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行政体制的比较
中外行政体制比较答案
一、名词解释行政制度: 是指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体制、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和惯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制度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央地方关系模式的产物,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制下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行政机关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关系以及地方各级行政体制。
世卿世禄制: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
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
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
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
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
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
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但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
辅政体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当君主冲龄之时,在特定的形势下,王朝会出现一种短期的政权构成形式,即临时的特殊政体。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
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公民大会:公民大会(ecclesia)是古希腊城邦和古罗马的最高权力机关。
等级代表君主制: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
从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从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比较:一、首先是两种制度的性质不同。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的。
这一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
而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则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其声称是“主权在民”的民主国家,不论采取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实质都是资产阶级掌权,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它与西方国家的阶级关系、政党制度、私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实质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
二、其次代议制机关组成人员的阶级基础不同。
西方国家的议员通常来源于三种途径---选举,任命和特殊身份者可获得议员资格。
虽然包含有民主,平等的选举理念,其实选出的议员多数是有产者,或者是有产阶级的代理人和辩护士。
从表面上看,议员都是由选民选举的,似乎是民主的,但实际上是有钱人的民主,是一种金钱和权力的交易。
选举中,受到资产阶级政党的控制和操作,受到资产、教育和文化的限制,受到民族歧视的影响,哗众取宠,贿选横行,特别是高额的竞选费用,一般选民很难当选,是少数人的民主和天堂,劳动人民是被排斥在外的。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民代表机关的组成人员则都是根据人民意志选举出来的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来行使国家权力。
三、此外政党制度不同。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它是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我国革命和实践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才能得以正确、有效的发挥。
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
在西方国家,实行的是两党制或多党制,议员的选举,议会以及政府的组成、活动都受政党操纵。
中外公务员制度特征对比
中外公务员制度特征对⽐中外公务员制度特征对⽐公务员是指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使国家权⼒、履⾏国家公务的⼈员。
所谓公务员制度,亦称⽂官制度,就是指对政府公务员的考试、录⽤、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休、保障以及分类管理等作系统规定的规章制度和体制。
[1]下⾯我将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西⽅公务员制度与我国公务员制度从历史⽂化传统、制度⽴法、考评制度、培训机制、福利待遇等多重视⾓,进⾏⽐较研究,来深⼊了解我国的公务员制度。
(⼀)任⽤制度⽐较各国的任⽤制度主要有四种: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考任制。
其中考任制⼜是适⽤范围最⼴的任⽤制度,任⽤制⼀条最重要的原则是公开考试,择优录⽤。
在这⼀点上西⽅各国的共同做法是:主要按考核成绩,并参照应试⼈的资历、学历、品德等各种因素录⽤⼈才。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推⾏已取得显著成效,建⽴了“凡进必考”的录⽤机制,为确保政府效能的⾼速运转和政府⽬标的实现发挥了巨⼤的作⽤。
中外选拔公务员都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说明这是⼀种科学化、法制化,且⾏之有效的选⼈之道。
作为依法治国的⼀个重要环节,公务员考录的法治化是现代政府⼈事管理的重要⽀柱,对于造就⼀⽀⾼效、廉洁、精⼲的公务员队伍有着⼗分重⼤的意义。
(⼆)晋升制度⽐较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同,西⽅国家的主要官员都是由直接选举的⽅式产⽣,副职官员由主管⾏政的官员直接任免,由此带来的⼀个弊端就是在决策过程中的专制。
我国强调领导班⼦集体讨论⼲部的任免,强调民主集中制,这样在制度上体现了民主性和科学性。
在职务升降⽅⾯,中外都强调任⼈唯贤、注重实绩、民主公开、平等竞争,但也有不同点:⼀是我国坚持党管⼲部,党委负责公务员职务的升降、任免;⼆是我国没有把降职作为⼀种惩罚的种类,⽽西⽅则把降职作为⼀种重要的惩罚。
(三)考核制度⽐较西⽅⽂官制度遵循功绩制和能⼒制,其中英国更强调能⼒制,考核的内容由考勤和考绩两部分组成,重视对⼈的能⼒、⼯作热情、潜⼒的测评;美国则强调功绩制,强调公务员⼯作的实际成绩和效果,这种考核⽅式⽇益暴露出⼀些不公平、不合理的问题,改⾰后的考绩制度的重点从成绩测量转到⼯作⾏为的考评上;法国公务员的考核内容有14项之多,重点考核服务精神、守时值勤、积极性等;⽇本的考核制度则更为细致,考核的种类、⽅法、内容、等次均有严格的规定。
中外行政制度现状
