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湖北省及武汉市为例

合集下载

水培蔬菜质量安全管控技术要点

水培蔬菜质量安全管控技术要点

2021.05瓜菜栽培水培蔬菜质量安全管控技术要点徐水培蔬菜生产模式具有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生产周期短、质量安全可控性好等诸多优势”水培蔬菜多为叶菜类,其种植通常在温室大棚中进行”笔者总结了水培蔬菜生产中质量安全管控技术要点,供参考”1叶菜水培特点1)水培叶菜鲜嫩、洁净、口感好,但因为食用的是蔬菜的茎叶袁有些有时还会直接生食袁对菜品质量要求颇高”2)叶菜市场需求量大,不易储存,水培叶菜不受季节限制袁可以不间断播种、定植、采收袁周年连续生产”3)水培叶菜生产周期短袁一般只需定植时配1次营养液,无需中途更换”4)水培菜病虫少袁还可以避免连作障害袁复种几率大,经济效益高”5)水培菜日常管理简单袁做好温湿度光照调控即可”2营养液影响因素水培属于无土栽培中较为先进的一种栽培方式”不同的水质、栽培方式、气候条件、栽培时期对营养液配制与使用效果有很大影响”只有正确、灵活地配制和使用营养液,认真实践,才能取得栽培上的成功”以下是配制营养液需要关注的几个因素:1)水”配制营养液需要的水一般是就地取材,由于不同地区水质差别很大,首次配制营养液前,一定要对水源进行检测,应根据水质情况及时调整营养液配方”徐艳,陕西省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邮编726000遥收稿日期:2021-03-17艳2)pH值”营养液的酸碱度对水培菜生长极其重要”pH值过高,容易引起缺素,影响生长”故而,在配制营养液时需要进行pH值调节”3)氮”氮是植物生长中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营养液中含有铵态氮能够提高硝态氮的吸收效率,因此,在配制的营养液中可以让铵态氮占总氮含量的5%,从而减少10%~20%氮素的用量”但是,铵态氮占总氮量不能过高,超过30%容易引起氨中毒”营养液与清水的比例为1:200,不要稀释过度,以免蔬菜营养不良”4)磷”磷元素一般要充足,营养液中磷的浓度一般多为作物吸收量的2倍”但是,不宜过多,因为过多的磷容易影响铜、铁、锰、锌等元素的吸收,会造成植物体内微量元素缺乏”5)微量元素”营养液配制中微量元素用量较少,一般配制成母液保存,用时按比例加入”3水培蔬菜定植蔬菜小苗长至定植期袁将小苗从土壤或无土栽培基质中起出,先用清水洗掉根土或其他栽培基质,用消毒后的剪刀剪掉老根或死根、死皮,以及多余的侧生根;然后用水培植物消毒液浸泡根系15~20分钟,杀菌,消毒,并起到驯化作用;用清水冲洗几遍后袁就可以定植到栽培容器上了”水培叶菜生长周期较短,每茬更换1次营养液就可以;果菜类生长周期相对长,每1~2个月更换1次营养液”在水培过程中应适时供液袁 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供液时间一般选择在白天,夜间不供液或少供液”晴天供液次数多些,阴雨天少供液;气温高光照强时多些,反之少些”通常情况下,每天供液2~4次,每次把握在30分钟即可”4水培中常见问题及防控1)叶片颜色浅,茎细长”这是缺乏微量元素—27—瓜菜栽培2021.05晚熟哈密瓜有机栽培技术要点张小龙古丽夏提黄国飞王晓春参考国家相关标准,根据新疆哈密地区实际 情况,结合生产实践,我们总结了本地区晚熟哈密瓜有机栽培规范化技术要点,供本区域内生产者参考应用。

水生蔬菜种子质量技术指标研究与标准制定

水生蔬菜种子质量技术指标研究与标准制定

水生蔬菜种子质量技术指标研究与标准制定近年来,水生蔬菜作为一种新兴的蔬菜种植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由于水生蔬菜的特殊生长环境,对种子的质量和健康要求较高。

因此,研究和制定水生蔬菜种子质量的技术指标和标准,对于提高水生蔬菜种植的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种子的生理和形态特征:例如种子的大小、重量、形状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种子的健康状态和生长潜力。

2.种子的萌发和发芽率:种子的萌发和发芽率是衡量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

高萌发和发芽率意味着种子具有较高的生长活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种子的根系和叶片状况:水生蔬菜的种子在萌发后很快就会形成根系和叶片。

因此,观察种子的根系和叶片的生长情况,可以判断种子的生长状态和品质。

4.种子的健康和无害成分:水生蔬菜种子的健康状态对于种植的成功和产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检测种子中是否存在病原菌、虫卵、有害物质等。

