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

合集下载

心理学中常见的认知偏差

心理学中常见的认知偏差

心理学中常见的认知偏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有些人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却截然不同。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而认知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经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等。

然而,人的认知往往存在诸多偏差,这些偏差会影响我们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判断。

本文将介绍几种心理学中常见的认知偏差。

一、验证性偏差人们往往倾向于寻找能够证明自己看法的事例和证据,而忽视那些与自己看法相悖的证据。

这种认知偏差被称为验证性偏差。

这种偏差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人们害怕自己的看法是错误的,因此只寻找能够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

这种偏差可能导致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存在缺陷,且难以接受其他人的意见。

例如,当某人认为自己的口红美观时,往往只会找美图或好评来支持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实际使用体验差的反馈。

二、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

这种现象指的是在一定情况下,人们更愿意跟从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行动,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看法和认知去采取行动。

羊群效应是一种社会认知现象,人们往往会被所在社群的看法所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看法和行为。

例如,在某个饭群中,大家都认为某家店的菜很好吃,即使有人不太喜欢那家店的菜,但在朋友圏子的影响下,也会被说服而前去尝试。

三、偏见偏见是人们发展出来用来预判和归类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可能基于个人经验和所处环境,也可能来源于个人的心理特点和文化背景等。

偏见可能导致人们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存在缺陷和误解,进而影响判断和行为。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女性地位较低,男女平等意识不高,这种观念对女性的影响在一些方面表现得很明显。

比如,有些公司在招聘时偏向男性职员,认为男性更有胆略和行动力。

四、选择性忽视选择性忽视也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

人们在面对信息过载和错误信息时,经常通过忽视一些信息和不敏感某些信息的方式,来过滤总的信息负荷。

选择性忽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心理负担过重,或是面临另外一种挑战需要分心去处理,导致无法同时注意所有事物。

常见的10个认知偏差

常见的10个认知偏差

常见的10个认知偏差当你遇到问题时,一个选择之一是改变自己对问题的认知。

人们有时坚持扭曲自己的认知,认为他们的所见所闻所记都是正确的。

事实却是,你的认知经常不正确,尤其在感情用事的情境下。

所以,一个拓展认知的方式是承认自己的认知方式可能是错误的。

1.如何集中注意力影响你的认知。

当脑中有个想法时,人们倾向于寻找支持那个想法的证据而忽略掉那些证明想法不对的迹象。

这个被称为定向偏见。

如果你坚信自己穿红色汗衫总是很幸运,就会倾向于聚焦于这个思路成真的事件而忽略一些没有穿这件汗衫却很幸运和穿了这件汗衫却不幸运的事件。

民主党人会寻找自己正确的的证据和共和党人错误的证据,反之亦然。

人们倾向于寻找和注意能够证明自己信念的事实。

2.绝大多数人不喜欢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将人们和经历分门别类。

人们也会将可能无关的结果与前提连接起来。

如果一位穿着紧身裤脚蹬细高跟鞋的性感红发女郎与你的丈夫调情并且惹恼了你,你也许会倾向于对下一个遇见的穿高跟鞋的女人有疑虑。

人们倾向于相信在某一方面有共同点的人可能在其他方面也会一致,而事实并不总是这样。

3.第一印象会影响人们之后的感知和判断。

有时候,买车的过程可以很好的解释它怎样作用。

一台车的标签价是25000元,但售货员给你一个特价。

20000元可以开走它。

此时,20000块是个不错的价格。

好便宜。

这被称作锚定效应。

你对这台车的价值估测被定为25000左右。

4.如果你想象一件事情正在发生,你的观念里那件事情真的会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升高。

如果你焦虑于或者反复考虑糟糕的事情,比如你的配偶欺骗你,你也会对糟糕的事情将要发生的可能性更加敏感。

这明显增加你的困扰,尽管它只是你知觉中的一个小变化。

停止焦虑是困难的。

如果你开始困惑,请认识到你对糟糕事件可能发生的直觉实际上是有偏差的。

正确的认识使焦虑的想法消失。

也许通过设想自己有效解决即将面对的问题来替换焦虑思绪。

5.人们看不到全部发生在视野之内的事情。

“你会相信当与某人聊关于购买某个录像时却没注意到是另外一个人递给你这个录像?”人们经常忽略环境中的重要细节。

心理学对人类认知偏差与错误的解释

心理学对人类认知偏差与错误的解释

心理学对人类认知偏差与错误的解释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它关注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表现与机制。

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常常出现认知偏差与错误。

认知偏差指的是在思考、判断、记忆等过程中,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系统性错误。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人类认知偏差与错误的原因。

一、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人类常见的一种认知偏差,指的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产生僵化或刻板化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定势可能源自过去的经验、文化背景、教育等因素。

例如,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常常采取传统的思维模式,难以发散思维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定势可能会限制人们的思考方式,导致对复杂情境的理解不全面,进而产生判断错误。

二、选择偏好人类在面对选择时,往往存在选择偏好的倾向。

选择偏好是人类在决策过程中对某种特定选择的倾向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面对选择时,会更倾向于选择与自身喜好、经验相符合的选项,而忽视其他可能的选项。

这种选择偏好可能产生于人类个体对于风险的态度、个人偏好、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而这种偏好往往会导致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忽略了其他可能性,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三、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人类在做出估计或判断时,常常会受到一些先前信息的干扰或影响,而产生系统性的判断偏差。

例如,在价格估计时,人们的判断往往受到先前给出的“锚定”价格的影响,产生对实际价格的偏差。

心理学家认为,锚定效应可能源自人类对市场价格、商品价值的理解,或是对于特定信息的敏感度。

这种认知偏差可能导致人们无法客观地判断事物的真实价值,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四、记忆偏差记忆偏差是人类常见的一种认知错误,指的是记忆过程中对信息的变形、遗漏或添加,导致对事实的记忆存在错误。

