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合集下载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版)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版)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版)一、概述革兰阴性菌及少数革兰阳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最重要机制是产生各种β-内酰胺酶。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抑制部分β-内酰胺酶,避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水解而失活。

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简称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是临床治疗产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重要选择。

我国临床使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种类和规格繁多,临床工作者对该类制剂的特点了解参差不齐,临床不合理使用问题比较突出。

二、主要β-内酰胺酶及产酶菌流行情况β-内酰胺酶是由细菌产生的,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大类酶。

β-内酰胺酶种类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β-内酰胺酶的底物、生化特性及是否被酶抑制剂所抑制的功能分类法(Bush分类法),其将β-内酰胺酶分为青霉素酶、广谱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碳青霉烯酶等;二、是根据β-内酰胺酶末端的氨基酸序列特征的分子生物学分类法(Ambler分类法),将β-内酰胺酶分为丝氨酸酶(包括A类、C类酶和D 类酶)及金属酶(B类酶)。

目前引用较多的是1995年Bush等基于上述二种方法建立的分类方法,2019年Bush等又将该分类表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表1)。

其中临床意义最大的是下列三类β-内酰胺酶:表1 常见β-内酰胺酶分类及特点,常见酶抑制剂抑酶活性素及单环酰胺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其对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水解能力弱。

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最为常见。

根据编码基因的同源性,ESBLs可分为TEM型、SHV型、CTX-M 型、OXA型和其他型共5大类型。

2、AmpC酶属C类酶,通常由染色体介导,可以被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诱导。

部分由质粒介导,常呈持续高水平表达。

抗菌药物分类介绍--β-内酰胺类(2006-7-27)

抗菌药物分类介绍--β-内酰胺类(2006-7-27)

• •
第三代头孢菌素
• G+ 一代≥二代>三代 • G- 一代<二代<三代
a.抗绿脓 头孢哌酮,头孢他啶 b.注射用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唑肟,甲肟,地嗪 c.口服用 头孢克肟,头孢他美脂
• 对金葡菌较第一代差,MRSA和肠球菌耐药,溶链、 • •
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和奈瑟菌对其高度敏感 对肠杆菌科细菌抗菌活性加强,部分对绿脓杆菌有 作用,但不动杆菌常耐药,枸橼酸杆菌、肠杆菌属 和沙雷菌属的某些菌株常耐药 组织分布好,脑脊液浓度高,部分品种胆汁浓度高, 半减期相对延长 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肾基本无毒性。
性。
一代 +++ ±



呼吸系统, 尿路感染
二代 ++
三代 +
++ +

较强

基本 无
骨关节,腹 腔盆腔感染
中枢神经系 统的感染
++ ++ 部分 高度 + 有 稳定
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马斯平)
• 三代头孢+ 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 • 对金葡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和革兰阴性菌的作
用较头孢他啶强,对粪球菌也有较强的作用。
++++ ++
氟氯
青G
+++~ ++ - ++++ ++++ + ±
不抗绿脓杆菌的青霉素
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
金葡、链球、大肠
流感杆菌、厌氧菌 肠球菌、沙门 峰浓度 生物利用度
相似
稍强 5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加强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对于与其他药物可能发生相互 作用的情况,医生应加强药物 相互作用的研究,了解具体作 用机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向患者充分说明用药的重要性 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用药 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性的研 究,为耐药性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06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挑战和
解决方案
挑战分析
耐药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耐药性逐 渐增强,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下降。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可能会与其他 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 剂
• 引言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种类和
特性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药理作
用和机制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临床应
用和效果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研发进 展和未来展望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挑战和 解决方案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新药研发
优化给药方案
随着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作用机制 的深入了解,未来将会有更多新型的β-内酰 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进入研发阶段。
针对不同病原体和宿主,优化β-内酰胺酶抑 制剂复合制剂的给药方案,以提高疗效和降 低副作用。
扩大适应症范围
耐药性研究
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β-内酰胺酶抑制 剂复合制剂的适应症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
扩大抗菌谱
通过抑制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 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可以扩大β-内 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谱,使其对 一些原本耐药的细菌有效。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版)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版)

0-内酰胺类抗生素卩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版)一、概述革兰阴性菌及少数革兰阳性菌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最重要机制是产生各种0-内酰胺酶。

