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在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中的运用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设计血流相关性感染现况调查表,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确立主要影响因素并落实改进措施。结果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由活动前的5.7‰降低至1.90‰。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降低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护理人员发现问题的主动性,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

标签:品管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在重症监护病房里,中心静脉导管成为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安全输液、血液净化及静脉营养支持等的主要途径。然而,随之产生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 il1fec-tion.CVC-RBI)也日益突出,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并且加重了医疗负担。品管圈(QCC)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1]。我科于2013年4月~11月为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而开展品管圈活动,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1日~11月30日在我科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的住院患者,2013年4月~6月为开展活动前组,2013年6月~8月为开展活动后组,比较活动前后的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

1.2方法

1.2.1成立QCC活动小组小组成员共12名,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11名圈员。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6名,护士3名,圈员年龄25~40岁。召开圈员会议,主题选定依据确定活动主题为”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1.2.2调查方法为明确本科室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设计原因调查查检表,查检表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医生置管时无菌操作情况;②选择的导管型号;③置管时间;④护士的洗手依从性;⑤敷料的选择及更换时间;⑥静脉连接管、三通、输液器更换时间;⑦消毒液的选择;⑧三通个数及接口消毒情况;

⑨患者情况;⑩导管留置时间。收集以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全体圈员参加会议,对以上收集的资料组织讨论,分析所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列出待解决的问题。

1.2.3现况把握收集2013年4月~6月在ICU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导管数,以及发生血流感染的患者数,计算出第二季度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感染率5.70/1000个导管日。

目标设定

1.2.4原因分析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对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从患者和医护人员两方面进行研究讨论,得出的主要原因为:①医生置管时无菌操作不严;②护士洗手依从性不高;③护士更换连接管和三通时消毒不严;④三通接头>3个,导管开放次数过多。

1.2.5制定整改对策并实施

1.2.5.1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指南,加强对科内医护人员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知识的培训,要求各班的监护组长及管床护士每天在交接班时给危重症患者的中心静脉进行综合评估,护士长进行1次/w 的质量检查工作,现场反馈交流防护措施实施情况和经验,为执行防护措施的落实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防护措施的实施。

1.2.5.2建立深静脉导管日志及洗手依从性调查表,督促医生置管时严格按标准流程进行,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1.2.5.3管路维护时由经过相关知识培训且合格的护士执行,戴无菌手套,按时更换敷料、三通,静脉连接管及输液管道(时间),污染或有血迹时及时更换,接口处严格消毒。

1.2.5.4为每位患者常规建立浅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药物(无特殊要求)的都通过外周静脉使用,尽量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的开放次数,减少从中心静脉推药,24h内不使用的三通及时撤除,尽量减少三通的连接个数。

2 结果

按照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国际医院感染监控中心所指出,ICU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平均水平是1.8~5.2/1000个导管使用天数[2]。我们通过品管圈的活动,持续的护理质理改进工作,增强防护措施的实施,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明显提高(见表1),我们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活动前的5.70/1000个导管降为1.90/1000个导管使用天数,说明了防护措施的可行性,落实防护措施的执行能较好地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比较(见表2),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3 体会

品管圈是通过组员间的相互协作,依据PDCA循环的程序展开,找出和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和进行效果评价等[3]。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多发于ICU,这与患者的疾病类型、身体情况、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导管维护、置管及导管留置时间等都有直接关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原因,找出影响我们科室导管相关性血流

感染重要因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显著降低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激发了每一位圈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潜能,依靠团队力量对相关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使每一位参加的小组成员提高了对护理问题学习、观察、分析及解决的能力,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因此,品管圈活动是我科今后工作中需长期坚持的一种活动模式。

参考文献:

[1]汪四花,林芬,沈国霞.品质管理活动在病房用药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0-61.

[2]罗侨端,何萍.ICU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防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护措施的实施[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9:1324-1326.

[3]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12:1103-1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