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近代教育 第七章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教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其教育就已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历史上看,英国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贵族性的特点.英国有组织的教育是从基督教的传入时开始的.从公元6世纪到宗教改革近千年的时间里,教会垄断了英国教育.除了学徒训练和贵族教育外,一切有组织的教育都由教会提供,宗教影响和干预教育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特色.最初,英国的学校设在寺院或大教堂内,以后逐步分为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授拉丁语文,进行一定的基础教育.歌咏学校具有职业训练的性质,培训教堂唱诗班成员.中世纪后期,随着英国牛津大学(1168年)和剑桥大学(1209年)的先后建立,以及各类学院的出现,英国传统学校的性质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文法学校与大学相联系,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歌咏学校和后来出现的教本国语的读写学校,成为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英国的教育开始形成具有一定等级的制度.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又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大学也附设文法学校.同时,在这一时期,在文法学校的基础上,英国又出现了公学,著名的温彻斯特公学(1387年)和伊顿公学(1440年)等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自立国教,集政权与教权于一身,又创办了许多公学.同时,国教会也积极干预教育,教育成了教会的责任.16世纪后期,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衰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培养资产阶级新人的需要,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和批判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这时,对教育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学校的发展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上.培根当时指出,英国的学校只注重学习文宇,而不注重研究事物,缺少与现实的联系.弥尔顿也指出,传统的学校教育只局限于古典的语言文字,脱离现实,应该加强近代科学和实用学科的地位.这些新的思想的提出,对于英国近代学校的改革和学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640~1688年,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形成了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联合专政的制度,规定了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所具有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的特质.同时,英国国教和其他教派的矛盾,也使得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宗教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这一时期,许多教育家和团体主张教育革新,改革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英国国教中分离出去的清教主义主张,应把发展近代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应重新考察文法学校的教育价值.科学家培根也认为文法学校的内容过于陈旧,主张应建立一个设有众多自然学科的所罗门宫.文学家弥尔顿主张建立一种重视自然科学的,开设广泛课程的实科中等学校.政治家洛克也批评当时的文法学校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不良的学校环境,主张请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但这些主张由于没有触及英国教育管理的主体――英国国教派所管辖的大学和中学的利益实质,因而,对英国教育改革的总体影响是有限的.但是,这一时期英国非国教派教育家所创办的新型学校的出现,推动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曾出现过宗教宽容的时期,允许其他教派有与国教派成员一些共同的权利.lop-1689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国教派受到重视,其他教派遭到迫害.在教育上,要求教师必须信奉国教,不信者将被撤职.于是,一些受国教派迫害的人士创办了一种被称为学园的具有实科性质的学校.这类学校最早的是由1662年被逐出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教师开办的.学园虽然保留了占典教育的课程,但与普通文法学校相比,有较高的水平,一些近代的课程成为学校教学的内容.例如1675年设立的纽英顿学园,设有数学、自然哲学、政治科学、历史等课程.同年设立的格林学园除古典语言外,还有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数学、自然科学、逻辑、历史、地理等.1689年,英国颁布了“宗教宽容法”,非国教派开始获得较为宽松的办学环境,学园的发展趋于规范化.进入18世纪以后,学园的发展进入一个高潮阶段,许多非国教派教师在自由和科学的思想指导下创立了许多有名的学园,如沃灵顿学园、曼彻斯特学园等.这一时期学园在办学指导思想和内容方面的探索,不仅提供了英国教育制度发展新的模式,也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准备了条件.在这一时期,英国一些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开始了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这个时期的普及初等教育是与社会的贫困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在中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有限,安于贫穷是社会需要的美德.封建社会解体后,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贫困现象.1601年,英国颁布了“济贫法”,开始关注社会的贫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贫苦者剧增,对资产阶级构成威胁,安于贫穷被视为一种危险.因而,给贫穷者一定的教育,成为稳定社会和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当务之急.1698年,国教派成立了“基督教知识促进会”,1701年,又成立“国外福音宣传会”.这两个宗教团体在各地创办招收贫苦儿童的具有慈善性质的教义问答学校.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英格兰和威尔士有近3万儿童入校学习读.写、算、常识和宗教知识.除国教派外,这一时期,非国教派和天主教等教派也大力创办慈善学校,进行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英国初等教育对贫苦儿童的实施,也引发了一场关于贫苦儿童教育和就业关系问题的争论.当时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主张儿童应先教育,后就业,认为就业前让儿童接受定的教育,可以灌输服从精神,以适应将来的就业需要;第二种意见主张儿童先就业,后教育,认为应尽量让儿童早参加劳动,如果长时间受教育,将不适应就业的需要;第三种意见是洛克的观点,他主张应建立劳动学校,让儿童边工作、边学习,认为这样可以使儿童有一定的收入和接受一定的教育,减轻家庭和社区的负担.为此,他提出了“贫苦儿童劳动学校计划”,对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18世纪80年代前后,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巨大变化: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大工业城市相继出现;人口增长迅速;工厂制度兴起,英国一跃成为近代社会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教育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工业革命使得解决普通人的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成为更为迫切的现实需要.由于工业革命要求劳动者掌握相应的文化技术知识,不仅需要对成人,而且也需要对童工进行必要的教育训练.