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古城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合集下载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泗泾下塘历史风貌区保护改造方案的函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泗泾下塘历史风貌区保护改造方案的函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泗泾下塘历史风貌区保护改造方案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05.05
•【字号】沪松府〔2016〕66号
•【施行日期】2016.05.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
正文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泗泾下塘历史风貌区保护改造方案的函
沪松府〔2016〕66号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泗泾下塘历史风貌区的保护改造工作,经区政府审核同意,特向贵委申报该项目的保护改造方案,请予审核。

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泗泾镇下塘地区于2014年,由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发文认定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二、此次保护改造将以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资金和安置房建设等问题,项目总占地面积为 608 亩,预计总投资约为155.5亿元。

三、泗泾下塘历史风貌区的总体定位为:通过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复合居住功能传承、更新、提升历史文化遗产,将泗泾下塘历史风貌区保护改造成为集中体现泗泾镇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休闲服务区,以“活力,千年古镇;魅力,泗泾水乡” 为特色的传统风貌区。

特此专函。

附件:下塘历史风貌区保护改造方案、电视专题汇报片(略)
2016年5月5日。

上海市松江区十二五规划 全文

上海市松江区十二五规划 全文

一、2010年工作回顾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和“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之年,也是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年。

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手抓迎博办博工作不动摇、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不放松,全力推进办世博、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按照区委提出的“五个确保”的要求,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发展指标和任务。

(一)大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提升制造业能级。

确立智能电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先进重大装备四大产业发展方向,其中智能电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已经获得市认定。

强化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漕河泾松江高科技园区建设全力推进。

提升传统产业能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成为全市首批实践区;启动沪松公路沿线整治和开发,莘莘学子创业园等传统产业区功能提升改造前期准备有序推进。

全年主动调整劣势企业266家,腾出土地2826.5亩;五年内累计已调整820家,腾出土地12012.5亩。

制定关于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措施,设立和争取科技创新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全面加速,全区已有小巨人企业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0家。

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活动,推动企业改制上市,锐奇工具在创业板上市;全年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1.56亿元,同比增长67.9%;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12.45亿元,企业融资难得到有效缓解。

加快服务业发展。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已经成为市郊重要的休闲度假基地,辰山植物园建成开园,西佘山实行免费开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旅游巴士建成运营,天马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全年接待游客802万人次,同比增长49.6%;实现旅游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52.8%。

北京中轴线(天桥)风貌协调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中轴线(天桥)风貌协调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中轴线(天桥)风貌协调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与思考戴俭;曾苏元;周璐璐【期刊名称】《城市建筑》【年(卷),期】2012(000)008【摘要】具有历史风貌的街区是识读北京历史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见证。

自1990年设立历史文化保护区后,2002年2月北京市规划委颁布《北京旧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随后陆续设立了风貌协调区。

历史风貌协调区在空间上位于保护区向外延伸的地区,是保护区与现代城市功能区之间的缓冲区,既承载着现代城市的部分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现代城市对历史街区的冲击,因此其保护与更新对于历史保护区基于北京古城都十分重要。

2012年初,笔者参与了天桥地区拟建的"天桥演艺区"的文化产业与空间规划的工作,【总页数】3页(P84-86)【作者】戴俭;曾苏元;周璐璐【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100124 北京工业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100124 北京工业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100124 北京工业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北京1001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1.5【相关文献】1.强化特色,提升品质,促进保护与更新的协调发展——以上海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为例 [J], 奚文沁;周俭2.谈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南京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方案为例[J], 丁思亮;张伟郁;刘旭3.谈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南京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方案为例[J], 丁思亮;张伟郁;刘旭4.历史风貌区审美价值解析及其形象保护与更新策略——以松江仓城历史风貌区为例 [J], 王立新;文剑钢;吉银翔5.北京“新天桥”亮相中轴线 [J], 毛云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上海市松江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上海市松江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上海市松江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3.08•【字号】沪府〔2019〕23号•【施行日期】2019.03.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规划发展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上海市松江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沪府〔2019〕23号市规划资源局、松江区政府:沪规划资源总〔2019〕91号文收悉。

经研究,市政府同意《上海市松江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以下简称“松江区总体规划”),具体批复如下:一、松江区是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西南门户、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辐射长江三角洲的先进制造业高地。

要立足全域规划,加强城乡统筹,注重两规融合,体现多规合一,突出公共属性,指导实施建设,推动松江区建设成为“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

二、要落实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的总体要求,严守人口规模、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严格管控常住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布局。

到2035年,松江区常住人口调控目标不超过18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5.8万人左右。

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2035年,松江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286.2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5.9万亩;到2020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低于22.38万亩。

到2035年,松江区生态空间面积不小于325.6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不低于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2.8平方公里,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要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区政府工作备忘录》的通知-沪松府办[2011]2号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区政府工作备忘录》的通知-沪松府办[2011]2号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区政府工作备忘录》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区政府工作备忘录》的通知(沪松府办〔2011〕2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2011年区政府工作备忘录》已经区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组织实施,狠抓落实,扎实做好2011年各项工作,为松江“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二〇一一年一月三十日2011年区政府工作备忘录序号工作内容责任单位配合单位责任人一、经济发展1完成全区“十二五”规划纲要与各专业规划的衔接工作。

