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分析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教学目标:让留守儿童明白并理解父母的外出务工是件无奈的事情,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接受教育和过上更好的生活,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让留守儿童明父母亲始终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教学难点:让留守儿童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自己必须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在家校共建的背景下,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保持密切沟通
1. 与孩子的监护人(如爷爷奶奶等)保持频繁联系,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
可以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定期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
2. 与学校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进度、行为表现和参与活动的情况。
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二、给予情感支持
1. 尽管不能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但要通过言语表达对孩子的爱和思念。
在与孩子交流时,多给予鼓励、赞美和肯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2. 定期给孩子寄一些小礼物、信件或照片,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牵挂。
在特殊的日子,如孩子的生日、节日等,给孩子送上特别的祝福。
三、引导学习习惯
1. 远程指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鼓励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与老师合作,监督孩子的学习进度。
可以通过电话或视频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学习上的建议和指导。
四、培养品德素养
1. 利用电话、视频等方式给孩子讲述道德故事、榜样事迹,引导。
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和对策
金山店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和对策内容简介: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应对1、加强师德培训,摆正教育心态;2、狠抓思想教育,帮助确立目标;3、主办“祖辈学堂”,改变联系方式;4、掌握学生心理,倾注更多关怀;5、开展调查研究,进行针对教育。
关键词:加强、狠抓、主办、掌握、倾注、开展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和对策—、问题分析金山店镇为矿区,交通较为便利,我校学生主要由矿子弟组成,目前也有部分为周边农村的农民子女。
留守儿童主要是周边农村过来的农民子女,他们的父母大多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甚至有海外务工输出。
近年来外出经商、务工的青壮年劳力很多;有部分年轻家长忽视家庭教育,把子女交由小孩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料理,并不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造成“准留守儿童”;也有部分由于单亲家庭问题,造成“留守儿童”现象。
诸多因素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据调查显示,有56%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
90%的年轻父母认为孩子和老人在一起养成了一些不好的性格或习惯,孩子在家里变得任性娇气、唯我独尊、霸道蛮横、懒惰散漫。
55%的年轻父母同时觉得孩子在外面变得胆小,过于听话,无主见,偏于内向。
而在我们调查的班主任和教师中,“厌学”是“隔代监护”学生人格状况的首选,“内向”是这类学生人格上的缺陷,班主任反映这些学生平时胆小,遇事不敢做主,从众心理强。
性格内向并不是一件坏事,由于青春期的来临,一些学生的个性与小学时代相比可能更为内向一些。
“隔代监护”学生人格内向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父母不在身边,学生缺乏依靠,有一种不安全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祖辈不能解决;二是学业成绩不佳,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他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
这次调查中有60%的老师还认为这群孩子性情比较粗暴、自我控制能力差,不遵守纪律、常因一些小事与同学闹纠纷,一触即发。
这群孩子由于父母亲不在身边,祖辈管教不严,对社会,对他人认识肤浅等原因,容易对社会现状及他人产生不满,自尊心强,感情脆弱,当遇到不顺心及不能理解的事情时就极易冲动。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小学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离婚等原因,需要在家独自生活和学习的
儿童。
这些孩子缺乏家庭的关爱和陪伴,很容易产生各种性格和行为问题,而教育是改变
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尊重留守儿童的个性。
许多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关爱而变得沉默寡言或者叛逆。
因此,教育者应该耐心地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兴趣爱好和需求。
给予孩子充分的尊
重和关注,从而建立互信的关系,培养孩子积极的人格特质。
其次,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日常生活中
难得的交流和接触机会。
因此,教育者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安全、轻松的课堂环境,以各
种方式引导孩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育者应该注意到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
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帮助。
第三,鼓励留守儿童参加社会活动。
教育者应该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例如义工和爱心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了解社会、积累经验,
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由于留守儿童与家庭的交流非常有限,因此教育者
应该与家长、亲友等人保持良好的沟通。
定期开展家长会议,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
现和需要,同时也给予家长一些帮助和指导,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教育者应该以关爱和理解为出
发点,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辅导和全方位的关注,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快乐、积极的环
境下成长。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现状及建议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现状及建议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留在农村的儿童。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面临许多困境,这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现状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和监护,往往存在学习习惯不良、自理能力差等问题,导致他们在学校学习时缺乏积极性和自律性。
农村学校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
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缺乏亲子互动和文化熏陶,他们的思维和兴趣发展受到限制,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较低。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教育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改进。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关爱。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辅导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和调整情绪。
学校和社会可以共同组织关爱活动,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陪伴,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家庭观念和情感支持。
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与公平。
