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崩塌和滑坡灾害是地质灾害中比较常见和具有较大危害的一种,针对这类灾害,应采取以下应急防治措施:
1. 加强预警和监测:建立崩塌滑坡监测系统,利用地质灾害监测仪器和技术,实时监测地质灾害隐患,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人们迅速转移。

2. 撤离和疏散:一旦发生崩塌滑坡灾害,应及时向可能受到威胁的居民发出警告,组织和引导他们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避免人员伤亡。

3. 封控危险区域:对于已经发生崩塌滑坡的区域,要立即封控危险区域,并设置警示标志,禁止人员靠近,以免发生二次灾害。

4. 快速救援: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迅速展开救援行动,挖掘被埋压的人员,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

5. 救援资金和物资保障:崩塌滑坡灾害所造成的破坏常常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修复,应及时调拨救灾资金和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6. 疏散安置和灾后重建:对受灾的居民进行疏散安置,并及时组织相应的灾后重建工作,修复受损的房屋、基础设施和交通等。

7.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应急技能,掌握避险知识和技巧,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提高抗灾能力。

总之,及早预警、迅速撤离、快速救援和有效管理是崩塌滑坡灾害应急防治的关键措施,同时也要加强相关科技研究,提高预警能力和救援效率。

地质灾害滑坡工程治理方案

地质灾害滑坡工程治理方案

地质灾害滑坡工程治理方案一、引言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滑坡灾害,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工程治理方案。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地质灾害滑坡工程治理的方法和策略。

二、滑坡原因分析滑坡是由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降雨、地震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在滑坡的破坏机理中,常见的有岩土体的失稳和强度降低,或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地下水位。

三、滑坡治理方法1. 变修地和增加支护变修地是指对滑坡处的地形进行调整,通过挖掘、填方等措施,减少局部地势的陡坡或洼地,使之变得平缓,并增加支护构筑物,以增强地面的稳定性。

2. 排水处理排水处理是指通过排水井、排水管等措施,将地下水导流排除,以降低岩土体内部的水压,减少滑坡的发生可能。

3. 土体加固土体加固是指采用荷载、抗拉材料等对岩土体进行加固,提高土体的抗滑稳定性。

4. 绿化植被通过植被植物,增加山体的抗蚀能力,减少雨水冲刷山体的机会,并减少滑坡的发生可能。

5.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山体的位移、水位等参数,以便及时预警和采取有效的措施。

四、案例分析某地区因两年来强降雨,山地滑坡频发,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针对性地治理滑坡,当地政府制定了滑坡治理工程方案。

1. 首先对滑坡地区进行了土地调查和勘测,确定了滑坡地区分布情况和滑坡危险点。

2. 加强了滑坡地区的监测,建立了滑坡处的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掌握地势变化和水位变化。

3. 通过变修地和增加支护的方式,对滑坡地区进行加固,并进行排水处理,将地下水及时导流。

4. 绿化植被化滑坡地区,增加地表覆盖,并防止雨水冲刷。

5. 实施土体加固工程,对滑坡处进行荷载和抗拉材料加固,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五、滑坡治理经验总结1. 滑坡治理需要科学论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

2. 加强滑坡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处理方法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处理方法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处理方法摘要:地质滑坡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其形成条件、诱发因素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致使预测和治理难度加大。

本文就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滑坡防治中关键技术及其处理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处理方法一、形成滑坡的条件及主要特征(1)、滑坡灾害形成条件1、地形特点。

主要包括斜坡和洼地地段,在这些地方地表水和地下水容易汇集壮大;河流的凹岸和缓坡,因其容易受到雨水冲刷和水流侵蚀往往形成滑坡;上陡下缓的堆积体地段和下伏基岩向外倾斜的斜坡;黄土地区阶梯前缘的缓坡地段等。

2、地层条件。

容易风化或见水易软化的软质岩层;夹有软弱夹层的硬质岩;上松下密的黏土、膨胀土层和堆积而成的黏性土地层等在具备贮水功能、聚水条件和地层有隔水软弱面时易形成滑坡。

3、地质构造。

倾向性较大的斜坡和断层交接面以及不整合面、岩层层理面,连通节理面、褶曲两翼的倾斜面等软弱结构层(面),由于地质结构的脆弱性易形成滑坡。

4、环境因素。

水、气候、地裂、地震等自然因素。

5、外在因素。

乱砍乱伐,破坏植被等人为破坏地表的行为。

(2)、滑坡判别特征1、形态特征。

滑坡主要呈现圈椅状或马蹄状环形谷。

上部常有裂缝、中部是起伏的坑洼;前缘有鼓丘且常伴有扇形裂缝、后缘有陡壁和擦痕;两侧有羽状的裂缝并常常形成双沟谷现象。

滑坡时常会形成鼻状凸丘和多级平台,有的还会伴随凹地积水、房屋倾斜、道路开裂和建筑倒塌等现象。

2、土层特征。

滑坡发生时地层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岩层层位、产状或构造与外围不连续;有的岩层发生重叠或顺序颠倒;地表出现张性裂缝,并掺杂有树叶及泥土等参杂物。

