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发 挥财 政 职 能 促 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引
?
玉
加 快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转 变 是 贯 彻 落 实科 学 发 展 观 的 重 要 目标 和 必 然 要 求 .也 是 解 决 河 北
的 转 变。在 收入 分 配方 面 , 点提 高城 乡居 民收入 , 大消 费需 求。要 增加 农 民收入 , 高城 重 扩 提
; 乡 居 民 的 最 低 生 活 保 障 , 续 实 施 更 加 积 极 的 就 业 政 策 , 高低 收 入 者 的 工 资 报 酬 , 一 步 继 提 进
完善 诸如 家 电下 乡等促进 消 费的政 策 , 进居 民消 费。在 资 源配 置方 面 , 点 支持 科技 进 步 、 促 重
的瓶 颈 , 取得 发 展 新 突破 , 须加 快推 进 经 济发 展 方式 转 变 , 实将 经 济发 展 由主要 依 靠 要 必 切 ; 投 资 、 口拉 动 向依 靠 消 费 、 资 、 口协 调 拉 动 转 变 , 出 投 出 由主要 依 靠 第二 产业 带动 向 依 靠一 、 二 、 产业 协 同带动 转 变 。 三 由主要 依 靠增 加 物 质 消耗 向依 靠科 技 进 步 、 劳动 者素 质提 高、 管理
业 制 宜和 分 类 指 导 相 结 合 , 企 业 自主 创 新 与 财 政 助 推 相 结 合 ,财 政 制 度 保 障 和 绩 效 监 督 相 结
i 舍 。把 调 整经济 结构作 为转 变发展 方 式的战略 重 点 , 调整 国民收入 格局 , 大消费 需求作 为 把 扩
重 要 任 务 , 以 构 建 现 代 产 业 体 系为 目标 的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和 加 快 城 镇 化 建 设 作 为 主 要 抓 手 , 把 把
卢展工署名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等系列文章
卢展工署名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等系列文章卢展工署名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等系列文章“何平九论”今日结集出版卢展工文章为本书代序本报讯根据最近在《河南日报》一版刊发的系列政论编辑而成的图书《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前至今日由河南大河大图文传播有限公司和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如何加快转变?卢展工书记在2010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仅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指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而且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最近一个月来,河南日报集中力量,以“何平”名义,连续推出九篇大型政论,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八个方面,深入阐述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握的关键、遵循的原则、注意的问题等。
“何平九论”全面、准确、系统地传达了省委的重要精神,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并得到省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书将卢展工书记的署名文章放在卷首作为“代序”。
本书除了收集“何平九论”外,还编选了2010年“何平”刊发在《河南日报》的另外三篇大型政论文章。
(本报记者)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卢展工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十堰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10•【字号】十政发[2011]2号•【施行日期】2011.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十政发〔2011〕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0]60号)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现结合我市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通知如下:一、深刻认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两型社会”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但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些行业落后产能比重大的问题仍然存在,已成为提高我市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为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增强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进一步明确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一)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按照国家行业产业政策,强化监管、引导和协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目标任务:按照国家及省规定的淘汰落后产能要求,2012年前,全市以电力、煤炭、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我市2012年前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目标任务是:1、钢铁行业:2011年底,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淘汰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付志方
展 规模 和质量有 机 统一 起 来 , 样 才 能切 实增 强 这
发 展 的可 持 续 性 。
政 府 这 只有 形 的 手加 以引 导 。 要进 一 步 强 化 政
府 的主导 作用 , 定切 实管用 的举 措 , 进 加快 制 促
两翕专栏 河北团 专访
0 《 j { 0 { 卜  ̄ i il O j
和 政 府财政 收 入是 否增加 , 民生 活质 量是 否 提 人 高 , 态 环 境 是 否 改 善 。 持 “ ”字 当头 , 发 生 坚 好 把
导作用?
