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贸易数据——1980-2010年世界服务进出口额
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
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一)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化体现为加工贸易取代一般贸易,服务贸易蒸蒸日上。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为主。
为优化出口结构,我国实行了一系列工业制成品优先的出口产业政策,对工业制成品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以及有利于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总体竞争力的产品给予出口优惠政策。
为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相继提出“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略,以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思路和要求。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保持了快速增长,中国正在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逐步完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我国外贸主打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两个重要转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我国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一个转变,即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中80%以上是初级产品。
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的53.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46.5%。
1990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比重转变为25.6%和74.4%,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大幅提高。
2008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进一步转变为5.4%和94.6%,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打产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现了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转变。
197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5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1亿美元,占17.9%。
1995年以来,机电产品出口连续保持我国第一大出口商品地位。
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822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6%。
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自此之后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大幅提高。
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8年11%提高到29.1%。
中美进出口1990-2010及GDP
世界贸易额1975-1985-1995-2000-2001-2005-2008-2010-2011美国出口额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大幅放缓(一)伴随着全球经济下滑,贸易也呈现回落的态势世界经济增长与世界贸易发展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而且通常贸易的波动要强于经济变化,因此,世界经济波动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对世界贸易有显著的影响(见图1)。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大幅跌至-10.4%,创下了二战以来的最大跌幅。
2010年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复苏,世界贸易增长率大幅回升至12.6%,是自1980年以来最高的年度增长率(见表1)。
此后,2011年世界贸易又大幅下滑(见图2)。
鉴于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态势,国际组织纷纷下调今明两年的贸易增速预测。
IMF2011年10月预测2012年世界贸易(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增速将放缓至3.2%(4月预测3.8%,下调0.6个百分点),相当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3%:2013年小幅回升至4.5%(4月预测5.2%,下调0.7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危机前的平均增长。
同样,由于欧元区债务危机以及美国和中国增长乏力,世界贸易组织(WTO)下调了贸易预测,2012年9月WTO预测2012年世界货物贸易增长2.5%(4月预测3.7%,下调1.2个百分点),2013年货物贸易增长4.5%(4月预测5.6%,下调1.1个百分点)。
从较长时期考察,在2000-2007年间,欧洲、亚洲和中南美洲的服务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独联体和中东的服务出口增幅低于进口增幅,北美洲和非洲的服务进、出口增速大体保持一致。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和服务业发展严重不平衡,各国对外服务贸易水平及在国际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实力悬殊,各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对称性突出。
目前,全球服务贸易的85%左右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区。
2007年,世界服务出口前十位中除中国(排第7位)外均是发达国家;服务进口前十位中除中国(排第5位)外均是发达国家。
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
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迅速,1950年国际贸易值仅为607亿美元,到2000年世界商品贸易总额达70000亿美元。
当前,国际贸易的规模还在继续不断扩大,但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以下这些因素的影响: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他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增长和国际贸易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构成中的技术贸易增长速度不断加快,1975年—1985年10年间,美、德、英、法、日五国高新技术出口额平均增长73.1%,而1985年—1995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了353%,是前10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的5倍,可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已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
此外,国际贸易商品中技术、知识密集型商品所占比例也在不断提高。
