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简表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781bcf16b52acfc789ebc9f6.png)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名称定义语法特点类别举例(一) 名词(附) 方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二) 代词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①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②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边③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多少(三) 动词(附一) 能愿动词(助动词) (附二) 趋向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醒、病、游行、觉悟②及物动词(他动词)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①表示可能的能、能够、可以②表示必要的该、当、应当③表示愿意的敢、肯、愿意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四)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②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五) 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六)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9daf390231126edb6f1a10d2.png)
……不如等。
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有做丝?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递
进
复
句
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有进一层的意思。
不但(不仅、不光)……而且(还、并),或只在后一分句用“而且”、“并且”、“更”等,有时还用“不但”……“反而”表示。含有反诘语气的递进关系,还常用“尚且……何况”来表示。
很高兴地说
(七)
复
指
成
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者短语指同一样事物并作同一个句子成分的一种成份。
称代式复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或者短语放在句首,句中和它相应的是一个代词,称代句首的词或者短语,并作句子的同一成分。
中国***——这是多么伟大的名字啊
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这才是我们应有的风格
重迭式复指:两个词或者短语紧紧相连,从不同的角度表示同一事物,并作句子的同一成分。
我们不但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还要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这本书我看过,而且看了不止一遍。
你们连新战士的枪法尚且那么准,何况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呢?
转
折
复
句
在语义上,后一分句同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
虽 虽然(尽管)……但是(可是、却),或只在后一分句用“但”、“然而”、“只是”、“不过”、“却”等。
文章虽短,内容却很丰富。
他做的又快又好小李说得大家都笑了
(五)
定
语
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的一种成分。
形容词
红花红的花
数量词
三个人两本书
名词、代词
祖国的儿女他的书
短语
又高又大的建筑
你来的时候
(六)
状
语
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一种成分。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defc35d7fd5360cba1adb7e.png)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第一章词类和词性第一节知识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 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 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 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 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 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 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 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 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 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 基数(确数) 一、二、千、万、亿(2) 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 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 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 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1) 个体:个、位、尺、只、台、条(2) 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3) 不定量:些、点(4) 度量衡:丈、尺、里、亩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6180fd43f7ec4afe04a1df51.png)
①表示可能的
能、能够、可以
②表示必要的
该、当、应当
③表示愿意的
敢、肯、愿意
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
(四)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他写)的对联 (意义深远)的大会 (我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介宾
短语
由介词和宾语组成的短语。“介”在前,“宾”在后。
他(在教室里)看书我(从去年)就开始练习书法了
三、句子成分
成分
名称
定 义
经常用的
词或短语
举 例
(一)
主
语
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
名 词
社会主义好
代 词
看书 洗衣服 联系实际 建设中国
述补
短语
由动词或形容词(述)和对动词或形容词补充说明的词(补)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补”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得”连接,有的不用。
写得简明扼要 好得很 看完 看不完 交代清楚
主 谓
短语
由被陈述的词(主)和陈述的词(谓)两部分组成的短语。“主”在前,“谓”在后。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目
的
复
句
一个分句叙述事实或措施,另一分句说明目的。
为了 为……起见 以 以便 用以 以免 免得等。
为了写好对联,必须认真学好对联格律。
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把有关知识学好,以便有一个好的基础。
汉语语法简表精编版
![汉语语法简表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7258fd0c22590102029db4.png)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
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
醒、病、游行、觉悟
②及物动词(他动词)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
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
他做的又快又好小李说得大家都笑了
(五)
定
语
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的一种成分。
形容词
红花红的花
数量词
三个人两本书
名词、代词
祖国的儿女他的书
短语
又高又大的建筑
你来的时候
(六)
状
语
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一种成分。
副 词
刚来很好
形容词
快走慢慢地说
代 词
多么高这么说
介词结构
从北京来为人民服务
短语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无主句
只有谓语部分,没有主语部分的句子(主语部分并非省略不说,而是说不去或者不需要说出,一般不能补出来)。
下雪了。
禁止吸烟。
散会了。
独语句
在一定条件下,由一个词或一个偏正短语形成的句子。
火!
多聪明的孩子!
