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一种将语文能力和知识进行综合性、全面性学习的教育方式。
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点的堆砌,而是强调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应用,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这种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下面我将结合我的实际经验来讨论它的意义。
首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语文知识和应用方法。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不仅将各项知识点进行详细解释,还会将它们进行实际运用,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实际意义和运用范围,从而达到更深入、更全面的学习目的。
其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一般来说,小学阅读教育更侧重教育学生识字和理解能力。
但是,针对不同的阅读题材,学生在识字和理解的基础上,还需要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也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阅读素材,并且针对阅读素材的不同类型进行练习和讲解,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
这样,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再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益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综合性学习,学生可以体验到语文学科的深度和广阔性,学会了解到语文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联系。
这样,学生会在实践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索。
最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和集体发挥作用。
综合性学习涉及到各种知识领域,学生往往需要在团队中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学会互相协作、彼此支持,共同为完成任务而努力。
这样,学生也会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总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种教育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潜力和各种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各个单元进行整合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一些具体的知识的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课题。
下面就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
一、整合教学的意义1. 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单独教授每一个知识点可能会显得有些零散,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整合教学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2.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整合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丰富的联想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整合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整合教学的实施方法1. 在教学中设置相关的情境任务。
通过设计有关联的情境任务,将不同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综合运用。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拼音和字词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些情境教学任务,比如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寻找符合某个拼音的物品,或者让学生用所学的字词编写情境故事等。
2. 运用项目式教学。
在教学中,运用项目式教学可以将不同单元的知识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进行综合运用。
在小学二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项目作文,在这个项目中,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语言知识等,进行综合表达。
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科学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能够了解文字内容,还能够了解与科学相关的知识点。
1. 制定教学计划。
在进行整合教学时,首先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整合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要求和能力水平。
2. 灵活选择教材。
在整合教学中,可以适当灵活选择教材,将不同单元的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的教学内容。
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意义

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意义语文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科目,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它不仅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上起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能力。
本文将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它的意义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语文学科的特点1.实践性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它不仅仅是掌握汉字、语法和修辞等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表达。
比如,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写作和口语训练等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这种实践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实践和体验到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2.灵活性语文学科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它不仅包含了阅读、写作和口语等方面,还涵盖了文学、文化和语言等多个层面。
这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灵活性让语文学科具有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综合性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
它涉及到文字、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全面发展自己的语言技能,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语法和词汇,还要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语文学科的意义1.培养思维能力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阅读、分析和思考等思维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思考,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维水平。
2.促进情感发展语文学科涉及到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表达,这对学生的情感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意境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和人性的丰富性。
同时,学生通过写作和口语表达,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浅谈“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实施

浅谈“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实施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编著的语文教科书,首次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在语文教材改革发展史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
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设置,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
怎样实施好“综合性学习”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首先要对“综合性学习”有足够正确的认识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如果不弄清这两个问题,那么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就有可能走入误区。
首先,我们来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语文”一词的含义: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基于“生活处处有语文”这一“大语文观”的。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论述,我们可以找到对于“语文”这个关键词的解读。
那就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中“语文”一词的内涵,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终极目标。
其次,我们来解读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性”一词的内涵:《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论述有这么两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从中我们发现,不管是“联系”、“勾通”还是“结合”,它的中国都是立足于语文、是围绕“语文”、最终还是要回到“语文素养”上来的,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有综合性质的学习,而不是综合的学习。