0-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抑制部分B-内酰胺酶,避免B-内酰胺类抗生素被水解而失活。

因此,B-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简称0-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是临床治疗产B -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重要选择。

我国临床使用的B-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种类和规格繁多,临床工作者对该类制剂的特点了解参差不齐,临床不合理使用问题比较突岀。

二、主要内酰胺酶及产酶菌流行情况B-内酰胺酶是由细菌产生的,能水解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大类酶。

B- 内酰胺酶种类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B-内酰胺酶的底物、生化特性及是否被酶抑制剂所抑制的功能分类法(BUSh分类法),其将0-内酰胺酶分为青霉素酶.广谱酶、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头抱菌素酶(AnIPC酶)和碳青霉烯酶等;二、是根据β -内酰胺酶末端的氨基酸序列特征的分子生物学分类法(Ambler分类法),将B -内酰胺酶分为丝氨酸酶(包括A类、C类酶和D类酶)及金属酶(B类酶)。

目前引用较多的是1993年BUSh等基于上述二种方法建立的分类方法,2019年BUSh等乂将该分类表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表1)o其中临床意义最大的是下列三类B-内酰胺酶:表1常见0-内醸胺酶分类及特点,常见酶抑制剂抑酶活性类、碳青霉烯类.除甄曲南---B3b CPhA碳青霉烯类一1、E SBLS主要属2be∖2br∖2ber类酶,是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类、头砲菌素及单环酰胺类等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 -内酰胺酶,其对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水解能力弱。

ESBLS主要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最为常见。

根据编码基因的同源性,ESBLS可分为TEM型、SHV型.CTX-M 型、OXA 型和其他型共5大类型。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革兰阳性菌
• 氨苄西林/舒巴坦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 头孢哌酮/舒巴坦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 头孢洛扎/他唑巴坦 • 美罗培南/法硼巴坦
常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抗菌谱
来源于2020年 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专家共识
头孢菌素类:轻度炎性脑膜的透过性很低, 严重炎性脑膜炎时约15%穿透性。
美罗培南: 轻度炎性4.7%~25%; 严重脑膜炎的透过率39%
粒缺伴发热
由于免疫力明显下降,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
容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威胁生命安全。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口腔温度>38.3℃ 或者 2 小时内连续两次体温>38.0℃ 且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0.5×109/L 或预计降至 0.5×109/L 以下
大肠埃希菌(30%~50%)
肠球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 菌属细菌、铜绿假单胞菌
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 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急性上尿路感染建议静脉给药: 轻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
中重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
舒巴坦本身对鲍曼不动杆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常见临床感染部位—中枢神经系统
粒缺伴发热
根据危险分层和耐药危险 因素评估后,尽快使用抗 菌药物初始经验性治疗。
其原则是覆盖可迅速引起 严重并发症或威胁生命的 最常见和毒力较强的病原 菌。
同时必须考虑本区域、本 院及本科室感染的流行病 学覆盖耐药菌,直至获得 准确4年-2019年血流感染的耐药菌检出率
复杂性腹腔感染、院内获得性腹腔感染:多是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混合感染。 腹腔感染若存在积脓或病灶,应积极进行脓液引流或外科干预祛除感染灶。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应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克拉维 酸、舒巴坦、他唑巴坦3种,与β-内酰胺类组成的合剂
有:
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②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③氨苄西林/舒巴坦;④头孢哌酮/舒巴坦; 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其共同的特点
①除舒巴坦合剂对不动杆菌属抗菌活性增强,其他β-内酰胺酶 抑制剂仅具有微弱的抗菌作用;②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多数质 粒介导的和部分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与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头孢哌酮等联 合后可保护该类抗生素不被细菌产生的灭活酶水解;③β-内酰 胺酶抑制剂不增强与其配伍药物对敏感细菌或非产β-内酰胺酶 的耐药细菌的抗菌活性;④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抗菌作用 主要取决于其中β-内酰胺类药物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⑤β-内 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中两药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相近,具协同抗菌 作用;⑥两药联合应用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均可达40%以上.
3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头孢哌酮/舒巴坦的PK/PD特点是时间依赖性药物并且半衰期较短。头孢 哌酮钠/舒巴坦钠3g,q8h给药对铜绿假单胞菌T〉MIC%可达82%以上。头 孢哌酮/舒巴坦3.0g q8h静脉滴注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HAP,头孢 哌酮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IC小于48,且T〉MIC%大于100%时,可以 获得较好的临床和微生物学疗效,鲍曼不动杆菌全被清除,可作为临床应 用的推荐方案。
合制剂的特性,目前我国使用种类多,规格不一, 美国抗菌药物使用率20%,我国60%。半衰期:头孢曲 松在人体6小时,舒巴坦、他唑巴坦、克拉维酸约1H。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组成原则
组方配比原则: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复合制剂必须考虑组方 和配比的合理性。基本组成原则如下: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及相关医保政策解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及相关医保政策解读
2.76/2.71
<10/5.7~8.2
80~90/85
头孢洛扎 / 他唑巴坦*(患者)
1/0.5, iv 1 h
65.7/17.8
3~4/2~3
16~21/30
>95/>80
2/1, iv 1 h
105/26.4
美罗培南 / 法硼巴坦*
2/2, iv 3 h
43.4/55.6
1.22/1.68
2/33
2020 专家共识总结近五年产酶 (ESBLs) 菌的流行情况:
有所升高
近五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居高不下, 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有所上升1-2
近五年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
76.5%为KPC-2
2020 专家共识总结近五年产酶 (碳青霉烯) 菌的流行
检测方法
适用的菌株
区分的碳青霉烯表型
Carba NP
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
对KPC、NDM、VIM、SPM 和 SME 型敏感性和特异性好
eCIM联合mCIM
肠杆菌科细菌
区分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还是金属酶
eCIM联合酶抑制剂(硼酸、EDTA)试验
β‐内酰胺酶分类及产酶菌流行情况及检测
1/1
28/38
75~85/75~85
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
4/0.5, iv
298/34
0.7~1.2/0.7~1.2
30/30
68/80
替卡西林 / 克拉维酸2
3/0.1, iv
324/8.0
1.1/1.1
45/25
60~70/35~45