发改委相关部门黄秀林2推进智能电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先进重大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

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委何胜友3加快漕河泾松江高科技园区建设。

经委新桥镇九亭镇何胜友4推动松江工业区向国家级综合型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转型。

经委工业区何胜友5推进松江出口加工区功能叠加。

工业区吴建明6推进佘山环球企业中心和时尚硅谷建设。

工业区吴建明7加快天马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度假区商旅委陈永明8加快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建设。

中山街道金俊峰9推进泰晤士小镇创意产业集聚区培育建设。

新城公司经委于宁10推进仓城胜强文化创意集聚区建设。

永丰街道文广局袁球坤11对接虹桥商务区,完善九亭等东北部地区总体规划,推进沪松公路沿线整治和开发。

发改委九亭镇黄秀林12深化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综合服务和配套功能,提升环境质量。

启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44片)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44片)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44片)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是指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较完整地体现上海某一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特点的地区。

目前已确定了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中心城区12片27平方公里,郊区及浦东新区32片14平方公里。

总计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分别制订了保护规划指导地区建设;在风貌区内划定了144条风貌保护道路,总长度超过100公里,分类进行保护;确定了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32处优秀历史建筑。

一、上海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1.【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涉及黄浦、虹口区,以外滩历史建筑群、建筑轮廓线以及街道空间为风貌特色。

2.【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黄浦区,以近代商业文化娱乐建筑、南京路,人民广场城市空间和里弄建筑为风貌特色。

3.【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黄浦区,以传统寺庙、居住、商业、街巷格局为风貌特色。

4.【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涉及徐汇、卢湾、静安、长宁区,以花园住宅、里弄、公寓为主要风貌特色。

5.【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长宁区,以乡村别墅为风貌特色。

6.【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虹口区,以革命史迹、花园、里弄住宅为风貌特色。

7.【江湾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杨浦区,以原市政中心历史建筑群和环形放射状的路网格局为风貌特色。

8.【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徐汇区,以烈士陵园和寺庙为风貌特色。

9.【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虹口区,以特殊建筑和里弄住宅、宗教场所为风貌特色。

10.【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静安区,以各类住宅和公共建筑为风貌特色。

11.【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涉及长宁、静安区,以花园、里弄住宅和教育建筑为特色。

12.【新华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长宁区,以花园住宅为风貌特色。

二、上海郊区及浦东新区32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1.【上海市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金山区枫泾镇老镇区,320国道以北,朱枫公路以东,市河和新开河两侧区域范围内。

松江老城区——仓城

松江老城区——仓城

松江老城區——倉城·秀野橋灘【圖文】“松江”名称由来及简要历史沿革:松江古称华亭,别称有云间、茸城、谷水等,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

唐天宝十年(751年),置华亭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华亭府,翌年改为松江府。

至清嘉庆十年(1805年)演变为1府(松江)、7县(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1厅(川沙)。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华亭、娄县合并为华亭县,归江苏省管辖。

民国3年(1914年)改称松江县。

解放后,苏南行政署设松江专区。

1958年3月,松江专区撤消,改隶苏州专区。

1958年11月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

1998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

松江仓城: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松江古城十里长街的西隅,因境内建有明代漕运粮仓仓城而得名,在明清时期是松江府城向西延展的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从明代始,仓城一直是松江府漕粮的重要储藏地,也是漕运的始发地。

明宣德八年建水次西仓,嘉靖年间于水次西仓建仓城,座座粮仓连成一片。

河流纵横交错,沿老市河而建的桥梁、宅第、店铺、庙宇鳞次栉比,成为当时松江府城西谷阳门外又一市井热闹中心。

许多明清及民国建筑历经沧桑,保存至今。

“永丰”名称由来及简要历史沿革:大仓桥位于松江城西,是一座高10余米,跨度50余米的五孔拱形大石桥(后因河道变窄,只有中间三孔在河道之中了),建于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

其原名“永丰桥”,后因桥南为松江府的漕运仓城,而被称之为“大仓桥”,是上海地区著名的明代大石桥之一。

永丰街道位于松江区老城区西部。

1957年为城西乡,1958年成立城西人民公社,1978年,析出古松人民公社、城西人民公社所辖的部分区域,建塔汇人民公社。

1980年改名仓桥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仓桥乡,1994年撤乡建镇。

1997年,仓桥镇、茸北镇所辖的部分区域(现方松街道地区),新建松江新城办事处。

2001年,撤销松江镇、华阳镇、仓桥镇、茸北镇建制,新建岳阳、中山、永丰3个街道,并调整方松街道辖区范围。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一览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一览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一览一、中心城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101公顷范围:黄浦江—延安东路—河南中路—河南北路—天潼路—大名路—闵行路特色风貌:有上海外滩建筑群、上海邮政总局、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上海金城银行大楼、上海圣三一堂、迦陵大楼等经典建筑。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107公顷范围:浙江中路—九江路—云南中路—延安东路—黄陂北路—大沽路—重庆北路—威海路—成都北路—北京西路—长沙路—凤阳路—六合路—宁波路—贵州路—天津路特色风貌:有国际饭店、先施公司、新新公司、金门大酒店、大光明大戏院等商业文娱建筑。

