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探伤工艺作业指导书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附录一 1. TS-1 型铱-192γ 射线探伤机内装γ 射线源操作时应严格按操作 规程进行不得疏忽大意。
在工作之前,首先要作好一切准备工作,根据探伤规范要求,算出曝 光时间、焦距、确定焦点位置,划定安全区域,不准非工作人员误入 该区而造成事故照射。
在输源管控制部件与探伤机主件连接前,用剂量仪检查源是否在装置 内,然后按下列步骤进行工作。
① 根据需要条件,确定用几根输源管,然后铺设输源管,决不允许多 于 3 根输源管进行工作,管与管接头要牢固连接,输源管弯曲不得小 于 300mm,检查源管有无明显砸扁情况。
② 将输源管端部用固定夹架牢固定放到曝光焦点处。
③ 将探伤主机放在牢固之处。
④ 将输源鞭卸下,插入主机端部一小管内,接上输源管。
⑤ 铺设控制导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 200mm,检查控制部件阳接头是 否磨损(弯曲),操作是否灵活,有无卡死现象,行程计数表是否在 000 值。
⑥ 将锁打开,旋转选择环到连接位置,卸下端盖。
⑦ 在垂直方向,将控制部件驱动缆一端的阳接头插入组件阴接头内。
⑧ 将驱动缆转 900,与源组件成 1800,严禁未装位就乱扭,防止接头 被扭弯。
⑨ 合上连接爪,将定位环推上,插入主机孔内,将旋转选择环到工作 位置。
⑩ 回到手摇曲柄处,将源送到曝光位置,在摇动过程中,监视行程计 数器,源快到曝光位置时,手柄摇动不许用力过猛,摇不动,即到 位。
就停止摇动,检查行程计数器是否与输源管长度相符。
(一根输 源管到位行程约为 37,二根约为 70.5,三根约 104),此时源已处于 预要求的曝光时间,到曝光时间结束后,立即将源收回到探伤主机 内。
2. 回程时其工作步骤如下: ① 反向摇动曲柄,直到曲柄摇不动为止,行程计数器的数字,应仍为 000 值,在此过程中(如无屏蔽)剂量仪读数逐渐升高。
然后又回到底 值,此时源已回到探伤机主件内。
② 用剂量仪检查源确实已回到安全屏蔽位置。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范本模板】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1。
1 目的为了保证射线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编制本细则.1。
2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金属材料板和管的熔化焊焊接接头。
1.3 编制依据1。
3.1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2 检验人员凡从事射线工作的检验人员,都必须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和国家卫生防护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资格证.各级别检验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3 准备工作3.1 技术准备3。
1。
1 根据《金属试验委托单》了解被检工件情况,包括材料、规格、焊接种类、焊接位置等.3.1.2 确定检验工作质量等级、检验比例、数量、对接接头焊接质量验收级别。
3.2 现场情况及现场准备3.2.1 了解被检工件结构,焊口位置、分布等,对位于一定高度的焊口要搭好拍片架子.3。
2。
2 检查焊缝外表面:外观是否符合《焊规》规定要求,是否有影响底片评定的因素存在,存在上述问题时,必须纠正后才能进行透照。
3.3 工艺制订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及现场情况等制订工艺,确定透照方式、投影角度、焦距、曝光参数、象质计指数,还有大管一个口拍几张片、小管几个口拍一张片.以上参数参见具体检验项目的《射线探伤工艺卡》。
3.4 器材3.4.1 射源或射线机选择主要根据被检工件的透照厚度及现场情况选择γ射线机或X射线机。
3。
4。
2 胶片、增感屏及暗盒选择3.4。
2。
1 透照用胶片应选用《射规》4.6。
1中规定的JI或J2型胶片。
胶片在使用前,应对每箱或每盒胶片进行灰雾度的抽查,其本底灰雾度应小于或等于0。
3。
3。
4。
2.2 胶片在裁片、装片、抽片、评片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胶片的划伤。
裁纸刀、暗袋、增感屏等应保持清洁和平整,应经常擦拭.在装片、抽片时要轻缓,避免产生静电.要正确持片、不得用手指直接捏住底片表面,防止对底片造成污染。
3.4。
2。
3 使用金属增感屏进行射线透照时,金属增感屏的材料及前、后屏的厚度应根据不同的射线能量参照《射规》表4的规定选择(具体见《射线探伤工艺卡》).3.4.2.4 增感屏的表面应经常擦拭,保持洁净、平整和干燥,以防止产生造成影响底片图像的影像或假缺陷。
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探伤通用作业指导书

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作业文件小ZS05 -2006 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300MW机组扩建工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探伤通用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射线探伤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无损检测手段,常常成为当今电力建设工程焊接质量检验的首选方法。
但透照质量的优劣,又决定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为使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300MW扩建工程#8机组大、中直径钢管射线探伤规范化、标准化,以稳定和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大、中直径钢管(公称直径大于89mm)对接焊接接头(以下简称焊缝)的射线探伤方法及探伤结果评定要求。
适用于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300MW扩建工程#8机组安装范围内以及为完成本工程而进行的焊工考试、焊工仿样、焊接工艺评定中直径大于89mm,壁厚≤20mm的钢管焊缝的射线探伤以及壁厚≥70mm 管道焊缝的中间检验。
