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软件开发方法比较

合集下载

ASP、JSP、PHP 三种技术比较

ASP、JSP、PHP 三种技术比较

ASP、JSP、PHP 三种技术比较关键字: asp、jsp、php目前,最常用的三种动态网页语言有ASP(Active Server Pages),JSP(JavaServer Pages),PHP (Hypertext Preprocessor)。

简介ASP全名Active Server Pages,是一个WEB服务器端的开发环境,利用它可以产生和执行动态的、互动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应用程序。

ASP采用脚本语言VBScript(Java script)作为自己的开发语言。

PHP是一种跨平台的服务器端的嵌入式脚本语言。

它大量地借用C,Java和Perl语言的语法, 并耦合PHP自己的特性,使WEB开发者能够快速地写出动态产生页面。

它支持目前绝大多数数据库。

还有一点,PHP是完全免费的,不用花钱,你可以从PHP官方站点(http: //)自由下载。

而且你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得源码,甚至可以从中加进你自己需要的特色。

JSP是Sun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网站开发语言,Sun公司借助自己在Java上的不凡造诣,将Java从Java应用程序和Java Applet之外,又有新的硕果,就是JSP,Java Server Page。

JSP可以在Serverlet和JavaBean的支持下,完成功能强大的站点程序。

三者都提供在 HTML代码中混合某种程序代码、由语言引擎解释执行程序代码的能力。

但JSP代码被编译成Servlet并由Java虚拟机解释执行,这种编译操作仅在对JSP页面的第一次请求时发生。

在ASP 、PHP、JSP环境下,HTML代码主要负责描述信息的显示样式,而程序代码则用来描述处理逻辑。

普通的 HTML页面只依赖于Web服务器,而ASP 、PHP、JSP页面需要附加的语言引擎分析和执行程序代码。

程序代码的执行结果被重新嵌入到HTML代码中,然后一起发送给浏览器。

ASP 、PHP、JSP三者都是面向Web服务器的技术,客户端浏览器不需要任何附加的软件支持。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一章算法1.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的基本特征:能行性(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必须能够实现;算法执行的结果要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是有明确定义的,不能摸棱两可,也不能有多义性)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拥有足够的情报(算法执行的结果总是与输入的初始数据有关。

不同输入对应不同输出)算法: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并且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算法的基本要素:1.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赋值、输入、输出】)2.算法的控制结构(算法中各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1.2算法描述语言C语言描述和简单的算法描述语言(1)符号与表达式:符号主要用以表述变量名、数组名等(2)赋值语句(3)控制转移语句:无条件转移语句形式:GOTO 标号条件转移语句形式IF C THEN SIF C THEN S1ELSE S2(4)循环语句WHILE语句:WHILE C DO SFOR语句:FOR i=init TO limit BY step DO S(5)其他语句EXIT语句:退出某个循环,使控制转到包含EXIT语句的最内层的WHILE或FOR循环后面的一个语句去执行RETURN语句:结束算法的执行(允许使用用引号括起来的注释信息)READ(INPUT)和WRITE(PRINT/OUTPUT)语句:用于输入输出(6)算法中的注释总是用一对方括号【】括起来;复合语句用一对花括号{}括起来1.3算法设计基本方法1.列举法【例1.1】基本思想:根据提出的问题,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并用问题中给定的条件检验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通常解决“是否存在”“有多少种可能”类型问题)特点:算法比较简单,但列举情况较多时,工作量将很大寻找路径、查找、搜索等问题采用列举法有效2.归纳法基本思想:通过列举少量的特殊情况,经过分析,最后找出一般的关系3.递推法(数学例题)指从已知的初始条件出发,逐次推出所要求的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本质属于归纳法)4.递归基本思想:将问题逐层分解的过程,实际上并没有对问题进行求解,而只是当解决了最后那些简单的问题后,再沿着原来分解的逆过程逐步进行综合【例1.3】自己调用自己的过程称为递归调用过程递归分为直接递归:一个算法P显式地调用自己间接递归:算法P调用另一个算法Q,而算法Q又调用算法P5.减半递推技术(分治法)减半:将问题的规模减半,而问题的性质不变递推:重复“减半”的过程【例1.4】6.回溯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线索;然后沿着这个线索逐步试探。

开源软件的使用与开发方法

开源软件的使用与开发方法

开源软件的使用与开发方法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软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同时对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的要求也愈加严厉。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源软件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简单来说,所谓的开源软件就是软件的源代码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和修改。