9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继续加速发展、以及日趋走向实用化、产业化,产品的质量性能不断提高,种类、规格不断变化;同时,产品的更新周期也大为缩短(在20世纪70年代,是5—6年,80年代是4—5年,而90年代是1.5年—2年),这一切必将促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国际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原材料密度和粗放程度大为减少,而技术、知识密集度却大大提高。
(高科技产品在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中的份额日益上升,到2002年已超过25%)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和新技术联在一起。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新领域和新内容,使国际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随身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发明和发现、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这些新技术在国际间的转让、软件开发咨询、技术服务、现场指导等已形成一个独立的技术贸易部门。
此外,先进科技的出现形成新的服务部门:如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报信息业,以信息资料的搜集、储存、整理、交换为主要服务内容,其规模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大。
中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
(一) 进出口贸易与经济运行轨迹相关性的定性分析 1.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运行的轨迹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快速 增长,经济增长举世瞩目。根据统计数据将进出口贸易和中国 GDP 增长趋势制成 折线图,分别为图 1 和图 2 所示。其中指标 MX、X、M、GDP 分别表示进出口额、 出口额、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 (下同)。从折线图上可以看出,从 1980 年以来,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值和 GDP 总体保持增长的趋势。从 1980 年到 2010 年,中国商品 出口额从 181.2 亿美元增长到 15779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 15.5%;同期,中国商品 进口额从 200.2 亿美元增长到 13949 亿美元,年均增速为 14.7%。从 1980 年到 2010 年,中国的 GDP 从 4545.6 亿元增长到 397983 亿元,年均增长率达 15.5%。自中国
2551.84
29.58
59.19
50.87
1991 21781.50
7223.72
3827.99
3395.73
33.16
27.56
51.21
1992 26923.48
9128.32
4684.10
4444.22
33.9
16.65
27.5
1993 35333.92
11276.23
5286.06
5990.18
1468.00
1608.69
25.51
22.41
31.74
1988 15042.82
3825.95
1768.74
2057.20
25.43
10.08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选择题判断题为主.讲义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是一种出口专业化指标,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P49A.RCA B.EE C.TC D.SO2. 迪尔多夫模型认为的服务贸易不符合比较优势学说。
P40A.赫俄模型B.与商品互补C.要素移动D.要素稀缺3. 在衡量贸易政策保护程度的指标中,政府的各种政策转移给服务提供者的总价值与服务总价值之比的是。
A.名义保护率B.实际保护率C.生产者补贴等值D.消费者补贴等值4. 只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无区位优势的服务企业宜采用实现跨国经营。
P65A.特许经营B.出口贸易C.对外间接投资D.对外直接投资5.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取值,表明该国服务出口具有显性优势。
A.[50,80] B.[80,100] C.[100,125] D.[125,250]6. 发达国家希望在后续的服务贸易谈判中将《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承诺方式修改为。
A.肯定式B.否定式C.准入式D.限制式7. 没有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仅有所有权优势的服务企业宜采用实现跨国经营。
A.对外直接投资B.特许经营C.出口贸易D.对外间接投资8. 在迈克·波特指出的国际经济竞争力提高的阶段中,服务贸易将对除外的其他阶段发展产生影响。
P99A.生产因素主导阶段B.投资因素主导阶段C.创新主导阶段D.丰裕主导阶段9. 竞争优势指数的取值范围为。
p49A.[-1,0] B.[0,1]C.[-1,1] D.[-1,0)和(0,1]二、【多项选择题】1. 多边服务贸易法律框架中的定义应符合以下标准。
p19A.服务和支付的过境移动性B.目的具体性C.时间有限性D.交易连续性E.要素收益性2. 服务产品价值量的构成包括。
p31A.价格B.可变资本C.剩余价值D.沉没成本E.不变成本3. 服务业跨国经营也适用邓宁的国际折中理论,包括。
p59A.所有权优势理论B.区位优势理论C.新增长理论D.内部化优势理论E.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4. 影响服务贸易的宏观变量主要包括。
第二章中国和世界的服务贸易发展和现状
表3 全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出口情况
服务贸易 运输 旅游 其他
2007年 出口额 (亿美元)
[2007]7号) 2010年,增加值提高3个百分点 (44%) 就业数量提高4个百分点 (37%)
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 结构
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以服务经济为主
潜力三:服务贸易出口大有可为
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够合理,多集中于传统 服务业(旅游、建筑、运输等),而在金融、 保险和专利使用等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领 域则比例偏低。
差额(亿美元) -93.91 -15.07 -62.19 -19.15 70.83 -22.48 1.55 -26.21 -8.16
出口 739.09 106.79 74.32
7.92 227.58 68.36 21.28 40.52 48.21
进口 831.73 121.87 136.51 27.06 156.75 90.84 19.73 66.73 56.37
当前,全球扩张最快的国际服务外包领域是:电脑信息、 人力资源管理、媒体公关管理、客户服务和市场营销。 从行业角度来说,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业是国际外 包最集中、表现最突出的行业。
从国际服务外包的主体来看,发包方主要是美国、欧洲、 日本的跨国公司和国际机构,其中,美国约占2/3,欧 盟和日本占近1/3。
32570
同比增长 (%)
项目占出口总额的比重(%)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模拟试题1-3
一、选择题(前.10..道题为单项选择......,每题2分,少选、多.......,每题1分。
后.5.题为多项选择选或选错皆不得分。
本大题共20分。
)1. 以下()不是二战后国际贸易的显著特征。