设备的入场检验以及公司中心试验室承担的其它工程中条件相同或相似的管道焊缝射线探伤工作也可参照本作业指导书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647-2004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GB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DL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份)国电电源[2002]49号《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3 编制依据《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企业标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300MW扩建工程#8机组金属检验/试验施工组织专业设计》及《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中心试验室质量管理手册》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小龙潭三期扩建工程项目部 2006年01月07日批准 2006年01月07日实施4 定义4.1 单壁单影外透法:射线源置于管道外,胶片放置在射源另一侧管道内壁相应焊缝区域上并与其贴紧,利用射线对管道焊缝进行探伤的方法。
工业射线探伤机放射防护作业指导书

工业γ射线探伤机放射辐射检测作业指导书一、依据GBZ132-2008 工业γ射线探伤机放射防护卫生标准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γ射线探伤机探伤作业中的检测。
三、术语与定义3.1 γ射线探伤室存放γ射线探伤机并对物体进行探伤,且具有屏蔽效能的专用照射室。
3.2 固定式探伤在γ射线探伤室内用固定安装的或可有限移动的探伤机进行的工业γ射线探伤。
3.3 移动式探伤在γ射线探伤室以外进行的工业γ射线探伤。
3.4 换源器专用来更换γ射线探伤源组件的屏蔽容器。
它具有两个贮源控,旧源从换源器的一个源孔被推进,新源从另一个源孔中被移出。
3.5 管线爬行器一种将γ射线探伤源固定在移动机架上,沿管线内爬行移动,对管道焊缝进行放射探伤的装置。
它由一个驱动马达前进或后退,并利用一个控制源在管道外对其导向和定位。
3.6 控制源在管道内爬行探伤的过程中,用来对管线爬行器进行导向和定位的密封放射源,它被安装在手持式装置上并被准直,通常用一个低活度的密封137Cs放射源。
3.7 源托用以固定或承载源的装置。
四、仪器:Χ、γ辐射剂量仪,具有计量检定证书且检定证书在有效期内。
五、辐射检测、检查5.1 γ射线探伤机的验收检测对使用单位新进的γ射线探伤机进行放射防护性能验收检验,其屏蔽效果应满足表1的要求。
当γ射线探伤机或设备大修或换源后,要进行一次验收检验。
5.2 γ射线探伤机防护性能常规检验使用单位应经常对安全装置的性能进行检测,并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每年对γ射线探伤机进行一次防护性能常规检验。
5.3 γ射线探伤室周围辐射水平的监测5.3.1 用便携式辐射测量仪巡测探伤室墙壁外30cm处的剂量率水平。
巡测范围应根据探伤室设计特点、照射方向及建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决定。
探伤室四面屏蔽墙外及楼上如有人员活动的可能,应巡测墙上不同位置剂门外30cm四周的辐射水平。
5.3.2 定点监测a)探伤室门外30cm离地面高度1m处,测门的左、中、右侧3个点和门缝四周;b)探伤室墙外或邻室墙外30cm离地面高度为1m处,每个墙面至少测3个点;c)人员可能达到的探伤室屋顶上方1m处,至少包括主射束到达范围的5个监测点;d)人员经常活动的位置。
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探伤通用作业指导书

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作业文件小ZS05 -2006 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300MW机组扩建工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探伤通用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射线探伤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无损检测手段,常常成为当今电力建设工程焊接质量检验的首选方法。
但透照质量的优劣,又决定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为使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300MW扩建工程#8机组大、中直径钢管射线探伤规范化、标准化,以稳定和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大、中直径钢管(公称直径大于89mm)对接焊接接头(以下简称焊缝)的射线探伤方法及探伤结果评定要求。
适用于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300MW扩建工程#8机组安装范围内以及为完成本工程而进行的焊工考试、焊工仿样、焊接工艺评定中直径大于89mm,壁厚≤20mm的钢管焊缝的射线探伤以及壁厚≥70mm 管道焊缝的中间检验。
设备的入场检验以及公司中心试验室承担的其它工程中条件相同或相似的管道焊缝射线探伤工作也可参照本作业指导书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647-2004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GB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DL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份)国电电源[2002]49号《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3 编制依据《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企业标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300MW扩建工程#8机组金属检验/试验施工组织专业设计》及《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中心试验室质量管理手册》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小龙潭三期扩建工程项目部 2006年01月07日批准 2006年01月07日实施4 定义4.1 单壁单影外透法:射线源置于管道外,胶片放置在射源另一侧管道内壁相应焊缝区域上并与其贴紧,利用射线对管道焊缝进行探伤的方法。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射线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
本指导书旨在为射线探伤作业提供详细指导,确保安全可靠地进行射线探伤作业。
二、作业前准备1. 工作人员培训:所有参与射线探伤作业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射线设备的操作和安全规范。
2. 工作场所准备:确保作业场所宽敞清洁,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提示射线探伤作业正在进行。
