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教材

合集下载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

附件 6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19 年版)一、概述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占儿童恶性肿瘤的8~10 。

NB 是一组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很大的疾病,从肿瘤播散、转移、患儿死亡,到肿瘤发展成熟为良性的节细胞神经瘤或自发消退等不同临床转归。

NB 来源于未分化的交感神经节细胞,故凡有胚胎性交感神经节细胞的部位,都可发生肿瘤。

肾上腺是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其次是腹部交感神经节、胸部交感神经节、颈部交感神经节和盆腔交感神经节,约 1的病人未能发现原发肿瘤。

NB 可转移至淋巴结、骨髓、骨骼、硬脑膜、眼眶、肝脏和皮肤,少数情况下也会转移至肺部和颅内。

儿童 NB 治疗难度大、单一的治疗预后差,临床需要包括外科、内科、放疗科、移植科以及影像科、病理科、营养科、心理科、疼痛科等多学科的联合诊疗模式,才能规范 NB 的诊治。

二、适用范围经肿瘤组织病理学确诊,或经影像、骨髓、尿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等检查确诊的儿童NB。

三、NB诊断(一)临床表现根据原发肿瘤和转移瘤灶的部位及范围,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局限性肿瘤患者可无症状,肿瘤晚期的儿童在就诊时一般状况差,通常有全身症状。

1.一般症状:不规则发热、乏力、消瘦、纳差、贫血、骨痛、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2.肿瘤压迫的症状:腹部肿瘤可表现为腹部疼痛或胀满感,腹部肿块,甚至肠梗阻、便秘、排尿困难等;胸部肿瘤可表现咳嗽、喘憋、呼吸困难等;颈部肿瘤可出现 Horner 综合征(病灶同侧上睑下垂、瞳孔缩小和无汗症)、一侧上肢疼痛、活动及感觉异常等;椎旁肿瘤经神经孔侵犯椎管,引起硬膜外脊髓压迫从而出现疼痛、运动或感觉障碍、大便失禁和(或)尿潴留;3.肿瘤浸润、转移瘤的症状:N B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髓、骨骼、肝、皮肤和淋巴结。

肿瘤转移至骨和骨髓可表现肢体疼痛、跛行。

肿瘤浸润眶周骨可引起特征性的眶周瘀斑(浣熊眼)、眼球突出。

肿瘤扩散至皮肤表现为可触及的无痛性皮下结节,可遍及全身;4.儿茶酚胺代谢率增高的症状:包括发作性多汗、兴奋、心悸、面部潮红、苍白、头痛、高血压及心动过速等;5.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分泌性腹泻:是一种副肿瘤综合征,肿瘤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 VIP)而表现顽固腹泻;6.有些病例合并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是一种副肿瘤综合征,发生于1~3 的NB 儿童。

混合性嗜铬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临床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混合性嗜铬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临床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混合性嗜铬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临床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高利昆;阎红琳;袁静萍【摘要】目的探讨混合性嗜铬细胞瘤(composite pheochromocytoma,CP)-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3例CP-节细胞神经瘤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37~64岁;其中例3为纵隔原发.镜下见瘤组织均由两种成分构成:一种为瘤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胞质细颗粒状,排列成器官样,核分裂象罕见;一种为束状排列的神经纤维瘤样背景下,散在及聚集分布的神经节细胞;结节边缘尚可见残留的肾上腺组织.免疫表型:嗜铬细胞瘤成分中CD56、CgA、Syn、vimentin均阳性,SMA、Melan-A、α-inhibin、NF均阴性,S-100支持细胞阳性,Ki-67增殖指数低;节细胞神经瘤成分中NF、S-100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低,其内神经节细胞中CgA、Syn弱阳性或阴性.结论 CP是相对较罕见的肿瘤,而节细胞神经瘤为相对常见的一种混合成分,其在临床及放射学上无法与嗜铬细胞瘤区分,目前仅基于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诊断,需根据其内混合的不同成分(良性或恶性)来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与随访.%Purpose To explor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features,immunophenotype,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the composite pheochromocytoma (CP)-ganglioneuroma.Methods 3 cases of CP-ganglioneuroma were stain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P method,and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Results 3 cases of CP-ganglioneuroma were one male and 2 females,the age were 37-64.Case 3 were of primary mediastinal.Microscopically,the tumor tissues were composed of two components:one type of tumor cells were arranged in nests with a predominant Zellballen pattern,round or oval nuclei,finegranular cytoplasm and rare mitotic,another part of the neoplasm showed scattered and aggregated distributed ganglion cells in the background of neurofibromatosis which aligned bundles and interwoven,the edge of the tumor was still residual adrenal tissue.Immunohistochemically,components of pheochromocytoma were positive for CD56,CgA,Syn,vimentin and negative for SMA,Melan-A,α-inhibin NF with low Ki-67 proliferation index.S-100 was positive in supporting cells,ganglioneuroma components were positive for NF,S-100 with low Ki-67 proliferation index.CgA and Syn were weakly positive or negative in the ganglion cells.Conclusion CP is a relatively rare tumor,which can not be distinguished from pheochromocytoma in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diagnosis.The corresponding clinical treatment and follow-up management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ingredients (benign or malignant).【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7(033)003【总页数】5页(P258-262)【关键词】混合性嗜铬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临床病理;鉴别诊断【作者】高利昆;阎红琳;袁静萍【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武汉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6普通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来自肾上腺髓质和肾上腺外嗜铬组织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它由多边形或梭形细胞排列成腺泡、小梁或器官样,通常器官样排列比较典型。

儿童神经母细胞源性肿瘤的形态及分子遗传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儿童神经母细胞源性肿瘤的形态及分子遗传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儿童神经母细胞源性肿瘤的形态及分子遗传学改变及临床意义许恪淳;管雯斌;许艳春;王晓颖;王立峰;祝明洁【摘要】Purpose To summarize the histological,immunophenotypic feature and MYCN (MYC gene) amplification results of peripheral neuroblastic tumours in children,and to predict its biological behavior and prognosis.Methods The histology and immunophenotype of 100 cases of neuroblastoma (NB) and ganglioneuroblastoma (GNB)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MYCN status was detected in 60 cases.Results Among The average age of 100 cases of GN and GNB was 2.7 years old,and that of males was more than that of females.NB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ubtypes:undifferentiated,poorly differentiated and differentiating.GNB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subtypes:intermixed (iGNB) and nodular (nGNB).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neuroblastoma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NSE,NF,PGP9.5,Syn,CgA in varying degree.Schwann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S-100 and GFAP.MYCN amplification was detected in 1 1.67%of the cases,and no MYCN amplification was seen in iGNBpatients.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neuroblastic tumours is mainly based on histological morphology,special tests (immunohistochemistry,electron microscope and cytogenetics) can helpful for identifing undifferentiated neuroblastoma cells.The prognosis of neuroblastoma derived tumors i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age of patients,the classification and staging of tumors,and molecular genetic alterations.%目的探讨儿童神经母细胞源性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MYCN扩增特点,判断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分析100例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及节神经母细胞瘤(ganglioneuroblastoma,GNB)的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60例MYCN扩增.结果 100例NB及GNB患儿,平均年龄2.7岁,男性多于女性;NB分为未分化型、差分化型、分化型;GNB分为混合型(iGNB)和结节型(nGNB).免疫表型:神经母细胞不同程度的表达NSE、NF、PGP9.5、Syn、CgA;Schwannian细胞表达S-100、GFAP.11.67%的患者伴MYCN扩增,iGNB 无MYCN扩增.结论神经母细胞源性肿瘤的诊断主要根据组织学形态,特殊检查(免疫组化、电镜和细胞遗传学)可以帮助鉴别未分化的母细胞成分.神经母细胞源性肿瘤的预后根据患者年龄、肿瘤的分型分期、分子遗传学改变等指标综合评估.【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7(033)007【总页数】5页(P746-750)【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节神经母细胞瘤;诊断标准;分子生物学;预后【作者】许恪淳;管雯斌;许艳春;王晓颖;王立峰;祝明洁【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神经母细胞源性肿瘤起源于原始神经嵴细胞,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根据肿瘤的不同分化及成熟程度分为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节神经母细胞瘤(ganglioneuroblastoma, GNB)及节细胞神经瘤(ganglioneuroma, GN)。

