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pt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约前2070
约前1600
约前1046
约前770 约前256
原 始 社 会
夏
启
阳城
中国历史年代发展顺序 商 西周
东周
周
桀汤
亳
纣 武王
镐京
春秋 战国
洛邑
约前475 约前221
(今河南登封) (今河南商丘) (今陕西西安) (今河南洛阳)
盘庚迁殷
(今河南安阳)
一、早期国家的起源
假如你是周天子,你会怎么管理?
四、 周(B.C.1046-B.C.221)
周朝兴衰: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800多年 分封制 政治制度:
概念: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周天子
国都 土地
诸侯
人民
诸侯
诸侯
土地 人民
土地
人民
卿大夫 士
分 封 的 方 法
材料一 (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 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 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 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 阜,曰鲁。封召公奭shì 于燕,封弟叔鲜于管, 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 的主要有哪些人?
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史记 》记载,夏朝自启至桀共16位王。全为姒姓。
思考:两段材料反映了领袖产生方式发生 了什么变化?
传贤
禅让制
传子 王位世袭制 “家天下”
“公天下”
二、夏 朝(约BC2070—约BC1600年 )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兴衰: 禹建启继 400余年 亡于商汤 政治特征: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家天下”代替“公天下”Leabharlann 政治制度方面 的表现(表)
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
赋税制度
历代王朝重视农业税收,实行各种 赋税制度。如两税法、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等,以征收农业税为主。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 代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手工业经济制度
官营手工业
官府经营的手工业,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工艺水平最高,但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
分封制
夏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将土地 和人口分封给贵族和功臣,形成 多个诸侯国。这种制度有利于巩 固统治和扩大疆域,但也容易导
致地方割据和分裂。
宗法制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通过嫡长子 继承制来维系政治等级和家族地 位。这种制度强调家族观念和尊 卑有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礼乐制度
为维护统治秩序而制定的一套礼 仪和音乐制度,体现了等级尊卑 和社会秩序。这种制度对于维护 社会稳定和加强统治具有重要作
代社会及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道家思想
02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追求自然与
人的和谐统一。
法家思想
03
以韩非子、商鞅为代表,强调法治、重农抑商和中央集权,对
秦朝统一六国及后世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重要影响。
科技文化成就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的辉 煌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03
02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必修一课程以中国古代史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 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历史必修一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过去,更能够帮助 学生理解现实、展望未来,为学生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 展奠定基础。
赋税制度
历代王朝重视农业税收,实行各种 赋税制度。如两税法、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等,以征收农业税为主。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 代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手工业经济制度
官营手工业
官府经营的手工业,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工艺水平最高,但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
分封制
夏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将土地 和人口分封给贵族和功臣,形成 多个诸侯国。这种制度有利于巩 固统治和扩大疆域,但也容易导
致地方割据和分裂。
宗法制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通过嫡长子 继承制来维系政治等级和家族地 位。这种制度强调家族观念和尊 卑有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礼乐制度
为维护统治秩序而制定的一套礼 仪和音乐制度,体现了等级尊卑 和社会秩序。这种制度对于维护 社会稳定和加强统治具有重要作
代社会及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道家思想
02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追求自然与
人的和谐统一。
法家思想
03
以韩非子、商鞅为代表,强调法治、重农抑商和中央集权,对
秦朝统一六国及后世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重要影响。
科技文化成就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的辉 煌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03
02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必修一课程以中国古代史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 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历史必修一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过去,更能够帮助 学生理解现实、展望未来,为学生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 展奠定基础。
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ppt
地方:候、伯 —— 臣服于商,义务是纳贡和征伐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探究: ①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②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 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 (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③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 ④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
2 .宗法制
(1)含义:以父系血缘区别亲疏远近和分配权力 的制度。 (2)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 承上的矛盾。
