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实行教育券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高等教育实行教育券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 人们对教育 , 尤其是 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接受高质量的文化教
育成为普通家庭 自主消费的观念和行为 , 自主择校 择专业 的要求 日益强烈 。由此 , 长期在计划经济 体
多样化 以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的 发展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
2O O 2越
2 01芷 0
中等教育
3 9 5.3
3 6 6. 3 3 4. 9 3 6 5. 3
初等教育
3 6 3.3
3 2 4. 4 3 6 2. 4 3 9l 2
.
到了我 国居民所能承受的限度 。在不断扩大招生规 模 的情况下 , 解决 资金投入渠道和提高资源配置成
8 %、8 4 %、6 4 %, 9 3 .1 2 .3 而上年 相 应 的数字 为 2 . 是 。同时 , 7 政府不分优劣 , 对所有高等院校实行包揽 7 %、 .1 2 .4 其中高等教育教育经费所 占 式 的财政投资 , 7 3 6 %、 5 %, 7 7 一定程度上保护 了落后院校 , 限制了
进教 育公平和效率、 促进 民办高技 的发展 、 高学生福 利 , 提 并提 出教育券应 用于我 国高等教育的理论构 想。 关键 词 : 高等教育 ; 教育券制度 ; 可行 性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3 64 20 )3 06— 4 10 —2 1(06 0 —0 1 0
收稿 日期 : 0 —1 — 0 2 5 2 2 0 作者简介 : 丹 ’ 西南 大学 教育学 院教育经 济与管理专 业研究生 , 现主要研究教育经济 。王智武 , 庆市教育学 院中文系, 主要研 究教 育经 重 现
。
维普资讯
教育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教育券制度是一种由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措施,旨在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然而,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教育券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学校选择不均衡教育券制度给家长提供了选择学校的自由,但也导致了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衡。
一些优质学校成为热门选择,而其他学校则因资源匮乏而无法吸引足够多的学生。
这种不均衡现象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教育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
对策: - 加大对低收入地区学校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
- 鼓励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
- 设立奖助金计划,吸引优秀教师到弱势地区任教。
3. 学生选拔机制不公平教育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选拔机制,但也带来了新的公平问题。
一些学校可能更倾向于招收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和需求。
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优秀学生集中在少数学校,而其他学校则面临着招生困难。
对策: - 制定公正的学生选拔标准,包括综合素质评价和面试等多个方面。
-加强对学校招生过程的监管,确保招生公正和透明。
- 鼓励学校多样化发展,提供不同特长和兴趣爱好的课程。
4. 教育资源浪费教育券制度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问题。
由于家长可以自由选择学校,一些学校可能为了吸引更多学生而过分追求名声和排名。
这导致了过度投入在宣传和硬件设施上,而忽视了教育质量本身。
对策: - 加强对教育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控和评估。
- 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综合考虑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
- 鼓励学校注重教育内涵,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5. 家庭经济压力加大教育券制度使得家长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但也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压力。
一些优质学校可能收取较高的学费,对低收入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加剧。
对策: - 设立公益性基金,用于资助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
教育券制度在幼儿教育中的可行性研究——以南宁市某区为例
共产 品, 而是 兼 有 私 人 产 品和 公 共 产 品 的 性质 , 属于 准公共产 品 , 具 有 准 公 共 产 品
位 学 生 ,家 长 可 为 子 女 选 择 任 何 学 校 就 读, 不 再 受 学 区 的 限 制 。而 学 校 把 所 收 集
的教育券向政府兑换现金 , 用 以支付办学
1 9 5 5年弗里德曼 首次提出教育券理 论之后 , 美国、 英国、 智利 、 台湾 纷纷开展 教育券 的研 究及实践工作 。2 0 0 1 年浙 江
长 兴 针 对 中 职 学 生 发 放 的 教 育 券 是 我 国
3 %, 且其 中的 2 所政府 只提供办学场所 ,
其 收 支 自负 。 1 6 2所 民办 幼 儿 园 , 占 8 8 . 1 %, 政府 只提供政策 引导 和技术支 持 , 没有任何资金投入 ,其 他 1 7 所 为企业办 园, 占9 . 2 %, 由企业 自负盈亏( 图1 ) 。 并且
争, 努力 改善教育质量 , 以符合教育 消费
者 的需 求 。
教育券制度简析
教育社会学作业教育券制度简析教师:冯丽婷老师学生:窦艳娟学号:*********提交日期:2013年12月17日教育券制度简析一、概念定义(一)提出背景1955年,米尔顿●弗里德曼发表了一篇名为《政府在教育中的地位》的论文,首次提出了教育券思想。