根据水生蔬菜种子质量的技术指标和标准,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和野外观察等方法,客观、准确地评估水生蔬菜种子的质量和健康状况。

可以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将种子分为优质种子、合格种子和不合格种子等级。

同时,还可以制定相应的处理和管理方法,提高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在制定水生蔬菜种子质量的技术指标和标准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水生蔬菜的种植环境、种植方式和品种特性等因素。

同时,还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之,水生蔬菜种子质量的技术指标和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对于提高水生蔬菜种植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化管理,才能保证种子的健康和良好的生长状态,进而提高水生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健康和高品质蔬菜的需求。

湖北省水生蔬菜再认识

湖北省水生蔬菜再认识

湖北省水生蔬菜再认识作者:吴大志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8年第08期摘要:湖北省为全国水生蔬菜规模最大的省份,武汉市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水生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城市,也是亚洲水生蔬菜研发中心。

以莲藕为代表的水生蔬菜,不仅是湖北省乃至中国的一类传统、特色和优势农产品,而且是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文化效益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一类作物,在乡村振兴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水生蔬菜;莲藕;再认识;湖北省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08-0143-03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8.08.035Re-recognition of Hubei Aquatic VegetablesWU Da-zhi(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uhan 430065,China)Abstract: Hubei province is the largest province of aquatic vegetables in China. Wuhan,the capital of Hubei province,is the largest city of aquatic vegetables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even the whole world, and it is also the R&D center of aquatic vegetables in Asia. Aquatic vegetables,represented by lotus root,ia not only a kind of traditional,characteristic and domina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ubei province and even the country,but also a kind of crops which combines social benefit,economic benefit, ecological benefit and cultural benefit. In the future, aquatic vegetable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Key words: aquatic vegetable; lotus root;re-recognition; Hubei province清代詩人阮元《吴兴杂诗》有一句通俗的诗句,“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我国水生蔬菜保鲜加工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国水生蔬菜保鲜加工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国水生蔬菜保鲜加工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作者:何建军程薇陈学玲关健梅新周明李露王俊王少华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1年第08期世界水生蔬菜看中国,中国水生蔬菜看湖北。

水生蔬菜产业是我国的特色传统优势产业,其保鲜加工产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现已形成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3个水生蔬菜产业带,其中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生蔬菜种植和加工的优势区域。

湖北地处长江流域,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20世纪80年代武汉市就已成为世界水生蔬菜的品种资源中心和研究中心,在水生蔬菜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贡献和较大的影响力。

水生蔬菜是我国的“特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随着我国莲藕、子莲、芋头、莼菜等加工产品出口至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等主要国家数量的增加,使得这些国家也开始重视水生蔬菜的引进、种植和发展。

从我国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重视和发展我国水生蔬菜产业已刻不容缓。

为了保障我国水生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保持其世界领先优势地位,应着手解决我国水生蔬菜保鲜加工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1 科学规划,搞好基地建设从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经验来看,运行“公司+科研+基地+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协会)组织为纽带连接公司和农户,实施和执行订单农业,可以使公司生产用的原料来源有充分保障,农户种植的作物有销售渠道,进行了良性互动,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健康发展且带动农户增收作用明显。

我国水生蔬菜基地建设要由以国家级层面的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规律,结合各地的现有基础和优势,针对各地的消费习惯和销售空间,形成科学决策和统一规划,促进该产业的均衡发展。

避免注重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各地自行规划和决策,重复建设,避免发生类似2011年湖北嘉鱼的包菜、山东寿光的大白菜、河南中牟的芹菜等菜贱伤农事件。

2 政策扶持,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发掘与利用

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发掘与利用

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发掘与利用
依托湖北省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建立的国家水生蔬菜资源圃目前保存有来自国内25个省市及泰国等9个国家的莲、茭白、芋等12大类水生蔬菜资源1700余份,但对资源鉴定评估和利用的力度不够,优异种质利用率不高。

近年莲藕采挖成本的大幅提高成为制约莲藕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选育入泥浅易采挖的莲藕品种日益必要;而茭白存在熟性结构不合理,缺乏极晚熟品种,芋头存在品质退化等问题,选育晚熟茭白品种和优质高产芋品种显得较为迫切。

我国是世界上水生蔬菜的主产区,总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

但多以地方品种传统方式粗放经营,很多新品种、新的高效栽培模式等在生产中缺乏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发掘水生蔬菜优异资源、选育新品种并致力于在生产上直接应用。