浅谈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酶抑制剂联用

浅谈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酶抑制剂联用

浅谈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酶抑制剂联用【摘要】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发展,各种细菌对其耐药性随之增多,由于该类抗生素易被致病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水解,产酶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已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

解决此类抗生素耐药性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方,恢复抗生素原有的抗菌活性和抗菌谱,从而提高其临床疗效。

1 β-内酰胺的结构与作用机制如图:β-内酰胺结构典型—青霉素结构式β-内酰胺能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能抑制细胞壁粘肽合成酶,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引起细菌细胞死亡。

2 β-内酰胺类药物的分类与介绍β-内酰胺类药物是指是指氨基在内酰胺环中的β位碳原子上的一类药物。

其分类及抗菌谱见表一表一β-内酰胺类药物的分类介绍及抗菌谱分类代表药物抗菌谱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 G+菌(球菌、杆菌)、G-球菌(脑膜炎球菌)、致病螺旋体(梅毒、钩端、鼠咬热螺旋体)半合成青霉素耐酸青霉素青霉素V 主要用于轻度细菌感染,恢复期的巩固和防止感染复发耐酶青霉素氟氯西林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严重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羟氨苄西林用于G-杆菌感染,严重者与氨基糖苷类合用抗绿脓杆菌青霉素羧苄西林、美洛西林广谱,对绿脓杆菌作用强,不受病灶脓液影响抗G-杆菌青霉素美西林、替莫西林窄谱,对G-杆菌作用强头孢菌素第1代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对大多数G+ G-有效,对绿脓杆菌等感染疗效差。

主要用于耐PG的金葡菌感染第2代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对G–作用,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大于1代,对G+菌小于一代,适用于大肠、变形、厌氧菌,肾功能不良、青霉素过敏者感染第3代头孢哌酮、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对G–作用及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大于1、2代,对G+小于1、2代,一般不作为一线抗感染药。

主要用于重症G–杆菌感染,危及生命的G–杆菌、绿脓杆菌感染第4代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对G+ G-厌氧菌作用及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大于3代,主要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阴沟杆菌、绿脓杆菌等感染其他β-内酰胺类头霉素类头孢西丁、拉氧头孢用于盆腔、腹腔、妇科、需氧厌氧混合感染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军团菌、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无效,对其他菌作用强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对G-菌、绿脓杆菌作用强大,对G+菌、厌氧菌很弱或无效3 β-内酰胺酶作用机制β-内酰胺酶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开环失活,它通过与β-内酰胺环上的羰基共价结合,水解酰胺键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失活。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分类特点及应用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分类特点及应用随着临床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如何进行合理的使用也成为目前较突出的问题,在此将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分类特点及应用总结如下。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及应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及其他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此类属于繁殖期杀菌剂。

