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6367d51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0.png)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就是模拟雷击带来的干扰影响,但需要指出的是,考核设备电磁兼容性能的浪涌抗扰度试验不同于考核设备高压绝缘能力的耐压试验,前者仅仅是模拟间接雷击的影响(直接的雷击设备通常都无法承受)。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所依据的国际标准是IEC61000-4-5:2005,对应国家标准是GB/T17626.2:200X《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在遭受浪涌(冲击)时的性能。
本标准规定了一个一致的试验方法,以评定设备或系统对规定现象的抗扰度。
1、试验等级2、试验配置1) 试验设备试验配置包括设备:-受试设备(EUT);-辅助设备(AE);-电缆(规定类型和长度);-耦合去耦网络;-组合波信号发生器;-耦合网络/保护装置;-当试验频率较高(如经过气体放电管耦合)和对屏蔽电缆测试时,需要金属接地参考平板。
只有EUT的典型安装有金属接地参考平面,试验时连接到接地参考平面才是必须的。
2) EUT电源端试验的配置1.2/50µs的浪涌经电容耦合网络加到EUT电源端上(见图7、图8、图9和图10)。
为避免对同一电源供电的非受试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并为浪涌波提供足够的去耦阻抗,以便将规定的浪涌施加到受试线缆上,需要使用去耦网络。
如果没有其它规定,EUT和耦合/去耦网络之间的电源线长度不应超过2m。
本标准规定,只有直接连接到交流和直流电源系统的端口才被认为是电源端口。
3、试验程序1) 实验室参考条件为了使环境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减至最小,试验应在8.1.1和8.1.2规定的气候和电磁环境基准条件下进行。
2) 气候条件除非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有特别规定,实验室的气候条件应该在EUT和试验仪器各自的制造商规定的仪器正常工作的一切范围内。
如果相对湿度很高,以至于在EUT和试验仪器上产生凝露,则不应进行试验。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a6dc45b43323968001c9200.png)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整机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方法。
2. 引用标准: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4343.2-1999《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GB/T 17626.5-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4365-2003《电磁兼容术语》IEC 60335-1:2001+A1:2004《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Safety -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CISPR 14-2:1997+A1:2001《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Requirements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 electric tools and similar apparatus - Part 2: Immunity product family standard》IEC 61000-4-5:2005《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4-5: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Surge immunity test》EN60335-1:2002《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EN 55014-2:1997+A1:2001《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Requirements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 electric tools and similar apparatus - Part 2: Immunity product family standard》EN 61000-4-5:1995+A1:200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4: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Section 5: Surge immunity test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a7bf22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d.png)
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是一种针对电气设备的测试方法,旨在评估设备在面对瞬时电压冲击时的抗扰度能力。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如雷击、开关操作等),会产生电压浪涌,这些电压浪涌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因此对设备进行抗浪涌冲击能力的测试至关重要。
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是评估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关键测试之一。
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通常采用脉冲发生器产生标准化的电压脉冲,将这些脉冲加在待测设备上,观察设备在冲击下的反应。
测试过程需要模拟设备面对不同电压波形和不同幅度的冲击,以确保设备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受到损害。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评估设备的抗冲击能力,从而保证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安全运行。
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对各种电气设备都适用,例如变压器、继电器、开关、插座等。
测试结果可以指导设备制造商改进产品设计,提高设备的抗冲击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设备,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通过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可以验证设备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和法规的要求,为产品的市场准入提供有力支持。
在进行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时,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测试中需要注意控制冲击脉冲的幅度、频率和波形,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对设备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如设备的接线、接地等,以确保测试的有效性。
