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训练集锦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87a4f0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5.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第一篇: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眼泪。
今:鼻涕)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
今:货币)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袒露一只臂膀。
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宫廷的侍卫。
今:称中医医生)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投击。
今:拿着)10、股:断其左股。
(古:大腿。
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1、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12、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鸿门宴》15、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6、所以: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全)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40例古今异义词
![(全)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40例古今异义词](https://img.taocdn.com/s3/m/9d3dd48add36a32d72758128.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40例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40例)1.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古义:内外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古义:妻和子女。
例: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3.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4.非常今义:十分、极。
古义:意外的变故。
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
②表原因的虚词。
③用来……的,靠它来。
例:①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6.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7.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8.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古义:卑贱鄙陋。
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辞。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9.其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古义:①它的果实。
②那实际情况。
例: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遗黄琼书》)10.春秋今义:①春季、秋季,泛指岁月。
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
②四季的代称,一年。
③书名。
例:①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②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③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滕文公下》)11.宣言今义:①(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②宣告,声明。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90例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90例](https://img.taocdn.com/s3/m/9f883bcddaef5ef7ba0d3cdc.png)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90例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常考古今异义词汇总200个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常考古今异义词汇总200个](https://img.taocdn.com/s3/m/2ad6e4c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b.png)
常考古今异义词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行装。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古义]无,没有[今义]微小、较少。
3.东面而视。
【东面】[古义]脸朝东;[今义]东边。
4.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
【面目】[古义]面部;[今义]面貌。
5.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至于】[古义]到了,达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古义]专家、学者,内行的人;[今义]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7.再拜奉大将军足下【足下】[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脚下面。
8.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怀抱】[古义]胸襟、抱负,思想抱负;[今义]怀里抱着。
9.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随化】[古义]“听任自然的安排”,随,“依附”;化,“造化、自然”;[今义]随从变化。
10.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古义]骄傲;[今义]尽情。
11.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看机会,看形势12.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猖狂】[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今义]肆无忌惮。
13.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14.吾从(之)而师之【从而】[古义]两个词,“从”是“跟从”,“而”是连词;[今义]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15.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很多人。
1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用不着。
1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所以】[古义]①缘故(名词)。
②表示原因的虚词。
③用来,靠它来,表凭借。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用心】[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19.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20.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尘埃】[古义]监狱;[今义]尘土。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高频古今异义词翻译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高频古今异义词翻译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f5f32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2.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古今异义词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翻译画线句子)1.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
2. 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江)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