其特点是: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和毒性低。

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新型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

青霉素类青霉素类包括不耐酸青霉素类(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G、青霉素V钾片)、耐酸青霉素类(苯唑青霉素、氯唑青霉素、双氯青霉素及氟氯青霉素)、广谱不抗假单胞菌类(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广谱抗假单胞菌类(羧苄西林、呋喃苄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及抗G - 杆菌类(美西林、替莫西林)等。

青霉素G 临床上主要用于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厌氧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杆菌多数对其耐药。

普鲁卡因青霉素G半衰期较青霉素长。

青霉素V钾片耐酸,可口服,使用方便。

双氯青霉素对产酸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最强,对其它G + 球菌较青霉素G差,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无效。

阿莫西林抗菌谱与氨苄青霉素相似,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和流感杆菌对本药敏感,抗菌作用优于氨苄青霉素,但对假单胞菌无效。

广谱抗假单胞菌类对G + 球菌的抗菌作用与青霉素G相似,对G - 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及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尤其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抗菌活性更强。

抗G - 杆菌类只用于抗G - 杆菌,对G + 球菌及假单胞菌无效。

头孢菌素类此类属广谱抗菌药物,分四代。

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第三代中部分品种及第四代对绿脓杆菌有效,该类药物对支原体和军团菌无效。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抗菌药物分级目录 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各级医师均具有处方权,需按各种药物适应证合理用药。

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住院病人由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开具处方或医嘱,无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的科室由科室主任开具处方或医嘱。

门急诊病人由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开具处方或医嘱。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住院病人由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或医嘱。

无正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的科室由科室主任开具处方或医嘱。

此外,经具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资格的医师或药师会诊同意,或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意见,可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急诊处方须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或科室主任开具,一次处方不得超过3天,必要时应请具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资格的医师或药师会诊同意后使用。

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专业医师在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要求可降低一个等级。

分类非限制使用 限制使用 特殊使用 对青霉素酶不稳定的青霉素类青霉素 广谱青霉素类 阿莫西林磺苄西林 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第二代头孢菌素类 头孢呋辛(酯)头孢丙烯 头孢克洛头孢替安 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克肟 头孢地嗪头孢哌酮舒巴坦 (舒普深)其他β-内酰胺类 头孢西丁 氨曲南头孢米诺拉氧头孢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美罗培南氨基糖苷类 阿米卡星 四环素类 米诺环素 磺胺类 复方磺胺甲恶唑大环内酯类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注射)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口服)氟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呋喃类 呋喃妥因 糖肽类 万古霉素其他类 甲硝唑 奥硝唑 利奈唑胺替硝唑 夫西地酸克林霉素抗真菌药物 特比萘芬 氟康唑(注射) 伊曲康唑(注射)氟康唑(口服) 伏立康唑(口服) 伏立康唑(注射)伊曲康唑(胶囊) 伊曲康唑(口服液)。

我院2008-2012年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应用情况分析

我院2008-2012年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应用情况分析

微弱 的抗 菌活性 。 单 独应用无效 , 其 使用量少 与耐药菌株 的
形成有关 。由于克拉维酸可直接作用 于活性位 点 , 能暂 时停 留或永久依 附在 酶表 面 ,其对 B 一 内酰胺酶有高度专一性 , 口 服给药可较好 地被人体 吸收_ 5 ] , 因此该药也 主要以 口服制 剂
2 0 0 8 年 药 品名称 金额
一 .
2 0 0 9 年 金额 ( 万元 )

2 0 1 0 年 金额 ( 万元 )

2 0 1 1 年 金额 ( 万元 )

2 0 1 2 年 金额 ( 万元)

( 万元 )