农村学校可以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条件,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确保留守儿童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加强家校合作,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
学校和家庭可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和家长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培训。
学校可以开展适合留守儿童的课后辅导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文化熏陶和兴趣培养。
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书法、绘画、舞蹈等课外兴趣班,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与文艺活动,培养兴趣和爱好。
学校还可以组织亲子活动,提供家庭阅读指导等,促进留守儿童良好的知识与文化积累。
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面临多重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改进。
通过心理辅导、师资培训、教育投入等措施,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
小学教师如何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
小学教师如何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前言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关爱这些孩子,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心理支持。
本文档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温馨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一、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1. 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了解他们父母外出务工的原因、时间和地点。
2. 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状况和居住环境。
3. 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人际交往和兴趣爱好。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 经常与留守儿童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2. 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尊严,避免歧视和排斥。
3. 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1. 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特点,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
2. 注重留守儿童的基本素质培养,如道德、心理、体育等。
3.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1.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2. 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应对生活压力的能力。
3. 及时发现和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
五、加强家校合作1. 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2. 鼓励父母关注孩子的成长,尽量减少外出务工对家庭的影响。
3.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和变化。
六、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1. 加强班级管理,营造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3. 加强校园安全,保障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
总结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要从多方面关注留守儿童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心理支持。
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留守儿童在温馨的氛围中茁壮成长,成为我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小学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不得不长期离开家乡,将孩子留在农村或
家乡的人们照顾下,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而受到教育上的巨大影响的孩子。
针对小学留
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
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无安全感,心理上有很大的压力。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通过心理疏
导和关怀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有限,这给留守儿童
的学习带来了难题。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设施,
增加教师配备和培训力度,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政府和学校可以加大对家庭教育的引导,教育家长理解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提供家庭教
育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的成长。
加大对小学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助。
教育部门、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应加大帮助留守
儿童的力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提供经济援助、心理支持和教育帮扶等全面的
帮助。
对于有条件的留守儿童,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辅导,
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
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心理健康、学习环境、家庭教育和关爱帮扶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合力,加强对小学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发
展权益,让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平等教育机会。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小学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与父母分离,由亲戚、邻居或祖父母照料的儿童。
近年来,随着城乡劳动力大规模外出打工,小学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他们在心智、情感和社交等方面面临着种种困扰。
如何解决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
小学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常常缺乏父母亲的关爱和教育,心理上会产生挫折感、孤独感和焦虑感。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形成自闭、孤僻的性格特征,丧失了一些正常儿童的视野和乐趣,对学习和生活丧失了积极的兴趣和动力。
而且,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他们在社交、情感和人际交往方面都存在着较大问题,缺乏良好的交往和情感表达能力。
针对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对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自尊、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辅导师或心理咨询师深入班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缓解他们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
学校要注意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独立的人格,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增强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使他们可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加强对小学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关怀,学校可以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小组,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和心理辅导老师等组成,负责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和关怀。
