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必考题) 2020高考化学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电化学基础1.〔2018全国卷1〕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 〕涂覆在2TiO 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2TiO /S TiO /S h ν*−−→〔激发态〕 +-22TiO /S TiO /S +e *−−→3I +2e 3I ---−−→2232TiO /S 3I 2TiO /S+I +--+−−→以下关于该电池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 .电池工作时,I -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C .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 -和I 3-的浓度可不能减少【解析】B 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I 3-+2e -=3I -;A 选项正确,这是个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个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为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可知,化学物质并没有减少;C 正确,见B 选项的解析;D 正确,此太阳能电池中总的反应一部分实质确实是:I 3-3I -的转化〔还有I 2+I -I 3-〕,另一部分确实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转化而已,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答案】B【命题意图】考查新型原电池,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向与电流流向,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总反应式等,还考查考生变通能力和心理素养,能否适应生疏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咨询题等【点评】此题立意专门好,然而考查过为单薄,而且取材不是最新的,在3月份江苏省氧化 还原盐都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第17题〔3〕咨询,与此题极为相似的模型,这对一些考生显得不公平!〔2018浙江卷〕9. Li-Al/FeS 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Li ++FeS+2e -=Li 2S+Fe 有关该电池的以下中,正确的选项是A. Li-Al 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B. 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Li+FeS =Li 2S+FeC.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 -=Al 3+2Li s+Fe-22e L-=D. 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试题解析:此题涵盖电解池与原电池的主体内容,涉及电极判定与电极反应式书写等咨询题。
高中化学专题06 第12题 电化学基础(强化训练)-2020高考化学二三轮复习题型大突破系列(解析版

专题06 第12题电化学(强化训练)1.埋在地下的钢管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加以保护,使其免受腐蚀。
关于此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棒X的材料可能为铜B.金属棒X的材料可能为钠C.钢管附近土壤的pH可能会升高D.这种方法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C【解析】A.构成的原电池中,金属棒X作原电池负极,所以金属棒X材料的活泼性应该大于铁,故A错误;B.金属钠性质很活泼,极易和空气、水反应,不能作电极材料,故B错误;C.该装置发生吸氧腐蚀,正极钢管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钢管附近土壤的pH可能会上升,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不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D错误。
答案选C。
2.甲装置中所含的是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Cu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值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如乙示(不考虑电解产物可能与水的反应)。
试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该混合溶液中的SO42-导致了A点溶液的pH值小于B点B.AB线段与BC线段在阴极上发生的反应是相同的,即:Cu2+ + 2e=CuC.BC段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的体积之比为2:1D.在整个电解的过程中会出现少量淡蓝色的Cu(OH)2沉淀【答案】C【解析】假设溶液中n(CuSO4)=1mol、n(NaCl)=2mol,电解初始,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当转移2mol电子时,阴极上铜离子完全放电生成Cu、阳极上氯离子完全放电生成氯气,溶液中的溶质之间变为硫酸钠,当铜离子、氯离子完全放电后,继续电解,实际上是电解水,溶液的pH不变,据以上分析解答。
A. 硫酸铜是强酸弱碱盐,铜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B点铜离子和氯离子完全放电,溶液中的溶质为强酸强碱盐硫酸钠,所以A点pH小于B点,A项错误;B. AB段是电解CuCl2,BC段是电解H2O,AB段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BC段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B项错误;C. BC段是电解水,阴极上生成氢气、阳极上生成氧气,所以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的体积之比为2:1,C项正确;D. 整个电解过程中溶液不呈碱性,所以不会出现氢氧化铜蓝色沉淀,D项错误;答案选C。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交换膜在电化学中的作用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以柏林绿Fe[Fe(CN)6]为代表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Fe(CN)6]+2Na++2e−=Na2Fe[Fe(CN)6]B. 充电时,Mo(钼)箔接电源的正极C. 充电时,Na+通过交换膜从右室移向左室D. 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的电量时,负极质量变化为2.4g2.碳酸二甲酯[(CH3O)2CO]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化工产品,电化学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加入两极的物质均是常温常压下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为直流电源正极B. H+由石墨2极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石墨1极移动C. 石墨1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H3OH+CO−2e−=(CH3O)2CO+2H+D. 当石墨2极消耗22.4LO2时,质子交换膜有4molH+通过3.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常用作电子工业清洗剂,以四甲基氯化铵[(CH3)4NCl]为原料,采用电渗析法合成(CH3)4NOH,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a、b为石墨电板,c、d、e为离子交换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为正极B. 制备1mol(CH3)4NOH,a、b两极共产生0.5mol气体C. c、e均为阳离子交换膜D. b极电极反应式:2H2O−4e−=O2↑+4H+4.如图所示阴阳膜组合电解装置用于循环脱硫,用NaOH溶液在反应池中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得到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又制得NaOH。
其中a、b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分为三个区域,电极材料为石墨,产品C为H2SO4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为只允许阳离子通过的离子交换膜B. 阴极区中B最初充入稀NaOH溶液,产品E为氧气C. 反应池采用气、液逆流方式,目的是使反应更充分D.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32−+2e−+H2O=2H++SO42−5.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如淀粉)和废气NO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 质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B. 电子流动方向为N→Y→X→MC. M电极反应式:(C6H10O5)n+7nH2O−24ne−=6nCO2↑+24nH+D. 当M电极微生物将废水中16.2 g淀粉转化掉时,N电极产生134.4 L N2(标况下)6.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M+nO2+2nH2O=4M (OH)n,已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B. 比较Mg,Al,Zn三种金属−空气电池,A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C. 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应式:4M++nO2+2nH2O+4ne−=4M(OH)nD. 在Mg−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g(OH)2,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7.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2020年高考化学:电化学综合运用 强化练习题【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电化学综合运用强化练习题1.下图是一种正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
