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玩转中考化学复习——第五天 攻克化学知识点之常见的化学物质(酸碱盐)
中考化学酸、碱、盐十大知识点

中考化学酸、碱、盐十大知识点中考化学酸、碱、盐十大知识点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知识点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掌握:一、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NaOH=Na++OH-Al2(SO4)3=2Al3++3SO42-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二、化合物的分类三、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个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酸碱盐是化学中非常基础而又重要的知识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以下是对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知识点的总结:一、酸碱盐的基本概念:1.酸: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
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硝酸等。
2.碱: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
3.盐:盐是酸和碱中和生成的物质。
常见的盐有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铵等。
二、酸碱的性质和酸碱中和反应:1.酸的性质:(1)酸有酸味,能腐蚀金属。
(2)酸能够改变红、蓝、紫色的性质。
(3)酸与碱反应能够生成盐和水。
2.碱的性质:(1)碱有碱味,能使植物脱水和腐蚀动物油脂。
(2)碱能够改变红、蓝、紫色的性质。
(3)碱与酸反应能够生成盐和水。
3.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会产生盐和水。
它们的化学方程式为:酸+碱→盐+水。
例如: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水三、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酚红、甲基橙等。
四、盐的命名:盐的命名是根据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名称组合而成的。
一般来说,阳离子写在左边,阴离子写在右边。
例如: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铵等。
另外,一些过渡金属离子需要注明其氧化态,如二价铁离子是Fe2+。
五、酸碱盐的应用:酸碱盐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1.酸的应用:(1)酸可用于去除钙、镁等金属离子,软化水质。
(2)酸可用于清洁厕所、洗涤器具等。
2.碱的应用:(1)碱可用于制作肥皂和洗涤剂。
(2)碱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3.盐的应用:(1)食盐是人类生活中必备的调味品。
(2)一些盐可用于制作肥料。
(3)许多金属盐可用于制作染料和颜料等工业产品。
六、酸碱盐的鉴别方法:1.使用酸碱指示剂: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2.使用pH试纸:pH试纸通过pH颜色变化范围的不同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3.酸碱中和反应:通过观察是否产生气体、沉淀等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酸碱盐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广州中考化学最后十天复习之第五天

第五天——酸碱盐酸的通性碱的通性盐的性质(以上内容这里请大家对照自己的笔记本进行复习,要仔细地看并且要异常熟练。
常见的酸碱盐的特征物质和特征化学性质很重要,要好好看)常见酸,碱,盐的性质比较:常见的酸的性质比较:常见碱的性质比较:常见的盐的性质比较:例题:例1.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 b.硫酸 c.熟石灰 d.硫酸铜e.纯碱f.食盐 请选择合适的标号(a ~f)填空(不得重复) (1)用来清除铁锈的物质____(2)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____(2)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____ (4)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___ (5)农业上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6)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____ 答案为:(1)b (2)c (3)f (4)a (5)d (6)e 例2.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质量不会增加的是( )A.纯碱B.浓硫酸C.石灰水D.烧碱 答案为:A例3.已知金属X 能从CuSO 4溶液中置换出铜,但不能从金属Y 的硫酸盐溶液中置换出Y ,则X 、Cu 、Y 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 、Y 、CuB.Cu 、X 、YC.Y 、X 、CuD.Y 、Cu 、X 答案为:C例4.区别熟石灰与烧碱的水溶液,可选择( )A.CaCl 2B.Na 2CO 3溶液C.CuSO 4溶液D.NaCl 溶液 答案为:B例5.CuCl 2和Mg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的物质是( ) A.Fe B.Cu C.Cu 和Mg D.Fe 和Cu 答案为:D例6: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 .Na CO CaCO 233→ B .Fe O Fe 23→ C .()CaO Ca OH 2→D .()CuO Cu OH 2→答案为:D【解析】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
只有掌握了物质的简单分类、金属活动顺序以及酸、碱、盐的溶解性等知识,同时又要熟练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发生的条件,才能灵活地应用。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决定你心中的天空是阴是阴的因素是你自己,不能让自己永远拥有阳光心情的人是失败的!祝中考好运!以下是边肖带来的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欢迎阅读参考资料。
让我们来看看!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1浓盐酸、浓硫酸和浓硝酸(1)浓盐酸:易挥发,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为干燥剂);脱水(使有机物碳化的化学变化);强氧化(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
(3)浓硝酸:易挥发,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生成水而不是氢气。
酸、碱和盐的溶解度酸、碱、盐溶解度记忆公式:氨、钾、钠、钡、钙溶于碱。
硝酸铵钾,都是可溶性盐。