1980年在《自由选择》一书中进一步阐述完善了这种思想。
1995年在《公立学校:使其私有化》的论文中,他再一次阐述了公立学校私有化计划,即教育券思想。
他认为政府有责任投资教育,但却没有必要经营学校,政府垄断和学校间竞争不充分是学校教育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弗里德曼教育券制度的基本思路是:政府将用于教育的公共经费不再直接划拨到各个学校,而是以券的形式直接发给学生或家长;学生自由选择学校并用教育券支付学费及相关费用;学校向政府兑换等面值的现金;这种制度可用于各阶段的教育。
这一制度用“政府——学生——学校”的模式取代了“政府——学校”的资源配置模式,打破了政府对公共教育的垄断,在公共教育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同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府的权力,扩大了家长和学生的自由,最终达到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在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思想中,他把教育券分成这么几类:1、按资金来源分:私人资金资助的教育券;公共资金资助的教育券;2、按发放对象分:“无排富性”教育券,即所有适龄学生都发放,不足部分家庭支付;“排富性”教育券,即只发放给低收入者家庭困难的学生。
(二)教育券的定义教育券制度,即政府把直接投资于公立教育的经费按照生均成本折算成有固定面额的券以后发放过学生,学生凭教育券可以到政府所认可的学校(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就读,教育券可以冲抵部分或全部学费,学校凭教育券向政府兑换教育经费。
二、现状分析§国外现状如今美国已有多个地区推行由公款资助的“教育券”计划,有一些地区还有私人或私立机构资助的教育券。
(一)公共教育券1、密尔沃基市的“家长择校计划”(1)实施目标使贫困家庭的学生也能进入私立学校;使家长和学生有了择校自由;促进学校间的竞争。
略谈教育券制度在我国的实施
排富性”模式 ,即政府给所有适龄儿童等面值的教育‘ 券, 让其 自由选择不 同收费标准的学校就读 , 不足部分 由家长支付 , 弗里德曼提出的教育券属于这种。另一种 是 “ 富性” 排 模式 , 主张 只给低收入者或有特殊需要的 家 庭 以特 殊 的补 助 。英 国经 济 学 家 皮 科 克 与怀 斯 曼
学期可获得300元的教育券 , 共计发放了156万元。对于 未来 教育券 的应用 ,长兴县教育局的设想是从2005 年 起, 在高 中阶段全面实行教育券制度 , 即把高中生每年 的生均经 费折合成教育券发放 到每位 高 中生手 中 , 由 每位高中生持券 自主择校 ,形成对高 中学校招生 的压 力, 引人市场机制 , 以促进各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 自从 实施教育券制度后 , 长兴县普通高中、 职业高中和民办 高 中得 到 了协调发展 ,义务教 育阶段 的贫 困学 生 的受 教 育权 利得到 了保 障 ,并且教 育券得 到 了社会 的广泛 关注 , 吸引了社会资金对教育的投人。 湖北监利的实践 :监利县是个贫 困县 , 2002年农村 税费改革后 , 用于教育上的投 资被大大削减 , 国家的教 育财政投入又远远不够 。2003年10月下发了《 于基础 关 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 意见》 决定从2004年实施 “ , 义务 教育卡” 制度 , 设立 义务教育经费专项账户 , 把上级转 移 支付用 于教育 的资金和县级 财政投人义务教 育 的经 费平均摊 到每个学 生身上 , 义务教育卡” 以“ 的形式 发 放给全县所有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 ,让学生 自主择 校, 学生可以选择就 读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 ; 对现有学 校进行评估 , 区分优质学校和一般学校 , 允许部分优质 校的收费标准高于一般学校 ,一般学校继续执行省政 府定价 ; 对于贫困学生 .政府还将 出台“ 义务救助卡” 来 保障其完成学业。[z1 同时 , 允许并鼓励 民间机构和资本 通过债转股 、 新增投资参股 、 收购或租赁等多种方式投 资教育 , 基础教育领域充分吸收民间资金 , 降低运作成 本。[31 比浙江长兴 的教育券改革 , 对 无论是从深度还是 广度上 , 监利人走得更 远。
教育券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性分析教育管理
教育券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性分析教育管理教育券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性分析教育管理教育券制度是一种通过给予家长教育购买权威机构服务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教育选择的政策措施。
本文将对教育券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性进行分析,以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教育券制度的理论基础教育券制度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
他认为,教育券制度可以通过增加教育选择权和市场竞争来提高教育质量。
弗里德曼主张,将政府对教育的直接控制权下放给家长,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愿选择适合自己子女的学校,并使用教育券来支付学费。
教育券制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的教育选择权:教育券制度强调家长在选择子女教育时的决策权和自由。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学校,从而提高学生的教育满意度和学习动力。
2. 市场竞争机制:教育券制度鼓励学校之间的竞争。
由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学校,学校将不得不提高教育质量,以吸引更多学生。
这种竞争将促进学校不断改进和创新。
3. 资源配置效率:教育券制度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通过允许学生选择学校,教育资源将根据需求进行调配,优质学校将获得更多的学生和资源,而低质量的学校将不得不改进或关闭。
二、教育券制度的实践性分析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尝试实施教育券制度,其中芬兰、瑞典、智利等国家的实施效果备受关注。
