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题复习之---通假字 教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 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 通假。 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规律,不能认为凡是同 音字都可以通假。 由于历史音变,有些通假字和本 字的读音相差甚远。此外,通假字是单方面的,单向 的,不能理解为双向相通。 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 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 应读本字的音。 例如: 御六气之辩 “辩”是借字,“变”是本字。
二、为何会出现通假字?
通假字是属于假借现象的一种。假借字一般有两种 现象:一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借旧字表达新义, 这是属于“六书”的范畴,这里不多加讨论;二是本有 其字而不用,却去借用其他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此外,还有在本字以外后造的新字,叫古今字。 我们这里讲的通假字主要属于第二种,也兼及古今字。 出现通假字,主要是由于当时写书或抄书的人,一 时记不清、查不到本字而临时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 替;或只图省事而有意写了笔画较少的音同、音近或形 似的别字。后来的人对这些“代替字”、“别字”沿用 下来,成了通假字。 例如:“伸”写成“信”, “剂”写成“齐”,“邀”写成“要”等等。
至于古今字,不论是为本字造今字,还是 为借字造今字,大都是由字形演变而来。因为它 们大都有本字可寻,而且古今是相对的,谁先谁 后有的也不易查清,所以也列入通假字一类中来, 不另述古今通假了。
通假字和古今字,一般都写成 “×”通 “×”,前边是通假字或古字,后边是本字或今 字。读时,通假字读本字字音,古今字读今字音。 例如:“趣”通“促”,“趣”读cù,不读q ù; “县”通“悬”,“县”读xuán,不读xi án,等 等。
第四|、音近形异 例18: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还huá n——旋xuá n 例1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阙quē——缺què
例20: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要yà o——邀yāo
第五、音异形似
例21:成归,闻妻言,如被冰血。——〈促织〉 被bè i——披pì 例22: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硕鼠〉 女nü ——汝rŭ 例23: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适shī——谪zhé
3因击沛公于坐
4芳菲菲其弥章。 5举酒属客 6合从缔交
悯 猝 座 彰 嘱 纵
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8君子生非异也,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10或师焉,或不焉 11府吏见丁宁 12北冥有鱼
曝 性 熟 否 叮咛 溟
13曹军不能抵当。 14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
2、 声母相同。
“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劝学》) “有”通“又” “要”通“邀” 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韵母相同。
“乡”通“向”, 先前
举酒属客 “属”通“嘱”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景”通“影”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从”通“纵”
卒离散; 1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 从。 16一夜飞度镜湖月
挡 惶 影 渡
②更换偏旁,找出本字。
1秦王还柱而走。 2此小大之辩也 3距关,毋内诸候 4偭规矩而改错
环 辨 拒 措
1常在床蓐 2蒲苇纫如丝
3云销雨霁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褥 韧
消 途
பைடு நூலகம்
5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 被甲上马。 6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例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倍——背
(二)凭借字形,辨析通假。
由于多数通假字字形相似,其中大多是用笔画少的 字代替笔画多的本字,所以还可凭借字形去辨析通假字。
例4:操吴戈兮被犀甲。——屈原《国殇》
被——披 例5:或隐弗章。——《甘薯疏序》 章——彰 例6: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4、声韵均不相同,但形体相近。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生”通“性”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廉颇蔺相如列 传》) “不(fǒu)”通“否”
三、怎样辨析通假字?
(一)依据字音,求得本字。 阅读文言文时,遇到某个字如果用本义和引申义都 解释不通,便可从字音相同或相近方面去寻求本字。 例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唱——倡
卒——猝
①增加偏旁,找出本字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终老不复取 毋内诸侯。
供 授 娶 纳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小知不及大知 3失其所与,不知
智
A“秦王必说见臣,.. B“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 .. C“而民说之, 悦 D“秦王不说。 ”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卒起不意
例12: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裁——才cāi
例13:曲罢曾教善才伏。——《琵琶行》 伏——服fú 例1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蚤——早zăo
第三、音近形似
例1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参cān——叁sān 例16:合从帝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从có ng——纵zò ng 例17:行李(使节)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戊退秦师〉 共gò ng——供gōng
文 言 文 专 题 复 习
通 假 字
一、什么是通假字? 例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 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
“逝”跟音同(shì )形似的“誓”字相通; “女”跟字音(nû ——rû )相近、字形相似的“汝” 字相通。 可知:“逝”、 “女”是借字, “誓” “汝”便是本字。 这种有本字(有的本无正字)不用,而借用 一个音同或音近(有的字形相似)的字来代替字, 就叫做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假” 就是借的意思。)
披 诀
③取消偏旁,找出本字。
1使臣奉璧,拜送于庭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3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廷 旨非
综合练习
1.信义安所见—《苏武传 》 2.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3.旬有五日而后反。《逍遥游 》
现 擒 又
4.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 5合葬华山傍——《孔雀东南飞 》 6.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荆轲刺秦王 》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荆轲刺秦 8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苏武传》
三、通假字与本字的联系 一、通假字与本字在字音与形体的联系上 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音同形似 例9: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材——才cá i 例10: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具——俱jù 例11: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梦游天姥吟留别》 列——裂liè
第二、音同形异
内——纳(古代同读nà ),今“内”读nè i,与“纳”nà 读音不同
现在通用的通假字,哪些读音相同,哪些不同,一 时也难于查对,这是一大困难。其次,从字形的笔画来 说,虽然一般是以少代多,但也有一多代少的。
距——拒 指——旨 庭——廷
横旁凌震沾 襟 诀
1、孰为汝多知乎 2、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4、至莫夜月明
(三)常用通假字,要尽量多记。
前面讲到根据读音,寻求本字,但是文言文中字的 读音是按古音读的,与今天对某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
例7: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
罢——疲(古代同读pí ),而今音“罢”读bà ,与“疲”pí 不 例8: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二、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的联系上有以下几 种情况:
1、读音完全相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庭”通 “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 “倍”通“背 曰:“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与”与“欤” 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 赤壁怀古》) “尊”通“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