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网络连接白皮书介绍
工业互联网 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是将物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在一起,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智能制造体系,利用数字化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全业务流程、全工序和全层次实现从资源规划到成品提供的智能化灵活的生产过程的总称。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在于实现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料供应链和消费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网络化的信息和物联网的结合,以及网络中开发智能化的监控管理,形成“最短周期”的智能制造系统。
通过工业互联网,企业可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全程可追溯的供应链开放式分布式化、高效互联的大尺度型“互联网制造”,从而在行业内赢得优势。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完善公共服务、增进能源效率,促进企业协调发展。
此外,工业互联网可以帮助加快社会信息化进程,实现从制造业型经济向智能制造业型经济的转型升级,加速全球化经济进程,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创新。
工业互联网APP发展白皮书+(2018)
1 概念工业互联网APP(以下简称工业APP)是基于工业互联网,承载工业知识和经验,满足特定需求的工业应用软件,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重要成果。
工业APP是面向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相关业务(设计、生产、实验、使用、保障、交易、服务等)的场景需求,把工业产品及相关技术过程中的知识、最佳实践及技术诀窍封装成应用软件。
其本质是企业知识和技术诀窍的模型化、模块化、标准化和软件化,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的显性化、公有化、组织化、系统化,极大地便利了知识的应用和复用。
相对于传统工业软件,工业APP具有轻量化、定制化、专用化、灵活和复用的特点。
用户复用工业APP而被快速赋能,机器复用工业APP而快速优化,工业企业复用工业APP实现对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环境下,有利于推进工业APP的开发、应用及共享,形成生态环境,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复用,把知识经济推向新的时代。
1.1工业APP的形成知识承载方式的变迁。
知识最初只存在于人脑,后来人与知识分离,知识以文字和图片等方式外化于竹简、布帛和纸张上。
直到计算机出现,诸如机械、电子物理、化学等领域专业知识,工业生产实践经验及诀窍,基于已知工业机理构建的各类模型,逐步进入了计算机,形成早期的工业软件。
工业APP的出现促进了工业技术沉淀、传播和应用效率的极大提升。
目前知识的形成方式有两种。
大量的工业知识靠人形成,1保存在人脑、图文文献等载体中。
这种方式不利于传承,不利于持续改进,不利于知识管理。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把人脑中的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还要将知识标准化、代码化,固化在软件中。
还有大量的知识隐藏在数据之中,需要通过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对现有的工业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找到故障模式、缺陷特征、最佳工艺参数等人难把握的知识,将其固化在软件中。
封装了工业知识的智能工业APP,对人和机器快速高效赋能,突破了知识应用对人脑和人体所在时空的限制,最终直接驱动工业设备及工业业务,在赛博空间(Cyberspace)形成强大数字劳动力,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四个白皮书学习笔记
四个白皮书学习笔记在当代社会,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各行各业的进步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四个白皮书——《人工智能2018》、《工业互联网白皮书》、《区块链白皮书》和《车联网白皮书》已经成为了学习笔记的关键素材。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对这四个白皮书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2018》是由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编写的,它对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做了深入的研究和预测。
白皮书初步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演化,从基础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到更高级的深度学习和智能系统。
尤其是对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研究,白皮书提出了不少值得关注的观点。
例如,它认为社交网络分析和语义网络建模将成为深度学习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对于图像和语音的识别能力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对于经济领域而言,白皮书认为人工智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将帮助减少无效的人工流程和降低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产业效率。
另外,人工智能无疑将带来新的工作机会和领域,尤其是在智能制造和金融领域。
《工业互联网白皮书》则是一个关于未来制造业的重要文献。
白皮书强调了未来工业的互联互通将会是一项重要的趋势,而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则将成为这一趋势的重要基础。
白皮书阐述了制造业内的数字化转型将会很有必要,使得数据得以共享和管理,同时也提高了制造过程的可靠性和效率。
特别是,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将会加速工业制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引领未来的制造业。
另外,白皮书也提出了未来工业领域的未来趋势,如智能制造、服务化、网络化、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这对于制造业人员、工程师和学生们都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
《区块链白皮书》则是一个探讨分布式计算原理和相应技术应用的重要文献。
白皮书详细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提出该技术在金融、保险、电商、医疗和政府等领域应用的前景。
白皮书还深入探讨了在金融和保险领域的应用。
当然,白皮书也并非是万能的,它提出了分布式账本的安全生态问题和挑战。
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白皮书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伴随着安全风险的增加。
为了确保工业互联网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制定一套科学且全面的安全技术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白皮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以保障工业互联网系统的安全性。
一、工业互联网安全概述工业互联网安全是指在工业互联网环境下,通过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确保系统和数据不受非法侵入、破坏或泄露的威胁。
由于工业互联网系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其安全需求与一般互联网系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专业标准。
二、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的必要性1. 保障网络安全和企业利益: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不仅涉及企业自身的利益,还关系到国家的信息安全和经济发展。
制定专业的安全技术标准可以提高网络安全的水平,保护企业利益和国家安全。
2. 统一安全技术标准:工业互联网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制定统一的安全技术标准,以便企业在网络建设和运维过程中遵循相同的规范,实现互操作性和一致性。
3. 提升系统安全性:通过制定有效的安全技术标准,可以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提升工业互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减少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三、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的内容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确保系统只允许合法用户访问,并采取合适的访问控制策略,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信息泄露。
