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客观题+主观题)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题2020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题2020](https://img.taocdn.com/s3/m/07b3fe2d27d3240c8547ef0b.png)
方法总结
一、仔细审题,明确任务。 二、寻找信息,抓关键句。 三、结合材料,比较分析。 四、归纳整合,综合概括。
剪裁信息、同类合并、 提取本质
五、明确文体特征,要有求异意识。
9.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 《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题对策
2019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
• 6.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 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全国卷Ⅰ
• 6. 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
国 分人 析自。全信国心卷的一Ⅱ张名片?原请因结概合括材性料型简要
• 6.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 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6分)全 国卷Ⅲ
一、分析比较型·2017全国Ⅰ卷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 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 (4分)
参考答案:
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 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 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 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
方法小结
读懂题目要求
一、仔细审题,明确任务。
找出文本
二、寻找信息,抓关键句。 关键信息
三、结合材料,比较分析。
四、归纳整合,综合概括。
比较材料间的联 系,要有整体意
识
变式∙2018全国Ⅰ卷
9.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 《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析。 (6分)
②形成答案要进行因果验证。把题干之“果”与答案之 “因”之间的联系用因果句联起来,看看能否成立,以此检验 答案的正确性。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主观题课件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主观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dc151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e.png)
全球化视野 平和的心态
追求杰出的意识
宽松环境
2、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春运难的四点原因,每点不 超过6个字。
春运伊始,铁路部门想尽办法增强运输能力,然而,在铁 路运力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电脑前、电话里、窗口旁,火车票 仍然一票难求。人们不禁问:这些年铁路建设投资不少,春运怎 么还这么难啊?今年春运客流量将到达31.58亿人次,这个数量 几乎相当于要在40天内帮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搬 一次家,放在哪个国家都是件“难以完成的任务”。中国很大, 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每年春节前数以十亿计的客流大多是从东部 向中、西、北部单向流动。交通基础建设投资大、工期长,近些 年开工的项目无法吹糠见米。由于公路和民航票价较高且受天气 影响显著,水路运价低但速度慢、不成网,铁路一向颇受青睐。 春运难,要缓解,甚至彻底消除春运难,还需要全社会总动员。
先看主观题,带着问题快速浏览全 文,概括每则材料或图表在内容和 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材料 的主要内容。(注意:原因、影响 类的题目,要从不同的对象、角度 分析,体现条理性。)
1、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字。
4月23日,“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 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 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 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 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 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 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 发表论文。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 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 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内容要点概括题
教案3 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解题指导-2021年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黄金教案
![教案3 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解题指导-2021年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黄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48b3e54b35eefdc9d3335c.png)
教案3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解题指导高考命题是因文设题,出什么题目往往根据所选用的文本来考虑,尤其是主观题。
近年来,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的考查主要有三种题型:概括理解题、原因分析题和比较材料异同题。
严格说来,这三种题型的共性都是概括文本内容要点,但一类注重信息的整合,另一类注重分析之后的整合,再一类注重信息的比较。
答题的侧重点不同,答题策略也有所不同。
一、题型指导[题型1]概括理解题这类题实质上是筛选并整合信息。
“筛选”是指对文中相关信息搜寻归拢,“整合”是指从相关信息中提炼某种共同的东西,如事物的共同特点、事物的普遍意义以及带给人的共性认识、启示等。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题。
材料一: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
中国工程人员数十年来在桥梁建设工程中作过许多努力,有过很多成绩,钱塘江铁桥就是中国工程人员自己设计的。
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过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
五十年前的黄河铁桥是由比利时包工的(1),其后的钱塘江铁桥的主要结构部分也是由德国、英国、丹麦三个“洋行”分别承包的(2)。
这就不可能使我们系统地积累自己的桥梁建设经验,没有能组成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就长期停滞不前。
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将改变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面貌。
三年来,主持武汉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工程人员和地质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3),既考虑了最经济地建设桥梁,又考虑了航运等有关部门对利用长江的要求,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初步设计。
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还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4)。
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人民日报》1954年2月6日)材料二: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5)。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9e76ee76763231126fdb1132.png)
• 不正确。集中度比值却并非随着观众年龄的增长一直攀升, 而 是在55—64年龄段达到高峰, 随之却往下走了。
