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20中国地方双一流大学排名

合集下载

2020中国最好的大学排名前500强

2020中国最好的大学排名前500强

2020中国最好的大学排名前500强排名展示了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500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位列前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依次排在4-10名。

地方高校中表现最好的是苏州大学(28名)、首都医科大学(42名)、福州大学(44名)和上海大学(50名)。

软科历来秉持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编制排名,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不仅详细说明各项指标的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而且直接公布各项测量指标的原始数据,方便他人核实验证和做个性化分析,做法最透明,因此也最值得信赖。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念才教授认为,“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和大多数排名相比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公布了排名的原始数据,使得排名完全透明,体现了排名团队对排名结果负责、主动接受外界检验的严谨态度,也提高了排名结果的参考价值,值得称赞”。

1、公共服务相关行业(党政机关、教育、医疗、铁路、煤炭、民航、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航运等)能够进入这样的一些垄断行业或者是核心部门,可谓拿到了钻石级饭碗,发展空间大,待遇福利更是不用多说。

想要进入这样的行业就必须根据这些行业的需求来选择目标院校与专业。

比如,想要进入军工行业,优选国防七子高校或者C9高校的军工、兵器、航空航天相关专业。

想进入电力系统,优选那些电力高校选择与强电相关的专业,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等,像华北电力、东北电力等电力类高校或者清华、武大、河海、重庆大学等高校。

想要进入石油系统,优选石油类高校选择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钻井技术等相关优势专业。

比如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石油类高校或有资源类行业属性的高校像长江大学、中国矿业、中国地质大学等都可以考虑。

2、基础建设领域(房地产、公路、桥梁、航运、港口建设等相关专业)此外,像城市轨道、水运港口等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就业率与薪资水平都很有保障,所以像铁道交通与运营管理、铁道通信信号、隧道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港口与航道、港口工程等专业都值得考虑。

2020校友会中国各地区一流大学排名,上海15所高校跻身一流大学行列

2020校友会中国各地区一流大学排名,上海15所高校跻身一流大学行列

2020校友会中国各地区一流大学排名,上海15所高校跻身一流大学行列2020年哪些地区拥有的中国八星级大学(8★)、中国七星级大学(7★)、中国六星级大学(6★)和中国五星级大学(5★)数量最多?2020年1月6日,艾瑞深校友会网()编制完成、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最新发布2020中国大学排名1200强、2020中国各地区最好大学排名和2020中国省属大学排名等榜单。

报告显示,北京大学连续13年问鼎冠军,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榜首;清华大学第2,复旦大学第3,浙江大学第4,南京大学第5,天津大学首次跻身全国前10强,山东大学跃居至第13位。

北京、江苏和上海分别有21所、13所和9所高校跻身全国百强,雄居全国前3甲;全国36所省属高校跻身百强行列,南昌大学首次跻身前50强。

最引人关注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打破最近十年排名最高纪录,插队“华东五校”晋升全国前7强,堪称2020年中国大学最大黑马。

在全国省属高校中,辽宁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表现突出跻身全国百强行列,堪称最近几年中国发展最快的省属大学。

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山东英才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和三亚学院位列2020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前5名。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名列2020中国独立学院排名前5强。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成都沈阳襄阳台州等城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支持,台州学院、沈阳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成都大学和五邑大学等高校晋升全国前300强,跻身中国地方同类高校第一方阵,争创全国地方双一流建设的新标杆。

北京上海江苏拥有中国一流大学最多,雄居2020中国各地区一流大学排名前3甲报告显示,在最新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大学星级排名中,全国共有131所大学荣膺2020中国八星级大学(8★)、中国七星级大学(7★)、中国六星级大学(6★)和中国五星级大学(5★)美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和中国一流大学行列。