中外行政制度现状行政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机构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的总称,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中外的行政制度在过去几十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和发展,本文将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角度分析中外行政制度的现状。
中国的行政制度主要由行政体制、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三个方面构成。
1.行政体制:中国采取的是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即党委领导下的政府行政体制。
中国的行政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目前主要由国务院、地方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组成。
2.行政组织:中国的行政组织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
中央政府设有国务院和各部委,地方政府则根据行政区划设有省、市、县和乡四个层级。
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机关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负责提供公共服务。
3.行政程序:中国的行政程序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三个环节。
行政决策由国务院和地方政府负责,行政执行则由行政机关负责,行政监督则由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参与。
中国的行政制度现状是在政治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政府的职能和责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目前,中国正在加强行政法治建设,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部门职能优化,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除了中国,其他国家也有不同的行政制度,下面对几个典型的国家进行简要介绍。
1.美国:美国采取的是总统制行政体制,行政权力由总统及其政府行使。
美国的行政机构包括总统、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
美国注重权力分立和制衡,行政决策和执行可以相对独立。
2.英国:英国采取的是议会制行政体制,行政权力由首相及其政府行使。
英国的行政机构包括首相府、内阁和中央政府部门。
英国的行政决策和执行高度集中,政府具有较大的权力。
3.德国:德国采取的是联邦制行政体制,行政权力由联邦政府和各联邦州政府共同行使。
德国的行政机构包括总理、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
德国注重权力下放和地方自治,行政决策和执行可以较为独立。
其他国家的行政制度与中国存在差异,但也都是根据各自国情和发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和。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一、引言行政制度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一国的行政效能和治理能力。
中外行政制度在结构、运作方式、权力划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以中外行政制度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中外两种行政制度的特点和优劣,探讨其异同点,为提高我国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行政制度的定义及特点1. 中央集权制度中国的行政制度采用中央集权制度,即政府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决策权、实施权和监督权都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
这种制度能够使国家迅速发展,并高效地执行政策。
2. 民主制度与中国不同,一些西方国家主张民主制度,政府的权力在民主选举中得到分散和监督,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得到更好的保障,但在执行效率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
三、中外行政制度的异同1. 权力分立中国的行政制度中,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并不完全分立,行政权力相对较大。
与之相反,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行政权力受制于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制约,权力的分立更为明显。
这种权力分立能够有效制衡政府权力,保证公民的权益。
2. 行政监督机构中国的行政监督机构主要包括中央纪委和各级监察委员会,负责监督党员干部的行政行为。
而美国等国家则设立独立的行政监察机构,独立于政府内部,独立审计机关进行行政监督。
这种机构的设置能够更好地保证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 参与决策的民众在中国的行政制度中,民众对决策的参与程度相对较低,政府行政权力较为集中。
而在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制定政策前需要进行公众听证会或进行民意调查,以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这种参与决策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民主理念和公众权益。
四、中外行政制度的优劣势比较1. 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势中央集权制度能够迅速实施政策,加快各项工作的推进速度;政府能够更好地统筹资源,确保国家整体利益;决策效率高,减少了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成本。
2. 分权制度的优势分权制度能够制衡政府权力,保护公民的权益;政府更加透明,决策合法性和公正性得到更好的确保;公众参与程度高,提高政策的民主化程度。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外行政制度的比较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中
外行政制度比较,一方面可以作为发展自身制度的参考,改善自身的劣势;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中外合作提供依据。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法律学》中
的“中西法律比较”模式为思路,结合国外相关文献,着重对比中外行政
制度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讨论。
一、行政组织
1.1中外行政组织的性质不同
中国的行政组织以“行政机关”形式存在,具有统一的行政管理权,
受国家的统一直接指挥,其活动均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命令进行,
被视为一种行政体制,受行政机构的直接管理,实行一级主管一级负责的
模式。
而西方国家的行政组织则更侧重于“行政机构”的概念,行政机构
的立法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宪法的保护,其活动范围更加广泛,相较之下
更具有公民参与性。
1.2中国行政组织偏重中央集权化
中国的行政组织虽然属于行政体制,但仍归于中央集权化的性质。
在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的直接对立。