掌握技巧 准确判断
(1)判断对图表基本内容的转述是否准确。 (2)判断数据意义是否准确。对图表中的数字“两头” 及其差别是否准确;对图表中的数字变化或发展趋势的判 断是否准确。这是判断最主要的部分。 (3)判断把数字转换成文字后的用词是否准确。假如图 表中的数字为“96%”,用模糊文字表述为“绝大多数”, “51%”可表述为“半数左右”等,要看这些文字与图表 中数字是否相称。 (4)把图表内容与文本中的相关文字结合起来,辅助判 断。一般而言,如果文本中带了图表,就会有文字说明或 解释。把这些文字抓住,对准确判断相当重要。
选项特点:此类选项一般是直接针对文中的信息对象发表 评析性的结论或由某种前提推出某种评析性的论断。此类 选项的评析推断有时为合理推断,有时存在逻辑错误,无 中生有。
(2018·全国卷ⅡT7—A项)2011到2013年,科研单位遭遇侵 权比例由25.3%下降到13.4%,降幅较为明显,但2014年 有微小回升,2015年则回落至8.4%。 正确 材料二:
(2019·全国卷ⅠT4—A项)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 献进行处理。(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 的一项是)
材料一第二段原文: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 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 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 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 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 部分。 选项特点:此类选项是对文中相关信息的概括转述,所表述 的信息在原文中都有明显的相关表述。
搜索18: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答题套路-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答题套路全搜索
![搜索18: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答题套路-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答题套路全搜索](https://img.taocdn.com/s3/m/22a7478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6.png)
搜索18: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答题套路【套路简介】高考命题是因文设题,出什么题目往往根据所选用的文本来考虑,尤其是主观题。
近年来,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的考查主要有三种题型:概括理解题、原因分析题和比较材料异同题。
严格说来,这三种题型的共性都是概括文本内容要点,但一类注重信息的整合,另一类注重分析之后的整合,再一类注重信息的比较。
答题的侧重点不同,答题策略也有所不同。
1.概括理解题解题三步骤第一步,审题,明要求。
要特别注意题干中限定范围、空间、时间等方面的词句,以明确筛选整合哪方面的信息。
第二步,读文,巧筛选。
依试题要求,回读原文,圈点勾画相关内容,尤其要注意勾画关键词句,以此筛选出重要信息。
第三步,整合,求规范。
在筛选相关信息后,要组织出规范的答案,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信息要点不能交叉重复,要注意合并同类项;②信息要点表述角度应符合题干要求,并且角度、方式一致;③答案在表述时尽量使用文中关键词句,但不可直接摘抄作为答案,要注意提炼转换;④根据题目赋分,合理分条组织作答,比如两问赋分为6分,一般答案要点有3+1个或2+1个。
2.原因分析题解题三步骤第一步,审题。
把握题干提示的问题及指向的文本段落等。
第二步,读文。
根据题干要求,回读原文,在材料中分别圈点出表原因的相关语句。
第三步,作答。
对圈点出的相关语句,进行修改整合,在此基础上写出规范、简明的答案。
3.比较材料异同题解题三步骤第一步,审题。
把握题干提示的事件、问题及指向的文本段落等。
第二步,读文。
根据题干要求,回读原文,在材料中分别圈点出“相同”或“不相同”的相关语句。
第三步,作答。
对圈点出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整合,在此基础上写出规范、简明的答案。
【新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竹子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但它又的确是一种神奇的植物。
与近亲水稻,小麦同为草本植物,却能一夜长高一米,最终同大树般高大,还可以形成磅礴而纯粹的竹海。
一般来说,竹子一生只开一次花,开花后结籽,植株随即枯死。
最新总结高考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3类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最新总结高考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3类热考题型”解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2b148a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9.png)
最新总结高考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3类热考题型”解题策略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的考查主要有“3类热考题型”:概括内容要点题、比较材料异同题和分析看法对策题。
严格说来,前两种题型的共性都是概括文本内容要点,但一类注重信息的整合,另一类注重信息的比较,答题的侧重点不同,答题策略也不同。
一、概括内容要点题概括内容要点是指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要点加以概括。
这里主要涉及作用、影响、模式、特点、措施、原因等方面。
这类题实质是筛选并整合信息。
筛选是对文中相关信息搜寻归拢,整合是从相关信息中提炼出某种共同的东西,如事物的共同特点、事物的普遍意义以及带给人的共性认识、启示等。
规范答题思路[典例1] (202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文本见“本专题真题体验T一”),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尝试解答][解题思维]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根据题干可知,本题是要求概括分析“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的关系。
题干对答题内容作了两条限制:一是必须体现“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的关系,二是要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第二步:读文本,定区间与题干要求紧密相关的是材料二的第二段,材料三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对答题也具有重要作用,这是答题的关键。
第三步:遵原则,善整合(1)由材料二第二段“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可知,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推进新基建是对冲疫情的有效方法。
(2)由材料二第二段“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可知,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投资新基建为抗击疫情提供技术支持,为疫情期间恢复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客观上促进了新基建的发展。
(3)整合材料三内容可知,中央预算安排的资金,大部分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新基建,这与复苏经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这是在“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因素下作出的审慎选择。
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破解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
![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破解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c6a17f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a.png)
02
排比、对偶等整齐化修辞
在列举要点或表达观点时,可以运用排比、对偶等整齐化修辞手法,使
语言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03
引用、化用等巧妙化用修辞
在回答主观题时,可以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也可以巧妙地化用
这些修辞手法,增强表达的文采和深度。
语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简洁明了
在表达时,要尽量做到语言简洁 明了,避免冗长和啰嗦的句子, 让阅卷老师能够快速理解你的观
解题思路与技巧
