训员工正确使用防护设备等,以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定期进行职业照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照射问题也是重要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1 基本定义J1.1(电离)辐射(ionizing)radiation在辐射防护领域,指能在生物物质中产生离子对的辐射。
J1.2 (辐射)源(radiation)source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
例如,发射氡的物质是存在于环境中的源,γ辐照消毒装置是食品辐照保鲜实践中的源,X射线机可以是放射诊断实践中的源,核电厂是核动力发电实践中的源。
对于本标准的应用而言,位于同一场所或厂址的复杂设施或多个装置均可视为一个单一的源。
J1.3照射exposure受照的行为或状态。
照射可以是外照射(体外源的照射),也可以是照射(体源的照射)。
照射可以分为正常照射或潜在照射;也可以分为职业照射、医疗照射或公众照射;在干预情况下,还可以分为应急照射或持续照射。
J1.4 实践practice任何引入新的照射源或照射途径、或扩大受照人员围、或改变现有源的照射途径网络,从而使人们受到的照射或受到照射的可能性或受到照射的人数增加的人类活动。
J1.5 干顶lntervention任何旨在减小或避免不属于受控实践的或因事故而失控的源所致的照射或照射可能性的行动。
J1.6防护与安全protection and safety保护人员免受电离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和保持实践中源的安全,包括为实现这种防护与安全的措施,如使人员的剂量和危险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并低于规定约束值的各种方法或设备,以及防止事故和缓解事故后果的各种措施等。
J2 辐射与源J2.1氡radon原子序数为86的元素的同位素222Rn,是铀系衰变的中间产物。
J2.2氡子体radon progeny氡的短寿命放射性衰变产物。
J2.3气thoron原子数为86的元素的同位素220Rn,是钍系衰变的中间产物。
J2.4气子体thoron progeny气的短寿命放射性衰变产物。
J2.5(氡子体和气子体)α潜能potential alpha energy(of radon progeny and thoron progeny )氡(222Rn)的子体完全衰变为210Pb(但不包括210Pb的衰变)和(220Rn)的子体完全衰变到稳定的208Pb时,所发射的α粒子能量的总和。
J2.6平衡因子equilibrium factor氡的平衡当量浓度与氡的实际浓度之比F。
这里,平衡当量浓度是氡与其短寿命子体处于平衡状态、并具有与实际非平衡混合物相同的α潜能浓度时氡的活度浓度。
J2.7 天然源natural sources天然存在的辐射源,包括宇宙辐射和地球上的辐射源。
J2.8密封源sealed source密封在包壳里的或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并呈固体形态的放射性物质。
密封源的包壳或覆盖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使源在设计使用条件和磨损条件下,以及在预计的事件条件下,均能保持密封性能,不会有放射性物质泄漏出来。
J2.9非密封源unsealed source不满足密封源定义中所列条件的源。
J2.10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consumer product因功能或制造工艺需要将少量放射性物质加入其中或以密封源形式装配在或因所采用的原材料与生产工艺而具有一定放射性物质活度的消费品,如烟雾探测器、荧光度盘或离子发生管等;在本标准中有时简称“消费品”。
J2.11显像设备imaging devices放射诊断和核医学显像用电子设备(例如图像转换器、γ照相机等)。
J2.12 辐射发生器radiation generator能产生诸如X射线、中子、电子或其他带电粒子辐射的装置,它们可用于科学、工业或医学等领域。
J2.13 高能放射治疗设备high energy radiotherapy equipment放射性核素远距离治疗机,以及能在高于300kV的工作电压下工作的X射线机和其他类型的辐射发生器。
J2.14辐照装置irradiation installations安装有粒子加速器、X射线机或大型放射源并能产生高强度辐射场的一种构筑物或设施。
正确设计的构筑物提供屏蔽和其他防护,并设有用以防止误入高强度辐射区的安全装置(如联锁装置)。
辐照装置包括外射束辐射治疗用装置,商品消毒或保鲜用装置,以及某些工业射线照相装置等。
J2.15 核燃料循环nuclear fuel cycle与核能生产有关的所有活动,包括铀或钍的采矿、选冶、加工或富集,核燃料制造,核反应堆运行,核燃料后处理,退役和放射性废物管理等各种活动,以及上述各种活动有关的任何研究与开发活动。
J2.16放射性矿石的开采选冶设施mine or mill processing radioactive ores 开采、选冶或处理含铀或钍系放射性核素矿石的设施。
开采放射性矿石的矿山,是指任何开采含铀系或钍系放射性核素数量充足、品位值得开采的矿石的矿山,或者当铀系或钍系放射性核素与被开采的其他矿物共生时其数量或品位要求按审管部门的规定采取辐射防护措施的矿山。
放射性矿石选冶厂是指任何处理这里所定义的矿山所开采的放射性矿石以生产某种物理或化学浓缩物的设施。
J2.17核设施nuclear installation以需要考虑安全问题的规模生产、加工或操作放射性物质或易裂变材料的设施(包括其场地、建(构)筑物和设备),如铀富集设施,铀、钚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核反应堆(包括临界和次临界装置),核动力厂,核燃料后处理厂等核燃料循环设施。
