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的构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合集下载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的概述一、品德的含义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

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1)离开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

(2)个人品德的内容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3)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道德一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区别:(1)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别人的存在、个别人品德的好坏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

品德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制约。

(2)道德的内容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

而品德内容往往往仅是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3)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二、品德的结构(一)品德的因素构成观点(名词解释、论述)在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四者紧密相连,彼此依存。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

它是品德的基础。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险。

它是品德的动力。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它是实现道德目的、动机的手段,也是品德的外部标志。

(二)林崇德的品德系统结构观点林崇德认为,品德结构是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的动态开放性的整体与系统。

它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1)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所谓动机系统就是与道德有关的需要的具体表现,其核心因素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2)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品德心理特征系统。

思想品德课的“知-情-意-行”四要素

思想品德课的“知-情-意-行”四要素

思想品德课的“知\情\意\行”四要素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有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要素构成的。

初中思想品德课直接地、集中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和道德情操的养成,最终把这些知识、情感、意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一种内在的品质,并使这种品质成为指导学生具体实践的价值观念。

1.“知”,是基础知识指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是非善恶和对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准则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这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

基础知识是学生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四个要素中首要的要素。

如果学生没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就无从产生自觉的共产主义信仰;如果学生没有起码的法律和道德常识,就不能自觉地成为遵纪守法、具有高尚品德的公民;如果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知识十分贫乏,就不能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自己和社会。

因而,学生树立人生观和世界观,如同他们智力的发展一样,是离不开知识教育的。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必然伴随一定的情感,产生一定的意志,也能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

在此,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其它要素——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依赖于科学知识的传授。

可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教育,是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第一个要素。

比如再将《讲究礼仪》一课时,我先将”礼仪的概念”、”讲究礼仪的意义”、”讲究礼仪的名人及实例”讲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归纳,学生就能清楚的得到认识。

2.“情”,指的是道德情感是指学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和别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爱好、憎恶、愉快、悲伤、同情、失望等。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

要坚持“以情感人,情理交融”的教学原则。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其教学基本功能之一。

在教学中实施道德情感教育才能充分体现其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主要是学生对事物的爱憎或好恶的态度,情感伴随着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强化加深,对学生的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品德的形成

品德的形成

4.道德行为:个体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 的言论和行动。 (1)道德行为技能 (2)道德行为习惯
二、 品德的形成
品德的形成对个体而言是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以及道德行为交互作用、不断推进的结果。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类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的方式学 到的,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亲自去尝试某一行为的结果而 获得直接的学习体验,而是通过学习者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 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进行观察和模仿实现的,又称观察学习。 儿童在生活中观察榜样的行为,在头脑中形成“这样做会 得到奖赏(或惩罚)”的印象,从而学会在类似的行为情境 中作出恰当的行为反应。

水平1:前习俗道德
道德的最早和最不成
熟的形式,个体对什么是对或错还没有采纳
社会习俗或将之内在化。在前习俗水平上,
个体对行为道德的判断主要由对身体产生的
后果来确定:引起奖赏和愉快的行为是“正
确”的,引起惩罚的行为则是“错误的”。 Nhomakorabea
服从与惩罚:处于此阶段的个体,会以这样或那样的行
为方式来获得奖励并避免惩罚。对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而
童的道德发展看成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认为儿
童的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识的发展过程。

“道德发展的阶段”是柯尔伯格理论的核心概念。柯 尔伯格认为,我们对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是根据判断 的结构,而不是道德判断的内容。按照道德判断结构
的性质不同,他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级水平六
个阶段,提出了他的最全面的阶段模型。
又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把规则看做是同伴 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他们已经认识到同 伴间的社会关系,认识到应尊重共同约定的规则。 对他们来说,规则已经具有一种保证相互行动、相 互取予的可逆特征。 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表明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 心解脱出来,认识到规则只是在维护自己与他人的 关系,他们倾向于自觉地遵守,因而导致一定程度 的自律。这标志着儿童道德认识开始形成。

个人品德的五个方面3篇

个人品德的五个方面3篇

个人品德的五个方面3篇个人品德的五个方面·1做人的道德就是仁、义、礼、智、信!仁爱义气礼貌智慧信誉古有语,人无信不立.足可见诚信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所以更可以说诚信是人的最基本道德!1、包括独特方面的品德:利他品德、诚信道理, 是非观念, 集体观念, 守纪道德,尊师敬上, 礼仪之德,助人为乐2、包括的家庭方面的品德: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友爱邻里3、包括社会道德有:公共道德、遵纪守法、公民道德个人品德包括: 一:品貌:虽则人不行看貌相,但一般的来讲,品貌也是属于品德里的. 二;品德:指人的行为和作风,主要是看你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作用是否正派. 三;品德:指人的道德和思想,主要是指你的品质是否优良,思想是否1.我最好的五个品质是什么? 答:我觉得我最好的五个品质是:有责任感,和善,执着,勤奋,有主见想法.2.在我的人生中哪五个方面是需要增长的?答:首先我觉得是交际方面,要很好的适应和生存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很好的交际能力个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道德认识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德的首要环节,是品德形成的基础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老实守信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友善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归纳起来,道德具有五个方面的主要功能:1. 认识功能一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育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育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个人品德,即个人的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根据肯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品德就其实质来说,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从其对个体的功能来说,犹如智力是个体智慧行为的内部调整机制一样,品德则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部调整机制.品德修养是一个人的第二身份证,虽然生活中以貌取人的还是有的,但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才是他真正的形象.做到有品德、有修养,首先需要礼貌.俗话说礼貌是修养的外衣,假如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能够优雅大方,那么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则是美妙的,并且人的第一印象是特别重要的.做人的道德就是仁、义、礼、智、信!仁爱义气礼貌智慧信誉古有语,人无信不立.足可见诚信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所以更可以说诚信是人的最基本道德!和善亲切、虚心随和、理解宽容、热情恳切、老实守约个人品德的五个方面·2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是"德'和"绩'的表现。