01 认真审题
明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方向 和重点。
02 仔细阅读材料
全面、准确地把握材料内容, 注意材料之间的关联。
03
筛选整合信息
04
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筛选出 相关信息,并进行整合和归纳。
规范作答
按照题目要求,条理清晰地组织 答案,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 规范性。同时,根据具体题型, 灵活运用相应的解题技巧,如对 比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归纳演 绎法等。
断章取义。
推断技巧及运用实例
因果推断
根据文本中的因果关系进行推断。例如,如果文本中提到“因为A,所以B”,那么可以 推断出A是B的原因,B是A的结果。
假设推断
根据文本中的假设条件进行推断。例如,如果文本中提到“如果A,那么B”,那么可以 推断出在A的条件下,B会发生。
举例运用
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运用上述推断技巧进行实际分析。例如,在分析一篇关于环保的材 料时,可以根据因果推断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后果,或者根据假设推断探讨解决环境问 题的可能方案。
信息整合策略
归类整理
将提取出来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 内容,同时方便在回答问题时快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之主观题》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之主观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b88d7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0.png)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主观题【课标分析】1.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2.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3.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考情分析】考查分值:两道选择题各3分,一道主观题6分,共12分。
考点指向:客观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比较能力,难度较低;主观题主要考查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难度稍大。
命题分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最近几年被重视和考查的一种新的题型,它和以前语文综合运用考查中的“图文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等题型一脉相承,也可以说是由这种题型演变扩大而来的。
可以预测,以后的中考这种考查形式会成为常态。
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须多加强这种题型的训练。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多次在试卷上做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对非连续性文本也有一定的了解,但缺少系统的规律认识。
学生对审题、寻找、筛选、提炼、概括等思维能力训练不够,所以需要针对性复习,巩固解题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明确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
2.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
3.真题再现,把握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常见考点、题型及答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
2.真题再现,把握非连续性文本常见考点、题型及答题方法。
【课时安排】共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明确概念,理性认识1.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往往围绕一个大话题,提供不同角度的阅读材料,呈现的文本以说明、议论性文字和图表为主,每则材料既各有侧重,又密切关联,合在一起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为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考查重点,重在考查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第二节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题——锁定区间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第二节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题——锁定区间](https://img.taocdn.com/s3/m/90f8dd5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77.png)
第二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题——锁定区间,“同〞中求“异〞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材料往往不是由逻辑或语意严密的段落结构层次构成,而是呈现多样化,如曲线图、设计图、地图、问卷等。
试题既要求学生从文本中获取准确有价值的信息,还要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概括与推断,从而得出文本中没有明确陈述的结果,并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评价文本中的观点。
(2019·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
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
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
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
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X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材料三: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
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X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
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
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X严重酸化。
2019新闻非连续文本主观题—原因、作用类
![2019新闻非连续文本主观题—原因、作用类](https://img.taocdn.com/s3/m/93d2bb2a4a7302768e993949.png)
那年我们一起练过的题
【2018全国2】9.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 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6分) 【答案】相关方:①高校;②企业;③政府。 作用:①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和知识储备,较强的研 究和开发能力,是相关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提供方; ②企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可以提供较为充裕的转 化资金;③政府具有较强的组织调控能力,可以创造 良好的转化环境,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政策动 力。
看看现在的企业图书馆,有几家会购置与专业无关的书籍供员工 阅读呢?由于图书价格的上涨和购书经费的相对萎缩,地方高校 图书馆添置新书倾向于选购套书,这类书在批发市场上以2折甚 至1折的价位向外发货,多为拼凑制作,没有多高的阅读价值, 而且校对、印刷质量都很差,里面可能还有很多处错误。用这类 图书充斥大学书架,耽误的恐怕不只是在校求学的一代人,贻害 也许会很深远。经济尚算发达的华北农村基本上没有图书室,许 多乡镇的图书馆也是名存实亡。民政部推行的“农村书屋”工程, 配发的图书数量不少,但是远远没能到达农民手里。城乡发展不 平衡在以图书库存为代表的文化设施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 1原有基层图书馆的图书大量流失; 2现有企业购书面狭窄; 3地方高校图书馆图书添置质量低下; 4农村图书馆名存实亡。