3、水文特征。

发生滑坡灾害时,地下含水层发生断裂,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

具有单独的含水层的滑坡体,此时水文特征变得毫无规律可言:水位变化、方向错乱、滑动带前缘位置溢出泉水等。

二、滑坡防止中的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1)、抗滑桩1、滑坡治理中抗滑桩的设计第一,确定桩群平面布置,确定桩距桩位。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地质灾害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治滑坡灾害,需要掌握一定的关键技术和处理方法。

本文将就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的关键技术是地质勘察和监测。

地质勘察和监测是滑坡防治的基础工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滑坡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地质勘察包括野外勘测、室内分析等环节,通过采集和分析滑坡地区的地质、地貌、地下水、土壤等数据,确定滑坡的类型、范围、规模等,并为滑坡防治提供依据。

而地质监测主要是通过安装监测站点,实时采集滑坡周边的地下水位、土壤裂缝、地表变形等数据,及时发现滑坡的活动性,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及时信息。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的关键技术是土石工程。

土石工程是滑坡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加固滑坡体、改变其稳定性来减小滑坡的危害。

土石工程包括土石填筑、边坡加固、排水等措施。

土石填筑是通过向滑坡体中加入土石材料,改变其重力平衡状态,提高其稳定性。

边坡加固是通过采取钢筋混凝土护坡、预应力锚杆加固等措施,增加边坡的抗滑性能。

排水是通过设置排水孔、排水管等措施,降低土壤水分含量,减小滑坡的润滑性。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的关键技术还包括生态修复和人工干预。

生态修复是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手段,恢复和维护滑坡区域的生态系统平衡,减小滑坡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

人工干预包括挡土墙、挡土板等措施,可以通过抵御滑坡的冲击力和切割力,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滑坡的防治关键技术包括地质勘察和监测、土石工程、生态修复和人工干预等。

只有在全面掌握了滑坡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利用合适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才能有效地防治滑坡灾害,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治理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治理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治理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分析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地表和地表以下的岩石圈活动所引起的、对人类活动和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和危害的现象。

在地质灾害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对地质灾害治理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进行分析,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一、边坡稳定问题的原因1. 地质因素地质因素是导致边坡稳定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在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差异大的地区,地质活动频繁,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地地区,边坡稳定问题尤为突出。

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地震引发的地质构造变化和地表地下岩层位移等活动,都可能导致边坡发生破坏。

2. 水文因素水文因素是导致边坡稳定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降雨、融雪、地下水位变化等水文因素会改变边坡内部的水文状况,使得边坡内部产生渗流和水荷载,从而引发边坡发生变形和破坏。

3.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边坡稳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类的开发活动、采矿、垃圾堆放等都可能改变边坡地质环境,从而引发边坡发生破坏。

二、滑坡治理方法1. 地质勘察和监测在滑坡治理中,地质勘察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滑坡的地质构造、岩性、地形地貌等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可以为滑坡治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采用各种监测手段对滑坡进行实时、连续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滑坡的变形情况,为滑坡的治理提供重要的信息。

2. 地表措施地表措施是指在地表上进行的各种防治滑坡的工程技术措施。

可以采用加固地表的方式,如植被覆盖、铺设防滑材料等,以增加地表的抗滑性。

还可以采用排水、引水排渗、降雨集水、减薄积水等措施来改善边坡水文状况,减少滑坡的发生。

4. 治理经验滑坡治理的经验对于治理工作的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技术,改进思路,提高治理的效果,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经验交流也是非常有益的,可以为我国的滑坡治理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结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是地质灾害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自然灾害知识:滑坡不靠谱?看看防控和应对方法

自然灾害知识:滑坡不靠谱?看看防控和应对方法

自然灾害知识:滑坡不靠谱?看看防控和应对方法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对人类、动植物以及环境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破坏。

滑坡的发生和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加强防控和应对。

本文将介绍滑坡的基本知识,分析目前防控和应对滑坡的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我们应对滑坡灾害的能力。

1.滑坡的基本知识滑坡是指地表或山坡在重力作用下,由于岩体或土壤内部发生破坏、失稳而发生的一种地表形变,也称为坡面滑移。

其特点是速度较慢,运动过程多为持续性,可发生在各种地形和地质条件下,造成的损失极其巨大。

滑坡发生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震、暴雨、地下水位变化、火山喷发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工程和开发建设活动、森林采伐、掏挖等。

另外,滑坡的样式也较多,常见的有岩体滑坡、泥石流、板块滑动、崩塌等。

2.防控和应对方法滑坡的防控和应对方法多样,其核心是通过对滑坡危险性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预警。

目前,在防控和应对滑坡的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几种:2.1.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目前防控滑坡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其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填充加固。

可以采用填土、石块、水泥等材料进行填充和加固,增强土壤的稳定性;二是排水措施。

在滑坡体内部进行排水,可以降低地下水位,从而减轻滑坡体受力;三是护坡措施。

可以采用加筋混凝土、钢筋网、植被等进行护坡,增强土壤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四是引导措施。

可以通过设置护坡、隔离带等,使滑坡体向安全区域滑移,并减轻对人类和财产的影响。

2.2.监测技术滑坡的监测是滑坡防控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及时掌握滑坡的运动状态和发展趋势,提供预警和预防的依据。