2. 传输加密与数据保护:通过使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保护,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3. 安全接入控制:建立安全的远程接入机制,限制对工业互联网系统的远程访问,并监控接入行为,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 网络监测与事件响应: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网络流量、异常行为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攻击和安全事件。
5. 固件和软件安全:制定合理的软硬件安全管理规范,确保系统固件和软件的可信性和安全性。
6. 安全培训与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其对工业互联网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应对能力。
2023-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设备上云白皮书-1
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设备上云白皮书“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设备上云白皮书”是当前热门的话题之一,关注度非常高。
国内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工业设备的云化升级,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步骤阐述:1. 云技术的兴起随着云技术的不断兴起,人们对云技术的应用也开始越来越广泛。
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IT基础设施服务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行业和企业,不仅提供了便捷和高效的资源分配,还优化了IT资源的使用,使IT资源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更加适合企业间进行合作和共享。
2. 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目前最主流的商业模式之一,它可以真正地创造商业价值。
企业在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实现的是工业设备的云化升级。
通过将工业设备上传到云端,工业企业可以实现设备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故障预测,从而更加精准地维护设备。
同时,工业企业还可以通过从云端获得更多的数据,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3. 工业设备上云的优势首先,工业设备上云可以大大降低企业 IT 资源的成本,同时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能。
其次,通过工业设备的云化升级,企业可以实现设备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故障预测,从而更加精准地维护设备。
最后,工业企业还可以通过从云端获取更多的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4. 云化升级的挑战企业在实现工业设备的云化升级时,会面临一定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应对设备的巨大数据量。
另外,企业还需要解决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
最后,企业在进行工业设备的云化升级时,还需要解决云化设备的兼容性问题。
总结工业设备上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趋势,可以降低 IT 资源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能,同时还可以优化生产流程。
但是,企业在实现工业设备的云化升级时,还需要解决一些难题。
未来,工业企业需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业设备云化升级方案。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架构白皮书》及《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及推广指南》解读ppt课件
应 用 开 发 环 境
平 台 互 通 适 配
集
开成 服 发部 务
署
设 备 安 全
控 制 系 统 安 全
网 络 安 全
应 数 平用
据 台程
安 安序 全 全安
全
安 全 管 理
“建标识”:建设标识解析体系
Handle 国际根节点
OID、GS1 国际根节点
国家顶级节点
广上 北 重 武 州海 京 庆 汉
二级节点
“用标识”:拓展标识创新应用
提升 标识 解析 技术 产业 能力
打造标识解析创新开源社区
汇聚科研机构和企业等的研发资源, 加强前沿技术领域共创共享, 推进标识解析核心软硬件产品。
培育标识解析产业生态环境
结合区域性产业特色与资源优势, 围绕标识解析产业上下游的关键环节,
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形成聚集各环节的产业生态。
平台与数据 工业APP
安全
设
工 厂 内 网
工 厂 外 网
备 / 产 品 联
网
网 网络互 络资联 设源互 备管通
理
编标
码 与 存
识 采
解 析
储集
设 交备 互与 处中 理间
件
异 构 标 识 互 操 作
资
边 缘 设 备
边 缘 智 能
能 力 开 放
数 据 采 集
源 管 理 与 配
工 业 大 数 据
置
工 业 微 服 务
二级节点
递
归
解
析
节
企
企
企
业
业
业
点
建立标识解析管理机制。 针对标识注册服务规范和标识解析节点运行要求,制定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管理办法,建设一批面向重点行业或 区域的二级服务节点运营机构,建立国际根节点、国家顶 级节点、二级及以下其他服务节点的建设和运营的统筹协 调机制。 建设各级标识解析节点。 一是建设和运营国家顶级节点,提供顶级域解析服务, 与国内外各主要标识解析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备案、 监测等公共服务能力。 二是选择汽车、机械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生物医 药、高端装备等领域,建设和运营一批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2023-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白皮书-1
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白皮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互联网逐渐成为了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推广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进来,而云计算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的一种趋势。
本文就将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白皮书”展开阐述,分步骤讲解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云计算是一种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通过网络服务的方式,按需分配给用户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计算模式。
它是一种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容错性的计算模式,能够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也可以提供高速网络服务和分布式计算服务。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的重要性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实现更高效的数据管理与交互成为了一个非常紧迫的需求。
而云计算平台正是以高效、快速、安全等特点成为现代企业建立数据中心、共享资源和信息技术服务的最佳方式之一。
1.降低IT成本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可以大大降低企业IT成本,使企业不必购买和维护大量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软件等设备,这些都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予以提供。
通过云计算,企业只需按需付费,避免浪费,并可以使IT成本更加透明。
2.提高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可以保障安全性,不仅可以防止数据泄露,同时也可以避免用户信息被不可信系统或黑客攻击。
通过云计算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多层数据备份和保护,防止数据丢失和文件损坏,实现数据的高效备份和恢复。
3.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企业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
在云计算平台上,企业可以利用图形处理器和多核处理器,快速分析大量的数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的应用1.生产流程控制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流程的全面控制。
通过对云平台上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生产流程,从而实现生产优化和工厂资源的更加优化利用。