品德心理

品德心理

第七章品德心理本章内容细目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的含义(一)品德的概念(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二、品德的心理结构(一)道德认识(二)道德情感(三)道德意志(四)道德行为(五)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六)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第二节学生品德的发展与培养一、学生品德的发展(一)国外品德发展的理论(二)国内品德发展的研究二、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三、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三)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四)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第三节学生品行不良的矫正一、学生品行不良的含义(一)品行不良的概念(二)学生常见品行不良的表现二、学生品行不良的原因分析(一)学生品行不良的客观原因(二)学生品行不良的主观原因三、学生品行不良的转化与矫正(一)学生品行不良的的转化与矫正过程(二)学生品行不良的转化与矫正方法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自发形成的,它的形成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和掌握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有利于我们在品德教育中提出恰当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本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品德的心理实质,品德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阐明品德教育途径和措施的心理学依据。

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什么是品德?它有哪些称谓?它和道德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在本节中将介绍这部分内容。

同时在本节还介绍了品德心理结构中各主要成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运行的轨迹以及品德心理结构的主要特征等内容。

一、品德的含义(一)品德的概念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

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例如,某个学生一贯诚实友爱、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我们则认为这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

与品德密切相关的是道德,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心理

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心理

第六章青少年品德心理一、填空题1.品德是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

2.“四因素论”将品德的心理成分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四个成分。

3.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的认识。

4.道德认识包括:、、、等方面。

5.道德情感是一种自我意志的力量,它能使人悔过自新,保持良好的行为。

6.道德意志体现在实现道德目标过程中的与的力量。

7.道德意志的过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8.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

9.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统一体中。

10.在国外品德发展的研究中,皮亚杰、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和班杜拉的是最具代表的两种理论。

11.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从到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划分为、、、公正阶段等四个阶段。

12.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相互尊重和的基础上制定的。

13.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的理论和方法,并创立了不断完善的。

14.柯尔伯格发现道德能力是内在于个体身上,并随着个体的成熟而发展,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认为品德仅仅是社会进行道德结果的传统观点。

15.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改进为。

16. 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17.林崇德确定了六个方面品德发展的参数作为品德质变的依据。

它们是、、、量变与质变及个体差异。

18.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赖于的掌握、的确立和的发展三个维度。

19.内化了的道德概念是的道德概念,并内化为自己的,成为进行道德评价和指导自己言行的标准。

20.道德信念的形成使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更具有和。

21.中学生道德理想的发展经历着理想、理想和理想等三种水平。

22.道德情感从形式上分,主要有三类:、和的道德情感。

23.伦理性的道德情感具有清晰的和明确的及较强的。

24.人们在完成特定的道德任务时,通常都是在道德动机的驱使下,将某些必要的行为和构成一定行为模式。

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关于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教育心理学部分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试题型多以客观题为主,题目难度不大,需要备考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知识。

在本文中,将结合常见的考题以及历年真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1.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

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包括:判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和好坏,道德评价是道德认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小学生由于年龄、经验的限制,道德认识不足,因此常常“好心办坏事”。

好心办坏事的小学生是具备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不足的原因。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

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

如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

如,看到摔倒的老人马上将他扶起来。

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如,想到雷锋、郭明义等人做出奉献的举动。

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如我们常说的“三军不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4.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

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

如“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

个人品德的五个方面

个人品德的五个方面

个人品德的五个方面个人品德的五个方面勤奋刻苦,勤俭自强,正直和善,克已奉公,见义勇为在"个人品德建设'活动中,要突出抓好"知荣辱、懂感恩、尽责任'三方面。

"知荣辱',即坚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生活中严格区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社会,自觉遵纪守法;在岗位,艰苦奋斗,辛勤劳动,多做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事。

"懂感恩',即感恩父母养育、师长培育、同事支持、组织信任和他人帮助,引导人们从小事入手,从身边的事做起,以主动向上的心态对待自身、他人、工作、社会,提升自我、多行善举、济危救困、助人为乐,建立健康融洽愉悦的人际关系。

"尽责任',即培育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明确在家庭、岗位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增添履职尽责、回报社会的本事和能力,爱岗敬业、干事创业、主动进取,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个人品德的五个方面个人品德是个人的道德品质的简称。

是指个人根据肯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个人品德的含义可以有几方面的理解:其一,个人品德是表如今个体处理一切问题时的行为活动具有比较稳定的、形成了习惯的道德素养,是行为者个人的道德属性。