2020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a

2020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a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一、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A类36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2.B类6所: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二、98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科名单1.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2.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3.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4.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5.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1 —7.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8.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9.首都师范大学:数学10.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1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12.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1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14.外交学院:政治学1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16.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17.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18.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19.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20.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2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22.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23.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4.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25.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6.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27.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2 —28.内蒙古大学:生物学29.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30.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31.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32.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33.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34.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35.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36.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7.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38.上海海洋大学:水产39.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40.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41.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42.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43.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44.上海大学:机械工程45.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4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47.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48.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3 —49.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50.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51.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52.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5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54.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55.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56.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57.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58.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59.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0.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61.福州大学:化学62.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64.河南大学:生物学6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66.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7.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68.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4 —6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70.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71.暨南大学:药学72.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73.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74.海南大学:作物学75.广西大学:土木工程76.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77.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78.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79.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80.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81.西南大学:生物学82.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83.贵州大学:植物保护84.西藏大学:生态学85.西北大学:地质学8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7.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88.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89.青海大学:生态学90.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5 —91.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9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9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9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95.宁波大学:力学96.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97.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98.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 6 —。

2020校友会中国综合类大学排名,北京大学第一

2020校友会中国综合类大学排名,北京大学第一

2020校友会中国综合类大学排名,北京大学第一哪些中国综合类大学跻身2020中国综合类大学排名前10强?哪些综合类高校跻身2020世界一流大学(8★)、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7★)、世界高水平大学(6★)和中国一流大学(5★)行列?2019年12月27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公布《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最新发布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2020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和2020中国双一流大学排名等排名,报告将由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北京大学雄居2020中国大学排名第一,连续13年夺魁;清华大学第2,复旦大学第3,浙江大学第4,南京大学第5。

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位列2020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前3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名列2020中国独立学院排名前3强。

最引人关注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挺进全国前7名,创10年来最高排名,天津大学首次跻身全国十强;广东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晋升全国百强;台州学院、沈阳大学和湖北文理学院等地方双一流建设大学跃居全国前300强,跻身中国地方同类高校第一方阵。

北京大学问鼎2020中国综合类大学排名冠军,6所高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8★)行列报告显示,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20中国大学排名1200强中,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名列校友会2020中国综合类大学排名前10强。

最新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星级排名中,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荣膺2020中国八星级大学(8★)美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山东英才学院、三亚学院、武汉学院、西安培华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上海建桥学院、汉口学院、武汉工商学院、沈阳城市学院、西安外事学院名列校友会2020中国综合类民办大学排名前10名。

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学科汇总

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学科汇总

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学科汇总双一流大学建设包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在大学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重在大学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可知,首批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这95所只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当然前面42所世界一流大学也都是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以下是具体名单,供大家参考。

1.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包括A类高校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85高校,北京市最多,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8所世界一流大学;B类高校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

A类:北京8所,天津2所,辽宁1所,吉林1所,黑龙江1所,上海4所,江苏2所,浙江1所,安徽1所,福建1所,山东2所,湖北2所,湖南2所,广东2所,四川2所,重庆1所,陕西2所,甘肃1所。

4、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及评选方法建设目标:到2020年,中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评选方法: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

首先,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然后,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最后,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

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总表

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总表

总得分
378.6 348.3 233.4 210.1 188.3 165.9 158.1 146.7 145.0 129.5 127.0
112.2 104.7
98.9 97.9 93.1 93.0 91.0 84.6 79.8 78.9 76.4 75.0 73.0 69.7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湘潭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南华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吉首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长沙学院 湖南工商大学 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 邵阳学院 湘南学院 怀化学院 湖南工学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长沙师范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湖南警察学院 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医药学院
* 排名相同 的学校按校 名拼音顺序 排列。
省市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学校类型
综合 综合 师范 综合 理工 农业 综合 林业 综合 理工 综合 医药 理工 理工 财经 师范 师范 综合 理工 综合 综合 理工 理工 综合 理工 师范 师范 财经 政法 语言 医药
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总榜)
2020排名 160 173 202 208 259 267 286 321 346 365 368 372 401 402 413 454 485 492 503 509 518 536 600+ 600+ 600+ 600+