测试完成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设备的抗冲击能力,以便后续的改进和应用。
第二篇示例: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是一种常用于测试电气设备抵抗瞬态冲击、浪涌和电磁干扰的能力的实验方法。
这种试验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设备在面对不同程度的电磁干扰时的抗扰度,并据此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北京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通常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第一步:准备工作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对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定测试设备的具体型号和规格,以及测试的电压和电流参数。
浪涌冲击试验作业指导书
![浪涌冲击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7bc836358f5f61fb73666ff.png)
浪涌冲击试验Surge Immunity Test Standard: IEC 61000-4-51. 目的:为使本公司工程师于雷击突波干扰耐受性测试时,能有统一之规范及流程可供依循,特订定本程序书,本试验的目的是仿真雷击突波对电子产品所造成的干扰,并判别其耐受性。
2. 适用范围:执行雷击突波干扰耐受性测试时,适用之。
3. 名词定义:3.1 耦合:在电路间的交互作用,其作用在使能量由一个电路转换至另一个电路。
3.2 耦合网络(coupling network):由一个电路到另一个,在所定义的阻抗转换能量的电气电路。
备考:耦合及去耦合网络装置能被整合在一个盒子。
3.3 去耦合网络(decoupling network):避免Surge测试信号加在待测设备,影响到不在测试的其他装置设备或系统。
3.4 突波(surge):电流、电压或能量沿着一条线或电路传递的瞬时波形,其特性为快速增加然后缓慢的减少。
3.5 功能失常(malfunction):设备得到非预期的结果或运作功能中断。
3.6 辅助设备(auxiliary equipment)AE:此设备必须提供待测设备正常操作所需的信号,且此设备可确认待测设备的性能。
3.7 EUT:待测设备。
3.8 Degradation:劣化为EUT受电磁干扰所造成的产品功能障碍。
3.9 瞬时(Transient):相邻两个稳态之间极短暂的现象或量的变化。
3.10 上升时间(rise time):在极短时间内脉冲振幅从到达10﹪至90﹪之间所经过的时间。
3.11 持续时间:脉冲振幅维持超出峰值的50﹪之期间。
3.12 接地参考平面(RGP):一个平坦之导电表面并以其电位作为共同的基准。
3.13 平衡线:对称的驱动导线,由异模转成共模的损失少于20dB。
3.14 交互连接线:包括平衡线、通讯线、I/O线。
4. 职责:4.1 R2,R3测试评估与REVIEW。
4.2 场地维护。
浪涌抗扰度实验方法
![浪涌抗扰度实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e5d88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6.png)
浪涌抗扰度实验方法1.实验设备准备a.实验设备,包括要测试的电气设备和相关测试设备,如浪涌发生器、波形发生器、示波器等。
b.测量工具,如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
c.实验环境,包括电源、接地连接等。
2.参数设定a.根据要测试的电气设备的规格和要求,确定浪涌抗扰度实验的参数,包括浪涌电流幅值、浪涌电压幅值和测试频率等。
b.根据测试参数设定浪涌发生器和波形发生器。
3.连接电路a.将电气设备与浪涌发生器和波形发生器正确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并符合电路连接要求。
b.确保实验环境中的电源和接地连接良好,并符合安全要求。
4.实验运行a.打开浪涌发生器,确保发生器正常工作。
b.调节浪涌发生器,产生符合测试要求的浪涌电流。
c.打开波形发生器,产生符合测试要求的浪涌电压波形。
d.观察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记录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e.在不同的测试参数下进行多次实验,以验证电气设备的浪涌抗扰度能力。
5.测试结果分析a.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异常情况和测量数据,对电气设备的浪涌抗扰度能力进行评估。
b.比较实验结果与设备规格和要求,判断设备是否符合浪涌抗扰度要求。
c.如有必要,对电气设备进行进一步调试和改进,以提高其浪涌抗扰度能力。
6.结论和总结a.根据实验结果,给出电气设备的浪涌抗扰度能力评价,并做出结论。
b.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设备和实验方法的建议。
以上是一种浪涌抗扰度实验的基本方法,但不同的电气设备和测试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具体实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浪涌抗扰度(Surge)测试
![浪涌抗扰度(Surge)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ed53895331126edb6f1a10b8.png)
1.试验等级应根据安装情况,安装类别如下:0类:保护良好的电气环境,常常在一间专用房间内。
所有引入电缆都有过电压保护(第一级和第二级)。
各电子设备单元由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相互连接,并且该接地系统根本不会受到电力设备或雷电的影响电子设备有专用电源(见表A1)浪涌电压不能超过25V。
1类:有部分保护的电气环境所有引入室内的电缆都有过电压保护(第一级)。
各设备由地线网络相互良好连接,并且该地线网络不会受电力设备或雷电的影响。
电子设备有与其他设备完全隔离的电源。
开关操作在室内能产生干扰电压。
浪涌电压不能超过500V。
2类:电缆隔离良好,甚至短走线也隔离良好的电气环境。
设备组通过单独的地线接至电力设备的接地系统上,该接地系统几乎都会遇到由设备组本身或雷电产生的干扰电压。
电子设备的电源主要靠专门的变压器来与其他线路隔离。
本类设备组中存在无保护线路,但这些线路隔离良好,且数量受到限制。
浪涌电压不能超过1kV。
3类:电源电缆和信号电缆平行敷设的电气环境。
设备组通过电力设备的公共接地系统接地该接地。
系统几乎都会遇到由设备组本身或雷电产生的干扰电压。
在电力设施内,由接地故障、开关操作和雷击而引起的电流会在接地系统中产生幅值较高的干扰电压。
受保护的电子设备和灵敏度较差的电气设备被接到同一电源网络。
互连电缆可以有一部分在户外但紧靠接地网。
设备组中有未被抑制的感性负载,并且通常对不同的现场电缆没有采取隔离。
浪涌电压不能超过2kV。
4类:互连线作为户外电缆沿电源电缆敷设并且这些电缆被作为电子和电气线路的电气环境设备组接到电力设备的接地系统,该接地系统容易遭受由设备组本身或雷电产生的干扰电压。
在电力设施内,由接地故障、开关操作和雷电产生的几千安级电流在接地系统中会产生幅值较高的干扰电压。
电子设备和电气设备可能使用同一电源网络。
互连电缆象户外电缆一样走线甚至连到高压设备上。
这种环境下的一种特殊情况是电子设备接到人口稠密区的通信网上。
GBT 17626.5-2019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培训
![GBT 17626.5-2019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8e0ce87c6bd97f192279e968.png)