目前,滑坡的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地面测量技术、遥感技术、嵌入式传感器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对滑坡的位移、形变、速度、重心位置等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为防控滑坡提供科学依据。

2.3.灾后处置在滑坡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对减轻灾害的影响和人员伤亡十分重要。

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对策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对策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对策分析滑坡会给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伤害,其是地质灾害中较为常见的,因此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处理是尤为重要的。

本文对滑坡地质灾害和监测方法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滑坡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标签: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方法;防治措施滑坡往往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滑坡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也越来越完善。

我们必须先要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并对加以分析,做好预防工作,并要综合考虑地质地形和周围环境状况等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理。

一、滑坡概述(一)滑坡形成的过程滑坡的形成一般要经历蠕变阶段、蠕滑阶段、滑动阶段和停止阶段四个阶段。

1、蠕变阶段。

在滑坡形成初期,地表没有明显开裂变形的迹象,滑动面还没有形成,滑动面连带土体刚开始蠕变,并没有位移。

2、蠕滑阶段。

滑坡后缘弧型裂缝已开始形成,裂缝逐渐扩大并联通,滑动面从后缘、前缘逐渐向中间发育,滑动面并没有完全贯通。

到本阶段后期,滑动面上段有蠕滑变形,并没有整体位移变形。

3、滑动阶段。

后缘裂缝出现加速变形,滑动面已完全贯通,整体滑动开始。

由于滑动面上抗剪特性的不同,可能出现低速滑动、中速滑动和高速滑动。

4、滑动停止。

对中高速滑动而言经过一个滑动过程便进入停止滑动的相对稳定阶段,对低速滑动而言,滑动阶段与停止阶段间交叉进行,可能经历仅数天,甚至多达数年。

(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1、没有做好前期地质的勘察工作,未能避开大型的古老滑坡。

2、滑坡勘察技术水平不高,容易判断失误,导致治理工程的失败。

3、高边坡的数量较多,高度较大,又缺乏科学的预测评价方法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在施工之后出现了变形与滑坡。

4、治理方案上存在问题。

5、施工季节、程序和方法不科学,造成滑坡范围扩大或急剧滑动。

二、滑坡地质灾害的监测(一)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的意义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植被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可以引起改变斜坡外形和岩土的性质恶化,这些都是导致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

滑坡地质灾害特点及防治建议

滑坡地质灾害特点及防治建议

滑坡地质灾害特点及防治建议滑坡地质灾害特点:滑坡灾害的形成受地质环境和动力因素制约和控制。

地质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 是滑坡灾害孕育、形成、发生的物质基础 是内在条件。

动力因素分自然、人为两种 自然因素如活动断裂、地震、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内外动力因素 是发生灾害的诱发因素;人为因素如水利、矿山、交通、城建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不仅是诱发因素 而且能改造地质环境 是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外在动力因素。

不同的地质环境和诱发因素 导致不同类型的滑坡灾害 其发育分布特征也不同。

滑坡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地表的临空面、软弱的滑动面及易滑岩土体。

地质环境、诱发因素是通过改变或加剧这三个条件而影响滑坡的形成与发展。

滑坡形成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共同控制:发生与否与该区域的岩土体性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下水作用、降雨情况及人类工程活动均有直接或间接联系,降雨及坡面遭到人为扰动,是我省滑坡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常用治理措施:预防为主治早治小相结合:滑坡失稳致灾是一个能量缓慢积聚突然释放的动力学过程,通过监测及早预测滑坡所处阶段.防患与未然,可以在滑坡发育初期(滑动面尚未完全贯通)施以相对经济可行的方法实现滑坡的有效治理。

工程治理措施简述: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性质,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工程治理措施,主要治理措施有:1、截排水:由于境内出现的滑坡多为小型浅层滑坡,强降雨后地表水入渗使坡体失稳是其主要的诱因,故可通过布设截排水工程排导地表水,防止地表水入渗,从而实现对该类斜坡地质灾害的防治。

2、支挡:支挡工程的布设可以支撑住不稳定边坡临空面,迅速使坡体恢复稳定。

基于省内斜坡地质灾害点的发育特征、危险性及危害程度,建议采用抗滑挡墙进行支挡。

3、减载:对灾害点采用“砍头”、“压脚”、“坡改梯”等办法,改变斜坡坡型,使重心降低,提高灾害点稳定性,达到防治效果。

综合治理:滑坡是一个多因子耦合异变的灾害地质过程,其治理工程应根据保护对象及滑坡体特征,从排水、削方卸载、抗滑支挡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优化治理方案,实现滑坡综合治理。

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对策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对策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一些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地区在人类工程的影响下频繁出现滑坡地质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的相关研究成为地质专家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地质灾害的特点、诱因等相关问题出发,着重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特点;诱因;危害;防治地质灾害主要是受自然、人为等因素影响发生的地质沉降塌陷、山体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作用下的灾害。