J2.18 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facility 专门设计的用于放射性废物操作、处理、整备、临时贮存或永久处置的设施。
J2.19放射性物质加工设施installation processing radioactive substances 加工放射性物质并且其放射性物质年通过量超过表A1所给出的豁免活度水平10000倍的任何设施。
J2.20放射性流出物radioactive effluents放射性排出物radioactive discharges实践中源所造成的以气体、气溶胶、粉尘或液体等形态排入环境的通常情况下可在环境中得到稀释和弥散的放射性物质。
J2.21 放射性废物 radioactive waste来自实践或干预的、预期不再利用的废弃物(不管其物理形态如何),它含有放射性物质或被放射性物质所污染,其活度或活度浓度大于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它所引起的照射未被排除。
J2.22 (放射性)污染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材料或人体部或表面或其他场所出现的不希望有的或可能有害的放射性物质。
J3 辐射的生物效应J3.1 随机性效应 stochastic effects发生几率与剂量成正比而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的辐射效应。
一般认为,在辐射防护感兴趣的低剂量围,这种效应的发生不存在剂量阀值。
J3.2 确定性效应 deterministic effect通常情况下存在剂量阈值的一种辐射效应,超过阈值时,剂量愈高则效应的严重程度愈大。
J3.3 危害 detriment因受某一辐射源的辐射照射,受照组及其后代最终所经受的总的伤害。
J3.4 危险 risk一个用于表示与实在照射或潜在照射有关的危害、损害的可能性或伤害后果等的多属性量。
它与诸如特定有害后果可能发生的概率及此类后果的大小和特性等量有关。
J4 辐射量和单位J4.1 活度 activity在给定时刻处于一给定能态的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核素的活度A 定义为:d m d N A式中:dN ——在时间间隔dt 该核素从该能态发生自发核跃迁数目的期望值。
活度的SI 单位是秒的倒数(S -1),称为贝可[勒尔](Bq )。
J4.2 比释动能 kerma比释动能K 定义为:d md EK tr=式中:dE tr —不带电电离粒子在质量为dm 的某一物质释出的全部带电电粒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
比释动能的SI 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 ·kg -1),称为戈[瑞](Gy )。
J4.3 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 reference air kerma rate源的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是在空气中距源1m 参考距离处对空气衰减和散射修正后的比释动能率,用1m 处的μGy ·h -1表示。
J4.4 剂量 dose某一对象所接受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量度。
根据上下文,它可以指吸收剂量、器官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待积当量剂量或待积有效剂量等。
J4.5 吸收剂量 absorbed dose是一个基本的剂量学量D ,定义为:dmd D ε=式中:d ε——电离辐射授与某一体积元中的物质的平均能量;dm ——在这个体积元中的物质的质量。
能量可以对任何确定的体积加以平均,平均能量等于授与该体积的总能量除以该体积的质量而得的商。
吸收剂量的SI 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 ·kg -1),称为戈[瑞](Gy )。
J4.6 当量剂量 equivalent dose当量剂量H t,R 定义为: H T ,R =D T ,R ·ωR-其中:D T ,R ——辐射R 在器官或组织T 产生的平均吸收剂量; ωR-——辐射R 的辐射权重因数。
当辐射场是由具有不同ωR 值的不同类型的辐射所组成时,当量剂量为:∑⋅=RR T R T D H ,ω当量剂量的单位是J ·kg -1,称为希[沃特](Sv )。
J4.7 辐射权重因数radiation weighting factor为辐射防护目的,对吸收剂量乘以的因数(如下表所示),用以考虑不同类型辐射的相对危害效应(包括对健康的危害效应)。
如果需要使用连续函数计算中子的辐射权重因数,则可使用下列近似公式:/6))(2ln (2175E R e -+=ω 式中:E ——中子的能量(以MeV 为单位)。
对于未包括在上表中的辐射类型和能量,可以取ωR-等于ICRU 球中10mm深处的Q 值,并可由下式求得:⎰∞=0)(1d L D L Q D Q L式中:D ——吸收剂量;D L ——D 随L 的分布;Q (L )——ICRP-60号出版物中规定的水中非定限传能线密度为L 时的辐射品质因数。
按照ICRP 的建议,Q —L 关系式如下表所示。
J4.8 有效剂量 effective dose有效剂量E 被定义为人体各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乘以相应的组织权重因数后的和:∑•=TT T H E ω式中:H T ——组织或器官T 所受的当量剂量; ωT -——组织或器官T 的组织权重因数。
由当量剂量的定义,可以得到:∑∑••=TRRT R T D E ,ωω 式中:ωR ——辐射R 的辐射权重因数;D T ,R ——组织或器官T 的平均吸收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