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丁车场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建设要求

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建设要求

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建设要求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建设:挑战与卓越的融合在现代运动竞技领域,赛车运动以其独特的速度、激情和策略吸引了无数狂热爱好者。

而全地形专业赛车场的建设,更是这项运动发展的重要基石,它不仅为赛车手提供了极致的比赛环境,也是推动赛车科技和设计进步的关键平台。

本文将深入探讨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建设的核心要求,从选址、设计、设施配置到运营维护等多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选址与地理条件首先,选址是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建设的首要环节。

理想的场地应具备良好的地质稳定性,以确保赛道的安全性。

这意味着需要选择地层坚实,排水良好,土壤不易松动的地方。

同时,地形要具有一定的起伏和变化,以便提供多样化的赛道设计,满足不同类型的赛车比赛需求,如沙漠越野、山地竞速等。

二、赛道设计赛道设计是全地形专业赛车场的灵魂,它既要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和观赏性,又要考虑赛车的性能和驾驶者的安全。

设计师需精心规划直线加速区、弯道、坡道、跳台等元素,确保每个部分都能充分测试赛车的操控性、动力和悬挂系统。

此外,还要考虑到天气因素,如雨水、冰雪等,设计相应的防滑和排水设施。

三、设施建设1. 赛道设施:包括起终点线、计时设备、维修区、车辆检查区等,这些设施必须精确无误,以保证比赛的公正进行。

同时,安全设施如防护栏、应急救援设备以及消防系统也至关重要。

2. 观众设施:观众席的布局和视野应得到充分考虑,提供舒适的观赛环境。

大型显示屏、音响系统、餐饮和休息区域也是必不可少的。

3. 环保设施: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性,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应配备雨水收集系统、废物处理设施以及绿色能源供应,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技术与创新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建设不仅要满足现有的竞赛需求,还要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例如,引入先进的赛道照明系统,提高夜间赛事的安全性;使用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分析赛车性能和赛道状况,提升赛事管理效率。

五、运营与维护运营阶段,专业的赛事管理团队和后勤保障队伍是关键。

某国际赛车场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

某国际赛车场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

某国际赛车场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概述某国际赛车场的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是关键性工作,在赛车场的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1. 技术原理赛车场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的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结构设计:根据赛车场的功能需求和场地条件,进行结构设计,确定钢结构的类型、规格和布置方案等。

- 施工工艺: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工艺,包括搭设脚手架、进行钢柱的定位和安装、连接件的焊接和固定等。

-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工人的安全。

-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钢结构的安装质量和稳定性。

2. 施工流程赛车场钢结构安装的施工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准备工作:确定施工资源,包括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等。

2. 脚手架搭设:根据设计要求,安装脚手架,提供施工的支撑和工作平台。

3. 钢柱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柱的定位、安装和固定,确保位置和垂直度准确。

4. 连接件焊接:对钢构件进行连接件的焊接,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质量。

5. 钢梁安装:将钢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固定,确保位置和水平度准确。

6.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7. 质量控制: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钢结构安装质量和稳定性。

8. 完工验收:进行最后的完工验收,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3. 注意事项在赛车场钢结构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事项: - 安全第一: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 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加强质量检查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稳定性。

- 施工计划: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卡丁车场建设规范

卡丁车场建设规范

卡丁车场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卡丁车场的分类和场地建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卡丁车场的设计、鉴定检验和注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册日期的应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的协议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96 卡丁车分类与注册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卡丁车场 karting circuit设有封闭环型跑道及相应的设施,用作卡丁车比赛、卡丁车训练和卡丁车普及活动的专用场所。

3.2跑道 track起点与终点在同一地点,供卡丁车行驶而专门建造的封闭环形道路。

4•卡丁车场的分类根据场地功能的不同,卡丁车场分为室外竞赛型卡丁车场、室外普及型卡丁车场和室内卡丁车场三类。

5•场地要求5.1 通用要求卡丁车场的布局、跑道、附属设施和相关建设都要符合安全要求。

用于经营的卡丁车场,在经营期间,其噪声应符合环境保护国家标准的规定。

卡丁车场上使用的卡丁车应符合 GB 19196 的规定。

5.1•跑道的要求5.2•跑道的长度、直线路段宽度和弯道宽度的规定跑道的长度、直线路段宽度和弯道宽度要符合表 1 的要求表 1 跑道的长度、直线路段宽度和弯道宽度的规定单位为米5.2.2 直线路段最大长度的规定跑道的发车线与终点线设在直线路段的中间位置。

跑道直线路段的最大长度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直线路段最大长度的规定单位为米5.2.3•跑道路面的要求5.2.3.1•材料室外卡丁车场的跑道路面材料应为同一改性沥青,室内卡丁车也可以使用混凝土或其他硬质材料建造。