而开源软件既可以用于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个人电脑应用,也可用于企业级别的数据库和网络管理应用等复杂场景。

本文将就开源软件的使用和开发方法做出详细的分类阐述。

一、开源软件的使用方法开源软件在软件应用领域拥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而软件使用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掌握开源软件的使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开源软件:选择合适的开源软件是必要的,可以从该软件的适用领域、版本、支持等方面考虑。

2.获取开源软件:用户可以从相关的网站下载相关的软件包进行使用,也可以使用工具获取开源软件的源代码并自行编译安装。

3.学习相关知识:由于开源软件的绝大部分是基于 GNU GPL开源协议发布,因此学习GNU GPL 开源协议相关知识是必须的。

4.参与开源社区:通过参与开源社区,可以学习和讨论关于特定软件的使用和开发,这有助于了解相关开源软件的使用以及成为贡献者。

二、开源软件的开发方法开源软件的开发方法主要分为三种:1.基于开源软件的使用:基于开源软件的应用程序开发主要是指使用开源软件来生成应用程序的系统。

这种方式非常便捷,但需要一定的编程基础。

2.基于开源软件的改进:基于开源软件的改进是指找到优化和改进现有开源软件代码的有效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比如熟练使用编程语言和工具。

3.基于新的开发方式:基于新的开发方式意味着创建新的开源软件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这种方法需要具备完整的软件开发流程相关知识,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等阶段。

无论是哪种开发方式,都需要具备熟练的编程技能和系统化的开发方法。

在实际开发中,应当注重版本管理、代码安全、代码审查等问题,以确保质量和稳定性。

三、需要注意的方面由于背后有着大量开发者的支持,受众范围广泛,开源软件的文档和技术支持的质量等各方面也有所不尽相同,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可靠的开源软件:个人、企业等通过使用开源软件来实现目标时,应该详细了解该软件的历史、经验和知名度等方面,以确保软件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三种面向对象模型的主要功能

三种面向对象模型的主要功能

三种面向对象模型的主要功能面向对象模型是一种软件开发的方法论,它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抽象成对象,并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来实现系统的功能。

在面向对象模型中,有三种主要的模型,分别是类模型、对象模型和行为模型。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模型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一、类模型类模型是面向对象模型的基础,它描述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类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定义了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的集合。

类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封装:类将数据和行为封装在一起,使得对象的内部状态和实现细节对外部是隐藏的。

通过封装,类可以隐藏对象的内部细节,只暴露必要的接口给外部使用。

2. 继承:类之间可以通过继承关系建立起层次结构。

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和修改。

继承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3. 多态:多态是指同一个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调用出不同的行为。

通过多态,可以实现基于对象类型的动态分派,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二、对象模型对象模型是类模型的实例化,它描述了具体的对象及其之间的关系。

对象是类的实例,具有独特的属性和行为。

对象模型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标识性:每个对象都有唯一的标识,可以通过标识来区分不同的对象。

对象的标识可以用来判断对象是否相等,或者用来在系统中唯一地标识一个对象。

2. 状态性:对象具有状态,它描述了对象在某一时刻的属性值。

对象的状态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从而实现系统的动态行为。

3. 行为性:对象具有行为,它描述了对象可以执行的操作。

对象的行为可以通过调用方法来实现,不同的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行为。

三、行为模型行为模型描述了对象的交互和协作,它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关键。

行为模型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消息传递:对象之间通过发送消息来进行通信和交互。

消息是对象之间传递的信息,它包含了要执行的操作和传递的参数。

2. 消息处理:对象接收到消息后,根据接收到的消息类型和参数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对象的方法就是对消息进行处理的代码。

软件开发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软件开发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软件开发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软件开发模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软件需求完全确定为前提的瀑布模型;第二种是在软件开发初始阶段只能提供基本需求时采用的渐进式开发模型,如原型模型、螺旋模型等;第三种是以形式化开发方法为基础的的变换模型。

时间中经常将几种模型组合使用,以便充分利用各种模型的优点。

1.瀑布模型瀑布模型也称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它在软件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框架,这比依靠“个人技艺”开发软件好得多。

它有利于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人员的组织、管理,有利于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的研究与使用,从而提高了大型软件项目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瀑布模型的缺点:一是个阶段的划分完全固定,阶段之间产生大量的文档,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二是由于开发模型是线性的用户只有等到整个过程的末期才能见到开发成果,从而卡增加了开发的风险;三是早期的错误可能要等到开发后期的测试阶段才能发现,进而带来严重后果。