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宣讲
“工业互联网平台宣讲团”第二讲直播实录《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宣讲时间:2018年1月17日晚20点主讲专家:朱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主要撰写者主持人:胡虎:《三体智能革命》主编、媒体专家【主持人开场白】:大家好。
101 个(注:实际直播转播微信群97个)科技、产经微信群同步图文直播、转播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宣讲团再度开讲。
这里是宣讲团在数字虚体空间举行的第二场公益分享,我是活动主持人胡虎。
作为人民邮电报社一名专业媒体人,本人长期从事前沿科技与数字经济的深度报道和趋势研究工作,也是机械工业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国内首部讨论智能化理论的专著——《三体智能革命》的主编。
此次宣讲活动,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宣贯《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在工信部信软司大力支持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走向智能研究院主办的。
上期说到,“工业互联大潮起,实体经济春天来”。
这回单表,“工业互联百业兴,平台创新点雄兵。
”去年11月,有关单位正式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
《白皮书》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来龙去脉、概念架构、关键要素、场景案例等等作了极富说服力的描述。
由于概念新、理念新、技术新、案例新,工业界、IT通信界、企业界人士在积极拥抱“工业互联网平台”新生事物的同时,迫切希望听到更加深入、详细的解读。
宣讲活动得到我国工业、IT等领域若干重要的行业协会、管理部门、产业联盟、研究机构、知名企业大力支持。
他们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宣讲团支持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更新中):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沈阳市大数据管理局、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和信息化局、杭州市余杭区科学技术局、东北大数据产业联盟、浙江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国精算研究院大数据中心、成都汽车产业研究院、苏州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杭州市计算机学会、杭州市物联网行业协会、无锡市信息化协会、绍兴市产业互联网促进会、深圳市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会、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上海分联盟、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能源系统专业委员会、航天云网、徐工信息、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树根互联、中国移动、中船信息、西门子、ABB、PTC、东方国信、日海物联、索为系统、《航空动力》编辑部、e-works数字化企业网、工业4.0俱乐部、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工业4.0创新平台、工业4.0商业共同体、智能制造百人会、工控兄弟连、工业服务联盟、寄云科技、北京兮易、兰光创新、英诺维盛、合众联恒、北京格分维、大驰工业设计、昱辰泰克、青岛天河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院、中之杰、互联智佑、宝信信息、中安鼎辉、安星联供应链、联讯动力、造奇智能、制学网、廊庭科技、2045加速器、翔正国际、智汇工业、国脉物联网、工程师联盟、慧造智能研究院、渤海方略等等。
工业互联网网络连接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网络连接白皮书(版本1.0)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2018年9月编写说明2017年11月,国务院在《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中,将“夯实网络基础”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提出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内外网建设。
目前工业领域内已广泛存在各种网络连接技术,这些技术分别针对工业领域的特定场景进行设计,并在特定场景下发挥了巨大作用和性能优势。
对工业互联网网络连接技术的理解差异,可能导致后期技术选择路线的分化,影响网络的规划部署,进而影响数据的无缝集成。
为此,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以下简称AII)启动了工业互联网网络连接的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实践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撰写了工业互联网网络连接白皮书。
本白皮书旨在促进业界对工业互联网的网络连接框架、技术趋势达成广泛共识,为工业互联网网络连接的技术创新、试验验证、应用实践等提供参考和引导,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健康快速发展。
本白皮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联盟成员及国内外众多企业的大力支持。
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和探讨,为白皮书的观点形成与编写提供了有力支撑。
后续我们将根据业界的实践情况和各界的反馈意见,在持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适时修订和发布新版报告。
—I—组织单位: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编写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北京恩易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沈机(上海)智能系统研发设计有限公司编写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彭炎、殷佳欣、王冬、王斌、朱作燕、刘恩慧、陈李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张恒升、徐骁麟、段世惠、赵锋、陈洁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李栋、刘意杨、王智凝、杨明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金嘉亮、沈成彬、孙剑平、陈仲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李斌、常娥、黄光平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贾德胜、阎新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刘鹏、王蕾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徐晖北京恩易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陈强沈机(上海)智能系统研发设计有限公司:刘广杰—II—目录一、工业互联网网络连接框架 (1)(一)、网络连接框架 (1)(二)、实现视图 (2)(三)、协议视图 (6)二、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 (7)(一)、工厂内网络 (7)1.现状 (7)2.发展趋势 (10)3.有线网络 (12)4.无线网络 (23)5.工厂内定位 (29)6.敏捷网络/工厂SDN (34)(二)、工厂外网络 (36)1.现状 (36)2.发展趋势 (36)3.企业专线 (38)4.移动通信网络 (41)三、工业互联网数据互通 (46)(一)、现状与趋势 (46)(二)、面向工业现场设备的OPC UA (47)(三)、面向轻量级设备的L IGHTWEIGHT M2M (50)(四)、ONE M2M (53)四、适配边缘计算架构的网络连接 (57)(一)、边缘计算在工业网络中的位置 (57)(二)、边缘计算与网络连接的关系 (58)— I —1.垂直行业现场的边缘计算 (58)2.移动边缘计算 (60)五、部署与演进 (61)(一)、总体原则 (61)(二)、工厂内网 (62)(三)、工厂外网 (63)—II—— 1 —一、 工业互联网网络连接框架在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中,网络是基础,为人、机、物全面互联提供基础设施,促进各种工业数据的充分流动和无缝集成。
工业互联网信息模型白皮书 (征求意见稿)