3 参考地
不受任何接地配置影响的、视为导电的大地的部分, 其电位约定为零。
4 上升时间 Tr
脉冲瞬时值首次从脉冲幅值的10%上升到90%所经 历的时间。
5 二次保护
对通过一次保护后的能量进行抑制的措施。 (可以是单独的装置,也可以是EUT本身的特性)
术语、定义、缩略语
1 浪涌(冲击)
沿线路或电路传播的电流、电压或功率的瞬态波, 其待征是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2 电源端口(新增)
为设备或相关设备提供电源而使其正常工作的导 线或电缆的端口。
3 对称线
差模到共模转换损耗大于20 dB的平衡对线。
5 验证
用于检査试验设备系统(如试验发生器和互连电 缆),以证明测试系统正常工作的一整套操作。
4 瞬态
在两相邻稳定状态之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 其变化时间小于所关注的时间尺度。
• 规定了设备对由开关和雷电瞬变过电压引起的单极性浪涌(冲击)的抗扰度要求、试验方法和推荐的试验 等级范围,规定了不同环境和安装状态下的几个试验等级。本部分提出的要求适用于电气和电子设备。
• 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在遭受浪涌(冲击)时的性能。
• 本部分不对受试设备耐高压的绝缘能力进行试验。本部分不考虑直击雷的雷电流的直接注入。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目录
CONTENTS
新旧对比 范围及瞬态概述 术语、定义、缩略语 实验等级 实验设备 实验配置 实验程序 仪器校准
新旧对比
• 增加3个新定义:耦合/去耦网络、波前时间、电源端口;修改了2个定义:持续时间、互连线 • 增加了缩略语(见3.2); • 增加了线-线与线-地的试验等级(见表1,); • 修改了对1.2/50μs-8/20μs波形参数的定义(见表2,2008版的表2); • 增加了对发生器特性的校准方法的描述(见6.2.3); • 删除了关于10/700μs组合波发生器的描述; • 修改了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流程图; • 修改了对于用于交/直流电源的CDN的要求。 • 増加了关于CDN的EUT端口的开路电压峰值和短路电流峰值之间的关系。 • 增加了关于CDN的校准; • 删除了关于高速通信线的试验配置的描述;
浪涌抗扰度试验
![浪涌抗扰度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36af976bd0d233d4b04e691b.png)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浪涌抗扰度试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及整改参考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及整改参考1. 浪涌冲击形成的机理电磁兼容领域所指的浪涌冲击一般来源于开关瞬态和雷击瞬态。
系统开关瞬态与以下内容有关:a )主电源系统切换骚扰,例如电容器组的切换;b )配电系统内在仪器附近的轻微开关动作或者负荷变化;c )与开关装置有关的谐振电路,如晶闸管;d )各种系统故障,例对设备组接地系统的短路和电弧故障。
雷击瞬态雷电产生浪涌(冲击)电压的主要原理如下:a)直接雷击于外部电路(户外),注入的大电流流过接地电阻或外部电路阻抗而产生电压;b)在建筑物内、外导体上产生感应电压和电流的间接雷击(即云层之间或云层中的雷击或击于附近物体的雷击,这种雷击产生的磁场);c)附近直接对地放电地雷电入地电流耦合到设备组接地系统的公共接地路径。
当保护装置动作时,电压和电流可能发生迅速变化,并可能耦合到内部电路。
2. 试验内容:对电气和电子设备的供电电源端口、信号和控制端口在受到浪涌(冲击)干扰时的性能进行评定。
3 .试验目的:评定设备在遭受到来自电力线和互连线上高能量浪涌(冲击)骚扰时产品的性能。
4.试验发生器( HYPERLINK"/zt500640/Product_12532783.html" 雷击浪涌发生器)a)信号发生器特性应尽可能地模拟开关瞬态和雷击瞬态现象;b)如果干扰源与受试设备的端口在同一线路中,例如在电源网络中(直接耦合),那么信号发生器在受试设备的端口能够模拟一个低阻抗源;c)如果干扰源与受试设备的端口不在同一线路中(间接耦合),那么信号发生器能够模拟一个高阻抗源。
浪涌抗扰度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法
![浪涌抗扰度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5be95fb307e87101f69691.png)
1雷电知识介绍
直击雷:“打雷”是带电云层与建筑物、大地或防雷装置之间发生的迅猛放电现象。
感应雷:由于雷电而引起的静电感应和电磁场感应所产生的雷击统称为感应雷,又称二次雷。入侵途径:1)通过避雷针引入地感应到传输线;
2)通过电源线、信号线或天馈线引入感应雷击(通过电感性耦合(磁感应));
图1电源线路试验的综合波发生器结构图
U—高压源;Rc—充电电阻;Cc—储能电容;Rs—脉冲持续时间形成电阻;Rm—阻抗匹配电阻;Lr—上升时间形成电感
综合波发生器的基本要求:
开路输出电压(10%)0.5kVP~4kVP;短路输出电流(10%)0.25kAP~4kAP
发生器内阻:2Ω,可附加10Ω或40Ω,以形成12Ω或42Ω的内阻
图3 综合波电流波形
差模:通常把线与线之间形成的电流叫差模电流。组合波差模耦合工作模式原理示意图见图4。
图4组合波差模耦合工作模式原理图
耦合装置:电容或气体放电管。耦合电容C:9μF(共模)或18μF(差模)。去耦装源自/保护装置:去耦电感L:1.5mH
共模:通常把线与地之间形成的电流叫共模电流。组合波共模耦合工作模式原理示意图。
电流上升时间(第一峰值):≤1μs(短路)
频率:100kHz±10%
衰减:前一峰值的60%
T1为上升时间开路电压为0.5μs,短路电流为1μs,T振荡周期10μs
3试验方法和试验等级
3.1试验方法和步骤
a) 试验前、后必须读取EEPROM数据,检查确认试验后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试验前、后检查并记录被测样机的抗电强度、绝缘电阻的安全性能数据。
(企业要求及Philips)试验等级
4判定要求
EN55020给出A、B、C、D四个等级,TTE失效类别有Ⅰ、Ⅱ、Ⅲ,Philips判据只给出C类。
浪涌抗扰度试验报告模板
![浪涌抗扰度试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d014f5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1.png)
浪涌抗扰度试验报告模板一、试验目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是为了评价产品在外界突发电压(浪涌)或电流(冲击)冲击时的抗扰度能力,检验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试验标准三、试验仪器和设备1.波形发生器:具备浪涌(冲击)脉冲生成能力,能够发生设定的电压和电流脉冲;2.示波器:用于监测被试产品的电压和电流响应;3.隔离变压器:用于隔离试验回路和电源;4.试验设备:包括被试产品、连接线和负载等。
四、试验步骤1.准备被试产品:按照使用说明或产品规格将被试产品连接至试验设备;2.设置试验参数:根据产品的额定电压和冲击等级等要求,设置试验仪器的波形参数和电压/电流能量等;3.进行试验:通过波形发生器发生设定的浪涌(冲击)脉冲,记录被试产品的电压和电流响应,并观察产品的稳定性和功能是否正常;4.重复试验:按照要求进行多次试验,以验证产品在不同冲击条件下的抗扰度能力;5.处理试验数据:整理试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波形图、产品响应情况和试验结果等;6.分析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和产品规格,评估被试产品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能力是否达到要求;7.编写试验报告:将试验步骤、数据和结果等整理成试验报告。