【原因、影响类】练习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 “什么”。不超过25字。 4月23日,“2013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 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 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 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 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 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 发表论文。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 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 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全球化视野 追求卓越的意识 宽松环境 平和的心态
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使用本PPT课件
![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使用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2bbb9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30.png)
返回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 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返回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 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 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 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 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 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 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 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 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 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返回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 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 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 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 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 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返回
关键原因:(示例1)我认为生产模式没有根本改变是主因。 现有的生产模式,必然产生污染,治理需要大投入,限产停产 面临着环境与发展、环境与吃饭的矛盾,因此治污要治本,应 从源头上想办法。
(示例2)我认为工厂不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是主因。有生产就 会有污染,在现有的生产模式下,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的企 业都有治污减排措施,就算原本没有,也可以马上确定措施, 关键是企业执行的问题,为了眼前利益,降低成本,与环保督 查人员打游击、捉迷藏,无论怎样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讲解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a6ee63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6.png)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第一节题型综述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除了常见的文字材料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表、图片、图解文字等丰富的表现形式。
非连续性文本选材多样,多涉及社会热点话题,实用性与理论性强,重点考察学生对复杂材料的信息提取和理解能力、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总结和应用能力。
考题类型主要分为是非判断型、内容概括型、概念阐释型、建议看法型、其他新形式五大类。
第二节是非判断型考题(多为客观题)的例析【例题·2021年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一模考试·01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原文内容)结果发现,拥有iPhone和汽车的市民往往是经济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市民,其所经过的地段也往往是已经建设得较好的地段。
这一技术的部署初衷固然是好的,但他隐含偏见,后来波士顿市政厅就下架了这款手机应用。
(选项内容)波士顿下架这款手机应用的原因是它的使用者都是经济社会地位较高的市民。
(错因分析)这里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在设置选项时命题人扩大了原文所述对象的限制条件,把“往往是”说成了“都是”。
这一类题型是最常见的是非判断型考题,主要考察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是否为等价表述。
对此可以采用的解题策略是:审读选项信息→对照原文信息进行比较→综合各个选项选择最佳答案在解题时要关注选项中表示范围、程度、时间状态的词(如“都是”“一定”“已经”),关注代词和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
常见的干扰项设置包括(1)以偏概全,即扩大原文所述内容的适用范围;(2)混淆时态,即超前或滞后原文所述内容发生的时间;(3)混淆关系,如强加因果、混淆是非、无中生有等(4)张冠李戴,表现为混淆相关内容的发出者或接收者(多见于代词的情况)。
第三节内容概括型考题(主客观题兼有)的例析题型一选择论据以支持材料观点【例题·2021年南京、盐城二模考试·03C】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属于“大数据杀熟”行为的一项是()(原文内容)大数据“杀熟”行为,经济学上称为“价格歧视”,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在不同的市场面对不同的顾客,采用差异化定价......而大数据“杀熟”却是有意放大信息不对称,利用企业数据、定价规则上的信息优势,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攫取更多的利润。
易错点16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客观题(3大陷阱)-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易错点16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客观题(3大陷阱)-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a53c4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d.png)
易错点16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客观题目录01 易错陷阱(3大陷阱)02 举一反三【易错点提醒一】不识命题陷阱【易错点提醒二】概念理解不清【易错点提醒三】信息比对不准03 易错题通关(真题+模拟)易错陷阱1:不识命题陷阱【分析】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选择题的选项设置,命题人一般不会照抄原文语句,而是要“换一种方法”。
正是在“换”的过程中,命题人有意地用了一些方法,改变了原意,以此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命题人设置客观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常用以下六种方法:(1)删:删减。
删减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
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
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
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这种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避坑技巧】1.以偏概全(绝对化)。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
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
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