5.2.3.2•跑道路面的质量跑道路面要符合下面的质量要求:a•压实度:表层压实度不小于 94% (核子仪测定)b•平整度:沥青碎石路面面层平整度(最大间隙)不大于 5mm ;沥青贯入路面面层屋平整度(最大间隙)不大于 10mm ;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铺装面层平整度(最大间隙)不大于 5mm 。

中国卡丁车锦标赛暨中国青少年卡丁车锦标赛车辆技术规则

中国卡丁车锦标赛暨中国青少年卡丁车锦标赛车辆技术规则

2014年中国卡丁车锦标赛暨中国青少年卡丁车锦标赛比赛规则一、前言二、比赛级别定义三、车辆技术要求1. 动力部分2.7 座椅1.1 发动机2.8 踏板1.2 排气管2.9 油箱2. 车身部分 2.10 制动2.1 车身 2.11 转向2.2 车架 2.12 车重2.3 保险杠3. 轮胎和轮辋2.4 底板3.1 轮胎2.5 悬架3.2 轮辋2.6 传动 4. 噪音检测及处罚·362·一、前言本文根据国际汽联卡丁车委员会颁布的2013年国际卡丁车规则、2013 CIK-FIA公告、国内卡丁车赛比赛通则制定。

若发生文字争议,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依据CIK-FIA规则英文版享有解释权。

二、比赛级别定义公开组:发动机定义见第1.1条;车架必须为CIK-FIA注册产品。

国家甲级(NCA):发动机定义见第1.1条;车架可为CIK-FIA 注册或FASC批准使用产品。

国家乙级(NCB):发动机为YAMAHA KT100SD,见第1.1条;车架为FASC批准使用产品。

国家少年组(NCJ):车辆要求同NCB,对参赛选手年龄有限制。

三、车辆技术要求1. 动力部分1.1 发动机-公开组- 可使用IAME-X30发动机- 可使用VORTEX-ROK125发动机- 可使用ROTAX-MAX125发动机- 可换装水箱 X30可换空气滤清器(口径 22mm-23mm)- 必须是原装。

禁止任何行式的改装。

-国家甲级(NCA)发动机:1. 原装VORTEX-ROK 125发动机。

·363·化油器:必须使用原厂的DELL ORTO VHSH 30化油器。

化油器喷嘴:只可以更换高转速喷嘴(HIGH SPEED JET)但必须是DELL ORTO产品。

其他地方不可改装及打磨。

机器零件:必须使用VORTEX-ROK 125的原厂零件。

点火:VORTEX-ROK 125专用点火,不可改装。

空气滤清器:必须为VORTEX-ROK 125专用。

室外卡丁车赛道施工方案

室外卡丁车赛道施工方案

室外卡丁车赛道施工方案一、土地选址与评估选址原则: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结构稳定、交通便利的区域,确保场地周边无高压线、危险源等安全隐患。

评估内容:对土地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土壤承载力、地下水位、地下管线等情况,确保赛道建设安全。

二、赛道设计与规划设计理念:赛道设计应符合卡丁车运动特性,保证驾驶体验的同时注重安全性。

规划内容:合理规划赛道布局、宽度、弯道半径、缓冲区等参数,确保赛道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材料采购与检验材料选择: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如混凝土、沥青、钢材等。

检验要求:对采购的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四、基础施工与准备场地平整:对选址区域进行土地平整,确保场地表面平整无杂物。

基础处理: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对土地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加固地基、排水设施等。

五、赛道建设施工施工顺序:按照赛道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先进行基础层铺设,再进行面层铺设。

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确保赛道施工质量。

六、安全设施安装防护设施:在赛道周围设置防护栏、防护网等设施,防止车辆冲出赛道。

指示标志:设置清晰明确的指示标志,指引驾驶员正确行驶。

七、赛道测试与调整测试内容:在赛道建成后进行全面测试,包括赛道平整度、弯道角度、加减速性能等。

调整措施:根据测试结果对赛道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确保赛道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八、后期维护与保养维护内容:定期对赛道进行清扫、除草、修补等维护工作,保持赛道良好的使用状态。

保养措施:对赛道进行定期保养,如涂刷防水涂料、修补损坏部分等,延长赛道使用寿命。

本施工方案仅供参考,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室外卡丁车赛道建设的顺利进行。

卡丁车场所检查技术规范

卡丁车场所检查技术规范

1前言本技术规范属于体育场所开放条件检查方法系列之一。

为贯彻实施《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2部分:卡丁车场所》国家标准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体育场所开放条件检查,保障卡丁车运动安全,提高卡丁车场所经营效率,引导卡丁车场所技术进步,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提出。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冯连世、陈雪龄、安建华、张彦群、黄希发、赵华、韩云。