1. 芬兰:芬兰是教育领域的一颗明星。
然而,近年来芬兰教育系统面临一些挑战,如学生的学业水平下降、学校之间的差距扩大等。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芬兰政府开始在一些地区实施教育券制度,允许家长选择公立或私立学校,并使用教育券支付学费。
这一举措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有效地刺激了学校之间的竞争,提高了教育质量。
2. 瑞典:瑞典是最早实施教育券制度的国家之一。
然而,瑞典的实践并不完全成功。
在过去几十年中,瑞典的教育质量明显下降,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一些批评者认为,瑞典的教育券制度导致了学校资源的不均等分配,学生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质量受到影响。
对浙江长兴县“教育券”制度的调研报告
三、制度概述
长兴县的“教育券”制度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措施。该制度将政 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以“教育券”的形式发放,学生或家长持券可选择任何符合 条件的学校进行就读。学校则根据接收的学生数量和学生的选择情况获得政府财 政补贴。这一制度旨在通过市场竞争,激励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增加学生和 家长的选择权。
4、提升公众参与度:政府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让公众更好地了解 和参与“教育券”制度的实施过程。
5、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券”投入力 度,以促进城乡和区域间的教育公平。
6、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政府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家长、学生和 社会的评价纳入其中,以更全面地评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展示方式
浙江美术馆采用了多种展示方式,如传统展览、专题展览、互动展览等。传 统展览以静态展示为主,强调作品的精致和原汁原味;专题展览则针对某一艺术 流派或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互动展览则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体验,让观众能够更加 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艺术。
4、观众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收集到了观众对浙江美术馆的反馈和评价。大部 分观众对美术馆的展览内容、展示方式和环境设施表示满意。同时,观众也提出 了一些建议,如加强导览服务、增加互动体验项目等。
四、实施情况与效果
自实施“教育券”制度以来,长兴县的教育市场呈现出新的活力。学校间的 竞争加剧,这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服务质量,也吸引了更多的优秀教师和优质资源 进入该县的教育领域。此外,家长和学生也获得了更多的教育选择权,他们在选 择学校时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成本分担理论下教育券制度的合理性及其在我国实践中的困境分析
合理性。
( 二) “ 能 力支 原 则 的视 角
育券的类别和模式、 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的影响、 在我
1 . 接受教育的学生个人或家庭。 学生从教育中获益, 应当支
国部 分地 区实 践 的情况 及 效果 等方 面进 行论 述 。缺 乏对 教育 券 付相 应 的成本 ,然而 学生 个人 或家 庭 的经济 来源 大 多来 自家 长
付” 原则。 利益获得” 原则指获得教育收益的各方面都要负担 向学生提供教育券,是政府实现公民受教育权利的货 币表现形 教育成本, 受益较多的主体负担较多的教育成本 , 受益较少的主 式。发放教育券到每一个学生, 不仅实现了政府依法行政 、 保障 体负担较少的教育成本 。 “ 能力支付” 原则是指要求经济能力强 公民权利, 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 避免政府拖延、 欠费、 的主体分担较多的教育成本 , 经济能力较差的主体分担较少的 发放过程中不公平等暗箱操作和权利寻租的行为的发生 因此, 教育成本。本文依照这两条原则对教育券制度在我国应用中的 从能力支付原则的角度来说,教育券制度在我国的实践运 用中
是 来 自偏远 和贫 困地 区 收入 不稳 定 的家庭 。 2 . 国家 支付 。 我国《 宪 法》 第 二章 第 四十六 条规 定 : 中 国人 民
二、 成本 分担 理 论的 分析 框架
成 本分 担理 论 认为 ,教 育成 本应 由在 教育 中获得 益 处的 各 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从法律的角度上看, 公民 主 体分 担 , 并遵循 两 条原 则 : 一是“ 利 益 获得 ” 原则; 二 是“ 能力 支 无论贫富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从现实角度上看,政府
制度 在我 国应 用合 理 性上 的逻 辑分 析 ;且 对现 实 困境 的分 析大 工 资收入 、 学生奖 助学 金 , 支付 能力 有 限 。我 国中央 集 中管 理 的
教育券制度在我国公立高校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 : 时艳芳 系华 中科技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生.
4 8
时艳芳 : 教育券制度在我国公立高校实施 的可行性分析
况且公 平和效率本 不是 矛盾 的 , 通过教 育券制 度的灵 间接干预 。在我 国主 要 还是 通 过教 育行 政 主管 部 门 活实施 可以实现公 平和效 率 的有 机统一 。
1 . 93 i n 1 7 —6 6 . 0 0 0 . 1 0 3 6  ̄. s. 6 1 0 X 2 1 . 2 0 1 s 2 1 年 4月 00 第2卷 9 第 2 期
理 工 高 教 研 究
Ju ao碰扣 Eu tniSi ̄& T hog o nlf r dci n cu ao e e nly c o
中 由于政府垄 断公 共 教 育 而导 致 的公 立 学 校 系统 质 2 高等教 育 的准 公 共 产 品属 性 为 教 育券 制 度的 .
