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东大环境化学课件—生物富集因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图1 lgBCF与lgKow的回归曲线
Geyer等对DDT、666、六氯苯和多氯联苯等化合物的BCF与 Kow进行拟合,结果为:
lgBCF = 2.54 lg K ow − 0.22(lg K ow ) 2 − 4.56
(3.10)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SEU
ku cf = cw (1 − e − ket ) 由疏水模型, ke 对分子较小的化学物质,释放速率常数ke较大,生物富集过程 cf ku − ke t 在给定的时间t内能接近平衡,即 (1 − e ) ≈ 1 ∴ = = BCF cw ke 随着分子的增大,扩散速率减小,在给定时间内不能达到富集 −k t −k t 平衡,即 (1 − e e ) 不能忽略,而且 (1 − e e ) → 0 ,因此使化
学物质在测定鱼体中的浓度偏低,BCF值减小。 对于分子较大的疏水有机物,应考虑其分子结构对BCF值的影 响。
17
四.生物转化
SEU
研究显示,各种有机污染物在鱼和其他水生生物体内发生代谢 是一种普遍现象,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等一系列生物转化。 例如,脂肪族化合物在单氧酶的作用下可以被羟基化;烯烃和 芳烃可以发生双键的环氧化并最终转化为羟基化合物。
11
SEU
3.3 影响生物富集的因素
一.生物富集与生物的类脂物含量 二.生理因素 三.空间障碍 四.生物转化 五.物种 六.环境条件 七.生物可利用性 八.污染物的性质 九.生物富集的平衡时间
12
一.生物富集与生物的类脂物含量
SEU
Hanch等人证实,PCBs在鱼体内脏中的浓度差别很 大,一般肝脏最大,其次为鳃,整个鱼体,心脏, 脑,肌肉,这种差异是由于这些脏器中脂肪含量不 同而引起的。在生物体内,在类脂物含量高的组织 中,可能测得较高的有机物的浓度。 在研究生物富集时,测定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 时必须同时测定该组织中的类脂物含量,并对BCF用 类脂物含量进行标化。BCFs= BCF/类脂物含量 只有使用标化的BCF才能真实反映化合物在水生生 物体内的富集趋势,并使采用不同生物、不同方法 测定的BCF具有可比性。
RCH 3 → RCH 2 OH
代谢作用能很强地限制积累,许多疏水性有机物的生物转化可 能是影响其BCF值的主要决定因素(如酯类、多环芳烃等)。 例如,动力学测定吡啶酯类的BCF是5,而根据疏水性估算的 BCF是678,这是由于疏水模型的基本假设忽略了代谢的作用。
18
五.物种
SEU
许多疏水性有机物在不同的生物体内显示了不同的富集性 能,例如,15℃时六氯苯在虹蹲鱼和呆鲦鱼中的BCF分别为 5500和16200。其实,即使同一种生物,由于在不同的生长期 体内的类脂物含量和酶的代谢活力不同,观察发现许多有机 物的富集速率和鱼的大小有关。随着鱼体的增大,邻苯二甲 酸酯、DDT等的BCF值下降。 生物富集平衡时间也与生物种类的体积大小有关。例如,在 相同条件下,大鱼富集DDT的速度比小鱼慢;狄氏剂在藻类 中1天即可达到平衡,在水虱体内需3天,在鱼类体内需长达 20天以上。 分配理论认为BCF和物种无关,用Kow预测BCF产生误差的原 因正是由于水生生物中类脂物的含量不同以及化学成分差异 造成的,用类脂物含量进行标化后的BCF在物种之间的差异 明显缩小。
有机物的理化参数
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 邵云 2008年2月
1
3. 生物富集因子
3.1 生物富集的概念 3.2 生物富集模型
一.疏水模型;二.鱼体富集动力学模型
SEU
3.3 影响生物富集的因素
一.生物富集与生物的类脂物含量;二.生理因素;三.空间障碍; 四.生物转化;五.物种;六.环境条件;七.生物可利用性; 八.污染物的性质;九.生物富集的平衡时间
BCF =
平衡时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浓度(湿重) 化学物质在水体中浓度
(3.1)
3
3.2 生物富集模型
一.疏水模型
SEU
1971年,Hamelink等人通过实验发现,疏水性 化合物被鱼体组织吸收,主要是通过水和血液中脂 肪层两相之间的平衡交换方式进行的。许多研究也 表明有机物的生物累积量和生物体内脂类含量之间 有很好的相关性。这一点与有机物分配到土壤有机 相中去的观念十分相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机 物生物富集的疏水模型。
14
三.空间障碍
SEU