记忆偏差可能源自人们对于过去经历的主观解读、情感状态的影响等。

例如,人们对于重要事件的记忆可能会受到情绪状态的干扰,导致对于事件的记忆存在偏差。

心理学家认为,记忆偏差的产生可能是因为人类在记忆过程中对于信息的重新提取、存储时存在的不完全性。

什么是认知偏差?看看这10种常见的认知偏差,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什么是认知偏差?看看这10种常见的认知偏差,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什么是认知偏差?看看这10种常见的认知偏差,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什么是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是一种思维上的系统性错误。

它也可以作为做决定或判断的精神捷径。

每个人都容易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或文化背景如何。

认知偏差为什么会存在?我们的大脑需要吸收大量的信息,但它也希望尽可能地节省思考的能量。

因此,它依赖于概括性或经验法则(也称为启发式)来帮助它快速做出艰难的决定。

你可以把认知偏差想象成一个信息过滤器,通过它,客观信息流动,并在通过它时被转换。

就像咖啡渣和水变成咖啡一样,它的成分是一样的,但一旦转换,体验就略有不同。

当我们情绪激动、急于做决定或迫于社会压力而做出选择时,我们通常会依赖于认知偏差。

然而,日常的思考和决策也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

在本文中,概述了10种常见的认知偏差,以及在日常思维中避免它们的方法。

1. 自我服务偏差这是人们保护自我和自尊的倾向。

它通常采取“精选”反馈的形式来支持你对自己的高度评价,或忽视自己的错误和失败。

你可能会因为不想伤自尊而拒绝良好的反馈。

为了避免这种偏见,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是否曾多次得到某个反馈,而我却认为它不适用于自己而忽略了它?”2. 害怕错过这是一种社交焦虑,害怕自己被排除在令人兴奋或有趣的活动之外。

社交媒体上的帖子可能会引发这种情绪,在社交媒体上,即使没有你,每个人都看起来玩得很开心。

为了避免这种偏见,问问自己:“是否觉得自己被一个看不见的'圈子’冷落了?”我做某件事是因为我想做,还是因为如果我不做就会觉得被冷落?”3.赌徒谬误为了避免这种偏见,问自己:“这件事是依赖于还是独立于过去的结果?”换句话说,我是否通过不相关的历史事件来判断一个随机事件?如果我对过去的表现一无所知,我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4.行动者-观察者偏见这是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原因,而把别人的失败归因于内部原因。

例如,当你迟到的时候,是因为交通太拥挤。

但是你认为同事的迟到是因为她做事没有条理。

认知心理学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

认知心理学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

认知心理学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认知心理学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1.选择性注意偏差描述:我们倾向于更多地注意与我们现有观点或期望一致的信息,而忽视或忽略与之相悖的信息。

例子:一个人相信自己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因而只关注证明自己聪明的证据,而忽视那些与之相悖的证据。

2.保守效应描述:人们倾向于过度依赖先前形成的观点和信念,而对新的证据持怀疑态度。

例子:一个人相信自己从小就没有音乐天赋,因而拒绝接受任何与之相反的观点,尽管现有证据表明他有音乐天赋。

3.行为一致性偏差描述:人们倾向于在行为上保持一贯性,即使有时候这些行为不再适用或不再符合自己的利益。

例子:一个人一直坚持某些观点和行为,尽管这些观点和行为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的情况或需求。

4.过度自信偏差描述: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预测的准确性。

例子: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但实际上他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

5.心灵感应偏差描述: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够无意识地读取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例子:一个人认为自己能够准确地判断他人的心情,但实际上他可能只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感受做出判断。

6.归因错误描述:人们倾向于错误地解释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

例子:一个人相信他的成功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而忽视了自身的责任。

7.过度乐观偏差描述:人们倾向于过度乐观地估计未来的结果,而忽视可能的风险和负面影响。

例子:一个人相信自己未来一定会取得成功,而忽视了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

8.群体偏差描述:人们倾向于在群体中采纳和接受主流观点,而忽视其他可能的观点和信息。

例子:一个人在群体中不敢提出与其他人不同的观点,因为害怕被排斥或批评。

9.比较偏差描述:人们倾向于根据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的价值和成功。

例子:一个人感到不满足自己的成绩,因为他的成绩比其他人低,而忽视了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和努力。

10.信号偏差描述:人们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倾向于根据某些显著的特征或信号做出判断。

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与错误思维

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与错误思维

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与错误思维认知偏差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由于认知上的偏差或错误导致对事物的主观判断和决策产生误差。

这些认知偏差可以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自己的评价,进而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和决策。

一、确认偏差确认偏差是指我们更倾向于寻求和接受与自己已有信念和观点一致的信息,而忽视或拒绝与之相悖的信息。

这种偏差会使我们形成“看到什么都是我想看到”的倾向,进而加深对某些观点的坚持,限制我们对事物的客观认知。

二、代表性偏差代表性偏差是指我们容易根据个别案例或样本来判断整体或群体。

当我们遇到一个和某一类别特征相似的人或事物时,就会产生一种以偏概全的判断。

这种偏差会忽视统计规律和大众数据,给我们的认知带来误导。

三、可利用性偏差可利用性偏差是指我们更容易记住和重视那些容易被回忆起来的信息。

我们常常根据经历过的情感化事件来源来判断某个事件的可能性和概率。

这种偏差会导致我们高估某些事件的发生概率或风险,并忽视那些相对无足轻重或容易被遗忘的信息。

四、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指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过分自信,使我们对情境和决策的风险缺乏足够的认知。

这种偏差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的可能性,同时低估挫折和失败的概率。

五、情绪影响情绪影响是指我们的情绪状态会对我们的判断和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当我们处于积极情绪时,更倾向于对信息进行乐观的解读和判断;而在消极情绪下,更容易对信息进行悲观或压抑的解读和判断。