量和效率低下的状况 , 通过改变政府公共财政直接资 实施提供 了空 间 助公立学校的投入方式 , 把市场竞争机制和家长 自由 对于高等教育的属性 , 理论界的基本共识是高等 选择机制引入学校系统 , 以期在“ 教育券” 的流动 中遏 教育是准公共产品。 公立高等教育不是纯公共产 品, 这就说 明, 并不 制教育官僚主义 的滋长 , 实现优胜 劣汰, 提高美 国公 是每个人都可 以绝对平等地享有这一资源, 尤其是随 共教育的质量 。 97 更增加了其私 实施教育券制度 , 即政府把原来直接投人公立学 着 19 年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实施 , 校的教育经费 , 按照生均单位成本折算 以后 , 以面额 人产品的属性 , 效率问题更显迫切 。当然这并不是否 只是在 强调 公 平 的 同时要 求 对 效 率 的重 视 , 固定 的有价证券形式直接发放给家庭或学生, 学生凭 认公平 ,
论美国教育券制度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可行性
由政 府把 经 过预 算 的 教 育经 费折 算 成 一定 数 额 的订 价 证 券 .
度 对 我 国的 高 等教 育 体 制政 革 也 具 有 相 当 的借 鉴 作 用 于是 , 析 美 国 的教 育 券 制度 以 及 它 对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体 制 改 革 的 影 分 响 . 且 论 述如 何 在 我 国高 等 教 育 体 制 中建 立 教 育 券制 度 便 具 有很 大 的理 论 和 现 实意 义 。 并 关键 词 : 国 ; 育 券 ; 等 教 育 美 教 高 中 图 分类 号 : 6 9 2 G 4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 1 3—2 1 (0 1 1 0 2 — 3 0 64 2 1 )0— 0 8 0
样 越 来 越 受 到 广 泛 的 关 注 。 作 为1 趟缄 强 , l t 美 的 教 育
体制有许多值得学 暂f 广泛 关注 的问题 、 育券这样 一 个 『 J 、敦 新生事物对提高美闰的敦 育公平 以 及救 奇效 率会产, 卜何种
作 ? 它 对 中 国 的 高 等 数 育 改 将 会 ‘ 样 的 借 鉴 作 用 ? } } j 怎 本 文 将 重 点论 述这 问题
育 质 最
I教 育 券 制 度 的 含 义 . 救育 券 (d ct nVl|l . euai O(e) 又称 学 券或 教 育 ‘ . 在 教 o ll’ ! { 足 二
对弗里德曼的 自由市 场教育券 模式 进行改进 的是 皮科
尔 ( ecc ) 怀 斯 曼 ( sm n 。在 16 P aok 与 Wi a ) e 94年 , 们 提 出 了 他
教育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背景介绍教育券制度是指政府为了促进教育公平,通过发放教育券来支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优质的教育。
这种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问题分析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由于教育券制度主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此会导致一些学校或地区的教育资源过度集中,而其他学校或地区则缺乏足够的资源。
2. 学生选择不够自由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可能会被限制在某些学校或机构使用教育券,而不能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或机构。
3. 教育券使用效率低下有些家长可能会滥用教育券,将其用于不必要的培训或课程上,从而浪费了政府提供的资源。
三、对策建议1. 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和管理政府应该加强对各个学校和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和管理,确保所有学校都能够获得足够的教育资源,从而提高教育公平性。
2. 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各种类型的学校和机构参与教育券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各个学校和机构的监管,确保其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3. 加强家长和学生教育政府应该加强对家长和学生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教育券,并告诉他们浪费资源会对其他需要帮助的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4. 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所有参与教育券制度的学校和机构进行监管。
如果发现有学校或机构存在违规行为,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四、结论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教育券制度存在的问题。
同时,政府还应该继续改进和完善这一制度,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关于实施教育券制度的思考教育管理
关于实施教育券制度的思考教育管理近年来,教育领域的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背景下,实施教育券制度成为了一种备受争议的教育管理方式。
教育券制度是指政府向家庭提供教育券,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
这一制度旨在增加教育资源的选择性和竞争性,提高教育质量。
然而,教育券制度的实施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首先,教育券制度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教育券制度的核心是给予家庭选择学校的权利,但同时也需要确保学校的质量和教学水平。
因此,政府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对学校进行评估和监管,确保学校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
其次,教育券制度的实施需要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当前,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学校资源相对较好,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资源相对较差。
如果实施教育券制度,可能会导致优质学校资源被进一步集中,而贫困地区的学校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因此,政府在实施教育券制度时,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教育券制度的实施还需要培养家长和学生的选择能力。
教育券制度的核心是给予家庭选择学校的权利,但这也要求家长和学生具备一定的选择能力。
家长和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学校的特点和优势,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家长和学生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选择能力和决策水平。