清晨。铁路附近的一所小学。
用
途
分
类
陈述句
叙述一件事情,或作出一个判断,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很高兴地说
(七)
复
指
成
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者短语指同一样事物并作同一个句子成分的一种成份。
称代式复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或者短语放在句首,句中和它相应的是一个代词,称代句首的词或者短语,并作句子的同一成分。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3dd58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d.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类和词性(一)知识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1)个体:个、位、尺、只、台、条(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3)不定量:些、点(4)度量衡:丈、尺、里、亩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203d94cc17552706220875.png)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23.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2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25.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26.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27.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28.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29.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0.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1.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四、单句五、复句。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40e5d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a.png)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加数量词,不能加不、很等副词,不能加时态助词“了”,包括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方位词:表示方向位置,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一般不带修饰成分。
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可以前面加副词,不能加时态助词。
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前面可以加副词,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词,多数能重叠。
能愿动词:表示可能、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不能重叠,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愿意的助动词有敢、肯、愿意。
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不能重叠,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前面可以加副词,后面能加“着”“了”“过”词,一部分能重叠。
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常和量词结合,包括基数、序数、分数、倍数和概数。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结合,名量词包括物量词,动量词含有“每”的意思。
举例:人、牛、山、水、对联、友谊、立场、观点、思想、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我、你、他、我们、你们、一副对联、不楹联、很对联、刚走、很想、醒、病、游行、觉悟、看着、看了、看过、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能、能够、可以、该、当、应当、谁、什么、哪、多少、这、那、这里、那边、敢、肯、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一、二、百、千、万、亿、第一、第二、第三、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一倍、十倍、百倍、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有的不用连词。
例如:红色和黄色;吃饭和喝水;大雨和雷电;跑步或游泳;快乐并不等于富有。
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短语,由动词和副词、介词、名词等构成。
例如:走路、看电影、吃饭、打电话、在学校、在家里、很快地跑、在公园里散步。
表示某种意义的短语,由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构成。
例如: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环境保护、健康生活、快乐研究、深入思考、丰富多彩。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简表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2a9cd76ff242336c1eb95ed5.png)
目
的
复
句
一个分句叙述事实或措施,另一分句说明目的。
为了 为……起见 以 以便 用以 以免 免得等。
为了写好对联,必须认真学好对联格律。
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把有关知识学好,以便有一个好的基础。
……也(决)不 与其
……不如等。
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有做丝?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递
进
复
句
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有进一层的意思。
不但(不仅、不光)……而且(还、并),或只在后一分句用“而且”、“并且”、“更”等,有时还用“不但”……“反而”表示。含有反诘语气的递进关系,还常用“尚且……何况”来表示。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
①性质形容词
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
②状态形容词
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
(五)
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①基 数
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 数
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 数
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 数
一倍、十倍、百倍
昨天的书展,少说也有几万人参加
四、单 句
名称
定 义
举 例
结
构
分
类
主谓句
具备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要练好基本功。
这本书很好。
省略句
依赖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省略了一个或几个成分的句子(省略了的部分,如果需要,可以确定地补出来。
船在哪儿?~在镇西北角。
谁去?我~。
你买了几本书?~五本~。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f7249f11581b6bd97f19eae2.png)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
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
醒、病、游行、觉悟
②及物动词(他动词)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
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
他做的又快又好小李说得大家都笑了
(五)
定
语
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的一种成分。
形容词
红花红的花
数量词
三个人两本书
名词、代词
祖国的儿女他的书
短语
又高又大的建筑
你来的时候
(六)
状
语
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一种成分。
副 词
刚来很好
形容词
快走慢慢地说
代 词
多么高这么说
介词结构
从北京来为人民服务
短语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无主句
只有谓语部分,没有主语部分的句子(主语部分并非省略不说,而是说不去或者不需要说出,一般不能补出来)。
下雪了。
禁止吸烟。
散会了。
独语句
在一定条件下,由一个词或一个偏正短语形成的句子。
火!
多聪明的孩子!