2卡丁车场所开放条件检查方法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卡丁车场所开放必需的从业人员资质、场地及设施设备、卫生、环境和安全保障等条件的检查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卡丁车场所开放条件检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19079.2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2部分:卡丁车场所GB 19196 卡丁车分类与注册GB 4569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定置噪声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30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T 1462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 17093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GB/T 18204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3 检查内容及方法检查内容分为从业人员资格、场地及设施设备条件、卫生环境管理要求和安全保障4部分,共94项条款,其中标有▲的条款为重点检查条款,其余为一般检查条款。

现场检查方式分为初次检查和跟踪检查。

初次检查的内容应包括全部检查条款,跟踪检查的内容应包括全部重点检查条款和从一般检查条款中随机抽查50%的条款,且随机抽查条款应覆盖上年度的不合格条款。

检查方法包括查看相关证明、现场观察、现场检测、人员交谈、审查相关制度和记录等。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全14部分).doc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全14部分).doc

第1部分 : 游泳场所1范围GB19079 的本部分规定了游泳场所开放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各类游泳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GB19079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核素限量标准GB 9667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8 体育馆卫生标准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7093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 19079 的本部分。

3.1游泳场所swimming place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游泳运动训练、健身、比赛等活动的室内外水面(域)及其设施设备。

注:游泳场所包括人工游泳场所和天然游泳场所。

3.1.1人工游泳场所artificial swimming pool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各类室内外人工游泳池、游泳馆、游乐嬉水池等。

3.1.2天然游泳所natural swimming place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江、河、湖、海天然水域及其设备。

4从业人员资质4.1救生员、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 游泳 ) 、水质处理人员、医务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等职业人员,须持国家有关执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

4.2 服务人员必须每年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取得身体健康合格证后方能上岗。

5经营设施设备条件5.1 人工游泳场所5.1.1 游泳池应符合下列规定:——已建成的人工游泳池 ( 单个池 ) 水面面积不小于 25 ㎡;新建人工游泳池 ( 单个池 ) 水面面积不小于100 ㎡。

——游泳池壁及池底必须光洁。

不渗水,呈浅色,建筑质量符合国家建筑规范要求 , 使用的建筑材料符合 GB6566 要求。

体育设施、场地及相关标准汇编

体育设施、场地及相关标准汇编

体育设施、场地及相关标准汇编第1部分体育设施及场地标准GB/T14833-1993塑胶跑道GB17498-1998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T18266.1-2000体育场所等级的划分第1部分:保龄球馆星级的划分及评定GB/T18266.2-2002体育场所等级的划分第2部分:健身房星级的划分及评定GB19079.1-200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部分:游泳场所GB19079.2-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2部分:卡丁车场所GB19079.3-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3部分:蹦极场所GB19079.4-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4部分:攀岩场所GB19079.5-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5部分:轮滑场所GB19079.6-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6部分:滑雪场所GB19079.7-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7部分:滑冰场所GB19079.8-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8部分:射击场所GB19079.9-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9部分:射箭场所GB19079.10一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0部分:潜水场所GB19079.11-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1部分:漂流场所GB19079.12-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2部分:滑翔伞场所GB19079.13-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3部分:热气球场所GB19079.14-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4部分:动力滑翔伞场所GB19194-2003竞赛类卡丁车通用技术条件GB19195-2003普及(娱乐)类卡丁车通用技术条件GB19196-2003卡丁车分类与注册GB19197-2003卡丁车场建设规范GB19272-2003健身器材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T19851.11-200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GB/T19995.1-2005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足球场地天然草面层GB/T19995.2-2005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综合体育场馆木地板场地GB/T19995.3-2006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3部分:运动冰场GB/T20033.2-2005人工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网球场地GB/T20033.3-2006人工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3部分:足球场地人造草面层GB/T20394-2006体育用人造草JGJ31-2003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T191-2006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技术要求QB/T2575-2002保龄运动成套设备QB/T2601-2003体育场馆公共座椅QB/T3910-1999自由体操场地TY/T1001.1-2005体育场馆设备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LED显示屏TY/T1002.1-2005体育照明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室外足球场和综合体育场TY/T1003-2005游泳、跳水、水球和花样游泳场馆使用要求和检验方法第2部分体育公共场所安全卫生标准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8408-2000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全GB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8-1996体育馆卫生标准GB9670-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1615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T16767-1997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GB/T17093-1997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GB/T17217-1998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17218-1998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GB19085-2003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第3部分体育公共场所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10001.1-200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2-200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10001.3-2004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3部分:客运与货运GB/T10001.4-2003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4部分:体育运动符号GB/T10001.5-200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5部分:购物符号第4部分相关法律法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办法。

户外卡丁车建设方案

户外卡丁车建设方案

户外卡丁车建设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受限。

而户外运动则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放松方式。

卡丁车运动因其速度快、刺激性强、趣味性高而备受青睐。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考虑在市区边缘或乡村地区建设户外卡丁车赛道。