(3)内容:A .嫡长子继承制;B.大宗和小宗的关 系。 (4)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
(5)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 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 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 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 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 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 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 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 的进步还是倒退?并说明理由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探究: ①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②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 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 (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③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 ④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
2 .宗法制
(1)含义:以父系血缘区别亲疏远近和分配权力 的制度。 (2)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 承上的矛盾。
(3)内容:A .嫡长子继承制;B.大宗和小宗的关 系。 (4)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
(5)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 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 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 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 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 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 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 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 的进步还是倒退?并说明理由
必修一历史第一课课件ppt
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无适则择立长, 年钧(均)以德, 德均则卜,王不 立爱,公卿无 私。”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嫡次子、庶子
嫡长子(嫡长孙……)
天子 《》
大宗 (宗主)
嫡长子(嫡长孙…… )
小宗
大宗
诸侯
嫡长子(嫡长孙…… )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 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 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 一定会挑我的。
难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 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 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天, 我们得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 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 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钱穆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专Hale Waihona Puke 主义 中央集权制夏、商、西周
秦
小宗
大宗
卿 大夫 小宗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大宗
士
小宗 庶
余嫡子及庶子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 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 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人教版高一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35张(共35张PPT)
燕地,接收了土地和管理
机构,为纪念此事做此祭
祖彝器。
2.西周的分封和宗法制
(1)分封制
商
周王室贵族
召公奭封国燕 分封对象:
和
功臣吕尚 封国齐
王族子弟
西
功臣
周
殷商贵族 微子启封国宋
前朝贵族
2.西周的分封和宗法制
(1)分封制
商
分封的政治经济层级: 国——采邑——禄田
天子 ———————— 天下
和
—
诸诸侯侯——权—利:国诸侯在封地国上
时代
石 器
晚期 长江流域 良渚文化
黑陶
玉器
出现 祭坛 神庙
石 小结: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器
时
代 新中仰韶河姆渡,人类挨着河流住。
的 南有长江北黄河,南种水稻北种粟。
古 人
养蚕缫丝制彩陶,生活稳定养家畜。
类
和 新晚龙山和良渚,制陶黑色已出土。
文 祭坛神庙和玉器,贫富分化权贵主。
化 私有制度分阶级,华夏走上文明路。
代 年代
工具
活
的
古 人
300—1 旧石器 长江流域 元谋人(云南)打制 渔猎、采集
万年
时代
石器 黄河流域 北京人(北京)
用火
群居
类 和 文
1万—
粟、水稻、
5000年
新石器 时代
中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磨 制
(南粟北稻) 生活
饲养家畜
逐渐
彩绘陶器 稳定
养蚕缫丝
化 遗 存
5000年 新石器 黄河流域 龙山文化
1.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1)商朝的建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PT
世 纪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大分裂时期
- 隋、唐(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279年)国家分裂到统一
年
明、清朝前期(1368—1840年)封建社会晚期
1840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
夏、商、周
秦 清朝
西周分封制;
6、影响:(一分为二) 有利于稳定当时政治秩序,扩大疆域。 西周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
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7、崩溃:西周(建立)
春秋时(名存实亡)
战国时(被郡县制取代)
周天子该怎么办?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 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王朝兴衰:汤建 600年左右 殷墟
问题探究2
商朝时的人们非常迷信。认为生活中的 一切都是天帝安排的。因此,不管做什么事, 都必须先问问鬼神,这就叫“占卜”。
如:商王盘庚迁都一事,分明是政治事件, 但还是通过占卜 ,假借神灵元龟向天下人 宣称“非敢违卜” ,于是迁都于殷。
刻写在甲骨上的有关这些占卜的事情的 文字,就叫做“卜辞”。而今幸存下来的近 20万片甲骨,几乎全是卜辞。
——范文谰《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四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 侯悉至…… 军赋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五 周王室要兴建宫室或其他重大工程,各诸 侯国要提供力役。 请回答: ⑵据材料二、三、四说明这些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 些义务?