3. 人员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合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防止辐射的危害。
三、设备与器材准备1. 射线源准备:选择合适的射线源,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射线源的安全性能。
2. 探测器准备:选择合适的探测器,并进行校准,确保准确可靠地检测缺陷。
3. 辅助工具准备:准备好射线测量仪器、标记笔、尺子等辅助工具,以便于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四、作业流程1. 环境检查:在进行射线探伤作业前,先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周围没有任何人员和无关物品,以防意外伤害。
2. 辐射区域设立:根据射线的辐射半径,设立辐射区域,并进行标识,以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 射线源操作:在辐射区域内,按照操作规程将射线源正确放置,调整角度和距离,保证射线照射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4. 探测器操作: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探测器,与射线源相配合进行检测操作,确保准确获取数据。
5. 数据分析与记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出现的缺陷类型和位置,并及时记录在报告中。
6. 安全结束:作业完成后,将射线源回收到密封容器中,清理辐射区域,恢复工作现场的正常使用。
五、安全措施1. 人员防护: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必须戴上适当的防护设备,减少辐射对人身的伤害。
2. 辐射区域控制:在辐射区域内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并设置屏障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3. 定期检测与维护:定期对射线源和探测器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4. 废弃物处理:将使用过的射线源和工作区所产生的废弃物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正确处置。
X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docx

x 11E木示;隹燃气调压站作业指导书x射线探伤XXXX —XXXXXX —XX —XX 发布XX实施XXXXXXXX [艮司发布本标准根据公司《质量手册》的要求而编写的,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具体操作性文件,下料是指导燃气调压站生产第6个作业指导书。
本标准由质量部提出。
本标准的相关内容由工艺责任工程师审核。
本标准由质量总监批准。
本标准起草部口:质量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XXXX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6. 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X射线探伤作业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燃气调压站管道组件的A、B类焊接接头的X射线探伤作业。
6. 2 X光探伤用设备和器材:一X射线探伤机、铅字(字母、数字、中心标记、搭接标记)、象质计、铅板、升降机、枕木、磁性压板、胶布、观片灯、胶片袋、增感屏、切片机、黑度计、恒温洗片机、胶片烘片机、片架、定时器、中心指示器、安全红灯、记号笔;一胶片、显像液、定影液。
6.2 .1设备和器材应完好、整洁。
6.2 .2感光材料等在保质期内。
6. 3作业要求6. 3. 1准备工作a)探伤应在焊接接头经外观检验合格后进行;b)探伤作业在探伤室内进行,管道组件搬运进探伤室后,应紧闭探伤室大门,无关人员不准进入探伤室;c)当无法在探伤室作业需在现场进行射线检测时,应按《野外探伤卫生防护管理制度》执行,设置安全线。
安全线上应有明显警告标志,夜间应设红灯,并派专人守护;d)对燃气调压站管道组件的B类焊接接头进行编号(由物品代码+焊接接头编号组成);e)选择B类焊缝的探伤比例: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0.4MPa时,焊缝检查长度不少于各条焊缝长度的20%;如发现有不允许缺陷时,应增加检查长度,增加长度为该焊缝长度的10%,若仍有不允许缺陷时,则需检查焊缝长度100%;当工作压力大于0.4MPa时,焊缝检查长度应为焊缝长度的100%。
6. 3. 2探伤a)探伤机操作根据探伤机说明书进行;b)根据图6—1选择适当的射线能量;c)工业射线胶片型号及尺寸:Agfa-C7 80*140mm> 80*280mm> 80*360mm> 100* 180mm;d)增感屏:铅箔厚度0.03mm;e)象质计标志及代号:JB4730-94 10-FE-16-III;f)照相质量等级:AB级;g)底片黑度范围:2.0-4.0;h)透照方式:外径大于100mm的钢管对接焊缝采用双壁单影法或环缝外透法;外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钢管对接焊缝采用双壁双影法;i)射线源离底片距离:700mm;j)选择适当的屏蔽方法,限制受检部位照射面积;k)标注中心定位标记,贴上铅质标记(包括中心标记、搭接标记、焊缝编号),返修透照时,应加返修标记R;把象质计放在射线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区的一端(被检区长度的1/4部位),金属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细丝置于外侧;把封好的胶片、增感屏、铅板包在焊缝的下方,用磁性压板固定;l)用中心指示器调整好X射线探伤机探头到胶片距离、位置及角度;m)撤离探伤室,关侧门,调整好X射线探伤机的电压、电流、时间,然后高压爆光,进行拍片;n)曝光量应大于等于10x3mA.min;o)探伤结束后2min才能进入探伤室。
探伤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工程名称:华新水泥(冷水江)有限公司6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编号:JS-02作业项目名称:无损检测编制单位:江苏华能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目录1、暗室作业指导书2、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暗室作业指导书1、总则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射线探伤的暗室工作。
1.2本作业指导书包括检验用胶片(底片)的贮存、使用、处理全过程。
1.3本作业指导书的执行依据为相关检验项目所执行的规程、规范和标准等。