同时,资产阶级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和参政、竞选、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也主张给工人阶级及其子女以一定的文化知识教育.当时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指出,“在一个文明与商业化的社会里,要求公众更为注意的是一般普通老百姓的教育,而不是有钱有地位的人的教育”.因为,国家从这一部分人的教育中也可以得到好处.“一个有修养的民族总是远比一个愚昧无知的民族更正派更讲秩序”.①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首先出现的是“星期日学校”(sunday school,也称主日学校).1781年,格勒斯特郡的报馆经理、慈善家r雷克斯出资为工人子弟兴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主要是利用星期日传授读、写、算知识和宗教知识,而被称为星期日学校.由于学校把工人子弟在星期日里组织起来,既可以给儿童一定的知识教育,又可以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防止社会的“骚乱现象”,因而星期日学校很快在各地得到发展.1785年,英国建立了“星期日学校协会”.18世纪末,英国有25万名儿童在星期日学校学习.到19世纪初,就学人数已达100多万.伴随星期日学校的发展,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另一种学校制度――“导生制”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导生制也称为相互教学制,由英国国教会教师a贝尔和公谊会的教师j兰开斯特创立.在实行导生制的学校里,一个大教室中安置一排排长桌,每排约10多个学生,其中由一个年长、学习好的学生做导生.教师先教导生,然后由导生把刚学到的教学内容再教给其他学生.这样,一个教师可以通过导生教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学生.导生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重视.19世纪初,导生制得到较快的发展.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为缩短工时和建立工厂法,保护童工的利益,与资产阶级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也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当时,英国工厂大量使用廉价的童工,劳动时间每天达10-14小时.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工厂法,规定限制童工的劳动时间,并提出对童工进行一定的读、写、算的教育,但该法没能执行.1833年通过的工厂法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做工,9-13岁的童工每天的劳动时间限制为8小时.同时规定,在纺织厂劳动的13岁以下的童工每天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厂主如雇佣没有医生的年龄证明和教师的入学证明的儿童,就要受罚.从1867年起,工厂法由纺织厂扩大到其他工厂普遍实施.工厂法关于教育条款的制定,客观上使得教育由原来的一种慈善性质,转变为一种法律的规定,有利于教育法制化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英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长期以来,英国教育的领导权一直由教会的国教派和非国教派控制,双方斗争愈演愈烈,国家很少过问教育.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使得教育的经济意义显著,它要求广大工人及其子女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只有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变化.这一客观需要,促使英国政府在19世纪初,开始了实施国家管理教育的政策.1833年,英国议会表决了一项提案(即教育补助金案),要求国王批准每年拨4万英镑的款项,以弥补私人捐款的不足和补充建立贫苦儿童的校舍.这笔款项的70%拨给了国教派所属的全国教育促进会,30%拨给了非国教所属的全英及海外教育协会.1833年以后,英国政府每年增加拨款,并开始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1833年英国教育发生的变化表明,教育由原来的一种宗教行为或民间行为开始向一种国家行为方面转变,国家控制教育开始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19世纪20年代,英国开展了“新大学运动”.1825年,建立了具有近代世俗性质的“伦敦大学学院”,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学、精神道德科学、英国法、历史、医学、经济等科目.1836年,该校与“国王学院”合并成为伦敦大学.新大学运动期间,在英国的一些工商业、文化集中的城市建立起了许多新的学院,如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里兹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1900年以后,这些学院陆续发展为地方大学.19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加强了对各类教育的干预,并对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进行了改革.1854年,英国通过了“牛津大学法案”;1856年,通过了“剑桥大学讼案”.其主要内容是建立“校务委员会”,加强委员会的权限,增加近代学科内容等.为了加强公学的建设,1861年以后,英国成立了“公学调查委员会”,开始对公学的改革.1868年,通过了“公学法”.这一时期,英国还成立了“文法中学调查委员会”,1869年通过了关于捐资兴办学校的法案.这一时期,英国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以适应近代资本主义的需要.三、工业革命后英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833年,英国政府决定通过拨款补助宗教团体兴办初等教育以后,使得初等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初等教育还受宗教的影响,尚未建立起国民的初等教育制度.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以后,近百万的工人获得了选举权,普及教育成为政治上的迫切需要.同时,英国的统治阶级也认识到,初等教育不能完全由教会控制,初等教育应当完全是非宗教性的.另外,英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对自身意识的觉醒和对民主的迫切追求,使得给工人阶级一定的文化知识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当时,议会改革法曾提出了“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主人”的口号.1870年,英国教育署长福斯特提出了“初等教育法”,获得了议会的通过.因此,该法也称为“福斯特法案”.法案旨在完善现有的宗教和慈善团体兴办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公立的初等教育制度,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制定,奠定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法令规定:(1)在教会学校设置不足的地区,应设置由纳税人选举的地方教育委员会兴办的学校,并用地方税收举办公立初等学校.(2)各教派设立的学校地位得以保持,但不能从地方税中得到补助.(3)公立学校可以进行不属于任何宗教团体的宗教教学,也允许教师不参与学校的宗教教学.学生家长可要求其子女不参加学校的宗教仪式或宗教教学.(4)规定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教育.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是英国一次创立国民初等义务教育制度的尝试.虽然它没有消除宗教在教育上的地位,而形成了英国历史上公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并存的制度,但英国的教育制度从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880年,英国实行了5-10岁的义务教育,到1891年,英国完全实行了初等免费教育.这一时期,英国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前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充实和提高,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英国近代教育
英国近代教育在近代,英国教育体系经历了许多改革和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学校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方面来阐述英国近代教育的相关内容。