假如你是姜尚或伯禽,你是否 一切都要听命于周王?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人教版)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6、内容:它规定,周王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 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 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 有封地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 在自己的领地内又是大宗。 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 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C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
14.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 。 纣王的父母都想立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 理力争,说,生微子启的时候商纣王的母亲为 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 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为同一人。 这位大臣之所以力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统治集团内部团结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纯正,维护等级制度
2.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 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官职。多由商部族中的贵族 担任。 地方封侯、伯,他们要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 征伐。多由地方方国的首领担任。
商王身份的二重性:王权的拥有者,又是神权的代言 人。
第三站:西安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C
15、西周分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分封土地 B 分封爵位 C 规定义务 D 规定贡赋 16、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 藩屏周”。其中的“封建”是指 A.分封诸侯国 B.进行封建改革 C.实行宗法制 D.任人唯亲 17、下列制度中,使西周王朝前期巩固了 统治,扩大了疆域的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中央
商王
相、卿士
卜、祝、史
侯、伯
师 (中央) (地方)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地方行政制度)
⑴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⑵内容:①分封对象(几种类型?主要的诸侯国?) ②诸侯的义务和权利
积极作用: 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⑶影响 消极影响: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
⑷结果:西周后期,破坏;
2、近代后期:1919~1949年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中共诞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1年、1924~1927年) 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年) 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④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三、中国现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统一时期) 青铜时代
东周:周平王—— 洛邑(今河南洛阳)
(大分裂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铁器时代
3、封建社会:前475~1840年
①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大分裂时期) ②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年(咸阳、长安、洛阳)
(大统一时期)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第二次大分裂时期) ④隋唐时期:581~907年(长安、洛阳)
A.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B. 是由母系氏族的母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C. 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D.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8、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C)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
内容
分封制 影响
制
结果
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ppt课件
19
3、特点:
唐代田园诗人孟郊在《织妇词》中说:“夫是田中 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田夫蚕 妾,牛郎织女,日出而作,自给自足 。”
同昭穆者,虽百世尤称兄弟。若对他人称之,则云 族人 ——《颜氏家训》
思考:小农经济的特征
家庭为单位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精耕细作 分散性 封闭性 脆弱性 落后性
时期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已懂得灌溉、除草、沤
肥、治虫等技术,农作
物种类更加丰富,开始
商周时期
青铜农具
走向定居。
春秋时期
铁犁牛耕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 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 耕技术推广;铁犁牛耕是中国 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促进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1展0
2、耕作方式演变 3、生产模式演变
人类的“第一历史活动”
--经济活动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是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基础
1
必修二 经济史
主要方面: 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反映生产力发展 二、随生产力发展,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不断变化 三、与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
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 具体内容:
2
必修二 经济史
知识层面: 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影响
主要原理:
3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4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5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6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采集文明 农耕文明
7
1、起源
古之人皆食禽兽 肉。至于神农,人民 众多,禽兽不足,于 是神农因天之时,分 地之利,制耒耜,教 民农耕。
——《白虎通》
8
黄河流域
半坡遗址(陕西)
3、特点:
唐代田园诗人孟郊在《织妇词》中说:“夫是田中 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田夫蚕 妾,牛郎织女,日出而作,自给自足 。”
同昭穆者,虽百世尤称兄弟。若对他人称之,则云 族人 ——《颜氏家训》
思考:小农经济的特征
家庭为单位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精耕细作 分散性 封闭性 脆弱性 落后性
时期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已懂得灌溉、除草、沤
肥、治虫等技术,农作
物种类更加丰富,开始
商周时期
青铜农具
走向定居。
春秋时期
铁犁牛耕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 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 耕技术推广;铁犁牛耕是中国 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促进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1展0
2、耕作方式演变 3、生产模式演变
人类的“第一历史活动”
--经济活动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是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基础
1
必修二 经济史
主要方面: 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反映生产力发展 二、随生产力发展,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不断变化 三、与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
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 具体内容:
2
必修二 经济史
知识层面: 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影响
主要原理:
3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4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5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6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采集文明 农耕文明