注: “ 一 ” 代表此类药品在对应年度上没有使用过
2 结 果
本文对 2 0 0 8 -2 0 1 2 年本 院使用 这类 制剂临床应用情况进行
分析 ,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资料来源 :利用我 院药 品信 息管理 系统 ,统计 2 0 0 8 — 2 0 1 2年抗 菌药物的消耗数据 ,从 中筛选 含 B . 内酰胺 酶抑制 剂 复合制剂 数据 , 包括药 品名称 、 商品名 、 规格 、 销售金额 、 数
芦宏霞 芦宏丽
B . 内酰胺类是f 临床应用广泛 、 抗感染效果 强大的一类抗
生素 , 但 细菌 的耐 药性 目前 已成 为此类 药物的严重问题 。细 菌耐药最主要机制是 细菌通过产生 B . 内酰胺酶破坏 B 一 内酰
量等 。
1 . 2 方法 : 采用 限定 日剂量( D D D ) 值分析方 法 , 计算各药 品
表3 各B .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D D D s 及 排序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告知患者:在使 用β内酰胺酶抑 制剂前,应告知 患者可能出现的 不良反应,并指 导患者如何应对。
安全性评价及监管要求
安全性评价: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药物的有效性、耐受 性、不良反应等方面。
不良反应:介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等,以 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处理方法。
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种类: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包括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和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等。
作用机制: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抑制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保护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被酶破坏,从而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临床应用: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由产β-内酰胺 酶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06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安 全性及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率
皮肤反应:发生率约1%-2%,表现为皮疹、瘙痒等 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约3%-5%,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 呼吸系统反应:发生率约2%-3%,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 血液系统反应:发生率约1%-2%,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少等
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研究难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 研发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难 点和挑战,如药物的稳定性、 耐药性等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和优化。
添加标题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 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β内酰胺 酶抑制剂的研发将取得更大的 突破和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 更多有效的药物选择。
临床试验及审批情况
临床试验阶段:Ⅰ期、Ⅱ期、Ⅲ期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可用于治疗由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如肺炎、 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可用于治疗某些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细菌感染,如某些肺 炎球菌和肠球菌感染。

特治星基础知识

特治星基础知识

2008 2006 2004 2003
76%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
S%
CMSS
中国10家教学医院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性变迁
Amikacin Ciprofloxacin Ceftazidime Cefepime Cef/sulb. Pip/tazo Meropenem Imipenem
100.0%
CMSS
劳地枸橼酸菌对9种抗生素的S%
Amikacin Ciprofloxacin Pip/tazo Cefo/sul Cefepime Ceftazidime Cefotaxime Meropenem Imipenem 0.0% 20.0% 40.0% 60.0% 80.0% 100.0%
多粘菌素B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米诺环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 阿米卡星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环丙沙星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2005 2006 2007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敏感%
CMSS
中国10家教学医院大肠杆菌(包括ESBL+)的敏感性变迁
Amikacin Ciprofloxacin Pip/taz Cefo/sulb Cefepime Ceftazidime Cefotaxime Meropenem Imipenem
1.R.Isenman Dig Surg 1996;13:365-369 2.实用抗菌药物学 1998年第2版 P165,P312 3. Caroline M. Perry, Drugs, 1999 May 4. Sorgel F, et al. Complications Surg. 1993; 12:28-32 5. Boselli E, et al, J Chemother. 2002; 14(1):54-58