3.因果混乱(强加因果)。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4.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
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
非连续性文本 (2)
![非连续性文本 (2)](https://img.taocdn.com/s3/m/1d32d505227916888586d70d.png)
2017全国卷一 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 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 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
1.读表。弄清图表的统计对象,抓住图标的变化规律,
把握图表的变化规律,把握图表信息。 如全国卷一:观众性别构成,男,60.3%,女,39.7%; 观众年龄构成,从4岁至54岁这个年龄段呈现上升趋 势,从45-54岁到65岁及以上则呈现下降态势;观众 文化构成,从小学及以下至高中阶段呈上升态势,高 中到大学及以上则趋于下降。
2.比对评析。比如选项对人物的思想、观点或事件性
质、意义(危害)等方面的评析,是否符合原文。 如第2题C项“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 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 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原文 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
客观题居多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采用正确的阅读顺序,即“主观题题干——原文—
—客观题”,这种顺序既能避免客观题错误选项“先入 为主”,又能第一时间发现主观题的答案素材。 二是加强客观题的训练,把握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客观题 题文的“对比点”,提高对比效率。 三是提升读图能力,掌握解答图表题的技巧。 四是掌握根据图文内容,摘取、整合、提炼答案的能力。
2016
2015
非连续性文 本,主要以新 闻类为主,重 点考查考生的 筛选整合文中 的信息,概括 文本内容要点 的能力,包括 读图,分析文 章内容
2017年高考语文三套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
非连续性文本,由于文本内容对命题的限制,实用类 文本阅读题的考查难度降低,评价、探究类试题逐渐 减少,理解、分析、概括三种基础题,将选项内容与图表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 ,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非连续性文本 解题技巧
考纲解读
实用类文本: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
能力层级要求: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探究
BC
D
F
2018年《考试大纲》将“归纳整合”提出来, 有强化的作用,在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 本阅读中可能表现的更突出。
非连续性文本考什么?
2017-2018年全国卷高考考查概况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 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首要目的是 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原文信息是“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此项 说“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与原文不符,而“市场潜力巨大,首要目的是抢占 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则于文无据。)
潘伟健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的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 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 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 《自然》2017年12月)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 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 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 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 人物”。
年份 试卷
主题
题型
2018年 卷Ⅰ111 卷Ⅱ 卷Ⅲ
量子通信 科技创新 图书出版
客观题:2道4选1 主观题:1道 分值: 3+3+6
2017年 卷Ⅰ
卷Ⅱ 卷Ⅲ
中央电台记录频道 客观题:1道4选1
垃圾分类
1道5选2 主观题:1道
博物馆
分值: 3+5+4
2018年高考全国卷1/2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客观题解答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 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 ,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备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 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 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格林说,潘伟健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 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 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 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 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伟健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 已经到来”。(7B)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 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 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 、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 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 日本向中国转移。”(7C)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2018年全国卷1)
材料一:
目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 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 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A)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 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 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 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 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 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 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7A)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8C) 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 领先世界”。 (7D)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 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 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 的严格加密。(8B)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 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 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