其二,个人品德即包括个人主观上对肯定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也包括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是个人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

其三,个人品德事实上也是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上的集中反映。

其四,个人品德是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内心状态,是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其五,个人品德是有个人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冗杂整体,包括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方面。

个人品德的表现特征有正直无私、是指为人处事公道正派,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忠实守信意味着对国家与人民对理想与事业、对职务与工作忠贞不二,尽心尽职友爱和善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怜悯,喜人之所喜,忧人之所忧英勇进取这是指为了真理和正义,无所畏惧,一往无前。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章-第4节(小学试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章-第4节(小学试题)

(2)内在因素:①认知失调;②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 (2)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 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 意图和行为举止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 程度的影响。 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克服一切 内外的阻力和困难所做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道德意志是一种 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4)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 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学生指导-4
第四节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教育
1 .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 2.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是( )。 A.道德认知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D.道德行为 )。
第四节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教育
第四节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教育
11.方明做事时能遵守规则,但同时有同情 12.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 心、怜悯心,这说明他的道德发展到皮亚杰 的儿童主要是考虑社会或成人对“好孩子” 道德发展理论的( )。 的期望与要求,并力求达到这一标准。
A.自我中心阶段 A.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B.权威阶段
A.说服教育法
B.实践指导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第四节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教育
31.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 3 2 . 小 学 德 育 工 作 中 常 用 的 奖 惩 属 于 一种方法。下列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 ( )。 A.榜样示范法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品德评价法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陶冶教育法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说理教育法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与道德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对象。

道德是由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动规范。

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不以个人的存亡为转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最高水平是道德信念)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第二节品德的形成一、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指南,成为人的道德信念。

二、道德品质形成的开端与基本条件(一)、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多开端性(可以从知、情、意、行根据实际选择)(二)、条件1、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2、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

3、在道德实践中情感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三、道德品质形成的特殊性1、知情意行在教育活动中经常是同时存在、共同发生作用、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2、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3、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来形成(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同伴交往)四、品德形成的理论(一)皮亚杰的理论1、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对偶故事)2、发展规律:从他律到自律(10岁是分水岭),过程不可逾越。

3、发展阶段:①自我中心主义(2~5岁):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

②权威阶段(6~8岁):权威的规则与要求不能更改。

③可逆阶段(8~10岁):平等阶段,道德行为准则只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用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

④公正阶段(11~12岁):真正的平等。

4、评价:研究有创造性;但当时影响不大。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1、前习俗水平(0-9岁)(1)、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2)、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取向(享乐主义)2、习俗水平(9-15岁)(1)、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取向(4)、第四阶段: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取向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1)、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2)、第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第四章品德心理]

第四章品德心理]

第二节 品德发展的研究和理论
• • • • 一、国内的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李伯黍 的研究 北师大林崇德的研究 二、国外的研究
(一)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 1、研究方法 • 对偶故事法 • 故事1、玛丽想让妈妈高兴,便剪了一块布 给妈妈做补丁,不小心把自己的衣服剪了 个大窟窿。 • 故事2、玛格丽特趁妈妈不在时,拿妈妈的 剪子玩,把自己的衣服剪了个小窟窿。 • 问题:谁的行为更坏?
• 另外,家庭人员构成也可能与儿童品 德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孩子和父母 两代人一起生活的家庭被称为核心家 庭,孩子和父母以及爷爷、奶奶(或 外公、外婆)三代人一起生活的家庭 被称为直系家庭。理论界大多认为, 核心家庭比直系家庭更有利于对孩子 的品德培养。
• 2.社会方面的原因 • 广义的社会环境:整个社会关系和风 尚,如暴力年代:战争、暴乱等 • 狭义的社会环境:朋友、社区、个体 的社会活动等
• 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 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 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 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在夜晚竟撬 开药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 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 • 为什么说应该? • 为什么说不应该? • 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
• (一)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 2、品德发展的四个阶段 •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自己玩自己的,规则对他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这一 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随着年 龄的增长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 (2)权威阶段(6—7岁)
–6—7岁的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根据外 在标准,这一阶段的道德认知具有以下 几个特点:①儿童认为规则是不变的, 不理解规则是由人创造的;②评定是非 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非好即坏,非 善即恶;③判断行为好坏的根据是后果 的严重性,而不看主观动机;④把惩罚 看作是天意和报应,而不是把惩罚看作 是改变人的行为的一种手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巩固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巩固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巩固最新版(二)1、单选题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大致是_____。

A : 8 岁左右B : 9 岁左右C : 10 岁左右D : 11 岁左右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品德发展关键期的掌握。

【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小学品德发展的关键期通常为小学三年级,也有教材会直接写为 9 岁。

而中学品德发展的关楗期是初中二年级,一般很少考到年龄。

2、单选题个体品德的心理结构中,_____是核心部分。

A : 道德认知B : 道德情感C : 道德意志D : 道德行为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道德上的表现。

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基础。

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知。

3、单选题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_____。

A : 道德动机B : 道德评价C : 道德行为习惯D : 积极的道德情感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品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4、填空题皮亚杰认为,____道德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参考答案: 自律5、填空题品德是许多心理成分的“有机结合物” ,在品德形成过程中被称为“催化剂”的是____。

