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的起源和发展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fe92e3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8.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一、起源与初期发展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的纹饰图案。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
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动荡的政治局势中,社会不稳定,人们渴望通过艺术来寻求安慰和心灵的寄托。
山水画正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
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主要以描绘山川河流、悬崖峭壁为主,注重表达自然景观的壮丽和恢弘。
二、中期发展与繁荣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是中国山水画的中期发展时期,也是山水画达到了一个繁荣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隋唐时期的山水画家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他们通过运用墨色的深浅、线条的变化以及构图的布局来表现山水的变幻和气势。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王维、李思训、顾恺之等。
三、宋代的山水画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也是山水画达到了巅峰状态。
在宋代,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
宋代山水画家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他们通过构图、墨色运用、笔墨的力度和变化等手法来表现山水的气势和韵味。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范宽、李唐、郭熙等。
四、元代以后的山水画元代以后,山水画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明代(1368年-1644年)山水画家注重对山水景色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清代(1644年-1912年)山水画家则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绘画艺术的引入和中国社会的变革,山水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些画家开始尝试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观念融入到山水画中,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总结: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6e395c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6.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梳理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山水画的起源1.1 早期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古代山水画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的山水画主要表现在青铜器、玉器等器物上,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山水景观。
1.2 唐宋时期山水画的繁荣唐宋时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期,画家们开始将山水作为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注重表现自然景观的气势和神韵。
1.3 古代山水画的风格特点古代山水画追求自然写实,注重气势磅礴、笔墨浓淡的对比,同时注重意境的营造,体现出中国文人画的审美理念。
二、明清时期山水画的发展2.1 明代山水画的特点明代山水画在唐宋的基础上发展,注重意境的表现,追求笔墨的深邃和构图的对称美。
2.2 清代山水画的风格清代山水画更加注重写意,画家们追求笔墨的韵律和情感的表达,形成了独特的清代山水画风格。
2.3 古代山水画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为后来的山水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三、近现代山水画的发展3.1 洋务运动对山水画的影响近现代中国山水画受到洋务运动的影响,画家们开始吸收西方绘画技法,形成了新的表现风格。
3.2 新文化运动对山水画的推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山水画家们开始尝试用现代主义的手法表现山水,注重个性表达和情感体验。
3.3 当代山水画的发展趋势当代山水画家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注重创新与传承,探索山水画的新表现方式。
四、山水画的国际影响4.1 中国山水画的国际传播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之一,自古以来就受到国际艺术界的关注和推崇,对世界绘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2 西方艺术对山水画的影响西方绘画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现代山水画家们在创作中融入了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4.3 山水画在国际艺术市场的地位中国山水画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备受瞩目,不少作品被国际收藏家和机构所收藏,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c4c0a7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6.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起源于古代中国,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和代表作品。
一、山水画的起源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岩石绘画和篆刻艺术。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开始在岩石上绘制简单的山水图案。
到了商代和西周时期,山水图案已经成为了陶器、玉器和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元素。
这些古代的山水图案为后来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山水画的发展阶段1. 唐宋时期(618年-1279年)唐宋时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唐代,李思训和王维等画家提出了“以形似为主,以意境为辅”的画法理念,注重山水画的写实性和意境表达。
他们的作品以山川河流、峰峦古树为题材,以墨色为主,注重线条的流动和笔墨的变化。
宋代的范宽、李公麟等画家进一步发展了唐代的山水画风格,注重对山水的描绘和构图,形成了“北宗”和“南宗”两大流派。
2. 元明时期(1279年-1644年)元明时期是山水画发展的重要阶段。
元代的黄公望、王冕等画家注重山水画的意境和抒情性,将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怀融入到作品中,形成了“文人画”的风格。
明代的沈周、文征明等画家则更加注重山水的写实和细腻,他们的作品以山水景色的真实再现为主,注重细节的描绘和色彩的运用。
3. 清代(1644年-1912年)清代是山水画发展的后期阶段。
清代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翬)以及郑板桥等画家,继承了明代山水画的传统,注重笔墨的变化和构图的创新。
他们的作品在形式上更加自由,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观点。
三、山水画的代表作品1. 《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唐代画家王维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宏大的气势和细腻的笔墨技法而闻名。
这幅作品以长卷形式呈现,描绘了广袤的江山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王维对山水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