该研究所发掘出极早熟藕莲种质、热带莲种质、高淀粉芋种质、极早熟水芹种质等28份优异种质资源;选育出入泥浅莲藕新品种”鄂莲6号、早熟莲藕新品种”鄂莲7号、晚熟茭白新品种”0175茭白、优质芋新品种”鄂芋1号、高产水芹新品种”鄂水芹1号等5个水生蔬菜新品种;在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洪湖市、安徽省岳西县、广西省荔蒲县、桂林市等地建立了莲藕、茭白、芋的良繁基地,面向全国推广应用已有水生蔬菜品种;研究完善并推广应用栽培模式6项莲-晚稻(荸荠、蒌蒿)、节水莲藕、高原莲藕、高山茭白、高山莼菜、早稻-荸荠;制定湖北省地方标准6部。

利用水生蔬菜治理水体污染的建议

利用水生蔬菜治理水体污染的建议

利用水生蔬菜治理水体污染的建议何建军;陈学玲;关健;周明;王俊;高虹;史德芳;胡中立;周明全【期刊名称】《绿色科技》【年(卷),期】2010(000)006【摘要】利用生态浮床技术、水生植物滤床技术种植水生蔬菜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有效途径,建议让农民成为应用水生蔬菜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主体和受益者,实现治理水体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总页数】3页(P91-93)【作者】何建军;陈学玲;关健;周明;王俊;高虹;史德芳;胡中立;周明全【作者单位】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分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武汉,430064;国家食用菌研发加工专业分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莲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72;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分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武汉,430064;国家食用菌研发加工专业分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分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武汉,430064;国家食用菌研发加工专业分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分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武汉,430064;国家食用菌研发加工专业分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分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武汉,430064;国家食用菌研发加工专业分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分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武汉,430064;国家食用菌研发加工专业分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分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武汉,430064;国家食用菌研发加工专业分中心,武汉,430064;湖北省莲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湖北省莲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相关文献】1.我国水生蔬菜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之建议 [J], 何建军;陈学玲;关健;梅新;施建斌;蔡沙;李露;薛淑静;汪超2.福州市某内河黑臭水体污染源调查及治理建议 [J], 罗晓华;郭腾飞;陈龙照;詹勇;程扬健;林晓晖;江善元;刘明忠;吴志山;赵思睿3.福州市某内河黑臭水体污染源调查及治理建议 [J], 罗晓华;陈龙照;詹勇;程扬健;林晓晖;江善元;刘明忠;吴志山;赵思睿;郭腾飞4.江苏省水生蔬菜优良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现状与建议 [J], 李良俊;张晓冬;谢科;孙磊;顾丽;曹碚生5.加快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为改善我国水环境质量而努力奋斗——周生贤部长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启动会上的讲话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北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构建-食品安全论文-社会学论文

湖北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构建-食品安全论文-社会学论文

湖北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构建-食品安全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前言水生蔬菜是一类独特的蔬菜,包括莲藕(藕莲)、莲子(子莲)、茭白、芋头、荸荠、芡实、慈菇、菱角、蕹菜、水芹、豆瓣菜、莼菜、藜蒿及菜用睡莲等,其中,除了豆瓣菜外,大多数起源于我国,或我国为其起源地之一,栽培利用历史大多在2000 年以上。

这里所谓的水生蔬菜均指淡水水生蔬菜,而质量安全标准所涉及的产品仅限于新鲜产品。

水生蔬菜的最大共性,是生长发育环境需水量大,能适应一定的水深。

总体上讲,水生蔬菜是我国的一类特色蔬菜,也是一类传统蔬菜,还是我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一类优势农产品。

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无异是水生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是湖北省水生蔬菜技术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和推广单位,经历了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的起步到较为完善的过程。

经过大约20 年的努力,基本构建了湖北地区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并推广实施,同时也为我国水生蔬菜技术标准的体系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1 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的基本构件1.1 食品安全等级我国的食品安全等级,在名称和管理上弄得比较复杂,居民较为熟悉的概念为无公害食品(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及有机食品(农产品),此外还有一个地理标志产品,总体简称三品一标。

所谓三品一标都涉及相应的标准制定和产品质量认定。

不过,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基本采用的是无公害食品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方面也以无公害食品为基本要求。

1.2 标准涉及的对象从生产技术层面上讲,应包括产品标准、产地环境条件、投入品(种苗、肥料和农药)使用准则及生产技术规程。

本文所谓的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也主要是从生产技术层面上讲的。

至于管理技术层面上的标准,如产地认证、产品认证、标志标签使用等,这里不讨论。

贮藏运输方面的标准,是产品采收后的环节,这里也不讨论。

洪湖水生蔬菜产业发展模式与思路

洪湖水生蔬菜产业发展模式与思路

洪湖水生蔬菜产业发展模式与思路作者:张献忠代柏春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6年第02期湖北的洪湖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拥有全国第七大、湖北第一大的淡水湖泊。