2.原型模型原型模型的主要思想:先借用已有系统作为原型模型,通过“样品”不断改进, 使得最后的产品就是用户所需要的。

原型模型通过向用户提供原型获取用户的反馈,使开发出的软件能够真正反映用户的需求。

原型模型的特点:开发人员和用户在“原型”上达成一致。

这样一来,可以减少设计中的错误和开发中的风险,也减少了对用户培训的时间,而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正确性以及用户的满意程度。

缩短了开发周期,加快了工程进度.降低成本。

原型模型的缺点:当告诉用户,还必须重新生产该产品时,用户是很难接受的。

这往往给工程继续开展带来不利因素。

不宜利用原型系统作为最终产品。

3.螺旋模型螺旋模型采用一种周期性的方法来进行系统开发。

这会导致开发出众多的中间版本。

螺旋模型的优点:1)设计上的灵活性,可以在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变更。

2)以小的分段来构建大型系统,使成本计算变得简单容易。

3)客户始终参与每个阶段的开发,保证了项目不偏离正确方向及项目的可控性。

软件工程中几种常用软件设计方法的概述研究

软件工程中几种常用软件设计方法的概述研究

软件工程中几种常用软件设计方法的概述研究【摘要】在软件开发时期中,设计阶段是最富有活力、最需要发挥创造精神的阶段。

本文通过对常用几种软件设计方法的研究,对软件的开发有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也能通过对比得出哪些设计方法对某一软件的开发有更大的优势,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实践。

【关键字】软件开发、常用设计方法一、引言在软件开发时期中,设计阶段是最富有活力、最需要发挥创造精神的阶段,软件设计方法对软件的开发以及投放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软件工程设计方法有Parnas方法、Jackson (JSP/JSD) 方法、问题分析方法(PAM)、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OO)、形式化方法、可视化方法、软件重用。

下面对这几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二、Parnas方法最早软件开发方法是由D.Parnas在1972年提出。

由于当时软件在可维护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因此Parnas提出的方法是针对这两个问题的。

首先,Parnas提出了信息隐蔽原则:在概要设计时列出将来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并在模块划分时将这些因素放到个别模块的内部。

这样,在将来由于这些因素变化而需修改软件时,只需修改个别的模块,其它模块不受影响。

信息隐蔽技术不仅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而且也避免了错误的蔓延,改善了软件的可靠性。

现在信息隐蔽原则已成为软件工程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

Parnas提出第二条原则是在软件设计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故障采取措施。

软件是很脆弱的,很可能因为一个微小的错误而引发严重的事故,所以必须加强防范。

如在分配使用设备前,应该取设备状态字,检查设备是否正常。

此外,模块之间也要加强检查,防止错误蔓延。

Parnas对软件开发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遗憾的是,他没有给出明确的工作流程。

所以这一方法不能独立使用,只能作为其它方法的补充。

三、Jackson (JSP/JSD) 方法1975年,M.A.Jackson提出了一类至今仍广泛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

软件质量保证三种方法

软件质量保证三种方法

软件质量保证三种方法软件质量保证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和工具,确保软件在开发过程中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

这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软件质量保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软件的使用效果、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软件质量,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代码审查代码审查是指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经过有经验的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对代码进行逐行、逐句、逐个函数的检查和验证。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设计、代码实现、算法、数据结构和测试用例等各方面的问题和缺陷,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错误,并及时加以解决。

代码审查的目的在于识别不符合软件开发标准的程序构造,并通过调整使程序更好地满足标准。

通过代码审查,能够发现如下的错误:1)代码风格不一致,在代码的实现过程中,不同的程序开发者采用不同的风格,容易造成代码的混乱,不便于代码的维护。

2)变量以及函数名称的错误,在代码的编写过程中,不注意命名规范,可能出现函数名,变量名及其它名称的拼写错误,这样不单会影响程序的可读性,也会增大程序收发异常的可能性。

3)错误及缺陷的发现,通过代码审查,可以找出代码中存在的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作出必要的修改,从而保证程序的功能和质量。