大部制改革中外对比讲稿(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坚定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因此,大部制改革是我国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从大部制的视角,对中外政府机构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特点并借鉴其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的背景1.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会带来了巨大影响,这提升了西方各国对本国经济竞争力的重视程度。
而政府能力是一国综合能力和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政府如何有效引导和调控国民经济运作,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府机构设置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甚至激化了社会矛盾。
2.国内政治压力加大纵观西方各国的大部制改革,无不是在国内经济、社会陷入困境时进行,这符合社会进步的规律:当旧的体制不能很好的管理社会促进生产力的进步时,就革除它。
3.政府机构弊病显现在西方国家行政机构调整过程中,往往在编制中增添许多新的机构和人员难以适应政府管理范围的扩大化,但这使西方政府的工作重复、混乱,浪费、权力和管辖权的冲突现象严重,政府机构之间矛盾重重,出现了行政管理混乱的现象。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西方国家的大部制改革就势在必行。
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的方法步骤部门体制作为政府组织形态变革的重要举措,涉及面广,各国在推行过程中都十分慎重,采取了很多办法来推动改革,以充分发挥大部制对改进政府管理的积极作用。
1、注重整合,加强协调在促进部门之间协调方面,各国采取的办法有:通过总统和总理完成部门问的协调;通过减少副首相等副职数量、提高部分部长的地位来实现;通过成立专门委员会或部际联席会议进行协调。
随着部门数量的减少和职能的扩大,各个大部具有较为独立、完整的行政资源和权力系统,容易造成各个大部之间的协调难题,从而影响政府政策的整体性。
2、体制支撑,配套改革为了推行大部制,各国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主要有:设置各种执行机构,大部具有功能综合性、设置稳定性的优点,直属机构具有运作灵活性的优点,可以呼应社会变迁对政府职能的新要求,与大部相配套。
中外政治制度对比
泉州师范学院学年论文题目浅谈中西方政治制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0 9级 1 班学生姓名孙振坤学号090107024指导教师古小军职称讲师完成日期教务处制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绪论 (3)1、政治与政治体制 (3)1.1政治的含义 (3)1.2政治体制的含义 (3)2、不同时期常见的政治体制 (4)3、中西方政治体制的发展之路分析 (4)4、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分析 (5)5、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比较 (6)5.1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 (6)5.2比较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和法国总统共和制 (6)5.3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7)5.4比较美国的共和制与法国的共和制 (7)6、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8)7、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8、结束语 (10)谢辞 (10)参考文献中西方政治体制比较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090107024 孙振坤指导老师古小军讲师摘要:为了研究中国的政治体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中西方的政治体制发展之路、中西方政体差异,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了解中国政治结构及背景框架。
关键词:政体政体发展政体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绪论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体,与社会各阶层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有关,也同时受到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族构成的制约。
在当代世界,随着各国竞争压力的增大,一些国家开始对政治体制进行比较研究,以完善和坚持本国的政治体制,为国家政治和谐稳定创造条件。
人类社会选择政治制度的经验表明,如果对不同政治制度比较越充分,越全面,选择一个合理性的社会制度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不同制度的比较越少,越欠缺,那么,选择一个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可能性就越小。
1、政治与政治体制1.1政治的含义政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政治的具体外延形态为政治行为、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hrbjgd
• 公省监台卿卫行政管理体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频繁,其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由于政治 和认为的原因也比较混乱,逐步形成二相、八公、诸省、诸监、诸台、 诸卿、诸卫等顺序排列的中央行政组织。
• 以周礼为本的行政管理体制
王莽改官制和北周设六官,复古以周礼为本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 • • • •
(1)王权的形成和发展 (2)王位继承制度 (3)中央(内服)行政体制 (4)地方(外服)行政体制 (5)职官管理制度:世卿世禄 制
Company Logo
• 内服:在中央任职的各级官吏 1.辅政官员:尹、臣、巫、保等; 2.政务官员:宰、卿事、多尹、御事、事等; 3.掌管教育文化宗教事务的官员:祝、宗、卜、史; 4.掌管生产经济事务的官员:啬夫、牧正、犬、车正 等 • 外服:被封在王畿范围以外的边远地区的贵族、侯伯。 王-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 (周服制) 分封诸侯制,地方乡遂制度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哈尔滨市行政学院
绪论
政治制度,是管理国家和社会政治事务的一套规则, 是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由 国家的本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权机构 体系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诸种单项政治制度构成。 它通常由法律(尤其是宪法)来反映和确认,并用国家 的强制力来保障。迄今为止,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 史上,先后出现过古代奴隶制政治制度、中世纪封建制 政治制度、近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政治制 度。不同的政治制度,表明不同的国家形态,它与国家 联系,属于历史的范畴。 当今世界的国家行政制度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 目前,世界上拥有200多个国家。国家一旦建立,统治 阶级势必建立与本阶级利益相适应得政权组织形式和国 家结构形式。