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2S2和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Na2S4和NaBr。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NaBr−2e−=NaBr3+2Na+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a2S2−2e−=Na2S4+2Na+C. 放电时,Na+经过离子交换膜,由a池移向b池D. 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0.1molH2时,b池生成17.40gNa2S42.根据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电极为阴极B. 若b极增重5.4g时,燃料电池负极消耗CH4的体积为140mLC. 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D. 该装置用于电镀银时,一段时间后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不变3.如图所示,甲池的总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B. 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4e−+4H+=2H2OC. 反应过程中,乙池的pH逐渐减小D. 甲池中消耗O2的体积与丙池生成气体的总体积在相同条件下的比值为1:24.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A、B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K闭合时,在交换膜处SO42−从右向左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溶液中c(A2+)浓度减小B. B的电极反应:B−2e−=B2+C. y电极上有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D. 反应初期,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不久沉淀溶解5.如图是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其中完全正确的是()A. B.C. D.6.如图,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 F极附近显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用乙烷、空气燃料电池作电源,电解质为KOH溶液,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02+2H20+4e−=40H−B. 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应该是Ag,电镀液是AgNO3溶液C. (丁)装置中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负电荷D. 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比为1:2:2:27.某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专项练复习《电化学》含答案

高考化学专项练复习《电化学》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糕点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B .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Fe -3e -=Fe 3+C .脱氧过程中碳作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2H 2O+O 2+4e -=4OH -D .含有1.12g 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0.015mol【答案】D【解析】A .脱氧过程是放热反应,可吸收氧气,延长糕点保质期,A 不正确;B .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Fe -2e -=Fe 2+,B 不正确;C .脱氧过程中碳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2H 2O+O 2+4e -=4OH -,C 不正确;D .含有1.12g 铁粉的脱氧剂,铁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其最终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电子转移总量为0.06mol ,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0.015mol ,D 正确。
故选D 。
2.“自煮火锅”发热包的成分为碳酸钠、硅藻土、铁粉、铝粉、活性炭、焦炭粉、NaCl 、生石灰,向发热包中加入冷水,可用来蒸煮食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活性炭作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 .负极反应为--22Al-3e +4OH =AlO +2H O -C .Na +由活性炭区向铝粉表面区迁移D .硅藻土结构疏松,使各物质分散并均匀混合,充分接触【答案】C【解析】发热包发热过程中有微小原电池形成,如铝粉和活性炭在水溶液中,活性炭作正极,O 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4e -=4OH -,铝粉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2Al-3e +4OH =AlO +2H O -。
A .根据分析,活性炭作正极,O 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 正确;B .若铝粉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2Al-3e +4OH =AlO +2H O -,B 正确;C .活性炭作正极,铝粉作负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Na +向活性炭区迁移,C 错误;D .硅藻土结构疏松,可以使各物质分散并均匀混合,充分接触,D正确;答案选C。
2020届高考化学备考专题能力提升练 ---电化学原理与应用(含解析)

2020届高三备考化学专题能力提升练-电化学原理与应用A组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为了强化安全管理,某油库引进一台测空气中汽油含量的测量仪,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强酸性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C 8H18+16H2O-50e-8CO2↑+50H+C.H+由质子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D.每消耗5.6 L O2,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解析】选D。
由图象知,石墨电极通入O 2,发生还原反应O2+4e-+4H+2H2O,A项正确。
铂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 8H18+16H2O-50e-8CO2↑+50H+,B项正确。
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迁移,阴离子向负极迁移,C项正确。
由于没有指明反应温度和压强,不能通过体积计算O2的物质的量,也就无法确定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D项不正确。
【加固训练】美国G-TEC燃料电池以利用民用燃气为原料气,其结构如图,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电流由负荷的a流向b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物质的量理论上保持不变C.通入空气的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O 2+2H2O+4e-4OH-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所消耗的燃料体积不小于2.24 L(标准状况下) 【解析】选C。
外电路中电流由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A项正确;电解质仅为传导作用,没有变化,B项正确;通入空气的一极是O2得到电子生成O2-,电极反应式为O 2+4e-2O2-,C项错误;因2H2+O22H2O,2CO+O22CO2,故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时,需消耗的氢气或一氧化碳均为2.24 L,D项正确。
2.利用反应6NO 2+8NH37N2+12H2O设计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既能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B.电极A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B为正极C.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2NH 3-6e-N2+6H+D.当有2.24 L(标准状况)NO2被处理时,转移电子0.4 mol【解析】选C。
2020届高考化学专项提分练习 电化学(含答案)