二、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是一种以程序代码为基础的测试方法。

开发人员编写测试脚本,并通过测试时自动执行脚本来检测程序是否符合要求。

它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及时检测出程序中的bug,缺陷,并追踪问题的来源。

通过自动化测试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缩短开发的周期,自动化测试的执行过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2)减少错误率,自动化测试执行过程是基于程序代码而运行的,可以很好的检查测试结果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哪个部分,程序员可以迅速通过查看代码借助修复程序的缺陷和误区。

3)提高质量,通过自动化测试犀利特定目标的检测,以得到更严谨、完整、可靠、复杂的测试结果,从而提高软件质量。

4)降低开发成本,虽然自动化测试需要编写测试脚本和定期维护,但是不需要太多的人力投入,降低了人力成本。

软件工程(简答题)

软件工程(简答题)

1、典型的详细设计工具有流程图、盒图、、类程序设计语言。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PAD图】2、UML是一种语言。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可视化】3、类是一组具有属性、操作、关系和语义的对象的描述。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相同】4、对象是类的一个。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实例】5、用况图是一种表达系统模型的图形化工具。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功能】6、UML中的顺序图是一种交互图,即由一组对象以及按组织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组成。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时序】7、模块的作用域是指受该模块内一个所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判定】8、模块的控制域是指这个模块本身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它的模块的集合。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从属于】9、在数据流图中引入数据源和数据潭这两个术语的目的是为了表示系统的,可以使用它们和相关数据流来定义系统的。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环境|边界】10、模块结构图是系统的一个高层蓝图,允许设计人员在较高的层次上进行抽象思维。

模块结构图可用和两种形式来表示。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层次图|HIPO图】11、在设计模块结构图时要基于原则来设计模块。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高内聚低耦合】12、在进行总体结构设计时,人们通过长期的软件开发实践,总结出一些实现模块“高内聚低耦合”的启发式规则,对初始的模块结构图进行精化,其中一条规则是“尽力使模块的在其控制域之内”。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作用域】13、在进行总体结构设计时,人们通过长期的软件开发实践,总结出一些实现模块“高内聚低耦合”的启发式规则,对初始的模块结构图进行精化,其中一条规则是“力求深度、宽度、扇出和扇入”。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适中】14、在进行总体结构设计时,人们通过长期的软件开发实践,总结出一些实现模块“高内聚低耦合”的启发式规则,对初始的模块结构图进行精化,其中一条规则是“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的”。

软件项目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软件项目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软件项目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软件项目管理的主要活动?a) 项目计划与调度b) 需求分析与设计c) 软件测试与验收d) 运维与维护答案:c) 软件测试与验收2.下列哪个不属于敏捷开发方法?a) Scrumb) Extreme Programming (XP)c) Waterfall Modeld) Lean Development答案:c) Waterfall Model3.在软件项目管理中,以下哪个是关键路径?a) 所有任务都是关键路径b) 从项目开始到结束最长的路径c) 与项目风险相关的路径d) 由项目经理先确定的路径答案:b) 从项目开始到结束最长的路径4.以下哪项不属于风险管理的阶段?a) 风险识别b) 风险分析c) 风险规划d) 风险报告答案:d) 风险报告5.以下哪个是项目干系人?a) 项目经理b) 开发团队成员c) 相关部门经理d) 所有选择的项目干系人答案:d) 所有选择的项目干系人二、问答题1.请简要概述软件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组及其对应的活动。

答案:软件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组分别为:启动、规划、执行、监控与控制、收尾。

具体活动如下:- 启动:明确项目目标、定义项目范围、制定项目章程。

- 规划:制定详细项目计划、估算资源需求、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制定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等。

- 执行:按照项目计划执行,进行需求分析与设计、编码、测试等活动。

- 监控与控制:监控项目的进展、质量和风险,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调整项目计划。