这种偏差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评价和决策的结果。

六、确认偏见确认偏见是指我们根据与自己已有观点一致的信息进行认知和决策,而忽视与之相悖的信息。

这种偏见来源于我们对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和记忆,进而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他人的评价。

总结起来,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和错误思维是我们思维和判断过程中的固有弱点。

了解这些偏差,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事物,减少主观倾向的影响,从而做出更明智、更符合实际的决策和判断。

人类行为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分析

人类行为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分析

人类行为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分析在人类行为心理学领域中,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解释时所遭遇的系统性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是由于个人的态度、经验、情感和社会因素等多种原因所导致。

本文将详细探讨几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并分析其影响和可能的原因。

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是选择性注意。

人们常常只关注或记住与自己已有观点或信念相符的信息,而忽略或排斥与其不一致的信息。

这种偏差可能源自于个体的自我确认偏差,即个体更倾向于接受那些与自己的观点一致的信息,以巩固自己的信念系统。

例如,一个政治支持者可能更愿意接受与自己政党观点相一致的新闻报道,而忽略那些对自己立场不利的报道。

这种认知偏差的结果是,人们更容易形成信息的过滤泡沫,易受谣言、误导性信息和偏见的影响。

另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是确认偏差。

当人们拥有一种假设或观点时,他们更容易选择和记住那些支持该假设或观点的证据,而忽略或遗忘那些不支持的证据。

这种偏差可能是由于人们追求认知一致性和避免认知不一致的心理需求所致。

例如,一个人认为吃素有益健康,他可能更容易注意和记住那些支持吃素的科学研究,而忽略那些反对的研究结果。

这种认知偏差的结果是,人们对自己的观点更加自信,可能导致坚守错误的立场或不愿意考虑其他可能性。

此外,可得性偏差也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

人们倾向于根据直觉和经验来衡量某一事件或情况的可能性,而忽视统计数据和概率。

这种偏差可能是由于获取信息的容易性所导致。

例如,人们更容易回忆起媒体报道中的新鲜案例,而忽略那些罕见且不起眼的事件。

这种认知偏差的结果是,人们往往对某些事件的发生概率估计过高,忽略了统计数据和科学研究的结果。

此外,群体归因偏差也是一个常见的认知偏差。

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往往会过分强调内部因素(如个人特质和动机),而低估外部因素(如环境和情境)。

这种偏差可能是由于个体对社会心理过程的认知限制,以及对他人行为理解的的简化需求所致。

例如,一个人在观察到另一个人失败时,可能会把失败归因于他人的无能或愚蠢,而忽视外部因素,如运气或困难的环境。

马斯克 五十种认知偏差

马斯克 五十种认知偏差

马斯克五十种认知偏差
以下是马斯克认知偏差的部分内容:
- 基本归因错误: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高估倾向性因素、低估情景性因素。

- 自私偏见:假如我们失败了,会去找各种理由,但我们的成功了,都归咎于自己的努力。

- 内群体偏爱: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更加的优越。

- 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

- 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首先根据初步印象,然后再从这个印象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特质。

- 道德运气:评价他人行为的道德时,根据结果而非根据行为时的情境。

- 错误共识效应:高估别人对自己的认同程度,认为所有人以同一方式思考。

- 知识诅咒:也称为专家盲点。

- 聚光灯效应:高估了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外表的关注程度。

这些认知偏差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思考和决策,因此了解和纠正这些偏差对于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质量非常重要。

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

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

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中写过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千百万年来,人们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方向,了解这些认知力偏差,也许你会更加容易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决策。

人类的思考是件很奇妙的事情。

认知--这种思考的行为或过程--可以使我们快捷地处理海量信息。

举例来说,每当你睁开眼,你的大脑就不断地受到所见事物的刺激。

你可能有意识地思考着某一具体的事物,然而你的大脑却处理着成千上万的潜意识想法。

不幸的是,我们的认知并非尽善尽美,有时我们会潜意识地制造出判断偏差,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认知偏误。

认知偏误不受年龄、性别、受教育状况以及智力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会遇上这事。

认知偏差中有些很显著,有些却不常见,但它们都趣味十足。

下面列表中的认知偏差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点。

第十名:赌徒谬论赌徒谬论是指倾向于相信未来(某事发生)的几率将会由过去的事件所改变,但实际上那是扯淡。

必然概率--如你投掷一枚(正常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是不会改变的。

正面朝上的概率永远是50%,即使你已经连续投出了十次背面朝上(下次投出正面的概率依旧还是50%,不会增大或缩小)。

认为概率会改变是很多人都有的认知偏误,尤其是在赌博的时候。

举例来说,我玩轮盘赌博,已经连续四次转停在黑色区了,下次总该是转到红色区了吧?错!转到红色区的几率仍然是%(总共38个点区,红色有18个)。

这听上去似乎显而易见,但正是这种几率可变的潜意识让赌徒们输的得血本无归。

第九名:反应机能反应机能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所注意和观察时会表现出(与自然状态下的自己)异常的行为。

在1920年代,霍桑制业(一设备制造公司)委任(研究者)研究照明度的改变是否能影响工人们的工作效率。

他们得出的结论让人惊异,改变照明亮度竟然能让工作效率飙升!不幸的是,当研究结束后,工人们的生产效率又恢复到了平常水准。

原因就在于:工人们的工作效率不是因为照明亮度而变化的,他们是因为被人关注着所以才有所变化。

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认知偏差和错误的认知

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认知偏差和错误的认知

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认知偏差和错误的认知人们的社交互动和认知过程一直都是心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在社会认知中,我们对他人的态度、意图和特点进行解读,并根据这些认知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然而,我们在进行社会认知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认知偏差和错误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和错误,以及它们对我们的认知和决策产生的影响。