现在,我们可以明确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定义: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全面素质的综合发展为目标,通过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整合语文学习资源,构建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发展的活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

价值:提升学生 的综合素质,为 未来的学习和工 作奠定基础
作用:推动语文 课程改革,实现 语文教学的根本 目标
新课标下语03文综合性学
习的特点
跨学科整合
语文综合性学 习强调跨学科 的知识整合, 旨在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
语文综合性学 习设计应注重 与其他学科的 交叉融合,培 养学生的跨学
科思维。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综 合性学习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添加标题
Part Two
添加标题
Part Three
添加标题
Part Four
添加标题
Part Five
添加标题
Part Six
添加标题
01
添加章节标题
语文综合性02学习的概念
和意义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定义
总结案例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的启示
启示一:注重跨学科整合,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启示二:创设真实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
学习。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 分析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 计思路和实施过程。
启示三:以问题为导向,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
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07学习的未来
发展
新课标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挑战与机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跨学科整合有 助于打破传统 学科界限,促 进知识的融会 贯通,提高学 生的创新能力。
基于新课标的 语文综合性学 习设计应注重 跨学科整合, 以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
实践活动与知识学习相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将理论知 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 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部编版教材中的渗透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部编版教材中的渗透教学一、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综合性的大语文学习观综合性学习能使学生积极自觉参与探索研究,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突出学生自主性,构建以人的素养为核心的语文教育新模式的有效途径。
自2016年起,广州市开始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也称为“新版语文教材”),现在一、二年级使用的是新版语文教材,而三到六年级依然使用人教版教材。
在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中,正式把综合性学习列入课本内容的是在五年级的《遨游汉字王国》,而在现行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并没明确出现综合性学习的板块。
虽然,综合性学习在教材教学中占据比例甚少,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基于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就“综合性学习”提出要求――“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并把“综合性学习”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它注重课堂内外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毋庸置疑,“综合性学习”的提出,对于语文教育乃至课程改革来说,其意义不可低估。
因此,纵使综合性学习在当下新编的语文教材中“缺席”,我们也不能画地为牢,应该把综合性学习融入日常教学中,自觉发掘教材中适合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为学生创造综合性学习的机会,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从小树立起综合性的大语文学习观。
二、坚持原则,立定根基,延伸拓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与课文、习作或阅读内容相衔接,它们应该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
学好语文的作用

学好语文的作用学好语文对个人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语文是我们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工具,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语文能力,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阅读、写作、听说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学好语文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养。
学好语文对于学习其他学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只有通过学好语文,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数学时,需要理解并运用数学题目中的语言描述;在学习科学时,需要理解并运用科学文献中的专业术语。
只有通过学好语文,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
学好语文对于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学习中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和文章,我们可以开阔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写作训练也可以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学好语文还有助于培养个人的审美能力。
语文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文学作品和经典文化,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美丽和艺术的力量,也能够从中汲取灵感,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学好语文对于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也至关重要。
语文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经典的文化传承和人文思想,通过学习这些文化和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同时,语文学习中也涉及到了许多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章,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
学好语文对个人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是我们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工具,也是提高综合素养、促进学科学习、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升审美能力、培养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文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综合性学习是指将各个科目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交叉融合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教育在综合性学习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是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基础能力培养、素材综合运用、评价体系完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基础能力培养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技能运用等。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发现并解决学生的语文问题,针对不同知识点和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导读法"和"逐层分解"法。
学生通过导读,了解文章内容、结构,通过逐层分解,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和文化内涵。
再比如,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思考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2.素材综合运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不仅在语文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融合,还需要运用多样化的素材,如语言文字、文化知识、自然科学等来促进小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思维发展。
例如,通过对篇幅适当的中英文文章进行阅读、翻译和比较分析,从中汲取知识和文化中的成分,以期形成全面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又如,通过民间故事、传统文化、历史事件等素材的引入和运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思维视野,增强小学生对语言文字、文化知识、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理解。
3.评价体系完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中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在教学评价当中,教师应注重多元化评价,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驱动自己的学习。
例如,采用日常表现评价和月考、期末考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评价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通过寻找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如组织讨论、写作引导等。