从自然生态条件、产业现状及人文背景综合分析比较,在我国的淡水湖泊流域中,洪湖是发展水生蔬菜最具优势的产区之一。

近年来,洪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生蔬菜产业发展,制定了水生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和鼓励发展政策,尤其注重洪湖湿地保护与水生蔬菜种植的有机结合,已经建成1个国家野莲原生境自然保护区。

1991年,洪湖市将荷花确定为市花,从2009年开始,洪湖市与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合作,示范推广应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水生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相关成果。

2011年,“第五届全国水生蔬菜学术及产业化研讨会”在洪湖召开。

2013年,洪湖市人民政府与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签订了“全国水生蔬菜产业链综合试验示范区(湖北洪湖)”共建协议,洪湖被列入国家级无公害莲藕标准化示范区。

目前,洪湖市已经基本形成了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模式优良化、经营产业化、品牌特色化的水生蔬菜产业链,水生蔬菜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环境保护以及农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显。

①洪湖市水生蔬菜概况种植规模洪湖水生蔬菜种类主要包括莲藕、子莲、藕带、茭白、菱角、芡实、荸荠、水芹、慈姑、菜用睡莲、水蕹菜、茭儿菜等,目前种植面积13 330 hm2,其中人工种植10 000 hm2(莲藕5 333 hm2、藕带2 000 hm2、子莲1667 hm2、茭白267 hm2、菱角400 hm2、其他667 hm2),湖区野生3 330 hm2。

加工企业洪湖市现有专门或涉及水生蔬菜加工的企业32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为德炎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炎水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分别为湖北华贵水产有限公司(简称“华贵水产”)、洪湖市莲都生态农业公司(简称“洪湖莲都”)、洪湖晨光实业有限公司(简称“晨光实业”)、洪湖市水乡特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水乡特产”)、洪湖市宏业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简称“宏业水产”)、洪湖市井力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简称“井力水产”):还有水生蔬菜旅游型企业如洪湖市华年生态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年公司”)等。

水生蔬菜种子质量技术指标研究与标准制定

水生蔬菜种子质量技术指标研究与标准制定

水生蔬菜种子质量技术指标研究与标准制定作者:刘义满柯卫东李峰孙亚林钟兰黄新芳李双梅彭静朱红莲周凯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6年第06期莲(藕莲、子莲,Nelumbo nucifera)、茭白(Zizania latifolia)、芋(Colocasia esculent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var. sinensis)、菱(Trapa spp.)、芡实(Euryale ferox)、莼菜(Brasenia schreberi)、豆瓣菜(西洋菜,Nasturtium officinale)、水芹(Oenanthe decumbens)及藤蕹(Ipomoea aquatica)等水生蔬菜是我国的一类传统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也是我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优势农产品,是将社会、经济、生态及文化效益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一类作物。

我国大多数省份有水生蔬菜规模化种植,总面积约80万hm2,并且已经基本形成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黄淮流域3个主要产业带。

但是,目前我国尚无统一而系统的水生蔬菜种子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湖北省是我国水生蔬菜种植大省,水生菜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同时湖北也是水生蔬菜品种和种子输出大省,每年仅输出省外的莲藕种子(种藕)就达1 500万kg以上。

为此,经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申请,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4年将《水生蔬菜种子》标准研制作为湖北省地方标准项目予以立项。

经过2 a的工作,该标准文本现已通过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湖北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于2016年正式发布实施。

1 有关水生蔬菜种子质量的术语1.1 水生蔬菜种子水生蔬菜种子(Aquatic vegetable seed)指水生蔬菜的种植材料或繁殖材料[1,2],其中,莲和莼菜种子为植物学上的根状茎,茭白种子为植物学上的直立茎(薹管)和根状茎,芋、荸荠及慈姑种子为植物学上的球茎,水芹和藤蕹种子为植物学上的地上茎,菱种子为植物学上的果实,芡实和豆瓣菜种子为植物学上的真种子。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重要进展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重要进展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重要进展作者:柯卫东黄新芳李建洪刘义满王清章何建军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7年第09期摘要:综述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2BAD27B00)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创新性。

关键词:水生蔬菜;“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进展中图分类号:S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7)18-0161-04水生蔬菜是我国的传统蔬菜,在世界上独具特色,主要包括莲藕、子莲、茭白、芋、荸荠、菱角、水芹、慈姑、莼菜、豆瓣菜等10余种。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2BAD27B00)由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主持,首席科学家柯卫东。