- 收尾:项目验收、总结经验教训、向客户交付软件产品。

2.请列举三种常见的软件开发方法,并简要介绍各自的特点。

答案:三种常见的软件开发方法分别为瀑布模型、敏捷开发和迭代增量模型。

- 瀑布模型:顺序执行,每个阶段在前一个阶段完成后开始。

适用于需求稳定且项目较小的情况,但不适用于复杂项目和需求变化频繁的情况。

- 敏捷开发:强调迭代、循序渐进,快速响应需求变化。

三种数据库开发模式

三种数据库开发模式


次地使用该方案而不必做重复的劳动。 据 库 技 术 又是 信 息技 术 数
的核心内容, 在信息系统 中被广泛应用。本文探讨 了三种数据库相关 的软件开发模式 , 解决信息系统
构 建 中的典型 问题 , 利用 这 些 开 发模 式 可 以使 信息
争中不断提高 自身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大量的数据来 支持 其决策 过程 。这 些数据需 要 以某 种有效 的方式
is r n / p a n t t ih p r r n e n d i rv o ss n y a d e ce c fp o rms i t , n et g u d t g d a w h hg e oma c ,a mp e c n i e c f in y o r ga .F r l i i a i f o t n i sy ti p p rp p s d a q et n he a e a mo e o l ig te q e t n n s y a ay e e a pia o h s a e r o e u s o ,t n g v d fs vn u s o ,a d l f n l d t p l t n o i o h i al z h ci
3D lnT a cE i eigQ ai n o n fc , aa 10 1C ia . aa rf ng r ulyMo i a gO ieD ln163 ,hn ) i i e n t t i
Ab ta t T i p p rds u ss t re s f a e d v lp n o e e td t aa ae sr c : h s a e i se e o t r e eo me tm d s rl e o d t s ,w ih ae c n u rn c h w a b hc r o c r t e u d t o e i lrs tme t meg d mo e a d is r u d t o e p ae m d ,s a t e ns re d n n et p ae m d .Us g t e t re mo e a le t e mi a / i e d scn s v n h h o h

软件需求分析--结构化分析(SA)方法

软件需求分析--结构化分析(SA)方法

软件需求分析--结构化分析(SA)⽅法结构化开发⽅法(Structured Developing Method)是现有的软件开发⽅法中最成熟,应⽤最⼴泛的⽅法,主要特点是快速、⾃然和⽅便。

结构化开发⽅法由结构化分析⽅法(SA法)、结构化设计⽅法(SD 法)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法(SP 法)构成的。

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 法)⽅法是⾯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法,是70 年代末由Yourdon,Constaintine 及DeMarco 等⼈提出和发展,并得到⼴泛的应⽤。

它适合于分析⼤型的数据处理系统,特别是企事业管理系统。

SA 法也是⼀种建模的活动,主要是根据软件内部的数据传递、变换关系,⾃顶向下逐层分解,描绘出满⾜功能要求的软件模型。

1 SA 法概述1.SA 法的基本思想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 法)是⾯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法,是70年代由Yourdon,Constaintine 及DeMarco 等⼈提出和发展,并得到⼴泛的应⽤。

结构化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分解”和“抽象”。

分解:是指对于⼀个复杂的系统,为了将复杂性降低到可以掌握的程度,可以把⼤问题分解成若⼲⼩问题,然后分别解决。

图4 是⾃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意图。

顶层抽象地描述了整个系统,底层具体地画出了系统的每⼀个细节,⽽中间层是从抽象到具体的逐层过渡。

抽象:分解可以分层进⾏,即先考虑问题最本质的属性,暂把细节略去,以后再逐层添加细节,直⾄涉及到最详细的内容,这种⽤最本质的属性表⽰⼀个⾃系统的⽅法就是“抽象”。

2.SA 法的步骤⑴建⽴当前系统的“具体模型”;系统的“具体模型”就是现实环境的忠实写照,即将当前系统⽤DFD 图描述出来。

这样的表达与当前系统完全对应,因此⽤户容易理解。

⑵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系统的“具体模型”,抽象出其本质的因素,排除次要因素,获得⽤DFD 图描述的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三种系统开发方法的比较

三种系统开发方法的比较

三种系统开发方法的比较【摘要】信息系统的建设是现代信息工程发展的一个庞大课题,而完备高效的系统开发方法一直以来是各国系统开发组织和开发人员长期探究却无定论的话题。

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介绍了系统开发过程中结构化开发、原型开发、面向对象开发三种目前应用较广的开发方法,并对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开发过程、方法特点及适用范围,在系统中的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和说明。

并根据这三种开发方法各自的基本思想、原理、开发阶段划分、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做了比较、分析和总结,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简要分析了未来系统开发中开发方法的应用趋势,并对这三种开发方法的应用做了浅要的总结。

【关键字】系统开发结构化法原型化法面向对象法引言随着我国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

而在这其中,信息系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组织的内部结构、管理模式、生产加工、经营管理过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过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管理与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等各个方面。

这就增大了开发一个信息系统的工程规模和难度,需要研究出科学的开发方法和过程化的开发步骤,以确保整个开发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但是,至今还没有一种统一完备的开发方法。