我不死,必复起兵。
”遂牵诣通济门。
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3.又明年,(梁)太祖为元帅,以襄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署(李)珽为天平军掌书记。
4.弘治元年以王恕荐,(秦纮)擢左副都御史,督漕运。
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
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
”5.使善学者诵其文而知能以身任国家安危之计,其用舍为世所重轻,进不知富贵为乐,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
6.世祖与(张)欣泰早经款①遇,及即位,以为直阁将军,领禁旅。
【注】①款:诚挚7.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8.然赏所以劝善也,辞赏,亦非常法也。
9.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
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
明府必欲立功明义。
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羡曰:“然则何向而可?”10.学者当师经,师经必先求其意。
11.邮兵苦巡辖官苛刻,絷而鞭之。
狱具,法不至死,(吴)中复以便宜戮首恶,流其余,入奏为令。
12.乃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日数十,时人莫知其故。
13.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
君(指传主典韦)战于门中,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君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
太祖退住舞阴,闻君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
14.(始安王萧)遥光又遣亲人刘沨密致意于朓,欲以为肺腑。
朓自以受恩高宗,不肯答。
15.黄河以西。
自庄浪抵肃州南山,其外番人阿吉等二十九族所居也。
洪武间,立石画界,约樵牧毋越疆。
岁久湮废,诸番往往阑入,而中国无赖人又潜与交通为边患。
16.熊概,字元节,永乐九年进士。
授御史。
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https://img.taocdn.com/s3/m/e209e3a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3.png)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高中课本中古今异义是不是让很多同学头疼呢?今天小编帮大家把高中课本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汇汇总了一下。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篇一:1.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古义;爱百姓。
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古义:手掌内。
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
今义: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古义:在野外征战。
今义:显露出来。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古义:对国家有利的。
今义:略。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今义:不亚于、不次于。
今义:不躲开)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古义:不出来做官。
今义:略。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古义:不同意,不认可。
今义:不可以。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古义:不超过。
今义:转折连词)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古义:面向北,投降。
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古义:城市里做买卖。
今义:略。
)13成立:至于成立(古义:成家立业。
今义:略)14.处分: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古义:安排处理。
今义:处罚。
)/15.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古义:刚一。
今义:衣历每月的第一天。
)1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言语、行动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
)17.从事: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下属官职之一。
今义:略。
)18.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他)并且……。
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19.聪明: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古义:听力好、视力好。
今义:略。
)20.操持: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着。
今义:料理筹划)21.动摇:而齿牙动摇(古义:松动。
今义:态度不坚定)22.独立: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古义:与众不同。
高中语文必修古今异义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古今异义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1d1abd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9.png)
中学语文古今异义词归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子。
今义: 请客的主子。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出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袱、箱子等。
3.微夫人之力不与此古义: 那人。
今义:妻子。
《荆轲刺秦王》:1.秦王购之金千斤古义:泛指金属货币。
今义:特指黄金。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遇到。
3.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境况艰难,不得志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6.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7.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这种想法。
今义:有“有意”之意。
8.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出一条肩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9.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种状况下。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0.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看,不考虑,不顾忌。
11.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
12.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宽容。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气等来达到目的13.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14.左右乃曰古义:左右大臣。
今义:①表两种方向。
②表大体范围。
③限制。
15.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掷击。
今义:拿着。
三鸿门宴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①指结婚的事。
②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3.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①异乎寻常的;特别的。
②程度副词,特别,极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5.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缘由。
今义:表因果关系。