在考试评价中,评价考生的学习成果,同时鼓励学生思考,扩展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浅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

浅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正式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提出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如何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必须弄清的问题。
1它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而不是其他学科性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人类历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应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
正如“语文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其次我们应该看到,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发展一般能力的功能,语文学习也不例外,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而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2它是一种“综合性学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语文学科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语文,因此语文学习本身就带有综合性质。
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不同,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是以学科综合为基础,其学习目标是综合性的,不单独强调某门学科的目标和学科性质。
如以“奇妙的声音”指导学生综合学习,学习的目标就不仅仅是对声音的有关物理知识的了解,也包括相关的声音作品、环保知识等不同学科类别的目标。
而“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切均是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来进行的。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主要指: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二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如组织学生参加语文趣味活动,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如根据对各门学科的了解,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四是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语文作为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仅是学习文字和语言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综合性学习即是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是学会读、写、说、听,更要有文学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
本文将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实施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综合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语文学习的多种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参与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比如朗读、讨论、表演、写作等,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
3.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分析文章结构、总结规律等一系列操作,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这些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大有裨益。
1. 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一种重要途径。
通过综合性学习,学生可以将语文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发挥其最大的效果。
在阅读中运用到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写作中运用到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这些都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所必须的。
2. 帮助学生树立综合素养观念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综合素养观念,即不仅仅是学习文字和语言,更是培养综合素养和能力。
通过综合性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语文学习的多种多样性和丰富性,懂得了语文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将多种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这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它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全面发展各种能力和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字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
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语文学习作为学生在学校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维能力,丰富知识储备,提升综合素养等等。
本文将分析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阐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古代文化,学习修辞手法,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另外,语文学习还能让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效果,使自己的言辞更具说服力。
二、培养思维能力语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以及现代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会深入思考,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背后的含义。
同时,语文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学会思辨、分析问题。
此外,语文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模仿写作或创作独立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丰富知识储备语文学习是学生获取各个学科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语文学习中,不仅包括文学作品,也包括历史、地理等跨学科的内容。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丰富的文化知识,了解到历史、地理等相关背景。
同时,语文学习也能帮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学科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四、提升综合素养语文学习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审美意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此外,语文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自己的感知和体验能力。
总之,语文学习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维能力,丰富知识储备,提升综合素养。
因此,学生应该重视语文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将语文学习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综合性学习报告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综合性学习报告范文篇一:综合性学习报告范文篇一: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探究实践中爱上语文――浅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综合展示台”。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我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兴趣入手。
”、“注重探索研究过程,指导学生全程参与。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三个方面谈谈自己是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提出来,“综合性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被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顺应了21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必然要求,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如今新课程实施已经十一年,语文综合性学习,依然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和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广大教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在20XX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之后,目前,各个版本教材中都设置的有综合性学习单元。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教学中作为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并行的一个重要块面。
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何利用与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呢?我们尝试着这样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活用文本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文本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
