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外电影史外国电影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中外电影史总结

中外电影史总结

一.中国的第一次1.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谭鑫培任景丰和刘仲伦拍摄2.第一位男演员:谭鑫培3.第一个短故事片:《难夫难妻》郑正秋 19134.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5.第一部输往国外放映的电影:《庄子试妻》黎民伟香港第一部电影6.第一位女演员:严珊珊黎民伟之妻7.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8.第一部武侠神怪片:《火烧红红莲寺》9.第一部侦探片:《红粉骷髅》10.最初的民族资本影视公司:“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天女散花》11.第一部家庭伦理剧:《孤儿救祖记》12.第一次获国际奖的影片:莫斯科《渔光曲》13.三足鼎立的公司:明星(武侠神怪)天一(古装片)联华14.第一代导演:郑正秋张石川黎民伟二.三十年代黄金时代(1931-1937)1.左翼电影:瞿秋白领导成立中共电影小组,加入中共思想,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反封建2.左翼电影第一部影片《狂流》夏衍创作尖锐揭示农村阶级矛盾和斗争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新时代”的开始 1933年上映2.中国电影(辉煌)年 1933 左翼电影第一个高潮3.国歌出自《风云儿女》聂耳作词田汉作曲4.有声电影发展三阶段:尝试:《渔光曲》声音开始进入影片有声:《桃李劫》按有声电影拍摄规律拍摄的电影成熟《野草闲花》中国有声电影的探索《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用蜡盘唱片配音5.抗战时期中国电影四大生产区(1)国统区故事片服务于民族战争的抗日宣传片中央电影摄影场和官营的中国电影制片厂为主要力量《保卫我们的土地》《中华儿女》(2)沦陷区故事片上海和长春服务于帝国主义欺骗和奴役中国人民侵略目的长春“满洲映画株式会社”1937 “启民”电影和娱民电影上海名著改编成电影《红楼梦》《家》(3)解放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延安电影团”(4)孤岛区故事片上海租界迎合市民的商业电影《孔夫子》费穆6.战后电影、国统区:民营电影公司“昆仑”和“文华”“昆仑”尖锐揭露和抨击国民党统治和黑暗的社会现实《一江春水向东流》“文华”以一种平淡的诗情画意表现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小城之春》不谈战争谈感情,以贴入微的触笔,创新态度,书写出肌肤东方神韵的崭新影响诗学。

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发展史

查理· 卓别林
代表作包括: 《淘金记》(1925年) 《城市之光》(1931年) 《摩登时代》(1936年) 《大独裁者》(1940年) 《凡尔杜先生》(1947年) 《舞台生涯》(1952年) 《一个国王在纽约》(1957年)等。
卓别林电影的照片
经典好莱坞喜剧片的代表作品
卡普拉:《一夜风流》、《双重生活》 霍克斯:《20世纪特别快车》 刘别谦:《天堂里的烦恼》等。
让· 吕克· 戈达尔
1959戈达尔拍摄了他的第一部剧 情长片《精疲力竭》,获1960年西 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1965年拍摄了《狂人皮埃罗》,获 1965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青年评 论奖。 1967年拍摄了《中国姑娘》,获 1967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 奖。
阿仑· 雷乃
1959年,阿仑· 雷乃的《广 岛之恋》获戛纳电影节特别 评论奖。该片被誉为现代影 片开山之作,也是左岸派作 家电影的代表作。 其他影片:《格尔尼》(1950 年)、《夜与雾》(1955 年)、《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1961年)。
世界电影发展史
目录
一、 古典电影 (一)电影的诞生 (二)梅里爱的技术主义电影 (三)美国电影之父——大卫· 格里菲斯 (四)经典好莱坞电影 二、现代电影 (一)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 (二)法国新浪潮电影第三阶段 三、美国的新好莱坞电影 (一)新好莱坞的诞生 (二)新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人物
目录
四、美国的独立电影 (一)独立电影的概念 (二)独立电影代表人物 五、当代欧洲电影(90年代以来) (一)法国电影 (二)德国电影 (三)英国电影 (四)俄罗斯电影 (五)西班牙电影
犯罪片图片
(5)恐怖片
詹姆斯· 威勒导演的《弗兰肯斯坦》和《德 拉库拉》是好莱坞最早的恐怖片。 30年代中期是恐怖片最盛行的年代。一大批 恐怖片,相继问世,如《畸型人》、《隐形 人》、《弗兰肯斯坦的新娘》、《木乃伊》、 《吉基尔先生和海德先生》。

(完整版)中外电影发展史重点梳理

(完整版)中外电影发展史重点梳理

(完整版)中外电影发展史重点梳理中外电影史外国电影一、电影的诞生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提出了“视觉滞留”的原理。

1878年,英国摄影师爱德华·穆布里奇拍出表现物体连续运动的一组照片。

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他的机械师协助下制作出了“电影视镜”。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了他们的电影。

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二、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继卢米埃尔之后,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把魔术表演剧院改造成摄影棚,进行魔术电影实验。

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由此,电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叙事体。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初步形成。

1927年10月6日公映的美国电影《爵士歌手》是有声电影开端的标志。

1935年美国电影《浮华世家》是第一部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彩色电影。

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科技开始影响和改变着电影的面貌。

第一章法国电影第一节法国的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一、印象派电影代表作: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印象派电影的特点:不注重影片的外在故事情节,而善于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着重创造气氛,用环境衬托人物的心理和命运;追求造型美,追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二、先锋派电影先锋派电影的特点:1、在反对商业电影的口号下,力图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电影成为只能供少数人观赏的、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

2、借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

先锋派电影的理论主张:1、反对叙事,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要求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

2、倡导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来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需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节奏和情绪。

3、描写充满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

中外电影史整理.

中外电影史整理.

第一章电影起源时期(1815-1895年)一、电影的发明1、电影是西方(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2、灯影戏:是用光源照射在一种剪纸之类的物象上,投影在一定的空间上,产生活动的影像。

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说,“电影的前驱”就是“皮影戏与幻灯”。

3、灯影戏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13世纪)以后,被带入波斯、阿拉伯和东南亚等国。

(清代乾隆)年间,盛行于中欧一带。

4、1872年,(英国人慕布里奇)曾经用24架照相机搞了一个拍摄(奔马)的试验,成为电影史上非常著名的例子。

5、(1894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

6、电影视镜:象一只大柜子,上面装有放大镜,里面装有50英尺的凿孔胶片,首尾相椄,绕在一组小滑轮上,马达开动,胶片就渐渐移动,画面循环出现。

传入中国后,被称为“西洋镜”。

7、爱迪生对于世界电影的贡献表现在什么地方?(1)他使电影技术趋于完善化。

(2)他运用“电影视镜”拍摄了一些娱乐性的舞台化影片,开创了戏剧电影的先河。

二、电影的诞生1、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1894年底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较完善的电影放映机,成为真正电影的发明者和创始人。

2、卢米埃尔兄弟运用“电影活动镜”拍摄了50多部短片,它们大致有几种题材?(1)反映工厂生活的题材。

如《工厂的大门》。

(2)表现家庭生活的影片。

如《婴儿的午餐》。

(3)拍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影片。

如《火车到站》、《水浇园丁》。

3、卢米埃尔兄弟对世界电影的贡献是什么?(1)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活动镜”,是在世界电影史上最终完成了电影的发明。

(2)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现实主义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

(3)训练和培养了电影史上第一批摄影师。

卢米埃尔兄弟被公认为“电影之父”。

(4)创造了移动摄影。

第二章电影艺术形成时期(1890-1907年)一、梅里爱和“戏剧电影”1、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是(世界电影的先驱)。

中外电影电视简史

中外电影电视简史

中外电影电视简史世界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一、诞生形成期(1895—1927)(一)卢米埃尔的纪实电影在上述的七门艺术中,唯一知道其诞生日的只有电影,它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

这一天,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第一次售票公映了他们制作的《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工厂的大门》等十余部影片,并且取得轰动国际的成功。

在世界电影史上这一天就被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卢米埃尔的影片明显的特点是纪实性。

由于影片直接地拍摄真实的生活,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亲切感。

(二)梅里爱的“戏剧电影”乔治•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他把许多照像特技应用于电影。

其次是特技摄影的发明。

通过“停机再拍”,可以使贵妇突然变成了魔鬼;灰姑娘变成了高贵的公主;老鼠变成了白马。

其中最著名的是《月球旅行记》。

再次是创造了戏剧电影。

他几乎把所有戏剧上的表现手法,诸如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以及场与幕的划分等等,系统地移植到电影制作中来。

他还首创了用人工布景摄制电影。

梅里爱所作的这一切,后来都成为电影技术的基本要素。

但是他对戏剧美学的过于执着,既造就了他的辉煌也使他沦为戏剧美学的俘虏。

(三)蒙太奇的产生蒙太奇的产生才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对蒙太奇贡献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大卫•格里菲斯和前苏联的谢尔盖•爱森斯坦。

格里菲斯最大的贡献是把影片的基本构成单位由场景改变为镜头,并让摄影机在他的指挥下运动起来,他还创造性地运用特写和“切”以及通过调度镜头,在影片中创造节奏气氛,以利于把情节推向高潮。

格里菲斯首先使蒙太奇成为电影的艺术手段。

他吸收了梅里爱的特技技巧,借鉴了小说家狄更斯的“切回”手法,创造了平行蒙太奇。

这种艺术手法在他的传世之作《一个国家的诞生》一片中得到了更巧妙地运用。

电影史家把这部影片上映的日期(1915年2月8日)当作“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这部影片被称为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党同伐异》中,蒙太奇的手法得到了更完善的运用。

中外电影发展史

中外电影发展史

中外电影发展史
电影是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它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产生
了各自的发展历史。

中国电影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早的电影拍摄是在上海
的一家电影公司。

在此之后,中国电影逐渐发展壮大,创作了许多经
典的电影作品,如《神女》、《霸王别姬》等。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
时期,电影制片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压,直到70年代末才恢复元气。

与此同时,西方电影的发展历程也十分悠久。

最早的电影拍摄可
以追溯到19世纪末,但正式的电影产业仍需要几十年时间的积累。


国好莱坞可以说是当今电影业最成功的典范,它的发展历经默片、有
声电影、彩色电影和数字电影等时代。

另外,欧洲也是电影的发源地
之一,诸如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等电影运动都在欧洲出现
并影响了全球电影。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电影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
的文化产业之一,同时也成为了全球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手段。

在未来,电影制片业会继续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并逐步将影响力
扩散到更广泛的领域和更多的人群中。

国内外电影发展史

国内外电影发展史

电影发展史2. 《视觉滞留》:比利时科学家普拉托提出,人的视觉印象不是在外界物体从眼前移开后消失了,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会继续短暂的滞留一段时间。

3. 1895年12月28日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卢米埃尔的”活动电影机”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做了第一次售票公映.4. 世界电影史上把1927年的由美国华纳影片公司拍摄的《爵士歌王》作为有声电影开端的标志。

5.”新浪潮“电影的主要导演大多是法国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青年评论家。

6.法国的新浪潮运动:1958-1962年由巴赞等人产生的一场电影运动,是20世纪产生的世界电影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作用最大的电影运动,被称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

7.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法国1930年代以后至二战前出现的一种创作倾向,它并无明确的理论,在创作中遵循人道主义和人性主义,是1920年代中期的先锋派运动及电影作为一门艺术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8.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从1919-1924在德国经历的一场电影运动,代表人物;罗伯特,佛里茨.朗,佛莱德力希,保罗等,认为艺术应该反对对现实的描摹,艺术的品质和力量都来自于对内在实质的揭露.中心在于穿越具体可感表象,获得对抽象的永恒内质的把握。

9.布赖顿学派:是世界电影史上最早的一个电影学派,在英国20世纪最初十年发展起来,代表人物有斯密士和威廉逊,因为这个流派的某些人出生在英国布赖顿的地方,故称为布赖顿学派,主张电影反映真实生活的片段,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也允许进行艺术加工。

10.布赖顿学派的特点:A 拍摄影片较为流畅 B 注意到摄影机的基本功能C 注意到影片的节奏11.蒙太奇:为了达到思想传播的目的而发展起来的形式美学手段 .A 选取有感染力的素材 B 强调剪辑的重要性。

12.库里肖夫效应: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通过镜头剪接所做的一项实验,该实验实际上是普多夫金具体操作的。

库里肖夫看到了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召理性和心理基础,得出结论,造成电影反映情绪反应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并列。

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发展史.