工业互联网信息模型白皮书(征求意见稿)2020年4月目录一、概述 (1)(一)构建工业互联网信息模型将助力工业互联网信息交互 (1)(二)传统工业垂直领域信息模型难以满足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需求 (3)(三)构建工业互联网信息模型将推动工业互联网的高质量发展 (4)二、3IM的内涵 (4)(一)3IM的范围 (4)(二)3IM的定义 (6)三、3IM的应用 (7)(一)设备-设备闭环 (8)(二)设备/系统-信息系统闭环 (8)(三)设备/系统-信息系统-应用闭环 (9)(四)企业-产品-用户闭环 (9)四、3IM的框架 (10)(一)3IM基本框架 (10)(二)3IM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11)(三)3IM包含的关键要素 (14)(四)3IM和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的关系 (14)五、构建3IM的主要步骤 (17)(一)需求确定 (17)(二)了解现状 (18)(三)定义信息模型 (18)(四)搭建信息模型实例 (18)(五)测试验证 (19)(六)部署实施 (19)(七)推广应用 (20)六、附件 (20)(一)应用场景概览 (20)(二)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制造装备信息模型 (21)(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视觉信息模型 (24)(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OceanConnect IoT云服务信息模型 (27)前言受各国战略引领和市场推动影响,全球工业互联网信息的应用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各企业和研究单位纷纷涉足工业互联网信息标准化领域,试图寻找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互操作。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组织和单位机构陆续开展了信息模型的相关研究工作,信息模型技术方向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不断丰富。
国内方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华为等单位针对信息模型相关技术展开研究,涉及到信息模型的通用建模规则、模型元素定义、语义化描述方法以及信息模型统一描述等内容。
AII_工业网络3.0工业互联网
工业网络3.0白皮书目录一、愿景 (1)(一)工业网络发展历程 (1)(二)工业网络技术演进 (2)(三)工业网络3.0的内涵 (3)(四)工业网络发展驱动力 (4)二、场景需求 (5)(一)应用场景 (5)(二)业务挑战 (11)(三)关键指标 (13)三、关键能力 (15)(一)目标架构 (15)(二)关键技术 (20)四、展望 (21)附录 (23)(一)转发技术 (23)(二)管控技术 (29)(三)融合技术 (31)一、愿景(一)工业网络发展历程人类大致经历了四个工业革命阶段,工业网络的演进与后三次工业革命相对应。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以电力为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以反馈系统理论为基础的自动控制方法及技术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系统领域,工业系统中的通讯主要依赖于电路系统的模拟电子线路信号实现,可以视为工业网络的雏形或者前身。
20世纪下半叶,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现,数字通信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新动能。
从最初的模数混合起步,基于已有的模拟线路实现数字通信。
20世纪80年代,现场总线技术在不同行业兴起,以全数字化、双向串行、多点连接通信技术实现了工业现场执行器、传感器以及变送器等多设备互联。
90年代末,随着工业控制应用和管理应用对于承载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具有更高传输效率、更大带宽、更好兼容性的工业以太网逐步兴起,开始从工业现场测量控制网络发展向生产管理延伸。
进入新世纪,工业无线引入工业应用场景,对工业有线网络形成有效补充。
各类工业总线和工业以太等工业网络诞生于不同行业领域,形成了以IEC 61158、IEC61784等为代表的工业网络系列标准。
21世纪开始,在美国、德国、中国等科技大国逐渐出现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新的工业应用不断涌现,工业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信息交互模式出现变革。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工业智能化、一体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工业网络正在进行全新的技术革命。
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架构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架构白皮书技术创新,变革未来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白皮书参与单位主要内容和定位价值本白皮书是第一本专门介绍用于工业场景的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即:工业边缘节点)的综述性文档,主要内容包括:•历史机遇:“新基建”和”工业互联网+“对边缘计算产业的影响,以及中国标准订立进展•挑战需求:边云协同背景下,工业边缘节点面临的挑战和需求(软硬件两方面)•探索尝试:工业边缘节点已有参考架构,产品现状和应用实践的尝试本白皮书可供对工业互联网感兴趣的终端工厂用户和普通读者快速了解工业边缘节点的概念和作用,把握未来智慧工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也可供工业互联网的系统集成商和软硬件产品提供商详细了解工业边缘节点的标准化进展、可用软硬件架构和典型产品现状,亦可根据实践案例,开发基于工业边缘节点的新产品和方案。
工业互联网介绍工业边缘节点概述工业边缘节点参考架构工业边缘节点应用实践目录市场趋势及相关政策市场趋势(2018-2020)•工业互联网经济增加值:1.42万亿元,2.13万亿元和3.1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5.7%,47.3%,47.9%;•占GDP比重:1.5%,2.2%和2.9%;•对GDP增长贡献率:6.7%,9.9%和11%。
•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135万个,206万个和255万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7-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情况相关政策(2020)•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远景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央政治局会议纪要2020年工业互联网政策梳理融合发展及行业标准融合发展•“新基建”七大领域•工业互联网+概念•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行业标准•CCSA 下设工业互联网特设组ST8•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总体架构与要求•边缘云、边缘网关、边缘控制器的层级化部署架构•“边缘计算标准件计划”中央电视台:“新基建”七大领域定义工业互联网特设组ST8在研标准一览挑战痛点行业共通•跨设备互联互通•跨软件格式互联互通•跨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数字化模型搭建迭代•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角色差异•软硬件产品提供商:兼容成本vs.用户体验•系统集成商:标准化利用vs.定制化开发•工厂用户:已有产线利用率vs.柔性生产需求工业互联网介绍工业边缘节点概述工业边缘节点参考架构工业边缘节点应用实践目录作用及价值作用•提供互联互通机制•解决现场连接性问题•支持人工智能部署•支持实时控制部署价值•更快的响应速度•更低的网络使用率•更安全的数据保护•更高的可靠性工业互联网“端-边-网-云”简化模型工业级环境●产品外壳处做增强式设计●抗冲击、抗粉尘、防水防泼溅等。
5G 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发展白皮书
5G 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发展白皮书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浪潮中,5G 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改变着工业生产的模式与格局。
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等显著优势;而工业互联网则通过连接人、机、物等各类工业要素,实现了工业生产的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
两者的融合,为工业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5G 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在面对市场快速变化和个性化需求时,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
5G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5G 的高速率能够支持大量工业数据的快速传输,使得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成为现实;低时延特性则能够满足工业生产中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场景,如工业机器人的协同作业、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等;大容量连接则可以实现工厂内众多设备和传感器的互联互通,构建起全面感知的工业生产环境。
工业互联网通过将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创新。
5G 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进一步推动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升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5G 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的应用场景(一)智能工厂在智能工厂中,5G 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能够实现生产设备的智能化联网和远程监控。