参考答案: 道德情感6、填空题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____,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参考答案: 模仿7、填空题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角色行为,并能按人的意向进行判断。

这在科尔伯格看来,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在____。

参考答案: 习俗水平8、多选题道德情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是_____。

A : 义务感B : 责任感C : 事业感D : 自尊感E : 羞耻感参考答案: ABE本题解释:【答案】ABE。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德育)-试卷7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德育)-试卷7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德育)-试卷7(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

A.道德情感B.道德认识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解析:一般来说,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2.社会是变化发展的,德育不能仅传授给学生固定的价值观点,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这反应的德育模式是( )。

A.体谅模式B.集体教育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价值澄清模式√解析:价值澄清模式将道德看作是一种能力,即对道德价值进行独立选择的综合能力,将德育视为发展个体独立做出价值选择能力的过程。

它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围绕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对有关价值观进行澄清,注重学生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故本题选D。

3.“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 )。

A.社会性B.历史性C.民族性D.继承性√解析:4.教师以“表美”“道美”“风格美”作为教育的方式,这种德育模式属于( )。

A.欣赏性德育模式B.认知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体谅模式解析:社会模仿模式主张替代性学习,建立了观察学习的理论体系来说明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和对行为体系建构,认为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教师以“表美”“道美”“风格美”作为教育的方式,正是社会模仿模式的体现。

5.( )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A.家长B.学生C.教师√D.受教育者解析: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知识点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知识点