付志方: 变发展方式 , 转 需要 发 挥 市 场 这
标准, 强化奖 惩 措 施 , 实行 严格 的 问责 制 。 加 要
大 对 污染 排 放 重 点 领 域 、 点 行 业 、 点 企 业 、 重 重
重 点 单位 的监 管 力 度 , 禁 新上 高 耗 能 、 排 严 高
放 和 产 能 过 剩 项 目, 免 能 源 、 源 浪 费 , 实 避 资 切
的 效 益 才 是 企 业 发 展 的 根 本 所 在 , 断 提 高 人 民 不 群 众 的 生 活 水 平 才 是 发 展 经 济 的 根 本 目的 。 把 要
效 益 的提升 、 润的增 加 作为 评价 发 展成 果 的重 利
是 规 划 引 导 。通 过 制 定 各 类 规 划 , 筹 统
要 素 , 励 人 才 、土 地 、 金 、 产 资 源 等 向 创 鼓 资 矿 新 驱 动 、内 生 增 长 的 企 业 流 动 , 国 家 鼓 励 和 向 支 持 的 重 点 领 域 和 产 业 流 动 , 有 限 的 资 源 用 把
如何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如何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何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何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2-6-25 20:57:36 如何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税部门作为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部门,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中责任重大,必须肩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
作为基层国税部门,笔者认为,我们应立足实际,提高认识,端正思想,充分发挥税收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职能作用。
一、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中央提出这一战略任务,既决定中国的现在,也决定中国的未来,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经济发展方式反映整个经济发展形态,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决定着不同的社会形态。
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社会形态也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变、工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演变。
我国当前处在工业化中期,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改变粗放型、单一GDP增长型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胡锦涛2010年2 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低,但消耗工人的劳动工时多,劳动生产率低。
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忧患之三:单一追求GDP勺经济发展方式,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从过去注重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向注重质量效益为主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方式。
其基本思路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举措。
1.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布局,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降低传统产业的比重。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加强对高质量发展相关产业的支持,培育壮大新动能。
2.提升企业竞争力。
国有企业、深化国企,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企业。
加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培育,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3.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乡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环境监管,推动绿色发展。
加大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系统保护。
5.促进人口素质提升。
加强教育、文化、医疗、就业等社会领域和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
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6.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稳定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经济合作,提升对外贸易水平和贸易竞争力。
加强外商投资管理,吸引更多外资进入。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7.加强政府作用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由传统的“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和推动者,优化政府行政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推动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
加强政府监管和服务,提高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政府为主导 市场为导向 企业为主体“三位一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三位一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匡建斌【期刊名称】《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2页(P24-25)【作者】匡建斌【作者单位】发明与创新杂志社【正文语种】中文当今世界,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越来越大,离开科技发展,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不可能强大。
科技竞争与经济竞争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科技竞争的核心问题已不完全是追求技术先进性,而是越来越体现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程度及其市场占有率。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科技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研能力和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现行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依然存在重视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吸纳技术能力弱、成果转化率低等诸多问题。
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关键在于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成果转化体系。
为此,广大科技工作者与企业经营者应共同努力,协同政府构建“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三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做出贡献。
以政府为主导,构建保障机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支撑必不可少。
在一些奉行自由经济政策的发达国家,尽管政府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也都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
比如美国对科学技术领域的干预,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从不直接支持到直接支持的干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甚至通过立法等手段,积极鼓励产学研合作;德国政府则对中小企业进行长期扶持,同时通过公立机构、行业联合会及政策性银行等构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法国规定,研究与发展投资比上一年增加的企业可以免交相当于研究与发展投资增加额25%的企业所得税,政府每年还通过国家创新署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无息贷款,以提高企业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生产新产品的积极性。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企业主动意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的举措。
本文将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措施和途径。
一、政府角度政府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政府应该加强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明确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鼓励企业加快技术装备更新和转型升级。
政府要着力改善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手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鼓励各类经济主体积极参与转型升级。