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主要是生命周期法,它将软件开发过程大致划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测试等阶段,每一阶段的任务相对独立,对软件开发工作实施工程化管理。

虽然生命周期法提高了开发工作的效率,但它也存在缺点,例如在前期进行系统设计时就要进行比较全面的整体设计,这导致系统开发周期变长,耗费变大。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又引入了原型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等。

原型化方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开发方法,它首先构造一个功能简单的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对原型系统逐步求精,不断扩充完善得到最终的软件系统。

软件工程三种模型的关系

软件工程三种模型的关系

软件工程三种模型的关系
软件工程的三种常见模型分别是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增量模型。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1.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软件开发中最早也是最经典的模型之一,它是一种线性的开发模型,按照顺序依次完成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在瀑布模型中,每个阶段都排斥返回上一阶段进行修改的可能性。

与其他模型相比,瀑布模型更强调阶段之间的严格顺序。

2. 迭代模型:迭代模型是一种渐进式的开发模型,它将开发过程分解为多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周期包含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发布等阶段。

与瀑布模型不同,迭代模型的每个迭代周期可以包含多次循环,允许在迭代周期之间进行反馈和修改。

迭代模型强调持续的需求变更和迭代周期中不断优化软件系统。

3. 增量模型:增量模型是将软件系统分解为多个可独立实现的增量部分,每个增量部分都是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的软件系统。

在增量模型中,每个增量部分依次开发、测试和发布,直到最终合并为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

增量模型强调软件系统的快速交付和持续集成。

这三种模型在软件开发中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适用性。

瀑布模型适用于需求稳定和明确的项目,迭代模型适用于需求存在较大变动或较长开发周期的项目,增量模型适用于需要快速交付
和持续演化的项目。

在实际项目中,也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模型的组合或混合使用。

软件开发的三种基本方法

软件开发的三种基本方法

软件开发的三种基本方法
软件开发的三种基本方法
软件开发是指按照特定的方法和工具,从头开始创建计算机程序的过程。

它可以分解为以下三种基本方法:
1、按计划开发:这种方法是最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也是最慢的方法。

它把整个开发过程按照计划分割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充分测试,确保每个阶段都能够达到要求。

2、按组件开发:这种方法把整个软件开发分解为一系列独立的组件,每个组件都可以独立开发,经过测试之后,最后组装在一起。

3、按框架开发:这种方法侧重于组件结构的设计,以构建软件的框架,然后用组件去填充框架,最终组装成一个符合需求的、可交付的软件产品。

总结:软件开发的三种基本方法分别是按计划开发、按组件开发和按框架开发,它们的优缺点不同,根据软件的特点和开发需要,可以采取合适的开发方法。

了解电脑编程语言JavaPython和C的比较

了解电脑编程语言JavaPython和C的比较

了解电脑编程语言JavaPython和C的比较Java、Python和C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三种电脑编程语言。

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对Java、Python和C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了解它们的区别和适用场景。

一、Java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现在是Oracle公司)于1995年推出。

Java具有跨平台的特性,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上运行。

作为业界常用的语言之一,Java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嵌入式系统和云平台等领域。

Java具有以下特点:1. 面向对象:Java支持面向对象的编程,程序由类构成,支持封装、继承和多态等特性。

2. 跨平台:Java的跨平台特性使得开发者可以编写一次代码,然后在不同的平台上运行,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3. 安全性:Java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通过垃圾回收机制和严格的类型检查,可以防止内存泄漏和缓冲区溢出等问题。

4. 多线程:Java提供了多线程的支持,可以并发执行多个任务,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响应能力。

二、PythonPython是一种简洁、易读且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由Guido van Rossum于1989年创造。

Python的设计理念强调代码的可读性和简洁性,适合于快速开发和原型设计。

Python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Web开发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Python的特点包括:1. 简洁易学:Python采用简洁的语法,减少了代码量和复杂度,使得代码更易读、易学。

2. 高级特性:Python支持大量高级特性,如动态类型、垃圾回收、自动内存管理等,提供了很大的开发灵活性。

3. 强大的库支持:Python拥有丰富的第三方库和工具,包括NumPy、Pandas和Scikit-learn等,可以方便地进行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

4. 跨平台:Python可以在多个操作系统上运行,并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软件开发方法论

软件开发方法论

软件开发方法论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谨的方法论来指导开发团队进行协作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论,包括瀑布模型、敏捷开发和DevOps,以及它们的特点、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1.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一种经典的软件开发方法,它将开发过程划分为一系列预定义的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