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

一些区域自身地貌特殊,加上人类活动施加的影响,滑坡灾害隐患更是逐年上升。

滑坡等地质灾害会破坏地表植被,造成人员伤亡及工程毁坏,严重影响着区域的居住环境及区域经济发展。

笔者认为国家应该着重加强滑坡灾害的预防,并及时预测滑坡灾害的发展趋势,制定区域的灾害预案。

1滑坡地质灾害的特点概述滑坡地质灾害时一种因土体失衡而发生的位移灾害,灾害的发生实际是土体位移释放能量的过程。

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地貌特征、地质深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地震等,中国西南地区是各种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笔者将在文中对地质灾害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逐一分析。

首先是滑坡灾害的气象水文。

中国跨越多种气候带,如西南地区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带,雨季较长。

气象水文条件是地质灾害发生一大影响因素,雨季降雨会对土体形成冲击力,侵蚀土体,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率。

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还与周边的地形地貌有关,如黄土高原与六盘山交界地带的区域,地势由西向东逐渐倾斜,形成西高东低的地貌状况,在加上黄土高原自身土质的原因,在季风雨季滑坡地质灾害频发。

区域的地质岩性状况也会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如黄土高原岩性多样,且分层分布,土体稳定性降低,不同岩层的土质会在暴雨等外力的作用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相应增加。

地震灾害等也是地质灾害的影响点,如中国的西南地区处于地壳活跃区,地震灾害的发生便会伴随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再如黄土高原地质构造变化不大,但是地质发育并不完全,因此在地震烈度为六级左右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的情况下地质灾害的发生条件便已成熟。

浅析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浅析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质条件差异较大,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技术难题
02
针对不同类型的滑坡,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而技术的选
择和应用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资金和人力的限制
03
滑坡防治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实际投入往往受
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未来防治工作的展望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针对不同类型的滑坡,需要进一步研发和创新治理技术,提高防 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科学治理和有效监控,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02
滑坡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 警
滑坡监测的方法
变形监测
通过测量滑坡体的位移和变形情况,判断 其稳定性和发展趋势。
地下水监测
监测地下水位和水量变化,分析其对滑坡 的影响。
应力监测
监测滑坡体内部应力变化,以及土壤压力 等参数,评估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危害
滑坡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如破坏耕地、 摧毁建筑物、堵塞交通、造成人员伤亡等。此外,滑坡还可 能引发次生灾害,如山洪、泥石流等,对周边地区造成更大 的破坏。
滑坡的防治意义
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防治滑坡,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护自然平衡。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滑坡的防治可以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加强公众对滑坡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灾害防治意 识和参与度。
加强部门协作和政策支持
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共同推进滑坡防治工作,同时应出 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
05
结论与展望

浅谈防治滑坡地质灾害的措施

浅谈防治滑坡地质灾害的措施

浅谈防治滑坡地质灾害的措施浅谈防治滑坡地质灾害的措施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的发生往往会造成交通中断、河道堵塞、水库失事、建筑物坍塌、城镇及厂矿掩埋等事故,影响着社会和生产的正常运转。

因而滑坡治理工程应运而生,出现了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等的滑坡治理工程。

根据防治滑坡的实践,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防治办法,分为绕避滑坡、排水工程、力学平衡和滑带土改良四类。

1、绕避滑坡滑坡危害严重,治理费用昂贵,因此在铁路和公路、厂矿与城镇选址时应充分重视地质勘察、地质配合选线,尽量避开大型滑坡和多个滑坡连续分布的地段,以及开挖后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

对于避不开的滑坡,应经过较详细的勘察,查明其性质、规模、目前的稳定状态,及人为工程活动作用后其稳定状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尽量少破坏其稳定性,如局部调整线路平面位置和纵坡,少填少挖。

2、排水工程2.1、地表排水工程滑坡的发生和发展,与地表水的危害有密切关系。

所以,设置排水系统来排除地表水,对治理各类滑坡都是适用的,对治理某些浅层滑坡,效果尤其显著。

常用的地表排水方法,是在滑坡可能发展的边界5 米以外,设置一条或数条环形截水沟,用以拦截斜坡上部流向斜坡的水流。

通常,沟深和沟底宽度都不小于0.6 米。

为了防止水流的下渗,在滑坡体上也应充分利用自然沟谷,布置成树枝状排水系统,使水流得以汇集旁引。

如地表条件许可,在滑坡边缘还可修筑明沟,直接向滑坡两侧稳定地段排水。

如果滑坡体内有湿地和泉水露头,则需修筑渗沟与明沟相配合的引水工程;当地表出现裂缝或滑坡体松散易于地表水下渗时,要及时进行平整夯实,以防地表水渗入。

另外,在滑坡地区进行绿化,尤其是种植阔叶树木,也是配合地表排水、促使滑坡稳定的一项有效措施。

2.2地下排水工程地下水通常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排除有害的地下水、尤其是滑带水,成为治理滑坡的一项有效措施。

滑坡地下排水工程包括截水盲沟、截水盲洞、仰斜(水平)孔群排水、垂直钻孔群排水、井点抽水、虹吸排水、支撑盲沟等工程措施。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治理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治理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治理分析地质滑坡灾害是当前阶段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深入的对治理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明确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将有助于增进地质勘察工作水准的进步。

笔者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分析了地质滑坡灾害勘察及防治措施。

标签:滑坡;地质勘察;防治治理引言随着当前阶段我国针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大力宣传,再加上经济建设以及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在最近的几年之中我国在相关地质灾害的治理与预防工作当中投入也随之而不断增加,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为地质灾害的处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改变。