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199公顷范围:中华路—人民路特色风貌:有豫园、城隍庙、大境关帝庙、文庙、书隐楼、龙门村等寺庙建筑和商业建筑。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775公顷范围:重庆中路—重庆南路—太仓路—黄陂南路—合肥路—重庆南路—建国中路—建国西路—嘉善路—肇嘉浜路—天平路—广元路—华山路—江苏路—昭化东路—镇宁路—延安中路—陕西南路—长乐路特色风貌:有宋庆龄故居、兴国宾馆、丁香花园、衡山宾馆、复兴公园、锦江饭店、国泰电影院、瑞金宾馆等花园住宅、公共建筑、革命史迹。

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481公顷范围:古北路—荣华东道—水城南路—延安西路—环西大道—金浜路—哈密路—虹古路特色风貌:有沙逊别墅、虹桥路2310 号住宅、淮阴路姚氏住宅等乡村别墅。

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129公顷范围:欧阳路—四达路—宝安路—物华路—四平路—邢家桥北路—长春支路—长春路—海伦西路—宝山路—东江湾路—大连西路特色风貌:有鲁迅故居、中共江苏省委旧址、瞿秋白寓所旧址、溧阳路花园住宅、文华别墅、千爱里等革命史迹、花园住宅、新式里弄。

江湾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458公顷范围:中原路—虬江—黑山路—政通路—国和路—翔殷路—黄兴路—国权路—邯郸路—淞沪路—闸殷路—世界路—嫩江路特色风貌:有原市府大楼、原市博物馆、原市图书馆和原上海市体育场等市政中心建筑群。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23
奉贤区奉城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奉贤区奉城镇,西至奉新公路,南至川南奉 公路,北至浦东运河,东至南门港。
24
奉贤区青村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奉贤区青村镇,北至南奉公路,南至镇南路 。
25
奉贤区庄行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奉贤区县境西部,东至东市南端,沿南桥港 带状分布。
26
闵行区七宝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闵行区七宝老镇区,七莘路以东,农南路以 北,北横泾以西,漕宝路以南区域范围内。
27
崇明县三星草棚村历史文化风貌区
崇明西部,北临协进村,南临洪海村,东临东 安村,西临海洪港村,海洪港,白港汇合处。
28
崇明县堡镇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堡镇位于崇明岛中部偏南。正大街和光明 街位居镇中心。
29
浦东新区川沙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川沙镇老城厢东部,西抵北市街,南到城厢 小学,北到北城壕路,东至城河以东30米。
3
4
松江区泗泾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松江区泗泾镇区南部,江川路以东、沪松公 路以北,泗泾港两侧区域内。
5
青浦区西部,北至大淀湖南岸,南至朱家角 青浦区朱家角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支路,东至南港大桥,西至珠溪路,淀浦河沿 岸20~50米。
6
青浦区青浦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青浦区西部偏南,主要为环城河内范围。
7
青浦区金泽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南翔镇为上海市历史文化名镇。风貌区保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翔寺双塔和许苏民墓,其 周边和西侧的横沥河西岸保留一些以孙氏住宅为代表的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反映了古镇塔和 寺周边的历史风貌。
保存的主要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猗园,是“银南翔”明清众多园林唯一完整留存的,内有五 处文物保护单位。园西、北侧保留有传统河道黄泥泾和走马塘,沿线传统建筑风貌和街巷格 局保存完整。反映了古镇古园林的历史风貌。 保留了完整的街巷格局,19条街巷依河而筑,有“委塘街条条歪,七曲八弯十八个天井堂”之 说。留存有印家住宅、娄塘纪念坊等民国初年特色的建筑和构筑物,为文物保护单位。反映 了街河交错发展的古镇风貌。 保存了“三湾九街十八弄”的街河格局,留存的建筑在整体上还保存了原有的建筑结构和传 统江南水乡的民居建筑风格。历史上桥梁众多,现状保存有历史价值的桥梁主要有大通桥和 丰德桥。反映了有“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之誉的罗店镇的大镇风范。 保存有北大街的传统街道格局,两侧留存主要建筑为商铺居住,多数清末民国年间建造,建筑 保存较好。保留有大团潘氏宅第、定慧庵、西粮管所等历史建筑,建筑傍河依水,小街盘曲。 体现了“水一建筑-街一建筑”的街区特点。 保存有完好的镇区“井”字型河道格局,河道两侧现保存三进以上的第宅厅堂30多处,如区级 文物保护单位张氏宅第等。众多的古民居、水桥、驳岸极具文物价值,另还存有第一楼茶园 、耶稣堂等公共建筑。充分而完整的体现“江南人家尽枕河”的风貌。 保留了沿南咸塘港的传统风貌建筑和街巷格局较为完整的区域,街巷传统特色浓郁,整体尺度 较好,仍保持老街基本风貌;留存了以王家祠堂、东刘老式楼房、西刘老式楼房、东协顺洋 布店、协昌祥洋布店等为代表的历史建筑。一定程度体现了下沙千年盐业重镇的历史地位和 风貌。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性开发推进工作小组的通知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性开发推进工作小组的通知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性开发推进工作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
•【公布日期】2010.11.23
•【字号】沪松府[2010]130号
•【施行日期】2010.11.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性
开发推进工作小组的通知
(沪松府〔2010〕130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经研究,区政府决定成立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性开发推进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夏爱军永丰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副组长:刘彦永丰街道办事处主任
蒋永全新松江置业公司董事长
方亚弟新松江置业公司总经理
成员:徐惠勤区财政局副局长
陆洪明区发改委副主任
陆正平区建交委副主任
王振亮区规土局副局长
陈军区规土局副局长、土地储备中心主任
尹军区文广局副局长
沈明永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永丰街道办事处。