硫酸盐不溶性钡和铅;氯化物不溶于银和亚汞,碳酸盐溶于钾、钠和铵,其他不溶。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二碱金属盐碱-另一种碱,另一种盐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 CuSO4=Cu(OH)2 Na2SO42.氢氧化钠和氯化铁:三氯化铝铁=三氯化铁3.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氢氧化钠氯化镁=氢氧化镁氯化钠4.氢氧化钠和氯化铜:2氢氧化钠氯化铜=铜(氢)22氯化钠5.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共性:氢氧化钙Na2CO3=碳酸钙氢氧化钠碱碱的一般性质(一般性质的原因:离解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阴离子都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3)酸碱盐水(4)盐碱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所有反应物均可溶,产物满足复分解条件)注:不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一般性质)例如铜(OH) 2氧化铜H2O2Fe(OH)3fe2o 3 3H2O常见沉淀:氯化银硫酸钡铜(氢)2 氟(氢)3 镁(氢)2 生物活性炭O3 碳酸钙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只有在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组分,产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时才能发生。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3邻苯二甲酸盐酸-另一种酸,另一种盐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2hcl=CaCl2 H2O CO2=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 HCl=2 NaCl H2O CO2=3.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2hcl=MgCl2 H2O CO2=4.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硝酸银=氯化银硝酸5.硫酸和碳酸钠的反应:Na2CO3H2SO4=Na2SO4 H2O CO2=6.硫酸和氯化钡溶液的反应:H2SO4 BaCl2=BaSO4 2HCl酸性普通性别酸的一般性质(一般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产生的所有阳离子都是H)(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中考化学:酸碱盐总结版

专题六知识点一:常见的酸、碱、盐1. 酸金属和酸性溶液的反应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要排在氢前。
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铁的化合物(比如FeCl 2,而不是FeCl 3)。
浓硫酸可用来洗气干燥(长进短出)。
酸酸的组成:酸 H + + 酸根离子常 见 的 酸盐酸硫酸浓盐酸的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后可以看见白雾(盐酸小液滴),敞口放置后溶质挥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稀盐酸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精炼石油、制造药物等。
浓硫酸的性质:粘稠油状液体,无气味,具有吸水性、脱水性(碳化现象)、强氧化性,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敞口放置后溶剂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冶炼金属、金属除锈等碱碱的组成:碱 OH - + 金属离子(或NH )常见 的 碱氢氧化钠 苛性钠、火碱、烧碱氢氧化钙 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颗粒,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潮解;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发生化学反应,有强腐蚀性,暴露在空气中会结合CO 2发生变质;用途:重要的化工产品。
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等。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CO 2、SO 2)、酸、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有腐蚀性;用途:建筑业上常用来砌砖抹墙;农业上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结构,还用它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
怎么判断?补充:1、注意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而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中考化学复习要点之酸碱盐

中考化学复习要点之酸碱盐酸碱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有关酸碱盐的化学方程式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1.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最常用)(实验室制H2用的金属有Zn,Fe,Mg,Al,酸有稀H2SO4和稀HCl )(2)金属单质+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3. 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Al+ 3AgNO3 = Al(NO3)3 + 3Ag(3)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酸--- 盐+ 水4.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5.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4)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碱-------- 盐+ 水6.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7.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5)酸+ 碱-------- 盐+ 水(中和反应)8.盐酸和烧碱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9.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10.氢氧(6)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1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实验室制CO2)1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13.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7)碱+ 盐---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14.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15.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CuSO4 + Ba(OH)2 = BaSO4↓+ Cu(OH)2↓(8)盐+ 盐--- 两种新盐16.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NaNO317.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复分解反应必须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才能发生,且生成物的元素化合价不变。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知识点笔记整理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知识点笔记整理酸碱盐是化学中的三个基本概念,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本文将从酸碱盐的概念、性质、应用等方面,对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
一、酸碱盐的概念酸是指具有酸味、腐蚀性、能够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等特点的化合物。
碱是指具有苦味、有腐蚀性、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合物。
而盐则是酸和碱反应后产生的物质。
