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活动 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64180e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5.png)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一、概述形式美法则,作为艺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通过运用某些特定的规律和原则,使画面呈现出美的视觉效果。
这些规律和原则,不仅在绘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涉及到建筑、设计、摄影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探讨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形式美法则的主要内容1.对称与平衡对称,是指画面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在形态、大小、色彩等方面均保持一致或近似一致。
平衡,则是指画面各部分在视觉上达到稳定的状态,即使各部分在形态、大小、色彩等方面存在差异,也能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安排,使画面整体呈现出和谐的效果。
2.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画面中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变化。
这种变化能够引发观者的视觉体验,使画面更具动态感和活力。
韵律,则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相互呼应、彼此协调的关系,使画面整体呈现出流畅、连贯的效果。
3.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变化,通过对比可以突出重点、增强视觉冲击力。
调和,则是指将画面中的对比元素进行协调统一,使画面整体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效果。
对比与调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合理运用对比与调和原则能够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4.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则是指画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
合理运用比例与尺度原则能够使画面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视觉舒适。
例如在建筑和产品设计等领域中,恰当的比例和尺度对于保证作品的美感和功能性至关重要。
三、形式美法则的应用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以绘画为例,在构图中合理运用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等原则,能够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美感的画面效果。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绘画,同样也适用于摄影、设计等领域。
例如在摄影中,摄影师可以通过运用形式美法则来选取角度、光线和构图方式等,以拍摄出具有美感的照片。
形式美八大法则范文
![形式美八大法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56ab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2.png)
形式美八大法则范文形式美是指事物的外在形式和结构的美,是以审美的眼光对事物的整体外观进行评价和美化的一种观念。
在各个领域都存在形式美的规律,下面将介绍形式美的八大法则。
1.对称法则:对称是指事物各个部分在其中一中心点或轴线两侧相互呼应、平衡的关系。
对称法则要求事物的各个部分在形状、大小、位置上相对称衡,给人以安定、和谐的感觉。
2.剧烈对比法则:剧烈对比是指在形式美中使用截然不同的事物来制造对比效果,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剧烈对比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3.曲线法则:曲线是指在平面或空间中呈现弯曲形态的线条。
曲线能够给人一种柔和、流动的感觉,使事物显得更加动感和有生命力。
4.重复法则:重复是指在设计中多次使用相同的元素,或者是以相似的形式或图案来规律地排列。
重复能够给人一种有序、统一的感觉,增强事物的一致性和整体效果。
5.律动法则:律动是指事物形式中的有节奏、有韵律的变化。
律动能够给人一种动感和活力,使事物显得生动有趣。
6.明暗法则:明暗对比是指在设计中使用明亮和暗淡的色调或明暗对比的元素。
明暗对比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增加事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7.简约法则:简约是指在设计中去除冗余的元素,追求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的效果。
简约能够使事物显得干净利落、整洁大方,给人以舒适和清晰的感觉。
8.平衡法则:平衡是指事物在形态上的均衡和协调。
平衡法则要求事物的各个部分在形状、大小、构造上相对平衡,使整体显得稳定、和谐。
以上是形式美的八大法则,每个法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风格,灵活运用这些法则,以达到美化和提升事物形式的目的。
形式美不仅存在于艺术品和设计作品中,也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建筑、服装、家居等。
通过了解和运用这些形式美的法则,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创造美的事物,提升生活的品质。
八年级美术上册《形式美感》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美术上册《形式美感》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f4644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c.png)
3.拍摄一组生活中的形式美感照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发现并记录下身边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以照片形式呈现,并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3.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难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二)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本章节的教学设想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形式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组织课堂展示、评价和反思,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提高审美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2.培养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3.增强自信心,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八年级美术上册《形式美感》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形式美感》的教学中,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形式美感的基本概念,包括形状、线条、色彩、质感等视觉元素,并能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作。
