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导语
本单元围绕着“科普知识”这一主题,编排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4篇课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的奥秘,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
《琥珀》通过想象推测了琥珀形成的过程。
《飞向蓝天的恐龙》介绍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和科学家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
《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三、单元教学目标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琥珀
2 1.认识43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45个字,正确读写4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飞向蓝天
的恐龙
2 纳米技术 2。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2021/3/4
5
本单元教学建议: 1.用好课后习题。
《玻珀》课后练习给出了“提问题”的示范举例: 《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后练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要求;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后练习提示“和同学交流”,给出了 解决问题的方式。
教学中要关注到3个习题“引导提出问题一记录梳理问题一和 同学交流解决”的不同梯度,有所侧重,循序渐进展开教学,继续 强化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决自己不会的问题。认识数字的
大写,学会填写汇款单。认识新
生词语的含义,学习作比较的说
明方法。积累理解一组对联。交
流重点是练习交流解决难题的方
法及理解新词,学会用作比较的
方法写一段话。理解并积累对联
。
1.准确传达信息。 2.清楚、连贯地讲 述。 分析例文,总结写 作方法技巧,再练 习写一写并修改。 1.学会积累好词好 句。2.小组合作探 究法完成练习。
本单元教学难点: 本单元安排的都是科普类文章,教学中既要放手让学生直面文
本,习得科普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更要学习作者介绍这一 科普知识的方法,让科普类文章教学有“语文的味道”。比如, 《琥珀》一文的故事表达,《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中的假说推理,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都应该成为教 学中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另外,教学中要花大力气带领学生品读、 揣摩课文中那些严谨、准确,但又不乏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 科普类文本语言的精准。
4篇课文都属于科普类文本,旨在普及科普知识,讲述科学故事, 揭秘科学现象,但选取的角度不同,体裁也各不一样。
本单元重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 解决”,这是在四年级上册“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一语文要素基础之上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语文要素,单元内容的编排逐 层深入,梯度推进:《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 就在我们身边》课后都提出了“提出问题并解决”的要求,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如何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归纳了解决问题的3种方法。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二:我的奇思妙想》教案(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二:我的奇思妙想》教案(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习作的写作要求,能够认真揣摩、感悟作文题目。
2.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提高表达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展示范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理解作文题目。
2.分组讨论,帮助学生展开思维,构思写作内容。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展示和评价,促进学生间相互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增强他们对写作的信心和兴趣。
3.帮助学生明确奇思妙想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尊重他人的想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习作的写作要求,准确把握作文题目。
2.发散思维,勇敢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
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写作构思,避免流水账式的叙述。
2.如何扩展学生的写作内容,丰富奇思妙想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解作文题目,展开思维1.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篇优秀的习作范文,引导学生关注作文题目。
2.分组讨论,让学生阐述自己对“我的奇思妙想”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想法。
3.指导学生在思维导图或提纲的基础上,展开构思,并确定写作内容的主要线索和重点。
第二课时:展示与评价,提高写作水平1.学生按照构思好的提纲,开始撰写作文。
2.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习作,鼓励同学们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3.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注意写作逻辑和表达的规范性。
四、课后作业1.订正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修改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2.预习下节课的习作,认真思考如何展示自己独特的奇思妙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我的奇思妙想”为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写作表达能力。
通过这一习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文的要求,并在写作过程中实际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
四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四年级语文学科年学期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做为重点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语文水平的提高.并与各科老师携手共同提高学生的成绩.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本期教学任务及目标:(四维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试题]
四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作者、珍惜文化遗产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1. 课文《古诗两首》:《春晓》、《题西林壁》2. 生字词学习:晓、夜、风雨、花、多少、西、林、壁、题、句、意3. 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诗意,体会诗境。
第二单元:1. 课文《小燕子》:《小燕子》、《荷叶母亲》2. 生字词学习:燕、春天、柳、荡、荷、叶、母、亲、感、激3. 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
第三单元:1. 课文《两只蝴蝶》:《两只蝴蝶》、《大熊猫》2. 生字词学习:蝶、花、间、爱、情、宝、贝、熊、猫、珍3. 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讨论,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认识大熊猫。
第四单元:1. 课文《荷叶母亲》:《荷叶母亲》、《小船》2. 生字词学习:荷、叶、母、亲、船、小、安、排、忧、难3. 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
第五单元:1. 课文《大熊猫》:《大熊猫》、《小青蛙》2. 生字词学习:熊、猫、大、黑、圆、只、青、蛙、益、虫3. 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讨论,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认识小青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课文背景知识的学习。
四、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学习第一单元课文《古诗两首》第二周:学习第二单元课文《小燕子》第三周:学习第三单元课文《两只蝴蝶》第四周:学习第四单元课文《荷叶母亲》第五周:学习第五单元课文《大熊猫》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一单元:《读懂图画》本单元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图画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备课内容: 1.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分析图画,理解其中的情感与意义,培养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2.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的细节、理解图画表达的情感,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画内容。