由于有机物在生物体内的富集涉及一系列穿过生物 组织和生物膜的过程,化合物的空间参数如分子大 小和形状能促进或阻碍化学物质的积累。 Opperhuizen认为鱼鳞表面的磷脂双层结构能对扩散 形成物理障碍,阻止长链或大横断面(>9.5Å)的疏 水性分子的富集。在类脂物膜中,缓慢的空穴形成 过程也可减缓或限制积累过程,疏水有机物由鱼鳞 膜迁移进入血液,在血液中缓慢的溶解可能是大分 子的又一限制过程。 根据疏水模型,化学物质向生物体内迁移过程的对 数值应该随化学物质疏水性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但 是,鱼对化学物质的富集为双曲线形式。
10
SEU
或者采用水相中化合物浓度ciw来除这个结果,可得到:
BCFf∞ = cf∞ cw
注:BCFd= cd / cw。
(3.9)
= (k1 K fw cw + kD K fd (BCF)d − kE K fe ce /cw )/(k1 + kM + kG )
运用方程3.8和3.9时,必须假定包括BCFd在内的所有参数都是常 数,当然这不一定正确。比如,鱼体的类脂物含量在其一生中 有非常大的变化,Kf 相应会发生变化。同样,生物体的特有生 长速度在其一生中也不是常数。即使在相同的生长速度,化合 物在生物体内的稀释也不是持续发生的。因此,化合物的“相平 衡”依赖于各种交换和运输的速率,它在真实情况下是不可能得 到的。
13
二.生理因素
SEU
疏水模型假设生物体是一个均匀混合反应器,这与实 际过程差别很大。 实际的迁移扩散过程:化学品先迁移到表皮(如鳞),再 穿过扩散壁(如黏液、膜)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进入类脂 物组织中。 鳞和其他组织(如皮肤等)离子体膜的渗透性构成了有机 物吸附和迁移的普通障碍,Hanch认为水生生物富集水 中有机物的过程可认为是由上述一系列步骤组成,每 一步都可能控制富集速率。 早期一些对哺乳动物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已意识到了 生理学参数决定化学物质积累的重要性。已经证实许 多疏水有机物的富集过程和生理因素有关,因此用疏 水模型预测BCF时应考虑生理因素的影响。
δw=2.05×10-6(1000·F)0.114
Dw =1.08×10-9/ M0.71 (25℃),M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m =0.3 Dw (25℃) Km = Kow 研究证明该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在鱼体内的 摄取和释放速率模型。
9
SEU
在实际环境中,化合物在鱼体中浓度的变化cf可用下式表示:
3.4 BCF的估算方法
一. 由辛醇/水分配系数估算BCF 二. 由水溶解度估算BCF 三. 由土壤吸附分配系数估算BCF
2
3.1 生物富集的概念
SEU
生物富集(bioconcentration,生物浓缩)——有机 化合物在水生生物和水体之间的平衡分配过程。 生物富集因子BCF(或浓缩系数)——稳态平衡 时,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浓度和在水环境中浓度的 比例常数。
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七.生物可利用性
SEU
水中的有机物只有处于溶解态的部分能被水生生物积 累,影响疏水有机物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因素包括:它 在水中的暴露浓度,在颗粒物上的结合以及水中溶解 有机质(DOM)的含量。 一些强疏水性有机物由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可能 不被积累,在足够低的浓度水平下,暴露浓度对BCF 不会产生影响。 水中的颗粒物和溶解有机质(DOM)通常对有机物有 较高的亲和性,通过与游离态有机物结合降低其生物 可利用性,从而降低水生生物对疏水有机物的积累, 水中含颗粒物和DOM也会使BCF的测定值偏低。
4
SEU
疏水模型认为生物富集是化学品在暴露的水中和水 生生物的类脂物两相的分配过程,没有生理障碍阻 止其积累,假设富集速率主要由化学品的浓度梯度 和在水及类脂物两相的分配决定。 生物富集可以认为是物质进入水生生物的富集速率 与释放速率竞争的结果,即:

富集速率常数ku 释放速率常数ke

5
SEU
式中:
δw和δm——分别代表化合物在水层和类脂物层扩散的距离,m;
Dw和Dm——分别代表化合物在水层和类脂物层的扩散系数,m2/s; Km——化合物的类脂物/水分配系数; A——鱼鳃的表面积, m2; F——鱼的质量, kg; α——鱼的类脂物含量, kg(类脂物)/kg。
SEU