一、滑坡的定义及类型滑坡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我国普遍使用的是狭义的定义,即指在重力的作用下,斜坡的局部平衡性破坏,岩体或其他碎屑发生整体滑动的现象,也可解释为在斜坡之上的岩石沿着斜坡之内的软绵,做整体的前移或是下移的现象。

滑坡主要是受地形、岩性、水三大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的影响最大。

根据滑坡形成原因和形式的不同,将滑坡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根据滑坡物质组成成分的不同,滑坡可以分为粘性土滑坡、黄土滑坡和岩石滑坡等类型;(2)根据滑坡的滑体所含的水分不同,将滑坡分为塑性滑坡、块体滑坡和塑流性滑坡;(3)根据主滑面和层面的结构不同,可以将滑坡分为切层滑坡、顺层滑坡和匀质滑坡。

不同的滑坡平面形态、纵断面形态也不同,通常平面形态主要包括:簸箕形、舌形、椭圆形、长椅形、倒梨形、牛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叠瓦形、复合形;纵断面形态包括:圆弧形、平面形、折线形、软岩挤出形。

二、地质勘察的方法和内容2.1测绘与调查对滑坡的地理环境要深入研究,对滑坡发生后的相应地貌的变化要全面掌握,如:位移、地下水动态等。

对记录不同阶段滑坡发生的图片进行研究,利用先进的科技对滑坡进行整体性判断,如滑坡的位移、发生方向等。

2.2物探勘察物探勘察主要帮助人们了解滑坡相关的地理性质,如滑动面的位置、含水层的位置等。

探测方法主要分为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地质灾害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滑坡,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采用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处理方法。

本文将对地质灾害滑坡的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技术包括滑坡预警监测技术、滑坡治理技术和滑坡防治方案设计技术。

滑坡预警监测技术是滑坡防治的基础,能够及时发现滑坡的预警信号,提前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该技术主要包括遥感监测技术、地震监测技术和GPS监测技术。

遥感监测技术能够通过航空遥感或卫星遥感获取大范围的地表变形信息,为滑坡预警提供依据。

地震监测技术能够通过地震仪器监测到地壳运动,识别地质灾害滑坡的前兆信号。

GPS监测技术则可以连续、实时地测量滑坡体的变形情况,提供滑坡的实时监测数据。

滑坡治理技术是对滑坡危险源进行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生物工程技术、工程措施和化学处理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通过植物的根系阻止土壤的流失和侵蚀,可以采用种植植被、加固树木等措施。

工程措施包括护坡、加固和排水等手段,可以采用人工护坡、挡土墙、排水槽、减压排水孔等建筑物结构。

化学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注入固化剂、无机土壤固化剂等化学物质,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滑坡防治方案设计技术是针对滑坡危险源制定合理方案的关键技术。

通过分析滑坡体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滑坡的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包括采取何种治理措施、如何修建防护设施等。

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土壤结构、坡度、地形地貌、降雨量等因素,并进行合理的模拟计算和风险评估。

总之,地质灾害滑坡的防治需要包括滑坡预警监测技术、滑坡治理技术和滑坡防治方案设计技术。

通过及时的预警监测,有效的滑坡治理和科学的防治方案设计,可以减少滑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实现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控。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地质灾害滑坡是指由地层内部或地表发生破坏性变化,导致地表土层失稳而发生的坡地滑移现象。

滑坡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经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于滑坡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质灾害滑坡防治的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

一、滑坡的形成机理1. 地质构造影响地质构造是滑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受构造作用的影响,地层易产生断层、节理等破坏带,进而形成滑坡。

2. 天气因素气候和降水是滑坡形成的直接原因之一。

在降雨季节,地下水位上升,加重了地表土层的饱和度,容易发生滑坡。

3.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也是导致滑坡发生的一大原因。

如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等会增加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二、滑坡防治的关键技术1.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滑坡防治工作的关键。

通过对地质构造、土质特征、地下水位等进行全面的勘察分析,可以对潜在滑坡地段进行准确定位和评估。

2. 监测预警系统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对于预防滑坡灾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安装位移监测仪器、地下水位监测仪器、倾斜监测仪器等,及时监测并预警滑坡地段的变化。

3. 土地规划与管理加强对潜在滑坡地区的土地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分开发和疏失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工程治理采用适当的工程措施来加固和稳定滑坡地段,如植被覆盖、加固支护结构等,减轻滑坡的发生和危害。

三、滑坡防治的处理方法1. 加强科普宣传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和宣传方式,加强滑坡的科普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滑坡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定期检查维护对于已经发生滑坡的地段,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修复病灶,减小滑坡对周边环境的危害。

3. 疏散转移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对滑坡灾害地段的人员进行疏散转移,逃生避险。

4. 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处理灾害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总结地质灾害滑坡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滑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摘要:简单来讲,滑坡即岩土体在自身重力、外部压力、地质运动等多重作用下沿山体或土体斜坡向下滑移的自然现象。

该现象具有广发、多发的特点,是破坏地质环境、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灾害类型之一。