3.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提升对图画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幅引人入胜的图画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分析一幅图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分析。
3. 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点,练习描述图画的内容。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强调观察细节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诗歌欣赏》本单元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诗歌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操,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备课内容: 1.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诗歌,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感受。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赏析诗歌,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3.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用朗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世界。
2. 学习:逐句解读诗歌,辅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义。
3. 欣赏:让学生聆听优美的诗歌朗诵,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4. 创作: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情感,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第三单元:《阅读理解》本单元主要内容是通过阅读文章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备课内容: 1.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提取信息和归纳总结能力。
3.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提升对文章细节的把握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6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6篇教案是现在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教师在课堂开始前都应该将教案准备好,以下是无忧文档我精心为您推荐的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老师的创设情境和有力的指导,调动学生生活中的情感积累,敢于、乐于敞开心扉,把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向对方诉说。
2、认真阅读例文,明确叙事的过程要清楚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要得当。
重难点:1、情境创设和情感引导,是否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涌动和表达欲望。
2、学生对自己内心涌动的真实情感,是否能用准确而又丰富的语言表达清楚。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课前激趣。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听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说句心里话》的歌,请同学们认真听歌曲,也可以跟着唱,想想你听到了什么?2、指名说。
3、是啊,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远离家乡,日夜守卫在祖国的边疆,然而,他们也是普通人啊,他们也思念自己的家乡,他们也思念自己的亲人啊!这首歌让我们听到了战士们心里最想说的话,那就是——我也想家,我也有爱。
4、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心里话吗?5、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们的心里话吧。
(板书课题)二、明确习作要求。
1、出示习作要求,同桌一起读,边读边思考:这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2、汇报交流:(1)你从要求中知道了什么内容?(说说心里话)(2)想一想,都是哪些情况下“没有机会说出来”?(距离远,难为情,对方不愿听……)(3)同学们,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些不想轻易说出口的“小秘密”,都会有许多想向别人倾诉的话,心理话可以对谁说?(板书:对谁说)(课件)说什么:对老师说——感激;对妈妈说—恳求;对邻居叔叔——感谢;对小伙伴——劝告。
(板书:说什么)“省略号”说明什么?(对诉说的内容没有限制)想一想:还可以说哪些方面的心里话呢?(4)再读要求,写好心里话最关键的要求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
2023年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2023年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科学与发现二、语文要素:1.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2.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三、教学内容:1.三篇精读课文:《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一篇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3.口语交际——说新闻4.习作:我的奇思妙想4.语文园地5.快乐读书吧四、教学目标:1.认识43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45个字,会写46个词语。
2.能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3.能理解并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热爱科学,关注科技发展。
5.能讲述一则新闻,准确传达信息。
6.能把新闻说得清楚、连贯,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7.梳理、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
8.认识“宾、吉”等12个生字。
9.理解一些词汇的新含义,并能积累一些具有新含义的词汇。
10.能够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11.朗读、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12.能产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
13.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14.能感受阅读科普作品的乐趣,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五、教学重点: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六、教学难点:1. 能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2. 能把新闻说得清楚、连贯,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七、教学措施:1.“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围绕这一语文要素开展教学时,继续强化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提出一些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并能记录、梳理问题。
2.借助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资料说说对相关句子的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3.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朗读、品味、抄写中感受课文课文的语言表达特色,自觉主动地习得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八、教具准备:课件、音频、视频素材教学课题所需课时《琥珀》2课时《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时《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课时《千年梦圆在今朝》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快乐读书吧1课时5.琥珀教材分析《琥珀》是一篇说明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课时安排•课时一:《议论文》•课时二:《议论文的写作》课时一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
2.能够初步理解议论文的写作要求,能够撰写简单的议论文。
3.培养学生对待问题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议论文的特点。
2.讨论议论文的写作要求。
三、教学难点1.辨析议论文和叙事文的区别。
2.能够运用思维进行议论。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问题引出议论文的概念,让学生对议论文产生兴趣。
2.学习:介绍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分析议论文范文,让学生体会其魅力。
3.练习:让学生针对一个简单问题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撰写简短的议论文。
4.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强调议论文对于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课时二内容一、教学目标1.理解议论文的写作要求。
2.观察、分析、撰写议论文。