清晨。铁路附近的一所小学。
用
途
分
类
陈述句
叙述一件事情,或作出一个判断,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一般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前作状语。一般不能和名短语合。
①表示程度的
很、太、最、十分、非常
②表示范围的
都、全、只、统统、仅仅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f2ac50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a.png)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一、句子成分1. 主语:句子中执行动作或者是被描述的对象。
2. 谓语:句子中表达动作或状态的核心部分。
3. 宾语:句子中受动作影响或者是动作的承受者。
4.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
5.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的成分。
6. 补语: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分。
二、句子的基本结构1. 简单句:由一个主谓结构构成。
2. 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主谓结构并列排列构成的句子。
3. 复合句:由一个主要分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属分句构成的句子。
三、名词1. 分类:名词可以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2. 数量:名词可以有单数和复数形式。
3. 所有格:表示名词所有关系的词语。
4. 冠词:用于修饰名词的语法成分。
5. 量词:用于修饰名词表示数量和程度。
四、代词1. 分类: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反身代词等。
2. 作用:代词可以替代名词在句中发挥同样的作用。
五、动词1. 分类:动词可以分为实义动词和虚词(包括情态动词、助动词、系动词等)。
2. 时态:动词表示时间的变化。
常见时态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3. 语态:动词表示动作的主动或被动。
常见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4. 语气:动词表示说话人的情绪或态度。
常见语气有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等。
六、形容词1. 作用: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和代词,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特征。
2. 构成:形容词可以通过添加后缀或使用比较级和最高级来进行构成。
七、副词1. 作用: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2. 构成:一些副词可以通过在形容词后面加上“地”来构成。
八、介词1. 作用:介词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2. 常见介词:常见的介词有在、向、从、往、为等。
九、连词1. 分类:连词可以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条件连词、目的连词等。
2. 作用:连词在句子中起连接的作用,使句子具有逻辑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2c6c62775acfa1c7aa00cc2f.png)
从、自从、当
④表示状态方式的
用、以、按照
⑤表示原因的
由于、因、因为
⑥表示目的的
为、为了、为着
⑦表示比较的
比、跟、同
⑧表示排除的
除了
(九)
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只能起连接作用,不能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①表示联合关系的
和、跟、与、同、及、而、或、或者
②表示偏正关系的
看书 洗衣服 联系实际 建设中国
述补
短语
由动词或形容词(述)和对动词或形容词补充说明的词(补)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补”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得”连接,有的不用。
写得简明扼要 好得很 看完 看不完 交代清楚
主谓
短语
由被陈述的词(主)和陈述的词(谓)两部分组成的短语。“主”在前,“谓”在后。
他做得又快又好
小李说得大家都笑了
(五)
定
语
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的一种成分。
形容词
红花红的花
数量词
三个人两本书
名词、代词
祖国的儿女他的书
短语
又高又大的建筑
你来的时候
(六)
状
语
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一种成分。
副 词
刚来很好
形容词
快走慢慢地说
代 词
多么高这么说
介词结构
从北京来为人民服务
短语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他写)的对联 (意义深远)的大会(我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介宾
短语
由介词和宾语组成的短语。“介”在前,“宾”在后。
他(在教室里)看书我(从去年)就开始练习书法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归纳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357a35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2.png)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归纳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归纳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词的兼类.从归类的角度看,有的词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特征,且词义有联系,这就是词的兼类.例如:"报告"一词它能受数量结构修饰(一份报告),具有名词的语法特征;它又能受"不"修饰,能带宾语(不报告这件事),能带动态助词(报告了,报告过)具有动词的语法特征.因而,"报告"是一个兼类词,兼属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 常见的兼类词有:a,动/名兼类:领导,指示,计划,翻译,访问,损失,代表,编辑,工作报告,联系,调查,决定等.b,形/动兼类:端正,丰富,明白,团结,辛苦,密切,热,紧,充实,低突出,活跃,活,红,方便,繁荣,明确,等.c,形/名兼类:理想,精神,经济,道德,矛盾,科学,困难,幸福,标准等.d介/动兼类: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等。
例:他为谁为大家.(动词)/ 我们为人民服务.(介词)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 。
今天我们比技巧.(动词) / 你比他强.(介词)e介/连兼类:"因为,由于,和,跟,同,与"等。
可以用如下方法区别:A.“和,跟,同,与”作为连词,它们表示并列,所连接的各部分平等,不分主次,因此可以互换位置而意思不变.如:"他和我都去过北京"换成"我和他都去过北京"意思不变.。
作为介词,它们前后两部分有主次之分,不能互换.若调换位置,意思就变了.如:我和他谈过这件事.(以"我"为主)/他和我谈过这件事.(以"他"为主)B.“因为,由于”二者作连词和作介词的意义相同。
区别在于:作连词用时,连接的是分句;作介词用时,连接的是名词性词语.如:由于他身体不太好,老师不让他参加校运会.(连词) / 由于健康原因,老师不让他参加校运会.(介词)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四、单句五、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表格整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表格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8ce60afad6195f312ba694.png)
只有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依靠群众。
因
果
复
句
前一分句提出原因,后一分句说明结果。
因为……所以 由于
……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可见)等。
由于革命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不可战胜的。
改革开入二十年来,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今天是国庆节。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疑问句
提出疑问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难道不是最可受的人吗?