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大对学校信息公开的力度,让家长和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的情况,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最后,教育券制度的实施还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协作机制。
教育券制度涉及到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等多方利益相关者。
为了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各方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
政府需要与学校和家长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实施细则和政策措施。
学校需要与家长和学生进行积极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教育券制度的价值分析
教育券制度的价值分析:(1)教育券制度能够转变人们的教育观念传统体制下,政府包办所有的公办教育,通过经费发放控制学校。
在教育券制度下,政府、学校、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手段发生了转变,政府只是负责按律发放等值证券,兑换现金。
学校再也不是依赖政府拨款,而是靠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学生需求,服务好学生,吸引学生来获取经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束缚的枷锁,可以依法独立自主地办学。
学生真正成为受教育的主体,可以持券选择自己满意的学校,从而决定教育经费的投向,这样,教育为学生服务的本质得以恢复。
(2)教育券制度能够提供多元的教育服务米·弗里德曼当年提出教育券制度的设想就是强调自由竞争,就是让学生成为持券的消费者,学校成为等待学生选择的服务者。
服务者必然要想尽办法,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吸引消费者消费。
因此可以想像,在此体制下,各校为了争夺学生手中的教育券,必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改进学校的课程、教法和学校管理,办品牌,创特色,努力提升学校的品质,形成多元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多元的教育需求,以获得自我生存发展的空间。
这样,一个以适合学生的需求为主体,多元的教育服务机制必然应运而生。
(3)教育券制度能够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这里的教育机会均等主要是指学生获得更多的真正自主平等的教育机会。
让所有适龄儿童都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是我们追求的理想。
教育券制度需求政府按律发给每个适龄儿童等值证券,学生凭券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而不受原居住地区或地缘身份的限制(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这将使学生的受教育机会更趋公平,也进一步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民主原则。
教育券制度的弊端(1)角色转换教育券制度的实施使政府不再居于绝对中心的地位,只负责从税收中按律发券,足额兑换,也即政府不但不能从经济上制约学校,还要承担国民受教育的经济责任与义务。
将经费控制权转让给学生,这肯定会给目前的政府带来权力转让的阵痛。
“教育券”,兑现教育公平
“教育券”,兑现教育公平[摘要]浙江省长兴县为了解决职业中学和民办学校生源困难问题,实施了“教育券”政策,该政策是解决公民受教育过程中就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问题的一项公共政策创新,它体现了教育公平和对公民个人自由选择权的尊重,为我国公共教育事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本文旨在以此为引子,对我国“教育券”政策的设计理念以及实施现状进行论述,进而说明“教育券”政策对于体现教育政策基本价值取向——公平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育券教育公平公共政策胡锦涛主席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曾时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
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一、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无论是教育的机会公平,还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对每一个家庭、个人来说,往往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不公平,主要体现为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
“教育资源配置不公、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公等政府公共政策偏差,加剧了现实中的教育不公。
”教育券制度的实质是对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学生及家长提供自由选择教育资源的权利凭证。
二、我国的“教育券”政策1.我国“教育券”政策的设计理念凸显公平长兴县的教育券制度是我国地方政府政策设计改革的重大创新,改变了过去由政府拨款给公立学校,由公立学校办教育的模式。
分析其起源、动力、运作机制以及理念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教育券制度设计中主要考虑两大基本理念:一是教育公平。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公平;另一方面,是学校之间的公平。
二是教育选择。
教育券制度加强了学生选择学校的权利。
不同学校之间的办学目标差异,使学生有权利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学校就读成为可能。
浅谈教育券制度实施问题
浅谈教育券制度实施问题1 引言教育券制度又称学券制、学票制、教育凭单制或教育凭证制度,是一种在教育领域试行代币券制度的政策主张。
密里顿·弗里德曼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对教育权概念的解释是:为政府所规定的最低限度的学校提供教育经费,政府可以发给家长票证。
在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詹克斯(Christopher Jencks)提出了补偿性教育券模型,即给予低收入家庭提供第二次补偿性教育券。
也就是我国称之为“排富型”模式。
但至教育券理论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广泛的争议之中。
争议主要集中于:教育券计划是否违反“政教分离”的宪法条款,是否能保证“公平”(equity)和“足够”(adequacy)的教育等方面。