2.熟悉各种绘画、手工等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形式美感的原理进行创作,提高艺术表现力。
3.学会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感,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评价水平。
八年级活动 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八年级活动 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96a7276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78.png)
八年级活动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活动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课属于“形象直观的表现与沟通语言”单元中的“争论与讨论”、“评价与总结”两个活动的综合内容。
依据教材中的这两个活动内容,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主要从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两方面进行了拓展与变化。
为了能使同学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与前一活动课保持连贯性,“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在本课学习中是前一活动课学问点的连续,重点学习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为了使同学能够在短时间内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主要在“变化统一、比例、对称、均衡、节奏与韵律”六个方面引领同学进行争论与讨论。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同学了解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2.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让同学能够正确地运用形式美法则评析绘画作品。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在体验与感悟绘画作品沟通语言的同时,培育同学的审美素养,促进同学审美观的进展。
教学重点绘画作品中形式美的规律熟悉与运用。
教学难点运用形式美的相关学问,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说明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绘画的语言,了解了不同的风格的绘画作品。
了解了自达·芬奇开头,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艺术家“通过讨论光线揭示形式的方式,通过进展并运用直线透视法来获得景深幻觉的规章,通过讨论人体解剖,艺术家给他们的作品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感。
”他们的艺术作品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绘画的总体风格上,姿态华丽、高雅、雄伟、和谐,写实技术娴熟,形成了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的画风。
区分与古典画风的印象派画家们,用光与色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擅长表现阳光和颜色。
他们对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特别敏感,注意颜色的表现,画家运用分色技术,将颜色合理组合,使画面变得明快绚丽。
印象派画家不再因袭传统的画法,他们的作品则替我们诠释了光色的功用。
初中八年级美术教学--- 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课件
![初中八年级美术教学--- 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b8b48f650e52ea5418988c.png)
活动二 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感受单个音符只有按照不同的旋律和
节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段美 妙的乐曲。
美的一种范畴。既指客观事物和
目的性的外观形式,亦指由人工按照 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结构形式。
︰
︰
塞尚<<玩牌者>>
在人物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画对称 均衡
节奏 韵律 变化与统一
评析一幅你喜欢的绘画作品
v
v
v
v
松枝与荔枝在哪些方面形成了对比? 这一对比是否使画面达到了平衡?
是指动势或 气韵的有秩 序的反复, 在和谐、统 一中包含着 更富变化的 反复。
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元素,找一找画面安排上的 特点?
《最后的晚餐》中,十二个门徒的姿态和 表情均不相同,极富变化,然而画家把他 们三人一组地分置于耶稣两边,使处于明 亮背景前的耶稣对统一画面发挥统摄作用, 室内建筑的透视线又进一步加强了他的中 心地位和形式上整体统一的视觉效果。
在《玩牌者》中相对而坐的两个侧面形象,一左一右将画 面占满。一只酒瓶置于桌子中间,一束高光强化了其圆柱 形的体积感。这酒瓶正好是整幅画的中轴线,把全画分成 对称的两个部分,从而更加突出了牌桌上两个对手的面对 面的角逐。两个人物手臂的形状从酒瓶向两边延展,形成 一个“W”形,并分别与两个垂直的身躯相连。这一对称 的构图看起来是那样的稳定、单纯和朴素。
形式美法则及例子
![形式美法则及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101b5c5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8.png)
形式美法则及例子形式美法则是指在设计、艺术、文学等领域中,通过一定的规则和原则来创造出具有美感的作品。
下面是关于形式美法则的十个例子。
1. 对称性:对称性是指作品中元素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平衡和一致。
例如,古代建筑中的对称门廊和对称花坛,以及艺术品中的左右对称的人物形象。
2. 金字塔原则:金字塔原则是指在设计中使用逐渐减少的大小和数量来创造出稳定和有序的结构。
例如,建筑中的塔楼和雕塑中的金字塔形状。
3. 比例:比例是指作品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和数量的关系。
例如,绘画中人物的比例要符合现实,建筑中的柱子高度要符合整体比例。
4.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指在作品中使用不同颜色的元素来创造出和谐的视觉效果。
例如,绘画中使用相邻色或互补色来增加色彩的对比度,设计中使用冷暖色调的搭配来表达不同的情绪。
5. 节奏:节奏是指作品中元素的有序排列和重复出现,以创造出动态和韵律感。