必修二《氓》子无良媒古:对男子的尊称今:一般指儿子至于顿丘古:到达今:达到某种程度或提另一件事以我贿迁古:财物今:贿赂躬自悼矣古:哀痛今:哀悼,追念死者总角之宴古:欢乐今:多指酒席三岁食贫古:多年今:指年龄静言思之;言既遂矣古:助词无义今:说的话,言论等等女也不爽古:过错今:兴奋开心《采薇》薇亦作止古:句尾语气词今:停止靡使归聘古:问今:雇佣任用忧心孔疚孔-古:很今:姓氏,洞;疚-古:苦痛今:内疚我行不来古:回家今:过来小人所腓古:士兵以车为掩护今:小腿后肌肉《离骚》怨灵修之浩荡兮古:荒唐,没有准则今:水波澎湃长太息以掩涕兮古:眼泪今:鼻涕固时俗之工巧兮古:擅长取巧今:技艺精湛宁溘死以流亡兮古:随水流而消逝今:为避难而远走他乡、颠沛流离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境况极其艰难今:贫困《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古:告知今:颜色共事二三年古:夫妇在一起今:一起工作可怜体无比古:可爱今:怜悯汝岂得自由古:自作主见今:不被束缚槌床便大怒古:坐具今:床铺,睡觉所用再拜还入庭古:两次今:又本自无教训古:教养今:从苦头中有所得妾不堪驱使古:使唤今:使、让却与小姑别古:退下来今:转折始适还家门古:女子出嫁今:适合适应处分适兄意古:处理今:惩处渠会永无他古:他今:水沟便利此月内古:吉利今:便利勿复重纷纭古:麻烦今:多、杂蹑履相逢迎古:迎接今:贬义,奉承汝是大家子古:大户人家今:众人奄奄黄昏后古:暗沉沉的样子今:气息微弱的样子多谢后世人古:多多告知今:特别感谢叶叶相交通古:交织相通今:交通运输的总称《诗三首》同心而离居古:感情深厚人生几何古:有多少今:几何学《兰亭集序》列坐其次古:表依次,在……的旁边今;不与,下一等俯察品类之盛古:时间万物今:种类夫人之相与古:助词,无义今:丈夫,男子未尝不临文嗟悼古:曾经今:动词,品尝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篇文章今:形容人做事有礼有节《赤壁赋》徘徊于斗牛之间古:星宿名今:西班牙民间风俗运动白露横江古:白茫茫的水汽今:节气名凌万顷之茫然古:旷远的样子今:不知所措望美人兮天一方古:常指美妙的志向高远的志向必修三蜀道难1、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古义:这样以后今义:承接连词2、噫吁嚱,危乎高哉古义:高峻今义:危急一、杜甫诗三首1、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义:借指晚年今义:许多年,终身或一辈子2、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古义:国运和自身命运今义:艰难困苦苦恨:古义:极其缺憾今义:愤恨3、万里悲秋常作客古义:远离家乡今义:多形容距离遥远4、画图省识春风面古义:图画今义:画图画一、琵琶行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于是创作今义:表缘由的连词2、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冲出今义:鼓出来3、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4、又闻此语重唧唧古义:叹息声今义:指低声交谈或虫鸣或自语5、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今义:兄弟排行第一6、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容貌今义:由物体放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所产生的印象7、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今义: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一、李商隐诗两首1、一弦一柱思华年古义:青春年华,此指一生今义:青少年时代2、望帝春心托杜鹃古义:伤春之心,比方对失去了的美妙事物的怀念今义:男女之间相互仰慕的情怀3、只是当时已惘然古义:迷惘、茫然今义:形容失意的样子一、寡人之于国也1、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供给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2、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认可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义:这样却今义:转折连词4、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义:谷物收成不好今义:指人或动物急躁,心肠狠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6、弃甲曳兵而走古义:逃跑今义:一般的行走7、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今义:增加二、劝学1、輮以为轮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学习今义:学问渊博三、过秦论1、宽厚而爱人古义:疼惜人民今义: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的男人一方2、分裂山河古义:分割今义: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四、师学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学习的人今义:学术上有肯定成就的人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人3、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小学学校教化4、吾从而师之古义:跟从并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肯定今义:不须要必修四1.大江东去古义:长江今义:大的河流2.千古风流人物古义:杰出的今义:a有功绩且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b指有才学且不拘礼法 c指跟男女爱情有关的 d轻浮放荡3.回首一直萧瑟处古义:刚才今义:以来,一向古义:风吹雨落的声音今义:冷落,凄凉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古义:光景今义:a次序 b一个挨一个的5.指以往十五都与赵古义:从这里到那里今义:从前,过去6.未尝有坚明约束者古义:盟约今义:限制7.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8.不如因而厚遇之古义:趁此就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9.于是相如前进缶古义: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进步,思想进步10.位在廉颇之右古义:上今义:方位名词,跟“左”相对11.宣言曰古义:扬言今义:便是政府的公告1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的缘由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包括亲戚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常指外戚13.相如奉璧奏秦王古义:呈献,进献今义:演奏或取得成效14.传以示美人左右古义:嫔妃今义:美貌的女子15.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指出来给……看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看法16.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古义:敬重今义:严密,严格17.故臣复取璧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18.拜为上卿古义:授予官职今义:一种表敬意的礼节19.窃计欲亡走燕古义:跑今义:行20.王必无人古义:果真,假如今义:必定21.臣请完璧归赵古义:请你允许我今义:恳求你22.布衣之交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物23.即患秦年兵之来古义:忧患今义:祸害,灾难24.置币遗单于古义:财务,礼品今义:货币25.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26.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今义:a事业上的成果b完成27.如惠语以让单于古义:责怪今义:把便利或好处给别人28.虞常果引张胜古义:牵攀,招供今义:牵引,引导29.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押今义:a动词,两方面差不多b形容词,相宜,合适 c表程度高30.位列将古义:职位今义:位置,地位古义:居于今义:排列31.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a形容词,关系亲密 b动词,亲密地接近31.我丈人行也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32.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联系,因为这个,所以33.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无此词34.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指春秋战国时期或季节35.武等实在古义:的确还活着今义:a形容词,不虚假B副词,的确 c副词,其实36.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37.