2、 接受任务,进行准备。
2.1暗室准备a.要有适应于相应工程项目工作量的一间(一定空间)暗室。
b.暗室不能漏光(门窗应加布帘隔光)。
c.水、电齐全,下水道畅通,能满足暗室处理工作。
d.暗室内应设有相应的工作台,并保持干燥洁净。
2.2设备准备a.暗室应配备温控设备和烘干设备。
b.应配备与胶片感光度和暗室条件相适应的安全灯与计时钟,安全灯的挂放位置应恰当,以保证胶片在暗室条件下操作安全。
c.要配备相应的不锈钢罐(或称作显、定影槽)不锈钢洗片夹、切片刀等。
2.3确定暗室工作人员a.暗室工作应两人或两人以上。
b.暗室工作应由责任心强、认真细心的人员担任。
c.暗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在暗室条件下操作熟悉,熟悉暗室环境,物品的摆放位置。
2.4器材准备a.暗室工作所用的器材(胶片、增感屏、暗盒、显、定影剂等)应按有关制度报计划购置。
b.购回的胶片应由专人保管,置于阴凉干燥处妥善保存,并应远离化学药品和射线源。
c.胶片的使用应依时间顺序,有效期近的先用,有效期远的后用。
d.化学药品(显、定影剂)应小批量购买,并储存于干冷状态。
e.化学药品应根据制造厂说明配制.显影液经使用后活力减弱,显影液的补充与添加,每次不得超过显影罐中液体体积的30%。
当使用的补充液等于原显影液的2倍时,药液应废弃。
显影液的使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f.药罐在每次换新药时要充分清洗。
显、定影罐清洗件(海绵或抹布)不能混用。
显、定影罐不得更换使用。
钢结构焊缝X射线探伤检验指导书(doc13页)(正式版)

钢结构焊缝X射线探伤检验指导书(doc13页)(正式版)作业指导书(一)Task Steering(第一版1nd edition)编制:审核:批准:执行日期:2007年10月20日1.目的Purpose1.1为使钢结构的部件和焊缝采用X射线检测时其全过程的操作规范化,以便获得合格的透照底片,正确反映产品质量。
Standardize the whole process of X-ray inspecting in order to acquire eligible negative reflecting quality of products correctly.2.适用范围Applied scope2.1本规程适用于钢结构中板厚3~40mm的对接焊缝的射线透照检测。
Thisregulations is applied to radial inspecting of butt weld of 3~40mm thickness steel structure plate.3.引用标准Quoted standards3.1ANSI/AWS D1.1(2006) “Structural welding code-steel”(钢结构焊接标准)3.2ASTM/E 747(使用金属线透度计控制射线照相检测质量的方法)3.3ASME SEC .V3.4ASME B31.34.实施步骤Procedure of performance4.1人员的要求Requirements of personnel4.1.1从事射线照相检测的人员,必须掌握射线探伤的基础技术,具有足够的部件和焊缝射线探伤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基础知识。
Theperson who inspect must know basic technology of NDT, basic knowledgeof welding and material but have enough experience.4.1.2探伤人员应由相关部门无损检测考核委员会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关部门无损检测考核委员会认可的RTⅡ级或以上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检验工作。
射线探伤工艺作业指导书

射线探伤工艺作业指导书1有限公司目录1、主题内容2、适用范围3、对探伤人员的要求4、对透照工件表面的要求5、探伤比例的要求及合格级别6、器材的选择7、透照工艺8、胶片的暗室处理9、底片质量10、底片的观察11、记录报告12、安全防护1、主题内容1.1保证工业锅炉对接焊缝射线探伤的准确性,保证锅炉能够正常的运行。
2、适用范围2.1适用于工业锅炉的过热器、省煤器、集箱、压力管道等安装中管-管、管-板对接焊缝射线透照检测。
焊接方式为氩弧焊打底、手工焊盖面。
3、对探伤人员的要求3.1凡从事射线探伤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按照劳动部文件“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进行考核鉴定。
3.2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高、中、初级。
取得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3操作人员应具有RT—I 以上资格证书,评定及审核人员应具有RT—II级以上资格证书。
3.4从射线探伤人员应能辨别距离400mm远的一组高为0.5mm,间距为0.5mm的印刷字母。
4、对透照工件表面的要求4.1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质量(包括余高高度)应经外观检查合格。
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淆,否则应做适当的修整。
4.2焊缝外观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签发《无损探伤委托书》。
4.3焊缝透照质量达到NB/T47013—2015标准AB级。
5、探伤比例的要求及合格级别5.1探伤比例的要求及合格级别5.2焊缝合格级别达到NB/T47013—2015标准的II级。
6、器材的选择6.1焊缝透照选用理学----300或国产300周向射线探伤机,固定焊缝选用理学-----2505或丹东----2505定向射线探伤机。
6.2胶片选用爱克发型6.3增感屏选取用厚度为0.03mm的铅箔增感屏,暗盒选用360×80和240×80两种,选用铅质阿拉伯数字英文母。
6.4暗袋背面应有“B”铅字,以检查背面散射是否满足GB3323—2005的要求。
小径管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小径管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管径φ≤76mm、壁厚≤13mm,单面施焊、双面成型的碳钢及合金钢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射线和γ射线透照检验。
2 编制依据2.1 DL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2.2 DL/T5069-199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2.3 《焊检中心管理制度》3 人员要求3.1 从事射线探伤的人员必须取得国家卫生防护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
3.2 评片人员必须持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射线Ⅱ级及以上的资格证书。