例如,音乐中的节拍和重复的旋律,建筑中的重复的柱子和窗户。
6. 纹理:纹理是指作品中表面的质感和纹理的感觉。
例如,绘画中使用不同笔触和颜料的厚度来表现不同的纹理,建筑中使用不同材料的纹理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7. 空间:空间是指作品中元素之间的位置和距离的关系。
例如,绘画中使用近大远小的原理来表现远近的距离,建筑中使用不同层次的空间来创造出深度感。
8. 对比:对比是指作品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例如,绘画中使用明暗对比来强调形状和轮廓,设计中使用粗细对比来突出重点。
9. 协调:协调是指作品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和谐和一致。
例如,绘画中使用相同的色彩和线条来创造出整体的和谐感,建筑中使用相同的材料和风格来增加整体的统一性。
10. 运动:运动是指作品中元素的动态和流动感。
例如,绘画中使用斜线和曲线来表达运动的轨迹,设计中使用动态的形状和布局来创造出流畅的视觉效果。
以上是关于形式美法则的十个例子。
形式美法则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运用这些法则可以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吸引力的作品。
简述形式美的法则表现形态
![简述形式美的法则表现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4c5274d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a.png)
简述形式美的法则表现形态形式美的法则是指在艺术和设计中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和和谐感的一系列原则和准则。
这些法则可被应用于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建筑、摄影以及平面设计等。
其中,一些常见的形式美的法则如下:1. 对称性:对称性是指在作品中通过相对称的元素创造一种平衡感。
这可以是水平、垂直或径向对称,通过重复和镜像的方式来呈现。
对称性能够给人一种稳定和有序的感觉。
2. 不规则性:不规则性是指在作品中通过不对称的元素创造出一种动态和生动的效果。
不规则性能够给人一种活力和创新的感觉,打破了传统的对称性和平衡。
3. 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在作品中通过重复相同或相似的元素来创造出一种统一和节奏感。
重复性能够给人一种连贯和协调的感觉,增强整体的视觉效果。
4. 对比性:对比性是指在作品中通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对比来创造强烈的视觉冲突和差异。
对比性能够给人一种强烈和引人注目的感觉,突出了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5. 比例与尺度:比例与尺度是指在作品中通过不同元素的大小和比例来创造出一种平衡和协调的感觉。
合适的比例和尺度能够使作品看起来更加自然和舒适。
6. 色彩运用:色彩运用是指在作品中通过色彩的选择和组合来创造出一种丰富和和谐的视觉效果。
色彩能够给人一种情绪和感觉,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和氛围。
总的来说,形式美的法则是一种创作和表现形态的指导原则,通过运用这些法则,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创造出美感和和谐感强烈的作品,给观者带来愉悦和享受。
这些法则不仅适用于艺术和设计领域,也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室内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
形式美的法则是一种普适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欣赏美的本质。
活动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教学设计
![活动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362df951e79b89680226a5.png)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绘画的语言,了解了不同的风格的绘画作品。了解了自达·芬奇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艺术家 “通过研究光线揭示形式的方式,通过发展并运用直线透视法来获得景深幻觉的规则,通过研究人体解剖,艺术家给他们的作品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感。”他们的艺术作品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绘画的总体风格上,姿势华丽、典雅、宏伟、和谐,写实技术娴熟,形成了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的画风。区别与古典画风的印象派画家们,用光与色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擅长表现阳光和色彩。他们对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现,画家运用分色技术,将色彩合理组合,使画面变得明快绚丽。印象派画家不再因袭传统的画法,他们的作品则替我们诠释了光色的功用。在色彩的表现里,印象派画家完美地表现了一种抒情风格,他们很好地运用了绘画语言,给作品注入了抒情性外表美。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绘画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及其表现形式。
在《玩牌者》中相对而坐的两个侧面形象,一左一右将画面占满。一只酒瓶置于桌子中间,一束高光强化了其圆柱形的体积感。这酒瓶正好是整幅画的中轴线,把全画分成对称的两个部分,从而更加突出了牌桌上两个对手的面对面的角逐。两个人物手臂的形状从酒瓶向两边延展,形成一个“W”形,并分别与两个垂直的身躯相连。这一对称的构图看起来是那样的稳定、单纯和朴素。
作品分析:潘天寿的《松枝荔枝》
提问:松枝与荔枝在哪些方面形成了对比?这一对比是否使画面达到了平衡?
节奏:在绘画中,运用形、色、
线等反复对比呼应。
作品分析: 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
听音乐感受爵士乐的节奏,分析作品中的节奏元素。
韵律:是指动势或气韵的有秩序的
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5e6710996294dd88d1d26b23.png)
美的一种范畴。既指客观事物和目的性的外观形式,亦指由人工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结构形式。
(3)形式美法则:如比例、均衡、对称、对比、节奏、和谐、多样统一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多样统一。
比例:造型各部分间的尺寸关系。
部分与整体之间,整体的纵向与横向之间等都存在着尺寸数量间的变化,适度的变化可以产生美感,例如“黄金比例”就是比较典型的。
在《玩牌者》中相对而坐的两个侧面形象,一左一右将画面占满。一只酒瓶置于桌子中间,一束高光强化了其圆柱形的体积感。这酒瓶正好是整幅画的中轴线,把全画分成对称的两个部分,从而更加突出了牌桌上两个对手的面对面的角逐。两个人物手臂的形状从酒瓶向两边延展,形成一个“W”形,并分别与两个垂直的身躯相连。这一对称的构图看起来是那样的稳定、单纯和朴素。
的平衡感。
有两种平衡形式:对称平衡与不对称平衡。对称与均衡是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对称能产生均衡,而均衡中又包括着对称的因素在内。
作品分析:潘天寿的《松这一对比是否使画面达到了平衡?