第一章: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概念与基础1.Def品德:广义的品德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内容;狭义的品德专指道德品质;2.对道德的理解分为两类:内在品质、行为规范和原则;3.品德与道德、德性的关系是什么答:从品德与道德的内涵看,品德与道德相似,可以说两者是“内”与“外”的关系,即道德存在于社会领域,品德存在于人的心里;德性是内在的东西,是一个人追求自己品质的一连串活动;4.品德的结构及其构成要素是什么答:四要素+道德需要+道德境界;四要素: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5.个体品德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答:①先依从;此时个体并非真心愿意,而是处于外在的奖励或惩罚而遵守道德规范;②再认同;此时个体在认识,情感,行为上与规范保持一致,从而自愿地遵守规范;③最后信奉;此时个体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规范本身的价值,将规范内化,作为个人价值体系的一部分;6.额叶:专门负责道德发展的神经中枢;7.道德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答:道德源于生活,道德在生活中,道德为了生活;生活为道德提供了后天的可能性;8.儿童生活的特点是怎样的答:①儿童生活是“身体生活”;儿童主要用身体进行活动,体验生活;②儿童生活是“本能生活”;儿童在生活中并不刻意追求什么,也没有什么规划和设计,他们本能的嬉戏,游戏,玩耍,好奇,想象,探究,充满童真,他们生活在其中,乐在其中;③儿童生活是“日常生活”;儿童咋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建立情感性关系,以自身的兴趣爱好重复着他们的游戏等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他们对世界、人、道德等方面的自身体验;9.儿童生活的主要存在方式是怎样的答:①关系性生活;儿童生活中主要有三种关系:亲子、师生、同伴关系;其中亲子关系是基础与核心;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师生、同伴关系对儿童品德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②活动性生活;主要有三种:游戏活动、仪式活动、叙事活动;③学习性生活;学习是人的天性,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学习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生活;④社会性生活;儿童的社会性生活主要体现为儿童在公共场所的活动需要儿童有相应的公德;10.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是什么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道德教育是促进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②道德教育作用于品德结构各要素,能够帮助儿童获得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示范道德行为,形成道德习惯;③道德教育激发道德需要与道德境界,促进人的“觉解”,唤醒人的心灵,追求人的道德自律与自由,提升人的道德境界;第二章: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与特点1.简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答:①前道德阶段;学龄前0-5岁;学龄前的儿童几乎不关注规则,也不理解规则的真正含义;它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②他律道德阶段;5-10岁;这时期的儿童受外部规则的约束,思维比较刻板,认为规则是由权威人物所制定的,不可更改,而且必须遵守;在行为责任的判定上,儿童通常从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的动机来进行判断;在惩罚方式上,倾向于强制性惩罚;③自律道德阶段;10-11岁以后;这是儿童的思维更加灵活,认为规则是可变的,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有时可以违反规则,如为了救人而违规的司机,就算他违背了交通规则,他的行为也是道德的;在行为的判定上,儿童会依据行为者的主观动机来判断对错;在惩罚措施方面,会采用回敬性惩罚;2.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答:①前习俗道德水平:习俗即道德规则;这一水平的儿童能意识到规则的存在,认为规则由权威人物制定,人们为了避免惩罚或获得个人利益而遵守;阶段一: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二:相对功利主义的定向阶段②习俗道德水平: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或维持社会秩序而遵守规则;道德动机从具体的惩罚和报偿发展为获得社会的赞赏和避免谴责;阶段三:“好孩子”定向阶段四:遵守法规阶段③后习俗道德水平:这一阶段就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人们面临道德情境时,可本着自己的良心以及个人的价值观从事道德判断,而未必受传统习俗或社会规范所制约;道德上的正确与法律上的合法不一定等同;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六: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3.两个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给你什么启示答:这两个理论总结的是一般规律,不一定每一个人都按照既定的规律走下去,一般的规律告诉我们关于道德发展的一般顺序,让我们能够理解学生的一些“道德”行为;4.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是怎样的答:⑴他们对道德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化;⑵具体道德观念的发展:a.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认识到惩罚的本质,认为应对于犯错者采用回敬性惩罚而非强制性惩罚;b.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加看重集体利益;儿童的集体利益不仅表现为不愿意破坏公物,还表现为更加包容为集体利益而撒谎的行为;⑶道德判断的发展:a.判断依据从客观后果向主管动机转变;b.对成人的依附性逐渐降低;5.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答:他认为,成熟的人格由三个成分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①本我: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它是与生俱来的非理性欲望,寻求本能需要的即时满足;它遵循快乐原则,即一切以快乐为本;本我是人格中最早发展的成分,天生就有;②自我:是人格中的心理成分,它主要起协调作用,检查本我欲望,接受超我的指导,选择符合超我和现实的行为;③超我:是人格中的社会成分,也是最晚发展的部分;它是个体内化的行为准则,同城会对本能欲望进行约束和控制;6.简述弗洛伊德儿童发展的五个阶段;答: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这一时期,儿童十分眷恋自己异性别的父/母;以男孩为例,他们会发展出恋母情结,渴望取代父亲,与母亲在一起,但是自己又不够强大,不能与父亲抗衡;为了解决这种强烈的感情冲突,男孩会认同父亲----在模仿父亲男性角色的同时内化其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从而发展出超我;7.道德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道德情感体验逐步深刻,从单维向多维过渡,道德情感开始复杂化;8.道德情感的作用是什么答:①是道德认知的激发力量和引导力量;②对道德行为起调控作用;③移情是自我与道德行为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自我—移情—道德行为;9.移情的发展是怎样的答:移情是指被他人的情绪激发并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别人情绪的能力;移情是引发内疚、同情等道德情绪的基础;移情也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基础;移情反应随着年龄呈倒“u”型发展;10.