一、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一种社会认知偏差,指的是我们对某个信息过分依赖,从而影响了我们对其他相关信息的判断。

例如,在购买商品时,我们往往会受到原价的影响,以此来评价折扣价是否划算。

这种锚定效应使得我们过分依赖于某个参考点,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信息。

二、确认偏差确认偏差是指我们往往更愿意寻找与自己原有认知相符的信息,而忽视与之相悖的信息。

这种偏差使得我们对于他人的评价可能会受到主观的个人观点的影响,而忽略了客观的事实。

例如,当我们对某个人有一种负面印象时,我们更容易注意到该人的负面行为,而忽略其正面行为,从而巩固了我们原有的认知。

三、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记忆选择性注意是指我们倾向于注意与自己兴趣、态度、价值观相符的信息,而忽视与之相悖的信息。

这种偏差使得我们更容易接受那些与自己立场相一致的信息,而对于与之相悖的信息抱有怀疑和排斥的态度。

而选择性记忆则是指我们更容易记住与自己认知和兴趣相符的信息,而忘记那些与之相悖的信息。

这两种偏差使得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更加偏向于某种立场或观点,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信息。

四、群体极化效应群体极化效应是指在群体讨论中,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采纳比自己更加激进的观点。

这是因为在群体中,人们希望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之处,从而更加倾向于采纳与自己原有立场相反的观点。

这种偏差会导致群体决策过于激进和极端。

五、偏见和歧视偏见和歧视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认知错误。

偏见指的是我们对某一群体或个体抱有不公正的评价,而歧视则指的是我们在行为上对被歧视群体进行不公正对待。

这种错误的认知往往是由于对他人的认知偏差所造成的,如刻板印象、归因错误等。

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及其影响

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及其影响

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及其影响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信息获取、处理和解释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思维和判断方式。

这些认知偏差在心理学中被广泛研究,因为它们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认知偏差以及它们的影响。

第一部分:认知偏差的分类和定义1. 确权偏差:指人们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观点相一致的信息,从而忽视了其他可能存在的真相。

2. 可得性偏差:指人们更容易记住和利用那些最容易想起的信息,而忽略了其他可能存在的信息。

3. 确认偏差:指人们更容易寻找和接纳已有观点和信念的证据,而忽视了与之相矛盾的证据。

第二部分:影响和后果1. 决策失误:认知偏差会导致人们在作出决策时出现偏差,可能选择了不利于自己的选项。

2. 信息过滤:认知偏差会导致人们对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过滤,以符合自身观点和信念。

3. 分歧加剧:认知偏差可能导致人们对不同观点的排斥和偏见,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歧。

第三部分:克服认知偏差的方法1. 保持多样化的信息源:积极获取和接触来自不同角度和立场的信息,以打破自身信息获取的局限性。

2. 怀疑和审视自己的观点:在接受信息或作出决策之前,要反思自身观点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避免陷入确认偏差的思维。

3. 突破舒适区:尽可能地与不同的人进行对话和讨论,进行开放和富有挑战性的思维交流,以促进对多元观点的尊重和理解。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1. 2016年美国大选:一方面,选民可能因为信息过滤和确认偏差而选择支持特定候选人;另一方面,媒体报道也存在着可得性偏差,只报道某些候选人或事件,影响选民的决策。

2. 投资决策:投资者在判断市场风险和回报时,可能只关注过去的成功和失败案例,而忽视其他可能的因素,导致做出不准确的决策。

第五部分:结论认知偏差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会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产生误导和影响。

然而,通过保持多元化的信息源、怀疑和审视自己的观点以及突破舒适区,我们可以更好地克服认知偏差,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心理学十大认知偏差

心理学十大认知偏差

心理学十大认知偏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思维和认知往往受到一些偏差的影响,这些偏差会导致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出现错误。

心理学研究认为,存在着许多常见的认知偏差,这些偏差在我们的思考和决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心理学中的十大认知偏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偏差。

一、确认偏差确认偏差是指我们倾向于寻找和接受与我们已有观念相符的信息,而忽视或拒绝接受与之相悖的信息。

这种偏差使我们容易陷入自我确认的循环中,无法客观地对待问题。

二、选择性注意偏差选择性注意偏差是指我们在面对信息过载时,倾向于选择性地关注与我们兴趣、观点或目标相关的信息,而忽视其他不相关的信息。

这种偏差让我们错失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导致决策的不全面和不准确。

三、可得性偏差可得性偏差是指我们倾向于根据记忆中最容易调取的信息来评估事物的概率或频率。

当我们记忆中的信息容易被调取时,我们会错误地认为这些信息更常见或更重要。

四、归因偏差归因偏差是指我们在解释和评估他人行为时,倾向于过分强调个人特质而忽视环境因素。

这种偏差使我们容易产生偏见和刻板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正确认知。

五、群体偏差群体偏差是指我们在集体决策时,往往倾向于追随主流观点或集体共识,而不愿意提出异议或独立思考。

这种偏差导致群体中的意见一致性和创新性降低,影响集体决策的质量。

六、过度自信偏差过度自信偏差是指我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低估风险和失败的可能性。

这种偏差使我们容易陷入过度乐观的状态,忽视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七、损失厌恶偏差损失厌恶偏差是指我们对损失的敏感程度远高于对同等价值收益的敏感程度。

这种偏差使我们在决策时更加保守,害怕失去已有的东西,而忽视了可能的收益和机会。

八、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我们在决策时过分依赖于已有的参考点或信息,而忽视其他可能的选择。

这种偏差使我们容易受到表面信息的影响,而忽略了更全面和客观的判断。

九、确认偏见确认偏见是指我们倾向于寻找和接受与我们已有观念相符的证据,而忽视或拒绝接受与之相悖的证据。

认知偏差大全100种

认知偏差大全100种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偏差,这种偏差可能由于个人经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因素而产生。