这个小组可以采取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礼物送达、关爱留守儿童节日联欢等方式,增强留守儿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学校可以利用班主任工作时间和寒暑假时间,安排老师走进留守儿童家庭,对他们进行走访慰问和关怀,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这种方式既可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的关爱,也可以积极创造良好的家校互动环境,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小学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在家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常年与父母分离的儿童。
他们的生活状态特殊,面临着很多教育问题。
如何帮助小学留守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探讨。
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成绩、性格品质、自理能力等方面。
由于没有父母的日常教育和关爱,他们可能缺乏对自己的自我管理意识,学习成绩也容易受到影响。
需要建立起一个全面的教育帮扶体系,以解决这些问题。
在学习成绩方面,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辅导力度。
组织志愿者、社工、家庭教育指导员等专业人员,到学校和家庭开展相关教育支持活动,帮助留守儿童进行作业辅导、学科提升等服务。
学校可以设置留守儿童学习小组,让他们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学业水平。
学校还需要通报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与家长分享孩子在学习上的成绩和表现,鼓励家长对他们进行更多的指导和关爱。
在性格品质方面,留守儿童往往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温暖和情感关怀,容易导致性格孤僻、内向。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组织心理辅导、心理疏导活动,引导他们克服孤独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与同学们建立友谊,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校也可以设置一些特色教育课程,引导留守儿童培养自信心、独立性和社交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自理能力方面,留守儿童通常由长辈照顾,他们缺乏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管理能力。
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引导家庭成员关注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学习做饭、清洁家庭、照顾小动物等,从而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除了学校的教育帮扶外,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小学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扶。
社会可以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关爱基金,资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社会各界可以积极投入到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工作中,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小学留守儿童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保障。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方法及措施分析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方法及措施分析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不均的日益加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农村小学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日常学习生活的场所,承担着重要的德育教育任务。
本文将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方法及措施进行分析。
一、注重师生互动,开展情感教育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情感上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
因此,教育者应该注重师生互动,开展情感教育。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多关注留守儿童生活中的细节,走近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同时,在教育活动中,强化德育教育,倡导班级中的学生之间要互相关注、互相关心。
在这种氛围下,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大家的关爱,有助于弥补他们的缺失感。
二、建设爱心班级,营造和谐氛围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因为身处偏远地区,人际交往和参与社会的机会较少,因此需要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教师可以建设爱心班级,号召学生在班级互相帮助,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同时,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如文艺演出、实践活动等,让留守儿童走出家门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增加他们的社交圈。
三、加强道德教育,塑造良好品德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比城市的孩子更加复杂,可能会存在一些危险。
因此,教育者应该加强道德教育,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借助课堂讨论、故事讲解、心理辅导等方式,让留守儿童了解什么是对与错,什么是善与恶,让他们能够分辨出错误事物,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四、关注身心发展,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乏父母关爱,身心发展方面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
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加强体育锻炼、音乐舞蹈、手工活动等方面的培训,让留守儿童更好地锻炼身体,丰富生活,增加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同时,学校还要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在情感上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减少心理负担。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方法及措施需要注重师生互动,打造爱心班级,加强道德教育,关注身心发展。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小学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其他原因,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而常年留在农村或乡镇的孩子。
这种现象在中国农村地区非常普遍,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对于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家庭关爱和指导。
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无法及时获得父母的教育和关注,这可能导致他们情感上的孤独和自卑感,并且缺乏家庭教育的指导,影响了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形成。
所以,要解决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机制,包括建立留守儿童家长的培训机制,引导父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和意识。
小学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也面临很大的挑战。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往往条件有限,教师素质也参差不齐,这导致他们的教育水平和学习成绩较低。
为了改善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需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改革和建设,提高教师的培训水平,优化教学资源分配,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有质量的教育。
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需要特别关注。
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他们的心理健康容易出现问题。