五、试验结果与结论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以及产品规格要求,得出以下试验结果与结论:1.被试产品在设定的浪涌(冲击)冲击下,电压/电流波形响应符合规定的要求;2.被试产品在浪涌(冲击)冲击后,功能和稳定性正常,无明显故障;3.被试产品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能力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六、试验总结与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和评估1.被试产品在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中表现稳定可靠,具备良好的抗扰度能力;2.针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产品设计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提高产品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能力。
七、参考资料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2.被试产品的使用说明或产品规格。
浪涌抗扰度(Surge)测试资料
![浪涌抗扰度(Surge)测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0b4f586c85ec3a87c2c595.png)
浪涌抗扰度(S u r g e)测试1) “´”可以是高于、低于或在其它等级之间的等级。
该等级可以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1.试验等级应根据安装情况,安装类别如下:0类:保护良好的电气环境,常常在一间专用房间内。
所有引入电缆都有过电压保护(第一级和第二级)。
各电子设备单元由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相互连接,并且该接地系统根本不会受到电力设备或雷电的影响电子设备有专用电源(见表A1)浪涌电压不能超过25V。
1类:有部分保护的电气环境所有引入室内的电缆都有过电压保护(第一级)。
各设备由地线网络相互良好连接,并且该地线网络不会受电力设备或雷电的影响。
电子设备有与其他设备完全隔离的电源。
开关操作在室内能产生干扰电压。
浪涌电压不能超过500V。
2类:电缆隔离良好,甚至短走线也隔离良好的电气环境。
设备组通过单独的地线接至电力设备的接地系统上,该接地系统几乎都会遇到由设备组本身或雷电产生的干扰电压。
电子设备的电源主要靠专门的变压器来与其他线路隔离。
本类设备组中存在无保护线路,但这些线路隔离良好,且数量受到限制。
浪涌电压不能超过1kV。
3类:电源电缆和信号电缆平行敷设的电气环境。
设备组通过电力设备的公共接地系统接地该接地。
系统几乎都会遇到由设备组本身或雷电产生的干扰电压。
在电力设施内,由接地故障、开关操作和雷击而引起的电流会在接地系统中产生幅值较高的干扰电压。
受保护的电子设备和灵敏度较差的电气设备被接到同一电源网络。
互连电缆可以有一部分在户外但紧靠接地网。
设备组中有未被抑制的感性负载,并且通常对不同的现场电缆没有采取隔离。
浪涌电压不能超过2kV。
4类:互连线作为户外电缆沿电源电缆敷设并且这些电缆被作为电子和电气线路的电气环境设备组接到电力设备的接地系统,该接地系统容易遭受由设备组本身或雷电产生的干扰电压。
在电力设施内,由接地故障、开关操作和雷电产生的几千安级电流在接地系统中会产生幅值较高的干扰电压。
电子设备和电气设备可能使用同一电源网络。
浪涌抗扰度(Surge)测试.doc
![浪涌抗扰度(Surge)测试.doc](https://img.taocdn.com/s3/m/e5845970700abb68a882fb16.png)
浪涌抗扰度(Surge)测试.浪涌(冲击)抗扰度(Surge)1.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1.1概述浪涌抗扰度试验所依据的国际标准是IEC61000-4-5:2005,对应国家标准是GB/T17626.2:200X《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就是模拟带来的干扰影响,但需要指出的是,考核设备电磁兼容性能的浪涌抗扰度试验不同于考核设备高压绝缘能力的耐压试验,前者仅仅是模拟间接雷击的影响(直接的雷击设备通常都无法承受)。
1.2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在遭受浪涌(冲击)时的性能。
本标准规定了一个一致的试验方法,以评定设备或系统对规定现象的抗扰度。
1.3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应用场合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气设备,但并不针对特定的设备或系统,具有基础EMC电磁兼容出版物的地位。
2.术语和定义2.1 浪涌(冲击)沿线路传送的电流电压或功率的瞬态波,其特性是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2.2 组合波信号发生器能产生 1.2/50μs开路电压波形、8/20μs 短路电流波形或10/700μs开路电压波形、5/320μs短路电流波形的信号发生器。
2.3 耦合网络将能量从一个电路传送到另一个电路的电路。
2.4 去耦网络用于防止施加到上的浪涌冲击影响其他不作试验的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
2.5(浪涌发生器的)等效输出阻抗开路电压峰值与短路电流峰值的比值。
2.6 对称线差模到共模转换损耗大于20dB的平衡对线。
3.试验等级及选择优先选择的试验等级范围如表1所示。
表1试验等级等级开路试验电压(±10%)kV10.521.032.044.0´1)特殊1)“´”可以是高于、低于或在其它等级之间的等级。
该等级可以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1.试验等级应根据安装情况,安装类别如下:0类:保护良好的电气环境,常常在一间专用房间内。
电源产品浪涌抗扰度实验(标准)
![电源产品浪涌抗扰度实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6578eda58fb770bf68a5512.png)
电源产品浪涌抗扰度实验(1).测试目的:确保电源产品的EMC设计达到预先设计的要求,(2).测试条件:按IEC61000-4-5(GB/T17626.5)进行检验。
a.受试样品须进行初始检测。
b.静电放电施放点仅适用于在正常使用时人员可能接近TPE的点和面。
c.浪涌发生器的性能应符合IEC1000-4-2中的规定,原理见下图:图1综合波发生器简图注:U—高压电源RS—脉冲持续期形成电阻RC—充电电阻Rm—阻抗匹配电阻CC—储能电容Lr—上升时间形成电感图2综合试验波(a)1.2/50μs开路电压波形(按IEC601波形规定)波前时间:T1=1.67×T=1.2μs±30%半峰值时间:T2=50μs±20%(b)8/20μs短路电流波形(按IEC601波形规定)波前时间:T1=1.25×T=8μs±30%半峰值时间:T2=20μs±20%c.对试验发生器的基本性能要求是:发生器内阻:2Ω(可附加电阻10Ω,以便形成12的发生器内阻)。
开路电压波:1.2/50μs;开路输出电压(峰值):见表1,一般选等级2。
浪涌输出极性:正/负;在正、负两极分别作实验。
浪涌注入方式:L-N;L-PE;N-PE各进行一次实验。
浪涌移相范围:0°~360°;一般取0º、45º、90º、135º、225º、270º六点作评估实验。
最大重复率:每个相位角、每种输出极性5次;至少每分钟1次。
d.浪涌抗扰度实验等级如下表,开关电源一般取2或3级。
a.在室温下,对样品进行浪涌测试。
b.设备在测试后,应正常工作,输出电压应即符合正常工作范围内。
不应产生误指示误保护动作。
(4). 备注:a.检测员严格按照本作业指引进行检验,并作好相关记录。
b.在测试时失败或异常,速联系品管负责人或相关人员。
浪涌抗扰度操作规范
![浪涌抗扰度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3ff4680b9d528ea81c779bd.png)
由实验室相关工程师负责执行操作.