首先,学校教育在英国近代教育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教育法案的实施到普及教育的推行,英国致力于为全体儿童提供基本的教育机会。
19世纪末,教育法案使教育得到了政府的广泛支持,并确立了义务教育的原则。
该法案要求每个孩子在5至13岁之间接受教育,开创了英国普及教育的先河。
此后,教育在英国法律框架中得到了持续发展和改革。
其次,高等教育在英国近代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19世纪末,一系列的教育法案为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其中,1870年教育法案的实施使得大学学院得到了政府的直接补贴和认可,这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大学学院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主要形式,并在20世纪初逐渐发展成为学校的一部分。
此外,1945年教育法案的通过标志着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更大投资和拓展,确立了现代英国高等教育的体制和相应的管理机构。
最后,职业教育在英国近代教育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职业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以适应劳动市场的需求。
20世纪初,英国政府开始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工业和技术教育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发展。
1927年,工业培训法案的通过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法律基础,并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此后,英国通过一系列法案和政策来支持和改善职业教育,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需求。
总结起来,英国近代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举措。
学校教育得到了普及,义务教育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推行;高等教育得到了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大学学院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职业教育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这些教育改革和发展为英国培养了大批有才华和技能的人才,为英国的经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外国教育史》第七章___近代世界各国教育_ppt
(一)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
1、国家拨款补助教育。 1833年教育补助金法案 1833年教育补助金法案
福 斯 特
2、设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 1839年成立 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56年改为教育局—— 1839年成立 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56年改为教育局—— 1899年改为教育署 1899年改为教育署 初步完成了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化。 3、制定一系列法令、法案 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 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
导生制
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是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是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由英国的传教士兰卡斯特在伦敦创办的一所学校里较早采 用。它主要是由教师先从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 成绩较好的人充任导生,以后,也由导生对这些学生进行 检查和考试。在这些导生的帮助下,一位教师在一个教室 里往往能够教几百名学生。 。 采用这种制度的学校被称为导生制学校。 这种制度能够节省开支、能很好地弥补经费和师资不足, 扩大教育规模,也满足了对平民及儿童的初级教育的要求, 同时有助于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一度非常盛行。 但由于导生的水平有限,因此教学质量比较低。
重传授农业、法律、医学、建筑、军事等实用 知识,这种实用倾向代表了近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中世纪英国的大学
牛津大学(12世纪) 牛津大学(12世纪) 剑桥大学(1209年) 剑桥大学(1209年)
Merton College of Oxford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新大学运动
1826年,伦敦大学创立 1826年,伦敦大学创立 打破了传统大学垄断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 与传统大学相比,伦敦大学不仅取消了传统 大学中的神学部,代之以理学部和工学部, 而且在各学部引入大量近代新型课程。从而 揭开了英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序幕。
外国教育史 7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
(5)1870年《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对 5~12 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2.洛克论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包含德智体三育教育体系的人;
(1)教育的认识论基础:“白板说”,“感觉说”,“经验说”;
(2)教育的作用、目的和途径:洛克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绅士不仅要有健壮的身体,还必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绅士教育不能靠学校教育,而是需要通过家庭教育;
(3)1782年成立国民学校委员会;1786年,该委员会颁布《国民教育章程》;
2.乌申斯基论教育——“俄国教师的教师”、“俄国科学教育的创始人”,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
(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把教育分成有意的教育和无意的教育两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种人除了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外,应该有劳动的习惯和爱好,并把祖国命运与个人结合起来;教育应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
(3)绅士教育的内容:①健康教育或体育②德育(认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绅士教育的灵魂);③智育(洛克尤其强调两点:德行重于学问;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
第七讲近现代英国教育
? 导生制教学有几个明显的优点:
– 1、省钱。传统教学,一个教师教一名或者数名学生,费 用昂贵;而导生制以导生代替教师,费用就大为减少。
– 2、省师资。解决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当学生人数激 增的时候,教师的数量不必成比例地增加。
– 3、扩大受教育者的范围。学生的人数不会因为师资缺乏 而受到限制,低廉的收费也使得大多数贫苦儿童有可能 进入学校。
一、教育领导体制的沿革——教育国家化
(二)初步介入(1806~1839)
1.1806 年《教区学校议案》 未获通过 2.1833 年《教育补助金法案》
国家每年补助 2万英镑,用来为贫苦儿童 建设学校
教育由宗教教派或民间活动 演变为国家 行为的开始
一、教育领导体制的沿革——教育国家化
(三)成立专门机构(1839~1899)
? “高尔街上 没有上帝的学校” ? 传授现代学术 和自然科学
2)城市学院的兴起
? 与城市工业联系紧密、课程现代化、非寄宿制
伦敦大学 皇家霍洛威学院
曼彻斯特大学 UMIS图书馆
第二阶段
? 城市学院的出现
– 19世纪后期由地方城市创办的,为地方工商业发 展培养专门技术型的人才。
– 没有取得与传统大学或者伦敦大学同等的学位授 予权,大多数学院只能发放职业资格证书。
要建立一个义务的、免费的新国民教育制度,而是补教会学 校的不足。它既满足了教会的利益,又体现了改革的需要; 它未取消民办学校,而只是对它们进行补充,它使政府化最 少的钱,却又获得了很大的教育控制权。