学校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心理辅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小学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助。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鼓励父母回乡创业,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积极参与到留守儿童的教育中,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例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问题,提供兴趣培训等。
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家庭教育的改善、学校教育的提升、心理健康的关注以及社会关爱的增加,可以帮助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实现他们的发展潜力。
小学教师对待留守儿童的新方法
小学教师对待留守儿童的新方法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外出务工,导致不少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师对待留守儿童的新方法。
1. 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首先,教师需要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包括学习需求、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
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以便更好地关爱和支持他们。
2. 建立信任关系信任是关爱留守儿童的基础。
教师要通过真诚的沟通、关心和鼓励,与留守儿童建立起信任关系。
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安全,愿意分享自己的困惑和问题。
3. 提高学习成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可能存在困难,教师要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新方法包括:-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
- 同伴互助:鼓励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 多元化评价:除了考试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态度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4. 关注心理健康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可能存在心理问题。
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新方法包括:- 情感关怀:多与留守儿童沟通,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关爱。
- 心理辅导:针对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 团队合作:鼓励留守儿童参加课外活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信心。
5. 家校合作教师需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新方法包括:- 定期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与家长共同解决孩子的问题。
- 家长培训:组织家长参加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 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6. 社会支持教师要积极争取社会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
新方法包括:- 公益活动:组织公益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资助和关爱。
- 社区合作: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离异等原因而长期留在农村故乡接受教育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例如学习和生活环境的稳定性、心理健康问题、身体健康问题等。
尤其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如何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本文将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学习环境差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学习环境无法得到家庭的支持,缺乏家长的悉心指导和监督。
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课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习条件较差,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
2.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
3. 身体健康问题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缺乏及时的饮食、医疗照料和身体锻炼,容易导致身体健康问题。
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情况。
1. 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并配套相应的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包括留守儿童救助基金、留守儿童心理援助中心等,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和健康成长。
2. 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加大对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师资的培训和教学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完善农村小学的教育设施,改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条件,保障留守儿童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3. 增加亲子沟通机会鼓励父母定期回乡探望留守儿童,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增加亲子沟通机会。
通过建立家长学校、亲子阅读活动等方式,提高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增强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
4. 加强身心健康教育学校应当加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对待长期分离带来的心理问题,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小学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不得不留在家乡的儿童。
由于父母的缺席,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重视小学留守儿童的问题,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首先,我们应该关注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父母的缺席使留守儿童感到孤独、无助、不安全等负面情绪,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育工作者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解决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
其次,教育工作者要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他们无法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在学习方面往往存在困难。
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让留守儿童能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最后,我们应该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通常比较简单,无法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
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留守儿童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技能,让他们的成长环境更加丰富多彩。
短期内,我们可以做一些具体的工作来促进小学留守儿童的成长。
比如,可以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孩子们去看电影、参观博物馆等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经验;可以鼓励留守儿童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可以特别安排一些时间给留守儿童进行自我表达、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总之,小学留守儿童是近年来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应该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在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小学留守儿童一定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帮助。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方法及措施分析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方法及措施分析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教育资源的差异化,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他们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独自留在农村家中,面临着教育、生活等方面的挑战。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解决。