4、剪辑:蒙太奇不再是表达思想和 解释心理的手段,而只是作为时空 切割时的手段。 5、表演:非明星制度,汲取了意大 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非职业演员的 方式,以及詹姆斯· 迪思和马龙· 白 兰度的“不表演的表演”的风格。
重要作家:
弗朗索瓦· 特吕弗代表作:《四百击》
让-吕克· 戈达尔 代表作:《筋疲力尽》
第三节 世界电影的发展期(1966~

6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多元交汇、综合发展的历史时期。 1、综合既是多元的综合,又是综合的多元。 2、这种综合发展的出现,又是电影本体意识彻底觉醒的必然结 果。 3、正是在这种综合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原来三足鼎立的历史构 架已经开始趋于模糊,各国民族电影纷纷崛起,大有并驾齐 驱的发展势头。这是本期世界电影横向发展中的一个新特点。
四、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 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 《母亲》
• 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将 蒙太奇上升为一种艺术思 维
• 经典中的经典: • “敖德萨阶梯”
第二节
世界电影的成熟期(1930~1966)
• 三大电影文化区域: • 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本位的电影文化 • 以苏联为代表的政治本位的电影文化 • 以法国为代表的艺术本位的电影文化 • 两大电影运动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 法国新浪潮
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1、主题:①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杜撰、想象、潜意识活动。 ②描写人的责任心和自罪心,记忆总与历史事件相联系。 2、导演:在表现“双重现实”时,并不对这不同的现实做人为的 区别和加工。 3、剪辑:“作家电影”最重要的美学革命表现在剪辑上。 4、音响:剪辑革命和音响紧密相连。 5、表演:出于其美学追求,一般选用舞台演员充当他们的演员。 6、摄影:采用十分灵活的摄影方法,有时侧重镜头的“静止状 态”,有时强调画面的流动感。

中外电影史第1章

中外电影史第1章

1.2电影的诞生 电影的诞生——电影的最终诞生 电影的诞生
1895年,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 尔终于在美国人爱迪生仅供一人观看的“电影视镜” 的基础上,发明了集摄影、放映、洗印为一体的“活 动电影机”。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 “大咖啡馆”里进行了电影短片的首次公映。这标志 着世界电影的最终诞生。 到1896年底,除了法国,美国和英国也兴起了电影 的放映业。
电影是西方(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 物。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大英百科全书电 影史部分》都有阐述:“电影的前驱”就是“皮影 戏与幻灯”。
1.2电影的诞生 电影的诞生——原理 电影的诞生
“视觉暂留”原理的发现
– 就是客观事物对眼睛的刺激停止后,它的影像还会在眼睛的视网膜 上存在0.1秒到0.4秒 。[一说此原理由英国彼得罗杰于1824 年发现。 另说此原理由比利时物理学家普拉托于1829 年发现。]
这个学派首创了特技摄影。最早采用了两次曝光 、移动摄影、叠印、全景、倒拍、停拍等技巧;这个 学派还创造最初的蒙太奇。
乔治阿尔倍特史密斯George Albert Smith
– – 《科西嘉兄弟The Corsican Brothers》 (1898) 《祖母的放大镜》(1900)
电影中最早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尝试。
中外电影史 第一章:电影的形成和发展
1
世界电影史时代划分
世界电影史的“四分期说”把世界电影史划分为四个 时期:
– – – – 形成时期(1895—1927) 成熟时期(1927—1945) 变革时期(1945—1967) 振兴时期(1967年以来)
2
1.1电影的诞生 电影的诞生——前驱 电影的诞生

(完整版)中外电影史外国电影发展历程

(完整版)中外电影史外国电影发展历程

中外电影史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美国电影用故事(“法布拉” fabula,俄国形式主义术语 )与情节(“休热特””syuzhet,俄国形式主义术语 )的关系作为新的符号建构重新审视了电影叙事学,为电影叙事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思路。

类型电影的具体片种概述1、西部片也被称作牛仔片,它与喜剧片相比较符号特征十分明显:那个可以看得到地平线的茫荒的原野,那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牛仔形象和那个跃马驰骋持枪格斗的激烈场面等等。

西部片作为好莱坞电影特殊的类型片,其深层的符号和象征:是关于美国人开发西部的史诗般的神化,影片多取材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并将文学语言的想象幅度与电影画面的幻觉幅度结合起来。

西部片真正完形的标志,是1924年出现的西部经典式的影片——詹姆斯.克鲁兹的《篷车》和约翰.福特的《铁骑》由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又名《驿车》(1938年),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西部片之一,凯文.科斯特纳的《与狼共舞》2、歌舞片由大量歌舞组成的影片。

歌舞片是纪录歌剧演出或根据歌剧改编的影片。

多由歌唱演员担任主要角色。

主要依靠歌唱刻画人物、展开情节。

早期歌舞片多为轻松优美、娱乐性强的舞台艺术片。

歌舞片突出表演歌唱、舞蹈和音乐方面的艺术成就,故事情节大都比较简单。

20世纪20年代美国华纳影片公司摄制《四十二号街》后,西方歌舞片曾风靡一时。

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问世。

由于它是一部根据音乐剧改编的影片,故以歌舞为主。

3、强盗片强盗片或犯罪片是一种以现代都市为背景的类型片,它往往以一个或一伙强盗的发迹,犯罪历程及最后走向衰落和失败的历史构成中心情节,并通过这些强盗的故事为观众提供大量的动作场面和悬念。

默文勒鲁瓦(《魂断蓝桥》的导演)拍出《小恺撒》;威廉惠尔曼(《翼》的导演)拍出(《公敌》);霍华德霍克斯拍出《疤脸大盗》三部著名的强盗片接踵而至,从而开创了此片的经典时代。

自30年代开始确立的好莱坞最负盛名的类型片之一,它已开始演化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一,是以《教父》系列为代表的描写集团犯罪的强盗片;其二,主要以各种犯罪行为为故事核心的纯粹的犯罪片;其三,强盗和警察形成力量均势的警匪片。

中外电影史资料

中外电影史资料

第一章电影艺术发展概况第一节电影的发明一、电影发明的科学与心理基础1. 1829年6月,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普拉托提出“视觉暂留”原理,即人的视觉印象不是在外界物体从眼前移开就消失了,该物体反应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

视觉暂留使前后画面连接起来、活动起来。

2. 电影是一种强烈的心理过程。

人具有一种天赋,能够把各种光影刺激加以组织,从而产生一种“动的幻觉”,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视觉滞留”,而是“心理认同”3. 之所以出现运动的幻觉,是因为观众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承认连续出现的姿势不断变化的影像是同一被摄体。

而两个画面之间断掉的部分,则由观众自己根据生活中的感知经验作了心理补偿。

二、电影发明的过程1. 1838年,达盖尔发明了“银版照相法”2. 1888年,美国人乔治▪伊斯曼发明了胶卷3. 英国人爱德华▪穆布里奇最早将照相术运用于连续拍摄4. 1882年,法国人马莱发明了摄影枪,后来发明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5.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地下室放映《火车进站》等电影,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第二节电影成为艺术一、电影艺术的诞生1. 美国爱迪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摄影棚2. 梅里埃发现了停机再拍、多次曝光等摄影技巧3. 1903年,美国人埃德温▪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已经形成较完整的叙事,且采用了交叉剪辑的手法4. 1915年,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的最终形成。

格里菲斯最大的贡献在于改变了电影的基本构成单位,即从“场景”变成“镜头”。

他实现了真正的剪辑,形成了电影特有的节奏和情节的连续性,其创立的“平行剪辑”、“最后一分钟的营救”,成为经典叙事模式二、电影艺术的发展1. 无声时期电影艺术成就:①电影工业体系的建立②初步确立了电影的叙事法则③电影的纯视觉造型2. 1927年,美国华纳影片公司拍摄的《爵士歌王》被看作是有声电影的开端3. 有声片初期,由于电影技术不成熟,为了追求声音的吸引力,电影又回到舞台和戏剧的老路上,随着电影艺术的改进和人们对声画关系的进一步把握,有声片逐渐成熟起来。

中外电影史

中外电影史

一.电影的诞生:1888年,爱迪生开始研究活动照片,当伊斯曼发明了连续底片后,爱迪生立刻将连续底片买回,请威廉甘乃迪和罗利迪克先生着手研究。

1891年,爱迪生申请影像映出管和摄影装置的发明专利权,这是“西洋镜”的鼻祖。

不久,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摄影棚,特别有助于电影的发展。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向大众展现火车进站的画面,标志着电影技术的诞生。

《水浇园丁》世界喜剧片鼻祖。

电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它的发明却经历了欧美许多科学家漫长的实验过程。

1.电影发明主要有三大科学依据:视觉滞留原理,摄影术和放映术。

2.作为早期电影的开拓者,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活动电影机”,他们的影片记录了真实的生活,梅里埃开启了故事电影的大门。

3.卢米埃尔代表作:《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工厂大门》,《婴儿的早餐》4.美国电影之父:大卫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二.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1.鲍特与《火车大劫案》2.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观念《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受狄更斯小说的影响,强调以情节结构作为影片叙事的基础。

3.美国默片“喜剧片”叙事4.查尔斯卓别林的喜剧观念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1.产生:产生于1925年前后的德法。

不以盈利为目的,要求摆脱故事情节,摆脱舞台剧影响,创造一种“让画面来主宰一切”的纯视觉电影。

2.阶段:第一阶段,瑞典画家艾格林《对角线交响乐》,德国画家罗特曼《第一号作品》,法国立体派画家费勒谢尔的《机械舞蹈》。

特点:无情节,无人物形象,只是在银幕上显示出抽象的线条,光影,图形或无生命的机械物,按一定的节奏,有规律地变化运动。

第二阶段,较多地注意电影的“梦幻性”,有意无意地把电影当做贯彻超现实主义原则的理想工具。

侧重表现人的潜意识活动,梦境,幻觉。

谢杜拉克的《贝壳与僧侣》,布鲁埃尔《一条安达鲁狗》,让维克多《诗人之血》。

第三阶段,由于受苏联“电影眼镜派”的影响而转向记录主义。

讲究视觉图像,运动和节奏的特点,强调诗意和梦幻的表达。

中外电影史整理

中外电影史整理

中外电影史整理电影是一种影像艺术,以电影摄影技术为手段,将故事、人物、事件或思想等内容表现在银幕上,以达到艺术创作和传播的目的。

在电影历史中,有许多经典影片和杰出电影人。

下面将介绍中外电影史的发展和重要人物。

一、中国电影史1.早期阶段(1896年-1949年)1896年,电影诞生于法国。

中国的电影史也从此开始。

1905年,上海传入第一台摄影机。

不久后,电影院开始于中国大陆各地兴起。

不过, 最初的电影大多为欧洲或美国的电影。

1913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

其后出现了众多的默片、文艺片、戏曲电影和武侠电影等。

1921年,上海“大光影剧院”成立,它也是中国第一个专门放映电影的场所。

这个成立为中国电影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开始了电影资本集资的形式。

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了黄金时期。

那时候有很多优秀电影诞生,如《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地道战》等等。

其中,陈省身是当时一流导演之一,他的代表作《乌鸦与麻雀》创造了新规矩,形成中国电影的“民族共生主题”,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同时,上海也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

然而,到了1937年,中国面临侵略战争和国民党时期的摧残,在此期间,中国电影又一次地停顿了下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了电影产业的改造和建设,体制化改革也让中国电影进入了新的阶段。

2.新中国时期(1949年-1976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成为了国家的宣传工具之一。

中国的电影领域在政治、宣传和文化层面开始着手改革。

50年代初,中国电影人开始拍摄反映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的影片,如《渡江战役》、《英雄儿女》。

这些影片不仅为社会树立起了理念标杆,同时也为新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电影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70年代末,第五代导演潜力崛起,中国电影开始具有艺术性,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田壮士的《黄土地》等作品让世界再次惊讶,中国电影的资深电影风格和制作技巧成功晋级到世界级影坛。

电影发展历程(珍藏版)

电影发展历程(珍藏版)