直流电源2020届高考化学专项提分练习 电化学(含答案)1.针对右图装置的说法中,正确是()A .溶液中pH 值明显下降B .铁片为正极,镀锌铁片为负极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Fe -2e → Fe 2+D .电子由锌经溶液流向铁 【答案】B2.以石墨为电极分别电解水和饱和食盐水,关于两个电解池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阳极反应式相同 B .电解结束后所得液体的pH 相同C .阴极反应式相同D .通过相同电量时生成的气体总体积相等(同温同压)【答案】C3.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 + 2H +→ Zn 2+ + H 2↑,关于此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NO 3可作电解质溶液B .在电解质溶液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C .锌极质量不变D .该原电池的正极材料可以为铁【答案】D4.如图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 2溶液。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a 极发生还原反应B .每生成6.4 g Cu ,转移电子0.2 molC .阳极反应式:2Cu 2e Cu ++→D .在直流电源中电流从b 流向a 【答案】B5.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 2溶液(见右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通电使CuCl 2发生电离B .a 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C .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 2++2e - →CuD .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答案】B6.将碳棒和铁棒平行插入NaCl 溶液,两棒的液面以上部分用铜丝相联并接入电流计,电流计指针偏转。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自碳棒通过溶液流向铁棒B .电子自铁棒通过铜丝流向碳棒C .溶液中的H +得到电子放出H 2D .铜丝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答案】B7.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a 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B .通电使氯化铜发生电离C .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 2++2e→CuD .通电一段时间,在阴极附近观察到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答案】A8.右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其中的阳离子交换膜仅允 许Na +通过。
[2020高中化学]专题05 电化学(必考题)【学生版】
![[2020高中化学]专题05 电化学(必考题)【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a4f313d0d233d4b14e69ce.png)
2020高考化学二轮必刷题集专题五、电化学(必考题)【初见----14~16年高考赏析】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来源:Z+X+X+K]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应为2 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3.【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c-逐渐减小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OH)-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24D .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 电子,消耗氧气22.4L (标准状况)4.【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6.【2015江苏化学】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CH 4+H 2O=点燃=======通电 =======电解 ========催化剂△3H 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 电子 B .电极A 上H 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 2+2OH --2e -=2H 2O C .电池工作时,CO 32-向电极B 移动D .电极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 2+2CO 2+4e -=2CO 32-7.【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右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 -Ni 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B.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溶液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H2O+M+e-D.MH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相识----回归教材,考向归类】考向归类:回归教材:【相知----分点突破】考向1 化学电源之正负极判断1.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容量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OH-+2CuB.放电时,电子透过固体电解质向Li极移动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 D.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O22.Al-Ag2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子由Al电极通过外电路流向Ag2O/Ag电极B.电池负极附近溶液pH升高C.正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3.环境监察局常用“定电位”NO x传感器来监测化工厂的氮氧化物气体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电极”是负极B.“对电极”的材料可能为活泼金属锌C.“工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O2+2e-+2H+===NO+H2OD.传感器工作时H+由“工作电极”移向“对电极”考向2 化学电源之质子、离子交换膜4.某化学小组拟设计微生物燃料电池将污水中的乙二胺[H2N(CH2)2NH2]氧化成环境友好的物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均为石墨电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电极发生反应:H2NCH2CH2NH2+16e-+4H2O===2CO2↑+N2↑+16H+B.质子交换膜处H+由右向左移动C.该电池在微生物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开始放电时b极附近溶液pH不变5.下图是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不能在高温下工作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C.放电过程中,电子从正极区向负极区每转移1 mol,便有1 mol H+从阳极室进入阴极室D.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原料广泛、操作条件温和、有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值得研究与推广6.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下图,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AgCl(s)===Ag(s)+Cl(AgCl),[Cl(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Cl(AgCl)+e-―→Cl-(aq),若将光源移除,电池会立即回复至初始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照时,电流由Y 流向XB .光照时,Pt 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l -+2e -===Cl 2C .光照时,Cl -向Ag 电极移动D .光照时,电池总反应为AgCl(s)+Cu +(aq)=====光Ag(s)+Cu 2+(aq)+Cl -(aq) 考向3 电解池之工作原理7.CO 2电催化还原为CH 4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 .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 2+8H ++8e -===CH 4+2H 2OC .一段时间后,①池中n (KHCO 3)不变D .一段时间后,②池中溶液pH 一定减小8.电-Fenton 法是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高级氧化技术,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产生的H 2O 2与Fe 2+发生Fenton 反应:H 2O 2+Fe 2+===Fe 3++OH -+·OH,生成的羟基自由基(·OH)能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的X极为正极,Y极为负极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O-e-===H++·OHD.每消耗1 mol O2,整个电解池中理论上可产生2 mol·OH9.最近美国科学家实施了一项“天空绿色计划”,通过电解二氧化碳得到碳材料(部分原理如图所示),并利用得到的碳材料生成锂离子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涉及的能量转化形式只有一种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3-4e-===2CO2↑+O2↑C.若反应中转移1 mol e-,则理论上消耗CO2-30.5 molD.当生成12 g碳材料时,可收集到22.4 L O2考向4电解池之单膜或双膜电解10.