而在其传到我国之后,更是引起了我国学者们的热烈讨论,赞成者有之,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教育券制度应当缓行。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育券制度是否能适应我国城市农村极端不平衡的现状?教育券是否会造成社会和教育界价值迷失?笔者对教育券制度在我国实施几年后的今天,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如下的在思考。
1.1 教育券制度是否适应我国城市农村教育情况极端不平衡的现状在我国两极发展极端不平衡的今天,教育券制度的施行,也成为了教育补助制度很好的补充,但也正因为如此,教育券制度的一些不足之处也暴露在公众的面前。
在教育区域上,城市和乡村教育投资存在很大的差异。
城市和农村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则更大,以2012年为例: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3781.32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9%。
以上教育投资不平衡成为我国驾驭发展的瓶颈,不利于我过的长治久安,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件。
而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用教育券制度来改革当前的教育制度具有其深远的意义。
教育券制度是否能适应我国的现状,是否能够在城市与农村开展,并不取决于它自身有的优势与缺陷,而是在于将其放在一个怎么样的位置上去研究与试验。
是将其作为一种教育体制的补充,还是作为大权度揽的教育体制。
在我国实行教育券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 一) 教育券制度的含义 教育券制度最早 由美国新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 里德曼手 1 9 5 5年提出。根据弗里德曼 的理论 , 教育
券制度就是指政府把原来直接给公立学校的教育经 费拨款取消, 取而代之的是把教育经费按学生人均 经费进 行换 算后 , 以有 价 证券 的方 式 直 接发 给学 生
括实 施 国家 标 准 课 程 、 有 最 低 限 度 的基 础 设 施 等 。 但 私立学 校 不在教 育券 制 度 内。在 教育 券 的发放 模
( 二) 教育券制度的分类 根据教育券是否发给所有 的学生, 我们可 以将 教育券分为“ 非排 富性” 和“ 排富性” 两种模式¨ j 。 根据政府是否限制教育券 的使用范 围, 可以将其分 为“ 限制性 ” 和“ 非 限制 性 ” 两种模式。 同时 , 还 可
券实践 已充分表 明, 教育券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市场 的选择性优势 ,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 学校管 理者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再次 , 教育券制度实行的 好的话 , 还可以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正因为 教育 券赋 予 了学 生 和家 长 更 多 的 自主 选 择权 , 所 以 农村学生也可以选择优质的教学资源。但前提是一 定要掌握好教育券所含的“ 资金 ” 额度 , 以避免 由于 提供的金额不够 , 困难学生仍不能享受优质教育, 甚
多的企业苦于找不到熟练工人和高级技工。另一方 面, 许 多家 长 的思维 方式 还 没有转 变 , 不考 虑孩 子 的 实际情况而一概不让孩子读 职业学校。同时 , 还有 贫困 辍学 儿 童 没 有得 到 足 够 的资 助。长兴 县 从 2 0 0 1 年起 , 采取 了“ 排 富性” 、 “ 限制性” 和“ 部分教 育性 ” 模式的教育券制度。教育券主要 面向民办学 校 和职 业类 学 校的 学 生 , 同时 也 向家 庭 困难 的学 生
我国发行“教育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发行“教育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但是,当前我国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实行“教育券”制度。
教育券制度是一种让家长根据自己的需求而选择学校,以达到灵活分配教育资源的制度。
然而,教育券制度在我国尚未得到全面推广和实施,因此有必要开展“我国发行‘教育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教育券”制度的运行机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我国教育资源分配的现状等,探讨“我国发行‘教育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1. 分析“教育券”制度的运行机理及其国内外相关研究;2. 探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3. 研究我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4. 探讨我国发行“教育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包括政策背景、政策措施、政策影响等方面。
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对“教育券”制度、教育资源分配等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全面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趋势和问题;2. 调查法:对国内外相关实验、案例以及我国部分地区实施“教育券”制度的学校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得实际情况和相关数据;3. 经验法: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券”制度的成功经验,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学习,总结广泛适用的经验。
四、研究预期结果1. 对“教育券”制度的运行机理作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2. 对我国教育资源分配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改善措施;3. 对我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并对教育券制度的优缺点做出评价;4. 对我国发行“教育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可行方案和政策建议。
教育券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性分析
2 .詹克斯的排 富模式 由于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思想更强调 效率 的提 高, 因此 允
个崭新社会背景。它对美国公立基础教育制度的影响就在
于让人们重新思考 了政府在教 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许教育生产者在收取政府教育券 的同时增加教 育收费 。 这可
・
41
维普资讯
出应该将教育券与学生家 长的收入联系起来。 教育券应 当帮
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 克服就学 的困难, 以避免不 同阶层之间 造 成的社会 经济隔离。该模式要 求教 育券面 向低收入 家庭 的子女, 其价值等于教 育费用 的平 均值。 家长 可以根据 实际