7
1、起源
古之人皆食禽兽 肉。至于神农,人民 众多,禽兽不足,于 是神农因天之时,分 地之利,制耒耜,教 民农耕。
——《白虎通》
8
黄河流域
半坡遗址(陕西)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人教版)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刘羽琪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 指某专权一代继一 代地保持在某个血 缘家庭中的一种社 会概念。王位在一 家一姓中传承,这 是王位世袭制的主 要特点,是以嫡长 子继承制为基本特 点的权力分配制度。
禹到了晚年,四处查访继承人,决定推举夷人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但是皋陶 却先他而逝,无奈,又推举伯益。但当禹死后,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大 家族,拥立禹的儿子启即位,便起来反对伯益。启趁动乱之机杀了伯益,夺 得了王位(约公元前1988年—1979年),并传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 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例2]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C)
A.民主推选 B.兄终弟及
C.嫡长子继承
D.父死子继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自夏朝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在夏商两代,还存在着“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传位方式。到 西周开始实行宗法制,其核心内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 八 )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分封制是分配权 力的制度,宗法制是分配权利的原则。
总结
课后习题
[例1]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D )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解析]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多,逐渐产 生了私有制和阶级,人类社会开始向奴隶社会过渡。而王位世袭制的确 立,是我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
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 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法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 刘羽琪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 指某专权一代继一 代地保持在某个血 缘家庭中的一种社 会概念。王位在一 家一姓中传承,这 是王位世袭制的主 要特点,是以嫡长 子继承制为基本特 点的权力分配制度。
禹到了晚年,四处查访继承人,决定推举夷人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但是皋陶 却先他而逝,无奈,又推举伯益。但当禹死后,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大 家族,拥立禹的儿子启即位,便起来反对伯益。启趁动乱之机杀了伯益,夺 得了王位(约公元前1988年—1979年),并传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 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例2]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C)
A.民主推选 B.兄终弟及
C.嫡长子继承
D.父死子继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自夏朝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在夏商两代,还存在着“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传位方式。到 西周开始实行宗法制,其核心内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 八 )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分封制是分配权 力的制度,宗法制是分配权利的原则。
总结
课后习题
[例1]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D )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解析]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多,逐渐产 生了私有制和阶级,人类社会开始向奴隶社会过渡。而王位世袭制的确 立,是我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
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 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法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人教版)PPT课件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为了维护哪一制度?
宗法分封制度。
.
14
夏
商 西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周
夏商的政治制度 中央
的
地方
政 治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制
1、分封制 定义
2、宗法制 定义
度
目的
目的
对象
核心
内容
内容
影响
作用
破坏
分封与宗法
.
15
习题
▪ 1、 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 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 六族”。“殷民”指:
17
▪ 5.某诸侯年青时购买一女,生子 甲。三年后正式娶另一诸侯之女 为妻,先后生子乙、丙。以后又 以数女充实后宫,生子丁等十余 人。该诸侯死后,能合法继承其 位的应该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B.
18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西周 历时200余年
十二王
周族是以农耕著称 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 在关中地区,于商朝后 期兴起。
.
4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探究: ①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②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
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 (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③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 ④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
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④内容: ⑤作用: ⑥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 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10
统编版高一历史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21张PPT)
•
——【明】《 明 神 宗实 录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明季末造,笔 墨 妄 议 者甚 多 , 其 间 毁誉 任 意 , 传 闻异 词 , 必 有 抵触 本 朝 之 语 ,正 当 及 此 一 番查 办 , 尽 行 销 毁, 杜 遏 邪 言 ,以 正 人 心 而 厚风 俗 , 断 不 宜置 之 不 办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 1 课 中 华 文空明白的演起示源 与 早 期 国 家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背过原始社会三个阶段; 能说出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存; 背过夏商周朝代确立时间; 能区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背过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背过国家的产生; 背过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名称; 背过分封制的对象和目的;背过宗法制的核心和实质。 能区分世袭制、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传说大禹王在会稽山 召集各部落首领。 防风部落酋长迟到, 被大禹处死。 这说明大禹已经形成 凌驾与其他部落之上 的“公共权力”。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城邑、祭坛等公共空间需要公共权力 蟠龙纹是王权代行公共权力的象征
山西陶寺遗址 彩绘蟠龙纹陶盆 象征着最高权力
商朝 )
服=服侍
(外服时降时叛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2、“年” 在甲骨文中为一个人扛着“禾”, 寓意丰收。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 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 映了当时( )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
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
向国王交纳贡赋。
壹 油纸伞
观察右边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
探讨井田制的特点有哪些?