2. 《溪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是明代画家文征明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精湛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意境而著称。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60963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b.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一、古代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古代山水画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被用于装饰宫殿和墓葬壁画,描绘了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自然景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水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二、唐代山水画的繁荣唐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出现,如王维、顾恺之等。
他们通过笔墨的运用,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创造了许多优秀的山水画作品。
唐代山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对后世的山水画影响深远。
三、宋代山水画的变革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画家的创作思想和技法上。
宋代山水画家注重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意境,强调笔墨的韵味和意境的营造。
同时,他们还发展了一种新的技法,即“写意”,通过简洁的线条和点画,表现出山水的形态和气势。
四、元代山水画的兴盛元代是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繁荣时期。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的创作范围更加广泛,不仅有宫廷画家,还有许多民间画家。
元代山水画以其丰富的题材和多样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山水风貌。
同时,元代山水画家还注重表现人物和故事情节,使作品更具叙事性和艺术性。
五、明清山水画的发展与传承明清时期,山水画继续发展壮大,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明代山水画家注重细腻的笔墨和细致的描绘,追求写实和细腻的表现手法。
清代山水画家则更加注重意境和气韵的营造,强调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布局。
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家还注重创新和实践,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观念,使山水画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多样化。
六、现代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现代山水画是对传统山水画的继承和创新。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题材和技法,而是大胆尝试新的表现方式和材料。
现代山水画作品既保留了传统山水画的特点和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和观念。
现代山水画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c68f89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f.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
它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的变迁。
以下是山水画的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1. 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商周时期,当时的山水画主要以壁画形式出现在墓室中。
这些壁画描绘了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自然景观,表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景观的追求。
2. 唐代山水画的繁荣唐代是中国山水画的繁荣时期,著名的画家王维和李思训等人在山水画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他们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意境,通过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和笔墨的写意表现,创造了独特的山水画风格。
3. 宋代山水画的精进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精进时期,著名画家范宽、郭熙等人在山水画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他们注重表现山水的细腻和细节,通过运用线条的变化和色彩的渲染,创造了更加细致入微的山水画作品。
4. 元代山水画的变革元代是中国山水画的变革时期,著名画家赵孟頫、黄公望等人在山水画领域进行了创新和突破。
他们注重表现山水的意境和抒发个人情感,通过运用笔墨的独特技法和构图的变化,创造了更加富有个性和表现力的山水画作品。
5. 明清山水画的发展明清时期,山水画继续发展,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明代的著名画家文徵明、仇英等人注重表现山水的写实和细腻,清代的著名画家石涛、郑板桥等人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意境。
他们通过运用不同的技法和风格,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山水画作品。
6. 现代山水画的发展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艺术观念的转变,山水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现代山水画家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通过运用不同的媒介和风格,创造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山水画作品。
总结: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起源到现代的多样化,山水画在不同的时期和风格中不断演变和创新。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d74534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9.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通过艺术家的笔墨表达情感和审美观念。
它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的变迁。
1. 起源和初期发展(唐代以前)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岩石铭刻和壁画。
但真正的山水画在唐代开始浮现,当时的画家以描绘山川河流为主,追求写实主义的表现方式。
代表作品有王维的《山居秋暝图》。
2. 宋代的繁荣(10世纪-13世纪)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鼎盛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他们追求以笔墨表现自然山水的气韵和意境,注重构图和笔墨的运用。
代表画家有范宽、李成等,代表作品有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3. 元代的变革(13世纪-14世纪)元代山水画开始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画家们开始尝试新的表现方式。
他们注重运用色采和光影的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
代表作品有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
4. 明代的独特风格(14世纪-17世纪)明代山水画在元代的基础上形成为了独特的风格,画家们注重山水的构图温和概的表现。
他们追求以线条和墨色表现山水的变化和层次感。
代表画家有沈周、文徵明等,代表作品有文徵明的《水墨山水图》。
5. 清代的继承和发展(17世纪-20世纪)清代山水画继承了明代的传统,但也浮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画家们注重表现写意和意境,追求以简约的笔墨表达复杂的山水景色。
代表画家有石涛、郑板桥等,代表作品有石涛的《巨石行旅图》。
6. 现代山水画的创新(20世纪至今)现代山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突破,艺术家们尝试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和材料。
他们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追求以抽象和表现主义的方式表现山水景色。
代表艺术家有吴冠中、张大千等,代表作品有吴冠中的《巴陵春晓图》。
总结: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的变迁。
从唐代的写实主义到宋代的意境表现,再到元代的色采运用和明代的线条表达,山水画逐渐形成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0c71a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8.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自然山水景观为主题,通过艺术手法表达艺术家对自然美的感悟和追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1. 起源与初期发展(汉代至唐代)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汉代,当时的山水画主要以壁画和绘画为主要形式。