衡下车古义: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38.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谈举止适度得体今义:a形容词,不慌不忙,镇静淡定b时间或经济富裕39.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就职今义:a不行以 b不中用 c接近于死亡d不好 f表程度极深,不得了40.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实今义:周到细致41.振声激扬古义:嘹亮洪亮今义:激烈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42.上下肃然古义:敬畏恭顺今义:特别尊敬的样子4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象征,标记等44.中有都柱古义:大今义:多是,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45.是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文和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字体必修五《归去来兮辞》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战乱今义:常用来比方纠纷和乱子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育等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找寻、追寻等4、景翳翳以将入古义:日光今义:景色、光景5、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今义:常用于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成员6、悦亲戚之情话古义:知心话、心里话今义:一般指表示爱情的话7、恨晨光之熹微古义:缺憾今义:怨恨8、或命巾车古义:乘坐今义:生命9、将有事于西畴古义:耕种之事今义:事情10、窈窕以寻壑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今义:形容女子文雅而美妙《滕王阁序》1、穷且益坚古义:困厄,境况艰难今义:贫困2、一介书生古义:一个今义:常用语“介绍”、“介于”等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古义: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年为弱冠。
高中古诗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汇总
![高中古诗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a99537fa417866fb84a8ebb.png)
高中古诗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汇总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卑鄙——【今义】品性低劣。
【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不过——【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义】不超过。
3.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不必——【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4.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不好——【今义】坏。
【古义】不美丽。
好,容貌美。
5.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
【古义】刚刚一开始.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从而——【今义】表顺接的连词。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7.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处分——【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
【古义】处置、处理。
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伶官传序》)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
②(按规定)处理。
【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
9.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毛遂自荐》)地方——【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
②指非军事的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
③区域。
④部分。
【古义】地,土地;方,方圆。
10.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
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
【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非常——【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古义】意外事故.1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感激——【今义】因得到帮助而对人产生好感。
【古义】受感动而激奋。
13.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高中常见古今异义词语集锦
![高中常见古今异义词语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54c4a23a650e52ea551898ad.png)
高中常见古今异义词语集锦把握——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古义:手掌内。
例如: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
(《论贵粟疏》)奔驰——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
古义:快速赶到。
例如: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陈情表》)卑鄙——今义:品质恶劣。
古义:出身低微,为人粗野。
常用作谦词。
例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北面——今义:北边,北方。
古义:面朝北,指臣服。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便宜——今义:物品价格低。
古义:①有利和应该做的事。
例如: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史记·张释之列传》) ②方便。
例如:倒也便宜。
(《林黛玉进贾府》)不必——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
例如: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不避——今义:不躲开。
古义:不次于。
例如: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禹汤。
(《论贵粟疏》)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古义:不超过。
例如:①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
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
(《赤壁之战》) ②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好——今义:坏。
古义:不美。
例如: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不行——今义:①不可以;②不中用;③不好。
古义:①不前往,不去。
例如: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不能走路,不能行走。
例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陈情表》操持——今义:料理、筹划。
古义:拿着。
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族尽落。
(《苏武传》)草草——今义:草率,草莽。
古义:仓促。
例如:①然汝亦太草草。
(《柳毅传》)②元嘉草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猖狂——今义:狂妄而放肆。
古义:狂放不羁。