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和 5G 通信模块,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将其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二)工业自动化控制5G 的低时延特性使得工业自动化控制更加精确和可靠。
例如,在汽车生产线上,多个工业机器人需要协同工作,完成车身的焊接、喷漆等工序。
5G 技术能够确保机器人之间的通信实时、稳定,避免因时延导致的操作失误,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白皮书
白皮书编写说明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而构建的,基于云平台的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和服务体系,支持制造资源实现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
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业务交互的桥梁和数据汇聚分析的中心,连接大量工业控制系统和设备,与工业生产和企业经营密切相关。
其高复杂性、开放性和异构性加剧其面临的安全风险,一旦平台遭入侵或攻击,将可能造成工业生产停滞,波及范围不仅是单个企业,更可延伸至整个产业生态,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创,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保障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是保障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建设的主要抓手。
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承应用生态、下连系统设备,是设计、制造、销售、物流、服务等全生产链各环节实现协同制造的“纽带”,是海量工业数据采集、汇聚、分析和服务的“载体”,是连接设备、软件、产品、工厂、人等工业全要素的“枢纽”。
因此,做好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保障工作,是确保工业互联网应用生态、工业数据、工业系统设备等安全的重要保证。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关键,面临着更具挑战的安全风险,加快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保障能力迫在眉睫。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联盟,联合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研究编写《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白皮书(2020)》。
希望提高业界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风险及相关防护技术的重视、达成共识,以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发展,为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本白皮书旨在共商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共筑产业生态, 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情况。
第二部分梳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防护现状。
第三部分分析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需求与边界。
第四部分提出了包含防护对象、安全角色、安全威胁、安全措施、生命周期五大视角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参考框架。
第五部分汇编总结了保障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的关键技术。
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7)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2017年11月编写说明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与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在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近期,国务院《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作为其重点任务。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的指导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组织编写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希望加强研究与交流,与业界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
白皮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体系架构与关键要素,明确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什么,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第二部分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体系,并重点对平台层、边缘层与应用层的主要技术创新趋势进行了探讨。
第三部分明确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业体系,提出当前平台布局的四种路径,以及平台与应用生态构建的主要模式。
第四部分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主要应用场景及案例。
第五部分则重点面向平台企业,提出了平台发展的相关建议。
白皮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联盟成员及国内外众多平台企业的大力支持。
相关企业不仅结合自身平台发展情况,从平台功能与应用案例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素材支持,更是进行了多次现场调研和探讨,为白皮书观点的形成与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白皮书编写过程中获得了众多专家的指导与帮助。
特别感谢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谢少锋司长、安筱鹏副司长对白皮书的全面指导。
同时,清华大学访问学者郭朝晖、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e-works 数字化企业网总编黄培、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秘书长苏明灯、工业4.0研究院副院长王明芬等专家在白皮书成稿过程中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我们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认识也还是初步和阶段性的,后续我们将根据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情况和来自各界的反馈意见,在持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适时修订和发布新版报告。
工业互联网APP发展白皮书 (定稿)
III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北京凯尔京能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 中国邮电报社 北京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北京联讯动力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北京云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英诺维盛(北京)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维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沈机(上海)智能系统研发设计有限公司
VII
目录