前期准备地理位置选择建设地点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要素:1.土地面积:卡丁车赛道需要占用较大的土地面积,一般建议选用荒地或未被开发的宅基地。

自己购买土地或与别人合作租赁均可。

2.交通便利程度:卡丁车赛道外围需要建设充足的停车场,同时需要有便捷的道路将比赛场地与城市联络起来,方便车手和观众前来观赛。

3.环境条件:卡丁车赛道建设需要注意周边环境条件,避免影响到土地利用,破坏生态环境。

赛道设计卡丁车赛道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赛道的长度、曲线的转角、最高速度,是影响比赛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标准卡丁车赛道的长度在400-1000米之间,赛道两侧宽度大约为8-10米,最高时速在25-60公里之间。

2.赛道上的障碍物和装置:为提高比赛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赛道可以设置跨度、弯道、翻到、桥梁等障碍。

同时,必须保证设备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3.比赛用具:比赛用具包括卡丁车、安全头盔、手套等配备,需要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经济投入一般来说,卡丁车赛道的建设需要有相当的经济投入。

具体的费用包括土地的购买或租赁费、设备费用、赛道修建费、人工费用、水电费、保险费等。

因此,在建设卡丁车赛道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投资预算和评估。

实施方案土地开发选择合适的土地后,首先需要进行相应的土地开发工作,如清理固体和液体垃圾、砍伐无用树木、平整场地,等等。

设备购置卡丁车赛道的基本设备包括卡丁车、头盔、手套、赛道道具等。

需要选择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的设备,保证赛事的安全性和观赛者的舒适体验。

赛道修建赛道的建设需要遵循民事建筑设计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出入口、波纹地面、护栏和遮阳棚等设施的设计。

同时,需要让设计师、施工队伍、管理者进行充分的沟通,确保赛道的实现方案、品质标准和见效日期等方面达成一致。

标准体育场地的内容及标准尺寸

标准体育场地的内容及标准尺寸

标准体育场地的内容及标准尺寸。

1、体育场:指有6条以上标准400米跑道、场地中心含有足球场、并建有固定看台的运动场。

(观众座席不少于500个)2、体育馆:指有固定看台可供训练比赛的室内体育设施。

座席数不少于500个。

不包括半封闭的室内体育设施。

3、游泳馆、跳水馆、室内(外)游泳池、室内(外)跳水池:指有固定看台或无固定看台可供游泳、跳水或戏水活动的室内体育设施。

室内游泳场地为全封闭的场地,室外游泳场为露天或大部分露天场地。

室内标准池为25米×10米以上,室外标准池为50米×25米。

4、有固定看台灯光球场:指有固定看台和固定灯光设备,可供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训练比赛用的室外体育场地。