内疚感的发展是怎样的答:内疚感指个体做错了事情,并感到自责;内疚感的产生需要满足四种心理条件:①意识到过错或过失;②意识到当前的错误是由自己造成的;③反省自己的动机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④主动对所做的伤害负责任;内疚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水平:①水平一是在事件发生后个体从情绪上感到难过、后悔、内疚;②水平二是个体从认识上将行为的责任归结于自己,“这都是我造成的”;③水平三是个体从行为上做出形影的弥补措施或者准备弥补;11.Def道德意志: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下,自觉地调节内心矛盾、克服内外困难,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12.小学生道德意志的一般特点答:道德意志的的目的性增强;道德动机与言行从“脱节”到“一致”再到“分化”;13.道德意志的品质的发展是怎样的答:道德意志的品质包括:自觉性、自制性抵御诱惑、坚持性和果断性;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14.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怎样的答:⑴道德行为水平总体偏低①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必要的道德行为习惯,四年级以后的学生逐步养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②在学校的劳动习惯略好于在家的;启示:家长适当地让孩子养成劳动习惯很重要;⑵发展趋势:“U”型某些行为习惯低年级水平较高,中年级降低,而高年级再次升高的趋势;15.小学生典型的亲社会行为有哪些答: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让、安慰、同情等;16.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特点是怎样的答:总体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逐步增加;儿童在分配物品时,做出利他行为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在分享物品时,儿童更有可能将物品分配给有需要的人,而不是能力最强的人;17.Def攻击行为:是指任何形式的有意损害另一生命的行为,且另一生命是力图避免这种遭遇的;18.攻击的分类有哪些答:从目的分,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从形式分,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19.从工具性攻击到敌意性攻击;答:①在学前期,儿童一般的脾气暴躁如随意乱扔东西等行为减弱,且4岁以后不再普遍;②3岁以后,儿童对于他人的挑衅行为的报复性反应急剧增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采用的身体攻击方式开始减少,言语攻击开始增加;20.对报复行为的高度容忍;答: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进一步成熟,他们能更及准确地判断对方的意图;②如果对方是敌意的,他们就会立刻展开报复;同时,这一阶段的儿童普遍不愿意谴责报复性的攻击行为,他们觉得“以牙还牙”的方式是非常合理的,也就是对报复性的攻击保持高度的容忍;21.攻击行为的作案者和被作案者;答:①欺负行为在儿童中非常普遍;②欺负者更可能伴有吸烟、喝酒等问题行为以及学业适应不良的情况;③在受害者中存在消极受害者和主动受害者两个子类型;22.攻击行为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答:总体上,攻击行为的发展遵循四中发展轨迹:①长期稳定轨迹,在童年期和成年期都具有较强的攻击性;②高攻击—终止轨迹,早个体成长的过程中,攻击性逐渐减低直至正常水平;③中度攻击—终止轨迹,与前者类似;④无问题轨迹,个体一生中都维持较低的攻击水平;还有第五种类型:后发轨迹,这种模式仅限于青少年,即童年期的“乖乖孩”在进入青春期后,攻击性迸发;第五章:亲子关系与小学生品德养成1.Def亲子关系: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2.亲子关系有什么特点答:①具有长久性和稳定性;②具有互动性;③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3.亲子关系对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是怎样的答:①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小学生品德的发展;早期拥有安全型母子依恋关系的儿童在整个儿童期和青年少年期都会表现出较少的问题行为和心理病理症状;②不良亲子关系容易引发问题行为的产生;过分依赖母亲的儿童在学龄前会有较多的退缩和焦虑行为;较少得到母亲关注的儿童,儿童更多地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和破坏行为;亲子关系不良将容易导致子女的回避行为、孤独症、攻击行为和犯罪行为;4.家庭环境的划分:家庭物质环境+家庭精神环境家庭物质环境涉及: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家庭物理环境家庭设施摆设家庭精神环境涉及: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氛围等;5.有哪些家庭结构答:核心家庭父母+孩子、主干家庭父母+孩子+爷爷奶奶、单亲家庭、重组家庭、隔代家庭;6.核心家庭对问题行为的影响是什么答:独生子女容易养成刁蛮任性的性格,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依赖观念重;7.单亲家庭及继亲家庭对行为的影响是什么答:这样家庭中的孩子不管是在人格发展、生活适应、同伴关系、学业适应、社会技巧还是偏差行为的发生上,都与双亲家庭存在着差异;孩子的心灵上有无法弥补的创伤,周围的亲人就会对他们宠溺补偿;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有残缺的爱;他们敏感,多疑;8.隔代抚养的利弊有哪些答:利:①时间多,有耐心②经验多③给老人添加乐趣弊:①孩子心理年龄老化②易产生社交恐惧③易行为怪异化④孩子心理脆弱化⑤教育理念分歧9.Def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关乎父母的教养内容、教养态度、教养行为以及孩子的感受,是父母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语言表达的集合;10.父母教养方式有哪些类型答:⑴单向度;专制型、权威性、容许型⑵双向度;高关怀—高权威、低关怀—高权威、低权威—高关怀、低权威—低关怀;⑶三向度;11.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是什么答:①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②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冷漠、倔强而逆反;③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缺乏自信、依赖性强;④让父母服从自己的孩子,有很强的攻击性;⑤明主型的父母,有助于儿童形成自信、知足、独立、爱探索、自我控制、自我肯定、喜欢交往的性格特点;12.亲子关系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答:亲子关系因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亲子冲突较少,冲突强度也较弱;专制型教养方式会导致较频繁与激烈的亲子冲突;13.打孩子注意事项:答:①三岁以前可以打;②打孩子要有步骤,生气到一定程度,警告后仍然我行我素再打;③打之前告诉孩子你是爱他的;14.亲子关系对儿童品德发展的作用方式常见的有答:态度转变,观察与模仿,认同作用;15.父母用来转变儿童态度的方法有哪些答:①使用权利;是指父母对孩子的体罚、冷漠的拒绝等,是一种运用强制性的压力手段迫使儿童接受行为规则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短期内很有效,特别是当成人在场能实施制裁时;比如:用眼神或者打骂让孩子符合要求;②爱的回收;是一种更隐蔽、更间接地强迫儿童服从的心理惩罚形式,主要指父母对儿童表现出失望、不理睬或孤立儿童等态度;比如冷暴力;③信息内化;是父母通过信息的传递使儿童长期而有效地接受或内化社会规范、行为规则的一种方法;运用信息内化最重要的是引起儿童注意,直至理解父母传递的行为标准;16.Def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或经验,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经过,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17.Def认同:儿童对榜样感到钦佩,也想像榜样一样受到别人的钦佩;18.