18世纪中叶— 19世纪末
? 初等教育的特征
– 教育的国家化 – 实施5-12岁的强迫义务教育 – 学校的普通教育与宗教教育相分离
教育近代化 的内涵是什么?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教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其教育就已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历史上看,英国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贵族性的特点.英国有组织的教育是从基督教的传入时开始的.从公元6世纪到宗教改革近千年的时间里,教会垄断了英国教育.除了学徒训练和贵族教育外,一切有组织的教育都由教会提供,宗教影响和干预教育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特色.最初,英国的学校设在寺院或大教堂内,以后逐步分为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授拉丁语文,进行一定的基础教育.歌咏学校具有职业训练的性质,培训教堂唱诗班成员.中世纪后期,随着英国牛津大学(1168年)和剑桥大学(1209年)的先后建立,以及各类学院的出现,英国传统学校的性质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文法学校与大学相联系,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歌咏学校和后来出现的教本国语的读写学校,成为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英国的教育开始形成具有一定等级的制度.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又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大学也附设文法学校.同时,在这一时期,在文法学校的基础上,英国又出现了公学,著名的温彻斯特公学(1387年)和伊顿公学(1440年)等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自立国教,集政权与教权于一身,又创办了许多公学.同时,国教会也积极干预教育,教育成了教会的责任.16世纪后期,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衰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培养资产阶级新人的需要,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和批判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这时,对教育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学校的发展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上.培根当时指出,英国的学校只注重学习文宇,而不注重研究事物,缺少与现实的联系.弥尔顿也指出,传统的学校教育只局限于古典的语言文字,脱离现实,应该加强近代科学和实用学科的地位.这些新的思想的提出,对于英国近代学校的改革和学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640~1688年,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形成了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联合专政的制度,规定了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所具有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的特质.同时,英国国教和其他教派的矛盾,也使得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宗教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这一时期,许多教育家和团体主张教育革新,改革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英国国教中分离出去的清教主义主张,应把发展近代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应重新考察文法学校的教育价值.科学家培根也认为文法学校的内容过于陈旧,主张应建立一个设有众多自然学科的所罗门宫.文学家弥尔顿主张建立一种重视自然科学的,开设广泛课程的实科中等学校.政治家洛克也批评当时的文法学校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不良的学校环境,主张请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但这些主张由于没有触及英国教育管理的主体――英国国教派所管辖的大学和中学的利益实质,因而,对英国教育改革的总体影响是有限的.但是,这一时期英国非国教派教育家所创办的新型学校的出现,推动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曾出现过宗教宽容的时期,允许其他教派有与国教派成员一些共同的权利.lop-1689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国教派受到重视,其他教派遭到迫害.在教育上,要求教师必须信奉国教,不信者将被撤职.于是,一些受国教派迫害的人士创办了一种被称为学园的具有实科性质的学校.这类学校最早的是由1662年被逐出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教师开办的.学园虽然保留了占典教育的课程,但与普通文法学校相比,有较高的水平,一些近代的课程成为学校教学的内容.例如1675年设立的纽英顿学园,设有数学、自然哲学、政治科学、历史等课程.同年设立的格林学园除古典语言外,还有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数学、自然科学、逻辑、历史、地理等.1689年,英国颁布了“宗教宽容法”,非国教派开始获得较为宽松的办学环境,学园的发展趋于规范化.进入18世纪以后,学园的发展进入一个高潮阶段,许多非国教派教师在自由和科学的思想指导下创立了许多有名的学园,如沃灵顿学园、曼彻斯特学园等.这一时期学园在办学指导思想和内容方面的探索,不仅提供了英国教育制度发展新的模式,也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准备了条件.在这一时期,英国一些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开始了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这个时期的普及初等教育是与社会的贫困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在中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有限,安于贫穷是社会需要的美德.封建社会解体后,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贫困现象.1601年,英国颁布了“济贫法”,开始关注社会的贫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贫苦者剧增,对资产阶级构成威胁,安于贫穷被视为一种危险.因而,给贫穷者一定的教育,成为稳定社会和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当务之急.1698年,国教派成立了“基督教知识促进会”,1701年,又成立“国外福音宣传会”.这两个宗教团体在各地创办招收贫苦儿童的具有慈善性质的教义问答学校.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英格兰和威尔士有近3万儿童入校学习读.写、算、常识和宗教知识.除国教派外,这一时期,非国教派和天主教等教派也大力创办慈善学校,进行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英国初等教育对贫苦儿童的实施,也引发了一场关于贫苦儿童教育和就业关系问题的争论.当时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主张儿童应先教育,后就业,认为就业前让儿童接受定的教育,可以灌输服从精神,以适应将来的就业需要;第二种意见主张儿童先就业,后教育,认为应尽量让儿童早参加劳动,如果长时间受教育,将不适应就业的需要;第三种意见是洛克的观点,他主张应建立劳动学校,让儿童边工作、边学习,认为这样可以使儿童有一定的收入和接受一定的教育,减轻家庭和社区的负担.为此,他提出了“贫苦儿童劳动学校计划”,对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18世纪80年代前后,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巨大变化: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大工业城市相继出现;人口增长迅速;工厂制度兴起,英国一跃成为近代社会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教育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工业革命使得解决普通人的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成为更为迫切的现实需要.