结合既往案例经验可知,若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在人类活动区域内,将造成建筑损坏、人员伤亡甚至村庄淹没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所以,有必要对滑坡的特点、成因展开研究探讨,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灾害防治思路。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诱发因素;防治措施1滑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作为一种地质灾害,滑坡现象的产生与地质因素存在高度关联。

首先,滑坡的典型表现是岩土体的滑移。

理论上讲,任何处在斜坡上的岩土体均有成为滑坡体的可能性。

而结合滑坡作用机理与大量灾害案例来看,结构强度低、剪切抗性差的岩土类型更容易发生滑坡,如各类碎屑岩、页岩、风化岩等。

其次,山体或岩体斜坡是产生滑坡现象的必要条件。

通常情况下,当斜坡的坡度处在10°~45°,最有利于滑坡灾害的形成。

在此基础上,若斜坡的上下两端相对陡峭,中部区域相对平缓,还将进一步提高滑坡的形成概率。

最后,即便岩土体位于滑坡上,若整体地质条件趋于稳定,也较难对岩土体形成有效的滑移作用力。

所以,滑坡地质灾害的易发、高发区域,往往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地质构造不稳定问题,如断层、裂隙、风化严重、斜坡表面土质疏松软化等。

除地质条件本身的因素以外,外部扰动也是导致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常见诱因。

从这一角度来讲,外部扰动诱因还可分为自然扰动与人为扰动两类。

其中,自然扰动因素主要包括降雨、降雪、地震、海啸、河流冲刷、地下水运动等。

例如,在雨水径流、冰雪融化的渗透侵袭下,岩土体将发生软化,进而导致其结构强度大大降低。

同时,基于重力作用,雨雪水会沿着斜坡自上而下持续流动,进而对斜坡表面岩土体产生带动影响,从而引发滑坡现象。

而人为扰动则包括所有破坏岩土体结构完整性与地质稳定性的行为,如爆破施工、建筑施工、采煤挖矿、边坡堆载、水库泄水等。

滑坡应急处理

滑坡应急处理

滑坡应急处理滑坡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面对滑坡,我们迫切需要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本文将从预防、监测、应对三个方面探讨滑坡的应急处理方法。

预防滑坡的发生是应对滑坡的首要任务。

首先,我们应加强土地规划管理,避免在易发滑坡区进行建设。

其次,加强植被保护,采取合理的植被恢复、保持措施,增加土壤的抗滑性。

此外,定期进行地质勘察、监测工作,以及建设合理的防护设施,如护坡、挡土墙等,都是有效预防滑坡的方法。

通过这些预防措施,我们能够降低滑坡发生的概率,从根本上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监测滑坡的变化是及时发现滑坡危险性的重要手段。

在滑坡易发区,我们应设置合适的监测系统,包括地质灾害监测网、遥感卫星监测等。

通过实时监测滑坡区的地表位移、地下水位等参数变化,我们能够提前发现滑坡的危险迹象。

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供更可靠的滑坡警报和预警信息。

监测工作的开展为滑坡的应急处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前提条件。

应急处理是指在滑坡发生后,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或消除灾害损失。

首先,我们要优先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在滑坡前夕,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滑坡灾害的风险认知和防范意识。

同时,建立完善的疏散预案,并组织有效的应急救援力量。

其次,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抢险工作。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迅速获取滑坡灾害的信息,通过空中无人机进行勘查和应急物资投送等。

此外,加强科研力量,研发开展针对滑坡的防治技术和装备,提高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在滑坡应急处理过程中,除了上述主要措施外,还需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滑坡不仅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灾害之一。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技术合作,互相借鉴经验,共同应对滑坡带来的挑战。

滑坡应急处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在预防、监测和应对三个方面全面推进,形成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理体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滑坡灾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摘要:在我国复杂的地质环境下,山体滑坡发生概率大、发生频率高、分布广,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应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影响,促进防灾减灾效益的最大化,必须解决关键技术问题,采取合理的治理方法,提高防灾减灾的有效性。

通过总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技术,可以更好地加深对应急管理技术、应急救援技术、预警技术的理解,明确不足之处和进一步发展方向,弥补传统治理方法的不足。

关键词:地质灾害;滑坡防治;技术;处理方法1地质灾害和滑坡的形成原因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后,会对人们的生存活动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有必要分析滑坡发生的原因,为滑坡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保障。

1.1地形原因从目前的地质环境来看,滑坡灾害的发生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低洼和斜坡地区,发生山体滑坡的概率相对较高。

在这种地形的影响下,地下水和地表水很容易交汇。

在缓坡地区和河流凹岸,会发生长期的水侵蚀和雨水侵蚀,对边坡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山体滑坡的发生。

此外,在黄土高原的一些地区,阶梯坡前部和陡坡缓坡地区发生山体滑坡的风险很高。

1.2地层地质原因在地质灾害和滑坡的发生中,除了地形的原因外,地质条件的影响也存在。

地层中有遇水易软化的软岩层,也有易风化、密度变化的粘土。

对于这些岩土层来说,它们具有一定的蓄水功能,或者当水屏障较弱时,也可能发生滑坡[3]。

地质因素的影响主要受脆弱的地质结构的影响,从而导致滑坡。

一般来说,在不整合面、断层界面、岩石层理层等区域,属于地质条件相对特殊的软弱结构层,极大地增加了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2地质灾害滑坡的判断特征从地质灾害的现状来看,滑坡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利用其特点,提前预测和判断滑坡灾害的发生,进行积极的防治,减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