认知偏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认知偏差:
代表性启发:人们往往根据事物代表性的特征来做出判断,而非基于事实。

可用性启发:人们在做决策时,通常会根据记忆中可用的信息来做出判断,而不是基于所有可用的信息。

证实偏误:人们往往只关注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略反对的信息。

框架效应:人们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描述方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答案。

信念坚持:人们一旦形成了某种信念,就很难改变它。

行动偏见: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结果,导致过度自信和冒险行为。

厌恶损失:人们对损失的敏感度高于对收益的敏感度,因此在面临损失时更可能采取冒险的行为。

锚定效应: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会受到初始信息或第一印象的影响。

心理预设:人们对某个问题的先入为主的看法会影响对后续信息的理解和判断。

自我认知偏误:人们往往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导致做出不切实际的决策。

以上列举的认知偏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认知偏差。

了解这些偏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避免因认知偏差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理解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与错误思维

理解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与错误思维

理解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与错误思维心理学研究认知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思维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思维方式以及决策和判断的方式至关重要。

认知偏差是指在处理和解释信息时,由于人类认知系统的特点和局限性,我们往往会产生一些系统性的错误和偏差。

这些认知偏差和错误思维常常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同时也是我们展开心理和行为干预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认知偏差的概念和例子1. 选择性注意偏差选择性注意偏差是指人们在面对各种信息时,往往会更倾向于关注某些特定的信息,而忽略其它重要的信息。

例如在购物时,我们往往更注意商品的优点而忽视其缺点,从而做出不全面、片面的决策。

2. 确认偏差确认偏差是指人们更容易注意并记住那些与自己已有信念和态度相一致的信息,而忽略或忘记那些与自己已有信念和态度相矛盾的信息。

例如,当我们对某个人抱有不好的第一印象时,会更容易注意并记住与该印象相吻合的行为,而忽略与之相矛盾的行为。

3. 预设偏差预设偏差是指人们在理解语言或信息时,倾向于根据自己的预设和期望来解释和理解信息,而不是从信息本身出发进行客观的判断。

这会导致我们主观地解释信息,而忽视了信息中的真实含义。

例如,在沟通中,我们可能根据自己的预设来理解对方的话,从而产生误解和误判。

二、错误思维的类型和影响1. 心理预测错误心理预测错误是指我们在预测未来的情况和结果时,常常存在不科学以及缺乏客观性的倾向。

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将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并低估负面事件的发生概率。

这种错误思维会影响我们对未来的决策和规划。

2. 逻辑思维错误逻辑思维错误是指在进行推理和判断时,由于我们的认知局限性和逻辑漏洞,我们会产生一些无效的推理和错误的判断。

例如,以偏概全、黑白思维等错误思维方式都会导致我们陷入片面和极端的思考方式中,影响我们的决策判断。

3. 确定性错误确定性错误是指我们过于相信某件事情的准确性和确定性,忽略了其中的不确定性和概率性成分。

我们往往会倾向于对不确定的事情做出过度自信的判断,而不是考虑到其中的风险和可能性。

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心理学)我们的认知能力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常常容易判断错误,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认知偏差。

这种偏差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与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智力或者其他的因素无关。

这些误区中有一些是很常见的,有些较罕见,但都很有趣。

每个人都会发现犯过其中的错误,现在,你会认识到在将来的什么时候会犯这些错误。

第十,格兰布勒的错误推断(又称赌徒谬论)格兰布勒的错误推断就是指人们认为未来事情发生的概率会被过去的事物改变,这里并不是说特定的不会发生变化的概率,比如说抛硬币时人头朝上的概率。

举个例子。

如果我在玩轮盘赌,前四个转轮都是黑色,那最后一个一定就是红色对不对?当然错了!红色的概率仍然是47.37%(18/38)。

也许在你看来这样的错误很明显,但就是这种意识的偏差让很多赌徒认为概率发生了改变。

第九,应激(又称反应机能)应激是指人们通常会在他人的注视下做出反常的行为或表情。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豪斯王工厂(一家设备制造工厂)出资进行了一项研究:工人的工作生产力会不会受灯光亮度的影响。

研究的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灯光亮度的调节使得生产力大大提高!然而不幸的是,当研究结束后,工人的生产力又下降到的原来的水平。

这是因为,生产力的变化与灯光无关而与工人们被监视有关。

这也解释应激的一种形式:当人们觉察到被注视时,就会激发他们通过改变行为使自己看起来更自然。

应激反应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必须通过盲法对照来研究。

(盲法就是为了不影响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参与实验的个人被隐瞒试验信息)第八,空想性错现(又称幻想型错觉)空想性错现是指将偶然的影像或声音当成必然。

看到天上的云会觉得像是恐龙、耶稣或是在倒带的时候听到什么声音,着都是常见的空想性错现症状。

这种症状的原理是:中立的外在刺激并没有特殊的内在意义,主要是在于观者的心理。

有趣事例:罗斯查克-因克布罗特测试可以利用空想性错现患者的精神状态。

研究者会给参与测验的人观看一些意义不明的图片,并让他们描述其所见,通过这些就可以分析出测验者的潜在想法。

认知心理学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

认知心理学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

认知心理学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认知心理学: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认知偏差无处不在,它们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判断和决策。

了解这些认知偏差,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尽量避免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人类常见的十大认知偏差。

一、证实偏差证实偏差是指人们倾向于寻找、解释和记住那些能够支持自己现有信念和观点的信息,而忽视或曲解那些与之相悖的信息。

比如,当我们坚信某个品牌的产品质量好时,我们会更关注它的优点,而对其可能存在的缺陷视而不见。

这种偏差使得我们很难客观地评估事物,容易陷入固执己见的困境。

二、可得性偏差可得性偏差是指人们往往根据容易回忆起来的事件或信息来评估其发生的概率或频率。

例如,在评估飞机和汽车哪种交通工具更危险时,如果近期媒体频繁报道飞机失事的新闻,我们可能会高估飞机失事的概率,而忽视了汽车事故发生的频率实际上更高。

三、代表性偏差代表性偏差是指人们在判断某个事物是否属于某个类别时,往往根据该事物与所属类别典型特征的相似程度来判断,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信息。