灯光球场地面积不应小于26米×14米,四周各有2米的缓冲区。

5、综合房(馆):指同一建筑物内多层或分割独立的可同时开展两个以上运动项目的室内体育场地。

6、田径房(馆):指有200米以上环形跑道、供田径运动训练的室内体育场地。

7、篮球房(馆):其场地长宽不应小于26×14米,还应保留底线外2米、边线外2米的缓冲区。

8、排球房(馆):其场地长宽不应小于18×9米,还应保留底线外3米、边线外3米的缓冲区。

9、手球房(馆):其场地长宽不应小于40×20米,还应保留底线外2米、边线外1米的缓冲区。

10、体操房(馆):其场地长宽不应小于40×25米。

11、羽毛球房(馆):其场地长宽不应小于13.4×5.18米,还应保留底线外2米、边线外1米的缓冲区。

12、乒乓球房(馆):其场地面积不应小于192平方米。

13、武术房(馆):其场地长宽不应小于14×8米。

14、摔跤柔道房(馆):其场地长宽不应小于14×14米。

15、举重房(馆):其举重台长宽不应小于4×4米。

16、击剑房(馆):其剑道尺寸不应小于14×2米,长向每边留7米,宽向每边留3米。

体育设施、场地及相关标准汇编

体育设施、场地及相关标准汇编

第1部分体育设施及场地标准GB/T14833-1993塑胶跑道GB17498-1998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T18266.1-2000体育场所等级的划分第1部分:保龄球馆星级的划分及评定GB/T18266.2-2002体育场所等级的划分第2部分:健身房星级的划分及评定GB19079.1-200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部分:游泳场所GB19079.2-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2部分:卡丁车场所GB19079.3-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3部分:蹦极场所GB19079.4-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4部分:攀岩场所GB19079.5-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5部分:轮滑场所GB19079.6-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6部分:滑雪场所GB19079.7-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7部分:滑冰场所GB19079.8-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8部分:射击场所GB19079.9-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9部分:射箭场所GB19079.10一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0部分:潜水场所GB19079.11-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1部分:漂流场所GB19079.12-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2部分:滑翔伞场所GB19079.13-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3部分:热气球场所GB19079.14-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4部分:动力xx场所GB194-2003竞赛类卡丁车通用技术条件GB195-2003普及(娱乐)类卡丁车通用技术条件GB196-2003卡丁车分类与注册GB197-2003卡丁车场建设规范GB19272-2003健身器材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T19851.11-200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GB/T19995.1-2005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足球场地天然草面层GB/T19995.2-2005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综合体育场馆木地板场地GB/T19995.3-2006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3部分:运动冰场GB/T20033.2-2005人工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网球场地GB/T20033.3-2006人工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3部分:足球场地人造草面层GB/T20394-2006体育用人造草JGJ31-2003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T191-2006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技术要求QB/T2575-2002保龄运动成套设备QB/T2601-2003体育场馆公共座椅QB/T3910-1999自由体操场地TY/T1001.1-2005体育场馆设备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LED显示屏TY/T1002.1-2005体育照明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室外足球场和综合体育场TY/T1003-2005游泳、跳水、水球和花样游泳场馆使用要求和检验方法第2部分体育公共场所安全卫生标准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8408-2000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全GB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8-1996体育馆卫生标准GB9670-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1615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T167-1997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GB/T17093-1997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GB/T17217-1998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17218-1998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GB19085-2003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第3部分体育公共场所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10001.1-200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2-200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10001.3-2004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3部分:客运与货运GB/T10001.4-2003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4部分:体育运动符号GB/T10001.5-200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5部分:购物符号第4部分相关法律法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GB19079.1—200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GB19079.1—200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GB19079.1—200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部分: 游泳场所1.范围GB19079 的本部分规定了游泳场所开放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各类游泳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1907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核素限量标准GB 9667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8 体育馆卫生标准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 17093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 19079的本部分。

3.1游泳场所 swimming place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游泳运动训练、健身、比赛等活动的室内外水面(域)及其设施设备。

注:游泳场所包括人工游泳场所和天然游泳场所。

3.1.1人工游泳场所 artificial swimming pool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各类室内外人工游泳池、游泳馆、游乐嬉水池等。

3.1.2天然游泳所 natural swimming place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江、河、湖、海天然水域及其设备。

4.从业人员资质4.1救生员、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 游泳) 、水质处理人员、医务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等职业人员,须持国家有关执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

4.2 服务人员必须每年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取得身体健康合格证后方能上岗。

5.经营设施设备条件5.1 人工游泳场所5.1.1 游泳池应符合下列规定:——已建成的人工游泳池( 单个池) 水面面积不小于25㎡;新建人工游泳池( 单个池) 水面面积不小于100㎡。

——游泳池壁及池底必须光洁。

卡丁车赛场建造标准

卡丁车赛场建造标准

卡丁车卡丁车运动是汽车运动的一种类型,也是一项适合全民参与的兼具娱乐性和竞技性的体育运动。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推动“中小型赛车场建设”等相关政策出台,大众对卡丁车运动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新一轮卡丁车场的建设热潮已经来临。

卡丁车与度假村缘份特厚,大陆早期的卡丁车赛场都建在度假村,如深圳的香密湖度假村、上海的白玉兰度假村和坤明湖度假村、浙江的之江宾馆等。

而且度假村向来以新颖、丰富的娱乐项目为吸引游客的手段,加上度假村内空地多,卡丁车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娱乐项目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度假村所采纳。

卡丁车赛场的服务人群以前来赛车旅游国际度假村体验赛车项目游客的家属为主。

卡丁车因其危险性远低于赛车项目,而娱乐性高于赛车,成为度假村内游客中孩子、年轻女性以及零基础又想逐步接触F3赛车的游客的首选体验项目。

卡丁车场建设标准1.赛道长度赛道长度为赛道中心线在三维空间里的曲线长度。

本卡丁车场赛道长度约为1500米。

2.赛道容量赛道容量n(辆)表示单场赛事参赛卡丁车可同时发车的最大数量,通过下式计算:竞速赛:n = L/28;耐力赛:n = L/20式中,L:赛道长度,以米计。

根据赛道和安全设施的情况以及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有关规定,本赛道容量为竞速赛:单场赛事参赛卡丁车可同时发车数不应大于36 辆;耐力赛:单场赛事参赛卡丁车可同时发车数不应大于51 辆;3.赛道宽度赛道宽度为赛道左右边线之间的距离。

足够的赛道宽度是为满足竞赛的基本需求,也是为保证当发生车辆事故时,赛道留有充足的空间不致比赛中断。

本卡丁车场赛道宽度预设为12米之间,赛道宽度变化平顺过渡。

相邻赛道边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6 米,是否需要在相邻两段赛道之间增加安全设施由赛道检查官根据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赛道安全仿真结果确定5. 赛道坡度纵坡:不大于4%,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论证,最大纵坡上限为5%。