二、酸碱盐的性质1. 酸的性质:酸有酸味,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能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能与碱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能与碳酸酐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2. 碱的性质:碱有苦味、滑感,能将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能与酸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
3. 盐的性质:盐可无色或结晶体呈白色、淡黄色、淡蓝色等,能溶于水,具有细腻的质地,能传导电流。
三、酸碱盐的应用1. 酸的应用:酸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
例如:硫酸用于制造肥料、合成材料和蓄电池;盐酸用于清洗金属表面;柠檬酸用于食品饮料的调味等。
2. 碱的应用:碱也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氢氧化钠用于制皂、制纸和洗涤剂;氢氧化钙用于净水和草坪修整;氢氧化铁用于净化天然气等。
3. 盐的应用:盐在食品领域中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之一,也可用于农业和医药上。
例如: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调味品,硝酸盐用于制造火药和化肥;氯化钠用于制备食品添加剂。
四、常见酸碱盐实验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取一定量的酸和碱,加入试管中进行混合,观察物质的变化,发现中和反应后的产物呈中性。
2. 金属与酸反应实验:将不同金属与酸进行反应,观察是否产生氢气的现象,验证金属与酸反应可产生盐和氢气。
3. 碳酸盐的酸解实验:将含碳酸盐的物质加入酸中,产生气体冒泡,并观察气泡性质,判断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五、酸碱盐的常识与注意事项1. 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盐和水是无害的物质,但不同酸和碱的性质各异,有的酸碱会发生强烈反应,应注意操作安全。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它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转化等方面的知识。
而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我们将会接触到许多基础的知识点,其中包括了酸碱盐。
酸碱盐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化学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酸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它可以溶于水形成酸性溶液。
酸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并且能够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
有很多常见的酸,如硫酸、盐酸和硝酸等。
硫酸是一种强酸,常用于实验室中。
盐酸是一种强酸,常用于清洁和腐蚀。
而硝酸则广泛应用于肥料制造。
碱是另一种重要的物质,它溶于水后能够形成碱性溶液。
碱与酸的反应中和后会得到盐和水。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广泛用于实验室和工业中。
氢氧化钙则在医药和水处理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盐是一种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
当酸和碱中和反应后,产生的化合物就是盐。
盐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氯化钠、硫酸铜等。
氯化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盐,被用于食品调味和化学实验中。
硫酸铜则被用于农业杀菌剂和电解液。
化学中酸碱盐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酸和碱可以通过中和反应来调节溶液的酸碱度。
在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下,我们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
另外,酸和碱还可以用于制备盐和其他化合物,用于实验和生产。
此外,酸碱盐也在农业、医药和环境治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酸碱盐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我们能够理解化学世界的奥秘。
通过学习酸碱盐,我们可以了解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酸碱盐的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还能够应用于生活中,比如用碱来中和胃酸,缓解胃痛。
总之,酸碱盐是初三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了解酸碱盐的性质、反应和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并且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实践中。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认真学习酸碱盐知识,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化学的世界非常精彩,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在化学的路上越走越远。
中考化学之酸碱盐知识点

中考化学之酸碱盐知识点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酸→盐+ 氢气(3)碱性氧化物+ 酸→盐+ 水(4)碱+ 酸→盐+ 水(5)盐+ 酸→另一种盐+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3、三种离子的检验试剂Cl- AgNO3 及HNO3SO42- 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CO32- HCl 及石灰水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3)酸+碱→盐+水(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 ΔCuO +H2O2Fe(OH)3 ΔFe2O3+3H2O②常见沉淀:AgCl↓BaSO4↓Cu(OH)2↓ F e(OH)3↓Mg(OH)2↓BaCO3↓CaCO3↓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五、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酸碱盐性质之酸的通性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1)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2)酸的PH<7(3)跟(H)前的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酸+ 金属==盐+ 氢气例:2HCl+Fe=FeCl2+H2↑(4)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酸+ 碱性(金属)氧化物—→盐+水例:3H2SO4+Fe2O3=Fe2(SO4)3+3H2O(5)跟某些盐反应酸+碳酸盐==盐+水酸+盐—→新酸+新盐例:H2SO4+BaCl2=2HCl+BaSO4↓(6)跟碱起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例:2HCl+Cu(OH)2=CuCl2+2H2O初中化学酸碱盐的复习及重点题型解析在各省市中考试卷的命题中,无不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考察作为重中之重。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下面是关于酸碱盐的知识点的简要总结,供参考。
1.酸的性质:酸是指具有酸性质的物质。
酸的性质包括:酸味、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等。
2.酸的分类:酸可以按照溶解度分类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无机酸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离解的酸,如盐酸、硫酸等。