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重点解决“十二五”期间我国水生蔬菜产业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选育水生蔬菜专用新品种;构建水生蔬菜微型种苗繁殖技术体系,推进用种方式变革;构建从原原种-原种-良种的常规种苗繁育体系,提高优质种苗的覆盖率;构建水生蔬菜高效种植模式技术体系,重点突破轻简化栽培技术瓶颈;构建水生蔬菜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重点突破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瓶颈;构建保鲜与加工技术体系,重点突破保鲜技术、加工技术副产物综合利用瓶颈,延长产业链。

项目下设育种、栽培、加工3个课题,参与单位共16个,其中,事业型研究单位6个、大专院校8个、企业2个。

项目在科技部及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等单位的正确领导下,经过5 a的攻关,圆满完成。

项目的完成,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水生蔬菜学科的发展,稳定和壮大了我国水生蔬菜科研队伍,发挥了科技对生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1 项目取得的成果创建了芋、荸荠、慈姑等无性繁殖作物杂交育种新方法,建立了菰黑粉菌人工接种茭白植株技术体系;克隆了莲藕淀粉合成相关基因2个、膨大相关基因1个;筛选与莲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3个,为进一步高效选育新品种奠定良好基础。

我国水生蔬菜地理标志产品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我国水生蔬菜地理标志产品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我国水生蔬菜地理标志产品资源及其保护利用刘义满;魏玉翔;柯卫东;彭静;黄新芳;黄来春【摘要】在介绍我国水生蔬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搞好我国水生蔬菜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建议,并就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报与保护方面存在的异名保护、地理标志与栽培品种同名、多途径申报与保护体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期刊名称】《长江蔬菜》【年(卷),期】2010(000)014【总页数】5页(P15-19)【关键词】水生蔬菜;地理标志产品;资源;保护与利用【作者】刘义满;魏玉翔;柯卫东;彭静;黄新芳;黄来春【作者单位】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5;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5;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5;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5;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5;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5【正文语种】中文所谓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凡“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并以地理名称命名(不论是否经过注册或审核批准)的水生蔬菜产品,均可视为“水生蔬菜地理标志产品资源”。

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不少水生蔬菜工作者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工作亦不甚熟悉。

如何充分发掘利用水生蔬菜地理标志产品资源,加强水生蔬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利用,促进水生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水生蔬菜工作者面临的任务之一。

1 我国水生蔬菜地理标志产品资源1.1 我国是水生蔬菜地理标志产品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水生蔬菜是我国的一类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其一,种类品种繁多。

我国是世界上水生蔬菜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常见的水生蔬菜种类主要有莲藕、子莲、茭白、芋头、荸荠、慈姑、菱角、蕹菜、芡实、水芹、莼菜、豆瓣菜及蒲菜等,传统品种和新选育品种共有近千个。

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10年(2007-2017)

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10年(2007-2017)

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10年(2007-2017)刘义满【摘要】回顾了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成立与发展的10 a历程(2007-2017),对如何进一步做好今后的工作提出了4点建议.【期刊名称】《长江蔬菜》【年(卷),期】2017(000)018【总页数】5页(P165-169)【关键词】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成立与发展;回顾;建议【作者】刘义满【作者单位】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4303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5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Aquatic Vegetable Section,Chinese Society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s,英文缩写AVS-CSHS,后文简称“水生蔬菜分会”)隶属于中国园艺学会,自正式挂牌成立至今,历经整整10 a,进入了第三届。

期间,笔者担任第一届(2007.8-2012.8)和第二届(2012.8-2015.11)理事会秘书长,第三届理事会(2015.11-)副理事长。

作为“水生蔬菜分会”发起成立及发展的亲历者,对这段历史比较熟悉,觉得有必要予以记述,或许可以为学会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水生蔬菜分会”是由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现名为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柯卫东同志牵头发起,但从首次发起到正式获批,则经历了数年时间。

2001年8月19~22日,中国园艺学会在武汉召开了首次全国性的“水生蔬菜学术及产业化研讨会”,倡议成立“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的事宜得到与会代表的响应与支持。

尤其是得到了参加会议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李树德(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祝旅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方嘉禾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倪学明研究员及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孔庆东教授级高级农艺师等老一辈专家的支持。

其后,以“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种质圃、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的名义,进行了“水生蔬菜分会”发起单位确认函征集工作,邀请了扬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江西省广昌县白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建宁县莲籽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宝应县荷藕研究所及河南省新郑市莲藕产业管理协会6家单位作为“水生蔬菜分会”的发起单位,并履行了确认手续。