二、教学重点1.理解议论文的写作要求。
2.进行议论文写作实践。
三、教学难点1.能够独立分析问题,撰写有自己观点的议论文。
2.提高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议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2.学习:讲解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包括立意、论据、结构等。
3.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小组讨论,撰写一篇简短的议论文。
4.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选定的话题,撰写一篇完整的议论文,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和点评。
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对于议论文的理解有了提升,能够初步完成简单议论文的撰写。
但是在写作过程中还存在逻辑性和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思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单元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一、单元分析1.1 单元名称:草地上的节日本单元主题为草地上的节日,通过诗歌、故事等文本,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1.2 知识点重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文化内涵•通过文学作品感悟自然之美•通过描述草地上的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3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国家文化认同感•通过文学作品提供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二、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2.1 教学策略:•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呈现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节日气氛,加深对节日的理解和记忆。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探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2.2 活动设计:1.小组合作阅读诗歌,展示自己对节日的理解,引导学生用诗歌描绘美好。
2.观看节日相关的视频,了解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展开讨论交流。
3.朗读故事,学生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和情节,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4.制作草地节日手工,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节日祝福。
三、教学评估和反思3.1 教学评估:•学生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作业评定:布置相关任务,评估学生对节日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小测验:通过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3.2 教学反思:•教学效果评估: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教学得失,进一步完善备课教学计划。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适应学生需求。
-自我评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服务学生学习。
Summary:通过本教学计划,希望能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之美,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学生在草地上的节日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体验,增强文化认同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集体备课
杨柳中心学校语文学科集体备课
学校: 东琴柏小学年级:四年级使用时间: 主备人孙建华课型新授使用人
课题快乐读书吧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
内容
了解《十万个为什么》,养成读书习惯。
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2.引导学生体会《十万个为什么》中的科学奥秘,读懂《十万个为什么》中蕴含的道理,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教
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人物特点,读懂《十万个为什么》中蕴含的道理,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案二次备课一、借助名言,激发情感。
【出示课件2】
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面包放久了会发硬?为什么水能带走
脏东西……你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快来读读科普作品《十
万个为什么》吧!
(板书:十万个为什么 )
二、你读过这本书吗?
1.相互说一说,你最近读了什么科普作品?把它介绍一下吧。
2.有谁读过关于科普作品,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计划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计划1一、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xx人,经过三年半的学习,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大部分学生有较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浓,他们能够主动预习、复习,坚持课外阅读。
阅读中能基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读出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品味一些重点词句。
大多数学生有积累的习惯,并能用积累的词语丰富表达的内容,用好几种常用的标点符号。
同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情况不一,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差距。
个别学生对字词的`掌握量不足,课外阅读的书籍偏重于“笑话”、“漫画”类,语言的积累少。
另外,学生的认真书写,写好字仍是本学期继续努力的方向。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28篇主体课文,安排了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7单元为开放单元。
这些单元与学生的生活和想象世界相结合,围绕这些主题或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册课文内涵丰富,文化含量加大,弹性内容增多,阅读的要求相对较高,重视学生自读方法的指导,注重围绕课文和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学会表达,并且指导学生如何对自己的的习作进行修改。
除在阅读教学和课后思考题中安排续写、仿写、补写等小练笔,引导学生积累、领悟、及时揣摩写法外,还在“语文天地”中设有专门的习作练习题——“笔下生花”,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与单元文化主题整合起来,使习作成为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机部分。
本册教材在交际能力、交际质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体现在:①做重点发言人;②做讨论主持人;③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等;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对方意识,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1.独立识字学词,写好摘录笔记,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认字个,写字个。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目录第一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1)第二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4)第三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7)第四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9)第五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11)第六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13)第七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15)第八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17)第一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和《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美景,目的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美感,感受乡村的美妙。
2.本单元重点:(1)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比如,《古诗词三首》中的提到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乡下人家》中的“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写出了乡村生活的惬意、美好;《天窗》中通过透过天窗看到的、想到的事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真的赞美,对那给了孩子光明快乐的天窗赞美。