利用好文本资源,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1.抓住单元导语,开展综合性学习人教版第八册第八单元导语中有这样的提示:下面的课文讲的都是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
让我们阅读本组课文,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教学完这一单元课文后,我们开展了一次“名人故事知多少”的活动。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拉近了与故事中人物的距离,并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人物良好品质的熏陶。
教材中的单元导语都是围绕一个主题的,通过延伸拓展,其主题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综合性学习更广阔的空间。
2.根据课文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能使语文学习变得趣味十足,有声有色,使语文学习在学生眼里变得富有魅力,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既要依据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例如:我校教师在教《草船借箭》之前,先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少儿读本。
弄清楚周瑜在草船借箭之前发生了什么事,了解各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再组织学习《草船借箭》,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之后又开展了“走进三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像这种“以一带多”的专题性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的能力。
3.挖掘教材信息,开展综合性学习语文教材集中体现了编者的意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材料。
新教材的每个栏目,像“课外书屋”、“趣味语文”、“阅读链接”、“资料袋”、“展示台”、“宽带网”等都为综合性学习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方法的运用探究

2021年6月·第18期(总第682期)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验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网络初审号:WW2020-000202作者简介:叶瑞娟(1974-),女,甘肃民勤人,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全新的教学形式逐步走入语文课堂。
无论从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还是学习方式上,语文综合性学习都体现了极大的创新性,它打破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界限,成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而独特的手段。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深化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综合性学习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深入挖掘综合性学习方法的优势,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师要注重突出语文课程的魅力,让学生受到浓厚的文学熏陶,推动学生更主动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一、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是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主要途径,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履行自己作为引导者的职责,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让教学活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展现自己的特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保持足够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时,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学习时间,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制订学习计划,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课文中的虚词和实词,疏通全文,了解文言文实词的使动用法和排比句式的作用,理解文章内容,明确各个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者的论点论据。
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定的存在意义 。而在平时教学 中,我发现 , 生的收集 、整理资料能 力、筛选信息能力会 制作成课件 ,配 以各种 丰富的画面 ,场 面真
有 的教 师能够合理 的利用好这些 教学资源 ,
不断地得 到锻炼 ,并且 他们 的创新意识 和创 是精彩纷呈。教师创设 轻松活泼 的交 流氛 围 ,
和锻炼学生知识 为 一 门工 具 性 、人 文 性 很 强 的 学 是学 习的主体 ,最大 限度 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 速及时地把 这一消息传 达给学生 ,学 生们群
科 ,它不可 能独立存在 。在语文综合 实践活 极性 ,变 被动学 习为 主动 ,使整个课 堂教学 情激奋 。趁势打铁 ,为了激发学生们 爱 国情
弹元勋邓稼 先 》曾谈 到 “ 很 遗憾至今 为止没
语 文材料 ,在 大量 的语文 实践 中掌握学 习语 实现 自我选 择和反思机会 ,这就培养 了学 生 有一个有 中国 国籍 的人 获得诺 贝尔奖” ,学 文 、运用语文 的规律 ,对培养 学生 的语文 综 自主 、探究 、合作 的能力 。学 生为 了能在课 生 们也很遗憾 ,谁知说过这 句话过 了两天新 合 素养 ,起着举 足轻重 的作用 。
有 了这种体验 ,视野变开 阔了,目光深邃了 ,
语 文综合实践 活动课最大 的优 势是把课 创作 的灵感也就被激 活了 ,就能写 出有一定
三 、 语 文 实 践 活 动 与 德 育 相 结 合 ,树 立
甚 至忽略不看 ,极 大地浪费 了这些资源 。这 堂还 给了学生 ,可 以作 为提高学生 学习语文 见解和感染力的文章。
一
堂上表现 自我 ,积极性非 常高。他们会努力 闻就报道 中国人莫言获得 诺贝尔文学 奖后 ,
限度促进 了学生个体 的学 习。充分显示 学生 都会有这一 种 民族 自信 心和 自豪感 。当我快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一、“初中综合性学习”课程内容及课标要求1. 课程内容: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五个方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核心,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从学习者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技能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学习。
它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分阶段目的与内容里,对第四学段( 7-9 年级)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如下: 1 .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
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 .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 .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二、“初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学习语文的意义

学习语文的意义
滨州职业学院付蓉娣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职业学院的学生学习语文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意义和作用:
1、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表达,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表达的工具。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语言文字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能对其正确地理解和使用。
2、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的内涵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明成果。
而人文精神则是以了解人类文明、认同人类优秀文化并形成自身的品质与素养为标志。
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古今中外文学精品,以其进步的人文精神为人们提供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营养。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在不断变化,总体上呈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势,但是人文精神是构筑社会文明的基石,不应随着时光的迁徙而改变。
文学作品是以具体的、生动可感的形象来诠释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把理性的人文观念融汇在感性的形象之中,是在诉诸于人们的情感的基础上让人们自觉地去接受的,这就是文学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3、完善智能结构。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广泛地涉及经济学、哲学、史学、伦理学等等,对完善人们的智能结构是大有裨益的。
这种智能结构的完善,为人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为就职择业提供多方面的选择。
即使不是从求职就业来考虑,完善其智能结构也是一种日常生活的需要。
比如在文学欣赏、艺术审美方面,连基本的修养也不具备,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的人生乐趣,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生命的残缺。
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语文,无论是对将来的工作还是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语文研究学习
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研究性学 习是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的四项 内容之一。 内容之一。