由刘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方亚弟、沈明、王惠萍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以上人员如有变动,由所在单位领导自然替补,不再办理调整手续。

二0一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上海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32片简览

上海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32片简览
崇明西部,北临协进村,南临洪海村,东临东安村,西临海洪港村,海洪港,白港汇合处。
2
保存了多处村内立帖结构的建筑,屋顶多为茅草铺就,砖砌方式与江南传统做法不同,同江北做法,传统上称为“如皋式”,并且保留有旧时商业建筑中的上翻店门和全脱卸门框。体现了自然村落商业街的特色。
28
崇明县堡镇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20
南汇区航头下沙老街历史文化风貌区
南汇区西部航头镇的中部,西至沪南公路,北至咸塘港,东至咸塘港以东50米。
20
保留了沿南咸塘港的传统风貌建筑和街巷格局较为完整的区域,街巷传统特色浓郁,整体尺度较好,仍保持老街基本风貌;留存了以王家祠堂、东刘老式楼房、西刘老式楼房、东协顺洋布店、协昌祥洋布店等为代表的历史建筑。一定程度体现了下沙千年盐业重镇的历史地位和风貌。
17
宝山区罗店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宝山区罗店老镇,练祁河以南,西至罗太路,东抵罗溪路,南到月罗路以北河道。
75
保存了“三湾九街十八弄”的街河格局,留存的建筑在整体上还保存了原有的建筑结构和传统江南水乡的民居建筑风格。历史上桥梁众多,现状保存有历史价值的桥梁主要有大通桥和丰德桥。反映了有“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之誉的罗店镇的大镇风范。
25
奉贤区庄行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奉贤区县境西部,东至东市南端,沿南桥港带状分布。
22
保留了形成于1368年的东西街和河南街,主要建筑物有右东兴楼,汇福园,现存的民居建筑以清末民国时期为最多。留存混堂弄,油车弄,露胥堂弄和牌楼弄等历史建筑群,古城墙,石牌楼等构筑物,以及八字桥,履匝桥二座清代的古桥。留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庄行暴动烈士纪念碑。老街的整体风貌保弃较为完好,体现传统江南水乡的整体格局。
24

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2006-05-22 11:53:07总则1. 规划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对“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 (以下简称“本风貌区” )历史风貌的保护,促进风貌区城市更新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结合本风貌区的实际情况,编制《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下简称“本规划” )。

本规划属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为本风貌区内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性保护以及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并指导下一层面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方案的编制。

本规划由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负责解释。

2. 主要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 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年(3) 、《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2003 年(4)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03 年(5) 、《上海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范围》,2003 年3. 地位和作用本规划是指导本风貌区保护与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为风貌保护、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依据。

本规划对本风貌区的土地使用、建筑保护与更新、建筑建造、道路交通、绿化与公共空间、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提出具体控制性规定,在本风貌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以及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时应当遵守本规划的要求。

4. 规划范围本风貌区规划范围根据2003 年批准的《上海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范围划示》确定,为黄浦行政区的人民路—中华路以内区域,总用地面积为199.72 公顷。

本规划范围即为本风貌区的范围。

5. 风貌特征本风貌区是上海中心城内整体性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处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留存有上海700 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蕴藏着各个城市发展时期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历史遗存,集中体现了清末民初以后上海的传统城市生活文化。

风貌区边界明确、形态独特,区内街道交错密布、巷弄蜿延曲折、街巷景观多变、建筑类型众多,为典型的自然发展形成的城市格局。

松江老城动迁规划方案

松江老城动迁规划方案

松江老城动迁规划方案1. 引言松江老城,位于上海市郊区松江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松江老城的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需求。