节奏:在绘画中,运用形、色、
线等反复对比呼应。
作品分析: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
提问: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元素,找一找画面安排上的特点?
利用形式美法则对绘画作品中的艺术语言进行赏析。
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及时地总结才能更好地把它运用于我们的生活。
欣赏、分析作品。
听音乐,谈感受。
以组为单位讨论分析作品在画面形式安排上的特点。
《自由领导人民》以典型的金字塔式构图为主,代表自由的女神和一些重要的人物被安排在横竖黄金分割线的位置,起到了稳定画面,突出主题的作用。
作品分析: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
提问:分析作品中线条的变化的规律。
美术形式美法则
![美术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bd34f66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a.png)
美术形式美法则美法则是美术创作中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它指导着艺术家在作品中的构图、色彩、形态等方面的把握。
美法则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艺术性。
在构图方面,美法则要求艺术家在作品中合理地安排元素的位置和比例。
艺术家可以运用对称、平衡、重复等构图技巧,使作品呈现出稳定、和谐的视觉效果。
同时,艺术家也可以运用对比、错落等手法,创造出张力和变化,使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和艺术性。
在色彩运用方面,美法则要求艺术家在作品中运用色彩的对比、搭配和层次感。
色彩的对比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作品更加生动鲜明。
色彩的搭配要求艺术家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选择相应的色彩组合,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色彩的层次感可以使作品呈现出深度和立体感,增加视觉上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在形态表现方面,美法则要求艺术家在作品中运用线条、形状和质感等元素,创造出独特的形态和表现方式。
线条的运用可以表达出作品的动感和节奏感,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形状的运用可以表达出作品的结构和形象,使作品更具有立体感和形态美。
质感的运用可以使作品呈现出真实感和触感,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美法则还要求艺术家在作品中注重整体效果和细节处理。
整体效果要求艺术家在作品的整体构图和色彩运用上,使作品呈现出统一、协调的视觉效果。
细节处理要求艺术家在作品中注重细节的刻画和处理,使作品更加精致和细腻。
美法则是美术创作中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它指导着艺术家在作品中的构图、色彩、形态等方面的把握。
艺术家通过运用美法则,可以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艺术性,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艺术家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
美法则的运用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艺术家的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给观众带来更多的美的享受和思考。
形式美及其法则 美术课件
![形式美及其法则 美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052909a98271fe910ef974.png)
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局部) 五代 顾闳中
简要分析韩熙载夜宴图
画中人物的生份、年龄各异,身姿皆不相同,布局有疏有密(属 多样变化),然神情都在“听琴”(统一于听琴的情节)。
该画强调人物
与背景的整体对比,
即弱化背景中物象
的对比和人物的衣
服对比,而使穿着
重颜色衣服的人物
凸显。人物白皙的
面部在重色衣冒、
头发的对比衬托下
更闲突出。
无名女郎(油画)1883 克拉姆斯柯依(俄国)
(3)节奏
节奏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音响和节拍的变化, 运动中有秩序的连续动作的重复,美术创作对形状、线条、色彩、明 暗等元素有条理的反复、交替或排列,产生动态的连续性。
雪原曲(日本画)1963 东山魁夷
在起伏的雪原上,衫树横向布局,如同五线谱中的音符,构成一曲富 有节奏变化的美妙旋律。
(4)对称
对称是指形象的点、线、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如人体、昆虫、飞机等的外形都是对称的。美术创作中对称的应具有 稳定、端庄的效果。对称是平衡的最好体现。
(5)均衡舒适
统一多样
简要分析《夯歌》和《八女投江》图是怎样达到多样统一的。
夯歌(油画)1957——1962 王文彬
八女投江(油画)1957 王盛烈
(2)对比
对比又称对照,美术学上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在 一起,随然使人有鲜明的强烈的感觉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 它能使主题更加鲜明,视觉更加活跃。
均衡指在布局上量相同而行不同,整体给人平衡的感觉。如绘画作品的 上与下、左与右取得面积、色彩、重量上的大体平衡,产生和谐感。
(6)单纯多一
单纯多一是指符合造型需要的概括、简约和整齐一律性。多用于建筑的 廊、窗、栏杆,花边纹样及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要做到单纯齐一九得 注意概括、简化、整齐、有序等,它给人以简洁的秩序美。
形式美法则举例说明
![形式美法则举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c7f90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b.png)