祈使句
表示禁止、命令、请求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语气强烈时,也可用感叹号。
你要注意身体。你要勤奋刻苦。出发!禁止吸烟。不准讲话!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①表示可能的
能、能够、可以
②表示必要的
该、当、应当
③表示愿意的
敢、肯、愿意
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
(四)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他写)的对联 (意义深远)的大会(我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介宾
短语
由介词和宾语组成的短语。“介”在前,“宾”在后。
他(在教室里)看书我(从去年)就开始练习书法了
三、句子成分
成分
名称
定 义
经常用的
词或短语
举 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补
短语
由动词或形容词(述)和对动词或形容词补充说明的词(补)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补”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得”连接,有的不用。
写得简明扼要 好得很 看完 看不完 交代清楚
主谓
短语
由被陈述的词(主)和陈述的词(谓)两部分组成的短语。“主”在前,“谓”在后。
①表示喜悦的
哈哈
②表示悲痛的
唉、哎哟
③表示愤怒的
哼、呸
④表示惊讶的
唉呀、咦
⑤表示呼唤的
喂
⑥表示答应的
嗯、唉
(十二)
拟声词
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①经常充任修饰语。
②能单说。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水声
嘟嘟!摩托车开来了。
二、短 语
名称
定 义
成的短语。有的用连词“和”、“或”、“并且”等连接,有的不用。
名 词
我写字,你读书
代 词
大家喜欢他
短语
我们要学习对联格律和有关知识
我看见他来了
(四
补语
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作补充说明的成分,指出行为动作的情况、结果、可能性,动作延续的时间或者性状的程序
③表示时间的
从、自从、当
④表示状态方式的
用、以、按照
⑤表示原因的
由于、因、因为
⑥表示目的的
为、为了、为着
⑦表示比较的
比、跟、同
⑧表示排除的
除了
(九)
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只能起连接作用,不能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①表示联合关系的
和、跟、与、同、及、而、或、或者
②表示偏正关系的
①介词后边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
②不能重迭。
③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谓语,必须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边组成介词结构。
④介词结构也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语,它在句中主要是作状语,有少数也能作补语或定语。
①表示对象、关系的
把、被、对、对于、关于、连、周
②表示处所、方向的
在、向、从、往、朝
他天天锻炼身体
短语
群众的智慧无穷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学习语法很有必要
想明白是说话前必须注意的事情
干部深入基层很有必要
(二)
谓
语
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
动 词
他走了
敌人全被消灭了
形容词
身体健康
叶子红了
短语
他又说又笑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三)
宾语
动词后边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的对象、结果等,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表
一、词 类
名称
定 义
语法特点
类 别
举 例
(一)
名词
(附)
方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
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
①具体名词
人、牛、山、水、对联
②抽象名词
友谊、立场、观点、思想
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
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一般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前作状语。一般不能和名短语合。
①表示程度的
很、太、最、十分、非常
②表示范围的
都、全、只、统统、仅仅
③表示时间的
正、刚、又、曾经、终于
④表示否定的
不、未、没有(看见)
⑤表示语气的
偏偏、也许、简直、难道
(八)
介词
起转介作用的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他写)的对联 (意义深远)的大会 (我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介宾
短语
由介词和宾语组成的短语。“介”在前,“宾”在后。
他(在教室里)看书我(从去年)就开始练习书法了
三、句子成分
成分
名称
定 义
经常用的
词或短语
举 例
(一)
主
语
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
名 词
社会主义好
代 词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①表示可能的
能、能够、可以
②表示必要的
该、当、应当
③表示愿意的
敢、肯、愿意
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
(四)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
①性质形容词
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
②状态形容词
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
(五)
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①基 数
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 数
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 数
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 数
一倍、十倍、百倍
个人和集体 赞成或反对 讨论并且通过了 多快好省 伟大、光荣、正确的
偏正
短语
由中心词(正)和对中心词起修饰作用的词(偏)两部分组成的短语。“偏”在前,“正”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的”、“地”连接,有的不用。
精妙的对联 好孩子 不断地提高 认真学习
动宾
短语
由动词(述)和被动词支配的词(宾)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宾”在后。又称动宾短语。
⑤概 数
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六)
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②单音节量词能重迭,重迭之后含有“每”的意思(个个、条条是每个、每条的意思)
①名量词(物量词)
一个(人)、一把(鐮刀)、一屋子(人)、这匹(马)、那头(猪)
②动量词
去一次、说一遍、看一眼
(七)
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
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
(二)
代词
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
①人称代词
我、你、他、我们、你们
②指示代词
这、那、这里、那边
③疑问代词
谁、什么、哪、多少
(三)
动词
(附一)
能愿动词
(助动词)
(附二)
趋向动词
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
如果、只要、因为、虽然、即使、不但
(十)
助词
附着在词、短语、句子后,起辅助作用的词。
①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
②每个词的个性很强。
①结构助词
的、地、得
②时态助词
着、了、过
③语气助词
吗、呢、吧
(十一)
叹词
表示感慨、应答的词。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不同其他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发生特定的关系,也不充当一般的句子成分,它能独立成句。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
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
醒、病、游行、觉悟
②及物动词(他动词)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
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