2020年中国211工程大学排名

2020年中国211工程大学排名
西北工业大学
24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中南大学
25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东北大学
26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27
大连理工大学
27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27
湖南大学
27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29
华南理工大学
29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北京理工大学
30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31
兰州大学
31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32
华东师范大学
8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8
5★
中国一流大学
83
北京外国语大学
90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84
辽宁大学
91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85
中央民族大学
93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86
河北工业大学
100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87西南财经大学源自1055★中国一流大学
88
中央财经大学
110
5★
中国一流大学
89
北京林业大学
111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5★
中国一流大学
58
西北大学
57
5★
中国一流大学
5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8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60
苏州大学
59
5★
中国一流大学
61
中国政法大学
60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校友会2020中国省属大学排名(200强)

校友会2020中国省属大学排名(200强)

第3名 沈阳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扬州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 西藏农牧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259
178
北华大学
259
181
南京财经大学
262
182
山西师范大学
263
18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64
183
长春工业大学
264
185
大连海洋大学
266
185
沈阳化工大学
266
187
武汉纺织大学
268
188
青海大学
269
189
北京建筑大学
270
189
浙江海洋大学
270
191
常州大学
272
192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47
166
南华大学
247
166
山西农业大学
247
166
内蒙古师范大学
247
170
新疆农业大学
251
170
景德镇陶瓷大学
251
172
山东理工大学
253
172
烟台大学
253
174
西安工程大学
255
175
宁夏大学
256
176
安徽理工大学
257
177
湖北文理学院
258
17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学科汇总

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学科汇总

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学科汇总(42所世界一流大学+95所一流学科
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评选方法:
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

首先,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
然后,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
最后,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

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议。

137所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137所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137所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共有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在大学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重在大学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以下是具体建设名单和学科:
说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3所学校在北京和其他地区两地是单独办学,故名单列出了140所大学。

注:
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
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
3.高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公布。

2020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100强

2020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100强
78.75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5
西安交通大学
76.48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76.23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7
东南大学
75.79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8
四川大学
75.73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9
吉林大学
75.64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
同济大学
75.33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4.67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2
北京师范大学
74.28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3
厦门大学
73.76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4
西北工业大学
73.52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中南大学
73.50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东北大学
72.05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27
湖南大学
72.02
6★
世界高水平大学ຫໍສະໝຸດ 65.015★中国一流大学
65
云南大学
65.00
5★
中国一流大学
65
上海大学
65.00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67
哈尔滨工程大学
64.97
5★
中国一流大学
68
福州大学
64.96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69
河南大学
64.95

校友会2020中国各区域最好大学排名发布

校友会2020中国各区域最好大学排名发布

34
四川传媒学院
60
重庆大学
35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63
西南交通大学
52
成都文理学院
102
西南大学
54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111
昆明理工大学
61
云南工商学院
114
云南大学
65
成都东软学院
120
成都理工大学
10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135
西南财经大学
105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139
西南政法大学
115
重庆工程学院
143
公办大学
全国排名
民办大学
全国排名
复旦大学
3
山东英才学院
3
浙江大学
4
山东协和学院
6
3 4 5 6 7 8 9 10
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名次 1 2 3 4 5 6
南京大学
5
齐鲁理工学院
10
上海交通大学
6
上海建桥学院
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15
山东大学
13
江西科技学院
7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14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21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29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
38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41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49
好大学排名10强
独立学院
全国排名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4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19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双一流大学排名

双一流大学排名

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排名
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中国政府为提升本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向世界教育巅峰冲击而鼎力扶持的高等学府,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高校最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或拥有世界一流学科。

为此,中央政府必定在政策、资源和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

双一流高校以学科为资助主体,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双一流高校的遴选,综合考虑学校实力、区域平衡和行业均衡等因素,以增量方式统筹推动建设,以存量改革激发建设活力。

为此可将双一流建设高校划分为五个档次:
一、甲A,即一流大学A,共36所;
二、甲B,即一流大学B,共6所;
三、乙A,一流学科中的认定学科,共63所;
四、乙B,一流学科中的自定学科,共35所;
五、丙级,最有希望入选而未能入选的高校,或为曾经的重点大学,或为高校中的明星,共20所。