5.0测试条件
5.1环境温度:15℃-35℃;
5.2相对湿度:10%-75%
5.3大气压力:86Kpa-106Kpa
6.0测试设备
TRANSIENT2000电磁抗扰度测试设备,容性耦合夹
7.0仪器设备操作
7.1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在校准的有效期内
7.2检查设备有无良好接地
浪涌抗扰度操作规范
拟制:
审核:
批准:
广州广电计量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1.0目的
1.1为了正确地操作该设备,以使其操作标准化,系统化并达到实验的定义
3.1 Surge :浪涌
3.2AE : Ancillaryequipment辅助设备
3.3EUT : Equipment Under Test被测设备
8.0待测物地布置
8.1EUT电源试验的配置
8.1.1如果没有其他规定,EUT和耦合/去耦网络之间的电源线长度为2m
9.0测试结果可参考本项测试的实验等级
.
9.1把测试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原始记录表上并完成报告
10.0参考文献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1999
IEC 61000-4-5:2005
7.3仪器设备连接好电源并打开开关进入面板操作画面作相应的参数选择或编辑
进入EFT- Main 1主画面,作相应的电压,脉冲次数,极性;波形;相位角,重复次数的选择或编辑,相位角优先选择0,90,180,270度,每个相位需施加5个正和5个负脉冲,信号线不需要进行相位角选择
7.4在显示界面上完成耦合方式(如L1-N、L1-PE、N-PE等)脉冲耦合部位的设定
浪涌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浪涌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75856485901020206409c00.png)
5.5、根据EMC试验要求设置完相关的参数后,按红色“Run”键相关试验开始进行;若出现异常情况,按“Pause on”对应键暂停或按红色“Stop”键停止试验。
大气压力:86~106 Kpa
②供电电源:220V±10V/ 50Hz
③引用标准:GB/T 17625.5 -1999(IEC 61000- 4- 5:1995)
4、试验要求(USA产品试验除外)
①试验电压:
差模模式(L- N):±0.5 KV~±2 KV,以0.5 KV递增。
共模模式(L- PE,N- PE):±3 KV~±4 KV,以1 KV递增。
②浪涌电压相角:0°~270°.
③浪涌周期:60 S
④试验次数:
差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次.
共模:15次.
⑤试验顺序:施加浪涌顺序应按(L-N)和(L-PE、N-PE)方式向线路施加浪涌。
⑥试验模式:正常工作和待机状态均须试验。
⑦客户有其它要求时,以客户要求为准。
5、试验程序
试验项目
浪涌抗扰度试验
产品名称
彩色电视机、视盘机
试验电压KV
浪涌周期
电压相角
试验次数
判定标准
创维
L - N
±0.5~±2
60 S
0°~270°
10次
B
L - PE N - PE
±3~±4
15次
C
PHILIPS
L - N
±0.5~±2
60 S
浪涌抗扰度实验报告
![浪涌抗扰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433d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7.png)
浪涌抗扰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浪涌抗扰度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浪涌抗扰度,即电气设备在遭受电源电压不稳定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以及其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浪涌抗扰度是指电气设备在电源电压不稳定时的抗干扰能力。
电气设备的电源电压不稳定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因此衡量电气设备的浪涌抗扰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模拟电源电压波动和干扰来测试设备的浪涌抗扰度。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1.实验设备:浪涌抗扰度测试设备2.被测试电气设备:如计算机、音响等四、实验步骤1.设置浪涌抗扰度测试设备,连接电源和被测试电气设备。
2.打开被测试电气设备,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3.调节浪涌抗扰度测试设备,产生不稳定的电源电压波动和干扰。
4.观察被测试电气设备是否受到波动和干扰的影响,如停止工作、出现故障等情况。
5.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测得的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测试了不同电气设备的浪涌抗扰度。
以下是实验结果的示例:1.计算机:在电源电压波动和干扰时,计算机正常工作,没有出现停止工作或故障等情况。
2.音响:在电源电压波动和干扰时,音响出现声音失真、杂音等现象,但整体上能够正常工作。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计算机具有较高的浪涌抗扰度,能够在电源电压波动和干扰时正常工作;而音响的浪涌抗扰度较低,容易受到电源电压的影响。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探究了电气设备的浪涌抗扰度。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电气设备具有不同的浪涌抗扰度,这对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电气设备的浪涌抗扰度选用相应的电源环境,并对电源进行稳定控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浪涌抗扰度测试设备的重要性。
通过该设备,我们可以模拟各种电源电压波动和干扰情况,提前了解设备在不稳定电源条件下的表现,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和调整。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对于加深我们对浪涌抗扰度的理解,提高我们对电气设备选择和维护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消防电子产品与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消防电子产品与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bf0f6f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62.png)