卡丁车的种类及技术规则---精品资料

卡丁车的种类及技术规则---精品资料

卡丁车的种类及技术规则按“国际卡丁车运动规则”规定,卡丁车按其使用发动机划分为两个组别五个等级,十一种类型。

第一组:第一等级:方程式卡丁车(包括4种类型):类型:(1)超A级方程式:无变速箱、二冲程发动机100cc、汽车器喉管直径32毫米、重量140千克(注:重量指赛车重+着装后车手重量)。

(2) A级方程式:无变速箱、二冲程发动机100cc、汽车器喉管直径32毫米、重量140千克。

(3) C级方程式:3—6档变速、二冲程发动机125CL、短赛道重165千克、长赛道重量170千克。

(4) E级方程式:三档变速、二冲程发动机250cc、重量180千克。

第二组:第二等级:国际A级卡丁车(包括7种类型):(5)国际A级:无变速箱、二冲程发动机100cc、汽化器喉管直径24毫米、活塞行程最小48.5毫米、最大 54.5毫米、重量140千克。

(6)国际A级(少年级):无变速箱、二冲程发动机100cc、活塞行程最小46毫米、最大54.4毫米、重量125 —130千克。

第三等级:国际B级:(7)国际B级:无变速箱、二冲程发动机135cc、重量145千克。

第四等级:国际C级(包括三种类型):(8)国际C级:3—6档变速、二冲程发动机125cc、短道165千克、长赛道170千克。

(9)国际C级“苏丹”:无变速箱、二冲程125cc、重量140千克。

(10)国际C级(少年级):无变速箱、二种125cc、重量:135千克。

第五等级:国际E级:(11)国际E级卡丁车:三档变速、二冲程250cc、重量160千克。

卡丁车场地技术规则卡丁车场地是由赛道和封闭停车场、维修区、赛事控制中心、新闻中心、观众看台、防撞设施、救设施、消防设施、办公设施、生活设施等组成。

“国际卡丁车规则”要求,供举办国际卡丁车比赛的永久性路线长度至少700米。

供举办国际汽联卡丁车联合会锦标赛、大奖赛、杯赛的路线长度至少1000米。

赛道要求无变速箱卡丁车:最多1500米;有变速箱卡丁车:最多2500米。

卡丁车跑道规划方案 (2)

卡丁车跑道规划方案 (2)

卡丁车跑道规划方案引言卡丁车运动作为一项风靡全球的体育比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热爱和追捧。

卡丁车跑道则是展现卡丁车运动和比赛的重要场所。

跑道设计合理与否不仅会影响比赛的结果和比赛者的安全,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比赛的观赏度和赛事的成功与否。

本文旨在探讨卡丁车跑道的规划方案,以期为卡丁车跑道的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

卡丁车跑道规划卡丁车跑道的规划,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场地面积、赛道线路、安全保障、比赛观赏度、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以上几方面依次探讨。

场地面积卡丁车跑道要求平坦、无杂物、无积水。

场地面积越大,可以设计更多的赛道线路,增强了跑道的观赏性。

当然,场地面积也不能过大,以免影响比赛者的视线和耗费过高的场地租金。

一般来说,1万平方米左右的场地足以满足卡丁车赛事的需要。

赛道线路赛道需要满足安全、公平、刺激、观赏等要求。

可根据场地面积和使用目的设计不同长度和不同复杂度的赛道。

考虑到卡丁车比赛的特点,建议设计四条左右的线路,每条3米到5米宽。

线路的形状应该多种多样,稍微弯曲、大小不一的直角转弯和连续的U型弯等设计都可以使比赛更加有趣。

安全保障卡丁车赛事需要严格把控安全风险。

在设计卡丁车跑道时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作为安全缓冲区。

比如在最小转弯处,至少应该留有4米的安全缓冲区域,以免比赛者在车速较高时难以应对突发事件。

跑道的各个转弯必须设有护栏,以保护比赛者不会跑出赛道或被其他车撞击。

同时跑道的设计也应该尽可能避免其他潜在的安全隐患。

比赛观赏度卡丁车比赛的观赏度相对较高,因此跑道的设计也应注重比赛的观赛体验。

在每个转弯的两侧应该预留观众观赛区域,并设有一些休息区域和售卖饮食的小型餐车,供观众享用。

同时,当日跑道中央可以设置瞭望高台,被高台围绕的区域可以用来展示赞助商和广告推广。

设施建设除了考虑到运动员和观察员的需要,跑道的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其他服务设施的建设,例如:停车场、服务台、更衣室、浴室、厕所和医疗急救设施等。

户外卡丁车规划方案

户外卡丁车规划方案

户外卡丁车规划方案1. 前言户外卡丁车作为一种极具挑战性和刺激性的运动,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