Sijm和van der Linder1995年对该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 如下的参数关系: A = 5.59×10-4(1000·F)0.77
21
八.污染物的性质
SEU
污染物的性质主要包括污染物的价态、形态、结构形式、相对 分子质量、溶解度或溶解性质、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生 物稳定性、在溶液中的扩散能力和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能力等。 化学稳定性和高脂溶性是生物富集的重要条件。例如DDT(氯化 碳氢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理化和生物稳定性,它在脂类化合物中 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500万倍,与生物接触时,能迅速被吸收, 并贮存在脂肪中,很难被分解,也不易排出体外。有机氯农药 由于难以被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极易通过食物链而大量累 积,目前已被禁用。 酚类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水溶性,且易于被生物降解,所以大多 数都不能在生物体内富集,主要残留在水中。但若氯化程度增 加,水溶性下降,脂溶性增强,就易被生物累积,如五氯苯酚。 除草剂具有较高的水溶解度和低蒸气压,易从溶液中挥发而不 易发生生物富集。 22
19
六.环境条件
SEU
随着温度的增加,富集和释放速率随之增加,生物富集将取决于每个过程的 相对影响。例如,从5~15℃,PCB在翻车鱼(Sunfish)中的生物富集从6000增 加到50000,而在蹲鱼中BCF仅从7400增加到10000。 有机物的积累也可以受其他与温度有关的变量的影响,如通过细胞溶液的扩 散、溶解、蛋白质键合常数和在组织膜中渗透性的变化,类脂物组成的变化 等,从而影响BCF。 水中离子的组成(如盐度)可能对生物富集的影响很小,因为在海水鱼中 BCF和Kow的相关性与淡水鱼中的相关性相似。 水的pH值将通过影响非离子化学物质的浓度而明显影响弱电解质的富集,在 鳃中微环境中的化学变化,也将影响弱电解质如氯酚类的富集。 环境条件对毒性和积累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见的,有必要建立和生 理、生化有关部分的模型,去预测温度和其他环境条件对化学品积累的影响。
7
二.鱼体富集动力学模型
Gobas等1986年提出了化合物在水相和鱼的类脂物层由扩散控制 的摄取和释放动力学: 1 A (3.5) ku = i δw δm F + Dw K m Dm 1 1 A ke = i i (3.6) δw δ m (1 − α) + αK m F + Dw K m Dm
化合物在水生生物体内的浓度变化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表示:
dcorg
dt 其中,cw、corg分别代表化合物在水相和水生生物体内的浓度。 当暴露浓度恒定时,上式积分为: ku corg = cw (1 − e − ket ) (3.3) ke
当生物富集过程达到平衡状态时,不再随时间改变,即: dcorg dt = 0 上式简化为:
dcf dt = k1(K fw cw -cf )+ kD(K fd cd )− kE(K fe ce )− kM cf -kG cf
鳃交换 从食物中吸收 排泄 代谢 生长
(3.7)
式中:k1, kD , kE , kM , kG——各种过程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 Kfw , Kfd, Kfe——化合物在鱼、水、食物和排泄物不同组合分配过 程的平衡常数。 当化合物在鱼体中的浓度随着时间不发生改变,就可以求出鱼 体中化合物的稳态浓度cf∞ : (3.8) cf∞ = (k1 K fw cw + kD K fd cd − kE K fe ce )/(k1 + kM + kG )
= ku cw − ke corg
(3.2)
corg cw
ku = = BCF ke
(3.4)
6
SEU
疏水模型假设生物体是一个良好的混合反应器,化合物向鱼 体的富集和释放遵循一级动力学,BCF和暴露浓度无关;富集速 率仅由扩散限制,在水生生物类脂体和水两相的平衡仅由化学 物质的疏水性和类脂体的含量控制,忽略生物体的代谢作用。 支持疏水模型最有力的证据是众多发表的lgKow和lgBCF的相 关性,这意味着辛醇-水系统和鱼的类脂物-水系统相近。 缺点:疏水模型极端简化,与在实际环境中发生的过程可能 有很大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