受教育 者的需求作 出快速反应。 教育 券” 在“ 的流动中实 现学
校 的优胜劣汰 , 利用市 场的规 律改 善 中小学 的教 育质 量, 并
适当遏制 教育官僚主义的滋长。 因此 . 人们将 弗里德曼 提 出
的教育券模 式称为 自由市场方式。
少政 府作用、 重市 场机 制的改 革政策 。 注 这使美 国经 济再 度
维普资讯
辽宁教育研究 ・0 6年第 1 20 l期
教 育券 制度 的理论与实践 性分析
丁 华, 超, 周 张 惠 ( 沈阳化工学院, 辽宁 沈阳 104 ) 1 12
摘
要: 自2 世纪 8 年代 以来, : 0 0 以推行教育券为主要实践模式的教育市场取向改革在世界各地 悄然
兴起, 井取得 了初步成效。文章试图对教育券制度的实施背景、 式、 模 特征及 实施过程等做一 系统分析 与研
究, 以期为我 国相关政簿的制定、 实施与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 育券; 教 教育券制度 ; 实践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6 9 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2 8 0 (0 6 1 — 0 1 0 G 4 .1 A 10 — 69 20 )1 0 4 —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 00 28. 89 38. 41 26. 43
100. 00 27. 77 37. 61 27. 54
2002 100. 00 24. 35. 93 33. 63
2001 100. 00 22. 85 36. 60 34. 42
2002 100. 00 21. 60 37. 05 35. 21
制下“浸淫”的高等教育已不能适应人们对其需求的
(一) 生均成本高 ,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
表 1 2002 、2003 年教育经费总投入 ( %)
教育经费总投入
教育级别
合 计
2002
2001
其中 :11 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
小计
其中 :预算内教育 事业费拨款
其中 :21 学 、杂费
总计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大学生的自主权。因为学生更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学 动员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教育 ,大大缓解我国“穷国
习以及学习什么 ,学生比中央行政更能做出正确的选 办大教育”的尴尬局面 。
择 ,鉴于此 ,本文将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现状 ,提出并论 证教育券制度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可能 ,认为教
(三) 明晰产权 ,提高学生福利 根据张 五 常 在《经 济 解 释 》中 对 私 有 产 权 的 界
2006 年第 总第 143
3期 期
黑 龙 江 高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教研
on Higher
究
Education
No. 3 2006 serial. No. 143
高等教育实行教育券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黄 丹1 ,王智武2
(11 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 ,重庆 400715 ;21 重庆教育学院 中文系 ,重庆 400067)
收稿日期 :2005 - 12 - 20 作者简介 :黄 丹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 ,现主要研究教育经济 。王智武 ,重庆市教育学院中文系 ,现主要研究教育经
济。
高等教育实行教育券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17
模 、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都毫不逊色于一些用大批 国拨资金堆砌起来的普通公立高校 ,但这些知名民 办高校在政策 、招生和资金上都享受不到公立高校 的优厚待遇 。笔者认为 ,任何学校只要它服务于公 共利益并对社会承担责任 ,就应该获得公共教育经 费资助 。对私立学校的压制是不理智的行为 ,不但 不利于民间资本向教育领域的流动 ,而且还会因为 私立教育的萎缩导致教育服务竞争的缺失 ,反倒使 教育质量整体下降 。
所提供的自由选择的程度仍然有限。巴尔 (Barr) 也认 购买力 ,可以向所有的教育机构 (包括民办教育机
为由于成人学生强烈的个性化设计要求占主导 ,在义 构) 购买所需的教育服务 ,形成一个民间办学机构有
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领域中 ,后者比前者更需要扩 机会进入的教育市场 ,增强民间办学的信心 ,有助于
二 、教育券制度综述
(一) 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思想 “政府有责任投资教育 ,但却没有必要经营学 校”,这是 197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美国自由主 义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 (M. Fridman) 的主张 。在他 看来 ,垄断和竞争不充分是学校办学质量低下的首 要原因 。 教育券计划是弗里德曼为解决美国公立学校制 度的弊端所提出的 。在美国 ,随着政府作用的扩大 和权利的集中 ,政府对教育的干预也达到了前所未 有的高度 。同时 ,公立学校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 题 :教育的多样性受到削弱 ,教育质量降低 ,择校问 题严重 ,退学率高 。弗里德曼在描述当时美国教育 现状时说 :学校国有化造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技术垄 断”“, 花费在学校教育上的钱数一直以异常高的比 例在上升 ……问题主要不在于我们花钱太少 ———虽 然我们可以如此 ———但我们从每花 1 美元中所获得 的太少”。 基于这种教育现状 ,弗里德曼主张政府放弃直 接资助和管理教育 ,让教育进入市场 ,推行教育券制 (Voucher system) ,让学生“用脚投票”,借助竞争促使 教育质量提高 。
育券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效率、促进民办高校发展、 定 ,私有产权由私人使用权 、私人收入享受权 、自由
提高学生福利 ,并提出相关理论构想。
转让权这三种权利组成 。所以 ,教育行政部门发给
三 、教育券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意义
取得受高等教育资格的学生教育券 ,实际上就确定
(一) 促进教育的公平和效率 当今中国教育第一位的问题 ,要算教育资源的 严重不足 ,那么现有的教育拨款究竟使用效果如何 ? 如何改善现有教育拨款的使用效率 ?“比起政府独 立办公立教育 ,教育券无非是增加了一个选择 。从 政府的角度看 ,原来有多少经费 ,现在还是多少 ,没 有变化 。变化的 ,不过是原来政府用右手拨款给公 立学校 ,现在用左手发教育券给学生和家长 。但是 从学生方面看 ,教育券赋予他们选择的权利 ———持 券在手 ,可以在给定的条件下挑选学校 。 ……他们 享受教育补贴的数量没有减少 ,但选择和评价的权 利增加了 。”②教育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学生选择学校的过程就是“用脚投票”的过程 ,学校 将努力探索降低服务成本 ,根据就业市场信息 ,提供 最能够满足教育券拥有者需求的服务 。同时 ,学校