中外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之异同
中外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之异同公务员是指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国家权力、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公务员管理制度就是对公务员的考录、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休、保障以及分类管理等作系统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现代公务员制度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早在19世纪中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实行公务员管理制度.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始于1993年8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
相比较而言,西方公务员制度比我们早了近1个世纪,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一味照搬、引进呢?对于其如何借鉴、改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况且,我国在西方公务员制度已有优秀成果“肩膀"上,结合自身国情,走出了自己特色.本文在此只作差异性分析,以期日后借鉴、改进时可作参考之资.一、中外国家公务员制度性质的比较1。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一元性.一元性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候只存在一种制度,和一种国家权威,不因两党或多党竞选执政制度,而使公务员对其中一个政党惟命是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化已经实现,公务员的选、训、用、退等环节基本上能做到国家意志下的“任人唯贤".但这里的“一元性”和“任人唯贤”只是相对而言的。
因为,西方国家实行议会制,通常是两党不定届性执政,当发生换届换党执政时,对公务员特别是国家政府关键部门的人员任免升迁都产生很大冲击,甚至发生政局变性。
2。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多元性.多元性的特征是指在一个社会的同一时期同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行为和观点.中国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多元经济形态及多元价值观使公共行政也具有多元性。
这种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录用人员上的价值双重性,即一方面,一些地区、一些时间实行竞争上岗、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另一方面,又有部分地方有些时候搞暗箱操作、任人唯亲。
其次,表现为公务员制度在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特别行政区有不同的规定。
最后,多元性表现为公务员升迁的机动性与隐秘性比较明显,比如党政领导班子换届时,公务员的突发性升迁事件较多。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公务员制度, 西方又叫文官制度。
它是国家管理公务员或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规章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英国, 后在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家实行。
到目前为止,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采用了这种制度, 第三世界一些国家已经和正在采用这种制度。
国家公务员制度, 1870 年自英国起源以来, 已有130 年的历史了, 多少年来推行该制度的各国实践已证明, 它是一套科学的政府官员管理制度。
但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有着深刻的资本主义烙印。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试点工作从1988 年开始至今, 已深深扎根于中国这块土地上有10 余年了, 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
在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同时, 要了解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联系和区别, 知已知彼,才有利于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出发, 正确地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中的科学成份,使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日臻完善。
一、在公务员的范围划分方面, 西方各国和我国是不同的在西方各国, 凡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机关公共团体中从事公务者都是公务员。
也就是说,西方国家公务员范围的划分是比较宽的。
我国的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各级政府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非政府组成人员, 还包括行使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的组成人员, 如国家专利局、税务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
所以说在我国对公务员范围划分是比较严格的。
二、从权利和义务上看, 我国和西方公务员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显著区别我国和西方国家公务员权利和义务的共同点体现于都规定公务员要依法行事, 忠于职守,为大众服务, 遵守纪律, 不得经商, 不得参加与本部门有关的赢利活动, 不得兼职等等。
而其差别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西方各国强调地方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一般仅限于服务的地区范围, 而在我国, 所有的公务员所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都是相同的, 根本不受服务地区的范围限制; 其次, 西方各国强调公务员“政治中立”, 不介于政党活动, 即为文官工作不受党派斗争的影响, 如各国公务员法都明确规定: 公务员不得参加政党的竞选活动和支持竞选的募捐活动, 不得担任由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公职,不得接受政治捐款等等。
浅议西方行政制度与我国的行政制度