政府还应通过税收政策、贷款贴息等措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帮助其加快技术更新和转型升级步伐。
二、企业角度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更需主动拥抱变革,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高自身竞争力。
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企业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努力构建人力资源优势,以更高效、更灵活的人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企业要注重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对外投资和跨国合作,寻求技术和资本的跨境合作,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内部基础。
三、社会角度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同样至关重要。
社会应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支持,鼓励和引导青少年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整体人才储备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社会要加强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和鼓励,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为有志于创业的人群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支持,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还应鼓励企业加强社会责任的履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推动投资促进方式的“四个转变”
推动投资促进方式的“四个转变”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传统投资方式逐渐失去了活力。
为了推动投资促进,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转变。
以下是四个转变的具体方式:第一个转变是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过去,我们过于注重投资的数量,而忽视了投资的质量。
未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投资的质量,提高投资的效益和回报。
这需要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高端投资方向转变。
只有通过提升投资的质量,才能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二个转变是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导向转变。
过去,投资更多依赖政府的指导和规划,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
未来,我们应该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投资。
政府应该充当好服务者和监管者的角色,为市场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法规保障。
只有在市场的引导下,投资才能够更加灵活和高效。
第三个转变是从传统行业向新兴产业转变。
传统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未来的投资应该更多地集中在新兴产业上。
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和创新性,可以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政府应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投资者向新兴产业倾斜。
第四个转变是从单一投资向多元投资转变。
过去,我们过于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忽视了其他种类的投资。
未来,我们应该实现投资的多元化,包括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创业投资等多种形式。
多元化的投资可以提高风险分散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产业和企业的合作和发展。
以上四个转变是推动投资促进的关键方向,需要政府和投资者共同努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只有通过这些转变,才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
推动投资促进方式的“四个转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进行的转型和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首先,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是投资促进的关键方向。
过去,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我国过多地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如今,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投资质量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着转化周期长、转化效率低等问题,影响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为此,需要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完善转化机制、拓宽科技服务渠道等举措,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未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将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发展方式也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生态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更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 路径, 举措, 必要性,关键, 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农业科技日新月异,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成果和技术,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足,导致农业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问题意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其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仍然存在着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剧,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农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实施地,通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转移性因素,又有国内因素。
既有发展观念、经济体制因素,也有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经济管理等因素。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综合措施。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是: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
要摈弃片面追求GDP 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不顾及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要逐步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
首先,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宏观调控机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在引导投资方向、产业结构升级、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方面的导向作用。
其次,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
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油、气等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开征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充分发挥价格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中的杠杆作用。
转变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定大大削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放松致力于
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益的努力, 造成煤 由 运及其他资源的 高度紧张, 进—步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权政治加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也可 以称为“ , 权力市场经
济”也就是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 , 这种经济发展模 式延续至今 , 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 其实也