形式美法则举例说明形式美是指在艺术作品中,通过形式的安排和组合来达到美的效果。
形式美法则是指在创作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来构建作品的形式,以达到美的效果。
在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形式美法则被广泛应用,下面以绘画为例,来说明形式美法则的具体应用。
首先,构图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构图能够使整幅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在构图时,可以运用黄金分割法则,将画面分割成较为对称的比例,使画面更加平衡。
同时,要注意画面的层次和节奏感,通过前后景的安排和大小关系的处理,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其次,色彩运用也是形式美法则中的重要部分。
色彩的搭配要考虑到色彩的明暗对比、冷暖对比以及色彩的协调性。
在画面中,可以通过对比色的运用来增加画面的张力和视觉效果,同时要注意色彩的层次感和过渡效果,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再者,线条和形状的运用也是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内容。
线条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动感和节奏感,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形状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通过各种形状的组合和排列来构建画面的结构和空间感。
此外,光影的处理也是形式美法则中的关键部分。
光影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有立体感和真实感,通过光影的处理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形态。
同时要注意光影的角度和强弱,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最后,细节的处理也是形式美法则中的重要环节。
在作品中,细节的处理可以使整个画面更加精致和丰富,通过对细节的处理来表现作品的细腻和深度。
同时要注意细节的处理要符合整体的风格和主题,不要过分突出或者忽视。
综上所述,形式美法则在绘画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构图、色彩、线条、形状、光影和细节的处理,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立体逼真。
形式美法则不仅适用于绘画领域,也适用于其他艺术领域,如雕塑、建筑等。
只有在遵循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艺术作品才能达到更高的美学境界。
形式美法则比例与尺度
![形式美法则比例与尺度](https://img.taocdn.com/s3/m/2a90fb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b.png)
形式美法则比例与尺度形式美是指在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家对形式、结构、比例和尺度的精确把握和运用,使作品达到一种和谐、整体美的效果。
形式美法则中的比例与尺度是指在艺术作品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长度和位置的关系,以及整体作品与周围环境的比例和尺度关系。
在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比例与尺度的准确运用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使作品更加和谐、美观、引人注目。
在绘画中,比例与尺度的准确运用是绘画艺术的基本功之一。
艺术家需要通过对人物、静物、风景等各种对象的观察和把握,准确地表现出它们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关系。
在人物画中,艺术家需要准确把握人物各个部位的比例和尺度,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生动。
在静物画中,艺术家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描绘,使静物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关系更加准确,从而达到一种和谐、整体美的效果。
在风景画中,艺术家需要通过对远近、高低、大小比例的把握,使整个画面更加立体、有层次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雕塑艺术中,比例与尺度的准确运用同样至关重要。
雕塑家需要通过对人体、动物、植物等各种对象的深入观察和把握,准确地表现出它们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关系。
在人体雕塑中,雕塑家需要准确把握人体各个部位的比例和尺度,使人体形象更加真实、生动。
在动物雕塑中,雕塑家需要通过对动物的特征和姿态的把握,使动物形象更加生动、有神。
在植物雕塑中,雕塑家需要通过对植物的形态和结构的描绘,使植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建筑艺术中,比例与尺度的准确运用更是至关重要。
建筑师需要通过对建筑空间、结构、比例和尺度的精确把握和运用,使建筑作品更加和谐、美观、实用。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建筑师需要通过对空间大小、高低、长短的把握,使建筑空间更加舒适、宜居。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师需要通过对结构的稳固性、美观性和实用性的考量,使建筑结构更加牢固、美观、实用。
在建筑比例和尺度设计中,建筑师需要通过对建筑整体与周围环境的比例和尺度关系的把握,使建筑作品更加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形式美的六大法则
![形式美的六大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9ab977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5.png)