③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使
用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
④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
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
黑陶
约5000年 红山文化(辽河上游) 出土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
良渚文化(长江下游) 模的祭坛和神庙。
①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时组建的联系趋于紧密,
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是部落联盟。
②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除分封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郡县制。
壹 油纸伞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材料二 …… 依此类推, 按血亲关系不断分封
下去。……由于周朝规定同姓百年不婚,所以诸侯
国之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这样,整个
西周国家就由宗法关系联结起来。
——《中国历史纵与横》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构成了西周国家的政治结构。
(三)西周宗法制:
1. 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等级
制度、巩固统治
2. 目的:
加强和维系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
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 内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
大宗、小宗关系,关系是相对的。
嫡子亦写作“适子”,特指正妻生的继承家业的长子。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
向国王交纳贡赋。
壹 油纸伞
观察右边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
探讨井田制的特点有哪些?
③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使
用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
④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
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
黑陶
约5000年 红山文化(辽河上游) 出土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
良渚文化(长江下游) 模的祭坛和神庙。
①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时组建的联系趋于紧密,
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是部落联盟。
②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除分封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郡县制。
壹 油纸伞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材料二 …… 依此类推, 按血亲关系不断分封
下去。……由于周朝规定同姓百年不婚,所以诸侯
国之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这样,整个
西周国家就由宗法关系联结起来。
——《中国历史纵与横》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构成了西周国家的政治结构。
(三)西周宗法制:
1. 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等级
制度、巩固统治
2. 目的:
加强和维系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
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 内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
大宗、小宗关系,关系是相对的。
嫡子亦写作“适子”,特指正妻生的继承家业的长子。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历史第1课课件(新人教必修1).ppt
第1 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大禹治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禹建立夏朝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 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 于阳城。 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 曰夏后,姓姒氏。 部落争斗中取胜 ——《史记》 威望极高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 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 大禹治水有功 戴冠冕的夏禹 比较一下这两幅图:身穿两种
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里”
(宗法制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继 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 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 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 施;分封制是该原则的具体政策)
基本原则: ①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②嫡长子继承,其余 子分封; ③等级森严:天子 ──诸侯──卿大夫 ──士;
思考:如果正妻无子, 该如何继承?
如果嫡长子死,该如 何继承?
礼乐制度
古代中国人发明编钟,只是为了娱 乐生活吗?
夏 、 商 、 西 周 的 政 治 制 度
从禅让制 到王位世袭制
起源———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朝 内 容 中央: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地方:侯、伯的设立
内容—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分封制
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衣服的禹有什么不同?
“帝王身份”
启确立王位世袭制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
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 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
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子
嫡长子
诸侯 余子
诸侯
.................. 小宗
大宗
相
对
嫡长子
卿大夫
卿大夫
小宗
.........................
的
大宗
余子
嫡长子
士
余子
平民 平民
士 ................................... 小宗
(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 继承人的一种政治制度
散的政治联. 盟
8
课堂检测: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 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 长,他还是邦国的( C )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
9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 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
10
第二年,周武王病逝, 其子继位,是为周成王, 由周公旦辅政。
周
公
周
旦
成
王
.
11
三、分封制
(1)含义:古称封建(封邦建国),是将土地和人民授予
一定对象的制度。
把这块土地和土 地上的人民封给 你,你在此建立 国家。
申国
申侯受封
.
12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观察上面的疆域对比图和根据材料二,思考: 为什么西周要实行分封制呢?
夏朝疆域
商朝疆. 域
西周疆域 13
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C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
14
周朝分封对象
周天子
异姓 功臣 贵族
同姓 王室 贵族
古代帝王的 后代
姜尚 齐
周公子 伯禽
鲁
召公 成王弟 晋
燕
.