中国髓母细胞瘤整合诊治指南PPT课件

中国髓母细胞瘤整合诊治指南PPT课件

家属参与和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 照顾,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志愿者组织、慈善机构等,为患者提供经 济援助、康复指导等支持。
互助小组
组建患者及家属互助小组,搭建交流平台,分享经验、互相鼓励, 共同面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发病机制
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20% 左右。
发病年龄
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高峰发病年龄在3岁 左右。
性别差异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临床表现与分型
要点一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共 济失调、眼球震颤等小脑损害症状。晚期可出现脑积水、 偏瘫等表现。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MRI检查
观察肿瘤部位、大小、与 周围组织关系,评估有无 转移。
CT检查
辅助MRI诊断,观察颅骨 、脑室及肿瘤钙化情况。
X线检查
评估有无颅骨破坏、肿瘤 钙化等征象。
组织病理学检查
手术病理切片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制作病 理切片,观察肿瘤细胞形态、排
列等特点。
感染预防与控制
严格无菌操作
在手术、穿刺等操作过程中,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降低感染
风险。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原体类型, 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 或治疗。
加强伤口护理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干燥,防止伤口感染。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生素的饮食,增强免疫力,

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是原发于神经节、由未分化的神经母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是幼儿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儿童实体瘤的10%,占新生儿恶性肿瘤的50%。

两岁是发病高峰,可能与遗传有关。

好发于肾上腺和脊柱旁交感神经链,男女发病比例为1.3:1。

[诊断标准]1.神经母细胞瘤好发于婴幼儿,通常原发部位较深,起病缺乏特异性,故确诊时50%~60%已是晚期。

一般诊断的依据有:(1)手术探查切取肿块行病理学检查可确诊,但这种情况较少见;(2)对疑患神经母细胞瘤的患儿,可行多部位的骨髓涂片检查常能看到典型的肿瘤细胞;(3)B超、CT、MR可早期发现肿瘤部位,而检测儿茶酚胺代谢物的水平对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此外,特异性神经烯醇化酶(NSE)、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对诊断也有帮助。

2.神经母细胞瘤是由未分化的神经母细胞组成,根据分化程度将其分为未分化型、低分化型、分化型及神经节细胞型。

3.TNM国际分期和临床分期:(1)TNM国际分期(UICC,1992)T一原发肿瘤:T 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T0未发现原发肿瘤T1单个肿瘤,其最大径≤5cmT2单个肿瘤,其最大径>5cm,但不超过10cmT3单个肿瘤,其最大径>10cmT4同时发生的多灶性肿瘤N一区域淋巴结N X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能确定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有区域淋巴结转移M一远处转移M X远处转移不能确定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2)临床分期Ⅰ期T1 N0 M0Ⅱ期T2 N0 M0Ⅲ期T1 N1 M0T2 N1 M0T3 任何N M0ⅣA期T1 任何N M1T2 任何N M1T3 任何N M1ⅣB期T4 任何N 任何M[治疗方案]1.一般原则:Ⅰ期:切除肿瘤,无需进一步治疗;Ⅱ期:尽可能切除原发肿瘤,术后化疗;Ⅲ期:先判断肿瘤能否切除,如果能完全或部分切除,术后放疗,再化疗。

如果不能切除,则先化疗,待肿瘤缩小后手术,术后放疗和化疗;Ⅳ期:以化疗为主,可获得长期缓解,以后据情再决定手术、化疗,而放疗可做可不做。

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1例

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1例

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1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病例报告病人,女,29岁。

因右颈部发现包块20余天入院。

病人于20余天前发现右颈部包块,近日突然增大,无明显疼痛,曾静滴菌必治治疗6d,效果不明显,颈部CT检查示右颈部见囊实性占位性病变,收入我院口腔科。

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头颅及五官无异常,心、肺、腹部无异常。

口腔颌面部检查:颌面部不对称,右侧颈上部见外突性包块,约4cm ×5cm大小,边界不清,稍有压痛,开口度可,颌下腺、腮腺导管口分泌清亮液体;咽部不充血,扁桃体不大,右颌下可触及2cm×3cm大小包块,轻度压痛。

血常规检查:WBC8.2×109/L,Hb124g/L,PLT181×109/L。

肝肾功能均正常,尿液分析、大便常规+潜血试验正常。

颈部CT增强扫描:右侧颌下颈外侧区可见一直径约22mm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约36Hu,边缘轻度强化,边界清楚,双侧颌下区颈动脉鞘周围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大者直径约13mm。

行右颈部包块探查切除术,术中见包块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与周围组织粘连。

沿边界钝性分离、完整摘除包块。

探测右侧颌下包块,钝性分离、摘除包块。

术后病理:(右颈部)恶性肿瘤(直径3.5cm);免疫组化:神经纤维丝蛋白(NF)(-),上皮膜抗原(EMA)(-),横纹肌动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符合分化型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

术后病人住肿瘤科病房,完善各项辅助检查:NSE11.55μg/L(正常值0~17μg/L),FERRITIN铁蛋白13.99μg/L(正常值为13~150μg/L),去甲肾上腺素126μg/24h尿,肾上腺素15μg/24h尿,多巴胺190μg/24h尿,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外科学第八版纵隔肿瘤

