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索洛模型 1.基本假定 (1)资本和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而资本—产出比可变; (2)产出的增长主要由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推动,且 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3)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价格机制起主要调节作用;劳 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分别决定工资和利润,资本和劳动 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4)技术变化是中性的,所谓“中性技术”是指技术进步 使产出水平提高了,但并不改变资本与劳动的边际替代率, 即资本—劳动比不随技术进步发生变化。 (5)规模收益不变; (6)社会储蓄函数S=sY ,s是储蓄率; (7)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
3. 理论意义:
(1)突破了经济增长理论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资本积累是经济 增长的决定因素”的观点,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 有最重要贡献”的观点。并且把技术进步单独列项,作为经济增长 最有意义、贡献最大的一个因素独立出来。 (2)重新假定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具有相互替代性,使资本产 出比由固定不变变为可变。这样,可以通过调整资本—劳动比来改 变资本—产出比,从而增加了经济增长率的可调节性,克服了增长 率只有一个唯一值的“刃锋”问题,使经济有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 稳定增长。 (3)强调了市场机制(价格)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在新古典模型 中,资本—产出比的调整主要不是通过国家干预作到的,而是通过 市场机制的调节实现的。 (4)说明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趋势。随着经济增长,资本投 入的增加使资本的生产率递减从而利润率下降,而劳动投入的减少 使劳动边际生产力相对增加从而工资率上升,因而收入分配有利于 工人不利于资本家。
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 +技术进步 该式表明:经济增长率决定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 劳动各自的产出弹性(相对收入份额),以及随时间变化的 技术变化。
3)深入分析
不考虑技术进步:Y=F(N,K) 规模报酬不变:λY=F(λN, λK) – 令λ=1/N, – 令人均产出y= Y/N, – 人均资本k= K /N , 则 Y/N =F(1, K /N )即 y= f(k)= F(1, k )
第三章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第一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及其对发展理论的影响
• 一、H-D Model
• 20世纪40年代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Harrod,R.F.) –美国经济学家多马(Domar,E.D.)
• • 第一个广为流行的经济增长模型。 合称哈罗德-多马模型(Harrod-Domar Growth Model)。
△K/N=sy-δk,
因为资本增量有两个去处: △K=N· △k+ △N· k, 所以△k+△Nk/N=sy-δk, △k=sy-(n+δ)k sy =△k+(n+δ)k 人均储蓄=资本广化+资本深化
稳态分析
• • • • 稳态:指一种长期的均衡状态,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并维持在均衡水 平不变,忽略技术变化,人均产量也达到均衡的稳定状态。 稳态中,总产出的增长率=资本存量增长率=劳动人口增长率 要实现经济的稳态增长,即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 变。在稳态中,总产出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 等,即经济增长率g=n。 如果△k=0,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所以稳态条件是:
2. 模 型 1)生产函数
Q A(t ) f ( K , L)
式中,Q代表产量,K,L代表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乘数因 子A(t)用来度量生产函数随时间变动的累积效果。
2)简要分析
Q A f K f L A A Q A K Q L Q Q K Q L 定义, wK wL (产出弹性)又由于 K Q L Q Q f Q f A A 则 K K L L Q A K L wK wL Q A K L
sy = (n+δ)k
储蓄率的提高
• • • • 当储蓄增加时,人均储蓄曲线向上移动。 形成新的稳态。在新的稳态时: i)人均产出增加,人均资本增加。 ii)稳态时的产出增长独立于储蓄率,所以增长率在短 期提高后,会逐渐降低到劳动人口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率提高后,人口增长率曲线向上移动。与人均储蓄曲 线交于一个新的稳态水平。此时(如下图): 1)人均产出减少。 2)人均资本减少。
• 实际增长率是单位时间内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它是由实际发生的储 蓄率与实际发生的资本——产出比决定的。即: g = s/v • 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必须: gw = g • 但二者相等是很困难的,因为二者相等只会在偶然的情况下实 现,这恰如在“刃锋”上走路,二者相等的均衡道路十分狭窄。正 是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的不一致,导致经济的收缩与扩张, 产生了经济的波动。 (1)若g< gw ,表明实际储蓄率(即实际投资率)小于满意的储 蓄率,形成累积性的投资缩减,导致经济收缩与失业。 (2)若g> gw,引起累积性经济扩张。
简单说: 一种产 品,两个 要素。 其它都 不变。
哈多模型(的内容): 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由储蓄倾向及资本
-产出比所决定。
g=经济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量/国民收入; s=储蓄倾向=平均储蓄率=储蓄/国民收入;
s g v
v=资本-产出比率=投资系数或加速系数=单位产出所需资本。
哈罗德认为:“这一方程式是投资必须总是等于储蓄这一事实的动态化的表述”
第三节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 琼· 罗宾逊(1903-1983,Joan Robinson) • 1933年《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对于促进凯恩斯经济思想 的形成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 •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后, 成了一个重要的凯恩斯主义者。 • 从50年代起,她与新古典综合派论战,动摇了新古典综 合派分配论的根基,同时使她成了新剑桥学派最著名的 代表人物和实际领袖,在西方经济学界以“凯恩斯学派” 代表人物著称。 • 她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理论也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 甚至提出了“向马克思学习”的口号。 • 1973年与约翰· 伊特韦尔合写的《现代经济学导论》被 认为是新剑桥学派阐述经济问题的入门书。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y