药敏代码

药敏代码

霉素类
哌拉西林PIP替卡西林TTC羧卞西林CB 氨苄西林AM 美洛西林MEZ
——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
阿莫西林AMX/AML 氨苄西林AM舒巴坦SU 他唑巴坦TA 克拉维索CA
头孢类:
头孢唑啉CZ 头胞噻吩CF 头胞孟多CFM 头孢呋辛钠CXM 头孢美唑CMZ 头孢哌酮CFP 头孢曲松CRO头孢他啶CAZ 头孢克罗CEC 头孢他美CTM 头胞噻肟CTX 头孢唑肟CTZ头孢吡肟FEP 头孢克肟CFX 头孢地嗪CDZ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IPM 美洛培南MPN/MEM
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CN(GM)卡那霉素K 奈替米星NET 妥布霉素TM 链
霉素S
阿米卡星AK(AN)
四环素类;四环素TC(TE ) 多西环素DO 米诺环素MNO
喹诺酮类:环丙沙星CIP 左氧沙星LYF
氧氟沙星OFL 奈啶酸NAL 氟罗沙星FLE 司帕沙星SPF
依诺沙星ENO 诺美沙星LMF 诺氟沙星NOR
其他
复方新诺明SXT 氯霉C 呋喃妥因F 磺胺SMX磷霉素FOS
多粘菌素B/PB苯唑西林OX甲氧西林ME 红霉素E 利福平RA 万古霉素V A
替考拉宁TCL 大观霉素SPT 阿奇霉素AZI氨曲南AZT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
氨苄西林/舒巴坦PRL/PIP氨曲南AIM
抗生素代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血液、心、肺、肾、脾肝中的浓度均很高;尤其是胆汁浓度极高。 ➢ 透过胎盘屏障,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 连续给药无蓄积。
8/13/2020
28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临床用药选择(3.5)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 对产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 菌感染的小鼠的ED50均明显优于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单用,也强 于市售的阿莫西林/舒巴坦(2:1)。
8/13/2020
23
5.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临床用药选择(2 ) 常见舒巴坦类酶抑制剂复合物抗菌谱的区别:
8/13/2020
24
5.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临床用药选择(3.1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1.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均在82.3%~90.0% 2.分布到各种组织和体液中,主要经胆汁排泄。 3.对血脑屏障渗透性差,炎症时可透过血脑屏障; 4.不易透过血胰屏障,当有炎症时,胰腺浓度可达70% 5.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且对鲍曼不动杆菌和
➢ 能较好的分布在各组织和体液中,胃肠道、胆囊、胆汁、皮肤、前列 腺液中均能达到较高的浓度。
8/13/2020
31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临床用药选择(3.8)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 对某些产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属细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有较好 的抗菌活性。
➢ 对高度耐药的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无抗菌活性。 ➢ 进食前给药既不太影响血清药物浓度,又可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治疗敏感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中重度感染,与头孢哌
8/13/2020
26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临床用药选择(3.3)
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
➢阿莫西林舒巴坦对易产诱导酶的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和 沙雷菌MIC50、MIC90都在64mg/L以上,对与非发酵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单胞菌的MIC50、MIC90都在128mg/L以上,属耐药范畴 。 ➢可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在多数组织和体液中分布好 ➢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磺胺药等可升高阿莫西林的血药浓度; ➢体外干扰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磺胺类抗生素,临床意义不大。 ➢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和汞呈配伍禁忌
舒巴坦常用剂量不超过4.0g/d,对MDRAB、XDRAB、PDRAB感染国外推荐可增加至
8/61.30/2g02/d0 ,甚至8.0g/d,分3—4次给药。
21
常见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用法用量(2)
8/13/2020
22
5.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临床用药选择(1)
++:美国FDA批准的适应症;+:文献支持的适应症
➢ 广泛分布于给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肺、胃肠道粘膜、胆囊、阑尾、子 宫、卵巢、输卵管、皮肤、脑脊液等。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因青霉素的存在而活性降低。 ➢ 哌拉西林可延长维库溴铵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8/13/2020
29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临床用药选择(3.6)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 与氨基糖苷类合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同作用。
➢ 与庆大霉素联合对粪肠球菌(G+球菌)无协同作用
➢ 抗菌谱广,作用强,抑酶增效的特点,可被选择用来救治危重、难治、耐 药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也是一个可供重症感染病原学诊断不明时经 验治疗的药物之一。
➢ 脑膜非炎症者脑脊液分布少。
➢ 分布于许多体液和组织内,脂肪与肌肉的药物浓度分别为血浆浓度的10%~ 13%与18%~30%,骨组织内、皮肤与胃肠道粘膜也能达到适当浓度。
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优于亚胺培南。
6.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联合应用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 假单胞菌的某些敏感菌株有协同作用
8/13/2020
25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临床用药选择(3.2)
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 组织和体液分布良好,在胆汁中药物浓度较高。 ➢ 多数情况下不能很好渗入脑脊液,脑膜炎可达可检测浓度 ➢ 对包括产酶菌株在内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属、肺炎球菌、肠球菌属、流感杆菌、卡他莫