本文旨在探讨户外卡丁车运动的规划方案,以期可以为搭建户外卡丁车赛道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2. 环境要求户外卡丁车赛道的规划应当考虑到场地的环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地形、场地面积、周围环境等。

2.1 地形户外卡丁车赛道的地形应当优先选取平坦、平缓的地形。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形变化对车辆运动的影响,如急坡、急降等势必会对车手的操控带来很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因此在选址时应避免这些地形。

2.2 场地面积户外卡丁车赛道的场地面积决定了赛道长度和宽度,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场地面积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每条赛道的长度应在600-800米左右,最短不得低于400米;赛道宽度建议为6 - 10米,场地面积越大,则赛车活动的空间也就越大。

2.3 周围环境户外卡丁车赛道的周围环境也需要重视。

在选址时,应优先选择离城市繁华地段和生活区较远,且噪音环境较好的区域。

此外,赛道周围的建筑、树木等也需要注意保护,以免影响车手行驶安全。

3. 赛道规划户外卡丁车赛道的规划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一个合理的规划不仅可以确保车手的安全,还可以让比赛更具挑战性和观赏性。

3.1 赛道长度如前所述,户外卡丁车归纳的赛道长度应当在600-800米左右。

选址时也需考虑道路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以及能否通过工程手段实现升高和降低难度等。

3.2 赛道宽度户外卡丁车赛道的规划还需要考虑车道宽度。

如前所述,对于一般的户外卡丁车赛道,赛道宽度建议为6-10米,车道数量在4-6条左右。

此外,车道宽度还应考虑到车手速度、载重及加速度等因素,以避免拐弯时车辆横滑或失控等安全事件发生。

3.3 车手安全户外卡丁车赛道规划还需要考虑车手安全问题。

在规划时应当遵照相关规范,规划出足够的安全缓冲区,以便车手在车辆出现故障或者发生事故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减速刹车或避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M 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协会标准QM/TS B01-2017卡丁车场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of Karting Circuit2017-12-20 试行版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 发布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协会标准卡丁车场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of Karting CircuitQM/TS B01-2017主编单位: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同济大学上海詹妮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试行日期:2017年12月20日前言卡丁车运动是汽车运动的一种类型,也是一项适合全民参与的兼具娱乐性和竞技性的体育运动。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推动“中小型赛车场建设”等相关政策出台,大众对卡丁车运动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新一轮卡丁车场的建设热潮已经来临。

卡丁车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近年来卡丁车车辆性能不断提升,对卡丁车场地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现有各类卡丁车场百余个,场地设施条件参差不齐,现行国标发布十余年来尚未结合国际汽车联合会-卡丁车委员会最新的卡丁车场运动规则、安全标准和中国卡丁车高速发展的现状及时修改完善,对规范场地建设的指导作用日渐减弱。

因此亟需一套新标准予以替代。

本标准由国内赛道安全技术领域的专业单位及专家起草,参考最新的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和现状,对竞速型卡丁车场的建设规范和等级划分做了明确的规定。

本标准(试行版)已通过专家论证会评审,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批准,现予以发布。

本标准及实施细则将于2017年3月发布,2017年7月1日执行。

请各有关单位在试行期间,将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函告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地址:北京市体育馆路9号,邮编:100763)。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归口。

主编单位: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同济大学上海詹妮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技术安全部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运动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姚启明赛车场设计与安全研究中心主要起草人:姚启明主要编辑人:沈一川主要审查人:赖宝贵编审委员会主任:詹郭军方守恩副主任:林洁杨光宇万和平姚启明委员:羡桐春赖宝贵张涛陈名胜沈一川姚元森郭晓雨简建正康洪伟张国江目次1总则 ........................................................................................................... - 1 -2术语和定义 ................................................................................................. - 2 -3基本规定 ..................................................................................................... - 5 -3.1卡丁车场等级划分 . (5)3.2卡丁车场分类 (5)4赛道特征 ..................................................................................................... - 7 -4.1赛道长度 .. (7)4.2赛道容量 (7)4.3赛道宽度 (8)4.4赛道坡度 (8)4.5发车直道和发车位 (8)4.6维修通道 (8)4.7隧道 (9)4.8桥 (9)4.9围场 (9)4.10服务区和车检区 (10)4.11信号灯系统 (10)4.12发令台 (10)4.13计时系统 (10)4.14计圈装置与时钟 (10)4.15夜间照明 (10)5安全设施 ................................................................................................. - 12 -5.1一般规定 .. (12)5.2路缘缓冲带 (12)5.3缓冲区 (12)5.4卡丁车赛道专用路缘石 (13)5.5卡丁车赛道专用防护墙 (14)5.6观众区安全设施设置要求 (14)5.7临时性卡丁车场防护设置要求 (15)5.8其他必要安全设施 (15)6管网设施 ................................................................................................... - 16 -6.1一般规定 .. (16)6.2给水工程 (16)6.3排水工程 (16)6.4强电工程 (17)6.5弱电工程 (17)7赛事工程 ................................................................................................... - 18 -7.1标志标线 .. (18)7.2发令台 (18)7.3裁判站 (18)8功能性建筑及附属设施 .......................................................................... - 19 -8.1一般规定 .. (19)8.2卡丁车场建筑平面规定 (19)1总则1.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卡丁车场的等级划分、设计原则和质量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场地的设计、建设,已建场地的改建,以及新建、已建竞速型卡丁车场申请卡丁车场许可证。