y= f(k)
0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k
• 产出增长唯一地由资本增长来解释。
• 产出增长率唯一地由资本增长率来解释。
资本存量
产出和收入
资本增量
储蓄和投资
基本方程
• • • • • • • 设人口增长率n=△N/N, 人均产量= y=Y/N ,人均资本= k=K/N。s是 储蓄率,S=sY。两部门经济中,I=S。 假定折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率δK(0<δ<1)。 资本存量的变化=净投资△K =I-δK的增加量 。 所以△K = sY-δK,即资本存量变化=储蓄-折旧 同除以劳动数量N,得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新剑桥增长模型的思想 社会上的人收入水平不同,边际消费倾向也不一样,那么社会平均 储蓄倾向s将受到不同人群平均储蓄倾向的影响,这会对经济增长 产生哪种影响? 剑桥学派是凯恩斯左派,他们以哈罗德—多马模式为基础,以李嘉 图和马克思经济分析为依据和方法,提出了新剑桥增长模式,来与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形成抗争。 由于投资初始时可变,一旦形成为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就无法改变, 因而凝固在现有物质资本中的生产技术是不易改变的。这就决定了 生产要素不易迅速替代,从而资本—产出比难以调整;另一方面, 新古典模式中的技术进步是独立因素,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没有投 资增加就不会有技术进步。 在资本—产出比既定时,要实现稳定的增长,只有调节储蓄率,而 储蓄率的改变有赖于资本利润和劳动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例。 可见,经济增长是同收入分配紧密联系的,从而收入分配成为经济 稳定增长的条件。
一、Solow等人对HD模型缺陷的分析 1.资本—产出比不变的假定不合理,因为它否定了生产要 素的可替代性,规定资本—劳动的配合比例不变。 2.该模式中资本—产出比是一个平均量的概念,意味着平 均的资本—产出比和增量的资本—产出比相等,在实际 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收益递减时,二者并不相等。 3. 是一个非价格模式,即主要是以资本价值论为基础,没 有考虑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对增长的调节问题。过分依 赖于国家干预,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 4.没有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5. 所设计的增长道路是一个狭窄的“刃锋”。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简洁易操作 (二)H-D模型的局限性 模型不具备自身调节能力,一旦出现不均衡,就只能任其 发展下去。
第二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 索洛(Solow, Robert M.,1924—)生于美国的纽约, 1951年获得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从1949年开始 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1996年退休。 • 因对经济增长理论作出的杰出贡献而获得1987年诺贝尔 经济学奖。
有保证的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
• 有保证的增长率是“与人们想要进行的那个储蓄以及人 们拥有为实现其目的而需要的资本货物额相适应的”增 长率。 • gw=Sf/vr • 式中gw代表有保证的增长率, Sf为人们在一定收入下满 意的储蓄率,vr为投资者满意并与其资本存量相适应的 资本——产出比。因而,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人们愿 意进行的储蓄恰好等于投资者预期的投资需求,经济就 可以实现稳定增长。因为在有保证的增长率下,资本家 的预期投资需求若恰好等于本期的储蓄供给,就能使储 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实现储蓄与投资相等,从而促进经 济稳定增长。
自然增长率是在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允许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长期最大增长 率,它反映了人口与劳动力增长、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经济增长 的关系。 • gn = Sn/vn • gn是社会最适宜的自然增长率, Sn是一定制度安排下最适宜的储蓄率 (或投资率), vn是最适宜的预期资本——产出比,它体现着人口增长与 技术进步条件下现有的资本存量能够吸收全部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自 然增长率有助于研究长期经济的波动问题。 • (1)当gw> gn时,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与技术水平所 允许的程度,增长受到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水平限制,储蓄过度,经济长期 停滞。 • (2) gw< gn时,储蓄和投资未达到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所允许的程度, 生产的增加有充分的余地,经济将出现长期繁荣趋势。 • (3) gw= gn时,社会出现均衡增长。 实现长期的、理想的均衡条件: G = Gw = Gn • G ,Gw ,Gn各自取决于不同的因素,G取决于有效需求, Gw取决于资 本家的意向与预期, Gn取决于人口与技术进步,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 系。当三者出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长期的经济波动。 • 哈罗德认为,国家可以采取适当的政策干预来使三者相等。
• 令Y=国民收入,K=资本,I=净投资(从一个时期到另一 个时期资本存量的变化),S=储蓄 • 经济增长率g=△Y/Y • 储蓄率s=S/Y • 由于储蓄等于投资即S=I,所以,s=S/Y=I/Y • 资本——产出比v= △K/ △Y • 因为资本存量的变化( △K)就是投资(I),所以 • v=△K/ △Y=I/ △Y • 从而 • g=△Y/Y=( S/Y )/(△K/ △Y)= ( S/Y )/ (I/ △Y)= s/v 即 • g= s/v
2. 基本理论特征 是对凯恩斯理论的长期化和动态化。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引入了时间因素,并且用“比率分析 法”(增长率、储蓄率)代替了凯恩斯的“水平分析法” (国民收入、储蓄与投资的水平),从而将凯恩斯的理 论长期化、动态化了。
3. 哈多模型的假设与内容
•假设: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既可消费又可用于生产。 (2)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两者比例固定。 (3)规模报酬不变。 (4)不存在技术进步。
1.哈-多模型的基本思想 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惟一原因。 凯恩斯只考虑了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动,没有看到总 供给的变化以及新的均衡,因而是一种静态的、短期的 均衡分析。 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导致本期的国民收入在下一期就不 足以提供充分就业,从而总供求也不能保持均衡。所以, 要实现充分就业,本期投资必须大于上期投资。 通过“资本——产出比”概念来推算第二期达到充分就 业所需的追加投资,以使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均衡增长相 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