编写说明....................................................................................................................... I 前 言..........................................................................................................................V 目 录.......................................................................................................................VIII 1 概念................................................................................................................................. 1 1.1 工业 APP 的形成...............................................................................................1 1.2 工业 APP 的特征...............................................................................................3 1.3 工业 APP 的形式...............................................................................................4 1.4 工业 APP 与工业互联网平台...........................................................................6 2 工业 APP 的演变与现状................................................................................................ 8 2.1 工业 APP 的建设意义.......................................................................................8 2.2 工业 APP 的发展演变路径.............................................................................11 2.3 工业 APP 的典型应用.....................................................................................14 2.4 国外发展扎实先进......................................................................................... 15 2.5 国内发展起步前行......................................................................................... 19 3 工业 APP 的体系框架.................................................................................................. 23 3.1 体系概述......................................................................................................... 23 3.2 工业维............................................................................................................. 24 3.3 技术维............................................................................................................. 26 3.4 软件维............................................................................................................. 28 4 工业 APP 的开发...........................................................................................................31 4.1 工业 APP 开发路线图.....................................................................................31 4.2 工业 APP 关键技术.........................................................................................33 4.3 开发平台......................................................................................................... 35 4.4 开发质量控制................................................................................................. 37 5 建设工业 APP 生态体系.............................................................................................. 40 5.1 工业 APP 生态体系概述.................................................................................40 5.2 工业 APP 关键环节.........................................................................................42
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白皮书
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白皮书工业物联网是通过工业资源的网络互联、数据互通和系统互操作,实现制造原料的灵活配置、制造过程的按需执行、制造工艺的合理优化和制造环境的快速适应,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构建服务驱动型的新工业体系。
下面就随着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云里物里科技一起来看下吧。
一、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链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链的参与者主要包括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运营商、平台供应商等。
目前我国工业物联网产业利润的主要获取者为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
随着产业不断发展成熟,市场对于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网络运营商和平台供应商的利润将迎来快速上升,并将成为产业利润的主要获取者。
工业物联网产业链全景图二、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1、政策、应用双擎推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14年,国内物联网在工业领域需求规模为1260亿元;2016年,国内物联网在工业领域需求规模为1804亿元。
2017年,国内物联网在工业领域需求规模约为2354亿元。
2010-2017年国内物联网在工业领域需求规模(单位:亿元)我国工业物联网的发展也由过去的政府主导逐渐向应用需求转变。
2016年我国工业物联网规模达到1896亿元,在整体物联网产业中的占比约为18%。
预计在政策推动以及应用需求带动下,到2020年,工业物联网在整体物联网产业中的占比将达到25%,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
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规模及增长2、工业物联潜力巨大,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工业物联网是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在能源、交通运输(铁路和车站、机场、港口)、制造(采矿、石油和天然气、供应链、生产)等应用领域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2016年细分应用领域中,占据物联网市场的19.8%,位居所有行业第一位。
展望未来,工业物联网也是物联网应用推广最主要的动力。
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规模及增长3、产业链条初步形成,核心产品尚需验证尽管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链还处在形成初期,产业链条的界定和分工还不完全明晰,但产业整体竞争力快速提升,行业处于爆发前期。
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doc
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月目录前言1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整体态势.2(一)工业互联网平台展现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潜力.2(二)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保持活跃创新态势5(三)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呈现蓬勃发展良好局面7(四)工业互联网平台仍然处在发展初期8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路径11(一)平台应用广泛开展,价值规律初步显现11(二)大中小企业基于平台并行推进创新应用与能力普及21(三)垂直行业平台应用走向纵深26三、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进展32(一)边缘功能重心由接入数据向用好数据演进34(二)模型的沉淀、集成与管理成平台工业赋能的核心能力.38(三)数据管理与分析从定制开发走向成熟商业方案41(四)平台架构向资源灵活组织、功能封装复用、开发敏捷高效加速演进44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业生态47(一)聚焦核心能力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发展重要趋势.47(二)传统主体与新兴力量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布局54(三)多类生态建设共同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繁荣发展59(四)开源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技术创新步伐63五、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初探66(一)平台发展初步形成六类商业模式66(二)不同类型平台商业模式各有侧重69(三)构建通用服务能力和做深专业解决方案成为平台商业价值演进的两条路径71六、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未来展望72—1—前前言言过去一年多以来,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持续保持活跃的创新发展态势,一批工业技术解决方案企业积极探索转型,推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一批制造企业依托自身行业和生产经验,孵化成立独立公司开展平台建设并对外服务,一批以大数据分析处理见长的初创平台企业正不断涌现并为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已经推出平台的企业则不断完善和升级平台服务能力,巩固先发优势。