电影发展历程(2007-07-31 16:20:42)标签:艺术学基础知识电影*电影发展历程一,电影发明阶段1832年12月,比利时人普拉多利用"法拉第轮"的原理,制成"诡盘",由此产生现代电影原理.1888年英国W.弗赖斯.格林制成他的第一架电影摄影机.1889年,柯达公司制成第一卷软片.爱迪生有用这种胶卷制成第一部打孔影片.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L.卢米埃尔在巴黎用他发明设计的"活动电影机"首次放映了《拆墙》,《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和《工厂的大门》等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终结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二,电影普及阶段1905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同年,法国百代影片公司派摄影师费利克斯・米斯格到中国拍摄素材,编成《中华帝国的一次旅行》,《中国海军生活》等短片.1906年,第一部故事影片《凯利邦的故事》在澳大利亚公映.1909年1月,爱迪生等人组织电影专利公司,实行发放上映许可证制度.与此同时,美国第一个电影检查机构在纽约成立,35毫米电影胶片,被国际公认为标准规格.1910年3月,国际电影公司通过媒体宣传,使演员F.劳伦斯成为第一个明星,美国的明星制度从此确立.1913年,美国好莱坞正式有了法定的地名,迅速发展成为美国摄制电影的基地.美国人T.卡尔马斯和D.康斯托克用他们发明的彩色工艺(二色追加法)拍摄了第一部美国彩色故事片《海峡两岸》.1937年,迪斯尼公司出品了第一部大型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三,电影研究与评奖1911年,法籍意大利人R.卡努多发表《第七艺术宣言》,确认电影为一门艺术.1916年,美国电影工程师学会成立.1927年5月11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告成立,D.范朋克为第一任主席.1929年5月16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举行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授奖仪式.四,电影音响的发展1926年8月6日,纽约曼哈顿歌剧院首次上映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拍摄配有音响效果的音乐片《唐璜》,标志着有声电影正式诞生.次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在纽约百老汇的华纳大戏院公映第一部对白配唱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1928年7月6日,纽约首映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摄制的第一部全部有声对白故事片《纽约之光》.1953年,配合宽银幕电影的立体声音响系统开始在电影院投入使用. 1975年,杜比立体声系统问世,在世界各国的电影院音响系统逐渐占主导地位.从最初的模拟式三声道,到全数字式5.1声道的AC-3问世,杜比实验室为电影音响科技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几乎每-项专利技术都给电影音响留下深远影响.1977年,首次采用环绕声音响的科幻片《星球大战》上映,创美国电影史上最高票房利润,推动了电影环绕声音响的进一步发展.1982年,美国鲁卡斯(Lucas)电影公司的总工程师Tomlinson Holman 研制成一种新的电影院音响技术标准THX,得到了全美电影与电视工程协会的认同,使之成为全美电影院参照的新标准.随后,采用THX标准环绕声音响用于《星球大战》等影片,再次掀起人们关注电影音响的高潮.1991年,杜比AC-3数字环绕声音响正式推出,属于杜比实验室的第三代数字音频编/解码系统,将电影院的环绕声带入5.1声道全频响应领域.这些数字信号被确定记录在电影胶片齿孔之间,开始时主要用于专业电影院多声道系统,以后又用于家庭影院系统,DVD激光视唱机,AV放大器和正在发展中的数字HDTV等,1993年,DTS全面介入电影市场,他们另辟途径,将声轨的时间码记录在胶片上,然后依据时间码同步播放记录声音信号的CD-ROM, 这样一来,记录声音的数据空间扩展了许多倍,为电影音响系统拥有良好音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1994年,世界首张配有杜比AC-3数字音响效果的电影光盘《燃眉追击》问世.推动了家庭影院环绕声音响数字化的发展.五,电影放映的发展1940年,苏联研制成功第一部立体电影.1952年,第一部环幕全景电影在美国问世;1953年,宽银幕电影在美国纽约上映;1986年,中国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在哈尔滨建成.同年,环幕电影在中国研制成功.*各国电影与艺术流派一,各国电影与艺术流派(一) 法国电影(France cinema in)1.法国电影的发展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之一.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L.卢米埃尔在巴黎用他发明设计的"活动电影机"首次放映了《拆墙》,《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和《工厂的大门》等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终结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1908年12月第一部艺术影片《吉斯公爵被刺》拍成上映,获得法国文艺界的广泛好评.这一成功立即引起国内外的竞争.此后,法国艺术影片公司又拍了一些著名的文艺题材影片.如《阿尔勒城的女人》(1909),《巴黎圣母院》(1911),《悲惨世界》(1912)等,在法国以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艺术影片"被认为是无声电影艺术的开始. 1910年前,法国电影以其创造性,艺术性和多样性而称霸世界.法国百代公司摄制的舞台纪录片,喜剧片和新闻纪录片控制了整个世界电影市场.1910年后,因美国和德国影片的竞争,其霸权有所削弱,但法国影片产量仍居世界首位,在国外市场,法国影片仍占优势.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电影的霸主地位才被摧毁.由于战争,法国影片生产完全停顿.美国影片乃乘虚而入,占领了法国的电影市场.2.印象派电影电影中的现代主义流派大战结束以后,由于好莱坞影片的竞争,国外市场的丧失,法国电影源于消亡的边缘.为了重振法国电影,L.德吕克发起组织电150影俱乐部的运动,创立了印象派电影.他们从印象主义的绘画获得启发,企图用画面来表现直接的感性印象.他们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着重于气氛的创造.他们摄制的影片虽然不相同,但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诗意的画面,强烈的表现力,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重要角色,自然主义与主观主义的表现手法或象征主义的比喻手法.印象派电影的重要作品有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目》(1920),《太阳的死亡》(1922),《金钱》(1929),《拿破仑》(1927)等.印象派电影追求造型美,寻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派虽然只昙花一现,但《狂热》(1921)中的深焦距镜头,《拿破仑》中叠印的人物及合成银幕和多种角度拍摄的主观镜头等,在电影美学和电影技巧上有一定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年间,法国生产的影片绝大部分是一些脱离现实生活,描写过去时代的虚构故事片,但制作精美,富于诗意.在创作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影片日渐增多:其中著名的有《禁止的游戏》(1952),《逃亡者》(1955).根据法国著名文学作品或民间故事改编的影片有《红与黑》(1954),《巴黎圣母院》(1956)等.在此时间,法国的故事片,大多质量平庸.这时,法国影坛上出现的"新浪潮"冲击了这种局面,并对世界影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新浪潮"电影"新浪潮"是指从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电影导演的电影观念和在这种观念下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影片,这批导演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做过多年导演助手及拍过短片,具有专业知识的电影工作者,如A.雷乃,C.马尔凯等.二是《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家们,包括人阿斯特吕克,戈达尔等.他们强调电影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创作,要求电影从传统艺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继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作法,不用摄影棚,不用电影明星,使用轻便摄影机,用非专业的或不出名的演员在实景中拍片.这种作法主要是由于拍片资金不足所决定的,在他们的影片获得成功后就被逐渐放弃."新浪潮"电影不提出重大的政治问题或社会问题,主要是表现个性;如C・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日》(1958),马勒的《情人们》(1958).在表现方法上,他们抛弃传统的电影手法和演出概念,广泛使用短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和从人物背后拍摄,画面具有相当的真实感.他们也使用长时间的摇拍,长镜头,空格,镜头摇晃颤动等技巧.在剪接手法上,他们的影片节奏快,切割频繁,镜头直接跳接.1962年,"新浪潮"渐趋消亡. 尽管法国电影史上出现过各种探索性的影片和流派,但商业娱乐片始终是法国电影的主流.由于电视业的竞争,电影观众人数迅速下降,为了吸引观众,色情影片的产量逐年增加,其泛滥胜于"新浪潮".自1958年L.马勒导演的《情人们》后愈演愈烈,至 70年代的《艾曼努夫人》(1974)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引起了舆论界的抗议,要求政府予以取缔.法国政府在1976年规定色情片与充满暴力的影片只准在指定影院放映,未成年人不得观看,并对这类影片课以重税.进入80年代以来,法国当代电影较为平稳.法国电影基于其深厚的传统,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本国影片在国内电影市场上占优势的唯一西欧国家;继续保持了题材,样式,风格的多样化,侦探片,喜剧片,历史片,黑色影片,青春片,惊险片,哲理片,情节片等均不乏佳作,且有多部影片在国际上获奖,如1983年获嘎纳国际电影节电影创作大奖的《金钱》,获成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芳名卡门》,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疯子的对角线》等.众多的影坛中坚活跃在电影创作第一线,新的人才不断涌现,给法国影坛带来了勃勃生机;私人及国家投资有所增加,与电视业的关系更为密切,国际合作更为广泛.另一方面,"法国电影面临危机"的呼声亦时有所闻,其背景有以下原因:美国影片对法国电影市场造成的冲击;本国电影的艺术水准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对探索性电影过分宣传,忽略了供大众观赏的电影,致使法国电影有失去国内观众的危险,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被削弱;电视和迅速崛起的录像业与电影形成竞争关系;制片费用的不断提高和发行渠道的过分集中,限制了法国电影的发展.目前, 法国全国约有150家制片公司;5大发行公司,即高蒙公司,百代公司,UGC公司,巴拉弗朗兹公司和AMLF公司.这些公司各拥有100~200家影院,尤其是首都巴黎一些主要的大影院,是最大的几条发行系统,控制着全国的电影发行.法国有历史最长,世界著名的电影资料馆.该馆收藏有50000多部影片,25000部电影史上有价值的原版纪录片,10000多册电影书籍以及大量海报,剧本和各种刊物.(二)瑞典电影(Sweden,cinema in)1.瑞典电影的发展瑞典人自己拍片是从1898开始的,1907年在斯德哥尔摩成立了斯温司卡影片公司,聘请斯约史特洛姆为总导演,所拍的影片主要是改编北欧国家的文学作品,如根据丹麦作家H.C.安徒生和瑞典戏剧作家J.A.斯特林堡的作品改编的电影《朱丽小姐》和《父亲》.到1917年,斯约史特洛姆已拍摄32部故事片.他探索电影的表现手段,力求揭示社会问题,为瑞典喜剧样式影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24年,斯温司卡影片公司的四大台柱导演斯约史特洛姆,斯蒂勒和演员汉松以及其他创作人员离开瑞典前往好莱坞,从此瑞典电影便陷于一蹶不振的境地.30年代有声电影在其他国家的出现使瑞典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了竞争能力. 1940年开始,瑞典电影复兴.特别是导演斯约堡的影片《冒生命的危险》(1940),以创新的电影语言展示了与法西斯斗争主题,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既富于哲理又富于讽喻的叙事诗式影片《天国之路》(194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导演斯约堡在把瑞典的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创作中,善于深刻的剖析主人公的切世界,如根据瓦王洛一约翰松的作品改编的影片《只有一个母亲》(1949),根据斯特林堡的作品改编的《卡琳・曼斯多特》》(1954)和《父亲》》(1969).斯约堡继续保持早期影片的艺术或原则:剧情紧张,人物感情充沛,形像鲜明.2.瑞典古典电影学派瑞典古典电影学派形成于1917年,斯约史特洛姆拍摄的故事片《巨浪的日子》,根据H.易卜生的诗作改编,开始了瑞典电影发展的新阶段.在这部影片里,确定了后来被称之为"瑞典古典学派"的一些美学原则.这个学派曾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过影响.斯约史特洛姆对瑞典电影的题材进行了改革,他使农民,渔夫,城市贫民第一次登上银幕.这个学派的影片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做了富有诗意的描绘,常常采用实景拍摄,力求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和借一致,同时也展示了人们与邪恶的斗争.斯约史特洛姆和他的追随者们以革新精神解决了把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的一些问题,塑造了许多不逊色于原作的鲜明的视觉形象."瑞典古典学派"的美学原则体现得最完整的影片是斯约史特洛姆根据冰岛作家J.西古永松的剧本改编的《生死恋》(1917),根据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的长篇小说改编的《煤矿女》(1917),《卡琳・英格玛尔的女儿》(1920).这个学派兴盛时期培养了一批电影演员,如 L・汉松,G嘉宝,G.莫兰德尔等.这些人以后都成了著名的电影明星.3.导演大师和女导演瑞典电影值得一提的是曾拥有大师级的导演伯格曼和众多的女导演.(1)导演大师伯格曼伯格曼在瑞典电影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导演的电影既有巧妙的幽默又有委婉的讽刺,如《妇女们的期待》(1952),《生命的问世》(1958),《夏夜的微笑》(1955),富于哲理和象征的《第七封印》(1957),《野草莓》(1957)及《处女泉》(1960)等.伯格曼的影片剖析人的内心世界,它们的主人公总是试图克服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为摆脱内心危机而寻找出路,但却总是徒劳而返.70年代后,伯格曼又拍摄了《面对面》(1976),《秋天奏鸣曲》(1978),《芳妮和亚历山大》(1982)等,对世界电影产生了重要影响.伯格曼培养了一批现代瑞典电影演员,如男演员 G.毕约伦斯特兰德,Y.库列和女演员B.安德松等.(2)瑞典女导演瑞典的女导演所占比例比一般国家都要多,如塞特林在60年代导演了影片《两个相爱的人》和《姑娘们》,以独特的妇女感情叙述了西方国家的妇女地位问题.70年代末,又涌现出一批女导演.她们之中较重要的有M.阿尔涅,导演了《在法尔乔宾戈的五天》(1975),《遥远和近前八1976》,《自由墙》(1979),林德布洛姆导演了《天堂一角》》(1976),图林导演了《打碎了的天空》(1982),s.奥斯丁导演了《妈妈》(1982).(三) 美国电影1.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电影黄金时代出现在整个30年代,尽管电影观众的人数时有起伏,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其中大多数观众把看电影当作一种逃避和解脱.为了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好莱坞的影片生产从以制片人为中心改变为以制片人为单元的制片模式,各大公司的组织结构大同小异.这种"制片人单元"的模式保证按照既定的配方和规格生产出供应全国影院的合格产品.美国电影中的特殊现象类型影片,在用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最初的类型片是无声电影时代的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30年代初期,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类型电影是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直接产物,它们中成为经典作品的有歌舞片《掘金女郎》(1933),《风月无边》(1936)和《歌舞大王齐格飞》(1930);盗匪片《公敌》(1931),《疤面人》(1932);恐怖片《吸血鬼》(1931)和《弗兰肯斯坦》(1931)等.除了上述类型影片之外,30年代还产生了大量成为美国电影史中的代表作影片.这些影片包括P・卡普拉的《一夜风流》(1934),卓别林的《摩登时代》(1930);G.顾柯的《八时餐会》(1938)和《小妇人》(1933),M.柯蒂斯的《侠盗罗宾汉》(1938);弗莱明的《绿野仙踪》(1939)和《乱世佳人》》(1939);J・福特的《告密者》(1935),《青年林肯》(1939),《关山飞渡》(1939),《怒火之花》,希区柯克在美国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蝴蝶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故事片,有柯蒂斯的《胜利之歌》(1942),《卡萨布兰卡》(1943),顾柯的《费城故事》(1940),希区柯克的《破坏者》(1942)W.休斯敦的《马耳他之鹰》(1941);李洛埃的《魂断蓝桥》(1943), L.麦卡里的《与我同行》(1944), H.舒姆林的《守望莱茵河》(1942). 1946年电影观众的人数创造了纪录,这使好莱坞在战后一两年间表现得十分乐观,许多演员,导演回到好莱坞,以新的热情投入影片制作.从战后开始直至 50年代初期,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最后一段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影片有:G.凯利的《雨中曲》(1952);霍克斯的《红河谷》(1948),休斯敦的《宝石岭》(1948);E.卡善的《君子协定》(1947)和《欲望号街车》(1951),曼凯维兹的《慧星美人》(1950),V・米纳里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R・罗森的《当代奸雄》(1949);怀尔德的《日落大道》;惠勒的《黄金时代》(1946),《女继承人》(1949)和《罗马假日》(1953);齐纳的《正午》(1952)等.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政府"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对大批电影界的进步人士进行政治迫害,使美国电影业元气大伤;加之电视行业的迅速崛起,美国电影开始走入低谷.2.美国电影的"复兴"美国电影的"复兴"是从s.斯皮尔伯格的《鲨颚》(1975)和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开始的.这两位导演都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运用当代工艺技巧制作的传统类型片(灾难片,科幻片)引起强烈的反应,并导致美国电影的制作和票房收入直线上升.受到美国青少年观众欢迎的科幻片发展为集灾难片,冒险片而成的场面壮观的影片的一个新片种,这些影片包括《第三类接触》(1977),《异物》(1979),《外星人》(1982),《金刚》(1976),《超人》(1979)以及这些影片的续集.70年代末以来,美国电影中家庭和妇女以及普通人生活的影片又重新受到重视,比如伍迪・艾伦的《安妮・霍尔》和《汉娜姐妹》;阿尔特曼的《三个女性》(1977);阿普特德的《矿工的女儿》, B.本顿的《克莱默夫妇》(1979);J.L.布鲁克斯的《母女情深》(1983),P.马佐尔斯基的《一个未婚女人》(1978);M・雷德尔的《金色池塘》(1981);R.雷德福的《普通人》(1980)等.关于越南战争的影片当推H.阿什比的《归来》(1978),M・西米诺的,《猎鹿人》(1978)和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1979).其他突出的影片还有关于工人的如《诺玛・雷》《洛奇》(1976);表现青年的如《周末狂热》(1977),《闪光舞》(1983)等.3.美国电影学术研究长期以来,美国把电影看作是娱乐手段,把好莱坞当成生产故事和幻想的工厂,因此美国电影界首先注意影片的商业价值.但是,70年代前后,美国电影学术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于 1927年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从艺术上和商业上推动美国电影的同时,也逐渐加强了它的学术工作.1967年,在华盛顿和洛杉机两地成立了美国电影研究院.电影资料馆遍布全美,其中重要的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罗切斯特的伊斯曼电影资料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伯克利太平洋电影资料馆等.8大影片公司于60年代先后解体或转产之后,影片和档案大量捐赠给上述资料馆和各大学的电影研究中心,对研究本国电影传统,保护本国电影文物起着很大作用.60年代后期以后,美国的专业电影制作和理论教育有了发展.许多综合大学里陆续设臵了电影学院,电影系或专业,著名的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电影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的影剧系和纽约大学的电影制作,电影理论,电影剧作3个系.电影学术性刊物有《美国电影》,《电影季刊》等.(四)意大利电影(Italy, cinema in)1.意大利电影发展1895年,意大利摄制了最早的新闻纪录片.1904年,在都灵建立了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导演A.安勃罗西奥,摄影师R.奥梅尼亚等人开始拍摄影片.1905年,罗马创办了电影制片厂,从 1906年始定名为西纳斯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有群众大场面的故事片《攻陷罗马》,紧接着又摄制了一批历史题材的影片.当时意大利的电影摄制者只注重拍摄场面宏大,布景豪华,对历史事实则不重视.当时,意大利电影在国外也有很大市场,在国外最获成功的3大影片是《你往何处去》(1912),《庞培城的末日》(1913)和《卡比利亚》(1914).影片《卡比利亚》取材于古罗马战争,是当时电影艺术最重要的作品.这个时期,大规模的宣传使一批意大利电影演员蜚声国内外影坛.女明星成为保证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当时拍摄了很多喜剧影片,最受欢迎的喜剧演员主要是法国人,特别是由法国演员A.第特主演的喜剧风靡一时.当时大量影片内容脱离现实,但也有的导演致力于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这类影片大多是根据真实主义流派长篇小说拍摄而成的.较重要的影片有《消失在黑暗中》(1914),影片运用了对比蒙太奇描述了那不勒斯地方的显贵和贫民生活的天壤之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电影失去一部分国外市场,开始进入不景气时期,未能恢复昔日的繁荣.1921年以后,意大利的影院上映的主要是美国电影.法西斯统治时期,墨索里尼政府利用电影作为宣传手段,使电影生产和影片发行都臵于国家控制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些电影导演谢方电影采取消极态度,在创作中只注重对作品的形式方面进行探索,人们把这类影片称之为"书法派"电影,致力于改编古典文学作品. 法西斯统治的末期,意大利电影工作者摄制了几部预示新现实主义诞生的影片:《曲》(1942),《孩子在注视我们》(1943).这几部影片显现批影复兴的最初迹象.2.新现实主义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生活各方面陷于崩溃,在民主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出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动40~50年代世界艺术界的一个重要现象.新现实主义要求纪录片的真实准确性,展示备受战祸的意大利人民的苦难生活,表现人民对社会不公正和对资产阶抗议,反映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1945年,导演罗西里尼拍摄了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这部歌颂人民群众在反法西斯斗争团结精神的影片成了新现实主义的宣言书.它使新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国际上确立了地位.翌年,他又拍摄了影片《游击队》展示了战争年代意大利人民生活的问情景.罗西里尼在摄制这部影片时,拒绝应用摄影,服装,化妆和专业演员.这部影片创造的一种新颖风格很快被其他国家效仿.其后,新现实主义者们转向描写战后生活中的紧迫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社会剖析,例如,桑蒂斯的《艰辛的米》(1949),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等.新现实主义的导演们尽管创作手法和风格各异,但他们的影片有一些共同之处:对现实生活做历史的,具体处理,对当时生活条件进行尖锐。