3.3 复评人员必须持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射线Ⅱ级及以上的资格证书。
4 透照准备4.1 配药本工程射线检验用显影、定影药均使用套装药液,每套均可配置40l。
具体配置要求详见使用说明书。
4.2 装片4.2.1 装片之前,应先将暗盒袋、铅箔、工作台、裁剪刀擦拭干净。
4.2.2 检查铅箔表面铅层是否损坏,如有应更换。
4.2.3 装片过程之中,手指应尽量避免触及胶片中间部分。
4.2.4 铅箔的前后屏应按序放好,不得搞错。
4.2.5 已装片暗盒内不得夹有纸张。
4.3 仪器设备本作业指导书范围的管道焊缝对接接头的射线检验均使用250EG-S2(S3)日本理学X射线机或DL-Ⅱ型国产γ射线探伤机。
底片黑度的测量使用TD-210型黑白密度计,该仪器为计量器具,黑度片须校验合格。
观片灯为韩国产DF-2B型的。
5 透照方法及工艺要求5.1 透照方法5.1.1 本作业指导书范围的管道焊缝对接接头的射线检验透照方法均采用双壁双影法一次椭圆成像。
5.1.2 X射线透照时,尽量利用主射线。
5.2 象质计的选择5.2.1 透照厚度的计算透照厚度是象质计选择和射线能量选择的依据,透照厚度T A按下列公式计算:T A=0.8 √(D-T)*T + T(D 钢管外径,T 管壁厚度,mm)5.2 象质计的选择与摆放5.2.1 小径管对接接头透照,应采用DL/T5069-1996标准中附录A 规定的Ⅱ型或Ⅰ型专用象质计。
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探伤通用作业指导书

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探伤通用作业指导书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作业文件小ZS05 -2006 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300MW机组扩建工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探伤通用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射线探伤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无损检测手段,常常成为当今电力建设工程焊接质量检验的首选方法。
但透照质量的优劣,又决定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为使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300MW扩建工程#8机组大、中直径钢管射线探伤规范化、标准化,以稳定和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大、中直径钢管(公称直径大于89mm)对接焊接接头(以下简称焊缝)的射线探伤方法及探伤结果评定要求。
适用于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300MW扩建工程#8机组安装范围内以及为完成本工程而进行的焊工考试、焊工仿样、焊接工艺评定中直径大于89mm,壁厚≤20mm的钢管焊缝的射线探伤以及壁厚≥70mm管道焊缝的中间检验。
设备的入场检验以及公司中心试验室承担的其它工程中条件相同或相似的管道焊缝射线探伤工作也可参照本作业指导书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647-2004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GB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DL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份)国电电源[2002]49号《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3 编制依据《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企业标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小龙潭三期扩建工程项目部2006年01月07日批准 2006年01月07日实施宣ZX.03-2002《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 300MW扩建工程#8机组金属检验/试验施工组织专业设计》及《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中心试验室质量管理手册》4 定义4.1 单壁单影外透法:射线源置于管道外,胶片放置在射源另一侧管道内壁相应焊缝区域上并与其贴紧,利用射线对管道焊缝进行探伤的方法。
X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X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QDICC/QB106-20021、适应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材料制品、压力容器焊接及钢管对接环缝的射线透照检测。
2、工艺编制依据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第二篇。
3、探伤人员条件探伤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取得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考试委员会颁发的X射线检测资格证书。
4、执行标准: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第二篇。
5、设备:选用XXQ2505(定向)和XXH2505(周向)两种X射线探伤机。
6、透照方式:按射线源、工件和胶片三者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透照方式分为纵缝透视法、环缝外透法、环缝内透法、双壁单影法、双壁双影法。
7、探伤部位的确定及其编号7.1探伤部位的确定在探伤工作中,应根据图纸的要求进行检查。
若不要求进行100%X射线探伤时,其焊缝的检查位置一般选用:1)可能或常出现缺陷的位置;2)危险断面或受力最大的焊缝部分;3)应力集中的位置。
7.2探伤部位的编号方式对于选定的焊缝的探伤位置必须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对焊缝进行编号。
编号一般要能表明:管线号、焊缝序号和底片序号。
在编号的位置上,还要在该部位的中部划上十字箭头(即┿),垂直箭头表示该部位的中点,水平箭头表示底片序号的方向。
7.3各种检验标记的摆放。
7.3.1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均应放在胶片适当位置,并离焊缝位置至少5mm。
7.3.2象质计按照透照厚度和象质级别所需要达到的象质指数,一般选用GB5618-85《线型象质计》中规定的R10系列的象质计,可根据表选择象质计的型号。