形式美的六大法则形式美是一种艺术研究领域,主要关注对象的外观和形状,以及如何使它们具有视觉上的美感。
形式美是一种客观而主观的概念,它涉及到对比、平衡、对称、重复、比例和层次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形式美的六大法则。
1. 对比(Contrast)对比是形式美中最常用的法则之一、通过创造不同的元素,比如形状、大小、颜色、纹理、线条等之间的差异,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力。
对比可以是极端的,也可以是微妙的,但它总是使事物更具吸引力和有趣。
2. 平衡(Balance)平衡是指在图形或物体中达到稳定感和视觉平衡的一种方法。
平衡可以通过对称或不对称的方式来实现。
对称平衡指的是在一个轴线上将元素相等地分配。
不对称平衡则是通过在图形的一个侧边上放置较大、较重的元素来实现平衡。
平衡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图像,并给他们一种感觉,作品是有组织的和稳定的。
3. 对称(Symmetry)对称是指平衡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通过在图像或物体的两侧对称地放置相同的元素来实现。
对称可以是完美对称,其中所有元素都完全相同,或者可以是轴对称,其中元素在图像的中心线上镜像对称。
对称可以给人一种稳定、和谐和完美的感觉。
4. 重复(Repetition)重复是指在图形或物体中重复使用相同的元素,如颜色、形状、纹理、线条等。
重复可以帮助建立一种统一感和一致性,并创造出一种视觉的韵律感。
重复还可以用来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兴趣,因为它在视觉上产生一种预测性和重复性。
5. 比例(Proportion)比例是指元素之间的大小和比例关系。
正确的比例可以创造出一种和谐和统一感,使视觉呈现出一种舒适和平衡的感觉。
比例也可以用来强调一些元素,或者用来创建一种视觉上的吸引力。
6. 层次(Hierarchy)层次是指通过使用不同的元素大小、颜色、形状等来创造出一个有层次感的图像或物体。
层次可以帮助观众理解和解读图像,因为它们可以指示哪些元素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
![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https://img.taocdn.com/s3/m/c819295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7.png)
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在外表上的美感,它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形式结构、色彩、线条、比例等方面的美感。
在艺术创作中,对称与均衡是形式美的重要法则,它们能够使作品更加和谐、美观,给人以愉悦的视觉感受。
对称是指在空间上,物体的两侧或多侧对称排列,形成一种镜像的关系。
在艺术作品中,对称常常被用来表现稳定、平衡、整齐的美感。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对称的立面和平面布局能够给人以庄重、稳重的感觉;在绘画中,对称的构图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对称不仅存在于静态的艺术作品中,也可以在动态的表现形式中得到体现,例如舞蹈中舞者的动作、音乐中旋律的编排等都可以通过对称的手法来营造美感。
而均衡则是指在艺术作品中各个元素的分布、比例、色彩等方面的平衡。
艺术作品的均衡不仅仅是指形式上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平衡,即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情感在各个方面的平衡。
在绘画中,色彩的均衡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在音乐中,旋律和节奏的均衡能够使乐曲更加动人。
均衡的艺术作品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在欣赏时感到愉悦、舒适。
对称与均衡是形式美的重要法则,它们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对称的立面和平面布局能够使建筑更加庄重、稳重;在雕塑中,对称的造型能够使作品更加美观、动人;在舞蹈中,舞者的动作和姿势的对称排列能够使舞蹈更加优美、动人。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均衡也是同样重要的,它能够使作品更加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对称与均衡是形式美的重要法则,它们能够使艺术作品更加和谐、美观,给人以愉悦的视觉感受。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常常运用对称与均衡的手法来营造形式美,使作品更加动人、令人难忘。
形式美的追求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对称与均衡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也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因此,对称与均衡作为形式美的重要法则,值得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加以重视和运用。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PPT(完整版)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6ca4561a37f111f1855bf5.png)
• 作品欣赏 《最后的晚餐》,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有人物1600多人,比四大名著 中任何一部出现的人物都多(三国也才1200人);
2对比与和谐
• 因素:大小,曲直,方向, 黑白,明暗,色调,疏密, 虚实,开合
作品:林风眠的《静物》,
潘天寿的《水仙》 《映日》
黑与白 疏与密 明与暗 方与圆
作品:希腊雕刻《持矛者》,古希腊建筑《帕特农神庙》
作品:希腊雕刻《持矛者》,古希腊建筑《帕特农神庙》
作品《巴黎圣母院》法国 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作品:林风眠的《静物》,
潘天寿的《水仙》 《映日》
这幅画中运用了哪些对比的因素?