中外电影史电影发展历程

中外电影史电影发展历程

中外电影史电影发展历程On February 12, 2022, investing in oneself is the best way.中外电影史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篇一、绪论中国电影史与世界电影史有某些共同的发展规律,但更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其一,中国电影史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斗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它比外国电影史显得更加突出;其二,中国电影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习惯的影响,它与传统的戏剧、文学、绘画等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国电影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外来技术手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其三,作为综合艺术的中国电影,各个艺术部门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与中国工业技术落后和电影家的电影观念不同有关;开创期的中国电影 1896——1931一、早期电影发展1、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2、1905年,任景丰请谭鑫培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无声影片,我国最早的戏曲片定军山3、张石川“处处为兴是尚”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掷果缘是中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他的一部分片子是宣传改良的社会片,如孤儿救祖记、玉梨魂等,有一定暴露意义;而相当一部分则是以迎合小市民口味,投机牟利为目的的言情、滑稽故事片,如滑稽大王游华记等;他还编导了火烧红莲寺连集片,点燃了20年代后期武侠神怪片之火;郑正秋主张戏剧是改革社会,教化观众的工具是中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之一;1913年应张石川之邀编导了难夫难妻,因主张教化社会,编写了孤儿救祖记,获得成功;九一八事变后,认识到“电影是负着时代前驱的责任”,希望电影界叫出“反帝、反封、反资”的口号来;这时期他编导了具有进步意义的自由之花、春水秋波、姊妹花等片,其中1933年摄制的〈姊妹花〉成绩最佳,标志了他思想、艺术发展的高峰,成为他后期代表作;二、左翼电影运动一1930年3月,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此后,又提出了领导电影工作的纲领〈最近行动纲领——在现阶段对于白区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有关电影的条款;最近行动纲领规划了左翼运动的方向,是党领导的左翼文艺工作者准备向电影节进军的号角;二左翼电影运动的艺术成就1、拓展了电影的社会性主题;2、深化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一系列优秀影片的创作看,可归纳几个特点:题材现实人物鲜明讲究细节的运用和描写的真实善于运用强烈对比的手法重视电影的娱乐性与趣味性3、探索了民族化的表现形式4、加深了对电影本性的认识,增强了电影观念,突破了戏剧束缚;认识到电影和戏剧的区别:1运用蒙太奇思维方法;2“闪回”、“叠印”等手法的运用,表现“幻觉”、“梦境”、“回忆”等;3重视影像造型;4探索与发展了电影语言,特别是长镜头的运用,达到了相当高水平;530年代有声电影得到了很大发展;5、进步艺术家取得成就的基本经验直接和间接地接受了中共电影小组的领导或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影响;在电影创作实践中,勇于探索,善于学习,并力避偏狭;重视现实生活,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三、导演创作蔡楚生: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吴永刚:其作品档案有神女、巴山夜雨费穆:其作品档案有城市之夜、孔夫子、生死恨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三、中国早期电影叙事模式由时序性叙述、单线条结构、外视点角度以及大团圆结局四个方面构成;1.时序性叙事中国早期电影,大都严格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孤儿救祖记描写孙儿从小到大,杨家由盛转衰,最后孙儿救祖,阖家团圆;2.单线条结构如果说,时序性叙述反映了传统的时间观念,那么,单线条结构则体现了传统的空间意识;传统的单向思维方式,造成了中国早期电影的时空观;歌女红牡丹从头至尾描写的,是歌女从受丈夫虐待到感化丈夫的婚姻生活的变化;神女人物少,事件单一,整个情节紧紧围绕着母亲的悲惨遭遇逐步展开;3.外视点角度叙事学上存在着作者、叙述人及剧中人等概念,不同的视点,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叙述角度;电影叙事是借助一系列声画结合的镜头进行的,镜头的距离、机位、运动方式,决定着所述事件被观看的角度;将代表由外部观看或从内部观看的镜头,依据某种必然的联系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一部影片独特的叙述视点;故都春梦中,私塾师爷的腾达,犹如春梦一场;影片以一种充满嘲讽而又带同情的口吻,向观众讲述着这个可笑而丑恶的升官图式的故事4.大团圆结局通常通过改变悲惨的故事结局,满足广大观众的善良愿望;1924年郑正秋在创作第一部妇女题材的影片玉梨魂时,将原小说筠青忧郁而死作结,改为何梦霞与筠青重归于好,夫妻团圆;新中国前十七年的电影1949——1966一、新中国17年的电影创作谢晋的导演特色谢晋是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电影艺术家,在50、60年代已先后执导了球场风波、水乡的春天、女蓝五号、红色娘子军、大李小李和老李、舞台姐妹、等影片,标志他的导演艺术日臻成熟;新时期又导演了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鸦片战争凌子风的电影创作凌子风的电影创作档案:中华儿女、光荣人家、陕北牧歌、母亲、红旗谱、李四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和狂等影片新时期的中国电影1976——从这时期的电影实践来看,首先,它打破了题材禁区,扩大了生活领域,使现实主义道路更为广阔,并将革命的人情、人性和人道主义思想作为表现的核心;第二,在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上,特别重视对其内心世界的描写,将镜头深入人物的心灵深处,揭示其内心活动和情绪变化,从而折射出时代精神;第三,在电影表现形式与方法上具有开放性与纪实性特点,它突破了传统的戏剧化的表现形式与方法;在大量吸取西方电影经验基础上,采用了各种开放型的结构形式和意识流等手法,并运用纪实性拍摄方法实景拍摄、自然光效、长镜头和景深运用等将复杂的生活、生动的人物真实地体现在银幕上;一、第四代导演一第四代导演的创作历程第四代导演经过了超长的专业孕育期,人到中年才开始单飞,有比较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电影经验,作品较温和,因长期作助手,容易缺乏自信,力度不够;这一代人在成长中经历了文革的创痛,往往由审视个人而审视时代,忧患意识逐渐产生,它实际上就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二第四代导演的艺术成就他们不仅改变了旧的叙述模式,在时空结构、荒诞变异、艺术技巧方面有了许多新的尝试,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社会、人生有了独自的更深的发现,有了新的价值观念的注入,对于作为一门独立的新颖的丰富的艺术形态——电影本体不断进行探索和思考,把镜头对准一向被视作禁区的人的世界,包括人性、人的灵魂、人的命运、人的意志、欲望、情感、个性等,作了大胆的切入和深层次的开掘;黄健中独特的艺术品格和导演视点黄健中电影作品:小花如意一叶小舟二十六个姑娘良家妇女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贞女龙年警官过年山神雾宅中国妈妈米红娘我的1919黄健中从他的第一部电影小花开始,一直沿着一条温厚的人性关怀和人性批判的艺术原则在不断地探索,他关注人性,以及人与生存环境的互动关系问题,并越来越深地触及了中国知识界极端关注的人文精神与悲天悯人的终极情怀;他站在人道主义和对人类终极关怀的高度,对中国人的生存状态赋予了极大的同情心,希望通过对“人”的关注,重新审视历史与现实,从而体现了艺术作为人的艺术所具有的洞察力和精神品格;二、第五代导演一第五代导演的兴起其一,它是指78级或82届电影学院的学生,包括83、84届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和导演干修班的学员;其二,“第五代导演”概念是建立在78级电影学院学生群体的基础上,特指具有相似创作风格追求的这拨导演;他们共同表现出对电影语言的探索精神,并有意造成和观众传统欣赏习惯的冲突,突出强调电影画面的造型功用,讲究构图、光线对比、拒绝戏剧化过强的情节张力张力,透入深厚的民族文化反思、渗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主流意识形态有一定疏离等;其三,第五代导演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其相对整一的创作风貌在80年代后期发生了群体性的转移态势,人们说法有二:一是以1987年红高粱为标志;二是以1988年的晚钟为标志;二第五代导演的艺术成就经典第五代导演作品无不充溢着浓烈的个性,他们具有如下特点:艺术语言的大胆求新,反叛常规,追求试验;大量采用自然光效,实景拍摄,运用封闭式的古典构图,追求画面含义的自然流露,多显示出象征、隐喻意义;戏剧电影中的情节张力在他们影片中消隐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忧虑、深沉、注视着现实、关照这历史的摄影眼睛;相对固定的合作班底也是保证导演较自如地贯彻自己艺术企图的最佳保障;相对优裕的投资环境;三、后第五代导演一后第五代导演的兴起第五代的哲学电影在80年代后期悄然退场了;在商业化浪潮铺天盖地的席卷下,第五代纷纷寻找所谓后殖民语境的裂缝,用东方民俗景观一方面寄托他们那种永不忘怀的历史热情和哲学热情;一方面从国际资本和国际评价中获得再生产的精神和物质资料;但随着这种制作方式和运作策略的定型和重复,民俗电影的批评性和前卫性消失殆尽,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当中国历史和现实被这种民俗景观所包装后,中国人实际的生存境遇和生存困境被遗弃了,作为对第五代电影模式当今文化转型的一种响应,中国艺术电影开始从哲学的云霄转向了世俗人生,开始通过对普通人的日常遭遇、心态和困惑的叙述,讲述着生活中那些普通人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困苦,讲述着这些小人物所面临的世界,所悟出的渐渐单单的生活道理,所遵守的平平常常的做人原则;于是,中国后第五代电影从哲学电影、民俗电影转换为体验电影;二后第五代导演的艺术成就它体现为体验电影在视听造型上更加注重其表意性和修辞性,使叙事时间感镶嵌在造型的空间感之中;在叙事上更自觉地用偶然性来冲淡情节的戏剧性和因果逻辑性,突出人生的无奈、无序和无可把握;在意识上对将人生困境化作冲突——解决的戏剧性模式更加不信任,不愿意为人生划上一个臆想的完整句号;更重要的是它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普通人所面对的社会问题,而是普通人所不可躲避的人生问题,尴尬、困窘、创伤、苦难并不是偶然强加给个人而外在于个人的命运之中,而是内在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之中,内在于每个人的人生境遇之中,它无可规避、无可选择、也无可奈何;因此,体验电影不是在完成一种社会学,而是表达着对人生原生态的一种摹仿,对苦涩而平淡的日常人生体验的一种再现,因为它们把这种人生遭遇和人生体验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背景中,因此使影片中的人生具象为中国人的人生,传达的是一种中国人的人生体验;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这些体验电影称为中国电影的新写实,它们与新现实主义文学有着许多共同性;于是,在那些哭天喊地地煽情故事,那些刀光剑影的血腥场面,那些充满弑父喘气的神秘宅院,那些遥想当年的创世记忆外,人们看到了普通人的生存空间和普通人的生存境遇,从而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电影美学:对个体命运的关怀,对现实人生的表述;四、第六代导演一第六代导演的兴起第六代导演是指北京电影学院85级导演系8名毕业生,该学院85级后的其他年级毕业生,还有上海戏剧学院和上影厂近年合办的影视导演专业毕业生;包括:胡雪扬、张元、王小帅、管虎、吴文光、路学长、娄烨、王瑞、章明、李欣、阿年、何建军、邬迪等20名左右;视听风格上第六代影片并没有完全一致,他们强调的是自我理解和感受;其特色:游荡式、或疾或徐的运动;利用摇滚乐的音乐特质,通过剪辑构成影片的节奏;人物离开画面后,有意识地让影象空间延宕片刻再切换的现象,强化了空间不依人物而存在的自在性质;采用同期录音,未经过滤的、有杂质的声音,更为准确地还原了生活本身的原生状态;大量使用非职业演员,极生活化;二第六代导演的艺术成就第六代影片的叙事主题,基本上涉及了青春期的成长、焦虑、先锋艺术、精神分裂、窥视症、乱伦、感情多边化及人生残缺等所有城市亚文化层面的内容;这显然已完全超越了第五代电影的叙事主题;贾樟柯的电影风格一、关注底层——艺术良知的守望关注底层是贾樟柯电影的最大特色;在从影之初;贾樟柯即自称为“电影民工”他没有表现占有社会话语权的强势群体,而是将视点聚焦在处于社会边缘的普通人身上,将他们并不先进也并不伟大的生活展现在银幕上,为中国电影贡献了令人动容和深思的银幕形象;一变动时代中的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从最初的小武一路走到2013年上映的二十四城记,贾樟柯几部长故事片中的男女主角无一不是城市贫民区或落后的农村中随处可见的凡夫俗子;贾樟柯通过这些人物不同际遇和命运,关注和思考着时代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在人们身上留下的印记二揭示底层人民的人性价值贾樟柯透过这些矛盾,冷静地发掘这些底层人和边缘人的人性价值;二、纪实手法—电影真实的灵魂纪实是贾樟柯电影的的灵魂,贾樟柯将纪实手法运用得老道而自然,他的电影大都采用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给观众以真实的感觉;一长镜头一一妙用中不断探索长镜头是写实主义导演们常用的电影手法,在贾樟柯的电影里,长镜头随处可见;二实景拍摄一一追求真实的故事氛围贾樟柯的电影大都是采用实景拍摄;他没有因拍摄电影而搭建什么建筑物,镜头中所有的景物都是实际存在的;(三)电影音乐一一流行音乐反映出时代变迁他的大部分电影没有专门的配乐,影片中所有音乐都是人物所处时代的流行歌曲,音乐与影片的纪实风格相一致四启用非职业演员一一本色表演中展现生活大量启用非职业演员是贾樟柯纪实追求的又一重要因素;三、散文式结构——韵味深厚的叙述一淡化矛盾冲突——回归自然的生活贾樟柯的电影接近于“散文式结构”;首先表现在影片的故事性不强,淡化矛盾冲突,影片往往在一条主线确立后,插入一些与故事并不相干的情节,以此结构电影;(二)开放的结局一一故事依然延续电影尽管已经落幕,故事却不因此而终结,人物的生活还在继续四、多义的主题——不尽的沉思一青春——岁月中的隐痛小武站台任逍遥这三部影片的主人公就是生活不安定的年轻人,他们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街边厮混度日;这几个青年的性格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一一有着与他们年龄不相适应的老成,而没有青年人应有的勃勃生气(二)生存——艰难的挣扎生存的艰难也是贾樟柯电影里常见的主题;在贾樟柯的电影里,生存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充满了艰难,在影片站台里,崔明亮的表哥为了生活,与煤矿老板签订了类似卖身契的合同;陆川——体制内的艺术表达寻枪、可可西里、南京南京一、寻枪和可可西里的深层意蕴一生存困境的探究陆川电影中的人物都处在生存困境中,这种困境有时侧重于通过人的心理来展示寻枪,有时则侧重于通过更加真实的生存状态来反映可可西里;陆川通过展示主人公在困境中的苦苦挣扎,真实地反映了现代人尴尬的生存处境;寻枪关注的就是身处困境的灵魂对自身的追问以及与现实的对抗纷争;影片主人公马山在手枪丢失后就陷入了精神的困境中,马山不停地奔波在小镇,在他歇斯底里、无头绪的行动中,我们能感觉到精神极度紧张的马山承受着无法比拟的重荷;在可可西里中陆川则是想“展现中国边地民众的生存状态”以及“展示真实生活中众人的挣扎”;二以“寻找”为母题陆川的电影是以“寻找”为母题的,寻找是表层的,表象的深处则是对寻找客体的潜意识表达,这种客体必会改变寻找者的命运;”陆川影片中显性存在的“寻找客体“是“枪”和“偷猎分子”,而隐藏其中的则是对责任、理想等精神层面的追寻,而正是这种追寻使“寻找者”的人格得到升华,也最终找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寻枪中,“枪”代表责任、道义、权力……以及人们丢失的、寄托了理想的精神信念,丢失了手枪,马山也就丢失了自我,丢失了做人的意义与价值;寻枪的历程也就成为马山重新找回自我之路,成为他追寻失落梦想与寻找生命支柱的过程;陆川称拍摄电影可可西里是一次“发现之旅”,他在影片中力图探索“什么是真正的生存、什么是真正的生命”;陆川用猎杀藏羚羊和阻止猎杀为载体,讲述了人在绝境中的生存、挣扎和对于理想的追寻;这是一部关于信仰与生命的电影,是讲述一群真实的人在极度艰苦的环境里追逐信仰的故事;三最大的悬念就是死亡陆川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新生代导演,也在他的影片中对“死亡”这一人类生命中永恒的主题作出了探讨;他的影片中主人公最后的归宿都是死亡,他们一路的艰辛凄凉,一路的压抑迷茫,最后终于在对理想的执着坚守中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寻找的华美结局;陆川影片中最大的悬念就是死亡,人物随时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却依然义无反顾地不肯退却;寻枪中马山把枪丢失后,死亡的阴影便如影随形,为了寻找那事关生死的枪,马山的精神开始失重、偏执,在经历“他死”还是“我死”的困惑后,马山终于化妆成周晓刚,用自己的死亡完结了这次寻枪之旅;本来,马山完全可以不铤而走险,而是选择另外的方式找到自己的枪;可可西里是一部以天葬的仪式开场,又以天葬的仪式结尾的影片,表明这是一部关注死亡的作品;影片中凸显了某种核心意念,它的主体就是死亡—是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毫无征兆、突然而来的生命陨落;在可可西里,人们随时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膝;。

中外电影发展史

中外电影发展史
+ “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三种主 要功能。
+ 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 像清晰稳定。
+ “世界电影之父”。
一.形成期(1895-1907)
早期电影
二.发展期:(1908-1926)
-经典好莱坞电影(无声)(1908-1926) -法国印象主义(1918-1930) -前苏联蒙太奇学派(1924-1930)
三.成熟期(1927-1945)
– 经典好莱坞电影(有声)
四.新发展期(1945- )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1942-4951) – 新德国电影运动(1962-1984) – 新好莱坞电影(70-80年代)
+ 1、世界第一部电影 + 片名:《工厂的大门》
+ 内容:表现当时法国里昂 卢米埃尔工厂放工时的情 景,片长仅一分多钟
– 新现实主义
生活真实, 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 谴责社会中的不公正
– 代表人物和作品
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游击队》 德-西卡:《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
+ 德国电影运动(1962-1984)
1. 对富裕的联邦德国社会中资产阶级 的消极心态表示愤概,洋溢着高昂的 革新热情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
爱迪生开始用他 的“电影视镜” 公映自己制作的 影片。
美国了专利
12月28日上午,卢米埃尔兄弟 在巴黎咖啡馆地下室用他们的” 活动电影机“售票公映了他们 制作的10部影片
3
A.窈窕淑女 B.罗马假日
A. 唐伯虎点秋香 B. 四大才子
A. 泰囧 B. 港囧
+ 经典好莱坞电影(有声19271945 )
1、有声片的普及 《爵士歌王》1927 《纽约之光》1929