文献计量分析我国水生蔬菜研究现状

文献计量分析我国水生蔬菜研究现状

文献计量分析我国水生蔬菜研究现状易阳;王宏勋;闵婷;王丽梅【摘要】利用CNKI-CAJD文献数据库,从论文发表量、学科分布、研究方向、项目资助、主要研究机构及作者、主要发文期刊等多个方面,对2000—2014年水生蔬菜相关中文核心论文进行全面统计分析,旨在了解我国水生蔬菜研究的现状。

结果表明:我国水生蔬菜相关论文发表量至2000年起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以莲藕、荸荠和茭白为主;相关研究大体分为工程技术和基础与应用基础两个方面,大多分布于轻工业手工业和园艺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涉及:生鲜制品的品质控制、有效成分的分析评价及制备开发、种质资源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环境保护作用研究;主要研究机构大多尚未形成长期稳定的水生蔬菜研究核心团队。

水生蔬菜相关研究力量及其研究方向有待进一步强化和调整。

【期刊名称】《武汉轻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5)001【总页数】6页(P43-48)【关键词】水生蔬菜;文献计量;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者】易阳;王宏勋;闵婷;王丽梅【作者单位】[1]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2]湖北省生鲜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1水生蔬菜系指生长在淡水中可作蔬菜食用的草本植物,主要包括莲藕(Nelumbo nucifera)、茭白(Zizania latifoli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菱角(Trapa bispinosa)、芡实(Euryale ferox)、水芹(Oenanthe javanica)、莼菜(Brasenia schreberi)、蒲菜(Typha latifolia)、芋头(Colocasia esculenta)、蕹菜(Ipomoea aquatica)和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共12种作物[1-2]。

水生蔬菜答农民问(12):r莲藕种植过程中,需要几年更换一次种藕?

水生蔬菜答农民问(12):r莲藕种植过程中,需要几年更换一次种藕?

水生蔬菜答农民问(12):r莲藕种植过程中,需要几年更换一次种藕?刘义满;魏玉翔【期刊名称】《长江蔬菜》【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6页(P47-52)【作者】刘义满;魏玉翔【作者单位】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430065;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多年来,笔者经常接到莲藕等水生蔬菜种植户的咨询,他们大多是农民,也有企业家。

笔者也经常到全国各产区进行现场调研及技术咨询和讲座,到各级广播电台农业节目中进行咨询和讲座。

在与种植户的交流中,接触到了大量从种植者角度提出来的问题。

最近几年,更是通过电话、彩信、微信、QQ及电子邮件等方式,接触到大量从事莲藕等水生蔬菜种植的年轻人提出的问题。

为此,笔者对种植者特别是青年种植者提出的部分问题进行整理,并力求进行较为全面的回答。

但凡从事莲藕(Nelumbo nuciferaGaertn.)种植的农户,在进行第一次引种后,大多不免会问一个问题:“莲种植过程中,需要几年更新一次种藕?”其实,不仅仅是莲藕(藕莲)种植户,包括子莲(俗称莲籽)种植户,甚至花莲种植者,不少人都提出过这个问题。

在常规的技术指导过程中,有些技术人员一般会告诉莲藕种植户,“新品种莲藕种苗引进后,最好3~5年更换一次种藕”。

但实际上,有些农户引进莲藕新品种种苗,种植1~2年后,就发现田间品种混杂程度变高了,常见有花色、莲蓬形状、籽粒形状、熟性、生长势、株高、叶片大小、入泥深浅、顶芽颜色、产品外观和品质等方面差异较大的植株混杂田间,对主栽品种熟性、长势、产量和品质等均产生较大影响,形成所谓的“品种退化”现象;而有的农户引进莲藕新品种的种苗后,连续种植数年甚至数10年后,品种仍然保持很高的纯度。

是什么导致这一差别呢?本质上,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是莲藕良种繁育技术问题。

因为目前子莲也有大规模种植,且子莲良种繁殖技术与莲藕(藕莲)基本一致,所以这里将二者一并讨论。

图1 莲植株的扩展能力较强1 莲藕和子莲繁殖特点①生产栽培上采用无性繁殖,但自然状态下亦可进行有性繁殖生产上,莲藕和子莲(花莲亦是)在品种扩大繁殖时,普遍采用种藕(根状茎)进行无性繁殖,类似于果树或林木等植物的扦插繁殖。

在创新求实中点亮人生——记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柯卫东研究员

在创新求实中点亮人生——记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柯卫东研究员

作者: 夏雪
作者机构:�科学中国人》编辑部
出版物刊名: 科学中国人
页码: 56-57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创新 人生 研究员 水生蔬菜 中点 种质资源 遗传育种
摘要:作为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和育种领域的著名专家,柯卫东人生的全部热情和心血都集中在莲藕、茭白、芋、荸荠、慈姑、莼菜、芡实等水生蔬菜身上。