形式美是指美术语言的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组合,也就是符合美的规律与符合审美需要目的的作品外部形式结构。
内涵:一事物既丰富多彩 又富有变化,但还要统一于同一个中心形物1600多人,比四大名著中任何一部出现的人物都多(三国也才1200人);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美术作品的形式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
作品:马蒂斯的《蓝衣妇女》,《有天竺葵的静物》
作品:林风眠的《静物》,
潘天寿的《水仙》 《映日》
黑与白 疏与密 明与暗 方与圆
等形,等量 给人以稳定统一的美感
作品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
作品:希腊雕刻《持矛者》,古希腊建筑《帕特农神庙》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形式美是指美术语言的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组合,也就是符合美的规律与符合审美需要目的的作品外部形式结构。
作品:林风眠的《静物》,
潘天寿的《水仙》 《映日》
内涵:一事物既丰富多彩 又富有变化,但还要统一于同一个中心形象或主体
辽海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7课 形式美感(四)
![辽海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7课 形式美感(四)](https://img.taocdn.com/s3/m/185653b3a32d7375a41780f8.png)
• 节奏与韵律的概念来自于音乐,是体现形 式美的一种形式,有节奏的变化才有韵律 之美。
• 三、节奏与韵律
• 音乐是流动的绘画,绘画是凝固的音乐,这两种艺术像姊 妹一样有很深的亲缘关系,她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 互借鉴。
• 节奏本为音乐术语,ຫໍສະໝຸດ 音乐运动过程中的节拍有序地长短 变化。 节奏在造型领域中则指构成因素中大于小、曲与 直、虚与实、长与短、多与少等有秩序的重复变化。
形式美感(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眼球的舞蹈
• “节奏”,在画面中的一般表现为跳跃式的形态转化。是 图形在二维空间里做有秩序的运动。
• “韵律”则是起伏连绵的节奏。
艺术家的创作,通过节奏与韵律编织成美 好的画面,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节奏与韵律在影片中的表现 ➢节奏与韵律在摄影中的表现 ➢节奏与韵律在建筑中的表现 ➢节奏与韵律在绘画中的表现
• 韵律一词来源于诗歌,指音的抑、扬、顿、挫有规律地组 合。在造型艺术中,韵律指构成要素或单位,呈现有规律 地反复重复和周期反复。
• 节奏的表现要有条理,韵律要注重变化的丰富性。
• 比如情节安排一个妻子半夜十二点在睡觉,突然 停电了,家里面一片漆黑,此时有人闯入了房屋, 从门口走进客厅,再走上楼梯,进入卧室,分别 经过三个不同的空间,此时不仅仅是脚步声音远 近的不同,还包括推开房门,门发出”咯吱咯吱 “的声音,走上楼梯,木板发出的声音,还有走 在瓷砖地板上发出的声音,每个空间大小不一, 地面也不同。砖地、地板,门,那么这个闯入者 的脚步声就不仅限于远近的节奏变化,而且还有 空间声场、地面的不同材料的响声等组成一个十 分复杂的带威胁性的crescendo(渐强),这就形 成了声音节奏。
• 大千世界,变幻无穷,运动不止,隐含着或显现着各式各样的节奏。 • 大自然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的交替,海水潮汐的涨落, • 植物生长,动物的的奔跑等等),人物情感的波动(如心理、生理、 • 情绪、感情等等),都各有其独特的节奏。可以说节奏存在于正常生
人美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美术:中国画的形式美
![人美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美术:中国画的形式美](https://img.taocdn.com/s3/m/cb07839b6294dd88d1d26b41.png)
二、中国画的形式美
1.形神之美
“形”的目的是为了“神”,“神” 的基础是“形”。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 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
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 表现任何形象, 形似仅仅是手段, 神 似才是目的。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 神”。
1.形神之美
观察描述 画面中的五个 女子在做什么? 她们的形象、 服饰、线条美 在何处?
一水菰蒲绿 半天云雨青 张大千
泼墨泼彩,如梦如幻
3.色彩之美
浓墨重彩 艳而不俗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现代 李可染
二、中国画的形式美
诗
4.形制美 书
画家在画作上题诗、
用印,使得传统文化中的
诗、书、画、印融于一体,
画
体现书画家文人情怀和艺
术造诣,凸显中国画的文
化品位。
印
灯鼠图 齐白石
4.形制美
天杆
天头 惊燕
虾 齐白石
齐白石画的虾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同时又 使人感受到苍劲的用笔和润泽多变的墨色形成 的中国画特有的笔墨之美。
李 白 行 吟 图 局 部
簪 花 仕 女 图 局 部
宋 代
唐 代
梁 楷
周 昉
线条粗细变化丰富
线如游丝工整细腻
这两幅都是人物画,风格有何不同?你发 现绘画中用的线条有怎样的变化?
二、中国画的形式美
二、中国画的形式美
中国画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哪四个方面?