比如,当一个人穿着得体、举止优雅,我们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成功人士,而忽略了他可能面临的财务困境或其他问题。

四、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会受到初始信息或参考点的影响,即使这些信息与决策本身无关。

比如,在购物时,如果商家先给出一个较高的原价,再给出一个较低的折扣价,我们很容易被原价这个“锚”所影响,觉得折扣价很划算,从而做出购买的决定。

五、框架效应框架效应是指对同一个问题,由于表述方式的不同,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

例如,描述一种手术方案时,如果说“手术的成功率是80%”,人们可能更愿意接受手术;而如果说“手术的失败率是20%”,人们可能就会变得更加犹豫。

六、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损失时的痛苦感要远远大于获得同等收益时的快乐感。

比如,让人们在“确定获得 100 元”和“有 50%的机会获得200 元,50%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之间做选择,很多人会选择前者,因为他们害怕失去那 100 元。

认知心理学: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

认知心理学: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

认知心理学: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第十名:赌徒谬论赌徒谬论是指倾向于相信未来(某事发生)的几率将会由过去的事件所改变,但实际上那是扯淡。

必然概率如你投掷一枚(正常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不会改变的。

正面朝上的概率永远是50%,即使你已经连续投出了十次背面朝上(下次投出正面的概率依旧还是50%,不会增大或缩小)。

认为概率会改变是很多人都有的认知偏误,尤其是在赌博的时候。

举例来说,我玩轮盘赌博,已经连续四次转停在黑色区了,下次总该是转到红色区了吧?错!转到红色区的几率仍然是47.37%(总共38个点区,红色有18个)。

这听上去似乎显而易见,但正是这种几率可变的潜意识让赌徒们输的得血本无归。

第九名:反应机能反应机能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所注意和观察时会表现出(与自然状态下的自己)异常的行为。

在1920年代,霍桑制业(一设备制造公司)委任(研究者)研究照明度的改变是否能影响工人们的工作效率。

他们得出的结论让人惊异,改变照明亮度竟然能让工作效率飙升!不幸的是,当研究结束后,工人们的生产效率又恢复到了平常水准。

原因就在于:工人们的工作效率不是因为照明亮度而变化的,他们是因为被人关注着所以才有所变化。

这正是反应机能的证明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被他人关注时,他就会主动改变自己的举止行为,一般来说都是让自己看上去更加神采奕奕。

反应机能对实验会造成很大困扰,只有通过盲人试验来控制其所带来的问题(盲人是指对研究的个体隐瞒其正被拉入实验受到关注这一信息,这样对实验结果就没有太大影响了)。

第八名:幻想性错觉幻想性错觉是指当碰到随机的图像或声音时,会下意识认为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看到白云的形状时会联想到恐龙,热熔炉之中的耶稣,或者听到声音响起时就认为来了短信,这些都是幻想性错觉。

以上两点的共通之处是刺激物本身是客观中立并无任何暗示性意义的;这些意义的来源不过是观测者自己的主观认知。

有趣实例:罗夏墨迹测试利用幻想性错觉来深挖人的精神状态。

10种常见且危险的认知偏差(译者:Jane)

10种常见且危险的认知偏差(译者:Jane)

10种常见且危险的认知偏差(译者:Jane)编者按:认知偏差是普遍存在的,且会让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和决策。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消除认知偏差,但理解它们、并利用一些技巧来避免它们,有利于我们得出正确的结论和决策。

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危险的认知偏差。

划重点:认知偏差是一种系统性的思维错误,会对决策质量和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要与这些认知偏差作斗争,首先要建立对它们一定程度的认识,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中。

今天的文章涵盖了 10 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它们会使决策偏离正确的轨道:基本归因错误、天真现实主义、知识的诅咒、可得性偏差、幸存者偏差、损失厌恶、聚光灯效应、天道酬勤谬误、确认偏误和巴德·迈因霍夫现象。

人类是一种神奇的生物。

我们有能力完成一些复杂的技术和工程壮举,却也会成为明显有缺陷的基本逻辑的受害者。

对于一个超级智能的物种来说,我们的思维和决策模式可能是相当分裂的。

许多这样的分裂都属于认知偏差的范畴,这些系统性的思维错误会对决策质量和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重要的是,这些通常是潜意识中的自动错误。

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是喜欢走捷径,但捷径是一把双刃剑。

速度和效率很好,但当我们系统地曲解来自周围世界的数据、信号和信息时,就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决策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进行反击,并重新获得理性,或者至少对我们的决策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控制。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将介绍 10 种影响决策的常见认知偏差。

对于每一种认知偏见偏差,我都会提供定义和一个例子,并教大家如何克服它们。

1. 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定义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类倾向于追究他人的责任,而放过自己。

人类倾向于:1. 把别人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性格,而不是他们的处境或环境。

2. 把我们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处境和环境,而不是自身的性格。

了解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和错误思维

了解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和错误思维

了解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和错误思维认知偏差和错误思维是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指人类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出现偏差和错误。

这些偏差和错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判断、决策和行为。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中几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和错误思维,并探讨其影响和应对方法。

一、选择性注意偏差选择性注意偏差是指人们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倾向于关注与自己已有观点和信念相符的信息,而忽视与之不符的信息。

这种偏差使得人们容易陷入信息的过滤和筛选中,以致对问题的客观认知受到限制。

为应对选择性注意偏差,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并尝试从多个角度对待问题。

在处理信息时,可以主动寻找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信息源,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获取更全面和客观的认知。