由于工业革命要求劳动者掌握相应的文化技术知识,不仅需要对成人,而且也需要对童工进行必要的教育训练.同时,资产阶级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和参政、竞选、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也主张给工人阶级及其子女以一定的文化知识教育.当时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指出,“在一个文明与商业化的社会里,要求公众更为注意的是一般普通老百姓的教育,而不是有钱有地位的人的教育”.因为,国家从这一部分人的教育中也可以得到好处.“一个有修养的民族总是远比一个愚昧无知的民族更正派更讲秩序”.①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首先出现的是“星期日学校”(sunday school,也称主日学校).1781年,格勒斯特郡的报馆经理、慈善家r雷克斯出资为工人子弟兴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主要是利用星期日传授读、写、算知识和宗教知识,而被称为星期日学校.由于学校把工人子弟在星期日里组织起来,既可以给儿童一定的知识教育,又可以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防止社会的“骚乱现象”,因而星期日学校很快在各地得到发展.1785年,英国建立了“星期日学校协会”.18世纪末,英国有25万名儿童在星期日学校学习.到19世纪初,就学人数已达100多万.伴随星期日学校的发展,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另一种学校制度――“导生制”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导生制也称为相互教学制,由英国国教会教师a贝尔和公谊会的教师j兰开斯特创立.在实行导生制的学校里,一个大教室中安置一排排长桌,每排约10多个学生,其中由一个年长、学习好的学生做导生.教师先教导生,然后由导生把刚学到的教学内容再教给其他学生.这样,一个教师可以通过导生教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学生.导生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重视.19世纪初,导生制得到较快的发展.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为缩短工时和建立工厂法,保护童工的利益,与资产阶级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也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当时,英国工厂大量使用廉价的童工,劳动时间每天达10-14小时.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工厂法,规定限制童工的劳动时间,并提出对童工进行一定的读、写、算的教育,但该法没能执行.1833年通过的工厂法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做工,9-13岁的童工每天的劳动时间限制为8小时.同时规定,在纺织厂劳动的13岁以下的童工每天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厂主如雇佣没有医生的年龄证明和教师的入学证明的儿童,就要受罚.从1867年起,工厂法由纺织厂扩大到其他工厂普遍实施.工厂法关于教育条款的制定,客观上使得教育由原来的一种慈善性质,转变为一种法律的规定,有利于教育法制化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英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长期以来,英国教育的领导权一直由教会的国教派和非国教派控制,双方斗争愈演愈烈,国家很少过问教育.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使得教育的经济意义显著,它要求广大工人及其子女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只有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变化.这一客观需要,促使英国政府在19世纪初,开始了实施国家管理教育的政策.1833年,英国议会表决了一项提案(即教育补助金案),要求国王批准每年拨4万英镑的款项,以弥补私人捐款的不足和补充建立贫苦儿童的校舍.这笔款项的70%拨给了国教派所属的全国教育促进会,30%拨给了非国教所属的全英及海外教育协会.1833年以后,英国政府每年增加拨款,并开始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1833年英国教育发生的变化表明,教育由原来的一种宗教行为或民间行为开始向一种国家行为方面转变,国家控制教育开始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19世纪20年代,英国开展了“新大学运动”.1825年,建立了具有近代世俗性质的“伦敦大学学院”,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学、精神道德科学、英国法、历史、医学、经济等科目.1836年,该校与“国王学院”合并成为伦敦大学.新大学运动期间,在英国的一些工商业、文化集中的城市建立起了许多新的学院,如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里兹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1900年以后,这些学院陆续发展为地方大学.19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加强了对各类教育的干预,并对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进行了改革.1854年,英国通过了“牛津大学法案”;1856年,通过了“剑桥大学讼案”.其主要内容是建立“校务委员会”,加强委员会的权限,增加近代学科内容等.为了加强公学的建设,1861年以后,英国成立了“公学调查委员会”,开始对公学的改革.1868年,通过了“公学法”.这一时期,英国还成立了“文法中学调查委员会”,1869年通过了关于捐资兴办学校的法案.这一时期,英国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以适应近代资本主义的需要.三、工业革命后英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833年,英国政府决定通过拨款补助宗教团体兴办初等教育以后,使得初等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初等教育还受宗教的影响,尚未建立起国民的初等教育制度.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以后,近百万的工人获得了选举权,普及教育成为政治上的迫切需要.同时,英国的统治阶级也认识到,初等教育不能完全由教会控制,初等教育应当完全是非宗教性的.另外,英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对自身意识的觉醒和对民主的迫切追求,使得给工人阶级一定的文化知识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当时,议会改革法曾提出了“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主人”的口号.1870年,英国教育署长福斯特提出了“初等教育法”,获得了议会的通过.因此,该法也称为“福斯特法案”.法案旨在完善现有的宗教和慈善团体兴办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公立的初等教育制度,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制定,奠定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法令规定:(1)在教会学校设置不足的地区,应设置由纳税人选举的地方教育委员会兴办的学校,并用地方税收举办公立初等学校.(2)各教派设立的学校地位得以保持,但不能从地方税中得到补助.(3)公立学校可以进行不属于任何宗教团体的宗教教学,也允许教师不参与学校的宗教教学.学生家长可要求其子女不参加学校的宗教仪式或宗教教学.(4)规定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教育.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是英国一次创立国民初等义务教育制度的尝试.虽然它没有消除宗教在教育上的地位,而形成了英国历史上公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并存的制度,但英国的教育制度从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880年,英国实行了5-10岁的义务教育,到1891年,英国完全实行了初等免费教育.这一时期,英国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前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充实和提高,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制度
一、英国近现代的教育制度