外科学第八版纵隔肿瘤
• 全身性恶性肿瘤 • 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 • 双侧,不规则,融合成块,侵犯肺、胸膜及心脏 • 淋巴肉瘤,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病 • 发热和浅表淋巴结肿大 • 不宜手术,放疗或化疗
第28章 原发性纵隔肿瘤
第28章 原发性纵隔肿瘤
第28章 原发性纵隔肿瘤
常见得纵隔肿瘤——其她肿瘤 • 间叶组织肿瘤(少见):
纵隔分区——四分区 • 胸骨角与第四胸椎下缘
得连线——上、下纵隔
• 下纵隔以心包为界分为 前、中、后三部分
第28章 原发性纵隔肿瘤
纵隔肿瘤好发部位
上纵隔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胸腺瘤
胸腺瘤
心包囊肿 神经原肿瘤
异位甲状腺肿 畸胎瘤
支气管囊肿 肠原性囊肿
淋巴源性肿瘤 淋巴源性肿瘤
淋巴源性肿瘤
甲状旁腺瘤
血管瘤 脂肪瘤
第28章 原发性纵隔肿瘤 纵隔肿瘤好发部位
第28章 原发性纵隔肿瘤
常见得纵隔肿瘤——神经源性肿瘤 ➢ 后纵隔,脊柱旁肋脊区 ➢ 多为单个,良性多于恶性 ➢ 压迫、恶性侵犯——疼痛
第28章 原发性纵隔肿瘤
常见得纵隔肿瘤——神经源性肿瘤
➢ 自主神经系统肿瘤(植物神经) 良性:1、 神经节细胞瘤(交感神经) 2、 神经纤维瘤(迷走神经,少见) 恶性:1、 神经母细胞瘤(交感神经) 2、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交感神经)
第28章 原发性纵隔肿瘤
常见得纵隔肿瘤——纵隔囊肿 ➢ 胚胎发育中胚细胞异位 ➢ 圆形或椭圆形、薄壁 ➢ 边界清楚
• 气管支气管囊肿 • 食管囊肿(前肠囊肿、肠源性囊肿) • 心包囊肿
第28章 原发性纵隔肿瘤
常见得纵隔肿瘤——纵隔囊肿 气管、支气管囊肿
中纵隔,隆突、支气管附近 内膜为假复层纤毛上皮、囊壁有平滑肌、软骨 囊液为糊状黏液

节细胞神经瘤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

节细胞神经瘤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

节细胞神经瘤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刘文慧;李红文;钱银锋;刘文冬【摘要】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节细胞神经瘤及2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28例节细胞神经瘤中,位于肾上腺区15例、胸段脊柱旁6例、腰段脊柱旁2例、颈鞘区4例、骶前区1例;肿瘤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水滴状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边缘光滑;14例可见点状钙化;16例有伪足征;24例密度均匀,4例密度不均匀,1例含有脂肪成分.增强扫描轻度强化,11例呈片絮状延迟强化.2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均位于肾上腺区,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其内见明显坏死、囊变、粗大钙化,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伴淋巴结转移.结论:节细胞神经瘤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对其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出现肿块内粗大钙化、边界模糊、周围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时,应考虑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可能.%Objective:To study the CT manifestations and the value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ganglioneuroma and ganlioneuroblastoma.Methods:The clinical materials of twenty-eight cases with ganglioneuroma and two cases with ganglioneuroblastoma confirmed by pathology were enrolled.All had plain and enhanced CT scanning.The clinical and imaging material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Of the 28 patients with ganglioneuroma, the location included adrenal gland (15 patients),para-thoracic spine (6 patients), para-lunbral spine (2 patients),carotid sheath (4 patients) and anterior to sacrum (1 patient).The lesions usually showed soft tissue density, round or water-drop in shape,well-defined, with punctatecalcification (14 cases).Pseudopodia sign could be assessed in 16 patients.The density of 24 cases were homogeneous and the other 4 cases were uneven,intra-tumoral fat tissue could be seen in one lesion.All lesions showed slight enhancement after contrast administration, 11 cases showed progressive and patchy enhancement in venous phase.All of the 2 patients with ganglioneuroblastoma were located in adrenal gland, irregular in shape, with heterogeneous density and marked intra-tumoral necrosis, cystic change and coarse calcification.Obvious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after contrast administration could be assessed.One case had lymph node metastases.Conclusion:Certain characteristic findings could be revealed in ganglioneuroma and ganglioneuroblastoma, and CT was valuable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Display of intra-tumoral coarse calcification, ill-defined boundary, invasion of adjacent tissue and lymph node metastases provides the hints of the diagnosis of ganlioneuroblastoma.【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7(032)003【总页数】5页(P262-266)【关键词】节细胞神经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作者】刘文慧;李红文;钱银锋;刘文冬【作者单位】23002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23002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23002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23002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R739.4节细胞神经瘤(ganglioneuroma,GN)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anglioneuroblastoma,GNB)同属外周性神经母细胞性肿瘤,起源于构成交感神经系统的不同成熟程度的神经嵴细胞,由于分化程度不同,生物学表现存在差异。

83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N-myc和ALK基因检测及临床病理分析

83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N-myc和ALK基因检测及临床病理分析

83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N-myc和ALK基因检测及临床病理分析王威亚;李金男;吴玮璐;陈敏;李甘地;马志贵【摘要】目的:探讨N-myc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拷贝数变化及ALK基因点突变等异常在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NB患儿的临床病理特点,检测ALK和N-myc基因,根据NB患儿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类进行临床病理特征讨论和生存分析。

结果共纳入83例NB患儿,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NB中检测到N-myc基因增多和扩增,ALK基因异常表现为点突变和增多。

17例NB患儿同时存在ALK和N-myc基因异常。

年龄、临床分期和N-myc基因异常是影响NB预后的因子。

结论对NB患儿进行N-myc和ALK基因检测,不仅能判断NB患儿的预后,还能为NB的ALK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Objectives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neuroblastoma (NB) and investigate the signiifcance of abnormalityofN-myc and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 gene copy number change as well asALKmu-tations in NB.Methods Eighty-three NB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and classiifed into different subgroup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stage and histolog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abnormalities ofN-mycandALK genes. The extracted DNA was ampliifed by PCR and sequenced to investigate the point mutations of theALK gene. Follow-up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surviv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ResultsFISH detection showed that the aberration ofN-mycgene copy number presented as gain and ampliifcation. The aberration ofALK gene presented as point mutation and gain. It wasshown that 17 cases had the abnormality of bothN-myc andALK gene.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gnostic factors included the clinical stage, age and abnormality ofN-myc genes.ConclusionDetection ofN-myc andALK abnormality in NB would be helpful for evaluating the prognosis and 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ALK target therapy.【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6页(P720-725)【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N-myc基因;ALK基因;临床病理分析【作者】王威亚;李金男;吴玮璐;陈敏;李甘地;马志贵【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血液肿瘤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41【正文语种】中文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颅外实体性肿瘤,也是婴儿期发病率最高的肿瘤。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 课件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 课件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3:58:1713:58:1713:58Sunday, May 02,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5.221.5.213:58:1713:58:17May 2,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2日 星期日 下午1时 58分17秒13:58:1721肾盂或对集合系统 的侵犯。
肾母细胞瘤
与肾脏关系密切的腹膜后神经母细胞 瘤
球形,有包膜
分叶状,无包膜
肿瘤与肾脏交界清楚,增强-残留正常 强化肾实质呈新月形或包膜状围绕肿 瘤
侵犯肾脏时,多起自肾门向肾脏侵犯, 常包埋肾动静脉,肿瘤与肾脏交界模糊, 交界面侧缘的残肾圆钝,少见肾盏破坏 扭曲拉长
淋巴结可能受累。 III期 :肿瘤超过中线,双侧淋巴结可能受累。 IV期:远处转移。
IVs期:<1岁,原发灶为I、II期,但有局限于 肝、皮肤、骨髓的转移灶。
注:1岁以下预后良好(约75%生存率),尽管IV期但肿瘤不太具侵袭 性,为与一般IV期肿瘤相区别,分期为IVs期。
治疗方式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早期常无症状,就诊时大部分已为晚期伴有全身转移, 且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常与血管紧密相连或包绕血管生长,使手术完全切 除可能性减少,因此影响预后。
向椎管内扩展:经椎间孔进入椎管。
淋巴转移:90%有肾门、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及膈角后淋巴结转移(转移淋 巴结数目多,形态大,多数融合,其中部分肝内转移和淋巴转移可发 生钙化,呈环状或斑点状)
病例1 女,7岁
病例2 男,4岁
病例3 女,3岁
特殊类型
新生儿神经母细胞瘤具有发生出血、坏死和变 性倾向,中央坏死极其广泛,形成类似于囊肿 的表现,囊性肿瘤中钙化少见。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患儿,年龄小于18岁,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体检:可有发热、疲乏、食欲减退、关节疼痛、皮肤瘀斑、肝脾肿大、神经系统症状等。