碳酸二甲酯[(CH3O)2CO]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化工产品,电化学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加入两极的物质均是常温常压下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和阳极消耗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石墨1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H3OH+CO-e-===(CH3O)2CO+H+C.石墨2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D.H+由石墨2极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石墨1极移动11.用一种阴、阳离子双隔膜三室电解槽处理废水中的NH+4,模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极室溶液由无色变成棕黄色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C.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溶液中的pH升高D.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NH4)3PO412. 工业上可用“四室电渗析法”制备一元中强酸H 3 PO 2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图中X、Y代表阳膜或阴膜,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电极M和N材质均为石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H 2PO2溶液一定呈碱性B、图中X为阳膜,Y为阴膜C、电极M上的反应为:4OH- - 4e - = O 2↑ + 2H 2OD、电解过程中,H +会从阳极室穿过X膜扩散至产品室,Na +会从阴极室扩散至原料室考向5 原电池与电解池之金属防护13.用下列装置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甲乙丙丁A.甲图装置可用于电解精炼铝B.乙图装置可得到持续、稳定的电流C.丙图装置可达到保护钢闸门的目的D.丁图装置可达到保护钢闸门的目的14. 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①②③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试管内无明显变化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B. 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C. 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D. 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15.下列关于金属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是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图2是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B.钢闸门均为电子输入的一端C.锌和高硅铸铁的电板反应均为氧化反应D.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考向6 原电池与电解池之可逆电池16.某电动汽车使用的是高铁电池,其总反应为3Zn(OH)2+2Fe(OH)3+4KOH3Zn+2K2FeO4+8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若有6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有2 mol K2FeO4被氧化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O2-4+4H2O-3e-===Fe(OH)3+5OH-C.充电时,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D.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17.用酸性甲醛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电解A.当a、b都是铜作电极时,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CuSO4+2H2O=====2H2SO4+2Cu+O2↑B.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C.当燃料电池消耗2.24 L甲醛气体时,电路中理论上转移0.2 mol e-D.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HCHO+H2O-2e-===HCOOH+2H+18.用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为直流电源的正极B.阳极反应为4OH--4e-===2H2O+O2↑C.图中的b>a D.该过程中的产品主要为H2SO4和H2【再遇----17~19年高考赏析】1.[2019新课标Ⅰ]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 2+/MV +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 .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2MV 2+2H ++2MV +C .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D .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2.[2019新课标Ⅲ]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 −Zn )可以高效沉积ZnO 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 −Zn —NiOOH 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 2O(l)−−−→←−−−放电充电ZnO(s)+2Ni(OH)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维多孔海绵状Zn 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 分散度高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 −(aq)−e −NiOOH(s)+H 2O(l)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 −(aq)−2e −ZnO(s)+H 2O(l)D .放电过程中OH −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3.[2018新课标Ⅲ]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 2与Li +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 2O 2-x (x =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B .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 +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D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 2O 2-x =2Li+(1-2x)O 2 4.[2018新课标Ⅱ]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 2二次电池.将NaClO 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 2+4Na 2Na 2CO 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ClO 4-向负极移动B .充电时释放CO 2,放电时吸收CO 2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4e − =2CO 32-+C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e −=Na5.[2018新课标Ⅰ]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 2+H 2S 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 2和H 2S 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 )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 2+-e -=EDTA-Fe 3+②2EDTA-Fe 3++H 2S =2H ++S+2EDTA-Fe 2+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阴极的电极反应:CO 2+2H ++2e -=CO+H 2OB .协同转化总反应:CO 2+H 2S =CO+H 2O+SC .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D .若采用Fe 3+/Fe 2+取代EDTA-Fe 3+/EDTA-Fe 2+,溶液需为酸性6.[2017新课标Ⅱ]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24224H SO H C O -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Al 3e ===Al +-+D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7.[2017新课标Ⅰ]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重逢----大题小做】1.(改编)通过电解法分离NaHSO3与Na2SO3混合物,其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 -4e- == 4H+ + O2↑B.阳极区c(H+)增大,H+由a室经阳离子交换膜进入b室C.外电路每转移0.2 mol电子,有0.2 mol Na+从c室进入b室D.c室得到Na2SO3的原因是2HSO3- + 2 e - == H2↑ + 2SO32-2.(改编)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阳极可发生电极反应:B.阴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C.a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b膜为阳离子交换膜D.I、II分别是淡水、浓海水出口3.(改编)某充电宝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x Li+Li1-Mn2O4LiMn2O4(0<x<1),某手机镍氢电池总反应x为NiOOH+MH M+Ni(OH)2(M为储氢金属或合金),有关上述两种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移向负极.B.镍氢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NiOOH+H2O-e-===Ni(OH)2+OH-C.如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镍氢电池充电D.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LiMn2O4-x e-===Li1-x Mn2O4+x Li+。