㈠ 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 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初等教育的领导权仍由国教会掌握, 一些宗教团体为宣传教义,兴办“慈善学校’’,收纳贫家子弟,
向他们灌输宗教教义及进行宗教道德教育,也教授一些初步的读写
算知识,并教女童一些缝纫知识等。1763年,一些宗教界人士又 兴办“星期日学校”(SundaySch001),亦称主日学校,利用星
在高等教育方面,
这一时期英国仍以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为中心,大学的
教学内容仍以古典文科和宗教神学为主。 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由于培根的唯物主义哲学和牛顿 的物理学理论对大学教学内容的改变所起的推动作用,一 些自然科学知识开始走进大学课堂。
㈡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
1.英国教育体制的发展。
教会控制教育是英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1806年国会开始讨论国民教育国家化的问题,1853年国会又决定 每年从国库中拨款两万英镑作为对初等学校的建筑补助金,但仍交 由宗教团体“贫民教育促进会”和“英国及海外学校协会”全权负 责。 1839年,英国政府才设置“枢密院教育委员会”直接掌管经费 的分配。1856年又改组为“教育局”,最终于1899年废教育局,设 “教育署”,把对初等和中等教育的领导权集中起来,从此初步完 成了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化进程。
3.初等教育。 英国的初等教育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幼儿学校和初级学校。
幼儿学校招收五至七岁的儿童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扩大儿童的认
知领域、发展智力、锻炼体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教学主要 在开放教室中进行,采用开放式的非正规教学方法,以便于开发儿 童的潜力和独立学习能力。初级学校招收七至十一岁儿童,教育目 的在于发展儿童的基本才能,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培养其理想、
第二章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 第一节 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二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第一节英国近代教育制度一、英国近代教育概况1.慈善教育英国的初等教育一直由国教会管理,教会初等教育具有慈善性质。
17 世纪后期,英国社会贫困现象突出,一些属于非国家、教会的个人和团体也创办慈善学校,推动了慈善教育的发展。
慈善学校不收学费。
课程主要是基督教教义,使儿童勤劳守法。
学生毕业不能升入文法学校和公学。
当时出现了各样的“免费学校”、“贫困儿学校”、“乞儿学校”、“流动学校”等。
2.文法学校和公学文法学校和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学校,属于中等教育性质。
公学则强调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均高于文法学校。
文法学校和公学修业年限一般为5 年。
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和上层社会礼仪的培养,同时还进行体育和军事训练。
3.学园17 世纪,在英国出现,是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当时主要靠学生交费维持,传授一些实用的知识,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实科性质的中学。
4.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工业革命后,英国工厂中的童工教育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
1780年,报馆经理雷克斯首创“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以利用礼拜日对童工进行指导和教育。
星期日学校最初仅阅读《圣经》,以后又教初步的读、写、算知识。
18 世纪90 年代,教会人士贝尔在印度,兰卡斯特在伦敦分别创立了“导生制”学校,也称“相互教学制“。
“导生制”学校的基本方法是先将学生编成小组,每组10 人,再制定一个年龄较大且成绩突出者为“导生”,教师先教“导生”,“导生”再对小组进行教学。
由于“导生制”学校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方法过于机械,19 世纪中期以后为正规初等学校所取代。
5.国家干预教育开端19 世纪初期,随着英国经济的较快发展,要求国家干预教育,对国民进行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
1833年,国会通过了“教育补助金”法,决定每年从国库中拨出 2 万英镑支柱发展初等教育,开了通过拨款形式国家间接干预教育的先河。
英国近代教育
英国近代教育1.17-18世纪的教育(1)教育概况: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学校教育主要沿袭了文艺复习和宗教改革时期形成的传统,其基本情况大致为:国家采取放任政策、教会渗透、双轨制盛行。
其具体教育阶段特点如下:①初等教育。
以慈善性质为主,如免费学校、贫儿学校、星期日学校(罗伯特·雷克斯创办)等,另一方面也有私立收费的初等教育,如:妇媪(ao)学校。
②中等教育。
教育对象主要是富家子弟。
学校类型有文法学校和公学。
其实质是一种寄宿式而针对富家子弟的升学预备学校。
③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分为国教派建立的学校,如牛津、剑桥大学等,学校地位比较高;另一类是非国教派建立的学校,地位较低。
整体来说,高等教育以古典文化为教育内容,贵族型较强。
2.19-20世纪的教育(1)教育概况19-20世纪的英国,国家开始逐渐干涉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开始不断的发展起来,其具体如下:初等教育。
①贝尔-兰卡斯特制(导生制)即由英国的牧师贝尔和教师兰卡斯特创立的,其具体做法是:教师以年龄较大的学生为主,然后由他们中的优秀者,即“导生”,去教年幼或学习差的学生。
②建立工厂学校。
《工厂法》规定9-13岁童工每天应在工作时间内接受两个小时的义务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阶级子女的受教育状况。
③1870年颁布了《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案》)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国家对初等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第二,将全国划分若干学区,国家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第三,对5-12岁儿童实施强制的初等教育;第四,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立公立学校,规定学校的学费,民办学校收费不受限制;第五,学校里的普通教育和宗教教育分离,凡公款补助的学校不许强迫学生上宗教课。
中等教育这一时期英国中等教育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对中等教育的学校体制进行了调整,使得这一时期英国中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三类学校形式,具体如下:①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子弟而开设的:内容以古典学科为主,为升学做准备;②为中产阶级子弟开设的课程:以拉丁语教育、数学教育和自然科学为主,其目的是培养商业、法律和医学方面的专业人才;③为中下层平民子弟开设的:以实用学科为主,培养从事普通职业的劳动者的学校。
第五专题:外国近代教育制度
(二)学术型大学的创建
• 取法德国经验,建立学术型大学。 取法德国经验,建立学术型大学。 • 19世纪,大批美国人赴德留学或考察,回国 世纪,大批美国人赴德留学或考察, 世纪 他们竭力提倡按德国的传统办学。 后,他们竭力提倡按德国的传统办学。1876 霍普金斯大学建立, 年,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它以学术性研究为 在全国首创研究生院。哈佛大学、 主,在全国首创研究生院。哈佛大学、耶鲁 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都以德国为榜样, 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都以德国为榜样,向 学术型方向发展。 学术型方向发展。
大学推广运动: 大学推广运动: 主要是指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 座的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 座的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