2.血常规、生化检查。

3.骨髓涂片或活检。

4.病理学检查:肿块切除、切开活检或穿刺活检。

]、NSE检测。

6.基因分子检测:N-MYC、染色体。

7.影像学检查、各脏器功能检查。

三、诊断标准1.肿瘤组织光镜下获得肯定的病理学诊断2.骨髓涂片或活检发现特征性神经母细胞四、形态学分类(INPC)1.神经母细胞瘤(间质贫乏):未分化的;弱分化的;分化中的。

2.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混合型(间质丰富)。

3.节细胞神经瘤(间质优势):成熟中;成熟型。

》4.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结节型(混合型,间质丰富/优势和贫乏)。

五、预后分类1.预后良好型:<岁,弱分化或分化中的神经母细胞瘤,并且MKI为低度或中度;~5岁,分化中的神经母细胞瘤,并且MKI为低度;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混合型( Schwannian间质丰富);节细胞神经瘤( Schwannian间质优势)。

2.预后不良型:<岁,未分化的或高度MKI神经母细胞;~5岁,未分化或弱分化神经母细胞瘤,或中度或高度MKI神经母细胞瘤;≥5岁的各种亚型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结节型(混合型,Schwannian间质丰富/优势和贫乏)。

MKI分为三级,低度(<100/5000);中度(<100-200/5000);高度(>200/5000)。

3.基于影像学定义的危险因子(IDRFs)1)单侧病变,延伸到两个间室;颈部-胸腔;胸腔-腹腔;腹腔-盆腔。

2)颈部:肿瘤包绕颈动脉,和/或椎动脉,和/或颈内静脉;肿瘤延伸到颅底;肿瘤压迫气管。

3)颈胸连接处:肿瘤包绕臂丛神经根;肿瘤包绕锁骨下血管,和/或椎动脉,和/或颈动脉;肿瘤压迫气管。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1993)1.神经上皮组织肿瘤(Tumours of neuroepitheLlial tissue)1.1 星形细胞肿瘤(Astrocytic tumor)1.1.1 星形细胞癌(Astrocytoma)1.1.1.1 变型(variants) :纤维型(Fibrillary)1.1.1.2原浆型(Protoplastnic)1.1.1.3肥胖细胞型(gernistocytic)1.1.2 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ic(malignant)astrocytoma】1.1.3 胶质母细胞细胞瘤(glioblastoma)1.1.3.1 变型(variants),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giant cell glioblastoma)1.1.3.2 胶质肉瘤(gliosacoma)1.1.4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1.1.5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1.1.6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结节性硬化)【subependy ma]E giant cell astrcytomama(Tuberous sclerosIs)1.2少突胶质细胞肿瘤(Oligodendroglial tumours)1.2.1少突胶质瘤(Oligodendroglioma)1.2.2 间变性(恶性}少突胶质瘤【Anaplastic(malignant)oligodendroglioma】1.3 室管膜肿瘤(EpendymaL tumours)1.3.1 室管膜瘤(ependymomal)1.3.1.1 变型(variants):J细胞型(Cellular)1.3.1.2 乳头型(papillary)1.3.1.3 透明细胞型(Clear cell )1.3.2 间变性(恶性l室管膜瘤[Anaplastic(malignant)ependymoma]1.3.3 粘液乳头状室管膜瘤(Myxopapillary ependymoma)1.3.4 室管膜下瘤(Snbependymoma)1.4 混合性胶质瘤(Mixed gliomas)1.4.1 少突星形细胞瘤(Oligo—astroeytoma)1.4.2 间变性(恶性)少突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malignant)olio—astrocytoma】1.4.3 其他(other)1.5 脉络丛肿瘤(Choroid plexus tumours)1.5.1 脉络丛乳头状瘤(Choroid plexus papilloma)1.5.2 脉络丛癌(Choroid plexus carcinoma)1.6来源未定的神经上皮肿瘤(N enroepithelial tumonrs of uncertain origin)1.6.1星形母细胞瘤(Astroblastoma)1.6.2 极性成胶质细胞瘤(polar spongioblastomal)1.6.3 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1.7神经元和混台性神经元一神经胶质肿瘤(neuronal and mixed neuronal-glial tomours)1.7.1节细胞瘤(Gangliocytoma)1.7.2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Lhermhtte-doclos)【dysplastic gangliocytoma of cerebellum(ehermhtte-doclos) )】1.7.3 多纤维性婴儿节细胞腔质瘤(Desmoplastic infantile ganglioglioma)1.7.4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rn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ur)1.7.5 节细胞脏质瘤(Gang]ioglioma)1.7.6 间变性(恶性)节细胞胶质瘤【Anaplastic(malignant) ganglioglioma]1.7.7 中央性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1.7.8 终丝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 of the filum terminale)1.7.9 嗅神经母细胞瘤(感觉性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oblastoma(aestbesioneuroblastoma)】1.7.9.1 变型(Variant}:嗅神经上皮瘤(Olfactory neuroepithelioma )1.8松果体实质肿瘤(Pineal parenchyma]tumours)1.8.1松果体细胞瘤(Fineoeytoma)1.8.2松果体母细胞瘤(Pineoblastoma)1.8.3 松果体细胞与松果体母细胞混合癌(Mixed/transitional pineal tumours)1.9胚胎性肿瘤(Embryonal tumours)1.9.1髓上皮瘤(Medulloeplthelioma )1.9.2神经母细胞瘤neurobiastoma)1.9.2.1 变型(V ariant):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angli oneuroblastoma)1.9.3 室管膜母细胞瘤(Ependymoblastoma)1.9.4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s(PNETs)】1.9.4.1 髓母细胞瘤(M ulloblastoma)1.9.4.1.1 变型( variants ):多纤维性髓母细胞瘤(Desmoplastie medulloblastoma)1.9.4.1.2 肌母髓母细胞瘤(Mednllomvoblastoma)1.9.4.1.3 黑素性髓母细胞瘤(Mel anotic medulloblastoma)2.