例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成立——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②(理论、意见等)有根据,站得住。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90例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90例](https://img.taocdn.com/s3/m/a582c0bc9ec3d5bbfc0a7404.png)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2、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高考文言文常考的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常考的古今异义词](https://img.taocdn.com/s3/m/2748c72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1.png)
高考文言文中常考的古今异义词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见机: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高中的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
![高中的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https://img.taocdn.com/s3/m/42a029b1be1e650e53ea9996.png)
高中文言文常有古今异义总结1.人:厚而人,尊而重士(古;百姓。
今:丈夫或老婆。
) 2.掌握:其物身宜藏,在于掌握(古:手掌内。
今:抓住成功的靠谱性)3.鄙俗:先帝不以臣鄙俗(古:地位低,浅。
今:言行不道德。
) 4.裸露:将士裸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古:在野外征。
今:露出来。
) 5.廉价:数上言廉价事(古:国家有益的。
今:略。
) 6.不用:弟子不用不如(古:不必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7.不避:今国内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禹(今:不于、不次于。
今:不开)8.不起:府五辟,十至,卧不起(古:不出来当官。
今:略。
) 9.不行:有立刘氏七者,太后臣⋯⋯宗道不行(古:不一样意,不可。
今:不可以够。
)10.不:不数仞而下(古:不超。
今:折)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古:面向北,投诚。
今:方向名之一。
) 12.城市:昨日入城市,来泪巾(古:城市里做。
今:略。
)13 建立:至于建立(古:成家立。
今:略)14.分:分适兄意,止敢自(古:安排理。
今:。
) /15.初一:初一交,操不利(古:一。
今:衣每个月的第一天。
) 16.冷静:然皆祖屈原之冷静辞令(古:言、行得体。
今:不慌不急。
) 17.从事: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古:部下官之一。
今:略。
)18.进而:吾进而之(古:跟从 (他 )而且⋯⋯。
今:表因果的。
)19.明:耳目明,四肢固(古:听力好、力好。
今:略。
)20.操劳:卧起操劳旄尽落(古:拿着。
今:料理筹备)21.:而牙(古:松。
今:度不定)22.独立:北方有佳丽,世而独立(古:独出心裁。
今:不依别人。
)23.地方:今地方千里(古:土地方。
今:略。
)24.怠慢:怠慢忘身,灾乃作(古:松弛、忽。
今:冷漠不情)25.频频:其存君国而欲频频之(古:恢复。
今:略。
)26.放心:孟子“求放心”,而并称曰“学之道”(古:放涣散的心。
今:略。
) 27.逢迎:新声,履相逢迎(古:迎接。
今:言行成心逢迎人的情意。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5300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4.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总结《劝学》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验。
今义:加入。
3、假舆马者。
古义:凭借,借助。
今义:与“真”相对。
4、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金子,黄金。
5、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木受绳则直古义:墨线。
今义:绳子,绳索。
8、蟹六跪而二螯古义:腿脚。
今义:跪下9、声非加疾也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
今义:疾病10、而致千里古义:达到今义:赠送,给予1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这里指藏身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用来……的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吾从而师之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4、无贵无贱古:不论;不分今:没有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风气、风尚今:道理6、句读之不知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7、圣人无常师古:永久的;固定的今:平常的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9、年十七,好古文古:秦汉的散文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10、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大多数人11、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了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赤壁赋》1、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事物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越过。
今义:欺辱,欺侮。
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辽阔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今义:儿子。
5、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1.驱牛相斗比胜负的游戏。
高中古今异义词汇编
![高中古今异义词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5e6d699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7.png)
高中古今异义词汇编4898602老师,您好.我想请您帮我归纳一下,高中文言文里常见的古今异义的词.谢谢.答:为你归纳供学习: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1.无古义:不能。
(否定能愿动词)例: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能今义:没有能力。
(“无”作否定动词,“能”作名词)2.东古义:东方道路上的。
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道今义:请客的主人。
例:略尽东道之谊。
3.行古义:出使的人。
例: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李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夫古义:那个人。
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5.爪古义:武士。
例: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牙今义:坏人的党羽。
6..于古义:①在这里。
(表地方)例: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
②在此,在这件事上。
(表事情)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③对此,对于这种情况。
(表问题)例: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④在这时,在那时;从此。
(表时间)例: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秋水》)/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过秦论》)是今义:承接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7.中古义:原野。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原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 丈古义:男子的统称,既可指成年男子,又可指小男孩。
例:丈夫二十不取 /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
夫今义:专指“妻子”的配偶。
《邹忌讽齐王纳谏》9.地古义:土地方圆。
例: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方今义:空间的一部分等。
10.左古义:指侍从。
例: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右今义:左和右两方面。
(方位名词)《触龙说赵太后》11.至古义:①甚至到。
例: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②到达,作Vt(至,到,作Vi.;于,到,作prep./“至于”接表地方的名词或表地方环境状况的形容词或接时间名词)。