二、确认偏差确认偏差是指人们更愿意寻找与自己已有信念相一致的证据,而忽视或抵制那些与之不符的证据。

这种倾向使得人们在面对冲突信息时,常常选择性地接受并再次确认自己的观点,导致表达出来的立场更加偏向个人信念。

要克服确认偏差,我们需要培养审慎的思维方式。

在获取信息时,应保持客观和理性,尽可能收集多样的观点和证据,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

同时,要保持谦虚和开放的态度,接受自己可能存在的认知限制。

三、过度概括与归纳过度概括与归纳是指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倾向于凭借有限的样本和经验,就对整个事件或现象作出普遍性的结论。

这种错误思维容易导致主观臆断和刻板印象的形成。

为避免过度概括与归纳,我们应该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面对新事物和问题时,应该努力积累更多的观察和实证数据,避免凭借个人经验对事物进行过于简化的归纳。

同时,要保持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以确保自己的结论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四、情绪影响偏差情绪影响偏差是指人们在决策和判断时,受到当前情绪状态的影响,而倾向于作出与当时情绪相符的决策。

例如,在愉快的情绪下,人们更容易乐观看待未来;而在悲伤的情绪下,人们则更容易悲观地对待问题。

要应对情绪影响偏差,我们需要学会情绪管理和情感调控。

50个认知偏差精讲帮你规避人生大坑

50个认知偏差精讲帮你规避人生大坑

50个认知偏差精讲帮你规避人生大坑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思考、判断和决策过程中,常常因为自己的情绪、经验、认知偏好或者情景因素等而产生的一种思维失误或误判。

这些偏差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处理和对决策的偏好,导致我们在面对人生中的重要决策时犯下错误。

本文将介绍50个常见的认知偏差,帮助读者认识和规避这些陷阱。

1.选择困难症:在面对过多的选择时,很难做出决策。

2.信息过滤:在处理信息时,过分关注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因素。

3.确权效应: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决策和判断的正确性。

4.影响力倾向:被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左右,而忽略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5.顺应性偏差:因为希望被他人接受和认同,而放弃了自己的观点和决策。

6.确认偏差:倾向于寻找和记住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而忽略了与之相矛盾的信息。

7.一致性偏差:在面对矛盾的信息时,更倾向于坚持自己的初衷和观点。

8.鲁莽决策:在决策时过于草率和不加思考。

9.分析瘫痪: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思考过程过于缓慢,甚至陷入无法做出决策的困境。

10.非理性乐观: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的概率。

11.风险规避:在决策时过于害怕风险,导致选择较为保守的选项。

12.羊群效应:在决策时盲目跟随他人,而不自主地思考和判断。

13.锚定效应:受到某一个已有的信息或数字的影响,而在决策中过分倾向于此信息。

14.后视偏差:在回顾自己过去的决策时,过分强调此决策对结果的影响。

15.易得性启发:受到记忆中某些事件的启发,而过分估计此事件的发生概率。

16.心理账户:在处理金钱时,会因为金钱来自不同来源而对其价值做出不同的评估。

17.幸存者偏差:只看到成功者而忽略了失败者,产生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18.诱导性失误:因为受到感性的诱导而犯下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19.心理反应:受到特定情感和心态的影响,导致过分乐观或悲观地做出判断。

20.遗忘偏差:记忆中忘记了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导致重复相同的错误。

21.多样性误判:在面对多样性的选择时,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似的选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心理学:人类的十大认知偏差
2011-10-26 刘瀚方我说两句( 0 )
编者按: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中写过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千百万年来,人们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方向,了解这些认知力偏差,也许你会更加容易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决策。

人类的思考是件很奇妙的事情。

认知——这种思考的行为或过程——可以使我们快捷地处理海量信息。

举例来说,每当你睁开眼,你的大脑就不断地受到所见事物的刺激。

你可能有意识地思考着某一具体的事物,然而你的大脑却处理着成千上万的潜意识想法。

不幸的是,我们的认知并非尽善尽美,有时我们会潜意识地制造出判断偏差,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认知偏误。

认知偏误不受年龄、性别、受教育状况以及智力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会遇上这事。

认知偏差中有些很显著,有些却不常见,但它们都趣味十足。

下面列表中的认知偏差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点。

第十名:赌徒谬论
赌徒谬论是指倾向于相信未来(某事发生)的几率将会由过去的事件所改变,但实际上
那是扯淡。

必然概率——如你投掷一枚(正常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不会改变的。

正面朝上的概率永远是50%,即使你已经连续投出了十次背面朝上(下次投出正面的概率依
旧还是50%,不会增大或缩小)。

认为概率会改变是很多人都有的认知偏误,尤其是在赌博
的时候。

举例来说,我玩轮盘赌博,已经连续四次转停在黑色区了,下次总该是转到红色区了吧?错!转到红色区的几率仍然是47.37%(总共38个点区,红色有18个)。

这听上去似乎显
而易见,但正是这种几率可变的潜意识让赌徒们输的得血本无归。

第九名:反应机能
反应机能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所注意和观察时会表现出(与自然状态下的自己)异常的行为。

在1920年代,霍桑制业(一设备制造公司)委任(研究者)研究照明度的改变是否能影响工人们的工作效率。

他们得出的结论让人惊异,改变照明亮度竟然能让工作效率飙升!
不幸的是,当研究结束后,工人们的生产效率又恢复到了平常水准。

原因就在于:工
人们的工作效率不是因为照明亮度而变化的,他们是因为被人关注着所以才有所变化。

这正是反应机能的证明——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被他人关注时,他就会主动改变自己的举止行为,一般来说都是让自己看上去更加神采奕奕。

反应机能对实验会造成很大困扰,只有通过“盲人”试验来控制其所带来的问题(“盲人”是指对研究的个体隐瞒其正被拉入实验受到关注这一信息,这样对实验结果就没有太大影响了)。