象质计型号的选用线型象质计应放在射线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测焊缝区的一端(被检测区长度的1/4部位),钢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细丝置于外侧。
当射线源一侧无法摆放时,也可放在胶片一侧的表面上,其放置要求与上相同,但必须附加“F”铅字母作标记,以示区别。
但象质计值数应提高一级或通过对比试验,使实际象质指数达到规定的要求。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XJGTJHFGS-ZW-06-2017A/0)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类型:持有部门:编号:2017-01-01发布2017-02-01实施新疆国统管道股份有限公司精河分公司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射线探伤的一般工作程序,以保证射线探伤按规定的标准、规程进行,确保检验的质量和要求。
2引用标准《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432-2008。
《水利水电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GB50766-2012。
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3探伤人员3.1资格3.1.1射线探伤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电力系统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委员会或劳动部无损检测考委会颁发的资格证书。
3.1.2现场探伤人员必须持有Ⅰ级(初级)或以上资格证书,检验结果的评定必须有Ⅱ级以上人员担任。
3.2探伤人员应熟悉仪器原性能、特点、并能熟练操作射线探伤仪。
3.3安全探伤人员必须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和其它有关规定。
4设备4.1根据被照工件的情况和透照方式,选用不同类型的X--射线探伤设备,并根据现场的实际透照情况制做成X--射线机曝光支架及其它辅助设备。
4.2透照中应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并配带辐射剂量仪,检测辐射情况。
4.3搬运X--射线机应轻拿轻放,防止仪器高空坠落,高空作业人员应扎实安全带。
4.4 X--射线探伤装置的各个部件应按要求正确连结,一次电源电压确认为220V 时方可通电。
4.5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应停止工作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4.6现场工作结束后,确认仪器完好,擦试干净,整齐存放。
5 透照工艺5.1透照参数的选择:5.1.1按要求对每台射线机制做曝光曲线,焦距一般选用600mm,根据现场情况焦距变动可进行修改。
5.1.2双壁单投影透照时,透照厚度为2倍的管壁厚度加一个加强高,单壁透照时,透照厚度加一个加强高,双壁双投影时透照厚度增加较多,最大穿透厚度 T A = 式中: D----钢管外径 (mm)T----管壁厚度(mm)5.1.3偏心距So 的选择L1So= ————(b+g )DL1——X 射线机焦点至管子外表面的距离D ——管子外径 b----焊缝宽度g----底片上椭园焊缝形象开口间距,一般为3--10mm0.8()T T +-T D6检验程序6.1检验流程图:机器预热——贴片、贴标记——对位选焦距——开机透照——胶片处理——底片评定——签发——底片及资料存档6.1.1了解工件与焊接的基本情况。
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新)

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BJSJ-3-A-JC-02编制:审核:批准: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保证钢结构无损探伤射线检测项目的顺利开展,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性,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无损探伤的X射线检测项目。
三、引用标准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3、《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5、《钢溶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2005)。
四、检验仪器设备1、X射线探伤机:符合JJG40-2001的要求。
2、射线照相胶片、射线照相辅助器材,如黑度计、增感屏,像质计、铅字等。
五、操作程序1、在承接无损检测时应向委托方索取工程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2、检测人员应根据技术资料要求,确定检测标准、检测部位,及检测等级、检测比例、合格级别。
3、编制探伤工艺卡﹑作业指导书。
4、确定工件探伤部位并进行编号。
5、检测前应根据探伤机停用时间训机,训机时间5分钟和休息5分钟。
6、制定曝光曲线:①制定槽洗曝光曲线②制定自动洗片机曝光曲线。
7、选择胶片一般要求反差高﹑清晰度高﹑灰雾少。
8、焦距根据被检测工件选择透照方式,一般600mm。
9、标记带、铅字、中心标记应离焊缝5mm左右,不能影响评片。
10、像质计应放置有效片1/4处,粗里细外。
11、散射线屏敞背部应放置铅皮,防止散射线,保证底片质量。
12、透照工件选择合适管电压.曝光量不小于15mΑ/min。
13、暗室处理:槽洗显定影温度20℃±2﹑显影时间3分钟﹑定影时间30分钟﹑水洗时间30分钟﹑自动洗片显影温度33℃,显影时间35秒,烘干温度55℃。
14、底片上标记齐全,像质计摆放正确,底片黑度、灵敏度达到标准要求,不允许伪缺陷影响评定。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射线探伤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领域。
正确地进行射线探伤作业对确保产品质量和人员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射线探伤作业人员提供一份指导书,帮助他们理解射线探伤的原理和操作要点,并正确地进行射线探伤作业。
二、射线探伤原理1. 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在物体内部的吸收和散射来获取材料的内部缺陷或缺陷位置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射线包括X射线和γ射线。
2. 射线通过材料时,会遇到材料中的原子核和电子,从而与其发生吸收和散射。
吸收射线的程度与被测材料的密度和厚度有关,散射射线的程度与材料中的缺陷有关。