脑神经及脊神经的肿瘤(Tumours of cranial and spinal nerves)2.1 施万瘤(神经鞘膜瘤,神经瘤)【Schwannomal(nenrilernmoma,neurimomal)2.1.1.1 变型(Variants):细胞型(CeLLuLar)2.1.1.2 丛状型(Plexiform)2.1.1.3 黑素型【Melanoticl2.2 神经纤维瘤(eurofihromal)2.2.1 局限型(孤立型)[circumseribed(silitary)】2.2.2 丛状型 (pleniform )2.3 恶性周围神经鞘膜肿瘤(神经源性肉瘤、间变性神经纤维瘤、恶性施万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sheath tumour(MPNST)(Neurogenic sarcoma 、Anaplastic neurofihroma “Malignant schwannoma”)]2.3.1.1 娈型(Variants):上皮样型(Epithelioid)2.3.1.2 伴有问质和(或)上皮分化的MPNSTl(MPNST with divergent mesenehymal and/or epithelial differentiation )2.3.1.3 黑素瘤(Melanotic)3. 脑(脊)膜肿瘤(Tumours of the veninges )3.1 脑(肯】膜上皮细胞肿瘤(Tumours of mening othelial cells J3.1.1 脑(肯j膜瘤(Meningioma1)3.1.1.1 变型(varlants):脑膜上皮型(Meningothelial)3.1.1.2 纤维型 [Fib rou s (Fibrobl astic)]¨3.1.1.3 移行型(混合型)【Transitional(mixed)】3.1.1.4 砂粒型(Psammomatours)3.1.1.5 血管瘤型(Angiomatous)3.1.1.6 徽囊型(Microcystic)3.1.1.7 分泌型(Secretory)3.1.1.8 透明细胞型(Clear cell J3.1.1.9 脊索样型(Chordoul)3.1.1.10 淋巴浆细胞型(Lymphoplasmacyte-rich)3.1.1.11 化生型(Metaplastic)3.1.2 非典型性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3.1.3 乳头状脑膜瘤(Papillary meningioma)3.1.4 问变性(恶性)脑膜瘤[Anaplastic(Malignabt)meningeoma]3.2 脑膜间质非脑膜上皮细胞肿瘤(Meseuechymal,nonmeneningothelial tumour0良性肿瘤(benign neoplasmas)3.2.1 骨软骨瘤(Osteocartilaginous tumours)3.2.2 脂肪瘤(lipomal)3.2.3 纤维组织细胞瘤(Fibrous histiocytoma)3.2.4 其他(others)3.2.5 血管外皮细胞瘤(Homangiopericytomal)3.2.6 软骨肉瘤(Chondrosareoma)3.2.6.1 变型l(Variant ):间质性软骨肉瘤(Mesenchymal chondrnsarcoma)3.2.7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 nant fibrous histrocytoma)3.2.8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3.2.9 脑膜肉瘤病(meningeal sarcomatosia)3.2.10 其他(Other)3.3 原发性黑素细胞病变(Primary melanoeytic lesions)3.3.1 弥漫性黑素细胞增生症l(Diffuse melanosis)3.3.2 黑素细胞瘤(Melanneocytoma)3.3.3 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3.3.3.1 变型(Variant):脑膜黑索瘤病(Meningeal melanomatosis)3.4组织来源未定的肿宿(Tumours of uncertain histogenesis)3.4.1血管母细胞瘤{毛细血管性血管母细胞瘤)[Haemangioblastoma(Capillaryhaemangioblastoma)]3.淋巴瘤和造血系统肿瘤(Lymphomas and Haemopoietic Neoplasms)4.1恶性淋巴瘤fMalignant eymphomas)4.2浆细胞瘤(Plasmaeytoma)4.3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4.4其他(others)5. 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urs)5.1 牛殖细咆瘤(Germlnoma5.2 胚胎性癌(Embryonal carcinoma)5.3 卵黄囊瘸(内胚窦瘤)【Yolk sarcomar(Endoderreal sinus tumour)]5.4 绒毛膜癌(Choriateareinoma)5.5 畸胎瘤(teratoma)5.5.1 未成熟型(inmature)5.5.2 成熟型(mature)5.5.3 畸脑瘤恶变(teratoma with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5.6混台性生殖细胞瘤(Mixed germ cell tumours)6.囊肿及肿瘤样病变 (Cysts and Tumour—like Lesions)6.1颅颊裂囊肿(Rathke elett cyst)6.2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6.3皮样囊肿(dermoid cyst)6.4第二脑室胶样囊肿(colloid cyst of the third ventricle)6.5 肠源性囊肿(Enterogenous cyst)6.6 神经胶质囊肿(Neuroglial cyst)6.7 颗粒细胞瘤(迷芽瘤,垂体细胞瘤)[Granular ceil Yentricle(Choristoma,Pituieytomal0) 6.8 下丘脑神经元性错构瘤(Hypothalamic neuronal hamartoma)6.9 鼻胶质异位( Nasal glial heterotopia)7.鞍区肿瘤(Tumours of the Sellar Region)7.1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7.2垂体腺癌(Pituitary carcinoma)7.3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7.3.1 变型(Variants):牙蚰质型(Adamantinomatous7.3.2 乳头状型(Papillary)8.局部侵犯性肿瘤(Local Extensions from Regional tumour)8.1副神经节瘤(化学感觉器瘤)【Paraganglioma(chemodecttoma)】8.2脊索瘤(chordoma)8.3 软骨瘤(chondroma)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8.3各种癌肿(carcinoma)9.转移性肿瘤(Melastatle T umours)10. 未分娄的肿瘤(Unclassifted T umour)表3 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2000年)神经上皮组织肿癌(Tt.NdOORS OF曼形细胞肿糟{ strocvtic tumcum)TISSUE孙漫性星形细胞瘤9400/3(Difu⋯ r0cvtoma 9400/3)纤维型星形细胞瘤9400/3(Fib⋯ill troe~10ma 9400/3 J原浆型星形细胞喧9410/3【Protoplasmie a~tl'o⋯to a 9410/3/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94I1/3lGemi o⋯ti asI r0㈣to a 9411,3 J同变性星形细胞瘤9401/3IAnaplaslle asI roeytom&9401/3)胶质母细胞瘤9440/3(Glioblast0ma 9440/3 J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9441/3(Giant cel ]ioblast⋯ 9441/3)胶质肉瘤9442/3【Gli~ r⋯ a 9442/3)毛细胞型星形细胞喧 2l/l(Pi]ocyti⋯ I r0cv_0ma 942l/l J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喧9424/3lPIeomorphi⋯⋯th tro toma 9424/'3)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9384/1fSubependYreal£iant cel⋯tro to 9384/1)少突腔质细胞肿癌{OI‘g0dend glial lumours)步突胶贡瘤9450/3(Oligodend roglioma 9450/3)问变性少突胶质瘤9451/3(Anaplastic 0】 g。