新高考专用2020_2022三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电化学及其应用

专题08 电化学及其应用1.(2022·广东卷)以熔融盐为电解液,以含Cu Mg 、和Si 等的铝合金废料为阳极进行电解,实现Al 的再生。
该过程中A .阴极发生的反应为2+Mg 2e Mg --=B .阴极上Al 被氧化C .在电解槽底部产生含Cu 的阳极泥D .阳极和阴极的质量变化相等【答案】C【解析】根据电解原理可知,电解池中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该题中以熔融盐为电解液,含Cu Mg 、和Si 等的铝合金废料为阳极进行电解,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从而可使阳极区Mg 和Al 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分别生成Mg 2+和Al 3+,Cu 和Si 不参与反应,阴极区Al 3+得电子生成Al 单质,从而实现Al 的再生,据此分析解答。
A .阴极应该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实际上Mg 在阳极失电子生成Mg 2+,A 错误;B .Al 在阳极上被氧化生成Al 3+,B 错误;C .阳极材料中Cu 和Si 不参与氧化反应,在电解槽底部可形成阳极泥,C 正确;D .因为阳极除了铝参与电子转移,镁也参与了电子转移,且还会形成阳极泥,而阴极只有铝离子得电子生成铝单质,根据电子转移数守恒及元素守恒可知,阳极与阴极的质量变化不相等,D 错误;故选C 。
2.(2022·浙江卷)通过电解废旧锂电池中的24LiMn O 可获得难溶性的23Li CO 和2MnO ,电解示意图如下(其中滤布的作用是阻挡固体颗粒,但离子可自由通过。
电解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极A 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 .电极B 的电极发应:2+-+222H O+Mn -2e =MnO +4HC .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2+Mn 浓度保持不变D .电解结束,可通过调节pH 除去2+Mn ,再加入23Na CO 溶液以获得23Li CO【答案】C【解析】A .由电解示意图可知,电极B 上Mn 2+转化为了MnO 2,锰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则电极B 为阳极,电极A 为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 正确;B .由电解示意图可知,电极B 上Mn 2+失电子转化为了MnO 2,电极反应式为:2H 2O+Mn 2+-2e -=MnO 2+4H +,B 正确;C .电极A 为阴极, LiMn 2O 4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LiMn 2O 4+6e -+16H +=2Li ++4Mn 2++8H 2O ,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解池总反应为:2LiMn 2O 4+4H +=2Li ++Mn 2++3MnO 2+2H 2O ,反应生成了Mn 2+,Mn 2+浓度增大,C 错误;D .电解池总反应为:2LiMn 2O 4+4H +=2Li ++Mn 2++3MnO 2+2H 2O ,电解结束后,可通过调节溶液pH 将锰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然后再加入碳酸钠溶液,从而获得碳酸锂,D 正确;答案选C 。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十二 电化学基础 (1)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十二电化学基础(1)1、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2、下列有关原电池、电解池和电化学腐蚀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 是原电池,电子由铜极流向银极B.图b 为电解池,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酸性增强C.图c 装置可以防止铁钉生锈,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图d 在轮船铁质外壳上镶嵌铜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3、关于下图所示①、②两个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酸浓度变化:①中增大,②中减小B.装置名称:①是原电池,②是电解池C.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224OH -4e =2H O+O ↑,②中正极:-2+Zn-2e =ZnD.离子移动方向:①中+H 向阴极方向移动②中+H 向负极方向移动4、我国科研人员以Zn 和尖晶石型锰酸锌(243ZnMn O )为电极材料,研制出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12424Zn Zn Mn O ZnMn O 01x x x <<放电充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2+Zn 向24ZnMn O 电极迁移B.充电时,阳极反应:224124ZnMn O 2e Zn Mn O Zn x x x =-+--+C.放电时,每转移241 mol e ZnMn O -,电极质量增加65g D.充放电过程中,只有Zn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 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 ⑥铁与H 2SO 4反应时,加入少量ZnSO 4溶液时,可使反应加速A.①②③④B.③④C.③④⑤D.③④⑥6、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曾于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6岁时,他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荣获有“少年诺贝尔奖”之称的著名奖项.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都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被还原的过程 B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其先发生反应:Fe ﹣3e ﹣=Fe 3+,继而形成铁锈 C .减少钢铁中的含碳量,可以增强钢铁的耐腐蚀能力D .金属的腐蚀会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所以金属的腐蚀是百害无一利的7、以柏林绿Fe[Fe(CN)6]为代表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2024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电化学

课堂练习
2.“一分钟充电完成”的新型铝离子电池,其放电过程示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电池放电时,石墨为正极 B.放电时,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7AlCl- 4 +Al-3e-===4Al2Cl-7 C.Al3+在石墨电极中的嵌入和脱出决定
该电池的放电效率 D.电池充电时,AlCl- 4 向石墨电极移动
解析 A.电子由 Al 流出,流入石墨,故电池放电时,石墨为正极,A 项正确; B.放电时,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7AlCl-4 +Al-3e-===4Al2Cl- 7 ,B 项正确; C.根据题图,AlCl-4 在石墨电极中的嵌入和脱出决定该电池的放电效率,C 项错 误;D.电池充电时,石墨做阳极,AlCl- 4 向石墨电极移动,D 项正确。
[典例1] 科学家基于Cl2易溶于CCl4的性质,发展了一种无需离子交换膜的新型 氯流电池,可作储能设备(如图)。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NaTi2(PO4)3+2Na++
2e-===Na3Ti2(PO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充电时电极b是阴极 B.放电时NaCl溶液的pH减小 C.放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 D.每生成1 mol Cl2,电极a质量理论上增加23 g
2.据文献报道,一种新型的微生物脱盐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装置
说法正确的是( C )
A.Y为阴离子选择性交换膜 B.左室溶液碱性增强 C.负极反应式为CH3COO-+2H2O-8e-
===2CO2 ↑+7H+ D.转移2 mol电子,海水脱去氯化钠的质
量是58.5 g
解析 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从而达到脱盐的目的,因 此Y为阳离子交换膜,X为阴离子交换膜,A错误;由图示可知,左室为负极, 负极CH3COO-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负极反应式为:CH3COO-+2H2O-8e -===2CO2↑+7H+,生成了氢离子,溶液碱性减弱,B错误,C正确;转移电 子数目与钠离子、氯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因此转移2 mol电子,各有2 mol钠 离子和2 mol氯离子分别透过半透膜,可除去氯化钠2 mol,质量为2 mol×58.5 g/mol=117 g,D错误。