在此期间,山水画主要以描绘山川河流、植物和动物为主,注重表现自然景物的形态和结构。
2. 宋代的繁荣与创新宋代是山水画的黄金时期,浮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如李唐、范宽、郭熙等。
宋代山水画注重表现自然景物的气氛和意境,追求写意和意境的结合。
同时,宋代山水画也开始注重笔墨技法的创新,浮现了“破墨法”、“点染法”等新的绘画技法。
3. 元代的变革与创新元代山水画的发展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融合了蒙古、西亚和波斯等文化元素。
元代山水画在构图和色采上更加丰富多样,注重表现自然景物的气势和宏伟。
4. 明代的继承与发展明代山水画继承了宋元时期的传统,同时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
明代山水画家注重表现自然景物的光影、质感和细节,追求写实和细腻的表达。
明代山水画家如沈周、文徵明等,都对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清代的继承与创新清代山水画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也有了一些新的创新。
清代山水画家注重表现自然景物的气韵和意境,追求笔墨的自由和流畅。
清代山水画家如石涛、郑板桥等,都对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 近现代的发展与变革近现代以来,山水画在中国绘画界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浮现了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现代山水画家注重表现自然景物的情感和内涵,追求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表达。
同时,山水画也开始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如摄影、书法等。
总结: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从起源至今,山水画在表现形式、技法和思想内涵上都有了重要的变革和创新。
无论是古代的宋元明清时期,还是近现代的发展,山水画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爱慕。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52b709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b.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摹仿自然到后来的追求意境,山水画在不断变革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阶段1.1 起源于古代山水画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古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创作了最早的山水画作品。
1.2 摹仿自然在起源阶段,山水画主要是摹仿自然景物的形态和色采,力求真实地再现自然体面。
1.3 传统技法古代山水画家主要使用水墨、宣纸等传统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形成为了独特的绘画技法。
二、发展阶段2.1 唐宋兴旺在唐宋时期,山水画达到了鼎盛期,浮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如王维、李唐等,他们在创作中注重意境的表达。
2.2 表现形式多样随着时代的变迁,山水画的表现形式也逐渐多样化,浮现了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作品。
2.3 形成独特风格在发展阶段,山水画家们开始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形成为了各具特色的独特风格。
三、现代转型3.1 西方影响近现代,中国山水画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开始融合西方艺术元素,创作出新的风格。
3.2 技术革新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山水画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数字化绘画和影像处理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
3.3 艺术思想更新现代山水画家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情感,作品更加注重表达当代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感。
四、当代多样化4.1 多样化风格当代山水画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形式,有传统水墨画、写意山水画、现代抽象山水画等。
4.2 融合创新当代山水画家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实验,将不同的艺术元素融合到作品中。
4.3 国际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山水画逐渐受到国际关注,国际交流促进了山水画的多样化和发展。
五、未来展望5.1 传统与现代融合未来山水画将更加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作出更具时代特色的作品。
5.2 艺术创新未来山水画家将不断进行艺术创新,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艺术语言,拓展山水画的边界。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81434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9.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以描绘山水自然景观为主题。
它起源于古代中国,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
以下是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1. 原始山水画(公元前5000年-公元220年)原始山水画始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时期,最早浮现在陶器上。
这些原始山水画主要以线条勾勒山水轮廓,简单而朴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水画逐渐浮现在青铜器和石刻上,并开始加入更多的细节和装饰。
2. 古代山水画(公元220年-公元618年)古代山水画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东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
在这一时期,山水画开始浮现在纸上,艺术家开始使用墨水和笔进行创作。
古代山水画强调表现山水的气势和神韵,注重山水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唐代山水画(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也是山水画发展的巅峰时期。
唐代山水画家主要注重山水的写实性和构图技巧,追求形象的真实和细腻。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王维、顾恺之和李思训等。
4. 宋代山水画(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又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山水画发展的转折点。
宋代山水画家主张“写意”和“气韵生动”,追求笔墨的自由和意境的表达。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范宽、李唐和郭熙等。
5. 元代山水画(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元代山水画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融合了蒙古、西亚和波斯等地的绘画风格。
元代山水画以线条的疏密和色采的对照为特点,形成为了独特的风格。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赵孟頫、黄公望和王蒙等。
6. 明代山水画(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代山水画继承了元代的传统,同时也注重个人创作和表达。
明代山水画家追求笔墨的浓淡变化和构图的独特性,形成为了独特的风格。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沈周、文徵明和唐寅等。
7. 清代山水画(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清代山水画以文人画为主流,注重文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清代山水画家主张“意境超逸”和“笔墨淡雅”,形成为了清代山水画的独特风格。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078e62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c.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一、起源阶段(公元前500年-公元618年)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221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山水画的起源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山水”观念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山水是宇宙间最具象征意义的事物,代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起源阶段,山水画主要以线条勾勒为主,表现出山水的轮廓和形态。