于士柱-2016修订版WHO CNS胚胎性肿瘤分类部分的简介

于士柱-2016修订版WHO CNS胚胎性肿瘤分类部分的简介

Ⅱ 颅神经和脊神经根肿瘤 Ⅵ 鞍区肿瘤
Ⅲ 脑膜起源肿瘤
Ⅶ 转移性肿瘤
Ⅳ 淋巴瘤和造血组织肿瘤
2016分类不再将它们作为神经上皮起源肿瘤的亚类
2016版胚胎性肿瘤分类的变化
2016分类将该组肿瘤列为 CNS肿瘤的一个独立大类
肿瘤分类
1. 弥漫性星形细胞及少突胶质 细胞起源肿瘤
2. 其他星形细胞起源肿瘤 3. 室管膜起源肿瘤 4. 其他胶质瘤 5. 脉络丛起源肿瘤 6. 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
2016 修订版 WHO CNS 胚胎 性肿瘤分类部分的简介
于士柱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
前言
一些 CNS肿瘤组织学表现相同 ,但生物学行为和预
后可有明显差异 ,这源于分子遗传学变异背景不同;
单纯组织学分类 , 分型已不能满足精准医学对 CNS
肿瘤诊治的要求 / SHH
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 谢!
故2016年WHO分类修订版,按分子遗传学特征相似
性原则对 CNS肿瘤重新分类 ,并引入分子分型;
2016 修订版变动最大的是神经上皮起源肿瘤中的
胶质瘤和胚胎性肿瘤。
2007版胚胎性肿瘤的分类情况
2007分类该组肿瘤归入神经上皮起源肿瘤的第 9亚类
肿瘤分类
肿瘤分类
Ⅰ 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Ⅴ 生殖细胞起源肿瘤
CNS PNET
室管膜母细胞瘤
2016版胚胎性肿瘤分型的变化
MB增加了分子分型 , 在组织分型中将间变性和大细
胞型两个亚型合并为大细胞 /间变性 MB;
新增了 ETMR和有横纹肌样特征的 CNS胚胎性肿瘤; 废弃了 cPNET 分型 , 将原先作为其亚型的髓上皮瘤、
CNS神经母细胞瘤和 CNS神经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单独列为 CNS胚胎性肿瘤的亚类;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2005-12-11 23:10:52 作者:superneo 点击数:2241神经母细胞瘤与神经节细胞瘤(neuroblastoma and ganglioneuroma)同属于交感神经系统肿瘤。

神经母细胞瘤(成神经母细胞瘤)系由未分化的交感神经细胞所组成,具有高度恶性,虽然近年来已研究了“多种肿瘤生物化学诊断方法,对影响预后因素的认识亦有很大的提高,20余年来在治疗上虽有进展,但死亡率仍较高,主要原因是诊断过晚。

神经节细胞瘤是由成熟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

一、发病率神经母细胞瘤据Gersos等报道10000出生活婴中有1例。

神经母细胞瘤根据美国小儿死亡率统计,在出生到4岁间为1/10万,在5到9岁问为0.4/10万。

年龄分布可见本肿瘤多见于婴儿,年龄最小者43日,50%在3岁前,其余50%亦多在5岁前,10岁后根罕见。

男性多于女性。

神经节细胞瘤多发生在儿童期或青年期。

曾有报道兄弟问及连续两代同患神经母细胞瘤者,但染色体核型研究并末证明有遗传性。

神经母细胞瘤也观察到在某些疾病患者中多见,如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及Becwith—Wiedemann综合征。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基因研究曾证实几乎80%病例有异常,最常见的异常是染色体短臂缺失或再排列,这种情况并非是神经母细胞瘤所特有的。

其次,最多见的改变部位是染色质。

病源在胚胎早期,原始神经嵴产生交感神经元细胞(sympathogonia),后者移行到各部位而形成神经母细胞和肾上腺髓质的嗜铬母细胞,以后成熟为正常的交感神经节和肾上腺髓质。

根据细胞的分化情况可形成正常组织或肿瘤。

凡是有交感神经元细胞的部位都可发生神经母细胞瘤,如颅内、眼眶内和颈后侧部,但均较少见,常见部位为胸脊柱旁,尤其是在腹膜后,偶尔亦发生于盆腔。

病理(一)神经母细胞瘤1.大体检查神经母细胞瘤肉眼观之,在早期尚规则,随后发展为多节结,质地较硬,色泽灰紫,带有许多出血坏死区,甚至呈假囊肿状,组织脆弱,极易破裂。

神经母细胞瘤 ppt课件

神经母细胞瘤 ppt课件
神经母细胞瘤
临床表现
• 神经母细胞瘤的初发症状不典型,因此在早期诊断有所困难。比较 常见的症状包括疲乏,食欲减退,发烧以及关节疼痛。肿瘤所导致 的症状取决于肿瘤所处的器官以及是否发生转移。
• 腹腔的神经母细胞瘤一般表现为腹部膨隆以及便秘; • 胸腔神经母细胞瘤一般表现为呼吸困难; • 脊髓神经母细胞瘤一般表现为躯干与肢体力量减退,患者往往会有
2021/8/10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疗指南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肿瘤学组2015年1月
•美国NCI调查结果显示NB的发病率1975~2009年味 10.54/1000000(15岁以下的儿童)。NB是特异性非常强 的肿瘤,一些肿瘤可不经治疗自发消退,但大部位肿瘤发 病隐匿,诊断时已经出现全身转移并快速进展一直已致最 终致命。国际上经过30余年的多中心协作使得神经母细胞 瘤的5年生存率从1974~1989年的46%上升到1999~2004 年的71%,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NB的诊断、治疗 还存在差距,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 学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肿瘤学组位规范我国儿童神经母 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提 出诊疗建议,供从事儿童肿瘤的医师参考。
• (2)部分切除或完全切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原发灶及区域内转移淋巴结,如果手术带来的并 发症不可以接受,则行部分切除,残留部分通过放化疗继续治疗。如果通过化疗使转移灶局限, 可行手术切除、转移灶,比如肝或肺孤立病灶,颈部转移灶可行广泛淋巴结清扫术。
2021/8/10
神经母细胞瘤
放疗适应证
•所有高危组患儿均需接受原发部位、持续存在的转移灶 的放疗。 •低-中危组出现脊髓压迫症状、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化疗反 应不够迅速可考虑放疗。 •中危组病灶进展的。

颈部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颈部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经 皮超声 引导 下 放 射性 粒子植 入 可 直观 地 了解粒 子植入 针 的位置 , 保证 粒子 的正 确植 入 , 具 有安 全 、 微创 、 高效 、 治疗时间短 和可重 复治疗等优点 , 因而
狐 可 被 认 为 是 一 种 较 好 的 局 部 治 疗 方 法 。 在 结 合 化 疗 、
均 匀 植 人 肿 瘤 奠 定 了 基 础 。 B u i t e r 等 卧u 分 析 了 有 无 超
声引导下 198A u 插植工 作 的数据 , 并据此 认 为 , 超
声技术能使插植位置及 剂量掌握得 更好 。 使得超声在
放射性 粒 子 近 距 离 治 疗 中前 景最 为广 阔 。