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电化学及其应用(习题版)

2020年高考真题电化学及其应用1.(2020年新课标Ⅰ)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 2水介质电池。
电池示意图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 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4Zn 2e 4OH Zn(OH)----+=B .放电时,1 mol CO 2转化为HCOOH ,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C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4222Zn OH) 2Zn O 4OH O (2H --=+↑++D .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 −浓度升高2.(2020年新课标Ⅱ)电致变色器件可智能调控太阳光透过率,从而实现节能。
下图是某电致变色器件的示意图。
当通电时,Ag +注入到无色WO 3薄膜中,生成Ag x WO 3,器件呈现蓝色,对于该变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g 为阳极B .Ag +由银电极向变色层迁移C .W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总反应为:WO 3+x Ag=Ag x WO 33.(2020年新课标Ⅲ)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 2)—空气电池如下图所示,其中在VB 2电极发生反应:--3--2442VB +16OH -11e =VO +2B(OH)+4H O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负载通过0.04 mol 电子时,有0.224 L(标准状况)O 2参与反应B .正极区溶液的pH 降低、负极区溶液的pH 升高C .电池总反应为3222444VB 11O 20OH 6H O 8B(OH)4VO ---+++=+D .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VB 2电极、KOH 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3.(2020年天津卷)熔融钠-硫电池性能优良,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电池。
下图中的电池反应为2x 2Na+xS Na S 放电充电(x =5~3,难溶于熔融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a 2S 4的电子式为B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x xS+2Na +2e =Na SC .Na 和Na 2S x 分别为电池的负极和正极D .该电池是以23Na-β-Al O 为隔膜的二次电池4.(2020年江苏卷)将金属M 连接在钢铁设施表面,可减缓水体中钢铁设施的腐蚀。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提分:电化学基础练习(包含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提分:电化学基础练习(含答案)专题:电化学基础一、选择题1、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3+===3Fe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A.铜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B.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C.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D.银片、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解析:由电池反应可知Fe作负极,与Fe相比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等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中含有Fe3+,因为Zn比Fe活泼,故C不合理。
答案:C2、如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 -Ni电池)。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B.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溶液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e-===H2O+MD.MH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解析:镍氢电池中主要为KOH作电解液,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OH-=== NiO(OH)+H2O+e-,阴极反应:M+H2O+e-===MH+OH-,总反应为M+Ni(OH)2===MH+NiO(OH);放电时,正极:NiO(OH)+H2O+e-===Ni(OH)2+OH-,负极:MH+OH--e-===M+H2O,总反应为MH+NiO(OH)===M+Ni(OH)2。
以上各式中M为金属合金,MH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
A.放电时,正极:NiO(OH)+H2O+e-===Ni(OH)2+OH-,故A正确;B.为了防止MH被氢离子氧化,镍氢电池中电解液为碱性溶液,主要为KOH作电解液,故B正确;C.充电时,负极作阴极,阴极反应为M+H2O+e-===MH+OH-,故C 错误;D.M为储氢合金,MH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故D正确。
高中化学专题06 第12题 电化学基础(知识过关)-2020高考化学二三轮复习题型大突破系列(原卷版

专题06 第12题电化学基础一、试题分析电化学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命制的角度有电极反应式的正误判断与书写,电池反应式的书写,正负极的判断,电池充、放电时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电极附近离子浓度的变化,电解的应用与计算,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同时通过陌生化学电源的装置图,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也体现了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考查。
二、试题导图三、必备知识知识点1电极的判断知识点2.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及其放电顺序(1)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Ag+>Fe3+>Cu2+>H+>……(2)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S2->I->Br->Cl->OH->……知识点3.电解的四大类型及规律锌银电池总反应:Ag2O+Zn+H2O放电充电2Ag+Zn(OH)2正极Ag2O+H2O+2e-===2Ag+2OH-负极Zn+2OH--2e-===Zn(OH)2锌空气电池总反应:2Zn+O2+4OH-+2H2O===2Zn(OH)2-4正极O2+4e-+2H2O===4OH-负极Zn+4OH--2e-===Zn(OH)2-4镍铁电池总反应:NiO2+Fe+2H2O放电充电Fe(OH)2+Ni(OH)2正极NiO2+2e-+2H2O===Ni(OH)2+2OH-负极Fe-2e-+2OH-===Fe(OH)2高铁电池总反应:3Zn+2FeO2-4+8H2O 放电充电3Zn(OH)2+2Fe(OH)3+4OH-类型电极反应特点实例电解物质电解液浓度pH电解液复原方法电解水型阴极:4H++4e-===2H2↑阳极:4OH--4e-===2H2O+O2↑NaOHH2O 增大增大加H2OH2SO4减小Na2SO4不变电解电解质型电解质的阴、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电HCl电解质减小增大通入HCl气体CuCl2—加CuCl2放H2生碱型阴极:放H2生成碱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电NaCl 电解质和水生成新电解质增大通入HCl气体放O2生酸型阴极:电解质阳离子放电阳极:放O2生成酸CuSO4减小加CuO总反应:Cd+2NiOOH+2H2O 放电充电Cd(OH)2+2Ni(OH)2总反应:x Mg+Mo3S4放电充电Mg x Mo3S4总反应:2Na2S2+NaBr3放电充电Na2S4+3NaBr总反应:Na1-m CoO2+Na m C n 放电充电NaCoO2+C n总反应:VO+2+2H++V2+放电充电V3++VO2++H2O电池正极Cu2O+H2O+2e-===2Cu+2OH-负极Li-e-===Li+锂离子电池总反应:Li1-x CoO2+Li x C6放电充电LiCoO2+C6(x<1) 正极Li1-x CoO2+x e-+x Li+===LiCoO2负极Li x C6-x e-===x Li++C6知识点5.新型化学电源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三步骤知识点6.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以CH3OH为例电极反应式)电池类型导电介质反应式酸性燃料电池H+总反应:2CH3OH+3O2===2CO2+4H2O正极O2+4e-+4H+===2H2O负极CH3OH-6e-+H2O===CO2↑+6H+碱性燃料电池OH-总反应:2CH3OH+3O2+4OH-===2CO2-3+6H2O 正极O2+4e-+2H2O===4OH-负极CH3OH-6e-+8OH-=== CO2-3+6H2O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CO2-3总反应:2CH3OH+3O2===2CO2+4H2O正极O2+4e-+2CO2===2CO2-3负极CH3OH-6e-+3CO2-3===4CO2↑+2H2O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O2-总反应:2CH3OH+3O2===2CO2+4H2O正极O2+4e-===2O2-负极CH3OH-6e-+3O2-=== CO2↑+2H2O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总反应:2CH3OH+3O2===2CO2+4H2O正极O2+4e-+4H+===2H2O负极CH 3OH -6e -+H 2O=== CO 2↑+6H +知识点7.燃料电池中氧气得电子的思维模型根据燃料电池的特点,一般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都是O 2,O 2得到电子后化合价降低,首先变成O 2-,O 2-能否存在要看电解质环境。