为了改善松江老城的居住环境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进行动迁规划来重新规划和改建老城区。

2. 目标和原则动迁规划的目标是通过重新规划和改建老城区,提供更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保护和传承松江老城的历史和文化。

在制定动迁规划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尊重历史和文化:充分考虑老城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合理规划用地:合理利用和规划老城区的空间,提供多样化的住宅、商业和公共设施用地;•提高居住条件: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供安全、舒适和现代化的居住设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重视社区建设,创造和谐、包容和共享的社区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重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3. 规划内容根据以上原则,松江老城动迁规划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基础设施改建老城区的基础设施改建是动迁规划的基础。

这包括道路、供水、供电、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更新。

同时,要充分考虑老城区的特殊条件,例如狭窄的街道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制定相应的改建方案。

3.2 住宅区规划老城区的住宅区规划是动迁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规划住宅区时,应根据老城区的居民需求以及现代化的居住标准,合理分配居住用地,并设计多样化的住宅类型,包括公寓、别墅、联排别墅等,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3.3 商业与公共设施规划老城区的商业和公共设施规划要考虑业态的多样化和规模的适宜。

围绕居住区域,规划商业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设施,提供便利的生活和社区服务。

3.4 文化遗产保护松江老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是动迁规划的重要任务。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保护传统建筑和历史遗迹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同时结合文化旅游发展,为老城区带来经济效益。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是上海市政府于2024年12月31日颁布的一项重要法规,旨在加强对上海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该条例共分为七章四十条,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为总则,明确了对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原则和目标;第二章规定了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界定和保护措施;第三章规定了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第四章规定了保护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第五章规定了违反本条例的处理方式;第六章规定了附则,包括对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修复、改造和移动等问题的规定。

该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保护上海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和传承上海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提升上海的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同时,通过对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可以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历史文化体验。

该条例对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对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划定和保护,确保其建筑格局、风貌特征和历史文化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对优秀历史建筑实施保护和修缮,保留其原有的建筑风貌和历史特色;加强对历史建筑的监管和管理,禁止违规改建、拆除和损坏历史建筑;加强历史建筑的维修和修缮工作,确保其安全和稳定。

同时,该条例还明确规定了有关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得到有效的组织和协调。

条例还规定了对违反保护条例的行为进行处罚的规定,包括罚款、责令停工停产和恢复原状等处理方式。

总之,《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制定和实施,为上海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通过加强对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可以提升上海的城市文化品质和历史文化传承能力,同时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这对于提升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日期】2024.04.24•【字号】沪规划资源乡〔2024〕142号•【施行日期】2024.04.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正文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的通知沪规划资源乡〔2024〕142号各涉农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各相关单位:《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市政府以沪府〔2024〕21号文批复同意,现予印发。

该规划是本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专项规划,是郊野地区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工作的总体指引。

郊野地区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生态保护修复和乡村建设行动应全面落实规划的内容安排。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相关要求通知如下:一、要强化总规统领,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保护好沪派江南文化和特色村落风貌。

坚持高质量发展,切实保护传承上海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赓续农耕文明、沉淀历史记忆,以敬畏之心保护好传承好具有浓郁江南文化水乡特色的自然肌理村落风貌和文化遗产,维护好“滩水林田湖草荡”蓝绿空间基底,在规划建设中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链接点,推动特色村落风貌焕发时代活力、彰显文化价值。

推动特色风貌村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抓好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写好江南文化保护传承的上海答卷。

二、要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凝聚各方力量,抓好专项规划推进实施。

进一步加强市、区、镇、村协同,做好规划宣传解读和培训工作。

要突出村民主体地位,保障村民合法权益,探索建立健全有别于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特色民居动态活化利用机制,激发村民的家园自豪感与保护自觉。

要鼓励支持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社会资本多方参与,积极构建乡村版“三师联创”工作机制,强化专业技术支撑。

上海市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海市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决定性时期,也是松江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基本建成现代化新松江的关键时期。

上海市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关于制定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指导松江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发展的新起点和新形势一、“十二五”回顾“十二五”时期,是松江发展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外部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自身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松江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松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经调整后的“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许多工作亮点突出,为“十三五”乃至更长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1.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5.3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3.1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和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96.30亿元,年均增长11.2%,旅游收入、文化产业税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十二五”时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6.27亿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十一五”期末的0.9:68.1:31转变为0.9:55:44.1。

产业载体建设取得新进展。

漕河泾松江园进入集聚企业数量和引进企业产出的双高期,成为全市“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战略的标杆,以漕河泾松江园为代表的3.0园区开发模式成效显著。

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初见成效,物联网产业基地、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等项目先后落户。

2015年,开发区实现税收达到50亿元。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功能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欢乐谷二期开园,天马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有序推进,完成辰花路、林荫新路等道路改建。

老城区有机更新中人口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法——以上海松江老城区高质量发展规划为例

老城区有机更新中人口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法——以上海松江老城区高质量发展规划为例