A.“垂直分工型”的国际贸易趋于相对萎缩B.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分工型”的国际贸易则迅速扩大C.对外贸易以“国内生产—国际销售”的方式为主D.“产业内贸易”成为发展最为迅猛的国际贸易领域2.目前,中国进出口关税主要采取()A.从量税B.从价税C.混合税D.选择税3.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入“加速转型”时期(即工业制成品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据主要地位)是在()A.1950-1957年B.1958-1977年C.1978-1988年D.1988-1995年4. 比较利益学说的科学基石是()A.劳动价值论B.绝对成本论C.机会成本论D.国际大循环理论5.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是()A.商品成本B.供求关系C.竞争机制D.贸易政策6.同种商品的国内价值高于或低于国际价值,称为( )。
A.绝对差异B.比较差异C.国别价格差异D.国别价值差异7.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瓶颈”是()A.自然资源相对匮乏B.劳动生产率较低C.资本要素稀缺D.生产设备落后8.欧盟对华贸易摩擦多数起因于()A.技术性贸易摩擦B.制度性贸易摩擦C.遏制型贸易摩擦D.连锁反应性贸易摩擦9.我国对外贸易的根本大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实施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D.《海关法》1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我国要实现货物贸易总进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的战略目标。
A.2.0 万B.2.1 万C.2.2 万D.2.3 万1. 凯恩斯的“叹收法”(absorption approach)公式:Y=C+I+G+(X-M),其中(X-M)表示的是()A.出口贸易额B.进口贸易额C.净出口贸易额D.净进口贸易额2.国际价值由()决定A.生产该国际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国际市场供求关系C.国别价值D.贸易政策3.按照国际惯例,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其代理费可为销售额的()。
中国贸易量情况报告1978至2015年国内和国际贸易量的简单统计分析(原版)
课程作业中国贸易量情况报告——1978-2015年国内和国际贸易量的简单统计分析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前湖学院综合实验班专业学号:5401115007年级:2015级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2016年 9 月 16 日一、概述开放国家的贸易包括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
“国内贸易”(Inland Trade)主要是指在国内进行的商品的买卖、现货仓单市场交易等在境内发生的交易。
在国务院2013年发布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内贸易情况通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等指标反映。
“对外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对外贸易中有形贸易(货物)的情况一般通过海关的货物进出口数据来反映,无形贸易(服务)的情况一般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反映,本文则直接获取了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数据。
从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两个角度出发,依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进出口额数据,进出口货物构成数据,对外贸易依存度数据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本文对我国1978-2015年的贸易量情况进行了简析。
二、国内贸易量基本情况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涵盖了再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主要贸易部分。
基于此分析,本文选择使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数据来反映国内贸易量的基本情况。
➢如下是我国1978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图:数据见附录表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餐饮住宿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其他各行业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能够直接反映国内消费品贸易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数据表和图中,从1978年到2015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逐年上升,且增加速度很快,这可以表明1978年以来国内消费品贸易量在迅速扩大。
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历程(初稿)(最新整理)
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历程(初稿) 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自1978 年末改革开放进程启动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了我国在政治走向国际化的强大助力.如今,对外贸易与国内投资,消费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得三大引擎. 若将目光观至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我们可以看到,在1950-1978年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亿元上升至206亿美元,实现了从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到制成品为主的跨越,但是对外贸易的收支差额仍然表现出周期性的态势,且贸易对象单一的问题也使得我们不能全方位的发展我国的技术性,原创性产业. 那么改革开放后呢,又是怎样的一种发展态势呢? 数据表明,在1978-1990年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亿美元上升到了亿美元;在1990-2000年间,亿美元上升至亿美元;2000-2010年间,从亿美元上升到了亿美元.如果从1978-2007年计算,中国改革开放30年,对外贸易增长了104倍,即从206亿增长到21737亿美元,到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已位居全球第二位, 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附图一).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了%和%. 而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亿美元,同比增长%,其中出口亿美元,增长%,增速比上年回落个百分点;进口亿美元,增长%,回落个百分点.单看这样一组数据可能会给人误导—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但是对全球的贸易影响还是不容小觑的,的确如此,但是在全球货物贸易额仅增长%的情况下,2012年中国货物贸易额 仍居全球第二位,占全球份额进一步提升.其中,出口占全球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居全球首位;进口占全球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居全球第二.此可见,在金融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的情况下,中国仍够能以稳定的态势发展,为全球贸易增长和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 而当我们细化的观察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 1979-1987 --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 1979 年到1987 年为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增加对外贸易口岸,下放外贸经营权,广开贸易管道,改革高度集中的贸易体制;二、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向结合;三、建立和完善外贸宏观管理;四、探索促进工贸结合的途径;五、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