(完整版)中外电影史外国电影发展历程

(完整版)中外电影史外国电影发展历程

中外电影史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美国电影用故事(“法布拉” fabula,俄国形式主义术语 )与情节(“休热特””syuzhet,俄国形式主义术语 )的关系作为新的符号建构重新审视了电影叙事学,为电影叙事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思路。

类型电影的具体片种概述1、西部片也被称作牛仔片,它与喜剧片相比较符号特征十分明显:那个可以看得到地平线的茫荒的原野,那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牛仔形象和那个跃马驰骋持枪格斗的激烈场面等等。

西部片作为好莱坞电影特殊的类型片,其深层的符号和象征:是关于美国人开发西部的史诗般的神化,影片多取材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并将文学语言的想象幅度与电影画面的幻觉幅度结合起来。

西部片真正完形的标志,是1924年出现的西部经典式的影片——詹姆斯.克鲁兹的《篷车》和约翰.福特的《铁骑》由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又名《驿车》(1938年),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西部片之一,凯文.科斯特纳的《与狼共舞》2、歌舞片由大量歌舞组成的影片。

歌舞片是纪录歌剧演出或根据歌剧改编的影片。

多由歌唱演员担任主要角色。

主要依靠歌唱刻画人物、展开情节。

早期歌舞片多为轻松优美、娱乐性强的舞台艺术片。

歌舞片突出表演歌唱、舞蹈和音乐方面的艺术成就,故事情节大都比较简单。

20世纪20年代美国华纳影片公司摄制《四十二号街》后,西方歌舞片曾风靡一时。

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问世。

由于它是一部根据音乐剧改编的影片,故以歌舞为主。

3、强盗片强盗片或犯罪片是一种以现代都市为背景的类型片,它往往以一个或一伙强盗的发迹,犯罪历程及最后走向衰落和失败的历史构成中心情节,并通过这些强盗的故事为观众提供大量的动作场面和悬念。

默文勒鲁瓦(《魂断蓝桥》的导演)拍出《小恺撒》;威廉惠尔曼(《翼》的导演)拍出(《公敌》);霍华德霍克斯拍出《疤脸大盗》三部著名的强盗片接踵而至,从而开创了此片的经典时代。

自30年代开始确立的好莱坞最负盛名的类型片之一,它已开始演化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一,是以《教父》系列为代表的描写集团犯罪的强盗片;其二,主要以各种犯罪行为为故事核心的纯粹的犯罪片;其三,强盗和警察形成力量均势的警匪片。

电影发展历程(珍藏版)

电影发展历程(珍藏版)