可以说,每所大学都有向世界一流冲击的愿望和资格,只是政府的支持力度有所不同。

大学排名应在各档次下以学科数目为基础,依次考虑前身、隶属、地域以及学校性质综合确定,也就是按照学校的重要度进行排名。

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排名
注:(*)为自定学科
也可以按照拥有211、985、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头衔的数量划分为四有高校(39所)、非985一流大学(3所)、211一流学科(73所)、非211一流学科(25所)和一般高等学校若干(优选20所),两者的差别不是很大。

2020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2020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作者:败转头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时间:2020.12.13“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1. A类36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2. B类6所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注: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3.高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公布。

2020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201-300强

2020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201-300强
211
重庆理工大学
62.19
3★
区域一流大学
214
贵州师范大学
62.18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215
浙江财经大学
62.17
3★
区域一流大学
216
吉林农业大学
62.16
3★
区域一流大学
216
西安科技大学
62.16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218
东北石油大学
62.14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218
广西民族大学
62.14
4★
61.95
3★
区域一流大学
234
西南科技大学
61.93
3★
区域一流大学
234
北京工商大学
61.93
3★
区域一流大学
234
大连交通大学
61.93
3★
区域一流大学
234
广东海洋大学
61.93
3★
区域一流大学
238
西北民族大学
61.91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238
安徽工业大学
61.91
3★
区域一流大学
238
河北经贸大学
2020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201-300强
名次
学校名称
综合得分
星级排名
办学层次
201
重庆交通大学
62.25
3★
区域一流大学
202
湖北工业大学62.243★源自区域一流大学203
中北大学
62.23
3★
区域一流大学
20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62.22
3★

2020年TIMES泰晤士中国大学排名.doc

2020年TIMES泰晤士中国大学排名.doc

2020年TIMES泰晤士中国大学排名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收录的院校越来越多。

下面我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下202X年9月16日公布的泰晤士中国大学排名。

一、简介中国的大学包括“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大学计划”在内的一系列学校,再加上巨额的国家投资,使中国的教育声誉直线上升。

“双一流大学计划”旨在分别提高中国前100和40所大学的水平。

谁不想去那里学习呢?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占地球总人口的20%以上,是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从美食到文化,中国提供了一些完全独特的东西。

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地球上最多样、最令人惊叹的景观。

从张掖的彩虹山,到沿海的渔村,甚至是不断扩张的不可思议的巨大城市,每个中国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地方。