滑坡灾害发生前,通常呈马蹄形或圆椅形圆形山谷,上部可见裂缝,在中间有起伏的坑洞和山脊。

前缘通常是隆起的山丘,并伴有扇形裂缝,后缘有划痕或陡峭的墙壁。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地质灾害滑坡是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等原因造成的地质体的移动,长期以来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掌握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

一、地质条件评价技术针对不同地形、地质条件,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技术,以确保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岩性复杂的地区,需要采用综合岩石力学方法进行岩体稳定性评价,结合现场观测和工程实践进行验证,制定出合理的防治方案。

二、工程结构设计技术在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应用最新的技术手段,例如现代建筑技术、遥感技术、数字地形模型等工具,对滑坡灾害进行结构设计,以确保防治措施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同时,应考虑到施工方法、建造材料等各种因素,提高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三、预测与监测技术预测与监测技术是滑坡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作出调整,减少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种监测技术被应用在预防工作中。

例如,全站仪、GPS、水平仪等能够精确测量位移变化和形变量,预测未来滑坡变形的趋势。

如需实时监测,可以布置遥感传感器等,通过网络传输提供数据支持。

四、防治措施防治措施是滑坡防治的关键步骤之一,根据不同的滑坡形态和地质条件,采取控制、治理或排除的方式进行干预。

常见的方法包括:(1)控制调节法,例如增大坡脚的承载能力、采用人工填土,以增加土体的稳定性。

(2)工程控制法,例如加固和加筋土体、设置排水和防渗措施,以达到稳定、加固和增强地基效果。

(3)综合使用法,例如组合各种防治措施,以提高控制效果和防治能力。

总之,采用预测、评估和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才能真正做到预防和减灾的目的,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巨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该技术可以通过科技进步不断创新,应用于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针对崩塌滑坡灾害,以下是一些应急防治措施:
1. 建立监测系统:安装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及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变情况,提前预警。

2. 制定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组织协调机制、应急调度和救援措施等。

3.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指导居民了解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识。

4. 分析评估风险:定期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灾害风险监测和评估系统,科学分析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5. 加强监管措施:加强对危险地质灾害点的监管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问题。

6. 建立避难场所:确定合适的避难场所,为可能受灾居民提供安全的避难环境。

7. 加强救援能力:组织专业救援队伍,提前准备好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8.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地质灾害预警和防治机制,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提高应急防治能力。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应急防治措施,具体的措施还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灾害类型来制定。

第 1 页共 1 页。

应急预案的滑坡地质灾害应对

应急预案的滑坡地质灾害应对
及时修订
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应急预案,更新应对措施 和方案。
反馈机制
建立应急预案的反馈机制,收集实施预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 完善和优化预案。
培训与演练
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对能力和救援水平 ,确保预案在应对滑坡地质灾害中发挥最大作用。
03 滑坡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 警
应急预案的滑坡地质 灾害应对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2
目录
CONTENTS
• 滑坡地质灾害概述 •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与制定原则 • 滑坡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 • 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 • 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
01 滑坡地质灾害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 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 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 的地质现象。
建立救援装备与物资的储备仓库,确 保物资充足、管理有序,以便在灾害 发生时迅速调拨使用。
更新与维护
定期对救援装备与物资进行检查、维 护和更新,确保其性能良好、可靠耐 用。
调用程序
制定救援装备与物资的调用程序,确 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调 拨使用。
05 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与工程设计
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影响因素
成因
滑坡的形成与地形地貌、岩土性质、 地下水、地震、降雨等因素密切相关 。
影响因素
降雨、地震、人为工程活动等都可能 诱发滑坡,其中降雨是最常见的诱发 因素。
02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与制定 原则
应急预案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应急预案是指在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前,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 情况预先制定的应对措施和方案,包括预警、救援、安置等 方面的详细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一些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地区在人类工程的影响下频繁出现滑坡地质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的相关研究成为地质专家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地质灾害的特点、诱因等相关问题出发,着重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特点;诱因;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110-02
地质灾害主要是受自然、人为等因素影响发生的地质沉降塌陷、山体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作用下的灾害。

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

一些区域自身地貌特殊,加上人类活动施加的影响,滑坡灾害隐患更是逐年上升。

滑坡等地质灾害会破坏地表植被,造成人员伤亡及工程毁坏,严重影响着区域的居住环境及区域经济发展。

笔者认为国家应该着重加强滑坡灾害的预防,并及时预测滑坡灾害的发展趋势,制定区域的灾害预案。

1滑坡地质灾害的特点概述
滑坡地质灾害时一种因土体失衡而发生的位移灾害,灾害的发生实际是土体位移释放能量的过程。

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地貌特征、地质深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地震等,中国西南地区是各种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笔者将在文中对地质灾害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逐一分析。

首先是滑坡灾害的气象水文。

中国跨越多种气候带,如西南地区
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带,雨季较长。

气象水文条件是地质灾害发生一大影响因素,雨季降雨会对土体形成冲击力,侵蚀土体,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率。