浅议西方行政制度与我国的行政制度西方行政制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包括:行政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政府行政过程、行政制度改革等内容,当前我国也正处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挑战和机遇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全景式地了解中西方行政制度的内容,同时也对中西方行政制度的不同有了些肤浅的认识和理解。
书中探讨了西方行政制度的源头,分别讨论了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等国的行政制度以及西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
同时还比较和分析了中外政府制度的区别和联系,中西方由于在历史传统、地域空间、民族心理、文化风俗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因此比较中西方行政制度的异同,可为我国行政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我国,由于政府是公共行政权的直接掌握和行使者,是各类重要社会资源实际的拥有者,又拥有庞大的官僚体制。
而工作于政府组织内的行政人员,其工资福利的直接来源是政府;其行政活动中心是围绕着政府展开的。
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意识,政府职能主要是统治职能,要求全国上下都一致服从政府的统治,全社会的资源都服从政府的统一支配,政府的意志主导一切,所有大小行政官员都是为政府组织的统治服务。
以上种种因素容易造成一种错位,由“为公民服务”倒错为“为政府服务,为上级服务”。
这种政府本位要求公民去适应和服从政府和公务人员的管理,而不是要求自己去适应和方便广大公众。
它还导致了一种行政实践评价标准的倒错,凡是适应政府行政组织系统的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
在西方国家,契约观念历史久远,并且深入人心。
在西方观念中,人民与政府是一种授权与被授权的契约关系,它规定着政府与公民间在权力与义务方面的双向依存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就公民而言,一是通过选举或遵从使政府获得合法性行使权力的基础;二是通过纳税给予政府经济支持,同时公民也自然期望能从政府那里获得相应的回报。
就政府而言,它在获得公民的政治和经济的支持的同时,必须按契约要求提供令公民满意的服务。
中外教育行政体制比较
速,避免相互推诿,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各教育首长及其部属,多为教育专业人事,可
以从教育的观点出发处理教育事务,教育决策 与教育事务管理的专业性较高。
可以降低不同利益团体对教育的影响。
(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1.首长制教育行政体制
●主要缺点 行政首长个人的知识、经验和精力有限,决策和处
指教育行政体系从属于普通行政属于国家普通行政的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必须接受各级政府首长的领导教育行政首长由普通行政的领导聘任委派教育行政人事与教育经费并未独立分开执行而是在普通行政运作中考主要优点教育行政体系独立于普通行政体系之外运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政治干预力量依据各地教育实际和需要迅速行动而不需要普通行政体系的核准认可有效解决教育问题
二、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
(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三)独立型与从属型
(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教育行政体制从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来看可分中 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以及中央与地方合作型。 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涉及是否要维持一个强有力 的中央教育权力系统。 集权与分权的程度由下列因素来决定: (1)各层级所作决定的数量 (2)各层级所作决定的内容的重要性 (3)各层级所作决定的事务范围 (4)各层级作决定须上报核准的限制
(三)独立型与从属型
如果从教育行政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来看,分为从
属型和独立型。 独立型。指教育行政体系独立于普通行政之外, 其运作也与普通行政分开,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不 受地方政府直接领导。 从属型。指教育行政体系从属于普通行政,属于 国家普通行政的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必 须接受各级政府首长的领导,教育行政首长由普 通行政的领导聘任委派,教育行政人事与教育经 费并未独立分开执行,而是在普通行政运作中考 虑。
中西方政治体制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体制的比较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是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的各种政治体制在迥然不同的思想文化环境中不断发展,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
一、中国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大陆实行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政府制度、国家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法律、体制、规则和惯例。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基本完成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基础上奠定的,主要包括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作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实现和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历史起点落后,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以及其他主客观原因,我们在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也发生过一些失误和挫折。
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成完全合格的社会主义,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断对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具体制度、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不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西方政治制度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大类,但具体的组织方式又因国家的不同而各有特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制。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英,国是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的国家。
民主共和制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根据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民主共和制又可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