认同发生的首要条件是:儿童对榜样感到钦佩;19.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要从哪三个方面着手答:①父母②儿童③环境支持系统主要指学校20.Def亲职教育:对父母已成为,即将成为父母以及父母之外的长期与未成年人公出的亲属所进行的成年教育;它是提升父母素质的有效途径;21.亲职教育实施的对象主要有哪两类答:①父母;包括孩子婴幼儿时期,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的父母;②非父母者;帮忙养育未成年孙子女的祖父母及其他相关亲属;22.亲职教育的内容是什么答:①做好父母的基本认识;包括父母角色的认识和父母职责的认识;②生养子女的基本认识;包括生育方面的认识和养育方面的认识;③教育子女的基本认识;包括新的教育观念的认识,实用教育基本理论的认识和其它具有针对性的教育问题的认识;④家庭成员间相处问题的认识;包括学习夫妻相处、学习亲子之间的沟通和学习其他成员间的相处;⑤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相协调态度的认识;23.亲职教育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有哪些答:①家庭教育的客体关系:家庭教育父母是关键,先教自身,再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②家庭教育的方式;在教育方式上注重亲情的交融与内心的感动;③家庭教育的侧重点;言传身教,模仿是儿童的天性;24.Def亲情教育:即人的亲和力教育;25.学校用什么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亲情答:①亲情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父母对子女的爱,并要求记下来或者写感受,这将会使他们体会到亲人乃至人间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情感;②亲情沟通;让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生日,童年等,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在沟通中积累情感,缩小子女与父母心理上的距离;③亲情体验;子女不理解父母,是因为孩子根本不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学校可以瞅机会让学生与父母互换角色,体验生活,使学生体会父母持家的艰辛;④亲情回报;引导孩子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作为对父母亲情的点滴回报;26.学校采用了何种适合校学生品德发展的家校合作方法答:一方面通过亲职教育来提升父母素质;另一方面,通过亲情教育,将亲情教育寓于课程与活动中,加强校学生对亲情方面的教育,让小学生学会爱自己的父母与家人,学会爱自己的老师与同学,进而爱家乡,爱祖国;第六章同伴关系与小学生品德养成1.Def同伴关系: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与其他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2.同伴关系的作用: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发展;3.小学生同伴关系的特点是怎样的答:①与成人相比,小学还是能同伴关系的特点是游戏性与快乐性,平等性与合作性;②与学前儿童相比,小学还是能同伴关系的特点有易变性逐渐走向稳定性,逐渐发展出互惠性的特点;4.小学生同伴关系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形式答:①友谊②同伴接纳③欺负5.儿童同伴关系的分类:答:一类是:个体之间的双向关系,主要表现为儿童之间的友谊;个人—个人:友谊一类是:群体关系,包括同伴接纳、同伴拒绝;个人—群体:接纳拒绝还存在着欺负;欺负6.友谊的好处有哪些答:①给孩子探索自我,与他人发展深厚友谊的机会;②缓解孩子生产生活中的紧张;③提高孩子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态度;7.Willian Damon认为的友谊发展阶段;答:①友谊是身边的玩伴约4—7岁②友谊是相互的信任和帮助;8---10岁③友谊是亲密和忠诚;11—15岁8.什么会影响孩子被接纳,拒绝的程度答:①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比如,被拒绝后哭回家的孩子和站在旁边看的孩子;②家庭亲子关系、成员关系、家庭氛围等;9.接纳与拒绝的类型:受欢迎,被拒绝,被忽视,一般型和矛盾型;受欢迎被忽视矛盾型被拒绝一般型10.Def欺负:指儿童针对某个同伴的某个部分进行言语或者身体攻击,它通常是连续的,且指向特定的同伴;11.欺负者的特点:很强的攻击倾向,较弱的攻击控制能力,一般没有受他人抵制的经历;12.被欺负者的特点:同伴群体中被动、退缩、沉默的儿童,攻击性儿童很讨人厌;13.第二节的内容看书P13014.教师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观察儿童在同伴中的表现答:①儿童采取特殊行为方式的频次,比如攻击,假扮,沉默,社会警惕和分享等;②儿童在与同伴的关系中担任那种角色,比如支配者或顺从者;③儿童是否表现出社交能力,比如能否成功加入游戏团体;15.在小学生的同伴关系中有哪些角色扮演答:①引导者;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去体会他人情感,并形成互惠导向;②补偿者;通过与被欺负和被拒绝儿童建立双向互动的对话关系,在给予情感支持的基础上进行疏导;③中介人;在儿童起冲突时,教师并不直接干预,而是让儿童参与冲突解决,自己仅充当诚实的中间人,帮助血红色呢过取得共同的解决方法来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④仲裁者;以权威的姿态介入儿童的同伴交往,采取直接干预的方式;⑤支持者;为孩子提供同伴交往的各种环境条件;第七章师生关系与小学生品德养成1.Def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2.Def重要他人:是指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3.师生关系影响小学生品德发展的机制1教师是儿童的重要他人①教师有“替代父母”的职责②教师是道德榜样③教师促进学生发展2教育氛围的潜移默化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儿童有安全感——在学校会感到自在——形成愉快心,境催人奋进——具有“明天性”;4.Def教育气氛:情感、情绪状态及对教育抱有好感或厌恶等关系的总和;5.如何建立良性师生关系1知人理解儿童①理解儿童情感表达的实质②懂得儿童语言表达的真意③了解儿童境遇,明白儿童行为的真意2修己提升个人修养①遇事善为先:放弃自己的“先见”②尊重儿童的生命状态:创造性等待③提供适切帮助:相信儿童3掌握一定的方法①仁爱之心②传递“正能量”③提升境界1.怎样判断是影响的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①自由任务时间,即奖励取消,被奖励者继续从事某项活动的时间;②奖励取消后,被奖励者对任务的兴趣、满意度、享受度;③自由时间的表现或成绩,即奖励取消后被奖励者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水平;④在没有奖励的条件下,从事该项活动的意愿;2.奖励的效果·奖励的动机效果奖励的对动物有效小的时候好用,大了就不好用·奖励的水平、质量效果·满足两个条件,奖励会对表现有不利影响:①本身对任务有兴趣,奖励便是多余的;②当有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时,倾向于最简单便捷的;3.奖励的恶果1奖励的惩罚①奖励和惩罚源于同样的心理模式惩罚:你还这样,就会……奖励:你这样了,就会……②奖励和惩罚都是目的相通的,为了“控制”引导别人③奖励是竞争性的④期待很久的奖励,却因很小错误没有得到2奖励破坏人际关系3掩盖问题4.慎用奖励①奖励从人们眼前挪开奖励干扰;②事后奖励意外收获;③避免奖励的竞争化孩子之间有差异;④尽量给与任务同质的奖励;⑤给被奖励者选择的权利多种奖励方式;⑥尽量将奖励变成肯定和鼓励,尽可能不用物质奖励;。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学习: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智慧技能:加涅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之一,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

