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技术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17
火箭电泳示意图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18
双向免疫电泳(two dimentional immuno-electrophoresis)
是一种将火箭电泳与血清免疫电泳相结合 的方法。先将血清用电泳分离出各成分, 然后切下凝胶板转移至另一已加有抗血清 的凝胶上,进入垂直方向的第二次电泳, 形成呈连续火箭样的沉淀线。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10
单向免疫扩散 (Single Immunodiffusion)
含抗体的凝胶 沉淀环
是将一定量已知抗体混 于琼脂凝胶中制琼脂板, 在适当位置打孔后将抗 原加入孔中扩散。抗原 在扩散过程中与凝胶中 的抗体相遇,形成以抗 原孔为中心的沉淀环, 环的直径与抗原含量成 正比相关。本法常用于 测定血清IgG、IgM、 IgA 和 C 3等的含量。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1
第一节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抗原和相应抗体,无论在体内或体外相遇,均 可发生各种各样的反应,统称为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包括沉淀反应、凝集反应、溶解 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和中和反应等。 抗原-抗 体反应可 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未知的抗原; 也可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5
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
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 补体溶血反应 和补体结合反应 中和反应 用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6
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 合后形成凝集 现象,称为凝集反应。
1、直接凝集:将细菌或红细胞与相应的 抗体直接反应,出现细菌凝集或红细胞凝集 现象。又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19
补体结合反应
(Complement Fixation, CFT)
补体结合试验是一种有补体参与,并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红细胞的特
异性抗体)是否发生溶血反应作指示的一种高灵敏度的抗原与抗体结合反
应。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但该试验影响因素较多,现在已有被
其它新方法取代的趋势。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20
免疫标记技术
用荧光素、同位素或酶等示踪物质
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抗原-抗体反应。
标记物质与抗体(或抗原)的化学连接
未改变抗体(或抗原)的免疫学特性,
同时标记物的性质依然存在,因而极大
的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可以对微量物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16
火箭电泳 (Rocket Electrophoresis)
火箭电泳也称免疫扩散,是把单向免疫
扩散同电泳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抗原在含有 定量抗体的琼脂中泳动,两者比例适宜时, 在较短时间内生成锥形的沉淀峰。在一定浓 度范围内,沉淀峰的高度与抗原含量成正比。 此法的特点是需时较短,故可用于快速沉淀 标本中抗原的含量。
Baidu Nhomakorabea
此方法可应用于以下方面:
(1)抗原或抗体的纯度鉴定。也可对抗体效价进行初步估 算。
(2)用已知抗血清(或抗原)检测未知抗原(或抗体)
(3)抗原或抗体相对分子量的估计
双向琼脂扩散常见孔型有三孔型、双孔型、双排孔型、梅 花孔型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12
双向免疫扩散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13
○○ ○
○○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15
免疫电泳 (Immunoelectrophoresis)
免疫电泳为区带电泳与 双向免疫扩散的结合。 先利用区带电泳技术将 不同电荷和分子量的蛋 白抗原在琼脂内分离, 然后在与电泳方向平行 的方向上开槽,加入抗 血清。37℃下使两者扩 散,各区带蛋白在相应 的位置与抗体反应形成 弧形沉淀线。
2、间接凝集:将可溶性抗原包被在红细 胞或乳胶颗粒表面,与相应抗体反应出现颗 粒凝集现象。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7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8
血球凝集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9
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血清蛋白质、细胞裂解液或组织浸 液等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 沉淀物,这一类反应称为沉淀反应。沉 淀反应可在液体中进行,如絮状沉淀。 大多沉淀反应是用半固体琼脂凝胶为介 质,进行琼脂扩散故也称免疫扩散。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11
双向免疫扩散 (Double Immunodiffusion)
位于凝胶不同小孔中的抗原和抗体,当两者相对扩散时, 经一定时间后,若两者相对应,会在琼脂小孔间、两者最 恰当的比例处形成白色沉淀线。观察沉淀线的位置、数量、 形状以及对比各沉淀线之间的关系,可对抗原或抗体进行 定性分析。
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 发光免疫分析等免疫标记技术提高了抗原抗体 反应的敏感性。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2
抗原抗体反应的规律和特点
抗原与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是基于两种分子间的结 构互补性与亲和性,这两种特性是由抗原与抗体分 子的一级结构决定的。
1、 特异性 :一种抗原只能和由它刺激产生的抗体相结合,不 能跟与它无关的抗体发生反应。这种特性是由抗原的决定簇 基于抗体可变的的化学组成、空间立体构型所决定的。
2、 定比性 :抗原一般都是多价的,而抗体( IgG )则是二 价的,只有二者比例适合时,抗原抗体才能结合得最充分, 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最多,反应最明显,结果出现最快, 此称为等价带 。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3
3、可逆性:抗原与抗体的结合虽具有稳定性,但由于二 者之间是非共价键结合,因此又是可逆的,在一定条 件下可解离,且解离后各自生物活性不变。
三孔型
○○ ○○
双排孔型
双孔型
○ ○○○

梅花孔型
双向免疫琼脂扩散孔型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14
是将抗原与抗体分别加 入琼脂凝胶的小孔中, 二者自由向周围扩散并 相遇,在比例合适处形 成沉淀线。如果反应体 系中含两种以上的抗原 抗体系统,则小孔间可 出现两条以上的沉淀线。 本法常用于抗原或抗体 的定性 、组成和两种抗 原相关性分析的检测。
4、分阶段反应 :第一为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 阶段,此阶段反应快,仅需几秒至几分钟,但不出现 可见反应。第二为可见反应阶段,此阶段反应慢,往 往需要数分钟至数小时。
5 、敏感性 :不仅可用于定性,还可用于检测极微量的 抗原抗体,其灵敏程度大大超过当前应用的常规化学 方法。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4
抗原抗体比例对反应现象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