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能力正逐渐显现,无论是大企业依托平台开展工业大数据分析,以实现更高层次的价值挖掘,还是中小企业应用平台上的云化工具,以较低成本实现信息化与数字化普及,抑或是基于平台的制造资源优化配置和产融对接等应用模式创新,都正在推动制造业向着更高发展水平迈进。
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浪潮下,工业互联网平台正以其强大的创新驱动力和变革影响力,重塑着全球工业的发展格局。
它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更高效的生产运营模式,更在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定义与内涵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种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工业生产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起来,实现工业资源优化配置和智能化协同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它涵盖了从设备连接、数据采集与分析、应用开发到业务创新的全流程,通过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工业中的信息孤岛,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精准和实时的决策支持。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与功能(一)边缘层负责连接各类工业设备和传感器,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初步处理。
这就像是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了感知外界的“触角”,能够实时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生产参数等关键信息。
(二)平台层承担着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的重任。
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三)应用层则是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开发和部署各类创新应用。
这些应用涵盖了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供应链优化、设备维护等多个领域,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创新发展。
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关键技术(一)云计算技术为平台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使其能够处理海量的工业数据,并支持大规模的应用部署。
(二)大数据技术帮助企业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潜在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让工业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实时“交流”。
(四)人工智能技术在质量检测、故障预测、生产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五)区块链技术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五、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场景(一)制造业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白皮书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白皮书内容摘要为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参数技术公司、北京寄云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极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写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白皮书(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目的是为政、产、学、研、用各方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工作提供支持,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推广,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白皮书的编写以新时代标准化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以参考架构为分析标准化需求的理论体系,以综合标准化为标准化工作的总方法,系统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标准化需求,以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型标准体系为目标,提出了亟待研制的关键标准及方向建议,希望能为下一步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引。
第一章概述:简要介绍了本白皮书的编写背景、思路和目标。
第二章平台发展情况:重点梳理了美国、德国和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现状和最佳实践,分析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规律,总结了以参考架构为核心的标准化与平台建设推广双向迭代的发展态势,回答了标准化工作中“为什么”这一基本问题。
第三章标准化需求分析:给出了基于参考架构理论的“四步走”标准化需求分析方法,围绕业务、用户和功能三个视图分析标准化需求,解决了标准化“做什么”的问题。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白皮书第四章标准化实施路径: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一五一三”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生态,以及通过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汇聚政、产、学、研、用五个方面的资源,实现产业、技术、标准协同发展。
根据标准化工作的不同阶段,规划了标准体系框架、标准研制、试验验证和应用推广等重点任务,解决了标准化“怎么做”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可靠性:无源器件组网,不受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 支持冗余组网及多种保护倒换方式
部署简单灵活:采用点到多点传输架构,终端并行接 入,仅需单根光纤线传输,最远覆盖20公里范围
高带宽:可提供1Gbps~10Gbps的传输速率,适合 多业务承载
高安全性:采用安全注册机制,下行数据传送支持加 密算法,上行数据传送实现不同终端设备上行数据的 隔离
工业PON网络具有以下优点:
支持多种协议的IT和OT设备的统一接入 支持设备的灵活组网 同时满足IT和OT业务的传输需求 能够实现全网可视化管理
13
工厂外网络发展趋势
普遍化
精细化
工厂外网 络服务
灵活化
14
工厂外网络关键技术-企业专线
15
工厂外网络关键技术-移动通信技术
各种新型移动通信技术是工业互联网实现海量信息采集和服务化延伸等业务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UWB定位 基站定位 室外定位技术 北斗定位 蜂窝定位
12
融合定位技术通过建立一体化融合的异 构体系架构,通过有效评估和决策机制,
融合定位技术
输出最优的定位结果
工厂内网络关键技术-工业SDN
工业SDN网络由多种协议的终端设备、可编程的工业SDN交换机和集中式的工业SDN控制器构成,能够支持IT 设备和OT设备的统一接入和灵活组网,并能够为IT业务提供高带宽的传输保障,为OT业务提供端到端实时性 的保障。
智能化生产 个性化定制 网络化协同 服务化延伸
工业控制 网络
工业互联网网络连接白皮书编写组: 信通院、华为、沈自所、中国电信、中兴、中国移动、施耐德、 大唐、恩易通达、沈阳机床等单位共同起草白皮书。
面向对象:工业企业、网络服务提供商、设备生产商等。
网络连接体系架构
4
工业互联网网络连接体系架构
5
网络连接实现视图
技术的开放 数据的开放 产业的开放
开放
网络结构的扁平化 控制信息与过程数据共网传输
有线与无线的协同.