H



神经 母 细胞瘤 。
讨 论 神经 节神经 母 细 胞瘤 又 称分化 的神经 母 细
胞瘤 , 是交感神经 系统 的恶 性肿 瘤 。 此 瘤多见 于儿 童
及少年 , 因肿瘤生 长快 。 超 声 可对该病做 出定位判
断 , 定性 诊 断 尚需 依靠病理 组 织 学 检查 。
图 1 颈部神经节神经 母细胞瘤声像图
作者单位 : 0 7 10 5 1 河北 省保定 市 , 恒兴 中西 医 结合 医 院功 能科
一 肝 栓 等 其 他 方 法 治 疗 时 , 有 望 进 一 步 提 高 治 疗 效 果 。 参考文献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r1] 罗开元 郑 , 江华.李波 等 , .¨0I粒子永久性植入组织间放射治疗

一一
一一
一一颈~一部~~神蕊一经一一节一神~一一一经一一母一~细一一胞一. 瘤~一超一一声 表~~现~一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母细胞瘤2005-12-11 23:10:52 作者:superneo 点击数:2241神经母细胞瘤与神经节细胞瘤(neuroblastoma and ganglioneuroma)同属于交感神经系统肿瘤。

神经母细胞瘤(成神经母细胞瘤)系由未分化的交感神经细胞所组成,具有高度恶性,虽然近年来已研究了“多种肿瘤生物化学诊断方法,对影响预后因素的认识亦有很大的提高,20余年来在治疗上虽有进展,但死亡率仍较高,主要原因是诊断过晚。

神经节细胞瘤是由成熟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

一、发病率神经母细胞瘤据Gersos等报道10000出生活婴中有1例。

神经母细胞瘤根据美国小儿死亡率统计,在出生到4岁间为1/10万,在5到9岁问为0.4/10万。

年龄分布可见本肿瘤多见于婴儿,年龄最小者43日,50%在3岁前,其余50%亦多在5岁前,10岁后根罕见。

男性多于女性。

神经节细胞瘤多发生在儿童期或青年期。

曾有报道兄弟问及连续两代同患神经母细胞瘤者,但染色体核型研究并末证明有遗传性。

神经母细胞瘤也观察到在某些疾病患者中多见,如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及Becwith—Wiedemann综合征。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基因研究曾证实几乎80%病例有异常,最常见的异常是染色体短臂缺失或再排列,这种情况并非是神经母细胞瘤所特有的。

其次,最多见的改变部位是染色质。

病源在胚胎早期,原始神经嵴产生交感神经元细胞(sympathogonia),后者移行到各部位而形成神经母细胞和肾上腺髓质的嗜铬母细胞,以后成熟为正常的交感神经节和肾上腺髓质。

根据细胞的分化情况可形成正常组织或肿瘤。

凡是有交感神经元细胞的部位都可发生神经母细胞瘤,如颅内、眼眶内和颈后侧部,但均较少见,常见部位为胸脊柱旁,尤其是在腹膜后,偶尔亦发生于盆腔。

病理(一)神经母细胞瘤1.大体检查神经母细胞瘤肉眼观之,在早期尚规则,随后发展为多节结,质地较硬,色泽灰紫,带有许多出血坏死区,甚至呈假囊肿状,组织脆弱,极易破裂。

早期虽有包膜,但极其菲薄。

较晚者,多已突出包膜,无明显界限,浸润邻近淋巴结,结缔组织间隙及大血管等,神经母细胞有通过椎间孔伸展到椎管的倾向,形成哑铃状肿瘤。

也伸延到肋间隙和腹膜后肌肉。

切割肿瘤时,带有砂砾声,是因肿瘤内含钙化组织之故,切面亦呈灰红色,可间隔许多出血坏死病灶。

2,光学显微镜检查神经母细胞瘤有密集成果或小叶的末分化原始细胞,胞浆极少,核染色较深,颇象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并不一致,可以见到或多或少分化较好的细胞,肿瘤细脑和原纤维突可排列呈菊花状,常认为是本瘤的典型病理。

但实际上并非在所有肿瘤中都能见到,较常见的是原纤维在细胞巢之间形成神经纤维网。

核分裂数目变化较大,但一般并非很多。

继发性出血,坏死和钙沉积颇为多见。

3.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见含有纵形排列微小管的外围齿状突起,其特点是有电子致密核心的有包膜的小回颗粒,此即其细胞浆内聚集的儿茶酚胺,称为分泌颗粒。

(二)神经节细胞瘤大体形态为较规则的肿物,颜色灰白、质地坚硬,有包膜覆盖,腹部巨大节细胞神经瘤常紧密地附着在肠系膜根部,与大血管粘连成一块,不易剥离。

神经节细胞瘤在显微镜下,可见到许多成熟的节细胞,包围在增生的基质中,内含大量有雪旺鞘的神经纤维。

(三)神经节细胞母细胞瘤是处于神经节细胞瘤与神经母细胞瘤之间的一种肿瘤,在肿瘤中混杂存在着成熟的细胞和未分化的原始细胞,以及两者之间的各种过渡型细胞,因此,为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必须在肿瘤的各部位作多数切片。

有时肿溜有明显的两部分:含成熟细胞部分和含未成熟细胞部分。

生物学研究神经母细胞瘤虽由胚细胞组成,但它具有分泌功能,可合成儿茶酚胺,其代谢产物则从尿中排出。

神经节细胞瘤无分泌功能。

儿茶酚胺分解的主要程序:神经母细胞能合成去甲肾上腺素,但后者往往在肿瘤细胞中被分解,并以“甲氧基—羟基—苯基—乙二醇(Metyl—hydroxy—phenyl—glyco,MHPG)的形式释放到循环中,此物质无升压作用,它转化为香草扁桃酸(vanillymandelic,VMA)由尿中排出。

有些神经母细胞只合成儿茶酚乙胺(Dopamine),它可以此种形式排出,但一般是分解为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而从尿中排出。

症状及诊断(一)神经母细胞瘤由于神经母细胞瘤的原发病灶不一,也因为此瘤有早期转移扩散的特点,因此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在这些临床表现有些是易于理解的,如腹部肿块,淋巴结转移肿大等。

有些症状常导致误诊,如不规则发热常在内科检查有无感染性疾病、结核等。

贫血相当多见,多数是因骨髓转移所引起。

突眼,头部包块是因眼眶、颅骨转移,但临床上常易误诊为汉—许—克病。

骨关节酸痛伴发热、下肢瘫痪也是骨骼转移或脊髓受压的表现,但初诊时常误认为是风湿病。

肝肿大为主,尤其是幼婴,可能想到肝母细胞瘤;儿童肝肿大,有时仅是因腹膜后肿块将肝向前下推移之故。

顽固性腹泻在本瘤中是一特有症状,是因过多分泌血管活性肠肽之故。

1.腹膜后肿瘤患儿常是由于原因不明的发热、苍白、腹泻、厌食等来就诊,全身体检时发现有腹块,较少是因腹块来求治。

有时腹部肿块异常巨大,位置高而深,上极为肋软骨所遮盖,侧面边缘不清楚,表面多有突起结节,越过脊柱中线达到对侧。

偶尔,肿瘤块物不明显,因发热疑为尿路感染,作肾盂造影发现软组织肿块阴影,其中有小的钙化斑点,同样极少是因脊柱疼痛,作腹部X线摄片而发现异常。

X线检查是诊断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主要方法。

在平片上表现为一软组织密度肿块阴影,至少在50%病例可见到散在性钙化斑点,有时钙化斑点呈螺旋状集中在脊柱旁区,侧位片上可见含气的胃肠道阴影向前移位,含钙化斑点的肿块在腹膜后间隙。