消防电子产品与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消防电子产品与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全瑞济到子巍李瑞地宁沈剐公安龆沈剐消防磁究赝H003l关键调:溺黪魄予产酗:滚涌(冲击);常蜕婀题t抗干扰溺防电孑产黼俸为消防系统的邀臻组成部分.荤已被霹入《巾华人民藏豢I围消防法》,一直以来蓬勃发展,被广泛瑰用~j:各个消防爨缆中。
为保_: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立6Fr汗玛勘势。
虎于消防镦予产晶的巍用领域广泛,所以消阮电予产娲的现煽应用环境比较笈魏,存猩翦诸多外界干扰阏漾。
这魑=}:抗茏时笼剿不瓣响麓消防电予产鼹的缆常运行。
出≯消防电予严晶漆身的特性决定了它瓣备种电千扰俗号的敏感性。
其巾渤于大功率开菠切换、配呶系统的负荷变化和霉击镣产生的瞬变过电压引起的浪潲(冲蔼)干扰楚消防电子产品成用环境中较常冕的~种干扰。
返种平撬博煎接或间接地通过消酾电子产黼的电源线鞠储号线搀入设茜内鄯,辩搁荚豹电予和电器电路产懋不闽箨度的影响,轻则可弓l超消防电子产晶i_}_l蹴遨行辩常、产妻I三故障、甚至发嫩漾动作现豫;燕刚“嘟对设备产生破坏性搦密,皴使整个系统禽痿,甚至出越研产生火诧。
弓l起火灾。
多年Ⅳ来,渤滚潲(I巾击)予扰导致的消断电子产晶受到干扰所弓l超的攀战屡见不鳞,严蘸缝禽淤防电子产鼹的照常使闵和人民的生命和鼢产旋全。
阏此,灞辫电子产黼的浪浦(冲击)抗扰度设计就变豹茏洳隧婴。
为了考核和测跋谗樊产品的浪涌(冲击)抗:li执性能,栩艘f》勺围家貅准也{!|l【增绷r对消防漱子产晶械浪涌(冲击)干扰的试验项目。
疆前,大部分獯要的消断电孑产品都程进行媛竣试骏。
总结这魃产龋在淑溯(冲击)抗撬艘试骏中翳出现的问题和所采取的抗千抗措施等试骏情况.笔者总绒如.『一些经验。
希整就棚关情况与辩夫絮交流一一F。
l浪涌。
中击)抗扰度试验方法浚项试验出组台被(混食)绍号笈生黎(1,2,50烨~8I_f20涔)攥拟予扰源产像干扰绍譬。
籁源躞圈如圈l所示。
它能够产生1.2,50岭Ⅳ开路电聪波形和副20雌黼路电流波形。
surge浪涌抗扰度测试
![surge浪涌抗扰度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e050982f7375a417866f8f6d.png)
surge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2007-06-08amo 点击: 5414surge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Surge immunity testGB/T17626.5-1999Idt IEC 61000-4-5:19941 范围本标准目的是为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评定设备在遭受来自电力线和互连线上高能量骚扰时的性能在试验室试验的任务就是找出EUT在规定的工作状态下工作时,对由于开头或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有一定危害电平的浪涌电压的反应.2. 引用标准GB/T4365-1995 电磁兼容术语GB/T 16927.1 –1997 高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IEC 469-1:1987 脉冲技术和设备第一部分:脉冲术语和定义3. 概述3.1 开关瞬态系统开关瞬态与以下内容有关:A) 主电源系统切换骚扰,例如电容器组的切换B) 配电系统内在仪器附近的轻微开关动作或者负荷变化C) 与开关装置有关的谐振电路,如晶闸管D) 各种系统故障,例如对设备组接地系统的短路和电弧故障3.2 雷电瞬态雷电产生浪涌电压的主要原理如下:A) 直接雷击于外部电路,注入的大电流流过接地电阻或外部电路阻抗而产生电压B) 在建筑物内,外导体上产生感应电压和电流的间接雷击C) 附近直接对地放电的雷电入地电流耦合到设备组接地系统的公共接地路径3.3 瞬态的模拟A) 信号发生器的特性应尽可能地模拟上述现象B) 如果干扰源与受试设备的端口在同一线路中,例如在电源网络中,那么信号发生器在受试设备的端口能够模拟一个低阻抗源C) 如果干扰源与受试设备的端口不在同一线路中,那么信号发生器能够模拟一个高阻抗源4 定义4.1 平衡线balanced lines一对被对称激励的导体,其差模到共模的转换损失小于20dB4.2 耦合网络coupling network将能量从一个电路传到另一个电路的电路4.3 去耦合网络 decoupling network用于防止施加到EUT上的浪涌影响其他不作试验的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4.4 持续时间 duration规定波形或特征存在或持续的时间4.5 EUT equipment under test受试设备4.6 波前时间 front time浪涌电压的波前时间T1是一个虚拟参数,定义为30%峰值和90%峰值两点之间所对应时间间隔T的1.67 倍浪涌电流的波前时间T1是一个虚拟参数,定义为10%峰值和90%峰值两点之间所对应时间间隔T的1.25 倍4.7 抗扰度immunity装置设备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4.8 电气设备组electrical installation用来实现某种特殊目的或多种目的并有协调特性的一组有并电气设备4.9 互连线 interconnection linesI/O 线;通信线;平衡线;4.10 第一级保护 primary protection防止大部分能量超越指定界面传播的措施4.11 上升时间rise time脉冲瞬时值首次从给定下限值上升到给定上限值所经历的时间4.12 第二级保护 secondary protection抑制从第一级保护让通的能量的措施,它可以是一个特殊装置,也可以是EUT固有的特性4.13 浪涌surge沿线路传送的电流,电压或功率的瞬态波,其特性是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4.14 系统system通过执行规定的功能来达到待定的目标的,由相互依赖部分组成的集合4.15半峰值时间T2 time to half value T2浪涌的半峰值时间T2是一个虚拟参数,定义为虚拟起点O1和电压下降到半峰值时的时间间隔4.16瞬态transient在两相邻稳态之间变化的物理或物理现象,其变化时间小于所关注的时间尺度5 试验等级优先选择的试验等级的范围.等级开路试验电压(±10%)KV1 0.52 1.03 2.04 4.0* 特定6.