8
灵活 友好
网络形态的灵活 网络管理的友好
工厂内网络关键技术-TSN
TSN是IEEE 802.1工作组正在研究制定的一系列标准。
TSN统一工业以太网标准
TSN成为业界共识的工控通信网络向1G接口演进的解决方案 由IEC制定多个工业以太网标准,转变为由IEEE802制定唯一标准 IETF、IEC等多个标准组织基于TSN制定统一标准体系
2017年10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深化“互联 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夯实网络基础:推动网络改造升级提速降费。
2
2017年6月AII网络连接特设组成立。
网络连接白皮书编写组
互联网
工厂外 工厂内
企业信息网络
网络割裂,能力单一 • 互联网仅用于商业信息交互 • 企业信息网络难以延伸到生产系统 • 大量的生产数据沉淀、消失在工业控制网络
同时支撑生产控制与信息应用
TSN改变了原有工业控制网络应用支撑能力差的弱点,实现“网络+控制”向“网络+控制/应用”的转变
PROFINET
9
TSN
Web、等 TCP/UDP
IPv4/IPv6 Ethernet
通用以太网
工厂内网络关键技术-工业PON
工业PON可实现现场级设备与上层实体(如服务器、SCADA系统等)的连接,支持数据采集、生产指令下达、 传感数据采集、厂区视频监控等关键功能。
定位技术实时提供人员、物品的位置信息,成为推动 生产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技术之一。
室内定位技术
制以及更优异的网络性能。
WiFi定位
蓝牙定位
RFID定位
5G uRLLC是5G技术方向之一,被设计用 于工业控制、工厂自动化、智能电网、 设备、车联网通讯、远程手术、公共安 全等,满足高可靠、低时延的业务需求。
工厂外网络 工厂内网络
6
工厂外网络用 于 连接智能工 厂、 上下游企 业、工 业互联 网平台、 智能 产品与用户 等 主体。
工厂内网络用于 连接人员( 生产 人员、设计人员 等)、机器( 生 产设备、办公设 备等)、材料 (原料、在制品、 成品等)、环境 等要素。
网络互联
7
工厂内网络发展趋势
融合
DetNet技术保证网络业务的确定性传送,可支持跨 网络的远程控制需求。
DetNet技术可以在如工厂设备联网、厂房办公楼的 建筑自动控制等较大区域进行应用部署。
11
最远1000米的有效传输距离。 支持工业现场、车内等环境下的高可靠性。 可复用现有工业系统的单对双绞线,提供10Mbps数
速率
100Mbps
100kbps
100bps 1m
100m
10km 覆盖
URLLC+(MBB+URLLC)+mMTC: 支持工厂内工业控制、信息采集、先进 人机交互的应用需求
10
工厂内网络关键技术-确定性网络&单对双绞线以太网
确定性网络(DetNet)是IETF正在制定中的网络层标 准,其通过提供有确定范围的时延、丢包和时延抖动 参数的数据路径,为应用提供一个可靠的网络环境。
单对双绞线以太网,以低成本提供高数据速率传输, 将以太网连接扩展到海量现场设备。
DetNet重点针对多子网的网络层实时互联,在TSN 现有机制基础上,针对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等设 备进行接口调度融合,以保障跨域子网之间的确定性 网络服务。
面向未来,构建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
工业互联网网络连接白皮书介绍
Proactively suppor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1 背景 2 网络连接体系架构 3 网络互联 4 数据互通 5 工业互联网网络部署演进
1
网络是基础
2016年 工 业 互 联 网 产 业 联 盟 发 布 了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版本1.0)》
据传输。
支持本质安全供电及数据传输。 广泛适用于大量工业场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包括短距(<15米)范围
的机器内、车辆底盘、座舱内的设备通信,以及中长 距(最大1000米)范围的建筑控制、电梯控制、过 程控制等。
工厂内网络关键技术-无线技术&定位技术
MulteFire技术运行在免授权频谱,将LTE 的性能优势与Wi-Fi类似的简单性相结合, 提供更好的网络覆盖,更安全的认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