每个阶段的输出将作为下一个阶段的输入,开发团队按照顺序进行工作。

瀑布模型适用于需求明确、稳定且变化少的项目,具有明确的分工和可跟踪性,但缺乏灵活性和反馈机制。

2. 敏捷开发敏捷开发是一种以迭代和增量方式开展的软件开发方法。

它注重团队合作、反馈和快速响应变化。

敏捷开发的核心是通过频繁的迭代周期交付有价值的软件,并与项目利益相关者密切合作。

敏捷开发方法有多种,如Scrum和XP等。

敏捷开发适用于需求不确定、变化频繁的项目,能够快速适应新的需求和变化,但需要高度协作和有效的沟通。

3. DevOpsDevOps是一种将开发和运维集成在一起的软件开发方法。

它强调开发团队和运维团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旨在实现快速、高质量的软件交付和持续集成/持续交付。

DevOps通过自动化工具和流程的应用,提高开发和运维效率,减少交付时间和风险。

开发和运维团队的紧密合作是DevOps的关键,用于实现持续交付和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不同的软件开发方法论适用于不同的项目和团队。

选择合适的方法论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瀑布模型适用于需求稳定的项目,注重项目规划和控制;敏捷开发适用于需求不确定的项目,强调迭代、快速交付和团队协作;DevOps适用于迭代更新频繁的项目,将开发和运维无缝集成。

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方法论,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结软件开发方法论对于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瀑布模型适用于需求稳定的项目,敏捷开发适用于需求不确定的项目,DevOps则注重开发和运维的协作。

选择合适的方法论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需求、团队的特点和项目规模。

SAS、PASS、Stata三种常用软件样本量计算方法及结果差异的比较

SAS、PASS、Stata三种常用软件样本量计算方法及结果差异的比较

SAS、PASS、Stata三种常用软件样本量计算方法及结果差异的比较目的分析和探讨运用SAS、PASS、Stata 3种软件在两均数(率)比较中进行样本量估计的结果差异,推荐合适的样本量估计软件。

方法通过设定不同的参数情况,分别运用3种软件计算各自样本量,并且与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在两均数比较时,Stata和PASS的样本量估计结果最准确,不同的参数会影响SAS的结果;在两个率比较时,SAS最准确,PASS的准确性与样本量大小有关系,Stata结果偏大且受不同参数的影响。

结论不同软件计算结果并不一致,综合考虑推荐用SAS软件进行两样本均数(率)比较的样本量估计。

标签:样本量估计;SAS;PASS;Stata样本量(sample size)是指承受研究实施的样本所包含之观察单位数,或样本例数。

除个别设计方法外,在研究设计中必须确定需要多少实验对象或观察对象。

样本量对研究效果有重要影响,在小样本研究中尤其如此[1]。

一系列规范的的医学研究报告,如加强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报告质量的声明和临床试验报告统一标准等均要求在研究报告中描述“如何计算样本含量”[2-6]。

开展一项研究,往往因为各种因素(人力、物力、经费等)限制,只能对总体中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即研究样本,然后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样本过小,结果不稳定,不能真实地反映总体规律;而样本量过大,会增大研究的难度,并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7]。

所以合理的样本量,一方面,可以在既定的经费下保证精确度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在既定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合理利用资源,保证抽样推断的最大效果。

目前可以用于估计样本含量的软件很多,其中较常用的有SAS、Stata、PASS 等。

SAS是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1966年开发的统计分析软件,在国际上被誉为统计分析的标准软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8];Stata是Statacorp 于1985年开发的统计程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及流行病学等领域;PASS是由Hintze等人研发,专门用于计算样本量的统计软件,操作简便快捷。

建模技术常用的方法

建模技术常用的方法

建模技术常用的方法建模技术是指为了描述和分析一些系统而采用的方法和工具。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建模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系统的需求和设计,并可以减少开发过程中的错误和风险。

下面将介绍一些建模技术常用的方法。

1.UML(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通用的建模语言,它提供了一套用于描述软件系统的图形符号和规则。

UML图中常用的类型包括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状态图等。

通过使用UML,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需求和设计,并可以方便地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合作。

2.数据流图3.实体关系图实体关系图是一种用于描述系统中实体及其之间关系的建模技术。

实体关系图主要使用实体、属性和关系三种元素来描述系统。

通过绘制实体关系图,开发者可以清楚地了解系统中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设计和规划数据库结构。