12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 兴趣,在教师指导下, 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中的 语文、社会中的语文、 语文、社会中的语文、生活中的语 文问题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 文问题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主动 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的课程活动。 的课程活动。
32
从时间安排的角度看, 从时间安排的角度看,语文综 合性学习的时间安排是和教科书 的单元设计同步的, 的单元设计同步的,而语文研究 性学习时间安排具有相当大的灵 活性,可以通过周几学时、 活性,可以通过周几学时、月几 学时的方式体现, 学时的方式体现,也可以在一学 期里集中一定的学习活动时间来 完成。 完成。
7
生成性是指在综合性学习 过程中,学生由一个“ 过程中,学生由一个“最近 发展区”向另一个“ 发展区”向另一个“最近发 展区” 展区”发展的特征
8
语文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9
① 促进学生在主动参与实践过程 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生活经验; 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生活经验; ② 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 形成对自然、社会、 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 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③ 形成从自己的周边生活中主动 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 度和能力; 度和能力;
33
从小组成员的角度看, 从小组成员的角度看 , 语文 综合性学习的学习小组成员是 由同一班级的学生组成, 由同一班级的学生组成 , 而语 文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小组成员 既可以由同一班级的学生组成, 既可以由同一班级的学生组成 , 也可以由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 也可以由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 。
浅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摘要】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学生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综合性学习,学生能够提高文学素养,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拓展知识面和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也有助于促进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不同领域中都能够发挥优势。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重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不断加强综合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意义、必要性、文学素养、语言运用能力、知识面、视野、跨学科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竞争力。
1. 引言1.1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综合性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点,还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
最重要的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更能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通过综合性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同时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不仅仅是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来学习语文知识,还可以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和与不同领域的知识相结合,从而打开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
生活处处皆语文——综合性学习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

生活处处皆语文——综合性学习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一、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分析(二)学情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我的语文生活》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这次活动最突出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教会学生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2.学生情况分析农村中学生和城镇中学生存在着地域差别,为了缩小差距,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将通过“我来看招牌”、“我来写广告词”、“我来赏对联”三个板块的活动教会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并筛选恰当的资料,并要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学会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能抓住自己的擅长之处作展示,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学习并运用语文。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筛选资料并积累有用的资料的习惯。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人沟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我的精神。
(4)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他人,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我的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人沟通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教:教学设计具有“融•乐”元素,以融合五育、融通技术、融汇四评为手段,实现“学”有厚度,“教”有高度。
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任务驱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实现学生的乐研、乐学、乐动、乐思、乐创。
“教”与“学”有机结合,以达到建构语文综合性学习“融乐”课堂的效果。
二、教学实录环节一:我来看招牌师:同学们,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语文是水平如镜的湖泊,让人心旷神怡;语文是美妙绝伦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
语文,如蒲公英的种子一般,随风,散落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生活处处皆语文。
今天,让我们走进综合性学习,一起去看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语文的影子。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广告品牌的小视频,现在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吧!生:唐僧肉?士力架?师:士力架!师:不敢确定,我们再来留心一小截歌词,听音乐,猜歌名生1:海上的晚霞像年少的画铺在天空等海鸥衔走它遥远的帆任风浪拍打为梦再痛也不会害怕远走的风沙去谁的天涯春天可曾在哪里见过他时间的手抚过了脸颊他们谁都沉默不说话生2:护送那时的梦抵挡过风沙指尖的樱花如诗写谁的韶华疯狂的热爱夹带着文雅生3:《一路生花》师:没错,歌的名字叫做《一路生花》生:一路生花,一直有钱师:客人越多,越有钱,假如你们是当早茶店的老板,怎么样才能吸引顾客来消费?生1:设计好招牌生2:广告打得好,不怕客人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它能把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丰富知识、发展能力、合作学习,同时也加强了与其他学科、生活等多方面的联系,是一种带有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综合学习方式。
而要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效果”,关键要上好起始课。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依托教材,导学为先;变换形式,激趣为主;自主设计,规划引领;互助小组,提高实效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才能成功地上好综合性学习的起始课。
要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效果,关键的关键在于上好起始课。
“导学激趣、凸显自主”是起始课成功的“八字方针”。
下面,我以五上的“遨游汉字王国”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1.依托教材,导学为先
本文所论述的综合性学习,指的是大综合。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单元全部都是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称之为大综合。
五上的《遨游汉字王国》、五下的《走进信息时代》、六上的《轻叩诗歌的大门》、六下的《难忘小学生活》。
对于这类大综合的起始课,我认为首先要通读整组教材,依托教材,导学为先,发挥单元导读的功效。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起始课,该怎么上?本人认为首先要发挥这堂课的“导学”功能,这就如同“单元整组教学”的单元导读课,要让学生在这节课中,初步了解本次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内容及其
目标,因而在这个环节,我试图通过导课、速读、圈划三个小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从而用目标导向法开展学习。
这一点,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有了目标导向,学习效果就会很显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目标导向理论是激励理论的一种,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目标导向,达成目标行为的效果就会越好,综合性学习相对别的内容而言,目标意识有些模糊,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达成的,检验的标准也不是很明确,评价更注重过程性,因而,在起始课,发挥导学的功能,强化目标意识尤为重要!