在加强大学与社会之间联系, 在加强大学与社会之间联系 , 促使社会 中下层阶级和女子有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机 会 , 推动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等方 面具有重要作用。 面具有重要作用。
• 这是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其 这是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 中最有意义的是强迫初等教育, 中最有意义的是强迫初等教育,它标志着 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 17、18世纪中等教育主要有两种类型: 、 世纪中等教育主要有两种类型 世纪中等教育主要有两种类型:
• 进入 世纪以后,德国初筹教育发展的速度 进入19世纪以后, 世纪以后 加快,一些公国进一步颁布《 加快,一些公国进一步颁布《初等义务教育 法》。 • 1885年,普鲁士实行免费初等义务教育。19 年 普鲁士实行免费初等义务教育。 世纪末,德国初等教育的入学率达100%。 世纪末,德国初等教育的入学率达 %。
(二)“绅士”的中等教 绅士” 育
• 文法学校和公学修业年限通常为五年,以 文法学校和公学修业年限通常为五年, 升学教育为宗旨,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 升学教育为宗旨,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 同时为适应上层社会交往的需要, 同时为适应上层社会交往的需要,也注重 体育和军事训练,养成绅士风度。 体育和军事训练,养成绅士风度。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编 近代教育史(第7、8章)【圣才出品】
第二编近代教育史第7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7.1 复习笔记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大致可分为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包括从中世纪沿袭下来的以及在反宗教改革运动中由耶稣会创办的)三种类型。
这三种教育势力交织在一起,相互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对当时及其后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在性质上和程度上产生了各不相同的影响。
一、人文主义教育1.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的特征(1)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斗争,复兴的内容主要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非基督教的世俗学科。
实质上,复兴古代文化只是口号,文艺复兴不仅仅是复兴,而且是新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利用和发展,古典文化成为表达新文化的媒介。
(2)人文主义的特征文艺复兴运动所倡导的新文化被称为人文主义文化。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所共有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主要体现为以下特征:①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人文主义文化的核心是提倡人道,肯定人的价值、地位、尊严。
②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
③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和尘世的享乐。
④提倡学术,尊崇理性。
人文主义世界观是人文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人文主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有鲜明的反映。
2.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比较狭窄,后期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则比较宽泛。
(1)前期人文主义教育①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文艺复兴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以古罗马文化复兴为先导,崇拜人文学科,强调世俗性,强调人性的解放。
一些不同于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世俗学校建立起来了,教师为世俗人士,教授的也是世俗的人文学科,打破了教会对教育领导权的垄断。
教育中注重人的天性和自由,采用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科目和课程,与教会压制体罚不同的教育方法。
主要代表人物有弗吉里奥、维多里诺、格里诺等人。
第七章 17-19世纪欧美近代教育制度
二、独立到南北战争前的 美国教育
• (一)教育法律基础 • 1776年,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1787年美国宪法并没有直接涉及教育的条款; • 1791年,宪法第十条修正案:“凡本宪法所未授予联 邦、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均由各州或人民保留 之。” • 宪法第一修正案:“联邦议会不得立法建立国教和禁 止宗教活动自由”, 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保证了教育 的世俗性; • 1785-1787年 西北土地法,“新建州联邦政府提供土 地,土地收入用以开办学校”,提供了教育经费来源;
第二节 近代法国教育
• 一、启蒙时代的教育思想家 • 1、爱尔维修:抨击以人的天赋不平等论证社会及教育 的等级制度合理性的贵族理论,主张人人智力天生平 等和教育民主化 ;重视教育和环境的作用,否认 遗 传,夸大教育作用“教育万能”,主张国家创办世俗 教育; • 2、狄德罗:国家掌握教育管理权,推行强迫义务教 育。1775年《俄罗斯大学计划》。强调科学知识的学 习; • 3、拉夏洛泰:《论国民教育》的国家办学、教育世 俗化思想;
(二)中等教育
• 1.文法学校:古典语言和文法教学,使用拉丁语,毕业生一般进 入牛津与剑桥大学或称为上层社会职业的官吏、医师、法官、教 师等; • 2.公学:公学是专为上层社会子弟服务的私立寄宿学校,只限于上 层社会子弟才能入学,培养具有特权的官吏和统治阶层人物。最 初是国王设立的,后来由私人或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教学目的在 于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所以称“公学”。学 校办学条件优越,但学费极为昂贵。公学也主要进行古典文科教 学,教学中重视宗教课程和集体的宗教仪式活动。英国九所著名 公学的名称及成立年份分别如下:温彻斯特(Winchester, 1384);伊顿(Eton,1440);圣保罗(St.Paul’s,1510); 什鲁斯伯里(Shrewsburg),1552;威斯敏斯特(Westminister, 1560 ) ;泰勒(Merchant Taylor’s,1561 ) ;拉格比(Rugby, 1567 ) ;哈罗(Harrow,1571 ) ;查特浩斯(Charterhouse, 1612 ) 。
第七讲近现代英国教育
中世纪的遗产
– 英国9所著名的公学,依建校先后 顺序分别为:
(1)温彻斯特公学;(2)伊顿公学;
(3)圣保罗公学;(4)、什鲁斯伯
里公学;(5)威斯敏斯特公学;(6) 默钱特·泰勒公学;(7)拉格比公学; (8)哈罗公学;(9)查特豪斯公学。
– 目的:为学生进入牛津与剑桥大 学做准备
伊顿公学
温莎镇上的伊顿公学
育的免费学校。
– 导生制(贝尔—兰卡斯特制 )学校的推广
• 英国国教会的牧师贝尔(Dr Andrew Bell)和公谊会的
教师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创立的一种教学组 织形式。
导生制
• 在使用“导生制”的学校里,一个大教室安置许多排长的课
桌,每排十多个学生,其中有一个导生。教师首先教这些导 生,然后由他们领着一排学生围在一起,把刚学到的教学内 容再转教给其他学生,以后,也由导生对这些学生进行检查 和考试。在这些导生的帮助下,一位教师在一个教室里往往 能够教几百名学生。
第一阶段
• 新大学运动——伦敦大学的出现
• 1826年创立,打破了传统大学垄断英国高等教育的
历史
• 与传统大学相比,伦敦大学不仅取消了传统大学中
的神学部,代之以理学部和工学部,而且在各学部 引入大量近代新型课程。从而揭开了英国高等教育 近代化的序幕。
二、近代英国学校教育体制的演变
(四)高等教育
2.新大学运动(19世纪前半期)
• 与其他国家相比,英国近代高等教育带有浓厚的传统影响,
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存在着鲜明的等级差别。
思考与讨论:英国教育制度的特点
• 教育的双轨制
– 学校的功能:选择、选拔和分流 – 历史发展的产物: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外国教育史发展历程介绍经典课件(PPT58页)