1948—2016年中国历年进出口贸易额一览
1948—2016年中国历年进出⼝贸易额⼀览2016年,全年进出⼝总额243344亿元,⽐上年下降0.9%,降幅⽐上年收窄6.1个百分点。
其中,出⼝138409亿元,下降2.0%;进⼝104936亿元,增长0.6%。
⼀般贸易进出⼝占进出⼝总值的⽐重为55%,⽐上年提⾼1个百分点。
进出⼝相抵,顺差33473亿元。
2016年,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统计,中国货物进出⼝为36849.25亿美元,与2015年相⽐下降6.8%。
其中,出⼝为20974.44亿美元,同⽐下降7.7%;进⼝为15874.81亿美元,同⽐下降5.5%;贸易顺差(进出⼝差额)为5099.63亿美元。
机电产品是中国贸易货值最⼤的商品,其贸易额占中国贸易额的53.7%,其中出⼝占中国出⼝⽐重近六成。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中国机电产品进⼝额为7714亿美元,同⽐下降了4.4%,⼏乎占中国进⼝额的⼀半。
图表:1978~2015年中国历年货物进出⼝总额与贸易差额图表:1948~2012年中国历年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数据货物贸易(亿$)服务贸易(亿$)货物+服务(亿$)年份出⼝进⼝进出⼝总额增速出⼝进⼝进出⼝总额增速总额增速201220488.1418180.6938668.83 6.18%1909.392820.984730.3712.39%43399.20 6.82%201118983.8117434.8436418.6522.46%1828.392380.684209.0718.40%40627.7222.02%201015777.5413962.4729740.0134.72%1621.651933.213554.8623.29%33294.8733.40%200912016.1210059.2322075.35-13.88%1294.761588.562883.32-5.78%24958.67-13.01%200814306.9311325.6725632.6017.77%1471.101589.243060.3421.29%28692.9418.13%200712204.569561.1621765.7223.64%1222.061301.162523.2230.85%24288.9424.35%20069689.787914.6117604.3923.81%920.061008.331928.3921.76%19532.7823.60%20057619.536599.5314219.0623.16%744.04839.661583.7115.07%15802.7722.29%20045933.265612.2911545.5535.67%649.13727.211376.3434.85%12921.8935.58%20034382.284127.608509.8837.09%467.60553.061020.6618.31%9530.5434.80%20023255.962951.706207.6621.80%397.45465.28862.7318.83%7070.3921.43%20012660.982435.535096.517.45%333.34392.67726.019.24%5822.527.67%20002492.032250.944742.9731.52%304.31360.31664.6114.91%5407.5829.22%19991949.311656.993606.3011.32%262.48315.89578.3714.38%4184.6711.74%19981837.121402.373239.49-0.37%238.95266.72505.67-3.75%3745.16-0.84%19971827.921423.703251.6212.17%245.69279.67525.3621.65%3776.9813.40%19961510.481388.332898.81 3.21%206.01225.85431.86-2.63%3330.67 2.41%19951487.801320.842808.6418.70%191.30252.23443.5334.73%3252.1720.66%19941210.061156.152366.2120.91%166.20162.99329.1941.72%2695.4023.12%1993917.441039.591957.0318.23%111.93120.36232.2924.33%2189.3218.85%1992849.40805.851655.2521.98%92.4994.34186.8368.32%1842.0825.48%1991719.10637.911357.0117.56%69.7941.21111.008.75%1468.0116.84%1990620.91533.451154.36 3.36%58.5543.52102.0719.90%1256.43 4.53%1989525.38591.421116.808.66%46.0339.1085.130.61%1201.938.04%1988475.16552.681027.8424.36%48.5836.0384.6122.23%1112.4524.19%1987394.37432.16826.5311.93%44.3724.8569.2213.42%895.7512.04%1986309.42429.04738.46 6.10%38.2722.7661.039.39%799.49 6.34%1985273.50422.52696.0229.98%30.5525.2455.79-1.57%751.8126.96%1984261.39274.10535.4922.77%28.1128.5756.6826.72%592.1723.14%1983222.26213.90436.16 4.83%24.7919.9444.73-1.39%480.89 4.22%1982223.21192.85416.06-5.49%25.1220.2445.36461.421981220.07220.14440.2115.72% 1980180.99199.41380.4030.12%1979136.14156.21292.3538.65%197899.55111.31210.8643.75%197775.2071.48146.687.82%197669.4366.60136.04-12.88%197576.8979.26156.15 4.80%197471.0877.91148.9934.42%197358.7652.08110.8469.39%197236.9328.5165.4333.24%197127.8321.2949.117.09%197023.0722.7945.86 5.51%196924.2919.1743.46-1.38%196823.4020.6844.07-3.30%196723.8821.6945.58-11.72%196626.8124.8251.637.35%196525.6322.4648.0921.44%196422.5017.1039.6113.77%196320.3114.5034.81 5.93%196219.1313.7332.86-10.90%196119.4217.4736.88-29.34%196025.7126.4852.20-13.93% 195931.7228.9260.6515.92% 195827.2625.0652.3223.25% 195722.1420.3142.4532.24% 195616.5015.6032.10 2.23% 195514.1017.3031.4028.69% 195411.5012.9024.40 2.95% 195310.2013.5023.7022.16% 19528.2011.2019.40-1.02% 19517.6012.0019.6073.45% 1950 5.50 5.8011.3024.59% 1948 5.20 3.879.07 。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题及国际服务贸易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题(2)一、填空题(15分)1. 概括起来,服务主要有以下特征:无形性,不可分性,异质性,不可贮藏性2. 国际服务贸易按同货物的国际转移(由商品贸易或国际投资引起)的关联度为标准分为_国际核心服务贸易__和___国际追加服务贸易____。
3. 教育服务产品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主要体现为拥挤性;价格排他性4. 通信服务贸易是指以通信服务为交易对象的贸易活动,包括邮政服务,和电信服务两种方式。