电影发展历程(2007-07-31 16:20:42)标签:艺术学基础知识电影*电影发展历程一,电影发明阶段1832年12月,比利时人普拉多利用"法拉第轮"的原理,制成"诡盘",由此产生现代电影原理.1888年英国W.弗赖斯.格林制成他的第一架电影摄影机.1889年,柯达公司制成第一卷软片.爱迪生有用这种胶卷制成第一部打孔影片.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L.卢米埃尔在巴黎用他发明设计的"活动电影机"首次放映了《拆墙》,《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和《工厂的大门》等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终结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二,电影普及阶段1905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同年,法国百代影片公司派摄影师费利克斯・米斯格到中国拍摄素材,编成《中华帝国的一次旅行》,《中国海军生活》等短片.1906年,第一部故事影片《凯利邦的故事》在澳大利亚公映.1909年1月,爱迪生等人组织电影专利公司,实行发放上映许可证制度.与此同时,美国第一个电影检查机构在纽约成立,35毫米电影胶片,被国际公认为标准规格.1910年3月,国际电影公司通过媒体宣传,使演员F.劳伦斯成为第一个明星,美国的明星制度从此确立.1913年,美国好莱坞正式有了法定的地名,迅速发展成为美国摄制电影的基地.美国人T.卡尔马斯和D.康斯托克用他们发明的彩色工艺(二色追加法)拍摄了第一部美国彩色故事片《海峡两岸》.1937年,迪斯尼公司出品了第一部大型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三,电影研究与评奖1911年,法籍意大利人R.卡努多发表《第七艺术宣言》,确认电影为一门艺术.1916年,美国电影工程师学会成立.1927年5月11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告成立,D.范朋克为第一任主席.1929年5月16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举行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授奖仪式.四,电影音响的发展1926年8月6日,纽约曼哈顿歌剧院首次上映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拍摄配有音响效果的音乐片《唐璜》,标志着有声电影正式诞生.次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在纽约百老汇的华纳大戏院公映第一部对白配唱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1928年7月6日,纽约首映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摄制的第一部全部有声对白故事片《纽约之光》.1953年,配合宽银幕电影的立体声音响系统开始在电影院投入使用. 1975年,杜比立体声系统问世,在世界各国的电影院音响系统逐渐占主导地位.从最初的模拟式三声道,到全数字式5.1声道的AC-3问世,杜比实验室为电影音响科技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几乎每-项专利技术都给电影音响留下深远影响.1977年,首次采用环绕声音响的科幻片《星球大战》上映,创美国电影史上最高票房利润,推动了电影环绕声音响的进一步发展.1982年,美国鲁卡斯(Lucas)电影公司的总工程师Tomlinson Holman 研制成一种新的电影院音响技术标准THX,得到了全美电影与电视工程协会的认同,使之成为全美电影院参照的新标准.随后,采用THX标准环绕声音响用于《星球大战》等影片,再次掀起人们关注电影音响的高潮.1991年,杜比AC-3数字环绕声音响正式推出,属于杜比实验室的第三代数字音频编/解码系统,将电影院的环绕声带入5.1声道全频响应领域.这些数字信号被确定记录在电影胶片齿孔之间,开始时主要用于专业电影院多声道系统,以后又用于家庭影院系统,DVD激光视唱机,AV放大器和正在发展中的数字HDTV等,1993年,DTS全面介入电影市场,他们另辟途径,将声轨的时间码记录在胶片上,然后依据时间码同步播放记录声音信号的CD-ROM, 这样一来,记录声音的数据空间扩展了许多倍,为电影音响系统拥有良好音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1994年,世界首张配有杜比AC-3数字音响效果的电影光盘《燃眉追击》问世.推动了家庭影院环绕声音响数字化的发展.五,电影放映的发展1940年,苏联研制成功第一部立体电影.1952年,第一部环幕全景电影在美国问世;1953年,宽银幕电影在美国纽约上映;1986年,中国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在哈尔滨建成.同年,环幕电影在中国研制成功.*各国电影与艺术流派一,各国电影与艺术流派(一) 法国电影(France cinema in)1.法国电影的发展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之一.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L.卢米埃尔在巴黎用他发明设计的"活动电影机"首次放映了《拆墙》,《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和《工厂的大门》等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终结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1908年12月第一部艺术影片《吉斯公爵被刺》拍成上映,获得法国文艺界的广泛好评.这一成功立即引起国内外的竞争.此后,法国艺术影片公司又拍了一些著名的文艺题材影片.如《阿尔勒城的女人》(1909),《巴黎圣母院》(1911),《悲惨世界》(1912)等,在法国以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艺术影片"被认为是无声电影艺术的开始. 1910年前,法国电影以其创造性,艺术性和多样性而称霸世界.法国百代公司摄制的舞台纪录片,喜剧片和新闻纪录片控制了整个世界电影市场.1910年后,因美国和德国影片的竞争,其霸权有所削弱,但法国影片产量仍居世界首位,在国外市场,法国影片仍占优势.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电影的霸主地位才被摧毁.由于战争,法国影片生产完全停顿.美国影片乃乘虚而入,占领了法国的电影市场.2.印象派电影电影中的现代主义流派大战结束以后,由于好莱坞影片的竞争,国外市场的丧失,法国电影源于消亡的边缘.为了重振法国电影,L.德吕克发起组织电150影俱乐部的运动,创立了印象派电影.他们从印象主义的绘画获得启发,企图用画面来表现直接的感性印象.他们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着重于气氛的创造.他们摄制的影片虽然不相同,但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诗意的画面,强烈的表现力,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重要角色,自然主义与主观主义的表现手法或象征主义的比喻手法.印象派电影的重要作品有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目》(1920),《太阳的死亡》(1922),《金钱》(1929),《拿破仑》(1927)等.印象派电影追求造型美,寻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派虽然只昙花一现,但《狂热》(1921)中的深焦距镜头,《拿破仑》中叠印的人物及合成银幕和多种角度拍摄的主观镜头等,在电影美学和电影技巧上有一定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年间,法国生产的影片绝大部分是一些脱离现实生活,描写过去时代的虚构故事片,但制作精美,富于诗意.在创作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影片日渐增多:其中著名的有《禁止的游戏》(1952),《逃亡者》(1955).根据法国著名文学作品或民间故事改编的影片有《红与黑》(1954),《巴黎圣母院》(1956)等.在此时间,法国的故事片,大多质量平庸.这时,法国影坛上出现的"新浪潮"冲击了这种局面,并对世界影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新浪潮"电影"新浪潮"是指从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电影导演的电影观念和在这种观念下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影片,这批导演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做过多年导演助手及拍过短片,具有专业知识的电影工作者,如A.雷乃,C.马尔凯等.二是《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家们,包括人阿斯特吕克,戈达尔等.他们强调电影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创作,要求电影从传统艺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继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作法,不用摄影棚,不用电影明星,使用轻便摄影机,用非专业的或不出名的演员在实景中拍片.这种作法主要是由于拍片资金不足所决定的,在他们的影片获得成功后就被逐渐放弃."新浪潮"电影不提出重大的政治问题或社会问题,主要是表现个性;如C・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日》(1958),马勒的《情人们》(1958).在表现方法上,他们抛弃传统的电影手法和演出概念,广泛使用短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和从人物背后拍摄,画面具有相当的真实感.他们也使用长时间的摇拍,长镜头,空格,镜头摇晃颤动等技巧.在剪接手法上,他们的影片节奏快,切割频繁,镜头直接跳接.1962年,"新浪潮"渐趋消亡. 尽管法国电影史上出现过各种探索性的影片和流派,但商业娱乐片始终是法国电影的主流.由于电视业的竞争,电影观众人数迅速下降,为了吸引观众,色情影片的产量逐年增加,其泛滥胜于"新浪潮".自1958年L.马勒导演的《情人们》后愈演愈烈,至 70年代的《艾曼努夫人》(1974)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引起了舆论界的抗议,要求政府予以取缔.法国政府在1976年规定色情片与充满暴力的影片只准在指定影院放映,未成年人不得观看,并对这类影片课以重税.进入80年代以来,法国当代电影较为平稳.法国电影基于其深厚的传统,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本国影片在国内电影市场上占优势的唯一西欧国家;继续保持了题材,样式,风格的多样化,侦探片,喜剧片,历史片,黑色影片,青春片,惊险片,哲理片,情节片等均不乏佳作,且有多部影片在国际上获奖,如1983年获嘎纳国际电影节电影创作大奖的《金钱》,获成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芳名卡门》,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疯子的对角线》等.众多的影坛中坚活跃在电影创作第一线,新的人才不断涌现,给法国影坛带来了勃勃生机;私人及国家投资有所增加,与电视业的关系更为密切,国际合作更为广泛.另一方面,"法国电影面临危机"的呼声亦时有所闻,其背景有以下原因:美国影片对法国电影市场造成的冲击;本国电影的艺术水准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对探索性电影过分宣传,忽略了供大众观赏的电影,致使法国电影有失去国内观众的危险,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被削弱;电视和迅速崛起的录像业与电影形成竞争关系;制片费用的不断提高和发行渠道的过分集中,限制了法国电影的发展.目前, 法国全国约有150家制片公司;5大发行公司,即高蒙公司,百代公司,UGC公司,巴拉弗朗兹公司和AMLF公司.这些公司各拥有100~200家影院,尤其是首都巴黎一些主要的大影院,是最大的几条发行系统,控制着全国的电影发行.法国有历史最长,世界著名的电影资料馆.该馆收藏有50000多部影片,25000部电影史上有价值的原版纪录片,10000多册电影书籍以及大量海报,剧本和各种刊物.(二)瑞典电影(Sweden,cinema in)1.瑞典电影的发展瑞典人自己拍片是从1898开始的,1907年在斯德哥尔摩成立了斯温司卡影片公司,聘请斯约史特洛姆为总导演,所拍的影片主要是改编北欧国家的文学作品,如根据丹麦作家H.C.安徒生和瑞典戏剧作家J.A.斯特林堡的作品改编的电影《朱丽小姐》和《父亲》.到1917年,斯约史特洛姆已拍摄32部故事片.他探索电影的表现手段,力求揭示社会问题,为瑞典喜剧样式影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24年,斯温司卡影片公司的四大台柱导演斯约史特洛姆,斯蒂勒和演员汉松以及其他创作人员离开瑞典前往好莱坞,从此瑞典电影便陷于一蹶不振的境地.30年代有声电影在其他国家的出现使瑞典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了竞争能力. 1940年开始,瑞典电影复兴.特别是导演斯约堡的影片《冒生命的危险》(1940),以创新的电影语言展示了与法西斯斗争主题,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既富于哲理又富于讽喻的叙事诗式影片《天国之路》(194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导演斯约堡在把瑞典的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创作中,善于深刻的剖析主人公的切世界,如根据瓦王洛一约翰松的作品改编的影片《只有一个母亲》(1949),根据斯特林堡的作品改编的《卡琳・曼斯多特》》(1954)和《父亲》》(1969).斯约堡继续保持早期影片的艺术或原则:剧情紧张,人物感情充沛,形像鲜明.2.瑞典古典电影学派瑞典古典电影学派形成于1917年,斯约史特洛姆拍摄的故事片《巨浪的日子》,根据H.易卜生的诗作改编,开始了瑞典电影发展的新阶段.在这部影片里,确定了后来被称之为"瑞典古典学派"的一些美学原则.这个学派曾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过影响.斯约史特洛姆对瑞典电影的题材进行了改革,他使农民,渔夫,城市贫民第一次登上银幕.这个学派的影片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做了富有诗意的描绘,常常采用实景拍摄,力求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和借一致,同时也展示了人们与邪恶的斗争.