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宁夏)50610《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二复习资料答案
[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2
![[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9e5ae35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d.png)
区域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章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
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
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
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伴随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
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
[教学]区域经济学作业1、2、3、4及答案.docx
![[教学]区域经济学作业1、2、3、4及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afa94ddfd0a79563c1e729a.png)
一: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索。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屮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休。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威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
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
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
在国际经济-•体化的进程屮, 区域经济一休化趋势日益加强。
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I才I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耍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曲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答:(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3)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 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课程号]50610《区域经济学《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课程号]50610《区域经济学《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65794c5acfa1c7aa00cc5b.png)
课程号:50610《区域经济学》
【题目】区域贸易的存在与发展,意义在于:意味着该区域是一个开放型的经济地区、可以引进本区域缺乏的生产要素、()。
a. 意味着该区域是一个封闭型的经济地区
b. 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竞争和本区域企业发展
c. 可以输出本区域缺乏的生产要素
d. 意味着该区域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地区
参考答案:
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竞争和本区域企业发展
【题目】()认为,即使两个区域中的一个在每一种行业上都比另一个具有较高的绝对效率,两个区域之间的贸易同样对双方有利。
a. 比较利益学说
b. 绝对成本学说
c. 绝对成本学说
d. 比较成本学说
参考答案:比较利益学说
【题目】( )的多样化决定区域贸易商品的多样化。
a. 消费结构
b. 市场
c. 产业布局
d. 生产条件
参考答案:生产条件
【题目】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区域分工及区域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并由此决定()的差异。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
c. 生产成本
d. 劳动生产率
参考答案:劳动生产率
【题目】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
a. 相对强度
b. 价格水平
c. 相对丰裕程度
d. 稀缺程度
参考答案:相对丰裕程度
【题目】依据要素禀赋论,根据两区域的()就可以直接判断出区域专业化部门及贸易模式的选择。
区域经济学作业1、2、3、4及答案

作业1一: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
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
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
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由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答:(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3)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复习资料《区域经济学》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B.空间角度C.结构角度D.环境角度2.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A.政府B.企业C.个人D.政府及企业3.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B.地区形象最佳C.市场份额最大D.聚集效应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A.经济发达程度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5.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B.国际经济合作C.垂直合作D.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6.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7.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信贷B.独资C.证券D.合资8.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A.固体能源B.液体能源C.气体能源D.电力9.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10.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B.发挥优势原则C.兼顾全局原则D.效益原则11.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B.公用事业系统C.文化教育系统D.医疗卫生系统12.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及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区域:2.配第-克拉克定律: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4.投资: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1.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及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国开广东[课程号]50610《区域经济学《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答案
![国开广东[课程号]50610《区域经济学《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2a1b6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e.png)
国开广东[课程号]50610《区域经济学《第三次》形成性考核
任务答案
课程号:50610《区域经济学》
【题目】区域贸易的存在与发展,意义在于:意味着该区域是一个开放型的经济地区、可以引进本区域缺乏的生产要素、()。
a. 意味着该区域是一个封闭型的经济地区
b. 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竞争和本区域企业发展
c. 可以输出本区域缺乏的生产要素
d. 意味着该区域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地区
【正确的答案是】:
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竞争和本区域企业发展
【题目】()认为,即使两个区域中的一个在每一种行业上都比另一个具有较高的绝对效率,两个区域之间的贸易同样对双方有利。
a. 比较利益学说
b. 绝对成本学说
c. 绝对成本学说
d. 比较成本学说
【正确的答案是】:比较利益学说
【题目】( )的多样化决定区域贸易商品的多样化。
a. 消费结构
b. 市场
c. 产业布局
d. 生产条件
【正确的答案是】:生产条件
【题目】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区域分工及区域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并由此决定()的差异。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
c. 生产成本
d. 劳动生产率
【正确的答案是】:劳动生产率
【题目】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
a. 相对强度
b. 价格水平
c. 相对丰裕程度
d. 稀缺程度
【正确的答案是】:相对丰裕程度
【题目】依据要素禀赋论,根据两区域的()就可以直接判断出区域专业化部门及贸易模式的选择。
国开-50610-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一--学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一-学习资料特别提醒:本课程每道题的出题顺序可能会被打乱,请仔细逐一搜索每道题在作答,请确保本材料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第1题 1、有的学者对区域经济学下了一个形象的定义:区域经济学是治病的科学,这是对经济学()的深刻总结。
a. 叙述性b. 理论性c. 概念性d. 应用性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应用性第2题、()是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a. 经济资源b. 社会资源c. 自然资源d. 环境资源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自然资源第3题()运营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经营模式。
a. 自然资本b. 经济资本c. 社会资本d. 人力资本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人力资本第4题()是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阶段。
a. A 传统社会阶段b. D 工业化后期阶段c. C 工业化中期阶段d. B 工业化初期阶段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C 工业化中期阶段第5题一个产业产品需求的增加率/人均gdp的增加率反映的是一个产业的()a. 产品收入系数b. 支出弹性系数c. 收入弹性系数d. 产品需求系数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收入弹性系数第6题人们将食物支出与消费品总支出的比值称为()a. 基尼系数b. 恩格尔系数c. 支出弹性系数d. 收入弹性系数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恩格尔系数第7题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的主要特征。
大机器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最新进的技术,最直接地实现创新和技术进步,并且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
《区域经济学》任务2答案