5. 国际金融服务业包括货币市场(Money Market)、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Gold Market)以及各类投资银行业务。
6. 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根源有自然垄断、非对称信息、经济外部性。
7. 经过“_乌拉圭__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于_1994___年__4_月__15_日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将服务贸易逐步纳入国际规范中。
8. 定义“服务”应考虑三个主要因素:(1)_产出特征__,即主要体现为一种_过程或活动__;(2)_投入特征__,即涉及到_服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投入__;(3)_服务生产者的目的__,即提供_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效用。
9.《服务贸易总协定》所涵盖的“服务”包括任何部门的任何服务,但__在行使政府职权时提供的服务__除外。
10. 在反映国家(地区)之间交易的国际经济统计中,主要有三种统计:(1)_记录跨境货物贸易为特征的国际商品贸易统计;(2)_以记录跨境服务交易为特征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BOP统计);(3)_与国际投资活动有关,具有非跨境交易特征的外国附属机构贸易(foreign affiliates trade,FAT)的统计(FAT统计)__。
二、判断题(对打√,错打x,如错请加以改正。
共20分)1. 严格意义上讲,无形贸易就是服务贸易。
(×)2. 国际运输服务属于要素服务贸易。
(×)3. 中国当前的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一样,都存在顺差。
人大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作业答案 (2)
★国际贸易理论(第三版)(ZK028C)第一章导论1、【164096】(单项选择题)在国际贸易中,由商品进口国和出口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叫做()。
A.总贸易B.有形贸易C.直接贸易D.转口贸易【答案】D2、【164097】(单项选择题)在国际贸易中,商品交换国之间从事的纯粹的商品交换,不含任何加工成分,这种贸易称为()。
A.一般贸易B.加工贸易C.直接贸易D.转口贸易【答案】A3、【164099】(单项选择题)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属于()。
A.转口贸易B.无形贸易C.总贸易D.有形贸易【答案】B4、【164102】(单项选择题)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于()。
A.1995年1月1日B.1993年1月1日C.1994年1月1日D.1996年1月1日【答案】A5、【164104】(单项选择题)第八轮多边关税及贸易谈判又被称为()。
A.乌拉圭回合B.东京回合C.尼克松回合D.狄龙回合【答案】A6、【164124】(单项选择题)某年世界出口货物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货物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货物贸易额为()。
A.0.1万亿美元B.1.6万亿美元C.1.7万亿美元D.3.3万亿美元【答案】B7、【164133】(单项选择题)GATT是下列哪个组织的缩写()。
A.世界贸易组织B.世界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D8、【164121】(简答题)为什么需要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正式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答案】(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仅是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生效的临时协议,并不是正式生效的国际公约。
从传统的法律和组织来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众多国际机构中级别最低的一个,没有自己的组织基础,仅是一个政府间的行政协议。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各缔约方同意临时接受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法律义务,这就使一些国家以此为理由,在自己的贸易立法或政策制定中时常偏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义务,削弱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权威性。
(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波动性分析
(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波动性分析内容摘要1980年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升。
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从1980年的18.8%升高到2010年的51.7%,且曾达到64.9%的历史高值,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对外贸易依存度最高的经济体之壹。
本文从波动性的视角,参考1980年到2010年的关联数据,通过比较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78年的改革开放、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的中国入世以及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四个事件期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波动变化。
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为对外贸易提供了开放的政策,对外贸易开始于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升高,为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不断升高打开了大门;而2001年中国入世后,贸易环境改善、开放性进壹步加大,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走高。
至于这30年间发生的俩次规模较大的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尽管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造成了壹定的影响,但远没有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波动大,不过也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和结构敲响了警钟。
而美国次贷危机由于美国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波及了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造成了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大波动。
鉴于对外贸易依存度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壹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其波动过大不利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应采取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发展第三产业等手段,使对外贸易依存度稳定于相对合理水平。