一、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方法分析1. 心理辅导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在德育教育中应当注重心理辅导。
教师可以通过班会、心理课等形式,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困惑和压力,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学校还可以邀请心理咨询师到校进行心理辅导,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2. 情感关怀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温暖和关怀,学校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关怀。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家访、班主任信等方式,与留守儿童建立亲密的关系,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
3. 文明礼仪教育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多数来自留守家庭,缺乏家庭教育,礼仪素养较为欠缺。
在德育教育中应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文明礼仪教育。
学校可以开展礼仪大赛、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学会尊重师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技能。
4. 安全教育留守儿童长期在家中独自生活,面临着诸多安全隐患,学校应当加强安全教育。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消防演练、交通安全教育等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 志愿者服务留守儿童长期在家中独自生活,缺少家庭教育和社会体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让他们走出家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1.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和照顾。
学校应当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积极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措施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措施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措施。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生活在乡村或城镇的孩子们。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心理健康、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扰。
那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1. 缺乏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的家庭往往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父母的关心和支持,这样才能建立起健康的心灵。
而缺乏关爱和陪伴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2.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往往由祖辈或其他亲戚来承担。
这些长辈的教育观念可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脱节,导致孩子在学习上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
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不愿意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教,这也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
3. 学习资源匮乏留守儿童往往生活在偏远地区,接触到的学习资源有限。
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上很难跟上其他孩子的步伐,甚至出现辍学的现象。
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都会受到影响。
三、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措施1. 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观念。
只有家长具备了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2. 建立关爱机制政府和社会应该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比如,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还可以组织志愿者,定期探访留守儿童,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关爱。
3. 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质量。
比如,可以修建更多的学校,提高教师的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到这些地区任教;还可以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儿童长时间生活在家乡,由亲戚或祖辈照看的儿童。
他们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与教育,容易出现学习、情感、性格等问题。
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如何有效的帮助留守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长期不在家,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温暖和教育,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习、情感、行为等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
校方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办公室,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关怀和指导。
通过定期的家访、谈心谈话等方式,了解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课外辅导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自信心。
可以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促进他们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
家庭、社会和学校应该共同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亲属和村民也应该尽力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教育。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学校和社会可以开展一些留守儿童教育公益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援助和爱心。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积极参与到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来。
可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情感问题;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文化和艺术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增长见识,锻炼能力。
这需要社会的各方参与,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找到更多的解决办法。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小学留守儿童,指的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或其他原因,没有能够陪伴在身边的小学生。
他们通常由亲戚、邻居或老师照顾,长期以来这个群体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
下面将从教师角度出发,谈谈如何改善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
教师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由于与父母长时间分离,留守儿童往往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甚至产生情绪障碍。