第八名:幻想性错觉
幻想性错觉是指当碰到随机的图像或声音时,会下意识认为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看到白云的形状时会联想到恐龙,热熔炉之中的耶稣,或者听到声音响起时就认为来了短信,这些都是幻想性错觉。

以上两点的共通之处是刺激物本身是客观中立并无任何暗示性意义的;这些意义的来源不过是观测者自己的主观认知。

有趣实例:罗夏墨迹测试利用幻想性错觉来深挖人的精神状态。

测试者会看到一些模
糊不清的图片,然后被要求描述所看到的事物。

然后通过对测试者的回应来发掘测试者内在的想法。

第七名:自验预言
自验预言是指自我用行为来应验自认为会出现的结果。

一个自验预言是由其自身使其成真的。

举个例子,我认为自己肯定会学习一塌糊涂,所以我减少了自己在作业和功课上的努力,最终果然和我自认为的一样,学习变得很糟糕。

还有另一个普遍的例子就是情侣关系:我自己觉得另一半和自己慢慢疏远了,所以我的行为开始变得迥异,常感情用事地甩手而去。

由于我的种种行为,最终一对情侣不欢而散。

自验预言是心理学上一个很利器——给你灌输一个观点,最终你因为坚信这个观点而让其变为现实。

有趣实例:经济衰退就是一种自验预言。

因为得有两个季度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下降才能形成经济衰退,而你自己在这六个月中是感觉不到其正在衰退的。

但不幸的是,在GDP 刚开始初露低迷时,就有媒体报道可能要经济谁退了,人们惊慌失措并引发了一连串事件,最终真的就导致了经济衰退。

第六名:成见效应
成见效应是指通过对个人某一点的好坏来管中窥豹,形成对其总体的看法。

这种偏见在职员表现评估中常有发生。

举例来说:我的下属毕夫(Biff)在这三天连续迟到;我看到后就总结出毕夫是一个懒惰并且对工作漠不关心的人。

毕夫迟到有种种可能的原因:或许车坏了,又或许照顾孩子的保姆没及时赶到,也可能是遇上了坏天气。

而问题是,因为毕夫一个无可奈何的过错,我就认定他是一个坏员工。

有趣实例:外表吸引定势是指人们会认为那些富有吸引力的人同样也拥有着其他方面社会所认可的特质,如幸福,成功,聪明。

这同时也是一种自验效应——富有魅力的人常能得到特殊照顾,如更好的工作机会或者更高的薪水。

第五名:羊群心理
羊群心理是指倾向于放弃自我意见而随大流,以此来感到安全和防止冲突。

羊群心理最普遍的形式是“暴民心理”,主要来自于同辈的压力。

羊群心理揭示了时尚之所以可以流行的原因。

服饰,汽车,嗜好,风格这些种种都能得到一些群体的共鸣,并引发时尚潮流。

有趣实例:一些看上去平凡无奇,或如何都不能与酷和流行挂上勾的的事物现在可都是拥趸一片,这些得归功于羊群效应。

例如跳伞裤、宠物石、胭脂鱼、锥形胸罩、扎染织物、海猴以及80后(顺便一提,上面那张配图就是个80后)。

第四名:感应抵抗
感应抵抗常常怂恿你和束缚自己自主选择的行为对着干。

对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来说最为普遍,但是所有由于自由或自主选择被束缚,而反抗权威的行为都可称之为感应抵抗。

这些感应抵抗者本没有非得做出怪异行为的必要,但正是“不能做”才让他们“想去做”。

有趣实例:“叛逆心理”就是人们尝试使用感应抵抗的表现之一。

让某人(尤其是孩子)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情,往往会导致他们的叛逆,偏不做你想让他做的事。

第三名:双曲贴现
双曲贴现是指人们宁愿要金额较小的眼前酬劳也不要金额较大的日后报酬。

有很多的研究是有关决策的,一个决策的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有趣的是,在二中选一的抉择中,时间的延迟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举例而言,大多数人宁愿选择今天就获取20美元,而不选一年后获取100美元。

一笔钱现在取比未来取更赚是有所道理的,因为同一美元今天比明天更有价值。

假定现在的利率是9%,在这种利率下,一个理智的人是不会在乎现在取91.74美元,还是一年后取100美元的。

但是有趣的是这之间的差额是多少我们才会选择现取而非等待,你是愿意一年后取100美元还是现在取50美元?如果更少40美元呢?多少才会是你的临界点呢?
第二名:承诺升级
承诺升级是指人们对已失败的事情继续进行坚持。

人们不断地做出抉择总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当然,在逻辑上我们应当改变那些失败的决策并试着从其反方向着手。

但是事实上个人不仅会自我强迫继续坚持选择,还会进一步进行投入——因为他已经沉没成本了。

举例来说,你用半辈子的积蓄来做一笔生意,六个月后,事实证明这必将是个亏本买卖。

逻辑上来说,你应当缩减损失并终止生意,但实际上由于你已经注入了你半辈子的积蓄,你会决心将其进行到底,并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希望来使生意运转起来。

第一名: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是指一些实际无用的物质在被人相信有疗效时会产生积极作用。

安慰剂效应在医学上尤其普遍,曾有给一位患有疾病的患者吃一片糖片(患者不知情)而病情得到改善的报道。

至今为止,安慰剂仍然是一个科学谜题。

一些理论说安慰剂可以产生“期望效应”(在不知所服用的不是药片时,期待最容易成为现实),病患们期待着糖片可以治愈他们的疾病,所以他们会自我感觉已被治愈。

但是这是无法解释无效药片是如何减轻病症的。

有趣实例:当结果显然良好时,学术上称其为“安慰剂”;而当结果是负面或者有害时,就得被称为“反安慰剂”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