高考化学复习:电化学基础

高考化学复习:电化学基础1.科学家使用2δ-MnO 研制了一种2MnO -Zn 可充电电池(如图所示)。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2MnO 电极上检测到MnOOH 和少量24ZnMn O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充电时,2+Zn 向阳极方向迁移B.充电时,会发生反应224Zn+2MnO =ZnMn O C.放电时,正极反应有--22=MnO +H O+e MnOOH+OHD.放电时,Zn 电极质量减少0.65g ,2MnO 电极生成了0.020mol MnOOH2.全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安全性高,拓宽了电池工作温度范围和应用领域。
一种全固态锂—空气电池设计如图,电池总反应为:O 2+2Li=Li 2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复合电极包含石墨、催化剂及放电时生成的Li 2O 2)A.放电时,外电路电流的方向是由Li 电极流向复合电极B.充电时,Li 电极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Li 2O 2-2e -=O 2+2Li +D.放电时,如果电路中转移1mol 电子,理论上复合电极净增重7g3.下图为最新研制的一款车载双电极镍氢电池,放电时a、c 电极的反应物为吸附了氢气的稀土合金,可表示为MH ;充电时b、d 电极的反应物为吸附的2Ni(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a 极电势比d 极电势高B.放电时c 极上的反应可表示为:2MH e OH M H O--=-++C.充电时a、b 接电源的负极,c、d 接电源的正极D.充电时外电路每通过2mol 电子,该电池正极共增重4g4.锂离子电池及其迭代产品依然是目前世界上主流的手机电池。
科学家近期研发的一种新型的Ca—LiFePO 4可充电电池的原理示意图如图,电池反应为:2++41-x 4xCa +2LiFePO xCa+2Li FePO +2xLi 充电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钙电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充电时,1-x 4Li FePO /4LiFePO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1-x 4LiFePO -xe Li FePO +xLi=C.锂离子导体膜的作用是允许Li +和水分子通过,同时保证Li +定向移动以形成电流D.充电时,当转移0.2mol 电子时,理论上阴极室中电解质的质量减轻4.0g 5.高电压水系锌-有机混合液流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2020高考化学专题《电化学及其应用》习题含解析

电化学及其应用1.[2019新课标Ⅰ]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2MV2+2H++2MV+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答案】B【解析】【分析】由生物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可知,左室电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MV+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V2+,电极反应式为MV+−e−= MV2+,放电生成的MV2+在氢化酶的作用下与H2反应生成H+和MV+,反应的方程式为H2+2MV2+=2H++2MV+;右室电极为燃料电池的正极,MV2+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V+,电极反应式为MV2++e−= MV+,放电生成的MV+与N2在固氮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H3和MV2+,反应的方程式为N2+6H++6MV+=6MV2++NH3,电池工作时,氢离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向正极移动。
【详解】A项、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选用酶作催化剂,条件温和,同时利用MV+和MV2+的相互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可提供电能,故A正确;B项、左室为负极区,MV+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V2+,电极反应式为MV+−e−= MV2+,放电生成的MV2+在氢化酶的作用下与H2反应生成H+和MV+,反应的方程式为H2+2MV2+=2H++2MV+,故B错误;C项、右室为正极区,MV2+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V+,电极反应式为MV2++e−= MV+,放电生成的MV+与N2在固氮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H3和MV2+,故C正确;D项、电池工作时,氢离子(即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向正极移动,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原池原理的应用,注意原电池反应的原理和离子流动的方向,明确酶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8:电学基础(附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8:电学基础(附解析)考纲指导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和延伸,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判断、电解产物的判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仍以选择题为主,在非选择题中电化学知识可能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新科技、新能源知识相结合进行命题。
Ⅰ.客观题(1)以新型化学电源为载体,考查电极反应式的正误判断及电子、离子的移动方向等。
(2)考查原电池在金属腐蚀与防护方面的应用。
Ⅱ.主观题(1)考查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2)考查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考查电子转移、两极产物、pH等的相关计算。
知识梳理一、原电池原理和化学电池1.构建原电池模型,类比分析原电池工作原理构建如图Zn-Cu-H2SO4原电池模型,通过类比模型,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如:化合价的变化、得失电子情况等),能迅速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弄清楚外电路中电子的移动情况和内电路中离子的移动情况,准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化学电源中电极反应式书写的思维模板(1)明确直接产物:根据负极氧化、正极还原,明确两极的直接产物。
(2)确定最终产物:根据介质环境和共存原则,找出参与的介质粒子,确定最终产物。
(3)配平: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电极反应式。
注意:①H+在碱性环境中不存在;②O2−在水溶液中不存在,在酸性环境中结合H+,生成H2O,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结合H2O,生成OH−;③若已知总反应式时,可先写出较易书写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总反应式减去较易写出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即得较难写出的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二、电解原理及应用1.构建电解池模型,类比分析电解基本原理构建如图电解CuCl2溶液模型,通过类比模型,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如:化合价的变化、得失电子情况等),能迅速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弄清楚外电路中电子的移动情况和内电路中离子的移动情况,准确判断离子的放电顺序并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总反应式,掌握电解基本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化学专题五、电化学(必考题)【初见----14~16年高考赏析】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来源:Z+X+X+K]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应为2 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答案】B【解析】A.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在电解池中阴离子会向正电荷较多的阳极区定向移动,因此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在正极区带负电荷的OH-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放电,由于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c(H+)>c(OH-),所以正极区溶液酸性增强,溶液的pH减小,错误;B.阳极区氢氧根放电,溶液中产生硫酸,阴极区氢离子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放电,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c(OH-)>c(H+),所以产生氢氧化钠,因此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正确;C.负极区氢离子得到电子,使溶液中c(H+)增大,所以负极区溶液pH升高,错误;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根据整个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反应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n(O2)=1mol÷4=0.25mol,错误。