斯约史特洛姆和他的追随者们以革新精神解决了把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的一些问题,塑造了许多不逊色于原作的鲜明的视觉形象."瑞典古典学派"的美学原则体现得最完整的影片是斯约史特洛姆根据冰岛作家J.西古永松的剧本改编的《生死恋》(1917),根据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的长篇小说改编的《煤矿女》(1917),《卡琳・英格玛尔的女儿》(1920).这个学派兴盛时期培养了一批电影演员,如 L・汉松,G嘉宝,G.莫兰德尔等.这些人以后都成了著名的电影明星.3.导演大师和女导演瑞典电影值得一提的是曾拥有大师级的导演伯格曼和众多的女导演.(1)导演大师伯格曼伯格曼在瑞典电影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导演的电影既有巧妙的幽默又有委婉的讽刺,如《妇女们的期待》(1952),《生命的问世》(1958),《夏夜的微笑》(1955),富于哲理和象征的《第七封印》(1957),《野草莓》(1957)及《处女泉》(1960)等.伯格曼的影片剖析人的内心世界,它们的主人公总是试图克服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为摆脱内心危机而寻找出路,但却总是徒劳而返.70年代后,伯格曼又拍摄了《面对面》(1976),《秋天奏鸣曲》(1978),《芳妮和亚历山大》(1982)等,对世界电影产生了重要影响.伯格曼培养了一批现代瑞典电影演员,如男演员 G.毕约伦斯特兰德,Y.库列和女演员B.安德松等.(2)瑞典女导演瑞典的女导演所占比例比一般国家都要多,如塞特林在60年代导演了影片《两个相爱的人》和《姑娘们》,以独特的妇女感情叙述了西方国家的妇女地位问题.70年代末,又涌现出一批女导演.她们之中较重要的有M.阿尔涅,导演了《在法尔乔宾戈的五天》(1975),《遥远和近前八1976》,《自由墙》(1979),林德布洛姆导演了《天堂一角》》(1976),图林导演了《打碎了的天空》(1982),s.奥斯丁导演了《妈妈》(1982).(三) 美国电影1.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电影黄金时代出现在整个30年代,尽管电影观众的人数时有起伏,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其中大多数观众把看电影当作一种逃避和解脱.为了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好莱坞的影片生产从以制片人为中心改变为以制片人为单元的制片模式,各大公司的组织结构大同小异.这种"制片人单元"的模式保证按照既定的配方和规格生产出供应全国影院的合格产品.美国电影中的特殊现象类型影片,在用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最初的类型片是无声电影时代的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30年代初期,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类型电影是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直接产物,它们中成为经典作品的有歌舞片《掘金女郎》(1933),《风月无边》(1936)和《歌舞大王齐格飞》(1930);盗匪片《公敌》(1931),《疤面人》(1932);恐怖片《吸血鬼》(1931)和《弗兰肯斯坦》(1931)等.除了上述类型影片之外,30年代还产生了大量成为美国电影史中的代表作影片.这些影片包括P・卡普拉的《一夜风流》(1934),卓别林的《摩登时代》(1930);G.顾柯的《八时餐会》(1938)和《小妇人》(1933),M.柯蒂斯的《侠盗罗宾汉》(1938);弗莱明的《绿野仙踪》(1939)和《乱世佳人》》(1939);J・福特的《告密者》(1935),《青年林肯》(1939),《关山飞渡》(1939),《怒火之花》,希区柯克在美国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蝴蝶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故事片,有柯蒂斯的《胜利之歌》(1942),《卡萨布兰卡》(1943),顾柯的《费城故事》(1940),希区柯克的《破坏者》(1942)W.休斯敦的《马耳他之鹰》(1941);李洛埃的《魂断蓝桥》(1943), L.麦卡里的《与我同行》(1944), H.舒姆林的《守望莱茵河》(1942). 1946年电影观众的人数创造了纪录,这使好莱坞在战后一两年间表现得十分乐观,许多演员,导演回到好莱坞,以新的热情投入影片制作.从战后开始直至 50年代初期,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最后一段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影片有:G.凯利的《雨中曲》(1952);霍克斯的《红河谷》(1948),休斯敦的《宝石岭》(1948);E.卡善的《君子协定》(1947)和《欲望号街车》(1951),曼凯维兹的《慧星美人》(1950),V・米纳里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R・罗森的《当代奸雄》(1949);怀尔德的《日落大道》;惠勒的《黄金时代》(1946),《女继承人》(1949)和《罗马假日》(1953);齐纳的《正午》(1952)等.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政府"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对大批电影界的进步人士进行政治迫害,使美国电影业元气大伤;加之电视行业的迅速崛起,美国电影开始走入低谷.2.美国电影的"复兴"美国电影的"复兴"是从s.斯皮尔伯格的《鲨颚》(1975)和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开始的.这两位导演都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运用当代工艺技巧制作的传统类型片(灾难片,科幻片)引起强烈的反应,并导致美国电影的制作和票房收入直线上升.受到美国青少年观众欢迎的科幻片发展为集灾难片,冒险片而成的场面壮观的影片的一个新片种,这些影片包括《第三类接触》(1977),《异物》(1979),《外星人》(1982),《金刚》(1976),《超人》(1979)以及这些影片的续集.70年代末以来,美国电影中家庭和妇女以及普通人生活的影片又重新受到重视,比如伍迪・艾伦的《安妮・霍尔》和《汉娜姐妹》;阿尔特曼的《三个女性》(1977);阿普特德的《矿工的女儿》, B.本顿的《克莱默夫妇》(1979);J.L.布鲁克斯的《母女情深》(1983),P.马佐尔斯基的《一个未婚女人》(1978);M・雷德尔的《金色池塘》(1981);R.雷德福的《普通人》(1980)等.关于越南战争的影片当推H.阿什比的《归来》(1978),M・西米诺的,《猎鹿人》(1978)和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1979).其他突出的影片还有关于工人的如《诺玛・雷》《洛奇》(1976);表现青年的如《周末狂热》(1977),《闪光舞》(1983)等.3.美国电影学术研究长期以来,美国把电影看作是娱乐手段,把好莱坞当成生产故事和幻想的工厂,因此美国电影界首先注意影片的商业价值.但是,70年代前后,美国电影学术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于 1927年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从艺术上和商业上推动美国电影的同时,也逐渐加强了它的学术工作.1967年,在华盛顿和洛杉机两地成立了美国电影研究院.电影资料馆遍布全美,其中重要的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罗切斯特的伊斯曼电影资料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伯克利太平洋电影资料馆等.8大影片公司于60年代先后解体或转产之后,影片和档案大量捐赠给上述资料馆和各大学的电影研究中心,对研究本国电影传统,保护本国电影文物起着很大作用.60年代后期以后,美国的专业电影制作和理论教育有了发展.许多综合大学里陆续设置了电影学院,电影系或专业,著名的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电影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的影剧系和纽约大学的电影制作,电影理论,电影剧作3个系.电影学术性刊物有《美国电影》,《电影季刊》等.(四)意大利电影(Italy, cinema in)1.意大利电影发展1895年,意大利摄制了最早的新闻纪录片.1904年,在都灵建立了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导演A.安勃罗西奥,摄影师R.奥梅尼亚等人开始拍摄影片.1905年,罗马创办了电影制片厂,从 1906年始定名为西纳斯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有群众大场面的故事片《攻陷罗马》,紧接着又摄制了一批历史题材的影片.当时意大利的电影摄制者只注重拍摄场面宏大,布景豪华,对历史事实则不重视.当时,意大利电影在国外也有很大市场,在国外最获成功的3大影片是《你往何处去》(1912),《庞培城的末日》(1913)和《卡比利亚》(1914).影片《卡比利亚》取材于古罗马战争,是当时电影艺术最重要的作品.这个时期,大规模的宣传使一批意大利电影演员蜚声国内外影坛.女明星成为保证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当时拍摄了很多喜剧影片,最受欢迎的喜剧演员主要是法国人,特别是由法国演员A.第特主演的喜剧风靡一时.当时大量影片内容脱离现实,但也有的导演致力于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这类影片大多是根据真实主义流派长篇小说拍摄而成的.较重要的影片有《消失在黑暗中》(1914),影片运用了对比蒙太奇描述了那不勒斯地方的显贵和贫民生活的天壤之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电影失去一部分国外市场,开始进入不景气时期,未能恢复昔日的繁荣.1921年以后,意大利的影院上映的主要是美国电影.法西斯统治时期,墨索里尼政府利用电影作为宣传手段,使电影生产和影片发行都置于国家控制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些电影导演谢方电影采取消极态度,在创作中只注重对作品的形式方面进行探索,人们把这类影片称之为"书法派"电影,致力于改编古典文学作品. 法西斯统治的末期,意大利电影工作者摄制了几部预示新现实主义诞生的影片:《曲》(1942),《孩子在注视我们》(1943).这几部影片显现批影复兴的最初迹象.2.新现实主义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生活各方面陷于崩溃,在民主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出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动40~50年代世界艺术界的一个重要现象.新现实主义要求纪录片的真实准确性,展示备受战祸的意大利人民的苦难生活,表现人民对社会不公正和对资产阶抗议,反映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1945年,导演罗西里尼拍摄了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这部歌颂人民群众在反法西斯斗争团结精神的影片成了新现实主义的宣言书.它使新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国际上确立了地位.翌年,他又拍摄了影片《游击队》展示了战争年代意大利人民生活的问情景.罗西里尼在摄制这部影片时,拒绝应用摄影,服装,化妆和专业演员.这部影片创造的一种新颖风格很快被其他国家效仿.其后,新现实主义者们转向描写战后生活中的紧迫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社会剖析,例如,桑蒂斯的《艰辛的米》(1949),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等.新现实主义的导演们尽管创作手法和风格各异,但他们的影片有一些共同之处:对现实生活做历史的,具体处理,对当时生活条件进行尖锐。

中外电影发展史

中外电影发展史

一、历史分期:(1)1905-1920年襁褓中创造第一从1905年到1920年,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最后一个王朝被写进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而襁褓中的中国电影,像所有新生儿一样,在不经意间创造了众多个第一次: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第一位电影演员谭鑫培;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家影院虹口活动影戏院;第一间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在短短的15年内,中国电影在懵懂中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使电影由西方传到东方,从戏园搬进影院,从记录转向叙事。

最关键的是,电影由新鲜玩意儿演化成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消遣方式,看电影成了一种时髦。

(2)1920-1929年迅速发育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人自己开设的电影公司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经营状况令人满意,甚至还引发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商战,电影开始越来越像一门“正经”的生意。

电影明星应运而生。

张织云、杨耐梅、王汉伦、宣景琳被列为四大电影皇后,风光一时。

在这十年中,中国电影不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各类专业创作者的加入令作品充满了中国式的情怀。

洪深、田汉等文人进入电影界,也使得这段娱乐史厚重深沉了许多。

(3)930-1939年被腰斩的黄金年代经历过飞速发展的20年代,30年代的中国电影进入了全面的繁荣与成熟。

并完成了从无声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据统计,当时上海的电影杂志就有上百种,而一般综合类刊物中也都有专门的电影版面,影星的照片或电影海报也常被当作封面。

由此可见,当时上海“东方好莱坞”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电影文化已完全渗透到整个城市文化的体系当中。