1、人口结构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产、城、人” 螺旋上升模型
高能级人口格局 可持续发展
高技能、发展型
中技能、稳定型
低技能、衰退型
人 口 结 构
城市综合服务配 套
吸引高端人才
商务总部 金融信息
城市多样化配套 吸引白领
科技创新 研发服务
城市基本配套
高端生产制造 生产性服务业
吸引技术人才
传统制造业 批发零售商业
松江之魂
天妃宫 杜公祠桥
方塔 明砖雕照壁 方塔园 唐经幢
府城
十里中山路 唐宋元明清
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技术路线
明确发展目标
区域发展要求
地缘特征体现
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确方向
判定地区现状
人口结构
设施配置
公共空间
人文风貌
综合交通
岗位特征
找问题
保障基本民生
公共服务体系
休闲活力体系
综合交通体系
优化人口结构
地区价值提升 计划
相统一
目标过程
相统一
区域赋予的城市角色 规划区的地缘特征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 城市工作岗位供给 居民生产生活需求
保障民生底线 公共服务效率优化
经济成长性 对资本和生产要素的吸
引力 就业及居民生活质量
创新能力 城市规划管理的执行度
城市高质量发展判定的五个维度
功能定位确定
城市
发展定位
城市服务供给、就业供给以及 居民需求形成螺旋式动态平
-3.6%
50-54岁
-3.4%
45-49岁
-3.3%
40-44岁
-3.7% 35-39岁
-2.3% 30-34岁
-1.9%25-29岁

仓城历史风貌核心区规划及建筑设计知识分享

仓城历史风貌核心区规划及建筑设计知识分享

仓城历史风貌核心区规划及建筑设计仓城历史风貌核心区规划及建筑设计浅析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仓城历史风貌核心区规划及建筑设计,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整治、景观与环境的改善,社区未来的功能定位提出具体的空间设计方案和规划策略,特别是在空间设计的基础上,注重地区产业、社区人口结合和地区发展的非空间要素的融合,通过规划设计指引给予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与管理基础上的旧城更新的这一重大社会事件。

关键词:仓城历史风貌核心区;风貌整治;规划及建筑设计1设计原则(1)在保护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重建和还原部分一类建筑。

(文物建筑不在此整修范围内)(2)适当保留房屋现状,尊重居民生活习俗,延续历史街区风貌。

(3)结合现状拆除部分建筑,重建一些绿地广场,并适当新建一部分建筑。

(4)修复,改建部分建筑功能,使之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得以改善人们居住品质。

2历史风貌整治与景观规划规划对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公共空间、街巷、河道、景观等进行整治与规划,恢复其以传统街巷及水系为主轴,历史建筑众多,廊棚连绵,河埠密布,石桥横跨,古树苍天的历史风貌与景观结构。

2.1公共空间整治目前,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居民的社区活动中心和场所极其匮乏,文化娱乐设施较少,没有绿地、公共空间、文化展示馆等提升居民精神生活品质的设施;民间社团的缺失、民俗活动的停顿,导致社区萎缩。

依据“体量适中、色彩协调、多留绿化和公共空间”的原则,对仓城历史风貌区内的公共空间进行整治。

具体整改措施如下:(1)清理垃圾,整治公共环境,提升整个街区的品质。

(2)恢复沿河廊棚,发展临河商业的传统柜台商铺。

沿河布置一些茶楼酒肆,供当地居民或外来游客观赏游览。

廊棚除了供游客和市民休憩外,还可以供商贩在此出售蔬菜、水果等农副食品,重现当年沿市河商贸的传统风貌。

(3)恢复沿河埠头及滨水景观。

通过建筑的进退、小尺度广场的设置等,有序安排空间的收放。

整治桥头空间,清理障碍与垃圾。

浮出历史地表的仓城文化

浮出历史地表的仓城文化

88品质生活·镜界浮出历史地表的仓城文化文·图/马骋当一些拆旧建新的古镇、老街建设被称为“假古董”“伪文化”的时候,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无疑使地域历史文化以文物出土般的方式浮出历史地表,成为当下重新认定的经典。

这也是一个城市在地域性的当代形象塑造中,由外表转向了内部,由硬件转向了历史文化的挖掘与打造,以形成自身的城市名片。

其中的三个关键词:“历史”“文化”“风貌”将地域文化作为历史叙事,使其成为一张当代社会的面孔,在历史的这面镜子中获得一种具有传承性的审美价值,从而使文化场景在成为当代社会的产物之时,也获得历史文化风貌“在地性”的意义。

笔者就是带着这样的感受,徜徉在上海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

仓城,来源于明清两代松江府的最大漕粮仓储地和漕运始发地。

据嘉庆松江府志记载,仓城老街区(今松江区中山西路一带),明清两代皆有仓城之称。

从明朝起,仓城为漕粮重地,城筑四门,米业兴旺,在市河两岸,宅第、商铺鳞次栉比。

漕粮启运时,漕舟云集,水运繁忙,江淮卫、兴武卫、镇海卫各漕帮数以百计松江仓城标志性的建筑大仓桥船只至仓城市河排开,装载起运漕粮北上。

史载至清代中期,松江府征漕粮半数以上贮于仓城。

这就是仓城的历史背景。

经有关部门普查和鉴定,目前仓城仍保存着明代和清初的建筑物16处,清代中、后期的建筑物767处,民国时期建筑物74处,构成了“在地性”的历史文化风貌,标志性的建筑就是大仓桥。