情境性问题解决:指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结构不良问题。

认知策略: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

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

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

态度:指习得的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反应倾向。

三、学习的顿悟说:格式塔学派对学习的解释,认为学习是突然领悟到的知觉经验的重新组织。

图式:这里指巴特利特的术语,是个体头脑中原有的观念,对个体的记忆和提取新信息会产生重要影响。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描述的一种条件作用形式,指原先的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重复匹配呈现,获得了由无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操作条件反应:斯金纳描述的条件作用形式,指机体自发的反应因有强化或无强化的伴随而相应增加或降低重复出现的概率。

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指桑代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律指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导致联结的减弱或遗忘;效果律指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单选题] 1、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A 伦理的道德情感B 想象的道德情感C 直觉的道德情感D 道德行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单选题] 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

[单选题] 3、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A 道德认识B 道德信念C 道德情感D 道德意志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道德信念。

[单选题] 4、()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 能力B 性格C 态度D 气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态度是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单选题] 5、“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

它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人们坚持某种道德义务并决心践行它的时候,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从而使人们严格要求自己,果断地做出行为抉择,并努力保持自己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

[单选题] 6、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 知识经验B 观念和信念C 道德认识D 道德观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单选题] 7、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容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A 品德B 态度C 意向D 技能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容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态度。

[单选题] 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必看考点最新版(二)_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必看考点最新版(二)_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必看考点最新版(二)1、填空题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学生过错行为的是_____A : 调皮搗蛋B : 恶作剧C : 考试作弊D : 未经允许拿他人东西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学生的不良行为可分为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两种。

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教育过程中应正确区分。

学生的过错行为是指那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问题行为。

调皮捣蛋、恶作剧、起哄、无理取闹、作业和考试作弊等属于过错行为。

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则是指那些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的,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

3、多选题一般认为,品德包括的基本心理成分有_____A : 道德认识B : 道德情感C : 道德意识D : 道德行为参考答案: ABD本题解释:【答案】ABD。

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C 应该为道德意志,而不是意识。

4、简答题试述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小学生的品德发展特征:小学阶段是品德发展的奠基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小学生品德发展具有明显的形象性、过渡性和协调性。

(1) 良好行为习惯 (自觉纪律) 的养成在小学品德发展中占据显著地位; (2)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形象性; (3)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过渡性; (4)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

中学生的品德发展特征: (1) 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

表现在:①能独立、自觉地按道德标准来调节自身行为;②道德信念、理想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③道德情感发展,理性的道德情感占据主导地位,道德情感的社会性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提高;④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明显化;⑤中学生主导性道德动机明确,道德意志力有显著增长;⑥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⑦品德发展与世界观形成的一致性;⑧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的构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学校德育的意义: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理想教育的目的条件和保证
学校德育的目标:总目标与分目标现实目标与潜在目标三个层次的德育目标三个阶段的德育目标
学校德育的原则:价值导向性原则正面性教育原则严格要求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合力最大化原则知性统一原则
学校德育的基本模式: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道德两难问题法公正团体法}道德体谅模式{学校德育的基本职责是满足学生与个人友好相处的需要学校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会关心和体谅他人教师的表率和环境的陶冶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价值澄清模式}
学校德育常用的方法:道德{说服法示范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班级组织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学生亚文化是维系班级组织存在于发展的物质要素班级组织是以教学中心色共同活动体系共同学习活动是构筑这一组织的一块基石班级组织是一个复杂的人际交往系统
班级管理的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纪律学习班干部卫生心里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管理
班级建设的原则:抓大局系统性主导性学生为本民主性》原则
班级建设方法:班级组织建设方法班级制度建设方法班风建设方法
班级活动的策划:力求班会内容与形式多样化选好班会的主体精心设计班会的进程有条不紊的召开班会
班级活动组织:充分准备重视动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尊重班集体意愿为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展现提供舞台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倾听学生的意见提高班集体的质量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班级是开展德育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德育管理班级管理是落实学校德育目标和任务的主要经验
班集体的建设方法的具体应用:班级组织建设的方法:慎选班干部组建好班委会加强班干部教育工作班级制度建设的方法:按照民主的程序制定班规不断强化班规权威化通过树立典型使班规管理生动化班风建设方法:率先垂范提供示范鼓励正面行为引导班级舆论走向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描述了事物的特征及其关系是关于既定事实定义及事物之间的规则和原理等。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有关,涉及某一情景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性步骤
概念同化:上位下位组合学习
尝试错误学习—桑代课: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接一定联接需要通过试误建立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以观念为媒介的。

认知学习理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形成S-R联接而是生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而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景学习受主体预期引荐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前运算阶段2-7 具体运算阶段7-11 形式运算阶段11
最近发展区:是为维果斯基用来解释儿童怎样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他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的完成任务,但在承认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等形式,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

艾利克森的人格发展:信任对不信任向主动羞怯与怀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完美无缺对悲观失望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
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艾俐斯ABC理论:A是指引起不良情绪的诱发实践,B是指看待该事件的非理性信念C是指由此导致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后果
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稳定与非稳定归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