中外行政体制比较
国家元首“虚位”
内阁总揽行政权力
政府对议会负责
总统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
总统制政府制度是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一种政府制度。这种政府制度由18世纪末期的美国所创建,后为拉美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非洲的埃及、肯尼亚等不少国家所采用。
总统制政府制度的创建及其成因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维护中国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中国的统一和稳定,是中国人民之福,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总统一人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政府与国会完全分离
政府成员与总统是僚属关系
政府不对国会负连带责任
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
半总统制政府制度是一种介于总统制政府制度与内阁制政府制度之间、兼有内阁制特点的总统制政府制度。采用这种政府制度的国家主要是法国、奥地利、芬兰、冰岛、葡萄牙等。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俄罗斯和东欧一些国家也采用这种政府制度。
(1)、民主协商会。(2)、高层谈心会。(3)、双月座谈会。(4)、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可以随时就国家大政方针和具体的重大问题向中共中央提出书面建议,或约请中共中央负责人交谈。(5)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民主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对执政党的工作实行民主监督。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人民民主,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客观事实。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中外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区别
中外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区别当今世界,公共人事管理与私人人事管理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共人事管理的法制化趋势,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法制化使公共人事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法律依据,实现了国家对公共人事的依法管理。
公共人事的法制化进程始于19世纪中叶,英国和美国先后于1855年和1883年率先建立了具有两官分治、职务常任、政治中立和考试任用等特征的公务员制度.此后,公务员制度影响日盛,风靡全球,世界各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接纳了这一科学的公共人事管理制度。
1993年8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真正建立.从此,中国有了第一部符合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的公务员管理法规,结束了长期以来干部“一揽子”管理的状况,标志着我国的公务员管理步人法制化、科学化、专业化轨道,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当然,任何一种制度的完善都有渐进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过了一百多年,最终才得以成熟。
而我国公务员制度才刚刚建立,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因此,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体制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公务员制度建设也步人快车道,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备了与发达国家公务员制度相比较的条件和基础,足可以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制度进行比较,与国际惯例接轨。
中外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区别1、公务员的分类不同西方国家的公务员通常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两大类。
中国国家公务员分为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公务员和一般公务员。
2、政治要求不同西方国家规定公务员不得参与党派斗争话动,不得参与党派竞选,不得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这种政治中立的规定,就是要求业务类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话动中,对政党政治采取公正超然的态度,藉以达到忠实地执行政府的政策、为政府服务的日的。
同时,也保证了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中外政治体制的比较研究
中外政治体制的比较研究政治体制是指一国政治组织体系的总体性、基本结构和运行方式。
它反映了一国政治生活的本质和特点,是一个国家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外政治体制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外各国的政治制度、差异以及各自的优劣势,为我国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中外政治体制的比较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具有独特的政治体制和治理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主要有国家机构、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制度、军事制度、国家行政区划和地方自治等多个方面构成。
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机构由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五大国家机构组成。
政治机构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合法性在于它与人民的紧密联系。
党和政府机构相互协调,形成了中国政治体制的独特实践。
2. 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美国的政治体制是一个总统制、联邦制的政治组织形式。
美国的总统是选举产生的。
美国联邦政府由三大部门组成:行政部门、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
行政部门由总统领导。
立法部门由参议院和众议院构成。
美国的选举制度以自由、平等、公正、竞争为基本准则。
其选举体制制定了候选人竞选的各种条件和选民投票的各种规定。
美国的党派制度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两党制。
这两大党派是美国政治竞选和执政的主要力量。
二、中外政治体制的比较分析优劣势1. 优点中外政治体制有许多共性,同时也各自存在独特的长处。