教师应该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给予他们关怀和安慰。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照顾到每个小学留守儿童的个别差异,对于困难和问题要提供帮助和指导。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心理辅导活动,帮助留守儿童调整心态,改善心理健康。
教师要注重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培养。
由于父母的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以根据留守儿童个别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引导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师还应该鼓励小学留守儿童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由于缺乏家庭陪伴,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可能相对单调和乏味。
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例如体育运动、绘画、音乐等,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这不仅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社交能力。
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家长是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一环,他们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与家长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需求。
通过与家长合作,共同制定适合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案,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改善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教师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参与课外活动,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小学留守儿童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关怀
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关怀
简介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而在家乡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成长的儿童。
他们在小学阶段需要特殊的教育关怀,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进步。
问题背景
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缺乏家庭陪伴: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亲子互动和家庭支持,导致情感上的空虚和孤独感。
2. 学习困难:由于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和学习资源的匮乏,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常常面临困难,容易出现学习落后的情况。
3. 心理问题:由于长期的分离和家庭不稳定因素,留守儿童易受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困扰。
4. 社交障碍:缺乏与父母和同龄人的交流机会,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社交障碍,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育关怀策略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以下是一些简单且不涉及法律复杂性的教育关怀策略:
1. 家庭支持计划:建立家庭支持计划,鼓励父母定期回家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
2. 学习资源共享:通过与当地教育机构和社区合作,提供学习资源共享计划,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丰富的学习材料。
3. 心理辅导服务: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情绪管理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4. 社交活动组织:组织各类社交活动,包括亲子活动和同龄人交流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社交网络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结论
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关怀至关重要,需要采取简单且有效的策略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
通过家庭支持、学习资源共享、心理辅导和社交活动组织等措施,可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进步,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关怀
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关怀引言留守儿童指的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与父母分离,由亲戚或他人照顾的儿童。
在小学阶段,留守儿童面临着特殊的教育关怀需求。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供有效的教育关怀来帮助他们克服困境,促进他们的发展。
提供情感支持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常常感到孤独和失落。
为了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教育者和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信任:通过关心、倾听和理解,教育者可以与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到被关注和重视。
2. 提供心理辅导:留守儿童可能面临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
学校可以配备专业心理辅导员,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3. 组织亲子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的父母参与学校活动,加强家庭关系,提高亲子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提供研究支持留守儿童在研究方面可能面临挑战。
以下是提供研究支持的建议:1. 个性化教育: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研究特点和需求,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研究计划。
2. 提供补辅导:对于研究困难的留守儿童,学校可以提供额外的补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研究内容。
3. 培养兴趣爱好:通过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研究动力和自信心。
学校可以开设各种兴趣班,让他们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特长。
提供社交支持留守儿童在社交方面可能存在障碍。
以下是提供社交支持的建议:1. 培养友谊:组织集体活动和团队合作项目,帮助留守儿童结识新朋友,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2. 提供角色模型:邀请成功的留守儿童或其他优秀学生作为榜样,鼓励留守儿童树立目标并努力追求。
3. 加强家校合作: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研究和生活情况,共同解决问题,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结论在小学阶段,留守儿童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关怀。
通过提供情感支持、研究支持和社交支持,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困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分析
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分析摘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引起学校高度重视,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想尽一切办法形成合力;多渠道宣传,提升家校教育水平;灵活使用德育教材教学,细化、固化好习惯;开展切实有效的对口帮扶活动;采取措施努力提高低年级教学质量;搭建家校互动平台,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关键词】:低年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学校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逐年增多,家庭监督教育的弱化,学校应对措施的不力,直接导致低年级教育质量低下、高年级难以提升的局面。
农村小学如何从教育主阵地的角度分析和着手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展示教育的能力,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笔者单就学校层面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加以探讨。