例: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汇总(共145个)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汇总(共145个)](https://img.taocdn.com/s3/m/e918c43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6.png)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 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及父系亲属。
2. 丈夫[古义]①古时称成年男子。
②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③女子的配偶。
[例1]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谷梁传·文公十二年》(意思: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要佩戴冠作成年礼仪。
)[例2]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国语·越语上》(意思:生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猪。
)[今义]妻子的配偶。
3. 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今义]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
4. 师徒[古义]军队士兵。
[例]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勾践灭吴》(意思: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
)[今义]师傅与徒弟。
5. 所以[古义]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意思: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
《鸿门宴》(意思: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6. 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例]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意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今义]不管;不论。
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之一1.行李:古,,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夫人:古,,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3 师徒:古,,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左右:古,,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象人:古,,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1.东面:古,,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2.面目:古,,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3.至于:古, ,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5以致:古,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6山东:古,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
17非常:古,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8细说:古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9足下:古,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20幼稚:古,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21人事:古,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22扶老:古,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3怀抱:古,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4纵情:古,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25见机:古,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26猖狂:古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今,肆无忌惮。
27学者:古,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8从而:古,如“吾从而师之”;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29众人:古,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很多人。
30不必:古,如“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不需要。
31气候:古,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候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32经营:古,名词,如“韩魏之经营”;今,动词,计划或管理。
33可怜:古,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
34从事:古,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今,干某项事业。
35其实:古,如“自以为得其实”;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6方丈:古,,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
37往往:古,,如“墙往往而是”;今,相当于“每每”“常常”。
38颜色:古,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今,色彩。
39不行:古,,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不可以。
40成立:古,,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41洗马:古,,如“寻蒙国恩,除臣子洗马”;今,给马洗身。
42上报:古,,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向上级报告。
43告诉:古,,如“则告诉不许”;今,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44区区:古,,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今,数量少,不重要。
45辛苦:古,,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今,身心劳苦。
46侥幸:古,,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今,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
47成家:古,,如“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今,娶妻。
48少年:古,,如“吾与当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今,少年儿童。
49志气:古,,如“毛血日益衷,志气日益微”;今,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50强者:古,,如“少而强者不可保”;今,多指精神意志方面强的人。
51错置:古,,如“嘉木异石错置”;今,放错了地方。
52牢笼:古,,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今,关住鸟兽的东西。
53同归:古,,如“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今,一同回去。
54形容:古,,如“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动词,描述。
55风流:古,,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今,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56态度:古,,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今,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57风骚:古,,如“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今,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