3. 射线探伤的原理是利用探测器记录通过被测材料的射线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判断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其位置和大小。
三、射线探伤仪器和设备1. 射线探伤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和设备,包括射线源、辐射检测器、辐射防护设备和辅助设备等。
2. 射线源可使用X射线管或放射性同位素,需要经过严格的辐射防护措施。
辐射检测器可以选择探测射线的剂量率和图像,例如光电离室、半导体探测器或曝光片等。
3. 辐射防护设备包括防护衣、铅砖和铅屏等,用于减少人员暴露在射线下的风险。
辅助设备包括灯箱、铅板等,用于观察和测量射线照片。
四、射线探伤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检查射线探伤仪器和设备,确保其工作正常。
检查并准备好辐射防护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
在进行射线探伤作业前,需要将作业区域进行隔离并进行警示标识,以防止他人误入。
2.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准备好,并清洁表面以去除任何杂质。
如果需要对样品进行定位标记,应使用无污染的材料,并确保标记清晰可见。
3. 射线探伤操作:根据射线探伤作业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射线源,并将其放置于合适的位置。
根据待测样品的尺寸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探测器并进行调试。
使用射线探伤仪器进行探测,确保探测器与样品表面的距离一致,并控制射线源的辐射时间和剂量。
4. 数据分析与评估:将探测到的射线数据传输至计算机或辐射图像仪中进行分析和评估。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内容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内容目录1.工程概况及工作量 (1)2.编制依据 (2)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2)4.作业程序和方法 (6)5.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及预防 (8)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8)7.附录 (10)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1 工程概况本工程由黑龙江华隆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建设,建设规模为3台260T/h中温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B2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两套。
本工程锅炉汽水连接管道、锅炉本体疏水、放空管道及汽机四项管道、中低压管道,探伤依据《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和《焊接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检验比例及检验数量,射线检验工艺依据《钢质承压管道对接焊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21-2002对本工程管道进行透照及评定。
超声波检验工艺依据《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0-2002进行检验。
1.2工程量2.1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2.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2.3《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21-2002。
2.4《钢熔化焊接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20052.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20052.6《放射性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2.7 制造厂提供的有关图纸及资料3.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的准备3.1应做的准备:主管接到委托后,要到现场调查,并对检验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在交底时,应依据规程、标准及质量等级来选择以下主要项目:根据委托和通用工艺文件编制工艺卡3.1.1.1 射线源的种类及型号。
3.1.1.2 胶片型号、规格。
3.1.1.3 增感方式,前后屏的厚度。
3.1.1.4 像质计的种类、型号及像质指数3.1.1.5 透照方法及方式。
3.1.1.6 焦距的选择。
3.1.1.7 曝光参数的选择。
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探伤通用作业指导书

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作业文件小ZS05 -2006 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300MW机组扩建工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探伤通用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射线探伤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无损检测手段,常常成为当今电力建设工程焊接质量检验的首选方法。
但透照质量的优劣,又决定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为使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300MW扩建工程#8机组大、中直径钢管射线探伤规范化、标准化,以稳定和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大、中直径钢管(公称直径大于89mm)对接焊接接头(以下简称焊缝)的射线探伤方法及探伤结果评定要求。
适用于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300MW扩建工程#8机组安装范围内以及为完成本工程而进行的焊工考试、焊工仿样、焊接工艺评定中直径大于89mm,壁厚≤20mm的钢管焊缝的射线探伤以及壁厚≥70mm 管道焊缝的中间检验。