一、更新观念,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严峻形势,学校要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师培训内容,使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各项活动。
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通过交流家访心得、教育教学案例等,进行教学研讨,提升教师能力,形成氛围。
投入到位,如给教师适当电话费补贴,让其在电话交流沟通中放开手脚等。
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想尽一切办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工作做好。
二、提前介入宣传,促进家校融通,提升家教水平马卡连柯说:“学校要领导家庭。
”怎么领导?我们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和高度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把“家庭早期教育”也提到议事日程上。
从提前介入、分层渐进入手,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家教宣传。
对本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细节加以规范和引导,让外出务工的父母与监护人等达成共识,使监护人知道该对孩子做什么,不该对孩子做什么,懂得家庭影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宣传要在详细摸底的基础上从幼儿开始,分幼儿、学龄前、学龄期三个阶段。
宣传的形式可以采取村广播播音、村头巷尾办板报、散发小册子;宣传的内容可以从“生命之初”“科学喂养”“早期教育”“言传身教”“行为习惯”“入学指南”“家庭辅导”等方面展开;宣传的时间定期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18T16:49:07.037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9期作者:张素英[导读]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逐年增多,家庭监督教育的弱化,学校应对措施的不力,直接导致低年级教育质量低下、高年级难以提升的局面。
河北省临城县贾村学区张素英 054300 【摘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引起学校高度重视,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想尽一切办法形成合力;多渠道宣传,提升家校教育水平;灵活使用德育教材教学,细化、固化好习惯;开展切实有效的对口帮扶活动;采取措施努力提高低年级教学质量;搭建家校互动平台,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关键词】:低年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学校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逐年增多,家庭监督教育的弱化,学校应对措施的不力,直接导致低年级教育质量低下、高年级难以提升的局面。
农村小学如何从教育主阵地的角度分析和着手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展示教育的能力,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笔者单就学校层面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加以探讨。
一、更新观念,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严峻形势,学校要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师培训内容,使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各项活动。
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通过交流家访心得、教育教学案例等,进行教学研讨,提升教师能力,形成氛围。
投入到位,如给教师适当电话费补贴,让其在电话交流沟通中放开手脚等。
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想尽一切办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工作做好。
二、提前介入宣传,促进家校融通,提升家教水平
马卡连柯说:“学校要领导家庭。
”怎么领导?我们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和高度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把“家庭早期教育”也提到议事日程上。
从提前介入、分层渐进入手,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家教宣传。
对本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细节加以规范和引导,让外出务工的父母与监护人等达成共识,使监护人知道该对孩子做什么,不该对孩子做什么,懂得家庭影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宣传要在详细摸底的基础上从幼儿开始,分幼儿、学龄前、学龄期三个阶段。
宣传的形式可以采取村广播播音、村头巷尾办板报、散发小册子;宣传的内容可以从“生命之初”“科学喂养”“早期教育”“言传身教”“行为习惯”“入学指南”“家庭辅导”等方面展开;宣传的时间定期安排。
为此,学校要组织有方:专人负责搜集编写宣传资料,专人负责播音,专人负责出板报,专人负责印制小册子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使有序宣传变为新常态,真正起到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作用。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小学在学生入学时会分发给每位家长一份《入学指南》,指导家长该对孩子做什么以及不该对孩子做什么,实质上就是一种通过学校和家庭方面的沟通交流来提升家教水平的对策。
对留守儿童来说,我们可以召集其监护人共同学习《入学指南》,这会是一种很好的提升家教水平的方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室)如有专门人员搜集编写有关“家庭育儿”等方面的小册子供基层学校参考将会更好。
三、改革德育教学方式,细化、固化好习惯
灵活使用德育教材,把课时目标细化为一个好习惯,开展符合留守儿童实际的生活化情境教学,从低年级开始每一节课一个一个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根据心理学“21天效果率”,一种行为在坚持21天后,就可以形成初步的习惯,且从习得之日起,21天内均安排日程表,督促鼓励完成使之固化下来。
假如我们能有一套适合农村小学实际(留守儿童居多)的德育教材,从4―5岁的学前班儿童开始就付诸实施,何愁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不会有效养成呢?
四、开展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的对口帮扶活动
学校要建立以班主任为留守儿童的帮扶负责人,班主任、各科任教师对班内问题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帮助,对个体从心理、学习、生活各方面进行辅导。
建立结对帮扶联系卡,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度。
开展“五优先”帮扶活动:在学习上优先辅导、在生活上优先照顾、在活动上优先安排、在物质上优先资助、在家访上优先选择。
如“生活上优先照顾”可包括帮孩子理发或梳头、帮孩子剪指甲、帮孩子洗衣服、给孩子过生日等。
通过定期家访,与学生监护人座谈、物质帮扶与心理疏导,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庭的关系,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及生活困难,营造关心关爱特殊儿童的浓厚氛围。
偏远的农村学校一般师资力量不足,要根据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对口帮扶措施,对个体发展全程追踪服务。
五、采取措施切实提高低年级教学质量
笔者曾教过一届二年级的语文,这届学生一年级末语文成绩及格0人。
试想,二年级语文课如何去教?二年级的学生超过半数才刚满6岁,这与学前班及一年级不问青红皂白的“一刀切”升级不无关系,不只是教者施教水平低的问题。
可想而知,不重视低年级教学质量,即使不是留守儿童,也会成为“问题儿童”。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体育、音乐等课(传统上所谓的负课)中的各项活动是激发学生成就心理、自信心理、满足心理等情感的重要平台,可惜的是多数学校不重视。
学前班老师由于施教方法陈旧,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生成,这种状况急需变革。
另外,学校要在详细摸底建档的基础上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如亲情联系电话、视频室),加强同基层组织、爱心人士的沟通联系,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老师同监护人保持联系,掌握孩子动态,了解孩子心理、学习等发展情况,及时提醒监护人引导、教育;通过电话同父母互交流育儿经验和方式方法,委婉要求父母利用节假日回家探望孩子,或把孩子接回务工地增进感情、帮助学习。
总之,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工作千头万绪、任重道远,农村小学需要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顶层设计,需要基层领导有方和多方协调,需要教师广博的知识经验、爱心奉献、优质高效的施教方法和艰苦工作。
我们必须寻求切实有效的策略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工作落细、落小、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