1.形象美
2.笔墨美
3.色彩美
4.形制美
三、 学习建议
1. 用已学过的中国画表现方法,试 作一 折扇或团扇,并加盖或 添画印章。
2. 简述欣赏中国画的心得体会。
诗塘
中国画的装裱形式 众多,经装裱后的作品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https://img.taocdn.com/s3/m/bcc7ff11c5da50e2524d7fa4.png)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
作为视觉艺术、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的美术,总是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如线条、色彩、空间、构图和材质等形式要素及其组合关系构成的形式美作用于人的感观,使人们透过艺术作品的形式认识其内容,获得审美的感受。
如果说美术创作过程是从内容到形式,那么美术鉴赏则是一个逆向过程,即从形式到内容,前者的终点成为后者的起点。
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代和生活内容的变化,美术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在继承、借鉴旧有形式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艺术形式。
那么,什么是作品的形式呢?形式,是指构成事物诸要素的结构和显现方式。
“形”即称“原形”,包括原始形、自然形;“式”指“法式”、“法则”。
“形”是自然的,“式”是人为的。
“形式”是指将自然形态经过人为加工而成为一种新的美的形式。
作为内容存在方式的形式,包含两方面的联系,首先是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和排列方式,称为内形式,它是尚在美术家头脑中的反映形式、精神形式。
其次是与内部结构相关联的外部表现形态,即呈现于感觉形象的外观,称为外形式。
内形式直接体现事物内在要素的构成关系,因而与事物的内容紧密相关。
事物的外在形式具有独立审美价值,而形式美则是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
内形式与外形式好比建筑物的结构与造型,建筑物的内部结构根据设计要求,可采用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这是它的内形式;建筑物的外观造型、细部装饰、门窗柱及色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这是它的外形式。
事物的外形式美,总是诱发人们去欣赏它。
形式美具有抽象性,因而具有某种朦胧的审美意味。
原始图案,如鱼、蛙、虫等,经历了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的转变过程,人们从图案上点线面的组合关系及几何纹样的变化中很难看出有什么明确的社会内容,获得的仅是审美意味。
现代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用“有意味的形式”来解释图案的形式美是有一定道理的。
美术人美八年级上册中国画的形式美《中国画的形式美》PPT
![美术人美八年级上册中国画的形式美《中国画的形式美》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f968d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e.png)
形象之美
“形”的目的是为了“神”,“神”的 基础是“形”。
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 形象为基础。
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 表 现任何形象, 形似仅仅是手段, 神似才 是目的。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
一、执笔
●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后,再学运腕。 ●画工笔人物或者是细微处,必须枕腕来画,即把手 腕靠在桌面上或另一只手背上,这样指头也得以稳定 ,便于描绘其精细处。
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 以行笔的快 慢、顿挫、提按与墨色的干、湿、浓、淡、枯 、焦等,干湿、巧拙、涩畅互相交替使用,虚 实相生。
3.色彩之美
中
国
这两幅都是花卉,中国画的色彩和西方绘画相比美
画
在何处?
的
形
式
美
花篮图 宋代 李嵩
静物花卉 17世纪 荷兰
中国画的色彩不像西方绘画那么写实但更加富有
平面的装饰美感,更能表达出画家的主观意趣。
《捣练图》
《富春山居图》
《荷花鸳鸯》
大小横竖不同的画幅中,通过构图 将点、线、形、色等形式因素,按表现需 要有规律地组合起来所呈现的多样统一的 美感。
二、
中 国
画
形
式
美
因
素
中
1、形象之美
国
画
的
形
2、笔墨之美
式
美
3、色彩之美
4、章法之美
中 国 画 的 形 式 美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它描摹了南唐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分为五段:悉听琵琶、击鼓观舞、宴会间休 息、听笛子演奏、曲终人散。五代时南唐中书舍人韩熙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官员,出 身北方望族,工书善画,而且富有政治才能。权弱的后主李煜倚重韩熙载,想用他为 相,又不放心。原来,当时国家分裂,南北分治,南唐国势衰弱,北方强大的后周对 南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后主李煜对那些在南唐做官的北方人心存猜忌,生怕他们存 有二心。有人向后主李煜报告,今晚又有一些朝中官员要去北方籍大臣韩熙载家聚会 。后主李煜心存疑惑,为了了解真实情况,于是派顾闳中深夜潜入韩宅,了解一下他 的背后活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八年级活动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活动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本课属于“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单元中的“讨论与研究”、“评价与总结”两个活动的综合内容。
根据教材中的这两个活动内容,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主要从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两方面进行了拓展与变化。
为了能使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与前一活动课保持连贯性,“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在本课学习中
是前一活动课知识点的延续,重点学习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主要在”变化统一、比例、对称、均衡、节奏与韵律”六个方面引领学生进行讨论与研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2.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形式美法则评析绘画作品。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绘画作品交流语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绘画作品中形式美的规律认识与运用。
教学难点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绘画的语言,了解了不同的风格的绘画作品。
了解了自达·芬奇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艺术家“通过研究光线揭示形式的方式,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