关键词:对外贸易依存度,波动性,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AbstractSince1980,withthecontinuallydevelopingforeigntrade,Chin a'sforeign-tradedependence(FTD)hasbeenincreasingaccordingl y.WorldBankshowsthereisevidencethatChina'sFTDincreasedfro m18.8%in1980to51.7%intheyear2010,oncetoppedwith64.9%,a ndChinahasdevelopedtooneofthecountrieswhichhavehighestFTDallovertheworld.Fromtheviewoffluctuation,thispaperreferen cetotherelateddataof1980-2010,researchesChina’sFTDfluctua tionduringthefoureventswhicharethe1978Reform,the1997Asia nFinancialCrisis,China'sWTOaccessionin2001andtheU.S.Subpri meMortgageCrisisin2007,bycomparisonanalysisanddataanalysis.Analysisfoundthatthe19 78Reformprovidedanopenpolicy,withwhichforeigntradeturned outtobeagrowingproportionofGDP,anditbecameastartofthecon tinuousrisingof China’sFTD.ThenafterChina'senteringWTOin20 01,thebetterenvironmentstimulated China’s FTDgrowth.Asfort heeconomiccrisisinthe30years–1997thoughimpactedChina'sfor eigntrade,notasseriousas2007theU.S.SubprimeMortgageCrisis, however,alsoalarmedusforthemodeandstructureofChina'sforei gntradedevelopment.AstheU.S.playedsuchanimportantroleingl obaleconomy,andmajordevelopedcountrieswereinvolved,when theSubprimeMortgageCrisisoutbroke,China'sforeigntradefluct uatedviolently.SincetosomeextentFTDreflectsonenation’seco nomydependencedegreeonglobalmarket,itsabnormalfluctuati onwilldoharmtoeconomy’ssustainableandhealthydevelopme nt.So,expandthedomesticdemand,adjustindustrialstructureand developthetertiaryindustryarenecessarytomakethefluctuationo fFTDatareasonablelevel.Keywords:Foreign-TradeDependence,Fluctuation,ExportDepe ndence,ImportDependence目录壹、引言1二、理论综述1三、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现状和特点2四、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波动的历史轨迹4(壹)改革开放5(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6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8 (四)次贷危机9五、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波动性的对策11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波动性分析壹、引言对外贸易依存度是衡量壹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壹。
1978-202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
进口额
进口额为305亿美元。
198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
198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1,114.8 亿美元 532.3 亿美元 582.5 亿美元
198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为1,114.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532.3亿 美元,进口额为582.5亿美元。
199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
199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
730.9B
总额
199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
371.9B
出口
1995年我国出口贸易额
359B
进口
1995年我国进口贸易额
199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
780B
378B
总贸易额
人民币亿元
出口额
人民币亿元
199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7800亿美元,达到78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
80.9
亿元
进口额 197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67.6亿元,其中出口额为86.7亿元,进口额为80.9亿元,贸易顺差为 5.8亿元。
198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
进出口总0亿美元
198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继续增长,达到了381亿美元。其中,出 口额为181亿美元,进口额为20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创下历史新高。
198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
进口额 出口额 进出口总额
222亿美元 181亿美元 403亿美元
198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403亿美元,其中进口额222亿美元, 出口额181亿美元。
198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
1165.7
534.8
630.9
亿美元
198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1165.7亿 美元。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选5篇)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选5篇)第一篇: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
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1%;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4%;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9%。
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 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8%;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2%;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
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
(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见表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8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