自1984年从华中农学院毕业之后.他一直在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长期致力于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发掘创新、遗传育种、脱毒快繁、栽培等研究及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大胆创新,求实奋进,为我国水生蔬菜产业的发展奋斗了20余个春秋。

国家水生蔬菜种质圃保种项目八年取得显著成果

国家水生蔬菜种质圃保种项目八年取得显著成果

国家水生蔬菜种质圃保种项目八年取得显著成果
佚名
【期刊名称】《《长江蔬菜》》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3月26-28日,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总结评估与交流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中国工程院董玉琛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所长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0多位课题主持人或技术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总页数】1页(P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
【相关文献】
1."国家种质沅江苎麻圃转移与重建"通过验收我国高标准的苎麻种质圃落户长沙[J], 孙进昌
2.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武汉水生蔬菜国家里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介 [J],
3.苎麻田间保种圃的建设及种质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J], 郑长清;林华如
4.一九八八年中文系学术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J], 柯言
5.国家果树种质左家山葡萄圃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山葡萄种质资源子平台[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构建——以
湖北省及武汉市为例 湖北省是水生蔬菜生产大省,水生蔬菜种类齐 全、产业规模大、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由 于湖北省及武汉市水生蔬菜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的
一19—
万方数据
制定主要由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负责完成,因而 本文以湖北省及武汉市为例,以武汉市蔬菜科学研 究所的工作为主,介绍水生蔬菜质量安全生产技术 标准体系的构建。
GB
总体上讲,水生蔬菜是我国的一类特色蔬菜,也是 一类传统蔬菜.还是我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一 类优势农产品.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的 构建与应用.对于保持和促进水生蔬菜产业的持续 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以来,武汉市蔬菜科 学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水生蔬菜安全生产质量技术 标准体系的构建11,21。湖北省水生蔬菜面积约 15万hm2,其中武汉水生蔬菜面积约2.7万hm2.湖 北省是我国水生蔬菜面积最大的省份。武汉市是我
国水生蔬菜面积最大的省会城市,同时,湖北省和 武汉市还是我国水生蔬菜重要的科研基地,因此, 本文以湖北省及武汉市为例,介绍我国水生蔬菜质 量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问题。本文 所谓“水生蔬菜产品”主要限于初级产品。