大仓桥是仓城通向市河北岸老城区仓城老街(今中山西路)的主要桥梁。

明代初期初建为木桥,明天启六年(1626)改建为五孔拱形石桥,长54米,宽5米,高8米。

其原名永丰桥、西仓桥,是上海地区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大型古石桥。

桥下千年流淌着的宽阔市河的两边,布满了高低错落、粉墙黛瓦的明清和民国建筑。

大仓桥的东侧坐落着一座灌顶禅院,原为水次仓关帝庙。

在灌顶禅院山门前与大仓桥之间,有一座孟姜亭,亭呈方形,南北石柱上刻有两副对联,南面石柱上是“青石有幸怜弱女,寒衣无处觅离魂”,北面石柱上是“万里奔波殉夫节,一声恸哭倒长城”,概括了孟姜女万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民间传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江古城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精神,我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得到区四套班子领导的充分重视,得到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

感奋之余,抒发一孔之见。

一、划定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意义
在本区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工作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松江历史文化风貌区蕴含着上海之根特有的精神财富;历史文化风貌区中的文化遗产,是千秋万代松江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明瑰宝。

作为城市记忆、城市生命符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具有历史文化传承、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功能,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

韩正市长指出,建设是发展,保护也是发展。

这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

上海城市规划局对来上海的外国友人作过调查,外国朋友对上海记忆犹新的地方有三处:一是豫园,二是外滩,三是新天地。

上海数以万计的高楼没有给人留下深刻记忆,而这三处作为城市文化的生命符号,谱写出史诗般的城市经典乐章。

在大拆大建之后,划定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意义显而易见。

二、松江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基本概况
2005年10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上海市郊区及浦东新区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其中松江历史文化风貌区共有三处:一是占地面积66公顷的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二是占地面积30.7公顷的松江府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三是占地面积13.2公顷的泗泾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三处共计占地面积为109.9公顷,1648.5亩土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

从目前情形来看,上述三处,以松江仓城和泗泾古镇二处相对原汁原味;以历史的、文化的、原始风貌的标准来考量,又以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地理位置、文化积淀、文物资源、社会影响为先,该区域之中的文物古建筑数量占据松江半壁江山,有一百多处,其中不可移动文物登记保护单位81处,标志性的古建筑有颐园、
三、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定位原则
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风貌区面积25万平方米,占地约375亩。

在对66公顷历史文化风貌区整体规划的同时,要着重做好核心风貌区和核心古街区的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感到,仓城核心风貌区的文化底蕴与周庄、同里、朱家角相比,毫不逊色,且具备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独特优势。

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东边,是华亭老街,如果人民医院对面的休闲公园能够早些建成,人民医院内的韩三房能够对外开放,加上华亭老街东侧入口处的程十发艺术馆建成开放,以及清真寺、西林寺二处的观光效应,它的东部可以凝聚一定的人气。

但华亭老街毕竟是仿古建筑群为主体的华亭新街。

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西部现已建成胜强影视基地,加上万亩梨园配套开发,可以形成旅游项目,但胜强影视基地的街巷宅楼是典型的人造景观。

位于东西两者之间的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则是原汁原味的历史景象,自然形成了固有的原生态景观特色。

以上描述,得出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定位有五:一是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在核心古街区拆除解放后新建的所有建筑,亮出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二是坚持文化旅游商贸相结合的原则。

以文化为底蕴,以旅游为龙头,以商贸为依托,合理规划布局;三是坚持原生态彰显特色风貌的原则。

大力发掘仓城水文化、桥文化、老宅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与江苏、浙江不同的地域古镇风光和别具一格的吃、游、购、赏的特色品牌;四是坚持因地制宜,保留要素的规划原则。

即对开发强度、公共绿地、空间景观、服务设施、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加强控制的同时,注重保护性开发利用,对历史要素、环境要素、保护建筑、老城肌理等严加保护;五是坚持总体规划、一次性规划和分步实施的原则。