资源匮乏。与此同时, 各项民生工程建设严重滞后, 各层级的收入群体差距不断扩大, 社会矛盾 日 益突 出。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切实转变经济发暖方式, 目 改变 前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 模式, 逐步 扩权让利,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真正按照科学发展明的要求, 实现经济、 社会、 文化等全方位的
规划, 经济中的很多主体按照10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0 — 972 1 )1 0 2 ~ 3 F2 . A 1 8 54 (O2( — 0 0 0 0 )
摘要 :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脱胎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政府在制定并推动经济规划的实施等方 面发挥 了 主导作用, 也因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 经济总量跃晷世界前列, 人民生活得到 巨大改 善。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 这种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带来了巨大弊 端, 典型的表现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多楼堂馆所建设浪费现象严重, 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 很 日
一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指挥棒 , 而市场经
济则要求充分发挥每个市场要素的作用, 让市场来决定
这些 要素的价格和分配。
一
、
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 顾名思义就是经济发展按照既定的计划 按部就班的进行 , 当然这中间也有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
怎样认识改革进程中的政府主导作用
怎样认识改革进程中的政府主导作用2013年03月19日09:29 来源:北京日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这对于加快我国经济改革进程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于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存在一些误识。
比如有人认为“政府主导”导致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
这种看法实际上是把“政府主导”与政企不分等问题混淆了。
■所谓经济改革进程“趑趄不前”的病灶,不在于“政府主导”“政府主导”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推动力,也是东亚经济“崛起”中一大特征。
所谓“政府主导”,是指政府主动创导体制改革、培育市场体系,与完善市场法制建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进程,并确保经济得以较快、平稳、均衡地发展。
所谓我国经济改革进程“趑趄不前”,其病灶不在于“政府主导”,而在于“政企不分”和政府未“瘦身”,至于“市场主导”也不应是可取的选项。
我国惟一的正确选择,就是实行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跟市场经济相结合”。
为了实现这个“结合”,须要政府主导,但非主导一切,而是有界限的。
尽管“政府主导”更加突出了政府的主动性、前导性和服务性,但它仍限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范围,它不涉入任何经营性领域,这一点非常重要,是任何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
它可以弥补“市场失灵”,但决不有损于市场机制发挥其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有人指责“政府主导配置社会资源”,这确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是阻碍市场经济建设的严重障碍,但问题不在于“政府主导”,而在于政府“越位”、“越权”,在于“政企分开”尚未彻底贯彻。
政府必须忍痛割爱,实行“瘦身”计划,这是加速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政府主导”一般是相对落后国家为追赶先进国家而采取的发展模式“政府主导”一般是相对落后国家为追赶先进国家借助政府力量而提出的战略思想和发展模式。
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c a gn a te oe a v n ig n o ain e eo me t slig o p o n n o ttn ig h n ig s h c r , d a cn in v t d v lp n , ovn s me r mie t usa dn o
p o l ms n r vd n t n si t n ls p o n n e t e ,e e. r b e ,a d p o i i g sr g i t u i a u p r a d i c n i s t . o n t o t v
tk n lt f n w i i a ie n e o o c ta s r t n, w i h p o i e e d a o o e n n a e o s o e n t t s i c n mi r n f mai i v o o h c r vd s n w i e s fr g v r me t e o o c , s c a sik n t s i n i c o c p f d v l p n , tk n h d v lp n mo e c n mis u h s t i g o c e t i c n e t o e eo me t a i g t e e eo me t c f d
新 理 念 , 住 转 变 发展 方 式这 个核 心 , 进 发 展 模 式 创 新 , 决 影 响加 快发 展 的 突 出 问题 , 力 的制 度 支持 和 激 励 机 抓 促 解 强
制 , 现 了政 府在 经 济转 型 关键 期 的 新 作 为 , 供 了政 府 经 济 学 的 某 些新 思维 。 体 提
一
场组织严密, 目标明确. 任务具体的“ 解难题、 促转变、
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方法
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方法引言现代化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追求的目标,因为它代表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进步。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其现代化路径方法也具有其独特性和特点。
本文将就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方法展开探讨,旨在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研究这一任务主题。
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的国家。
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国面临着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与融合的挑战。
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它为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基础。
然而,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可能与现代化的要求相冲突,例如,尊重长辈、父权制度等,这需要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化的方式来解决。
国家发展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方法中,国家发展战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例如“中国制造2025”和“乡村振兴战略”。
这些战略旨在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其中,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该战略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目标和措施,例如推动智能制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强创新能力等。
通过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中国制造业得以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转型,从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
该战略强调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通过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等方式,推动中国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这不仅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也有助于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目标。
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基础。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促进等方面的工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文章认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市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和居民。
所以,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推动力,政府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环境的缔造者,多维度激发居民主体活力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必然选择。