2.变换形式,激趣为主
“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综合性学习注重的是活动性,相对来说,趣味较浓,这也是学生喜欢的原因。
然而,起始课更多的是制定规划、进行活动时间的安排,相对来说会比较枯燥。
因而,“变换形式,激趣为主”,我把它定位为起始课的关键所在。
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汉字”片断,感受其中的用意吧!
2.1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王国”,打开汉字王国的大门吧
(出示几扇大门,大门上分别写着“猜字谜”、“象形字”、“说文解字”、“歇后语”)你想先打开哪一扇大门?
2.2 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意见,相机打开大门
综合性学习的起始课,突显的任务是制定计划、分组,相对来说会比较枯燥。
因而,在活动前,安排一个大环节、几个小环节,达到激发趣味的目的是至关重要的。
本次起始课通过“四扇大门”
的打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交给学生选择的权利,想打开哪扇大门,就先走进哪扇大门,以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主,这也是综合性学习的核心。
要达到这个“趣”字,可以从形式入手。
即趣从形式中来: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课件、ppt、音乐、视频等多种手段,打开综合性学习的大门,激起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参与这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趣从活动中来:综合性学习的最大特点是活动,在一系列的活动、体验中,让孩子们获得一定的感悟,了解汉字的神奇、有趣,明确汉字的由来。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
上述片段中,孩子选择了其中一扇大门,就顺势打开了这扇大门,如“象形字”。
出示象形字:云、牛、羊、石、鱼、人的图片。
请孩子们猜测,并说说理由。
在猜测、说理由的过程中,了解象形字的真正含义。
3.自主设计,规划引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因而,在综合性学习的起始课,必须引导学生制定详细的计划,这就是新课标所提及的“策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对于综合性学习,只有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孩子们才会依据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提高活动的
成效。
而且,我主张独立制定“活动计划”,拿着自己独特的计划,再去寻找和自己兴趣相同的同学交流、分享,这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
还记得刚毕业的那届学生,在进行“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时,有一个小组,人人为诗集取了一个幽雅的名字:童心、童言、心声……在汇总的时候,他们整合了小组各个成员的优势,重新整改了诗集的名字,取名“童心童语”,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自主设计计划的设想也符合《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
该建议提出:“综合性学习重在突出活动的自主性。
活动内容要由学生自己选择,活动方案要由学生自行设计,活动过程要由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成果要由学生自己展示和交流。
教师在活动中主要发挥引导和协调的作用。
”
综合性学习,大综合学习的起始课,“导学激趣、凸显主体”,犹如一剂催化剂,提高了综合性学习的效果,发挥了综合性学习起始课该有的功能。
这次,我校陈小丹老师承担的婺城区综合性学习公开课,更坚定了我对综合性学习起始课的认识。
当然,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将继续探索,寻找不同内容综合性学习起始课该具有的不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