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还与周边的地形地貌有关,如黄土高原与六盘山交界地带的区域,地势由西向东逐渐倾斜,形成西高东低的地貌状况,在加上黄土高原自身土质的原因,在季风雨季滑坡地质灾害频发。

区域的地质岩性状况也会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如黄土高原岩性多样,且分层分布,土体稳定性降低,不同岩层的土质会在暴雨等外力的作用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相应增加。

地震灾害等也是地质灾害的影响点,如中国的西南地区处于地壳活跃区,地震灾害的发生便会伴随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再如黄土高原地质构造变化不大,但是地质发育并不完全,因此在地震烈度为六级左右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的情况下地质灾害的发生条件便已成熟。

滑坡地质灾害常引发连锁反应,因而具有迁移式影响。

坡体的变形或迁移会影响临近边坡的稳定性,形成贯通的坡体破坏,进而扩大灾害的影响。

滑坡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应该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地质条件与诱因进行详细地质灾害调查,掌握地质灾害中人为因素的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加以防范、治理。

2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2.1滑坡灾害的诱因
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一般包括自然与人为两种原因,笔者将
对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进行逐一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方面主要有地质条件与雨季降雨两方面。

可以说地质灾害多发区的降雨是滑坡失衡地质灾害的关键因素。

雨季大量水体作用于坡层构造,并通过坡体的土层断裂间隙深入土层,土体在雨水的渗透侵蚀作用下发生散化、膨胀,坡体土层的胶接性降低,坡体的抗剪强度也进一步下降。

在不稳定的地质状况下,坡体自身的结构力学在坡体自重及外部侧应力作用下发生移位,形成滑坡地质灾害。

滑坡地质灾害的人为诱因方面主要是不良的人为工程及活动导致坡体失衡的灾害促进及推动作用。

具体的人为影响因素包括工程设计不合理、人类建筑群使地质承载超负荷、排水系统不畅导致坡体长期遭受水力侵蚀、地质灾害的防范管理不到位等。

地质灾害多发区不易修建高位陡立坡脚的工程,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工程建筑要根据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专门的设计,但是在一些地质灾害多发区,并未进行严格的工程控制;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应该将建筑群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地质承载的可持续状态,但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却存在坡体超负荷的现象;此外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排水系统的使用性能应具有高标准,以便于雨水及时排除,但是一些区域并未对坡体的强度进行防护,针对雨水侵蚀现象并未采取有效的措施。

由此可见,地质灾害多发区域的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并不到位,滑坡灾害的管理方面仍处于放任无为的阶段。

2.2地质灾害的危害
滑坡地质灾害的危害主要包括人员伤亡、建筑损坏财产损失、区域的道路运输基础设施遭掩埋以致使用功用中断等。

国内有一项不完全统计,根据数据显示自1998年以来,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32.9万起,造成13925人死亡失踪,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618.54亿元人民币。

地质灾害的危害不容小觑,这些数据呼吁我们加大地质灾害的研究与防治。

地质灾害不仅造成生命及财产损失还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还会中断地区的经济建设进程。

滑坡灾害会破坏地表植被,破坏地表土层结构进而降低土层的涵养水分能力,严重的还会影响土层的修复性能,形成地质灾害多发区域,使生态恶化,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应该全面覆盖地质的勘测方案及评价机制、区域的灾害预防与治理规划、灾害全程监测等。

全面的灾害防治才能起到切实有效的功用。

加强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广泛开展地质状况的勘察分析。

地质的勘察分析能够及时了解灾害多发区域的地质发育状况,为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数据参考。

开展呢地质状况的勘察评价工作可以先开展区域性环境地质调查,并将地质灾害隐患区域作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的重点区域,将试点区域的灾害防范措施扩展至其它地区。

此外,在勘测过程中要注重滑坡灾害严重区域的勘察评价,
并深入分析缓坡灾害多发的原因及因素,根据灾害机制与规划制定适用的灾害应急预案。

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还需要进行完善的灾害防治编制规划。

进行灾害防治工作的编制规划需要分步骤详细进行,在编制规划中分清轻重缓急,并加强灾害严重区域的专门规划治理,以最大程度的控制灾害的发生,减少滑坡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造成极大的损失。

加强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还需要建立灾害监测体系,适时的开展全程灾害隐患发育跟踪。

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效用的发挥需要借助跟踪检测网络系统,只有将防范措施应用于地质灾害隐患区才能发挥出防范措施的功效。

此外,在全程监测中还需要根据监测的数据变化对应急预案与防范措施及时完善,以形成科学的滑坡监测与预警系统。

此外,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措施中还应该加入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与技术,如在地质灾害监测中运用遥感等信息技术;在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系统中应用借鉴国外先进的机制与技术,以提高灾害的预报预警准确性。

4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滑坡地质灾害的自然特征,还分析了灾害发生的诱因。

从地质灾害的危害出发,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完善灾害处理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柴立计,赵翔,李永学.滑坡地质灾害预防与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0(36).
[2]杨全忠.西藏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
防治学报,2009(13).
[3]孙秀娟,杨强,田运涛,杨秀元,祝风海.陇东某黄土滑坡地质灾害成因、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j].勘察科学技术,20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