f面x)、水芹
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的基本
(Oenanthe decumbens)、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一17—
收稿日期:2015—10—08
万方数据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范畴,基本要 求是达到无公害食品规定…3--51。 1.2水生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象
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 据。企业标准由企业组织制定,并按省、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备案。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在企 业内部适用。企业标准的使用者单一,一般不属于 社会层面的通用技术标准。
949—2014
①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
系构建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 体系的基本组成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 准”。就无公害水生蔬菜标准技术要素而言.包括以 下几种。 a.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产品质量。在国内,武汉 市较早系统地制定了无公害蔬菜初级产品质量安 全标准,主要文本为DB4201/T 252—1998(无公害蔬 菜有害物质残留限量标准:》【8】。2002年和2003年。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专门制定了水生蔬菜初级 产品农药和污染物限量指标以及等级规格等质量 安全方面的武汉市地方标准.如DB4201/T
术标准体系的构建。湖北省在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的推广应用方面,成绩显著,水生蔬菜产区的栽培技术(譬
如定植期、用种量、定植密度、肥料施用、农药施用、水分管理、产品采收等)基本实现了标准化操作,产品质量也全面
实现无公害化。在湖北省的部分产区,还实现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水生蔬菜的规模化种植,并对湖北省水生蔬菜 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及其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亦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水生蔬菜;安全质量;技术标准体系;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5)22-0017-08
000
a以上。
全类别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类别是一致的。目前,我 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类别中.通用的概念为“三品 一标”,即无公害食品(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 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其中,地 理标志产品目前的基本要求是符合GB 2763(食品 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规 定。地理标志产品如果是预包装食品,还要求符合
DOI:IO.3865/j.issn.11)i)1—3547.2015.22.016
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一以湖北省及武汉市为例 刘义满,柯卫东,李峰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湖北省水生蔬菜科学研究所,430065)
摘 要:在了解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基本构件的基础上,以湖北省和武汉市水生蔬菜为例。对蔬菜质量安全
其构建
2.1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框架以初级 产品质量安全类别为第l级因子,分为无公害食 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以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要 素为第2级因子,分为产品质量、产地环境、种苗、 肥料使用、农药使用及生产技术规程;以不同类别 的标准为第3级因子。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 地方标准(表1)。该框架适用于每一种具体的水生 蔬菜种类。 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要素中.“产品质量”要素主 要包括农药、污染物及致病菌限量指标,以及等级 规格及净菜包装等,均宜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 准。不过,水生蔬菜产品等级规格和净菜包装等项 目的行业标准尚不完善,需要以地方标准补充;“产 地环境”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国家标准和 行业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比较完善;“种苗”质量 技术指标亦宜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水生蔬 菜尚未制定相关的专门标准.需要制定地方标准予 以补充:“肥料使用”和“农药使用”中涉及的肥料和 农药质量安全技术指标以及肥料和农药的安全使 用原则.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相关国 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法规已有较为详细的规定; “生产技术规程”实际上是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 标准体系中的一项综合因素。包括产地环境、品种 选择、种苗准备、大田准备、大田播种或定植、肥水 管理(含肥料施用)、病虫草害防治(含农药使用)、 植株调整、产品采收及生产档案等。目的是通过技 术组装实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获得较高产量。 “生产技术规程”中有些因素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有 些并不影响产品质量安全。不过“生产技术规程”要 考虑到具体作物种类和品种的生物学特征特性.以 及产地生态环境特点、栽培技术习惯及市场消费需
一1 8一
万方数据
表1
水生蔬菜安全质量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有机食品生产系通过过程控制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没有专门的有机食品产品安全
寓。陪暑 4一。‘一
行业标准、质量国家标准。但是,作为初级产品状态的有机食品,产品农药和污染物限量值应符
地方标准合国家标准要求。有机食品产品等级规格和净菜包装等宜为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相
①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认证对象2013年12
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
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 品目录》(农业部公告第2034号),对无公害农产品
认证产品目录进行了调整。其中,涉及水生蔬菜初 级产品的种类包括莲藕、莲籽、可食荷花、茭白、水
蕹菜、芋(芋头)、荸荠(马蹄)、慈姑、野慈姑、菱角、
蒲菜(Typha spp.)、豆瓣菜(西洋菜,Nasturtium o衔cinale)及蒌蒿(藜蒿,Artemisia selengensis)等,
构件
பைடு நூலகம்1.1
水生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类别 水生蔬菜产品作为农产品的一部分,其质量安
其中,除了豆瓣菜外,大多数起源于我国,或我国为
其起源地之一,栽培利用历史大多在2
关技术指标基础值可与无公害食品要求一致。
有机食品
生产技术
规程
。.+。一。不同品种生物学特征特性不同,不同产区生态环境、栽培习惯及市场需求等不同,适 一一。 。一一…一。一”一 地方标准用范围较狭窄,宜制定地方标准’。
求等因素,一般适用范围较为狭窄。因而宜制定地 方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是标准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完善地方水生蔬菜质量安全 技术标准体系的关键问;至于涉及产品质量安全生 产的行政技术管理要素用,本框架暂未纳入。
技术标准体系现状及构建要点进行了分析。指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蔬菜的标准体系支撑构件分别
为“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生产技术规程是地方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
的关键性构件。湖北省科技人员注重相关标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完成了湖北省及武汉市主要水生蔬菜质量安全技
219.1—
《蔬菜净菜加工和包装技术规范》中,对水生蔬菜净 菜加工和包装的基本要求、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签和标志、生产经营档案及追溯与召回 等亦有专门规定,也为水生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述武汉市地方标准中的有关水 生蔬菜产品等级规格的规定,仍然具有应用价值。 b.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产地环境。湖北省绿色 食品办公室与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负责制定了 专门的农业行业标准NY 531—2006《无公害食品 水生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该标准于2006年4月1 Et正式实施,仍然现行有效。NY 5331—2006((无公害 食品水生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有关产地环境大气、 土壤及灌溉水的质量技术指标执行相应的国家标 准。之前,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产地环境采用的是 国家标准GB/T 18407.1—2001《农产品质量安全无 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2014年12月29日,国家 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2014年第31号公告废止 了GB/T 18407.1-2001《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 菜产地环境要求》,废止Et期为2015年3月1日。 c.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种苗。至今,尚无专门系 统的水生蔬菜种苗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待于今 后进一步完善。不过,在有关水生蔬菜良种繁育和 生产技术规程的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详后)中,分 散制定了个别种类的水生蔬菜种苗质量技术指标. 主要包括品种形态、纯度、净度、活力及健康状态 等。如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1994年制定的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
限量》(罐头类食品应达到商业无菌要求,不适用于 该标准)等标准的要求,如用水生蔬菜为原料制作
基金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刘义满.E-mail:Liuyiman63@163.com
的熟制带馅(料)面米制品、方便面制品、即食制品 (含酱腌菜类)及饮料等。地理标志产品虽然本身有 一定特殊性。但其在安全质量要求方面.没有脱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