他强调要废除强制与威胁的制度,主张教师要把 尊重学生、因势利导作为教学的最高原则。帕 克在教育实践中所创立的原则和方法被称为 “昆西教学法”,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 19世纪末,美国中小学学制由8—4制改成了 6—3—3制,这是美国成功解决教育问题的范 例,它在没有增加太多教育经费的情况下, 收到了普及初等教育和扩充中等教育的双重 实效,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通教育都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
• 1708年,德国人席姆勒在哈勒创办了 “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这 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 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重视近代科 学知识和实用知识的传播,满足了工商 业对教育的需求和要求。
• 18世纪末,德国兴起了泛爱主义的教育 思潮,其代表人物是巴西多。
(二)十九世纪初洪堡德的教育改革
• 英国的贵族中等教育主要有两种类型:文法学校 和公学。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授拉 丁文,并进行一定的基础教育。后来文法学校与 大学相联系,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文艺复兴时 期,英国又出现了公学,比较著名的有温彻斯特 公学和伊顿公学等。
• 十七世纪,英国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学园” 的具有实科性质的学校。开设了一些近代 的课程如数学、自然哲学、政治科学、历 史等。它为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模式。
三、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 (一)十七、十八世纪的教育改革
外国教育史发展历程
18
• 19世纪末,美国中小学学制由8—4制改成了 6—3—3制,这是美国成功解决教育问题的范 例,它在没有增加太多教育经费的情况下, 收到了普及初等教育和扩充中等教育的双重 实效,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通教育都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
• (1)在初等教育方面,特别重视提高师资培养的 数量和质量,努力改进培训工作。 (2)在中等教育方面,十分重视文科中学的改革。 (3)在高等教育方面,重视新大学的建设工作。 1810年,在他的倡导下建立起了柏林大学。它不仅 重视教学,更强调专门知识的探索和科学水平的 提高。开创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两大任务 并重的新的局面,成为各高校学习的榜样。
• 1781年,慈善家R.雷克斯出资为工人子弟 兴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主要是利用星 期日传授读、写、算知识和宗教知识,而 被称为“星期日学校”。到19世纪初。星 期日学校的就学人数已达100多万。
4
•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由贝尔和兰开斯特 创立了导生制。在实行导生制的学校里, 由一个年长、学习好的学生做导生。教师 先教导生,然后由导生把刚学到的教学内 容再教给其他学生。这样,一个教师可以 通过导生教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学生。导生 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多、 教师少的矛盾,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初等教 育的发展。
外国教育史发展历程
1
第二编 近代外国教育
• 近代外国教育制度
•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 近代外国教育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 重点掌握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 和日本近代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史实, 及主要教育改革法案等内容。
中外教育史
一)英国近代教育制度1.慈善教育2.公学和文法学校产生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英国富家子弟入学大学的预备学校,具有中等教育性质。
公学:是典型的贵族学校,私立性质,古典主义色彩重,条件高于文法学校。
文法学校:比公学注重古典语言和上层社会礼仪的培养,还有体育和军事训练。
3.学园4.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解决师资问题,基本方法是,先将学生编成小组,每组10人,再指定一个年龄较大且成绩突出者为“导生”,)5.国家干预教育的开端6.“新大学运动”——重视自然科学的学科学习原因:19世纪初,英国产业革命要求大学适应新的需要,但当时饿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仍然烙守古典教育的传统。
在社会许多有识之士的推动下,英国开始了新大学运动。
1828年,伦敦大学成立,拉开了新大学运动的序幕。
学院以自然科学为主,不进行宗教教学。
19世纪下半期,在伦敦大学带动下,英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心新的大学。
共同特点是有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教育面向中产阶级;7.1870年《初等教育法》——与义务教育相关基本内容: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地方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在没有学校的地方,允许私人在一年内设校,过期者有地方委员会设立公立学校;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离。
该法规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从此,公、私立学校并存。
二)法国近代教育制度1.拿破仑的教育改革和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的建立法国中央集权领导体制的特点:第一,高度集中‘第二:全国教育实行学区化管理第三: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必须得到国家批准第四,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
《基佐法案》与《费里法案》《基佐法案》要求在法国的每一个区都建立一所初级小学,在每个6000人以上的城市设立一所高级小学。
《费里法案》第一法案中规定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原则;后一法案规定使三个原则具体化。
三)德国近代教育制度1.文科中学成为德国中学的主要形式2.实科学校的出现及意义3.泛爱主义教育18世纪70年代,泛爱派的创始人巴西多,他依据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思想,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等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的进步教育主张。
英国近代教育
世俗化趋势:
公学的开办 人文主义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1. 1511—1515年:伊拉斯谟任教剑桥大
学 2. 1523年,韦弗斯任教牛津大学 3. 1550年:古典人文学科成为中高等
教育的核心,成为教养的标志
近代教育制度的萌芽
初等教育: 1. 教区学校 2. 1662年,国会把开办初等学校的权
三、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的英 国教育
初等教育的变迁:教会学校—慈善 学校—公立学校
1. 星期日学校(Sunday School):
威斯利(John Wesley,1703—1791) 雷克斯(Robert Raikes,1735—1811) 1785年:星期日学校筹备会 1803年:星期日学校联盟
初等教育的变迁
2、导生制学校:贝尔—兰卡斯特制 贝尔(Andrew Bell, 1753—1832) 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 1778—1838) 1808年:皇家兰卡斯特协会 1811年:全国贫民教育促进会
初等教育的变迁
3、公立学校 1833年:初等教育补助金; 1833、1846年工厂法; 1870年:“初等教育法”
校 牛津大学(1168)、剑桥大学(1209) 中等学校:温彻斯特公学(1387)
二、16—18世纪中叶的英国教育
1534年:英国宗教改革运动 1534年:《至尊法案》 1535、1537年:亨利八世解散600所修
道院、没收天主教会财产 1542年,亨利八世下令学校只能采用
李利(William Lily)文法教材
力赋予教会 3. 1699年:“基督教知识促进协会” 4. 1701年:“海外福音宣传会” 5. 慈善学校:乞儿学校、贫民日校 6. 1640年:识字率:城市、城镇: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