标签:市场主体;激发活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市场主体包括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所有组织和个人。
其中企业是社会产品的直接创造者和供给者,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是一个特殊的主体,它既是市场的参与者,又是市场的管理者。
作为市场上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和各类要素的最初提供者,居民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主体。
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是任何一个经济体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当前,国际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这种形势下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就显得尤为迫切。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使得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形势。
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已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
美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持续低迷,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自身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结构调整需要面对各种矛盾。
应对这一系列的外来冲击和内在挑战,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推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改变和提升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结构和动力结构。
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载体,企业顺理成章地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主体,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推动力。
建设服务型政府与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服务型政府与转变发展方式作者:栗彦卿来源:《中国市场》2011年第29期摘要:作为后发展国家,一个人口大国,又处于西方领先的知识经济时代,如此的历史背景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特性,即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走经济、政治配套共进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这就要求我们在追赶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是政府主导型社会,积极建设以科学民主决策与管理为基本内涵的服务型政府,切实克服官僚主义,抑制特权腐败,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机制有机结合,立足于自主创新,注重宏观调控,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民主政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转变发展方式,富裕人民,增强国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服务型政府;转变发展方式;跨越式发展中图分类号:D601马克思,包括列宁的政治经济学,建立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生产力基础之上,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个遥远的合理逻辑预则,不完全适合我们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大国。
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但由于历史遗留的落后生产力的局限,由于依然存在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压迫,更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导致官僚特权主义的危害,处于生产与管理一线的劳动大众的积极主动性和智慧还没有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集中与发挥,符合我们人口大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政治经济学,仍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我们的经济实力尚处于建立在廉价人力物力基础上的世界代工厂地位,还不够强大。
这种局面须通过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建设以科学民主决策与管理为基本内涵的服务型政府,切实克服官僚主义,抑制特权腐败,才能真正务实地处理好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之间的有机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主人翁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并通过继续的对外开放,与仍由西方主导的世界统一市场恰当衔接,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的生机勃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发展方式向可持续的集约式转变。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现在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国都没有赶上,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尽管赶上了,但目前仍处于追赶状态。
而绿色工业革命则是中国第一次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有专家称绿色经济有可能是决定中国未来国运的一次全球经济竞争。
面对这一浪潮,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否有体制优势?政府应该发挥怎样的主导作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加快绿色经济的发展?本文力图从一些小的事件人手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发展绿色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绿色经济既是我们应对国外绿色壁垒,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金融危机的风波还没有完全平息,在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倡导下,绿色经济似乎已成为全球共识。
本来在金融危机中扮演中流砥柱角色的中国经济转眼间似乎变得落后了。
有专家分析,倡导绿色经济,一方面是西方发达国家摆脱经济危机,瞄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经济引擎,一方面也是围堵中国经济,遏制中国发展的绿色壁垒。
的确,中国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比重仍在持续增加,能源密集度在不断提高,能源消费呈现迅速增长态势。
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早已从工业化社会转型为信息和服务型社会,大批传统工业已经或正在加速转移到新兴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下降通道,而中国处于无可避免的“碳排放上升通道”。
也就是说在中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彻底消除贫困人口的时候,我们就要被迫进入绿色经济,支付绿色成本。
中国为全世界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
发达国家消费了“中国制造”,却把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留给了中国。
按照碳排放进行重新计算,大量“中国制造”将不再有竞争优势,即使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进入欧美日被加上碳关税,不但财富落入发达国家国库,中国还要背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的恶名。
尽管如此,发展绿色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仍然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不懈努力,而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的职能所在
尽管发展模式、特点不同,但世界大多数国家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
实践也证明:市场经济是目前配置资源最优、效率最高的一种体制。
但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即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市场失灵必然造成诸多问题,影响甚至制约经济的良性发展,这时就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从实践中看,市场失灵主要会造成如下问题:
一是外部负效应问题。
外部负效应实际上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蔓延。
比如化工厂,它的内在动因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会对排出的废水不加处理而使其进入江河湖泊,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污染治理的成本很高,由单个企业主动自觉地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政府制定规则来加以治理。