四、仓城历史文化核心风貌区规划项目构想
仓城历史文化核心风貌区东至秀野桥,西至玉树路桥。

在核心风貌地段重点设置以下项目:
1、保护性修缮项目。

松江市河南岸基本维持原貌,南岸河线和秀南街实行原址保护性修缮,北岸部分实行保护性修缮。

重点保护修缮大户古宅十至十五处。

2、景观项目。

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历史文化项目。

恢复娄县牌楼、粮仓景观、沿河廊棚,增辟松江府文史馆、漕运史料馆、民间博物馆等。

二是水道景观。

松江市河上设置鲈乡遗韵、仓城帆影、孟姜女坐石、卧子投江处、云间龙舟五大景观。

同时,宜开挖600米环型景观延伸河道,迁移盐铁塘上的五座元明石桥,配套建设古今相融的水上服务性项目。

三是策划互动观赏项目。

市河两岸之上,有400平方米以上的大宅院十至十五座,着重在大户老宅上动脑筋,以互动文化项目作为招商主旨,例如开设蟋蟀馆、真假古董鉴赏馆(选择三进空间的大户老宅,一进传授知识,一进设置真仿鉴赏项目,电脑自评测分,一进满足购物需求)等。

另外,颐园开设园林陈列馆兼品茗坊,杜氏宗祠恢复民间祭祖仪式,秀溪庵恢复松江踹布坊项目。

3、商业、服务业项目。

商业、服务业项目主要布局在市河北岸,现中山西路两侧。

着力打造上海之根文化旅游产业一条街,以小吃、食品、文化工艺产品为主打项目。

重点扶持和恢复松江历史上的名特优产品,如松江四鳃鲈、叶榭软糕、张泽青龙饺、松江酱小茄、马弄口豆腐干、草长浜水红菱、水晶梨、佘山水蜜桃、松江布产品、松江绣品、松江水簇舞产品、松江文人字画等。

另外,鼓励在松知名企业组织适销对路产品,以优惠价进入松江当代产品馆。

五、推进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有关问题
1、组织领导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

市府文件明确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政府职能部门是规划、房土、文广局;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以规划局为主,文广局为辅;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以房土局为主;历史文化风貌区中的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以文广局为主。

目前,区规划局、文广局已联合启动松江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编制工作,5月23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委托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展开具体工作,年底完成评审和上报事项。

但后续的推进工作尚缺乏统盘考虑,例如怎样推进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工作等。

现在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属永丰街道管辖,永丰街道认为,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建设,仅靠永丰街道的力量远远不够。

要真正形成松江一古一今的风貌特色,要像开发新城一样把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工作摆上议事
日程。

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可考虑划出单列,建立专门的保护开发利用组织领导机构,直属区政府。

此外,可考虑将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以丰富文化传承,提升内涵质量。

2、财力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有人作过初步估算,仓城历史文化核心风貌区改造工程需要八到十亿元资金。

例如地下管线改造。

目前,该地区下水管线缺乏,线路入地就需相当一笔资金。

再如解放后新建的有损历史文化风貌的房屋已有相当数量,实施搬迁,同样需要大量资金,道路、停车场、游船码头建设以及部分恢复和修缮项目,也需要资金。

总之,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使用量很大,要花钱的地方很多。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升,真正形成彰显文化特色、放射旅游魅力、商贸业态兴旺的格局,还需注入八到十亿元资金。

资金问题的确需要建言献策,审时度势,科学筹措。

为此,建议首先制定历史文化风貌区八年保护、扶持长线计划,政府首次托盘注入1亿元资金,以后分七次,每年注入5千万元,共计4.5亿元;其次,区文物保护资金按照“五纳入”要求向历史文化风貌区古建筑群倾斜;再次,实施推进老城改造更为优惠的方略,切实提升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的历史价值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现实价值;最后,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性开发利用的特殊性思虑,宜采取政府托盘、面向市场的公司化经营模式,筹措项目资金。

3、政策体系配套至关重要。

用规划招商引资,是成功的先奏,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对于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建设来说,同样重要。

政策保障涉及以下方面:(1)在土地出让、贴息贷款、商业面积等方面给予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倾斜扶持政策;(2)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文物古建筑存量丰富,按照国家“文物保护要纳入财政预算”的精神,贯彻上海市2004年7月提出的“各级人民政府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应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的要求,确定“十一五”期间的文物修缮经费,使规划项目与政府主管的国家文物修缮项目同步推进;(3)制定在历史文化风貌区开办文化项目、恢复传统品牌的鼓励政策,使保护、开发和利用相互促进、良性循环;(4)制定松江古宅所有权、使用权出让政策;(5)制定保护性开发古民宅的招商引资、招商引租政策;(6)制定产权人严格履行保护义务,政府予以必要支持的保护激励政策;(7)制定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项目退税优惠政策。

总之,在经济快速发展而土地资源又十分紧缺的情形下,已到了能够做好而且必须设法做好以保护求发展这篇文章的时候了。

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开篇之序应是以规划为龙头,用规划引导发展,用规划促进发展,用规划协调发展,用规划规范发展,是做好松江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工作的出发点;以亮出上海之根——松江历史文化风貌,形成文化旅游商贸交相辉映、相互促进的保护利用格局,造福人民群众,推动事业发展,增强松江文化源远流长的磁场效应、延续文脉、传承文化,则是做好松江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工作的着眼点;以通过五至十年持续努力,逐步形成亮品牌、聚人气、显特色的一古一今、相互辉映的历史文化风貌,应是做好松江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工作的落脚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