(1)中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在于创新能力和决策速度。
中国独特的制度优势助力了中国在很多方面迅速发展。
(2)美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在于保障公民权利,维护民主。
美国政治体制为美国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 劣势中外政治体制也各自存在着一些劣势和问题。
(1)中国的体制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管理和司法领域。
一些地方政府不依法行政和不重视人权保障等问题依然存在。
中外公共行政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中外公共行政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各国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管理挑战,公共行政改革成为了各国政府的重要议题之一。
中外公共行政改革在理念、体制、制度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性和差异性,因此对中外公共行政改革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吸取各国经验,促进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进步。
本文将从中外公共行政改革的历史渊源、理念及体制改革、制度建设等方面展开比较研究。
一、历史渊源在对中外公共行政改革进行比较研究时,首先应该了解其不同的历史渊源。
西方公共行政改革起源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国家的政府管理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促使西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公共行政改革。
而中国的公共行政改革则起源于19世纪末的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公共行政改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停滞不前。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才开始对公共行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二、理念及体制改革在公共行政改革的理念及体制改革方面,中外存在一些共性和差异性。
西方国家在公共行政改革中强调市场化、精简效率、用户导向等理念,主张政府应该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提高政府的效率。
而中国在公共行政改革中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主张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保障公共利益,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在体制改革方面,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方式来推动公共行政改革,而中国则主要是通过行政机构改革和分权下放的方式来推动公共行政改革。
三、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方面,中外公共行政改革也存在着一些共性和差异性。
西方国家在制度建设方面主要是强调政府的透明化、法治化和民主化,致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管理制度和法律体系,以约束政府的权力行使。
而中国在制度建设方面主要是强调政府的规范化、职能化和法治化,致力于建立一套严密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法律体系,以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
在制度建设方面,西方国家还普遍采取了分权制衡的制度安排,以限制政府的权力,保护公民的权利;而中国则主要是通过国家监察体系改革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和约束,保障政府的廉洁和效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等级:教士、僧侣阶层
第二等级:贵族,他们的职责是用刀剑保护王国
第三等级:平民,职责是从事物质生产,养活上两个阶层
第一、第二等级为政治活动的主体,第三等级与政治无关。等级代表君主制的产生主要是教权和王权执政的结果。既可以说是王权强化的产物,也可以说是王权不够强大的产物。国王为了加强王权,不得不借助于各等级的力量,特别是第三等级,使得王权能正常运转,但还没达到专制的地步。
奥古斯都统治时期
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14年)。奥古斯都早期,统治者培育了新的官僚机构,并答应元老院和罗马人民几件事:供水、供粮和筑路等。奥古斯都建立了元首御前会议,由15人组成,其中包括元首家族中的3人,为永久性成员,其余成员则由元老院中抽签产生。
行省制度,行省总督,军事制度
三、西方封建时代的行政制度
外戚制度
外戚制度是宫廷后妃制度的派生物。一般只有在后妃干政、太后临朝听政或皇帝偏信的情况下,外戚集团才得以入参大政,掌握军政大权,甚至一时凌驾于皇权之上。
3)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三公九卿行政管理体制
三公九卿之制早在战国时期即开始形成,到秦汉时期得以确立。
三公: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后改为太尉、司徒、司空
公省监台卿卫行政管理体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频繁,其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由于政治和认为的原因也比较混乱,逐步形成二相、八公、诸省、诸监、诸台、诸卿、诸卫等顺序排列的中央行政组织。
以周礼为本的行政管理体制
王莽改官制和北周设六官,复古以周礼为本
4)中央辅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辅政体制即宰相制度,历史上主要有两种形式:
2)列国行政体制的变花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卿制的逐步瓦解
以文武分职为标志的官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宗教官地位的下降
地方郡县制的建立
4、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
(2.宦官制度
宦官是在皇宫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男人的总称。宦官是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必然产物。当专制制度比较健全的时候,他们一般不能充当政治舞台的重要角色;但当专制政权日趋腐化,君主多疑而昏庸,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宦官们便往往乘机而起,甚至篡取到重要的权柄。
隋唐五代宋共经历698年,这一时期的政治演变,对后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1)皇帝制度的完善
(2)中央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
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
诸使差遣负责制的行政管理结构
3)中央的辅政体制和运行机构;
三省辅政体制和运行机制
中书门下辅政体制和运行机制
翰林学士知制诏承旨制度
(4)地方行政体制,地方行政区划
地方行政官吏的设置和职权
乡里行政组织