静脉肾孟造影显示肾受压下降,肾盂向外下移位,肾盏呈横形,输尿管扭曲,下腔静脉常向前移位。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可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基本确定,生物学诊断VMA、HVA显著增高可确立无疑。

近年应用CT断层检查,可显示腹部各个平面水平的清晰图象,见到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小、伸展情况及与邻近器官、血管的关系。

对哑铃状肿瘤也可显示椎管内外肿瘤的影象。

神经母细胞瘤也可用超声诊断、通过精细扫描,在多个平面上可将肾上腺肿块与肝、脾、胰等分开。

肿瘤为多个内波,并可确定周围淋巴结的大小。

腹膜后肾外肿瘤为数不多,偶尔见到肾上腺皮质肿瘤,腹膜后畸胎瘤有典型的骨质阴影,诊断不难。

肾母细胞瘤肿块较规则,很少有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肾盂造影说明肿瘤来自肾脏本身。

2.胸部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腹膜后,位于后纵隔脊柱旁沟,胸顶部多于胸下部。

起始时无症状,有时为胸部摄片所发现,或因肿瘤压迫气管引起咳嗽和呼吸困难而引起注意,或压迫神经根引起上肢感觉异常和疼痛。

胸顶部肿瘤经常有Horner 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表现为同侧上睑下垂,眼球凹陷,瞳孔缩小,面部发红等,双侧眼大小不一常是家属首先发现的。

体检对,常可见到患侧锁骨上窝饱满,被肿瘤上极或肿大的淋巴结所侵占。

胸部X线检查可见脊柱旁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其下缘一般相当齐整,内缘则消失于纵隔阴影中,胸顶部者往往将气管推移,加深曝光摄片可更好地显示骨骼,常可见到肿瘤中有钙化斑点,在肿瘤区域的肋间隙均增宽,上、下肋骨变薄影,肋颈部明显被侵蚀,或竞使之分离,在发展为哑铃形肿瘤时椎体侧面骨质常有蚀损。

CT断层扫描也对纵隔肿瘤的诊断有很大价值。

小儿后纵隔肿瘤几乎全是交感神经源性肿瘤,以神经母细胞瘤为最多见。

偶尔需与异常罕见的神经鞘瘤或胸后壁胚胎性肉瘤鉴别。

(二) 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是儿童期较少见的良性肿瘤,约1/3起源于颈部或胸部交感神经节,2/3起源于肾上腺和腹部盆腔交感神经节。

肿块本身外甚为贫乏,大多数为家长偶然发现或体检发现。

腹部肿块质地坚硬,无压痛,偶有间隙性腹部疼痛。

纵隔肿瘤可引起干咳或呼吸急促,均为胸部X线摄片发现肿块,由于其位置在后纵隔,易联想到为神经源性肿瘤,肿瘤也可长入椎间孔形成哑铃状肿瘤,引起不同程度的裁瘫。

颈部肿瘤除肿物突起外,可出现颈交感神经综合征(Horncr综合征)。

患神经节细胞瘤患儿多数全身情况良好,与神经母细胞瘤截然不同,无长期发热、消瘦、贫血等症状。

但个别也可有贫血。

神经节细胞瘤可伴有高血压。

生物学检查测定24h尿VMA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藉此可与神经母细胞瘤鉴别。

腹部肿瘤X线平片多数只见软组织肿胀阴影和胃肠道不同程度的被推移,但少数也可见散在钙化斑点影。

静脉肾孟造影多可见到肾盂、输尿管移位。

总之,神经节细胞瘤在病理诊断前很难确诊,全身情况良好,VMA正常和无转移病灶是与神经母细胞瘤的主要区别,但仍需与其他肿瘤鉴别。

转移神经母细胞瘤的转移发生得异常地早,它要经淋巴途径,也经血流扩散,在任何年龄阶段骨骼转移非常多见,在婴儿则肝脏常被转移。

神经节细胞瘤为良性,不发生转移。

(一)淋巴结转移局部区域淋巴结转移早而多,腹部肿瘤较胸部者尤甚。

远处淋巴结转移以左锁骨上淋巴结较多见,常伴有颈部和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转移,往往是腹部神经母细胞瘤首先发现的病变。

(二)骨骼转移最为多见,诊断时80%之病例已有骨骼转移。

临床上往往是因骨、关节固定性疼痛来就诊,也有是因骨髓腔广泛被浸润,发生贫血、血小板减少,或疑为白血病来求治,骨髓穿刺而作出诊断。

颅盖骨转移多见,而颅骨、颧骨尤其眼眶骨转移最引人注目,眼球突出,眼险和眼角皮下淤血。

全身骨骼X线检查应作为常规。

颅骨有转移时可见到无数细小的破坏性缺损,形成虫蛀样骨质琉松(溶骨性病变),晚期可见颅骨分离,骨缝扩大;额骨和眼眶需从不同角度摄片,眶上缘和颧骨常有病变。

长骨转移多位于近端和干骺区,可见无数小的点状骨质破坏,如虫蛀斑驳状,这种溶骨性病变可引起该骨段的骨膜反应性增生;晚期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骨盆转移多见于髋臼上区。

骨髓穿刺可见神经母细胞集结成团,有时甚至成典型菊花状,但如瘤细胞少而分散,则不易辨认,故需作多处穿刺。

应用焦磷酸盐鍀(Techaetum pynophosphate)作骨骼扫描亦可见到转移病变。

(三)肝转移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肝转移并不多见,偶尔出现则是非常晚期的病例。

相反,婴儿患本瘤发生肝转移者相当多见,Pepper早在1901年即已注意到此特点(Pepper综合征),多数为6个月以下婴儿,肝脏迅速增大,每日可增大50g,直到形成巨肝。

巨肝质地较硬,略不规则。

表面并不经常能扪及结节,除有时出现皮下结节以外,也无其他体征,且全身情况良好,所以常误诊为代谢病肝肿大,但如想到本病,测定尿儿茶酚胺代谢物VMA、HVA有显著增高,即可确诊无疑。

原发性肿瘤绝大多数位于肾上腺,约10%可为后纵隔或颈部肿瘤的转移。

其他转移病灶主要是皮下,故应仔细检查全身有无皮下结节,骨骼原则上是不发生转移的,但少数病例骨髓穿刺有瘤细胞,并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这种病例符合国际分期的4s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