《三月桃花水》中“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表达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乐园》,要写出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爱在你的乐园干什么,你的乐园带给你什么快乐。
写之前学会仿照表格列一下提纲。
3.本单元教学建议:教学本单元课文,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二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奥秘,科学技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新部编本 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耿显都参与教师:唐宇王英时间:3月15日5.中彩那天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书写“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打法噢哩,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关键:结合实际,体会文章思想。
五、教学准备:六、教学课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列提纲明确文章大意,并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谈话:有位普通的母亲,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蕴涵深刻的话,一起读读:“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你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吗?出示课题:中彩那天1、读课题,读准“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2、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如:这篇课文讲了关于中彩的什么事情)(二)、自学课文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出自学后仍不能理解的词语。
2、自学生字,教师随机抽查个别生字掌握情况。
3、联系学生课始质疑的问题,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给课文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上犹县第二小学第八册语文集体备课要点备课组长:凌春香主备课人:凌春香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以诚待人”为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中彩那天》《尊严》,略读课文《万年牢》《将心比心》,还有一个语文园地。
《中彩那天》讲的是一个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无意间抽中大奖,但是抽中了大奖的彩票却是代同事买的。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把大奖送给了同事。
文本所传达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人文理念。
《万年牢》告诉读者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实在。
《尊严》是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语言朴实,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读后令人回味。
《将心比心》虽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能给人心灵的震撼,告诉人们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
四篇课文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朴实,内容生动感人。
学习本组课文,应让学生地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修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揣摩品味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感受人物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感悟人物形象,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并能付诸行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1、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自主识字、理解词义、理解文章思路。
2、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词句来体会人物的品质。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难点:1、通过揣摩品味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感受人物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感悟人物形象,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并能付诸行动。
五.课时安排:20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讲稿
2016年周恩来红军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一、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四篇课文、作文1、练习1组成。
《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现代诗歌,号召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第一朵杏花》教育孩子们要像竺可桢爷爷那样养成事事求真求精的精神。
《燕子》是一篇优美的状物散文。
《古诗两首》选录了《江南春》《春日》两首赞颂描写春天的故事。
加上建议春游的作文,整个单元洋溢着浓郁的春天的气息。
二、学情分析:一个较难理解的地方是“红领巾的欢声笑语”这句话。
孩子们一开始可能不会想到红领巾就是代表少先队员。
这也难怪他们,因为这是修辞法中的一种“借代”,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经过老师的点播和提醒。
绝大多数孩子是可以理解的。
三、单元教学目标:1、指导观察图画,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2、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科学家一丝不苟的态度;观察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3、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让学生从小增强环保意识。
4、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北宋美文美段。
2、学会写文中的生字,认识绿线内的字,并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自主探究,并激发对春天的热爱。
4、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方法1、读书指导,和自主自悟相结合,充分落实好前置性训练。
2、并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确实把“以生为本”的意识落到实处。
为学生的大力发展奠定基础。
3、逐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
六、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走,我们去植树》 2《第一朵杏花》 2《燕子》 2《古诗两首》 2《练习1》 3第一单元复习、检测、讲评 32016年周恩来红军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一、单元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学期”是向第三学段过渡的最后一个学期,有着“承上”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解决“启下”的问题,为了解决好“启下”的问题,本册教材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既扎扎实实地落实了第二学段相关的目标要求,又适当向第三学段渗透、延伸,注意为高年级阅读教学作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一、单元内容分析: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
课文的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比金钱、财富更重要;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等。
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
本组4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好材料。
课文之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让学生积累有关诚信方面的古诗文名句和由“信”字组成的词语,这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通过说和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加深对“诚信”这一专题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措施:1、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2、另外,建议学生运用课文中获得的阅读方法去阅读有关选学课文,搜集发生在身边的有关诚信的事例,加深认识,并付诸行动。
三、教学时间: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
教学重难点:1、学习人物语言、行动、外貌描写的特点2、理解重点语句中包含的深刻意义。
3、培养学生“以诚待人”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资源、相关知识储备教学切入点:从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入手,引发学生对于“以诚待人的思考。
教学创新点:在教学本组课文时,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品味作者对人物、行动及外貌的描写特点。
教学疑点:课文中揭示主题的语句的含义。