4. Petri网Petri网是一种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方法,它可以描述系统中的并发和同步行为。

Petri网主要由库所、变迁和有向弧三种元素组成。

通过绘制Petri网,开发者可以建立系统的模型,并通过分析和仿真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有效性。

5.影子建模影子建模是一种用于描述现有系统的建模技术。

开发者通过观察和分析现有系统的行为和结构,从而建立一个与之相似的模型。

影子建模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改进现有系统,并可以提供对系统的更深入了解。

6.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用于描述系统流程和流程间关系的建模技术。

通过绘制流程图,开发者可以清晰地了解系统中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和流程间的依赖关系,从而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系统的流程。

7.场景建模场景建模是一种用于描述系统使用过程和用户行为的建模技术。

开发者通过编写和描述一系列的场景来模拟和分析系统的使用情况。

场景建模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系统设计,并可以提供对系统的更全面了解。

8.眼球建模眼球建模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建模技术。

开发者通过观察用户在使用系统时的行为和反馈,来模拟和分析用户需求和系统设计。

软件开发工具知识点

软件开发工具知识点

第一章1、什么是软件开发工具?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第三代语言)的基础上,为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从规划、分析、设计、测试、成文和管理各方面,对软件开发者提供各种不同程度的帮助的一类广泛的软件。

软件开发工具概念要点有三:(1)它是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第三代语言)之后,软件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产物;(2)它的目的是在人们开发软件过程中给予人们各种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支持或帮助;(3)它支持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而不是仅限于某个特定的阶段。

2、简述计算机软件发展的几个阶段。

四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语言——汇编语言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语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过程化语言第四代计算机语言——非过程化语言(4GL)3、简述软件工作的重要性和困难性。

软件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是广大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桥梁,是人类在各个领域中积累的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文明与知识得以延续的新的载体,是人类进一步成为一个整体、得以进一步相互联系的纽带。

人们在认识到软件工作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越来越认识到了它的困难性。

这就是所谓的“软件危机”问题。

人类社会和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软件本身的复杂性;人类知识的丰富多彩,决定了软件的多样性;客观世界的动态性,决定了软件对可维护、可重用性越来越高的要求。

面对规模日益扩大的软件,如何保证它的正确性、可靠性,如何控制软件开发的进度与成本,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4、简述软件开发工具的演变过程。

软件开发工具的演变是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是软件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通用软件作为辅助工具的阶段——没有专用软件开发工具的阶段。

第二阶段: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阶段。

如:第三阶段:集成的软件开发工具阶段。

如:第四阶段:面向网络和开源软件的软件开发工具阶段。

5、试述用通用软件辅助软件开发的弱点。

用通用软件来帮助开发人员编写文档或画图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但是与软件开发工作相比,这种帮助实在太表面、太初级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亦称“生命周期法”)
(1)优点:从系统整体出发,强调在整体优化的条件下“自上而下”地分析和设计,保证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目标的一致性;遵循用户至上原则;严格区分系统开发的阶段性;每一阶段的工作成果是下一阶段的依据,便于系统开发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规范化,按工程标准建立标准化的文档资料。

(2)缺点:用户素质或系统分析员和管理者之间的沟通问题;开发周期长,难于适应环境变化;结构化程度较低的系统,在开发初期难以锁定功能要求。

(3)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大、结构化程度较高的系统的开发
2、原型法
(1)优点: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系统开发循序渐进,反复修改,确保较好的用户满意度;开发周期短,费用相对少;由于有用户的直接参与,系统更加贴近实际;易学易用,减少用户的培训时间;应变能力强。

(2)缺点:不适合大规模系统的开发;开发过程管理要求高,整个开发过程要经过“修改—评价—再修改”的多次反复;用户过早看到系统原型,误认为系统就是就是这个模样,易使用户失去信心;开发人员易将原型取代系统分析;缺乏规范化的文档资料
(3)适用范围:处理过程明确、简单系统;涉及面窄的小型系统不适合于:大型、复杂系统,难以模拟;存在大量运算、逻辑性强的处理系统;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处理过程不规范;大量批处理系统
3、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1)优点:a、分析、设计中的对象和软件中的对象的一致性
b、实现软件复用,简化程序设计
c、系统易于维护
d、缩短开发周期
(2)缺点:不易于大系统的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