二是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拥有资本越多在竞争中占据的位置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
但由此必然造成收入与财富向少数人集中,致使贫富差距过大。
而贫富差距过大又会影响到整体消费水平,使消费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生产,影响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三是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问题。
市场经济的效率是与竞争分不开的,但当企业依赖于垄断地位获利时,资本的自由转移就会受到阻碍,竞争与技术进步就会受到抑制,就产生了低效率。
这需要政府通过制定法律与规则来消除垄断。
四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
一些发展条件优越、发展起点高的地区,在
市场机制作用下,可能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的积累,随之,由于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较高的价格,这些地区吸引各种优质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凸显;而那些落后地区则会因发展条件的差异,不但无法吸引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优质资源和要素,而且拥有的优质资源和要素还会流失,造成恶性循环,致使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
这显然会造成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只有依靠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来加以解决。
五是资源的过度使用问题。
有些生产主要依赖于公共资源,如渔民捕鱼、牧民放牧,有些生产则由于各种原因使用的资源较为廉价,如一些采矿企业挖掘矿产等,因市场机制自身不能提供制度规范,所以生产者出于逐利的目的往往会过度使用公共资源或廉价资源进行粗放式生产,致使资源大量浪费。
这些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的市场失灵,直接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客观上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不断转型。
二、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促进经济转型是普遍做法
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过了经济的不断转型。
虽然受到不同的经济发展目标与历程、不同的社会制度与政策策略、不同的思想与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世界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时间、过程和程度不同,但在实现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无一例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日本在工业化过程首先遇到的是资源与环境问题。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时,正是日本从煤炭经济向石油经济转变的阶段,深受打击的日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资源从丧失竞争力的领域向未来具有成长潜力的领域转移,淘汰高能耗产业,大力发展汽车组装业、家电以及服务业等低耗能产业。
政府致力于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制定了著名的“阳光计划”和“月光计划”,前者旨在开发新能源,如风电、水电、核电、潮汐能发电;后者强调对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使得日
本成功地先于其他国家从危机中走出,并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免受沉重打击。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又遇到了需求矛盾。
由于长期偏重赶超,积累了大量体制和结构弊端,最终不得不在矛盾集中爆发的情况下停车休整,再次实施经济转型,即经济增长由依赖出口转向更加注重内部市场,由以出口制造业为主转向大力发展服务业。
又如,美国于19世纪末完成了近代工业化,其工业总产值开始超过农业总产值。
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的发明给美国带来了又一次科技革命,按钮电话、立体声收音机、电热毯、烘干洗衣机、空调、速冻食品,都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美国经济出现了空前的持续繁荣。
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水污染、核污染、化学污染,以及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空气和噪音污染等随之而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使美国政府和美国人从此有了危机感,诸多环境立法如《荒野法》、《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空气法》、《环境杀虫剂控制法》、《濒危动物法》、《资源保护与复兴法》、《水清洁法》相继出台,1970年又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和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局,使美国环境政策走上制度化轨道。
针对美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结构调整的工业政策、贸易政策、科技政策、企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在支持知识经济发展方面,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加速折旧、投资抵免、费用扣除、亏损结转、提取科研准备金等税后优惠方式间接支持知识经济发展。
经济的不断成功转型,正是美国经济多年来领先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政府应尽快做些什么
其一,加强宣传引导,强化舆论监督,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氛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转变传统的过多地依赖要素和资源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实现依靠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转变过多地关注经济规模的扩张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的倾向,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城镇化、加快产
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实现发展;转变过多地关注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进步和环境资源的行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
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政府、企业和全体公民利益,也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行动。
政府要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各类企业、全体公民广泛参与,促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浓厚氛围。
其二,加强宏观调控,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政府要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挥财政政策的功能,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调节收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保持币值稳定和货币供求总量的平衡。
通过收入政策、税收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努力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并对现实状况进行追踪分析,通过政策的倾斜,对不同地区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公平与否的评价和调整。
通过转移支付、完善税收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扶持弱势群体,调节公众的心理平衡,达到维护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
其三,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存在着极端的外部负效应,企业承担的成本没有反映社会的真实成本,对未来发展影响重大。
所以,政府应积极推进制定、完善有关环境、资源、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全社会提供有效解决外部负效应的制度安排,把社会承担的成本内部化,促进全社会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其四,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环境。
切实把政府的经济治理职能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一是政府应提供充分、高效的公共产品,吸引科技、人才等高等级要素,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要素基础。
二是加强对重要经济领域的监管,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完善各类市场监管制度,保证市场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打破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