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正反比例比较优秀教案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正反比例的比较教案与反思

2007-3-29

教学目标:

在巩固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正方比例的判断方法上,通过比较观察,理解并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的差异,明确在同一组数量关系中,什么量一定时,另外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什么量一定时,另外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并能正确地判断。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正反比例的差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前面一段时间我们学习哪两种比例关系?说说你的理解!

板书:正比例、反比例(学生回顾正反比例)

2、出示小黑板:

表一、

()和()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随着()而变化,()一定。所以()和()成()关系。

表二、

让学生先完成表一的问题,在让学生如同表一的问题完成表二,书写在作业作上,请两名学生说一说。

3、想一想:单价、数量、总价这三种量、每两种之间存在怎么样的比例关系?它们的条件是什么?

二、总结问题、比较正反比例

1、⨯=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总价单价(一定)数量

数量一定,单价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

=总价数量(一定)单价 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呈反比例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小练笔:请学生举几个数量关系说一说,同桌交流,汇报

⨯=速度时间路程 ⨯=长宽面积

2、正反比例比较

观察表一和表二以及正反比例的知识,比较正反比例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1、2、3

4、A 、B 、C 三种量的关系是:A B C ⨯=

如果A 一定,那么B 和C 成( )比例;

如果B 一定,那么A 和C 成( )比例;

如果C 一定,那么A 和B 成( )比例。

在此基础上拓展:

1、12

x y

+=,那么x和y成()关系;

2、

5

6

x

y

=,那么x和y成()关系;

3、

5

5m

n

=,那么m和n成()关系;

判断:

(1),圆周率一定,圆的周长和相应的直径成正比例;

(2),圆的直径一定,圆周率和相应的周长成正比例;

(3),圆的周长一定,圆周率和相应的直径成反比例;

练一练5、判断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四、小结

正反比例的区别与判断

课后反思:

本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堂正反比例的比较的综合课,整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比较观察使得学生自主的归纳出正反比例的异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明确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因此整堂课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基本上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

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载客后的练习中补充了带有未知数的三道练习让学生判断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和杰却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安排了一个判断题,由于前面都遇到有一个数量关系可以得出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的比例关系,可是这个问题就存在有这样的问题,因为圆周率是一定的,通过这个题的练习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正反比例的条件,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再602班上课的时候,在出示小黑板的时候,没有先让学生回顾正反比例的知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没有及时地吸引过来,于是在第二堂课的时候,求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回顾知识,并吸引学生注意。还有就是表意于表二的利用,在第二堂课上比第一堂提高了,消除了学生再次整理信息所消耗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