有机酸是指含有碳酸根离子(COOH)的酸,如乙酸、柠檬酸等。
3.碱的性质:碱是指具有碱性质的物质。
碱的性质包括:苦味、蓝色石蕊试纸变绿、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能与金属产生氢气等。
4.碱的分类:碱可以按照溶解度分类为强碱和弱碱。
强碱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离解的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弱碱是指在水溶液中只部分离解的碱,如氨水等。
5.碱的应用:碱的主要应用是用于调节酸碱度,如在工业上用于清洁、中和酸废液、生产化肥等。
6.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也称为酸碱反应。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Cl+NaOH→NaCl+H2O7.盐的性质: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产生的物质。
盐的性质包括:无味、不会改变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能导电等。
8.盐的分类:盐可以按照酸和碱的性质分类。
一元酸一元碱反应生成的盐称为一元盐,如氯化钠、硝酸钠等;一元酸二元碱反应生成的盐称为二元盐,如硫酸钠;二元酸一元碱反应生成的盐称为二元盐,如氯化铵等。
9.重要的盐:氯化钠(NaCl)是重要的盐之一,广泛应用于食盐的制备和食物调味。
硫酸铜(CuSO4)被用作蓝石膏、固氮肥料等。
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用的氮肥。
10.碳酸盐的性质:碳酸盐是一类含有碳酸根离子(CO3^2-)的盐。
常见的碳酸盐有碳酸钠(Na2CO3)和碳酸钙(CaCO3)。
碳酸盐在水中不溶解,但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复习与习题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复习及习题.txtcopy(复制)别人的个性签名,不叫抄袭,不叫没主见,只不过是感觉对了。
遇到过的事一样罢了。
酸碱盐知识点复习金属及金属材料一、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随金属的不同而不同2、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
3、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4、铁粉和银粉一般均为黑色5、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硬度最高的金属--铬熔点最高的金属--钨密度最小的金属--锂熔点最低的金属--汞密度最大的金属--锇二、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反应出来。
三、置换反应1、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
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它可以给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3、农药波尔多液的成分为:硫酸铜和熟石灰4、含铁的矿石主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含铝的矿石主要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铜的矿石主要是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和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
5、冶炼原理:Fe2O3+3CO3CO2+2Fe6、注意:(1)实验前应先通CO把装置空气排干净,然后再加热;反应完成后,须待试管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CO。
初三化学酸碱盐十大知识点

初三化学酸碱盐十大知识点
酸碱盐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了解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初三化学酸碱
盐的十大知识点。
一、酸碱的定义
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可以使酸性指示剂变红。
碱
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可以使碱性指示剂变蓝。
二、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它能够根据溶液的pH值的不同
而改变颜色。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酚红、酚酞等。
三、酸碱中的电离和中和反应
酸溶液中的H+离子和碱溶液中的OH-离子可以通过电离反应
产生。
当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后,H+离子和OH-离子可以中和产生H2O。
四、常见的酸碱物质
酸性物质包括硫酸、盐酸等,碱性物质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酸碱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各不相同。
五、酸碱反应的特点
酸与碱反应时会产生水和盐。
这种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酸碱反应通常伴随有气体的释放,如二氧化碳等。
六、酸碱溶液的酸度和碱度
酸性溶液的酸度用pH值来表示,pH值越小,酸度越大。
碱性溶液的碱度用pOH值来表示,pOH值越小,碱度越大。
七、中和滴定的原理
中和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基于酸碱反应的中和原理。
通过向酸溶液或碱溶液中滴加含有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确定酸碱溶液的浓度。
八、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如制作肥皂的中和反应、塑料的制备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酸碱盐

初中化学知识点:酸碱盐
初中化学知识点:酸碱盐
罕见的酸:在生活中和实验中罕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
盐酸的性质及用途:
化学性质:a。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b。
与生动金属发作置换反响;c。
与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反响;d。
与碱发作中和反响;e。
与AgNO3发作复分解反响。
用途: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外表除锈,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协助消化。
罕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
盐的化学性质:
盐与金属反响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如
Zn+CuSO4==ZnSO4+Cu。
盐和酸反响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如:
BaCl2+H2SO4==BaSO4+2HCl。
盐和碱反响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如:
CuSO4+2NaOH==Cu(OH)2+Na2SO4。
盐和盐反响生成两种新盐;如:NaCl+AgNO3==AgCl +NaNO3。
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流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响叫复分解反响。
如NaOH+HCl==NaCl+H2O。
发作的条件: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作反响,只要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流成分,有沉淀、水或气体生成时,复分解反响才干发作。
中考化学知识要点总结酸碱盐

中考化学知识要点总结酸碱盐
下文整理了中考化学知识要点总结:酸碱盐,以供大家更好的了解和了解有关原子结构的内容,关于原子结构知识中初中化学知识点:酸碱盐我们一同来阅读和温习吧!