试验设备6.1 组合波信号发生器(1.2/50us~8/20us)6.1.1 组合波信号发生器的特征与性能开路输出电压:至少在0.5KV~4.0KV范围内能输出开路输出电压容差: ±10%短路输出电流:至少在0.25KA~2.0KA范围内能输出短路输出电流容差: ±10%6.1.2 信号发生器特性的校验6.2 符合CCCITT的10/700us试验信号发生器6.2.1 信号发生器的特征与性能开路输出电压:至少在0.5KV~4.0KV范围内能输出开路输出电压容差: ±10%短路输出电流:至少在12.5A~100A范围内能输出短路输出电流容差: ±10%6.2.2 信号发生器特性的校验6.3 耦合/去耦网络6.3.1 用于交/直流电源线的耦合/去耦网络(仅适用于组合波信号发生器)6.3.1.1 用于电源线的电容耦合在接入电源去耦网络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容耦合将试验电压按线-线或线-地方式加入耦合/去耦网络的额定参数:耦合电容C:9uF或18uF电源去耦电感L:1.5mH6.3.1.2 用于电源线的电感耦合6.3.2 用于互连线的耦合/去耦网络6.3.2.1 用于互连线的电容耦合对非屏蔽一平衡I/O线路,当电容耦合对该线上的通信功能没有影响时,适用此方法电容耦合/去耦网络的额定参数:耦合电容C:0.5uF电源去耦电感L:20mH6.3.2.2 用气体放电管耦合用气体放电管进行的耦合可以通过并联电容来改善耦合/去耦网络的额定参数:耦合电阻Rm2: n*25欧(n>=2)气体放电管:90V去耦电感L:20mH6.3.3 其他耦合方法7. 试验布置7.1 试验设备受试设备,辅助设备.电缆.耦合装置,信号发生器,去耦网络/保护装置7.2 EUT电源试验的配置如果没有其他规定,EUT和耦合/去耦网络之间的电源线长度为2m为模拟典型耦合阻抗,在某些情部下,试验时必须使用附加的规定电阻7.3 非屏蔽不对称工作互连线试验的配置7.4 非屏蔽对称工作互连线/通信线试验的配置此时耦合是由气体放电管来完成的7.5 屏蔽线试验的配置7.6 施加电位差的试验配置7.7 其它试验配置7.8 试验条件试验布置;试验程序8.试验程序8.1试验室参考条件8.1.1气候条件-------环境温度: 15℃~35℃-------相对湿度: 10%~75%-------大气压力: 86Kpa~106Kpa8.1.2 电磁条件实验室的电磁条件应能保证EUT正常运行,使试验结果不受影响8.2 在实验室内施加浪涌试验应根据试验方案进行,方案中应规定以下内容:信号发生器和其他使用的设备试验等级信号发生器浪涌的极性信号发生器的内外触发试验次数:在选定点至少加五次正极性和五次负极性重复率:最快为每分钟一次受试的输入端和输出端EUT的典型工作状态向线路施加浪涌的顺序交流电源时的相角9 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
高清枪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报告(模板)
![高清枪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4461fe2f8c75fbfc77db262.png)
高清枪浪涌(冲击)抗扰度实验报告一、实验准备工作a.实验准备:12V稳压源、智能型雷击浪涌发生器、智能型雷击耦合/去耦网络、监视器实验前提:正常情况下12v供电正常,监视器显示正常,实验用高清枪未改动。
b.实验准备:12V稳压源、智能型雷击浪涌发生器、智能型雷击耦合/去耦网络、监视器实验前提:正常情况下12v供电正常,监视器显示正常,实验用高清枪电源端加陶瓷气体放电管加一个电感和一个压敏电阻c.实验准备:12V稳压源、智能型雷击浪涌发生器、智能型雷击耦合/去耦网络、监视器实验前提:正常情况下12v供电正常,监视器显示正常,实验用高清枪电源端加陶瓷气体放电管加两个电感和两个压敏电阻d.实验准备:12V稳压源、智能型雷击浪涌发生器、智能型雷击耦合/去耦网络、监视器实验前提:正常情况下12v供电正常,监视器显示正常,实验用高清枪电源端加陶瓷气体放电管加三个电感和三个压敏电阻二、实验仪器A仪器名称:智能型雷击浪涌发生器仪器型号:SG-5006G仪器厂家:苏州泰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B仪器名称:智能型雷击耦合/去耦网络仪器型号:SGN-5010G仪器厂家:苏州泰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三、实验对象系统板: 10—001-v2.0电源板: 10-003-v2Sensor板: 131四、实验端口a.供电电源线端口五、检验方法使用交流电网电源供电的设备,浪涌(冲击)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 17626.5-2008中的规定,AC电源端口:线-线等级2、线-地等级3;其他供电\信号线端口: 线-地等级2。
对于实际使用长度小于10m的数据电缆可以不进行试验。
试验期间,被测样品允许画质变差,但不应损坏、故障或发生状态改变。
试验后设备应正常工作。
六、实验配置对于线-线耦合,浪涌应通过18uf的电容耦合,如上图所示。
对于线-地耦合,浪涌应通过9uF的电容再串联一个10R的电阻耦合,所上图所示七:测试方法实验a、b、c、d按上图连接A、施加在直流电源端和互连线上的浪涌次数应负极性各5次;B、连续脉冲间的时间间隔:1分钟或更短;C、选择实验等级,设置参数(试验电压、极性、试验时间);D、选择耦合线路(L、PE、N)每项分别单独、组合测试;E、试验过程中观察EUT运行现象,作好试验纪录;九:实验结果a.等级一:0.5kv 实验一次正负各打一次L——N实验用高清枪未改动,flash芯片烧掉,MP1496电源芯片烧掉,实验枪死掉且不能恢复。
浪涌抗扰度(Surge)测试
![浪涌抗扰度(Surge)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e47b711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4.png)
浪涌抗扰度(Surge)测试浪涌(冲击)抗扰度(Surge)1.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l.i概述浪涌抗扰度试验所依据的国际标准出IEC61000-4-5:2005,对应国家标准是GB/T17626.2:200X《电戲兼容试验和测虽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就足模拟带来的十扰影响,但需要指出的足,考核设备电磁兼容性能的浪涌抗扰度试验不同于考核设备岛斥绝缘能力的耐压试验.前者仅仅足模拟间接宙击的彫响(直接的雷击设备通帘都无法承受)。
1.2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在遭受浪涌(冲击)时的性能。
本标准规定了一个一致的试验方法,以评定设备或系统对规定现象的抗扰度。
1.3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应用场合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气设备,但并不针对特定的设备或系统.貝冇减础EMC电磁兼容出版物的地位. 2. 术语和定义2.1浪涌(冲击)沿线路传送的电流电压或功率的瞬态波,其特性足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2.2组合波信号发生器能产生1.2/50ps开路电压波形、8/20ps短路电流波形或10/700ps开路电压波形、5/320ps短路电流波形的信号发生器。
2.3耦介网络将能戢从一个电路传送到另一个电路的电路.2.4去耦网络用『防止施加到上的浪涌冲击影响其他不作试验的装遊设备或系统的电路。
2.5 (浪涌发生器的)等效输出阻抗开路电压蜂值与短路电流峰值的比值.2.6对称线垫模到共模转换损耗大于20dB的平衡对线。
3. 试检筹级及选择优先选择的试验等级范甬如表所示. 表试验等级1.试验等级应根据安装情况,安装类别如卜?:0类:保护良好的电气环境,常常在一间专用房间内。