答案:有高级企业管理人才
;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靠近市场
;要求聚集性
;靠近投资机构
题目21:1909年韦伯出版的研究工业区位问题的著作《区位的纯粹理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关于工业区位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理论著作。
答案:对
题目22:区域经济发展是与区域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问题。
答案:对
题目23:阿罗模型用技术的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
;独创的
;外在的
答案:内在的
题目4: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城市
;地区
;地方
;社区
答案:地区
题目5:三次产业的划分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首先提出的。
:英国
;法国
;美国
;日本
答案:英国
题目6: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是()。
:廖什
;胡佛
;韦伯
;杜能
答案:韦伯
题目7: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为基本前提。
:熊彼特
;内尔森
;韦伯
;杜能
答案:熊彼特
题目11: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三点即()。
:技术要素
;市场要素
;基础设施要素
;资源要素
;管理要素
答案:基础设施要素
;资源要素
;管理要素
题目12:规模经济包括()
:企业内部规模经济
;产品规模经济
;企业外部规模经济
;国家规模经济
;市场规模经济
答案:企业内部规模经济
:人工化
;智能化
;科学化
;专业化
答案:专业化
题目8:区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增长
;经济滞涨
国开宁夏区域经济作业二答案

国开宁夏区域经济作业二答案1、企业购入的生产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其发生的专业人员服务费用计入()科目。
[单选题] *A.“固定资产”B.“制造费用”C.“在建工程”(正确答案)D.“工程物资”2、.(年浙江省第二次联考)会计是一种()[单选题] *A经济监督的工具B管理生产与耗费的工具C、生财、聚财、用财的方法D管理经济的活动(正确答案)3、企业交纳的下列税款,不需要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是()。
[单选题] *A.增值税B.印花税(正确答案)C.土地增值税D.资源税4、由投资者投资转入的无形资产,应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借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所占的份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按其差额记入()科目。
[单选题] *A.“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正确答案)B.“营业外收入”C.“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D.“营业外支出”5、销售费用不包括()。
[单选题] *A.产品包装费B.公司经费(正确答案)C.广告费D.产品保险费6、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
[单选题] *A.资产B.非流动性资产C.货币性资产D.非货币性资产(正确答案)7、下列项目中,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有()。
[单选题] *A.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收益B.固定资产盘盈C.接受捐赠(正确答案)D.无法收到的应收账款8、企业2018年6月22日一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成本740万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2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8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万元。
[单选题] *A.240B.140C.120 (正确答案)D.1489、.(年浙江省高职考)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业务的经济活动是()[单选题] *A采购原材料并验收入库B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C支付职工工资D签订产品销售合同(正确答案)10、下列各项,不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项目是()。
[单选题] *A.主营业务收入C.资产处置损益D.营业外收入(正确答案)11、委托加工应纳消费税产品(非金银首饰)收回后,如直接对外销售,其由受托方代扣代交的消费税,应计入()。
国开(宁夏)50610-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二-参考资料答案

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二-辅导资料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第1题区域经济学形成于()。
a. 20世纪50年代b. 20世纪20年代c. 20世纪9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正确答案是:20世纪50年代第2题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 熊彼特b. 配第c. 库茨涅兹d. 科林·克拉克正确答案是:科林·克拉克第3题()不属于新产业区。
a. 新工业区b. 现代农业区c. 经济特区d.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确答案是:经济特区第4题()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a. 要素禀赋b. 要素强度c. 要素密集度d. 要素消耗量正确答案是:要素密集度第5题()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
a. 熊彼特b. 查德?库珀c. 大卫?李嘉图d. 亚当?斯密正确答案是:熊彼特第6题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较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
这样的区域被称为()。
a. 区域经济核心区b. 区域经济外围区c. 新产业区d. 经济特区正确答案是:区域经济核心区第7题对任何一个大国而言,减少贸易利益冲突的根本途径是( )a. 加强行政控制b. 实现经济发展的均衡增长c.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d. 加强税收调节正确答案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第8题纳克斯认为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的根本是( )a. 创造需求b. 保证经济均衡增长c. 扩大投资d. 增加供给正确答案是:创造需求第9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是( )a. 政策的改善与优化b. 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c. 科技进步d. 人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正确答案是:科技进步第10题衡量城市化的静态指标是()。
国开(河北)50610《区域经济学》任务三复习资料答案