随着大学数量的不断增加,选择在中国学习的地点似乎势不可挡。

然而,中国政府的一些举措有助于对顶尖大学进行分类,类似于英国的罗素联盟和美国的常青藤联盟。

“211工程”始建于1995年,旨在提高中国顶尖大学的研究水平。

达到一定标准的机构将获得大幅增加的资金奖励。

与“211工程”有关的高等教育机构112所。

“985计划”在三年后成立,使用了类似的策略,尽管只有39所大学因为这个项目获得了赞助,并且在2011年宣布没有新的大学能够加入这个特殊的团体。

最挑剔的团体是C9联盟,这是由中国排名前9位的精英大学组成的团体,它们获得了中国10%的国家研究预算。

最近的一项举措是“双一流大学计划”,该计划旨在到2050年底将一批中国精英大学和各大学院系发展成为世界级大学和学科。

这份名单包括全国42所大学。

二、2020年泰晤士中国大学排名2020年中国大学排名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大学省/地区123清华大学北京224北京大学北京3=8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4=107浙江大学浙江5109复旦大学上海6=144南京大学江苏7=157上海交通大学上海8251–300中山大学广东9301–350北京师范大学北京9301–350华中科技大学湖北9301–350南方科技大学广东12351–400南开大学天津12351–400武汉大学湖北14401–500中南大学湖南14401–500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14401–500湖南大学湖南14401–500同济大学上海18501–60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8501–600华东师范大学上海18501–600深圳大学广东18501–600苏州大学江苏18501–600华南理工大学广东18501–600东南大学江苏18501–600天津大学天津18501–600厦门大学福建18501–600西安交通大学陕西28601–800北京理工大学北京28601–800中国农业大学北京28601–80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28601–800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28601–800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8601–800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四川28601–800华中农业大学湖北28601–80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28601–800江苏师范大学江苏28601–800南京信息科技大学江苏28601–800南京医科大学江苏28601–800南京师范大学江苏28601–800西北工业大学陕西28601–800山东大学山东28601–800四川大学四川43801–1000首都医科大学北京43801–100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43801–100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43801–1000中国矿业大学北京43801–1000中国药科大学江苏43801–1000重庆大学重庆43801–1000福州大学福州43801–1000广东工业大学广东43801–1000江苏大学江苏43801–1000吉林大学定居43801–1000暨南大学广东43801–1000南京农业大学江苏43801–1000南京理工大学江苏43801–1000东北大学辽宁省43801–1000东北师范大学定居43801–1000西北大学陕西43801–1000西农大学陕西43801–1000北京科技大学北京43801–1000上海大学江苏43801–1000上海财经大学上海43801–1000上海海事大学上海43801–1000汕头大学广东43801–1000西南财经大学四川43801–1000武汉工业大学湖北43801–1000湘潭大学湖南43801–1000宁海西店大学陕西43801–1000扬州大学江苏711001+广西大学广西711001+华侨大学福建71100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71100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711001+中国海洋大学山东711001+华南大学湖南711001+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白云区711001+西南交通大学四川711001+温州医科大学温州711001+燕山大学河北711001+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2020年中国重点大学排名150强

2020年中国重点大学排名150强

2020年中国重点大学排名150强
近日,校友会公布了2020年全国重点大学排名150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56所高校跻身国家“全国重点高等学校”、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战略重点建设高校名单。

1 2020 年全国重点大学排名150强
2“中国重点大学”的界定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先后推出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战略等四大国家高教发展战略工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实现了从世界教育大国到向世界教育强国迈进。

整体而言,入选国家四大高教发展战略工程的高校均是为我国不同时间段内综合实力强、办学水平高、办学定位高、最受国家重视的“中国重点大学”。

2023年四川双一流大学排名_有哪几所

2023年四川双一流大学排名_有哪几所

2023年四川双一流大学排名_有哪几所2023年四川双一流大学排名1、四川大学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成员单位、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自主划线高校,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学校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

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

2000年,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

2、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电子科大”,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XX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两电一邮”成员;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XX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完整版)42所双一流大学

(完整版)42所双一流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名单42所A类:北京8所,天津2所,辽宁1所,吉林1所,黑龙江1所,上海4所,江苏2所,浙江1所,安徽1所,福建1所,山东2所,湖北2所,湖南2所,广东2所,四川2所,重庆1所,陕西2所,甘肃1所。

B类:辽宁1所,河南1所,湖南1所,云南1所,陕西1所,新疆1所。

从名单中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85高校,B类高校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

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高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发布。

国防七校,又名”国防七子”,现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七所高校,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航空)、北京理工大学(兵器、航天卜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航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航海、兵器)、哈尔滨工程大学(航海、核能、航天、航空、兵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航空、民航卜南京理工大学(兵器)。

四大工学院:分别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卜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九校联盟(C9),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2009年10月启动,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9所高校。

九校联盟形式类似于美国常春藤联盟、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澳大利亚八校集团等,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优势互补。