所冇引入电缆都冇过电圧保护(第一级和第二级)?各电子设备职元山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相互连接. 并且该接地系统根木不会受到电力设备或雷电的影响电子设备有专用电源(见表A1)浪涌电压不能超过25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整机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方法。
2. 引用标准:
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 4343.2-1999《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
GB/T 17626.5-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4365-2003《电磁兼容术语》
IEC 60335-1:2001+A1:2004《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Safety -
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CISPR 14-2:1997+A1:2001《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Requirements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 electric tools and similar apparatus - Part 2: Immunity product family standard》
IEC 61000-4-5:2005《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4-5: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Surge immunity test》
EN60335-1:2002《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EN 55014-2:1997+A1:2001《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Requirements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 electric tools and similar apparatus - Part 2: Immunity product family standard》
EN 61000-4-5:1995+A1:200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4: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Section 5: Surge immunity test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EUT equipment under test
受试设备。
3.2 浪涌(冲击) surge
沿线路传递的电流、电压或功率的瞬态波。
3.3 耦合网络 coupling network
用于将能量从一个电路传递到另一个电路的电路
3.4 去耦网络 decoupling network
用于防止施加到EUT上的浪涌(冲击)影响其他不做实验的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
3.5 差模电压 differential mode voltage
一组规定的带电导体中任意两根之间的电压。
差模电压又称对称电压
(symmetrical voltage)。
3.6 共模电压 common mode voltage
每个导体与规定参考点(通常是地或机壳)之间的相电压的平均值。
3.6 瞬态(的) transient
在两相邻稳定状态之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其变化时间小于所关注的时间尺度。
3.7 (脉冲的)上升时间 rise time (of a pluse)
脉冲瞬时值首次从给定下限值上升到给定上限值所经历的时间。
注:除特别指明外,下限值及上限值分别定为脉冲幅值的10%和90%。
3.8 电压浪涌 voltage surge.
沿线路或电路传播的瞬态电压波。
其特征是电压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3.9 测试主机(UCS 500M 6B):
电源:230V与115V 50/60Hz
额定电流:单相16A
3.10 耦合去耦网络CNV 504A:用于直流电源端口,电源:50V/1A
4. 参数要求:
4.1 电流测试范围:单相0~16A。
4.2 仪器要求
开路输出电压范围: 至少0.25KV(1±10%)--4KV(1±10%);
短路输出电流范围: 至少0.25KA(1±10%)--2KA(1±10%);
相位偏移:随交流电源相角在0º--360º变化;
信号发生器:产生1.2/50μs的电压浪涌(开路状态下)和8/20μs的电流浪涌(短
路情况下);
等效输出阻抗:开路输出电压峰值与短路输出电流峰值之比;
5. 试验条件:
5.1 气候条件:
5.1.1 环境温度:15℃~35℃;
5.1.2 相对湿度:10%~75%
5.1.3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5.2 电磁条件:
5.2.1 为不影响测试结果,实验室的电磁条件应保证被试设备能正常运行。
5.3 EUT的实验布置:
5.3.1 没有特殊的要求;
5.3.2 EUT与耦合网络间的连接线长度应为2m(或更短)。
5.4 EUT运行模式
5.4.1 在典型、最敏感的预期运行模式运行(尽量让所有的电子元器件运行),EMC风
险评估在待机模式下测试,应在防浪涌装置断开的条件下运行。
6. 实验程序:
6.1 将EUT通过耦合/去耦网络连接到电源上;
6.2 EMC试验选择EUT的运行模式(典型最敏感的预期运行模式、待机状态等),并运行
EUT(或待机);
6.3 选择被耦合的线路(相线之间,相线与零线之间,相线、零线和地线之间);
6.4 选择试验等级,设置试验参数(试验电压、极性、重复频率、和同步相位)
6.5 分别在试验电源电压过零(0°和180°)和峰值(90°和270°)处连续施加正负极
性的试验电压各5次;
6.6 试验过程中,观察EUT运行情况,并作好试验纪录。
6.7 试验进行中,测试人员应站在6米外,遥控操作风速键、温度键等不改变当前运行状态的按键,判定遥控信号是否良好接收。
7.合格评定:
试验的结果按GB4343.2-1999规定的性能判据B进行判定,简叙如下:试验后器具应按预期继续运行。
当器具按预期使用时,其性能降低或功能丧失不允许低于制造商规定的性能水平(或可容许的性能丧失)。
在试验过程中,性能下降是允许的,但不允许实际运行状态或存贮数据有所改变。
如果制造商未规定最低的性能水平或可容许的性能丧失,则可以从产品说明书、文件及用户按预期使用时对器具的合理期望中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