罕见的酸:在生活中和实验中罕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
盐酸的性质及用途:
化学性质:a。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b。
与生动金属发作置换反响;c。
与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反响;d。
与碱发作中和反响;e。
与AgNO3发作复分解反响。
用途: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外表除锈,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协助消化。
罕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
盐的化学性质:
盐与金属反响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如
Zn+CuSO4==ZnSO4+Cu。
盐和酸反响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如:
BaCl2+H2SO4==BaSO4+2HCl。
盐和碱反响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如:
CuSO4+2NaOH==Cu(OH)2+Na2SO4。
盐和盐反响生成两种新盐;如:NaCl+AgNO3==AgCl +NaNO3。
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流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响叫复分解反响。
如NaOH+HCl==NaCl+H2O。
发作的条件: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作反响,只要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流成分,有沉淀、水或气体生成时,复分解反响才干发作。
编辑教员为各位考生预备的中考化学知识要点总结:酸碱盐就到这里了,祝大家考试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天玩转中考化学复习
——第五天攻克化学知识点之常见的化学物质(酸碱盐)一、酸的通性
二、碱的通性
三、盐的性质
(以上内容这里请大家对照自己的笔记本进行复习,要仔细地看并且要异常熟练。
常见的酸碱盐的特征物质和特征化学性质很重要,要好好看)
常见酸,碱,盐的性质比较:
常见的酸的性质比较:
(盐酸和硫酸的鉴别北京中考不要求,但是在分班考试中要求掌握)常见碱的性质比较:
常见的盐的性质比较:
例题:
例 1.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 b.硫酸 c.熟石灰 d.硫酸铜
e.纯碱
f.食盐请选择合适的标号(a~f)填空(不得重复)
(1)用来清除铁锈的物质____
(2)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____
(2)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____
(4)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___
(5)农业上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
(6)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____
答案为:(1)b (2)c (3)f (4)a (5)d (6)e
例2.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质量不会增加的是( )
A.纯碱
B.浓硫酸
C.石灰水
D.烧碱
答案为:A
例3.已知金属X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但不能从金属Y的硫酸盐溶液中置换出Y,则X、Cu、Y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Y、Cu
B.Cu、X、Y
C.Y、X、Cu
D.Y、Cu、X
答案为:C
例4.区别熟石灰与烧碱的水溶液,可选择( )
A.CaCl 2
B.Na 2CO 3溶液
C.CuSO 4溶液
D.NaCl 溶液 答案为:B
例5.CuCl 2和Mg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的物质是( )
A.Fe
B.Cu
C.Cu 和Mg
D.Fe 和Cu
答案为:D
例6: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 .Na CO CaCO 233→ B .Fe O Fe 23→ C .()CaO Ca OH 2→ D .()CuO Cu OH 2→
答案为:D
【解析】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
只有掌握了物质的简单分类、金属活动顺序以及酸、碱、盐的溶解性等知识,同时又要熟练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发生的条件,才能灵活地应用。
为了找到解题的依据和判断方法,现将选项中能一步完成和不能一步完成的原因分析如下: A 组中由Na CO CaCO 233→
这是由可溶性的碳酸盐Na 2CO 3转化成不溶性的碳酸盐CaCO 3的过程。
只要选择
可溶性的钙盐,或者可溶性的碱Ca(OH)2,利用盐和盐或盐和碱的复分解反应,
就可以一步实现这种转化: 如:Na CO CaCl 2NaCl CaCO 2323+==+↓
()Na CO Ca OH 2NaOH CaCO 2323+==+↓
B 组中Fe O Fe 23→
这是由金属氧化物转变成金属单质的过程。
只要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还原剂,就可
以将Fe 2O 3转变成Fe 单质。
常用的还原剂有H 2、C 、CO 。
C 组中()CaO Ca OH 2→
D 组中()CuO Cu OH 2→
这两组均是由碱性氧化物向对应的碱转化的过程。
这种转化,只限于可溶性的碱
如:()CaO H O Ca OH 22+==
大多数的碱性氧化物如CuO 、Fe 2O 3等都不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所以
CuO 向对应碱Cu(OH)2转变是不能一步完成的。
如何由CuO 制取难溶性的碱
Cu(OH)2呢?一般地说,可用下列方法:
()CuO H SO CuSO H O CuSO 2NaOH Cu OH Na SO 24424224
+==++==↓+
例7.在AgNO3、Cu(NO3)2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Fe(NO3)3 B.滤渣只含Ag和Cu,一定无Zn
C.滤渣中一定有Ag、Cu和Fe,一定无ZnD.滤渣中一定有Ag、Cu、Fe和Zn
答案为:C
【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看哪种物质有剩余,与这种剩余物质反应的物质将均不能与此共存。
铁粉与Zn(NO3)2溶液不反应,故滤渣中不会有金属单质锌,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测滤渣中则一定含铁粉,因Fe+Cu(NO3)2==Fe(NO3)2+Cu;Fe+2AgNO3==Fe(NO3)2+2Ag,则滤渣中除Fe外,还应有Cu和Ag。
滤液中应含有Fe(NO3)2和Zn(NO3)2。
例8.使用同质量、同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镁B.氧化镁C.氢氧化镁D.碳酸镁
答案为:C
【解析】酸的量不足,四种情况中所以溶质的质量完全相等,现在只需要判断出哪一种情况中溶液的质量最大就是符合题意的答案。
A中需要的单质镁的质量很少,并且还有氢气放出,不符合题意;B和D 根据增量去看,情况是完全相同的,并且溶质质量分数也完全相同。
只有C需要的氢氧化镁质量最多,且最终所有的质量都要转化到剩余溶液中,那么溶液质量最大,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例9.在天平两端分别放置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节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2.2克氧化钙,若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右盘中需要加入金属镁的质量为()
A.1.2克B.2.2克C.2.4克D.4.4克
答案为:C
例10.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
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 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
(2)右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要把10 g
这种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
量为 g。
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
则无色溶液可能是。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请根据右图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所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4)若73 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思路方法点拨:本题是一道围绕酸、碱、盐知识的综合应用题,试题的开放性很强,是对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计算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等的综合考查。
第(1)小题是对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是由于探究过程中可以看到瓶口有的有白雾,有的没有,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在瓶口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
第(2)考查溶液稀释方法和有关计算,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试剂瓶标签上信息知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
10g×98%=(10g+X)×20%解之,X=39g。
稀释浓硫酸时,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而且浓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所以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第(3)小题①考查碱的化学性质和分析推理能力,NaOH变质是NaOH和空气中的CO2作用,生成了Na2CO3和H2O,检验NaOH是否变质实际上是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2CO3,酸可以选用HCl,H2SO4(答案写一种酸就可以)等;
第(3)小题②要想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根据下表实验步骤,必须先除去碳酸钠,再检验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
因此,题目综合分析难度稍高,隐藏了先除杂后检验信息。
除去碳酸钠,即把碳酸根转化成气体或沉淀。
根据本题情况,若加入酸,把碳酸根转化成气体,会影响下一步对氢氧化钠的检验,所以只能设法把碳酸根转化成沉淀。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表信息(北京考卷的溶解性表会在是卷卷头给出的)知,可以加入氢氧化钙或氯化钙或硝酸钙。
但加入氢氧化钙,会产生碱性溶液造成干扰,影响下一步对氢氧化钠的检验,因此只可加入硝酸钙或氯化钙溶液。
然后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既可证明有氢氧化钠。
第(4)小题是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的
综合能力的考查。
(此种考法这几年盛行于北京之外的其他省市,但
是北京市倾向于在实验探究题里面做一些定量的计算这种方式越来越明显了。
大家要提前适应)
此小题比较简单,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做。
这答案为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