联盟成立后展开了多项实质性活动,如互派交换生、开展暑期夏令营等。

"两电一邮”是指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三所著名高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5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92
聊城大学
275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94
成都大学
277
3★
区域一流大学
195
河北工程大学
278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96
西安石油大学
280
3★
区域一流大学
196
四川外国语大学
280
3★
区域一流大学
198
内蒙古科技大学
281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99
青岛农业大学
282
3★
区域一流大学
98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山东师范大学
99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8
武汉科技大学
100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9
福建农林大学
103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9
天津师范大学
103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21
首都医科大学
105
5★
中国一流大学
21
哈尔滨医科大学
105
5★
中国一流大学
23
福建师范大学
106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24
190
3★
区域一流大学
96
浙江农林大学
191
3★
区域一流大学
97
武汉工程大学
192
3★
区域一流大学
97
桂林理工大学
192
3★
区域一流大学
99
河南工业大学
194
3★
区域一流大学
100
重庆师范大学
195
3★
区域一流大学
100
山西医科大学
195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2
天津财经大学
196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2
177
辽宁中医药大学
260
3★
区域一流大学
179
南京财经大学
262
3★
区域一流大学
180
山西师范大学
263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81
长春工业大学
264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8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64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83
大连海洋大学
266
3★
区域一流大学
183
沈阳化工大学
266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85
武汉纺织大学
268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86
北京建筑大学
270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86
浙江海洋大学
270
3★
区域一流大学
186
西北政法大学
270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89
常州大学
272
3★
区域一流大学
190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73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91
广东金融学院
274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92
安徽财经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63
重庆医科大学
160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65
哈尔滨师范大学
161
3★
区域一流大学
65
沈阳农业大学
161
3★
区域一流大学
65
湖南科技大学
161
3★
区域一流大学
68
重庆邮电大学
164
3★
区域一流大学
69
兰州交通大学
166
3★
区域一流大学
70
云南民族大学
167
5★
中国一流大学
70
青岛大学
167
110
三峡大学
204
3★
区域一流大学
112
南通大学
206
3★
区域一流大学
113
曲阜师范大学
207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13
河北科技大学
207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13
集美大学
207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16
江西农业大学
211
3★
区域一流大学
116
重庆理工大学
211
3★
区域一流大学
118
贵州师范大学
214
2★
56
杭州师范大学
153
3★
区域一流大学
57
东北电力大学
154
3★
区域一流大学
58
云南师范大学
155
3★
区域一流大学
5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56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59
河北农业大学
156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61
汕头大学
158
3★
区域一流大学
61
河南理工大学
158
3★
区域一流大学
6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60
4★
3★
区域一流大学
72
兰州理工大学
169
3★
区域一流大学
73
华东政法大学
170
5★
中国一流大学
73
温州医科大学
170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75
河北师范大学
171
3★
区域一流大学
76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72
3★
区域一流大学
77
石家庄铁道大学
173
3★
区域一流大学
78
江西理工大学
174
3★
区域一流大学
78
长江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196
3★
区域一流大学
104
山西财经大学
198
3★
区域一流大学
104
温州大学
198
3★
区域一流大学
106
湖南工商大学
200
3★
区域一流大学
107
重庆交通大学
201
3★
区域一流大学
108
湖北工业大学
202
3★
区域一流大学
109
中北大学
203
3★
区域一流大学
11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4
3★
区域一流大学
141
西南科技大学
234
3★
区域一流大学
141
北京工商大学
234
3★
区域一流大学
141
大连交通大学
234
3★
区域一流大学
141
广东海洋大学
234
3★
区域一流大学
145
西北民族大学
238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45
安徽工业大学
238
3★
区域一流大学
145
河北经贸大学
238
3★
区域一流大学
145
辽宁科技大学
238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49
安徽医科大学
240
3★
区域一流大学
149
新疆医科大学
240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51
哈尔滨商业大学
242
3★
区域一流大学
151
沈阳大学
242
3★
区域一流大学
153
华东交通大学
244
3★
区域一流大学
153
中国民航大学
244
3★
区域一流大学
153
安徽建筑大学
244
3★
区域一流大学
156
沈阳药科大学
245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56
河北医科大学
245
3★
区域一流大学
156
福建医科大学
245
3★
区域一流大学
159
南华大学
247
3★
区域一流大学
159
山西农业大学
247
3★
区域一流大学
159
武汉轻工大学
247
3★
区域一流大学
159
内蒙古师范大学
247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63
南京艺术学院
174
3★
区域一流大学
80
江苏师范大学
176
3★
区域一流大学
81
四川师范大学
177
3★
区域一流大学
82
陕西科技大学
178
3★
区域一流大学
83
上海海事大学
180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83
广州医科大学
180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85
辽宁师范大学
181
3★
区域一流大学
85
沈阳工业大学
181
3★
区域一流大学
87
东莞理工学院
126
海南师范大学
222
2★
区域高水平大学
127
沈阳建筑大学
223
3★
区域一流大学
128
云南农业大学
224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