1.0.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D50-20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GB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282-201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年版)GB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9-201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07-SD101-8 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5X101-2 地下通信电缆铺设CIK-FIA KARTING CIRCUIT REGULATION(国际汽车联合会-卡丁车委员会卡丁车赛道技术规则)2术语和定义2.0.1卡丁车场 karting circuit设有一条封闭的卡丁车赛道和相应的安全设施及附属设施,用于卡丁车比赛、训练和科普活动的专业性场地,可分为永久性卡丁车场、半永久性卡丁车场和临时性卡丁车场。

2.0.2卡丁车场许可证karting circuit license卡丁车场达到所申请级别场地标准的书面证明。

获得卡丁车场许可证是举办相应级别卡丁车赛事的必要条件。

未获得卡丁车场许可证的场地不得举办任何地区级及地区级以上的赛事。

国际级卡丁车场许可证,由国际汽车联合会-卡丁车委员会(CIK-FIA)颁发;国家级和地区级卡丁车场许可证,由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颁发。

2.0.3卡丁车赛道 karting track一条适用于卡丁车比赛或为卡丁车比赛特别建设的道路,是具有相同起终点的闭环。

新建永久性卡丁车场的赛道表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2.0.4直道 straight卡丁车赛道中心线几何线形为直线的路段。

2.0.5发车直道the start/finishing straight卡丁车比赛起点线和终点线所在的直道。

2.0.6弯道 curve卡丁车赛道中心线的几何线形为曲线或缓和曲线的路段。

曲线可以与直线相连,也可以与曲线或缓和曲线相连,但相连处必须相切,曲线半径的大小和变化应满足卡丁车比赛的竞技要求。

2.0.7维修通道 pit lane从卡丁车赛道进出维修区的通道,维修通道与赛道应具有相同的路面结构形式。

2.0.8起/终点线 start/finishing line用于标识卡丁车比赛发车起点和计时终点的标线。

2.0.9计时线(圈) timing loop用于标识(或测量)赛道各计时段的标线(或线圈)。

2.0.10赛道标线 line markings在赛道路面上用线条、符号等形式传递赛道边界、起/终点等信息的专用防滑标识。

2.0.11路缘缓冲带 verge赛道边线外侧与缓冲区之间的过渡区域或赛道边线两侧的安全区域,一般为天然草皮,局部加强区域可采用沥青混凝土。

2.0.12缓冲区 run-offs赛道安全设施的一部分,可以是天然草皮、沥青缓冲区或砾石床,确保车辆在失控或碰撞时,能够在此区域内有效降低车速。

2.0.13卡丁车赛道专用路缘石 karting kerbs赛道安全设施的一部分,设置在赛道边线外侧赛车行驶轨迹与赛道边线相切的区域,主要用于警示赛道边缘。

卡丁车赛道专用路缘石具有规定的样式和结构。

2.0.14卡丁车赛道专用防护墙karting protection barriers赛道安全设施的一部分,设置在路缘缓冲带或缓冲区外侧的必要位置,用于吸收卡丁车在碰撞或失控事件中产生的能量,降低车手受伤的风险和车辆受损的风险,具有防撞和保护的功能。

卡丁车赛道专用防护墙可以根据需要采用轮胎墙、专用气垫、专用泡沫垫或专用塑料块等形式。

2.0.15维修区 pit进行机械维修、车辆贮存和赛事管理的独立区域,通过维修通道(pit lane)与赛道相连。

2.0.16指挥中心 control center配备所有赛事监控、赛事管理和紧急服务设施的独立区域。

指挥中心宜紧邻赛道设置。

2.0.17计时中心 timekeeping room与赛道计时系统连接的独立房间,是赛事计时信息采集、统计和发布的场所,计时中心需要有较好的视野以便工作人员可以观察整个场地。

2.0.18医疗中心 medical center配有专业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的独立区域,用于赛事期间的紧急医疗救助服务,是卡丁车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医疗中心应紧邻赛道,具备便捷的交通。

2.0.19围场 paddock紧邻赛道的一个独立、平整、可封闭的区域,通过独立的进出口通道与赛道相连,可用于赛事服务、仓储和各类赛事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