➢ 重症肺炎的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策略和国内的临床实践
晚发的、存在MDR 感染危险因素的HAP、VAP, 可选用具有抗PA 活性的头孢菌 素( 头孢吡肟或头孢他啶) ,或抗PA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或β内酰胺类/β- 内酰胺酶抑制剂(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加上具有抗PA 活性的新 氟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或左氧沙星) , 或氨基糖苷类( 阿米卡星或庆大霉素或妥 布霉素) , 加上利奈唑胺或万古霉素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细菌及脆弱拟杆菌均有明显抑酶增效作用 ➢ 对铜绿假单胞菌增效作用不如对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明显。 ➢ 与氨基糖苷类、喹若酮类药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助抗菌作用。 ➢ 良好地分布于体液和组织中。 ➢ 对耐药菌株引起的中枢感染无效
8/13/2020
33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临床用药选择(3.10)
➢ 可透过胎盘屏障。
➢ 体外试验中,本品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可以灭活氨基糖苷类药物
8/13/2020
30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临床用药选择(3.7)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
➢ 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联合应用时对肠杆菌科 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某些敏感菌株有协同作用。
➢ 与抗凝药肝素、香豆素或茚满二酮衍生物、溶栓药、非甾体抗炎镇痛 药及磺吡酮等可能引起出血。
5
Richlnand Sykes分类法
8/13/2020
6
内容
➢ β-内酰胺酶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8/13/2020
7
二、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分类 ➢特点 ➢药物代谢动力学
8/13/2020
8
1.β-内酰胺酶抑制剂分类:
①可逆的竞争性酶抑制剂,如邻氯西林、双氯西林等; ②不可逆的竞争性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 ③非竞争性酶抑制剂,如甲氧西林等。
酮/舒巴坦疗效无明显差异。 ➢ 苯磺酸利尿酸药与阿莫西林合用,会升高阿莫西林的血药浓度。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亚抑菌浓度时可增强本品对粪肠球菌的体外杀菌作用。 ➢ 可降低口服避孕药的效果。
8/13/2020
3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临床用药选择(3.9)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 丙磺舒能减少肾小管对替卡西林的分泌,故可延缓替卡西林在肾脏的排 泄,但不影响克拉维酸的肾脏排泄。
始经验的一线选择[6] ➢ 不良反应[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主要ADR为胃肠道症状;
哌拉西林舒巴坦主要ADR 为皮肤反应
8/13/2020
34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
疑有吸入因素时,应优先选择氨苄西林/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有抗厌氧 菌8作/13用/202的0 药物,或联合应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等,也可选用莫昔沙星等对厌氧菌有35 效
8/13/2020
36
内容
➢ β-内酰胺酶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8/13/2020
1
内容
➢ β-内酰胺酶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8/13/2020
2
一、β-内酰胺酶
8/13/2020
3
Ambler分类方法
8/13/2020
4
BJM分类方法
8/13/2020
8/13/2020
27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临床用药选择(3.4)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
➢ 体外试验表明,复方中的两药合用,可增强对多种产酶菌株如金黄色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
➢ 与美洛西林单药比较,本品对不动杆菌属、粪产碱杆菌、粘质沙雷菌 、产气杆菌、阴沟杆菌、枸橼酸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的抗菌 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8/13/2020
9
2.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特点(1)
8/13/2020
10
表1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增效作用
8/13/2020
11
表2 β酰胺酶抑制剂对酶作用的比较
8他/13唑/202巴0 坦和舒巴坦的抑酶谱比克拉维酸广
12
表3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酶作用的比较
8/13/2020
13
2.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特点(2)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哌拉西林舒巴坦的区别
➢ 抗菌谱:⑴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哌拉西林舒巴坦广[1-3] ⑵ 体外活性相似,治疗产Ampc的病原菌,考虑选择哌拉西林他 唑巴坦[3]
➢ 抗菌活性:同配比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活性强于哌拉西林舒巴坦[4-5] ➢ 临床疗效:多个指南推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不明致病菌感染引起的起
拉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淋球菌、梭杆菌属、消 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及包括脆弱拟杆菌在内的拟杆菌属均具抗菌活性。 ➢ 对铜绿假单胞菌、枸橼酸杆菌、普罗威登菌、肠杆菌属、莫根菌属和沙雷菌属无作用。 ➢ 卡那霉素可加强本药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肠杆菌属的体外抗菌作用。 ➢ 庆大霉素加强本药对B组链球菌的体外杀菌作用。 ➢ 林可霉素可抑制本药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 与避孕药同用,降低口服避孕药的药效。
17
2.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PAE:
8/13/2020
18
3.常见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的药物代特点(1)
8/13/2020
19
“/”前表示β-内酰胺抗生素,后表示酶抑制剂;“-”表示未查到相关资料
常见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药代(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