教学练点:1、21页小练笔2、抄写《7尊严》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3、作文:说说我的心里话四、具体教学分析:5《中彩那天》教学建议1.课始,可通过启发谈话或者用一个简短的有关诚信方面的故事导入课文,揭示课题,理解“中彩”的意思,提示“中”读第四声。
2.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默读全文,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3.本文故事性强,适宜于进行复述训练。
要求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再浏览3—9自然段,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给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列一个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复述故事内容,要关注学生在复述过程中的语言质量,并有意识地提示运用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
4.“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这句话是教学的难点。
首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7、8两个自然段,懂得“道德难题”具体指的是什么?然后环绕最后父亲是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父亲这样做值得吗?等问题,采用师生合作解疑的方法,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对话环境,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应给正面引导,注意体现文本的价值取向。
5.要把握住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统一协调。
6.本文课后的“小练笔”对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加深对课文理解有着很好的作用。
通过讨论,相互启发,想象出库伯把汽车开走后,我们全家人的表现,主要还是“我”和爸爸、**的表现。
7.课后,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诚信方面的事例,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说说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体会。
教学建议1.课文文字浅显易懂,可以多给时间引导学生自学。
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识记生字,理解词义,读通课文;同时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课文的思路。
2.本文的生字词教学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可分散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进行,有关人名、地名等可在启发谈话,初步感知故事内容时进行;有的词语比较容易理解的,可以选择一部分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凭借这些词语复述故事内容。
一是以词语为依托,串连课文的内容;二是检验学生对词语是否理解,并尽快将这些词语加以内化;有的词语则在体会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中加以深化。
还有些词语在结构上很有特色,可以从构词方式上让学生体验,如“狼吞虎咽”,引导学生发现其中两对同义词;又如“饥寒交迫”,其中有“饥”与“寒”这一对相关的词。
课后可让学生找一找构词方式有特点的词语加以积累。
3.在深入阅读时,可抓住“尊严”一词,先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再思考为什么杰克逊说哈默有尊严。
引导学生通过对哈默的外貌、动作和语言进行品味。
8《将心比心》教学建议1.本文是略读课文,宜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遇到不理解的词句时,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或主动向老师询问。
2.初读时,要求理出“我”所经历的两件事。
同桌之间相互口述,再让几个学生在班上复述。
3.再读时,拟采用移情体会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要是你是那位阿姨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被扎针的母亲,你会这样做吗?如果对那位护士进行责怪,甚至辱骂,将会产生什么后果?然后针对上述问题与文本进行对话。
在相互交流中,再反复阅读文中的人物对话,以加深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语言的本身。
如语言中“人称”的指代要明白,层次要分清,交代要清楚等。
在理解的基础上,可提供一些情景进行迁移训练。
如公共汽车上一位红领巾让座,一位老人在种树,让学生展开想象,模仿课文的语言描写,写几句人物的对话。
4.文中的最后一段可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记诵,然后说说对“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理解。
5.课后,可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日记的形式写一件有关将心比心的事。
第二单元课时教案5、中彩那天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拼读“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2、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出示:一位母亲说:“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请根据母亲的这句话做一道加法题。
(诚实﹢信用﹦财富)做对了吗?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彩那天》中去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
读课题,读准“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抽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交流生字词学习情况。
读自己画出的生字词,说说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出自学后还不能理解的词语。
3、默读课文,课堂自习。
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结合课文中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准备复述故事内容。
4、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解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为复述做准备。
4、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思考:父亲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各自试着把这种感情变化用朗读恰当的表达出来。
(3)指导试读,评价、点拨。
5、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写出音序、偏旁,找出形近字、多音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听写词语。
2、抽读课文,勾出母亲说的话。
母亲的话让作者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出示: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为什么?3、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内容。
(1)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探究问题一:“你父亲正面临的着一个道德难题。
”这个道德难题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道德难题?探究问题二:父亲最后拨电话给库伯,让他把车子开走,你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2)学生各自针对上述问题阅读思考,准备交流。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各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可将学生的想法加以归纳引导学生讨论。
例如:A、课文说到库伯家里很有钱,完全有能力去买一辆汽车,而“我”家里很穷,父亲有那么渴望得到一辆汽车,是否可以去和库伯商量一下,把车留下。
B、彩票上K字记号除了父亲,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不用打电话给库伯等等。
(5)小结:教师对各组的发言作点评。
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5、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1)体会开头和结尾的联系。
(2)说说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理解这个“富有”的特殊意义)4、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小练笔”。
提示:开展想像,我就是父亲,把当时面临难题时的想法写出来。
5、课外作业。
联系实际,写一则有关诚实、讲信用的日记。
板书:5、开头:诚实﹢信用﹦财富中起因:(神情严肃)彩事那经过:(道德难题)诚实守信天故结果:(特别高兴)结尾:受益匪浅6、万年牢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教学重难点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课文的题目是“万年牢”,文种三次讲到了万年牢,每一次都讲了什么?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讲了哪几件事?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四、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
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五、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见教材35页)六、讨论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