然而,战争却使中国电影的发展势头被拦腰截断,黄金年代也就此止住了高速的步伐,在踌躇与无奈中停滞下来。

(4)1940-1949年在废墟中歌唱抗战八年,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阶段。

在抗战胜利后的几年间,上海再度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30年代的创作规模。

昆仑、文华等电影公司兴起,费穆、史东山、蔡楚生、桑弧、沈浮等导演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张爱玲、黄佐临等文学、戏剧界名流开始参与电影的编剧、拍摄工作,陶金、刘琼、石挥、白杨、秦怡、上官云珠等人的演出也在续写30年代的明星神话。

1895~1966电影发展史

1895~1966电影发展史

1895~1966 电影发展史
1895年12月
28日
卢米埃尔兄弟
1900年 布莱派 以史密斯,威廉为代表人物
1902年 梅里爱 《月球旅行记》 故事片
1903年 鲍特 《火车大劫案》
1903~1909年 法国石森市 第一座电影城
1908年 美国好莱坞 第二座电影城《基督山伯爵》
1908~1912,1913年 特点:杂耍 魔幻
( 美国(商业性))
电影由西向东发展【三足鼎立(法国艺术探索) (苏联宣传教育) 】
1914年 卓别林 《摩登时代》
三阶式
记录片
写实主义 不用任何演员,机位固定长镜头
纪实美学 叠影法 特技摄影 演员夸张演技 停机再拍,更换背景
戏剧舞台视角 开头
高潮 结局 美国好莱坞电影特点
1915~1916年 格莱菲斯
1915年 《一个国家的诞生》
第一个用杂耍蒙太奇的人1916年 《党同伐异》
1924~1925年
苏联 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冲突功能,打破常规]
经典中的经典:《敖德萨阶梯》 普多夫金《母亲》强调蒙太奇,叙述功能 更注重打破常规心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电影史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美国电影,”syuzhet与情节(“休热特”俄国形式主义术语用故事(“法布拉” fabula, )为电影叙的关系作为新的符号建构重新审视了电影叙事学,俄国形式主义术语 ) 事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思路。

类型电影的具体片种概述、西部片1那个可以看得到地平线片,它与喜剧片相比较符号特征十分明显:也被称作牛仔那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牛仔形象和那个跃马驰骋持枪格斗的激烈场的茫荒的原野,是关于美其深层的符号和象征:面等等。

西部片作为好莱坞电影特殊的类型片,并将文学语国人开发西部的史诗般的神化,影片多取材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言的想象幅度与电影画面的幻觉幅度结合起来。

克鲁兹1924年出现的西部经典式的影片——詹姆斯.部片真正完形的标志,西是的《篷车》和约翰福特的《铁骑》.,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西)(1938年由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又名《驿车》 .科斯特纳的《与狼共舞》部片之一,凯文2、歌舞片多由歌由大量歌舞组成的影片。

歌舞片是纪录歌剧演出或根据歌剧改编的影片。

早期歌舞片多为轻松唱演员担任主要角色。

主要依靠歌唱刻画人物、展开情节。

舞蹈和音乐方面的艺术成娱乐性强的舞台艺术片。

歌舞片突出表演歌唱、优美、年代美国华纳影片公司摄制《四十二号世纪20就,故事情节大都比较简单。

20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问世。

街》后,西方歌舞片曾风靡一时。

1927 由于它是一部根据音乐剧改编的影片,故以歌舞为主。

、强盗片3它往往以一个或一伙强盗的强盗片或犯罪片是一种以现代都市为背景的类型片,发迹,犯罪历程及最后走向衰落和失败的历史构成中心情节,并通过这些强盗的故事为观众提供大量的动作场面和悬念。

默文勒鲁瓦(《魂断蓝桥》的导演)拍出《小恺撒》;威廉惠尔曼(《翼》的导演)拍出(《公敌》);霍华德霍克斯拍出《疤脸大盗》三部著名的强盗片接踵而至,从而开创了此片的经典时代。

自30年代开始确立的好莱坞最负盛名的类型片之一,它已开始演化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一,是以《教父》系列为代表的描写集团犯罪的强盗片;其二,主要强盗和警察形成力量均势的其三,以各种犯罪行为为故事核心的纯粹的犯罪片;警匪片。

此外,诸如《美国往事》、《好伙伴》、《巴格西》等以强盗生涯为内容的传记式强盗片。

新一代犯罪电影,如大卫林奇《蓝丝绒》、《心中狂野》;奥利弗斯通《天生杀人狂》;科恩兄弟的《米勒的十字路口》、《冰血暴》;昆廷塔仑蒂诺《低俗小说》等。

、恐怖片 4(又译为《化默片时代最著名的美国恐怖片是1920年《杰克医生和海德先生》年代,以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为开端,标志着恐怖片的一身博士》)60 个重大转折。

)、1994(1992)尼尔乔丹《访问吸血鬼》(科波拉《布罗姆斯托克的德拉库拉》)《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994、侦探片 5年一部对于侦探片来说可谓划时代影片《马尔他之鹰》问世,使银幕上的 1941 侦探家族终于得以迈进经典电影的行列。

新好莱坞电影(一)新好莱坞约翰·卡萨维特斯的《影子》,萨姆·派金帕的“反西部片”《下午的枪声》和《野帮伙》、阿瑟·潘恩反讽强盗片的《邦妮和克莱德》、波格丹诺维奇的《活年代末,一批反文化的“青年电影”—60动的靶子》成为新电影的先声。

到了—从《毕业生》、《逍遥骑士》、《午夜牛郎》到《最后一场电影》轰动了沉寂已久的美国影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把新电影推向高潮。

90年,卢卡斯拍出了那部里程碑式的《星球大战》。

从而,他也为直到 1977 年代的当代美国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个人化:超越好莱坞马丁·斯科西斯是一位以其个人特色融合了好菜坞传统与艺术电影特质的导演。

《好家伙》、《残酷大街》代表作:《愤怒的公牛》“电影小子”的概念,这是指马丁·斯科西斯、弗朗西斯·科波拉、斯皮尔伯格、布里恩·德帕玛、约翰·米利乌斯、乔治·卢卡斯以及保罗·斯库拉德等人。

六、七十年代,他们进人美国电影界并同新好莱坞其他导演一起创造了六十年代后半期至七十年代前半期大约美国电影充满生机和新思想的十年,这一段时间堪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迄今,美国电影的黄金时期。

而之所以马丁·斯科西斯等人被冠以“电影小子”的称号.(三)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 1、表现主题的大胆突破与传统观念的重新诠释在这样一个“社会动乱、民主危机的时代”里诞生的新好莱坞电影,从一开始就带上了鲜明的政治烙印,批判与逃避成为新好莱坞电影的重要表现主题。

强盗片《邦尼和克莱德》标志着美国新好莱坞电影的诞生。

2、题材类型上的创新与多元融合而且了解青年人的心,他们不仅有思想懂技术,此时好莱坞出现了一批青年导演以老练的拍摄技法和大胆的创作理念为好莱坞类,适时地取代旧好莱坞导演,理型片的发展开拓出一条新路。

“公路”公路片的产生要归功于《邦尼与克莱德》、《逍遥骑士》这两部影片。

尤这一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象无疑是展现美国民众精神状态的最好舞台, 其是青年人的。

、风格类型:哲理化与个人化3哲理性风格要求内容融化于纪实性生活一方面,新好莱坞电影注重哲理化风格。

镜头中,给观众以必要的启发,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

形成了一道另一方面,新好莱坞电影的导演们从欧洲电影中汲取各种艺术风格,个人化风格的艺术景观。

、欧洲电影的改进可能与借鉴意义 4 60年代末一批青年导演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受过电视训练,在电影学院中接受过“电影作为电影”的学习研究。

在制作新电影时有意识地避免旧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手法和思路,更多地运用在欧洲刚兴起的新浪潮电影的技法来表现当代美国人的社会现状反映美国人的真实心态。

5、表现手法:技术化与艺术化好莱坞电影为了在和电视的竞争中取胜,开始走扬长避短之路。

首先,针对电视的小屏幕这一局限性,在发展宽银幕、立体声等方面大下功夫。

许多电影大企业都以巨额投资去研究新电影技术,以造成电视节目还未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其次,尽可能地在影片情节中加入最新发明的机器或武器,而且要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最后,为了达到与电视竟争的目的,新好莱坞电影还强调利用复杂庞大的人工布景和道具,去表现巨兽吃人、大地震、飞机失事、高楼失火、烈性瘟疫等。

新好莱坞与旧好莱坞的对比首先,新好莱坞电影与传统好莱坞电影的巨大区别在于,在新好莱坞电影叙事中事件联系较为松散,而且主人公活动的动因常常来自其内心,人物不再埋没于情节之中,他们凸现出来,成为影片的主要表现对象。

其次,新好莱坞电影的时空结构受到了写实主义概念的影响,结构的选择范围从纪录片式的真实报道到完全主观的心理表现,范围极大。

最后,新好莱坞电影在音响方面的创造令人嘱目。

音乐接进入情节和人物的情感世界,丰富和充实画面的内容。

(四)电影技术的重大变革.: 可以公认的世界电影史上有四次重大技术革命到目前为止, 技术使现实变成了影像1.电影诞生: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号地下咖啡馆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1895年12月28日,,公开放映了《火车进站》、《婴儿喝汤》、《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影片开创了电影的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一天,被电影史学专家认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2.有声电影:技术奠定了电影的视听方式。

但美国影片《爵士歌王》在影片的放映过程中,加入了几段道白和唱歌,1927年,这仍然标“声画同步”的问题。

,但是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没有解决电影志着世界电影一个重要的技术进步———有声片的出现。

技术改变了我们感知世界的形式。

彩色电影:3.标志着世界上),(又译为《名利场》1935年,美国拍摄出彩色影片《浮华世界》从而使色彩真正作为一种元素、手段、风格进入了银幕第一部彩色电影的出现, 的世界。

数字电影:4.技术使电影影像产生了质的变化。

美国影片《侏罗纪公园》的出现标志着世界电影开始进入了,世纪90年代初20 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

:数字电影给我们带来了如下的认识而且可以不尊重现实影像的意义,①数字技术不但可以介入影像记录的全部过程而创造影像,可以任意改变和调整影像的关系。

②数字技术软件和程序使得任何影像的创造越来越容易。

只要是人的思维可及之处完全可以在电影创作中实施,表现到银幕上;人的各种想象都可以通过创造的影像来实现。

③影像的形成和产生不再是建立在视觉真实的基础之上的,完全可以用计算机辅助的方法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任何形式的影像。

④数字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影制作和播放的全过程。

电影分镜头剧本的准备、造型的设计、画面形象的视觉化与预演、拍摄、特技、画面的加工与修改、剪接、声音的处理、“拷贝”的复制、电影的发行、放映无一例外地可依赖数字技术完成。

⑤影像的本质不再必须是摄影机前正在发生的时态,不再必须是现实主义的东西。

人物与景物不再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统一的关系,画面也不再是绝对意义上的时空统一,而且,没有相互之间的制约。

利用数字技术人工合成和产生的“虚拟现实”影像,在整体视觉影像上更具备客观世界物质现实的质感和效果,但实际上,这种画面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是并不存在的。

⑥数字技术使我们的电影制作过程越来越简单化,实时化,而且,画面的效果越来越好,越来越生动。

我们可以马上看到画面的结果和效果,也可以马上进行彻底地改变。

法国电影史法国——电影的诞生地(一)、永载电影史的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2月,卢米埃尔兄弟获得了活动电影机的专利权,活动电影机遂被定名为电影放映机。

.卢米埃尔兄弟的父被全世界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这一天,28日,年189512月首次,亲———安东尼·卢米埃尔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用两兄弟发明的机器公映了两兄弟拍摄的电影。

片目有《水浇园丁》、《下棋》、《玩纸牌》《拆墙》、《火车到站》、《婴孩喝汤》、等。

(二)、梅里爱与美国科幻电影的理论启示为后世留下了数百部长—1917)年乔治·梅里爱的创作活动延续了十余年(1897 短不一的影片。

法国先锋派运动成为世界电影史上反对传统电影、探索,世纪初源于欧洲的先锋派电影运动,20西盛行于德国,遍及瑞典、电影发展新方向的第一大潮流。

这场运动源起于法国,摆脱舞台剧的传统,而力求摆脱故事情节,班牙等国。

其在创作上不以营利为目的创造一种“让画面主宰一切”的纯视觉电影。

影响,德吕克与印象主义电影《上,在法国电影工作者路易·德吕克与友人创立印象主义电影。

20世纪20年代他把“视觉表现”阐释为旨在显示人的精神状态和真实情绪的,镜头性》一书中是电影表现的基本(亦即演员)电影表现手法。

他认为,布景、照明、节奏和化妆元素。

路易斯·布努艾尔与超现实主义运动,时至今日已经成为超现实主义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一条安达鲁狗》雷诺阿与诗意现实主义一)、诗意现实主义 (在影片中,往往以诗意的对话,引人入胜的视觉影像,透彻的社会分析,复杂的虚构结构,丰富多彩的哲理暗示,以及机智和魅力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细腻的混合体,表现出法国电影在思想上的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