区域经济学-任务三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区域经济资源包括()_____等。
a. 资金
b. 劳动力
c. 技术
d. 区位资源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资金, 劳动力, 技术, 区位资源
【题目】人力资源的特点包括()_____等。
a. 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b. 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c. 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d. 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题目】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_____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a. 通货膨胀
b. 资本积累
c. 储蓄
d. 工资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储蓄, 资本积累
【题目】区域经济发展必备的三大环境是()_____ 。
a. 人文环境
b. 制度环境
c. 人力资源环境
d. 自然资源环境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自然资源环境, 人力资源环境, 制度环境
【题目】美国的经济学家()_____等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
a. 汉斯?辛格
b. 赖宾斯坦
c. 内尔森
d. 赫希曼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赫希曼, 汉斯?辛格。
国开广东[课程号]50610《区域经济学》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辅导答案
![国开广东[课程号]50610《区域经济学》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辅导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4bcc081ed9ad51f01df2e9.png)
学校:国家开放大学广东[课程号]50610-区域经济学-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试卷满分:100分得分:1001.埃德加。
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和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a. 劳动的不完全可分性b. 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性c.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垄断性[试题解析: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解析答案: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
a. 区域政策理论b. 区域定位理论c. 区域传播理论d. 区域递进理论[试题解析: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解析答案:区域政策理论3.新经济地理学派的理论基石建立在以下基石上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
a. 经济均衡b. 不完全竞争c. 物流成本d. 成本递增[试题解析: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解析答案:不完全竞争4.区域管理学派提出,区域管理的内容包括:()和人口及环境管理。
a. 人口迁移b. 制度管理c. 区域经济发展管理d. 企业管理[试题解析: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解析答案:区域经济发展管理5.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其他创始人是经济学家艾萨德,其代表作是()a. 《市场区位论》b. 《区位经济学》c. 《区域经济学导论》d. 《区位和空间经济学》[试题解析: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解析答案:《区位和空间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区域经济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20世纪初德国经济地理学家A·韦伯在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时,提出了“区位因素”、“区位优势”和“最优区位”的概念。
2、克劳森把区域划分成四种类型,即繁荣区、潜在萧条区、发展中区域、和萧条区。
P2183、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在我国存在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类型:家庭经营型、合作经营型、集体经营型。
P1104、我国区域联合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东西联合,二是西西联合。
5、我国城市化的道路应当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以大城市的为依托,积极发展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6、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建设内地为主的平衡发展阶段;二是改革开放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梯度推移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发展阶段。
P77、区域经济系统有三个重要功能,即吸纳功能、增生功能和优化功能。
P3848、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只能是:多种转移形式并存,以向小城市(主要是地级市、县级市)转移为主。
9、单一功能经济区的划分原则有两个:一是在地理上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相对匀质区;二是生产发展条件基本一致,有相同的经济、自然资源特征。
p18610、经济区有三大构成要素,即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
11、根据市场集中度的高低,可以将市场划分为竞争型、寡头垄断型、垄断型。
p23612、经济群落有两个特征:一是积极的企业驱动力,二是灵敏的经济基础。
p6013、根据市场集中度的高低,可以将市场划分为竞争型,寡头垄断型,垄断型;寡头垄断还可以分为竞争性寡头垄断和协调性寡头垄断。
14、城市产业结构具有开放性、集约性、服务性特征。
P7615、梯度推移理论的思想实质有两点:一是区域经济发展按梯度有高向低推进,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二是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应以区域所能提供的条件为基础。
16、著名发展经济数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倡导的“大推动理论”,其藉以立论的三个“不可分性”包括:社会分摊资本(即基础设施)的供给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和需求的不可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二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区域经济学形成于()。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2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20世纪50年代
【题目】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 熊彼特
b. 配第
c. 库茨涅兹
d. 科林·克拉克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科林·克拉克
【题目】
()不属于新产业区。
a. 新工业区
b. 现代农业区
c. 经济特区
d.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经济特区
【题目】
()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a. 要素禀赋
b. 要素强度
c. 要素密集度
d. 要素消耗量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要素密集度
【题目】
()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
a. 熊彼特
b. 查德?库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