18
高等教育实行教育券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助机制 。①
为 3. 28 %。③总的来说 , 政府教育投入虽总量在增
教育券制度是针对所有政府直接拨款的教育领 加 ,但还是显得力不从心 。实际情况是 ,单靠财政的
域的一项改革 ,不仅仅适用于初等和中等教育 ,同样 教育投资 ,连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的目标都实现不了 。
适用于高等教育。而我国国内对教育券制度的研究 世界各国的经验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吸引更多的 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 ,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推行 民间资本投入教育 。
研究较少。笔者认为 ,义务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强制氛
教育券提供了可能的出路 。在教育券制度的鼓
围中使学生理解和接受共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念 , 励下 ,增加的财政性的教育经费转变为家庭的教育
从两表数据可看出 ,2002 年教育经费总投入中 ,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所占比例分别为 28. 89 %、38. 41 %、26. 43 % , 而上年相应的数字为 27. 77 %、37. 61 %、27. 54 % ,其中高等教育教育经费所占 比例有所上升 。单从学杂费来看 ,2002 年高等教育 为 46. 21 % ,高于 2001 年 4. 31 个百分点 。已有的分 析表明 ,政府财政对高等教育的资助力度相对初 、中 等教育来说已经很高了 ,学费收取的额度也已经达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们对教育 ,尤其是 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接受高质量的文化教
多样化以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高等教育的 发展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
育成为普通家庭自主消费的观念和行为 ,自主择校 择专业的要求日益强烈 。由此 ,长期在计划经济体
一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
2001 100. 00 21. 43 37. 47 34. 86
2002 100. 00 46. 21 40. 03 12. 53
2001 100. 00 41. 90 42. 34 14. 38
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教育蓝皮书 (2003) 整理 表 2 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中的比重 ( %)
(二) 教育券制度模型
11 弗里德曼自由市场模型 、皮科克和怀斯曼收 入相关模型与詹克斯补偿模型
自由市场模型期望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发公 、私 学校之间的竞争 ,打破公立体系的垄断 ,迫使公立学 校改革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上 升 。收入相关模型被认为是对弗里德曼自由市场模 型的改革结果 ,即强调市场中教育供给者与需求者 各自的自由选择权 ,但同时它也认识到了如果学校 设定的学费标准高于教育券的货币价值 ,即是对经 济背景不佳的消费者所设置的门槛 。为此 ,相关模 型中含有一个收入所得税机制 ,即教育券的价值与 家庭收入成反比 ,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学获得的教育 券担负较高的价格 。补偿模型则强化了教育券的社 会公平功能 。詹克斯指出 ,除了基本教育券以外 ,由 于经济条件而在市场选择中处于劣势的学生还将获 得补偿性教育券 。
摘要 :文章通过反思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 ,提出并论证将教育券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可能 ,认为教育券可以促 进教育公平和效率 、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 、提高学生福利 ,并提出教育券应用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构想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券制度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2614 (2006) 03 - 0016 - 04
模的情况下 ,解决资金投入渠道和提高资源配置成 为当务之急 。
(二) 政府拨款模式效率低下 我国高等教育采用的“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 拨款形式不但掩盖历史支出存在的问题 ,而且也未 能反映高校的实际成本 ,也忽略了高校之间的差别 。 由于高校间缺乏竞争机制 ,造成资源浪费 ,办学质量 下降 ,管理活动中的“寻租行为”、“学术腐败”比比皆 是 。同时 ,政府不分优劣 ,对所有高等院校实行包揽 式的财政投资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落后院校 ,限制了 优秀民办高校的发展 。 (三) 民办高校发展受到诸多限制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步履艰难 。虽然拥有了一 批如西安翻译学院等优秀民办普通高校 ,其师资规
21 列文模型 上述模型多是针对义务教育领域 。目前 ,列文 (Levin ,1983) 的教育券模型是研究高等教育领域中 最著名的一个 。 列文模型包括五个基本要素 : (1) 政府决定其资助的目标群体 , 并授予教育 券 。获得资助资格的学生将用教育券支付所选择学 校中的学杂费 。 (2) 获得政府认可的高等院校 。参加教育券制 度的高校必须首先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资格认可 。 理论上讲 ,高等教育服务课程达到质量标准的学校 , 都可以申请资格认可 。 (3) 教育券制度不仅是直接资助 ,还可以是一个 混合资助包 。除了政府直接补助之外 ,还包括奖学 金 、学生贷款等 。这样一来 ,根据不同课程类型和不 同学生特点 ,教育券组合也可以相应变化 。 (4) 教育券制度终身有效 。 (5) 信息在教育券制度中起关键作用 。供应商 与消费者的自由选择依赖于市场信息 。列文建议成 立一个特殊机构 ,以便收集和发布有关高等教育系 统学校 、课程以及就业的信息 。通过这个信息机构 , 那些潜在的学生可以快速获得相关准确信息 ,同时 , 高等院校也可根据就业市场信息的反馈 ,及时调整 学校课程服务 ,从而适应市场需要 。 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育券制度颠覆“政府 →院 校”这一传统的资源配置体制 ,代之以“政府 →学生 →院校”的消费者为轴心的资源流动模式 ,从而将教 育消费者在教育供求体系中的地位由被动接受的角 色转为资源流向及流量大小的实际决定者 。教育券 的概念背后是一种典型的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