一.古希腊城邦国家行政制度
城邦的自治权利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可将城邦政体划分为若干类型,其中贵族制和民主制在古希腊城邦中最为流行。所谓城邦公民,并非指全体成年公民,而是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除了贵族制和民主制外,古希腊城邦还存在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古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3、伯哲士分类法,根据国家与政府是否合一,分为直接制政府制度和代表制政府制度
根据政府权力来源,分为世袭制政府制度和选举制政府制度
根据政府权力是否集中,分为分权制政制度府和集权制政府制度
4、我们所主张的政府制度分类法,
(1)根据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用世袭方法产生终身制国家元首的君主制政府制度和用选举方法产生限任制国家元首的共和制政府制度
行政制度的分类;1、亚里士多德分类法,按照执政者人数的多寡:君主政府制度——僭主政府制度;贵族政府制度——寡头政府制度;共和政府制度——平民政府制度
2、孟德斯鸠分类法,根据行驶最高权力人数的多寡和政府所具有的特质:共和政府制度——民主制政府制度、贵族制政府制度和国君制政府制度;君主政府制度;专制政府制度
九卿: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理)、典客(大行令、大鸿胪)、宗正、治栗内使(大农令、大司农)、少府
上述所有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能世袭。
中朝官尚书行政管理体制
汉代的中央官制从武帝时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中外朝官形成的原因是皇权和相权矛盾下的产物。
中朝官为尚书组织,分管各种事务,逐渐变成直属于皇帝的政务官,而三公九卿则变为主要管理常规政务的部门。这样,中朝官尚书组织便与外朝的三公九卿组织一起形成既有分工又相互制约的双轨行政管理体制。
开府施政的宰相辅政制和参议辅政机构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由开府施政宰相制向参议辅政机构制过渡的时期。
二府三公辅政体制及运行机制
中朝官尚书辅政体制及运行机制
省禁官、尚书、三公多层辅政体制及运行机制
三省交互辅政体制的初建及运行机制
权臣辅政体制及运行机制
地方行政区划
州——郡——县
地方行政官吏的设置和职权州的主要长官及官府机构设置;郡的主要长官及官府机构设置;县的主要长官及官府机构设置;县以下基层行政组织
古希腊城邦政体主要特征:
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最流行的政体:贵族制和民主制(划分依据:根据城邦公民享有权力的多少)。
二、古罗马的行政制度,罗马古代史经历了王政时期、罗马共和和罗马帝国三个阶段。
王政时期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经历了七王统治。
1、王(勒克斯)。权力较大,集军权、司法权和宗教大权于一身,是罗马最高军事统帅、最高法官和最高祭司。
英国
(以议会为主导)英国议会演变史
贤人会议(10世纪中叶)
御前会议(威廉一世组建)
议会(1215年《大宪章》颁布
议会的权利:1、税收2、财政权3、立法4、弹劾权
德意志
(普鲁士)1701年,勃兰登堡大选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支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借以换取国王称号。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并从此展开了普鲁士王国200多年的显赫历史。由于普鲁士在短短二百年内崛起并统一德国,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所以普鲁士有时也是德国近代精神、文化的代名词。
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得: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的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失: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限制、窒息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生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2)根据政府行使职权是否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分为民主制政府制度和专制制政府制度
3)根据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以及政府组织形式上特征;内阁制政府制度,总统制政府制度,半总统制政府制,委员会制政府制度,人民作主制政府制度
1、行政制度比较的对象
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行政制度
2、行政制度比较的范围政府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政府行政过程;行政制度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公民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
五百人议事会:
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民众法庭:
日常司法机关。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生。
2、元老院。又称长老会议,由罗马各氏族族长组成。辅助国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后来权力逐渐扩大,有权批准库里亚大会决案,任命新国王等。
3、库里亚大会。即公民大会或民众大会,解决国家最重要的事务,如宣战、通过或否决新的法案、最高审判权,以及选举包括勒克斯在内的高级公职人员。
罗马共和
政府机构;元老院,成员300人,由执政官任命,是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监察机关;公民大会(特里布斯大会),立法机构,具有司法权和官吏的选举权;国家官吏包括执政官、独裁官、检察官和保民官;军事制度;司法制度
3、黑劳士。属于斯巴达城邦所有的农业奴隶
斯巴达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它的国家机构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
国王有二人,分别由两个家族世袭,平时,主持国家祭祀和处理涉及家族法的案件。战时,一个国王外出领兵作战,权力较大。
公民大会由年满30岁的斯巴达男子组成。实际作用不大,对长老会议的提议无权讨论,只有表决权,表决时以呼喊声的高低决定,声高即表示通过。长老会议成员和监察官由公民大会选出,选举方式也是以呼喊声的高低来对候选人表示意见。
斯巴达寡头政治
斯巴达社会分为3个等级:
1、斯巴达人。城邦中的全权公民,完全靠剥削奴隶劳动生活,最盛时约有9000户。斯巴达成年男性公民加入一种军事性质的所谓“平等者公社”,成为斯巴达国家的统治阶层
2、“边民”,一译“庇里阿西”。被征服的边区城市的居民,约有3万户。为自由民,在本地有自治权,但是没有斯巴达城邦的公民权。主要务农,也有的从事工商业。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到公元前秦始皇统一全国,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的行政制度
1)王和诸侯专制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春秋战国是由以各诸侯国君为核心的专制和以贵族统治为主的政体结构,向中央集权君主制和以官僚为辅佐的政体结构转变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