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A.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Mg-2e-=Mg2+,故A正确;B.正极上AgCl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AgCl+2e-═2Cl-+2Ag,故B错误;C.电池放电时Cl-由向负极迁移,故C正确;D.负极Mg为活泼金属能与水反应,可能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故D正确,答案为B。
3.【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c-逐渐减小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OH)-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24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答案】C【解析】A、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故错误;B、放电时总反应为:2Zn+O2+4KOH+2H2O===2K2Zn(OH)4,,则充电时生成氢氧化钾,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错误;C、放电时,锌在负极失去电子,故正确;D、标准状况下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对应转移4摩尔电子,故错误。
4.【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答案】A【解析】首先根据原电池反应判断出厌氧反应为负极侧,有氧反应为正极侧。
A 、根据厌氧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葡萄糖分子中碳元素平均为0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所以在负极生成。
错误;B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
原电池能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故可以说微生物促进了电子的转移。
正确;C 、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正确;D 、电池的总反应实质是葡萄糖的氧化反应。
正确。
6.【2015江苏化学】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CH 4+H 2O =点燃 =======通电 =======电解 ========催化剂△3H 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 电子 B .电极A 上H 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 2+2OH --2e -=2H 2OC .电池工作时,CO 32-向电极B 移动D .电极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 2+2CO 2+4e -=2CO 32-【答案】D【解析】A 、1molCH 4→CO ,化合价由-4价→+2上升6价,1molCH 4参加反应共转移6mol 电子,故错误;B 、环境不是碱性,否则不会产生CO 2,其电极反应式:CO +H 2+2CO 32--4e -=3CO 2+H 2O ,故B 错误;C 、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极A 是负极,电极B 是正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C 错误;D 、根据电池原理,O 2、CO 2共同参加反应,其电极反应式:O 2+2CO 2+4e -=2CO 32-,故D 正确。
7.【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右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 -Ni 电池)。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B.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溶液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H2O+M+e-D.MH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答案】C【相识----回归教材,考向归类】考向归类:回归教材:【相知----分点突破】考向1 化学电源之正负极判断1.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容量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OH-+2CuB.放电时,电子透过固体电解质向Li极移动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 D.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O2【答案】B【解析】根据放电过程方程式判断,正极为铜,负极为锂。
放电时,电子只能在负载中移动,故B错误。
2.Al-Ag2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
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子由Al电极通过外电路流向Ag2O/Ag电极B.电池负极附近溶液pH升高C.正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答案】B【解析】根据判断铝电极为负极,Ag2O/Ag电极为正极。
A、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错误;B、负极反应Al -3e-+4OH-=AlO 2—+2H2O,pH降低。
错误;C、正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正确。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正确。
3.环境监察局常用“定电位”NO x传感器来监测化工厂的氮氧化物气体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电极”是负极B.“对电极”的材料可能为活泼金属锌C.“工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O2+2e-+2H+===NO+H2OD.传感器工作时H+由“工作电极”移向“对电极”【答案】D【解析】“工作电极”通入NO2生成NO,说明NO2被还原,为原电池正极,则“对电极”是负极,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D中氢离子为阳离子,应移向正极,即“工作电极”。
考向2 化学电源之质子、离子交换膜4.某化学小组拟设计微生物燃料电池将污水中的乙二胺[H2N(CH2)2NH2]氧化成环境友好的物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均为石墨电极)。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电极发生反应:H2NCH2CH2NH2+16e-+4H2O===2CO2↑+N2↑+16H+B.质子交换膜处H+由右向左移动C.该电池在微生物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开始放电时b极附近溶液pH不变【答案】C【解析】A、H2N(CH2)NH2在负极M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但其、二氧化碳和水,电极反应式为H2N(CH2)NH2+4H2O-16e-═2CO2↑+N2↑+6H+,故A错误;B、阳离子向正极移动,a是负极,b是正极,所以质子由左向右移动,故B错误;C、该装置是原电池,所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b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所以溶液的pH值变大,而不是不变,故D错误;故选C.5.下图是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
关于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不能在高温下工作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 6H 12O 6+6H 2O -24e -===6CO 2↑+24H +C .放电过程中,电子从正极区向负极区每转移1 mol ,便有1 mol H +从阳极室进入阴极室D .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原料广泛、操作条件温和、有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值得研究与推广【答案】C【解析】C 中电子应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故错误。
6.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下图,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AgCl(s)===Ag(s)+Cl(AgCl),[Cl(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Cl(AgCl)+e -―→Cl -(aq),若将光源移除,电池会立即回复至初始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照时,电流由Y 流向XB .光照时,Pt 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l -+2e -===Cl 2C .光照时,Cl -向Ag 电极移动D .光照时,电池总反应为AgCl(s)+Cu +(aq)=====光Ag(s)+Cu 2+(aq)+Cl -(aq)【答案】D【解析】根据Cl(AgCl)+e -―→Cl -(aq),可判断该极为正极。
故A 、电流应从正极流向负极,即从X 流向Y 。
B 、Pt 电极为负极,应失去电子。
C 、Cl -向负极即Pt 电极移动。
D 正确。
考向3 电解池之工作原理7.CO 2电催化还原为CH 4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8H++8e-===CH4+2H2OC.一段时间后,①池中n(KHCO3)不变D.一段时间后,②池中溶液pH一定减小【答案】C【解析】C中因为通入二氧化碳,故n(KHCO3)随着反应进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