设备的入场检验以及公司中心试验室承担的其它工程中条件相同或相似的管道焊缝射线探伤工作也可参照本作业指导书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647-2004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GB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DL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份)国电电源[2002]49号《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3 编制依据《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企业标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国电小龙潭电厂三期2⨯300MW扩建工程#8机组金属检验/试验施工组织专业设计》及《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中心试验室质量管理手册》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小龙潭三期扩建工程项目部 2006年01月07日批准 2006年01月07日实施4 定义4.1 单壁单影外透法:射线源置于管道外,胶片放置在射源另一侧管道内壁相应焊缝区域上并与其贴紧,利用射线对管道焊缝进行探伤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线探伤工艺作业指导书
1有限公司
目录
1、主题内容
2、适用范围
3、对探伤人员的要求
4、对透照工件表面的要求
5、探伤比例的要求及合格级别
6、器材的选择
7、透照工艺
8、胶片的暗室处理
9、底片质量
10、底片的观察
11、记录报告
12、安全防护
1、主题内容
1.1保证工业锅炉对接焊缝射线探伤的准确性,保证锅炉能够正常的运行。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工业锅炉的过热器、省煤器、集箱、压力管道等安装中管-管、管-板对接焊缝射线透照检测。
焊接方式为氩弧焊打底、手工焊盖面。
3、对探伤人员的要求
凡从事射线探伤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按3.1.照劳动部文件“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进行考核鉴定。
3.2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高、中、初级。
取得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3操作人员应具有RT—I 以上资格证书,评定及审核人员应具有RT—II级以上资格证书。
3.4从射线探伤人员应能辨别距离400mm远的一组高为
0.5mm,间距为0.5mm的印刷字母。
4、对透照工件表面的要求
4.1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质量(包括余高高度)应经外观检查合格。
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淆,否则应做适当的修整。
4.2焊缝外观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签发《无损探伤委托书》。
4.3焊缝透照质量达到NB/T47013—2015标准AB级。
5、探伤比例的要求及合格级别
5.1探伤比例的要求及合格级别
5.2焊缝合格级别达到NB/T47013—2015标准的II级。
6、器材的选择
6.1焊缝透照选用理学----300或国产300周向射线探伤机,固定焊缝选用理学-----2505或丹东----2505定向射线探伤机。
胶片选用爱克发型6.2.
6.3增感屏选取用厚度为0.03mm的铅箔增感屏,暗盒选用360×80和240×80两种,选用铅质阿拉伯数字英文母。
6.4暗袋背面应有“B”铅字,以检查背面散射是否满足
GB3323—2005的要求。
6.5象制计选用:按照透照厚度和相质级别所需要达到的象质指数,选用JB/T 7902-2015《无损检测线型像质计通用规范》的规定。
7、透照工艺
7.1透照方式按照NB/T47013—2015规定选择。
7.2胶片和增感屏在透照过程中始终相互紧贴。
7.3双壁双影法选用专用象质计的,金属线垂直横跨焊缝表面正中。
底片上应至观察到期根以上的钢丝影象。
如果数个管子接头在一张底片上同时显示时,至少放置一个象质计,如果只有一个,则必须放在最边缘的那根管子上。
均要将象质计放在射源侧,否则,要通过对比实验使实际象质指数达到规定的要求。
象质计放在胶片一侧工作表面上时,象质计应附加“F”标记,以示区别。
7.4双壁单影透照时,线形象质计应放在射线源一侧的工作件表面上被检焊缝区的一端(被检区长度的1/4处)。
钢丝应横跨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细钢丝置于外侧。
7.5曝光参数按照“曝光曲线”和“工艺卡”确定执行。
采
用不低的曝光量。
15mAmin于
7.6射线机的操作按使用说明书操作。
7.7允许存在内凹和单面未焊透的钢管焊缝,应在焊缝边上摆放槽式测深计。
8、胶片的暗室处理
8.1胶片的处理应按胶片的使用说明书或公认的有效方法处理。
可采用自动冲洗或手工洗方式。
8.2显影液、定影液应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操作,应定期添加补充液的方法来维持显影液性能的恒定。
9、底片质量
9.1若在较黑底片背景上出现“B”的较淡影象,说明背散射线防护不够,应予得照。
若在较淡背景上出现“B”的较黑影象则不作为底片判废的依据。
9.2底片上必须有表明焊缝透照部位铅制定位标记包括中心标记和搭接标记;工件编号、焊缝编号和部位编号。
返修透照部位还应有反修标记。
9.3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均需在底片适当位置显示,并离焊缝边缘至少5mm。
9.4底片黑度均要满足2.0~40的黑度范围。
10、底片的观察
10.1评片室内的光线应暗淡,室内照明用光不能在底片表面上产生反射。
,观片30cd/m2观片灯:经照明后的底片亮度应不小于10.2.灯的最大亮度应不小于100000cd/m2。
10.3处理后的底片不允许水迹、划伤、擦痕和药液污染、静电感光等伪缺陷。
11、记录报告
11.1评片结束后应填写射线探伤报告,填写内容应包括:委托单位、工程名称、检验部位、检验方法、透照规范、缺陷名称、评定等级、返修情况和透照日期、工件规格及材质并有评片人员和审核人员的签字等。
11.2对焊接质量不合格的底片,填写《返修通知单》通知施工单位,返修经外观检验合格后,按透照程序重新检验。
11.3射线底片及射线报告移交资料室存档。
且必须保存7年以上,以备随时查核。
12、安全防护
12.1射线照相的安全防护应符合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12.2采用屏蔽防护,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12.3现场工作时,射线源方圆20米范围内采用红灯或安全线警示。
13、相关/支持性文件
13.1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13.2 GB3323-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