58偏僻:古,,如“行为偏僻性乖张”;今,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
59落后:古,,如“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今,思想不进步。
60尴尬:古,,如“如今正是尴尬去处”;今,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61吹嘘:古,,如“那十一个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今,夸张地宣扬或编造优点、长处等。
62左右:古,如“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今,左边和右边。
63细作:古,,名词,如“孔明急唤细作问之”;今,小气,吝啬,形容词。
64轻易:古,,如“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今,毫不费力,轻而易举,形容词。
65理会:古,,名词,如“忽见高翔兵到,二人共说魏兵不知何处,正没理会,又不见王平兵到”;今,关心,在意,动词。
66约束:古,,如“同郎君远去,囊箧萧条,曾无约束”;今,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67萧条:古,,如“同郎君远去,囊箧萧条”;今,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68整顿:古,,如“暂往柳监生寓中整顿行装”;今,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69曲意:古,,如“十娘亦曲意抚慰”;今,违反自己的本心。
70同志:古,,如“郎君言及,足见同志耳”;今,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共同奋斗的人,或人们惯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
71方面:古,,如“尊大人位居方面,必严帷薄之意”;今,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72野马:古,,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今,野生动物的一种。
73果然:古,,如“适莽苍者,三而反,腹犹果然”;今,与事实相符。
74春秋:古,,如“蟪蛄不知春秋”;今,春天与秋天。
75羊角:古,,如“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今,羊的触角。
76虽然:古,,如“虽然,犹有未树也”;今,连词。
77无功:古,,如“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没有功劳。
78部署:古,,如“分曹部署,竞以新艳相角”;今,安排,布置。
79作案:古,,如“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今,进行犯罪活动。
80舅姑:古,,如“既而将诉于舅姑”;今,舅舅和姑姑。
81流涕:古,,如“言讫,嘘唏流涕”;今,流鼻涕。
82通达:古,,如“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今,通行无阻。
83珍重:古,,如“负载珍重,不复言矣”;今,爱惜。
84失意:古,,如“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今,不得志。
85谴责:古,,如“前所谴责,因而获免”;今,斥责,责备。
86县官:古,,如“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今,县里的最高行政长官。
87无道:古,,如“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今,暴虐,没有德政。
88无伤:古,,如“无伤也,是乃仁术”;今,没有受到伤害。
89妻子:古,,如“兄弟妻子离散”;今,只指妻子,不指儿女。
90布衣:古,,如“布衣之交”;今,棉布作的衣服。
91中国:,如“莅中国而抚四夷”;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92意气:古,,如“意气勤勤恳恳”;今,志趣和性格。
93勤勤恳恳:古,,如“意气勤勤恳恳”;今,勤劳而踏实。
94寒心:古,如“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今,失望而痛心。
95变色:古,,如“同子参乘,袁丝变色”;今,变了颜色。
96苟合:古,,如“苟合取容”;今,不正当的结合。
97殷勤:古,,如“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今,热情而周到。
98亲近:古,,如“左右亲近不为一言”;今,亲密而周到。
99尘埃:古,,如“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今,尘土。
100卑鄙:古,,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品德低下。
101便宜:古,,如“可以便宜从事”;价格低廉。
102不过:古,,如“从此道之吾军不过二十里”;今,表转折的关联词。
103多谢:古,,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今,很感谢。
104反而:古,,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今,连词,跟上文意思相反。
105反复:古,,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今,多次重复。
106逢迎:古,如“蹑履相逢迎”;今,奉承,拍马。
107感激:古,,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今,深深的感谢。
108故事:古,,如“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今,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109诡辩:古,,如“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今,无理狡辩。
110交通:古,,如“叶叶相交通”;今,运输业总称。
111结束:古,,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今,完结。
112具体:古,,如“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今,不抽象的。
113绝境:古,,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走投无路之处。
114开张:古,,如“诚宜开张圣听”;今,开业。
115可以:古,,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今,能够。
116烈士:古,,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为正义牺牲的人。
117平方:古,,如“石苍黑色,多平方”;今,相同数的乘积。
118亲戚:古,,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今,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的成员。
119穷困:古,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今,贫穷困苦。
120人情:古,,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今,情面,送礼。
121身体:古,,如“身体力行”;今,躯体。
122首领:古,,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今,集团领导人。
123私心:古,,如“恨私心有所不尽”;今,自私的心理。
124私人:古,,如“以在忠臣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今,个人和个人之间的。
125无论:古,,如“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条件连词。
126牺牲:古,,如“牺牲玉帛,弗敢专也”;今,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
127响应:古,,如“天下云集响应”;今,用言语行动来表示赞同、支持某倡议、口号等。
128向前:古,,如“凄凄不似向前声”;今,向前方。
129行为:古,,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130宣言:古,,如“(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今,宣告,声明。
131以便:古,以便带来便利,如“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132以往:古,,如“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今,过去。
133以为:古,,如“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今,认为。
134因而:古,,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今,表结果连词。
135于是:古,,如“不能进于是”;今,表承接。
136约束:古,,如“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今,限制。
137指示:古,,如“璧有瑕,请指示王”;今,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138智力:古,,如“可谓智力孤危”;今,指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