尧
后代 蓟
舜
后代 陈
商
后代 1宋5
.
16
西周分封制有哪些内 容?
转化为下列问题: ①被分封的诸侯可不可以继续进行分封? 诸侯接受封授后,必须对周王尽哪些义务?又有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 政治制度
.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宗法制和分 封制
(奴隶社会)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社会)
夏、商、周
秦
(形成)
.
明清
(加强)
2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主要内容:禅让与世袭制; 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3
这几幅图片与本 节课的哪一制度
密切相关?
蒋孝严祭祖,这
是他在蒋家认祖归
宗,首次以蒋家人
身份回大陆扫墓祭
祖。.4一 禅 Nhomakorabea与世袭制
舜禅让给禹
观察图中场景,你能判断这是怎样的一件
事吗?
.
5
约前2070年,禹建夏
.
6
材料一:禹死后,以天下授伯益,其子启杀伯益而夺得王位, 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从此,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 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息不包括
( )A
A.周王室完全失去约束诸侯的权利
B.兼并战争使分封制遭破坏
C.诸侯王公开挑战周王室的权威
D.诸侯王的势力已超过周王室
.
23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 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据材料一,王位传承经历了从 禅让制 到 世袭制 的变化。
约前2070年,禹建夏,禹死子启继立, 变禅让制为世袭制。
.
7
二、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国王
中央
相 卿士
参与商 王决策
卜 史师 祝
负责祭祀占 执掌军权 卜和记录王
朝大事
地方
西
伯
侯
伯
姬
昌
中央设相、卿士等
商朝的行政管理制度 地方封侯伯,与商王组成一种松
三、分封制
(2)目的:统治广大区域;拱卫王室。
(3)分封对象: 王族 、 功臣 、 古代帝王的后代
王族占据主体,重要诸侯国有齐(功臣)鲁燕卫晋(王族)宋(先王后代)
材料三:“周公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据材料三,哪种分封对象占据了主体?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课堂演练: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
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
阅读课本第6页的相关内容,总结分封制的影响
积极:扩大区域,加强地方统治;巩固王权;
(5)影响
协调等级关系,稳定社会。
消极:诸侯国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造成西
周后期王权衰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21
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 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 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 史称“楚王问鼎”。
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有一
思
座九龙石柱,名曰:九龙鼎。
鼎是王位的象征,楚王问鼎说明了什么问题?
考
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破坏。
:
.
22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
阳西南),遂至洛,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
大轻重,对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
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信
周公旦
歌舞队的规定:天子 用 称 36据用九卿6为人记鼎大鼎4“,人载,夫,八列,, 诸 五天佾西侯鼎子成列”;周七,用6成“是时鼎士行诸8可凡,三可行 ,侯使鼎忍忍称,用;也也为,!孰” 不 “六凡佾使用”;乐卿器大,天夫子“四用佾”; 士编“二钟四佾套”。,诸侯三套,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 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 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 我的。
.
24
四.宗法制
嫡长子
天子 ....................... 大宗
(2)目的 平息贵族争端;维护政治等级和巩固国家统治
.
25
四、宗法制
(3)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体系(特点)
(4)作用: 平息贵族争端;稳定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和保证内部稳定; 形成“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风俗,凝聚中华民族。
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
上述图片反映了中国传统重视哪种观念?
.
26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课堂演练:下列对于宗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B) A.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B. 是由母系氏族的母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C. 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D.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
27
五、礼乐制度
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 一年救乱,二年克殷, 三年践奄,四年建卫侯, 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
哪些权利?
.
17
周天子
国都
诸侯
土地 人民
诸侯
分
封 土地
人民
法 的 诸侯
土地
人民
方
卿大夫
士
.
18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民
. 奴隶
周
公代
侯
分 封
伯制
子度
男
19
分封制的内容
诸侯的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的权利
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 赋役
.
20
三、分封制
(4)内容:①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特点); ②诸侯的义务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