画家注重表达山水的气势和神韵,追求笔墨的简洁和纯粹。
代表性的作品有《郑燮山水图》和《张僧繇山水图》。
二、发展阶段(公元618年-公元1911年)隋唐时期(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山水画的发展阶段,绘画技法逐渐成熟,艺术风格多样化。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逐渐从线条勾勒转向注重色彩和构图。
画家开始运用水墨和颜料来表现山水的变化和气氛。
代表性的画家有王维、李思训和顾恺之。
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是山水画的黄金时期,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达到了巅峰。
画家开始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景物的写实性。
南宋时期的画家范宽和北宋时期的画家李唐成为了山水画的代表人物。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山水画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
明代画家沈周和文征明注重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的运用,清代画家石涛和郑燮则注重山水画的气势和神韵。
三、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流派,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山水画丰富了中国绘画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丰富了绘画的内容和形式。
其次,山水画强调了中国绘画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理念。
山水画注重表达山水的气势和神韵,追求笔墨的简洁和纯粹,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追求。
最后,山水画传承了中国绘画的传统和文化价值观。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807063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4.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演变。
一、古代山水画的起源1.1 古代山水画的初期表现形式古代山水画起源于中国古代绘画,最初是为了表现自然景观而创作的。
画家们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勾勒出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1.2 古代山水画的发展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山水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画家们开始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神韵,通过构图、用色等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1.3 古代山水画的影响和传承古代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山水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传统技法和审美理念一直延续至今,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遗产。
二、宋元时期的山水画繁荣2.1 宋代山水画的特点宋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画家们在表现山水的同时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他们通过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的手法,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山水作品。
2.2 元代山水画的创新元代山水画在宋代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画家们更加注重表现个性化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他们大胆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造出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山水画作品。
2.3 宋元时期山水画的影响宋元时期的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的山水画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其艺术成就和创新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和发展山水画这一艺术形式。
三、明清时期山水画的继承与发展3.1 明代山水画的传统继承明代山水画延续了宋元时期的传统,但也在技法和表现手法上进行了一些创新。
画家们注重表现山水的氛围和情感,通过细腻的笔墨和精湛的构图展现出山水的壮美和神秘。
3.2 清代山水画的发展变化清代山水画在明代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发展,画家们更加注重表现个性化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他们通过对山水的深入观察和体验,创造出了更加富有个性和内涵的山水画作品。
3.3 明清时期山水画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为后世的山水画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遗产和启示。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811e4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5.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本文将从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1. 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商代和西周时期,当时的山水画主要是以装饰陶器和青铜器为目的,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山水的形象。
这些早期的山水画作品多以动物、植物和山川为主题,形式简练,寓意深远。
2. 唐宋时期的山水画唐宋时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高峰时期。
在唐代,有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如王维、李思训等,他们通过笔墨的运用,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画风格。
宋代的山水画则更加注重细腻的表现和意境的营造,代表作家有范宽、李唐等。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成为后世山水画发展的重要基础。
3. 元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元明清时期,山水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元代山水画家赵孟頫、黄公望等注重表现山川的气势和宏伟,他们的作品以雄浑壮丽的笔墨和奇特的构图著称。
明代山水画家沈周、文徵明等则更加注重细腻的表现和意境的营造,他们的作品多以自然山水为背景,以表现人物情感为主题。
清代山水画家石涛、郎世宁等则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清代山水画风格。
4. 近现代山水画的发展近现代是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西方绘画艺术的引入和现代社会的变革,山水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近现代山水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等,他们将传统山水画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同时,一些新兴的艺术流派如写意山水画、泼墨山水画等也开始兴起,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形式。
总结: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开始,经过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发展,山水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每个时期的山水画家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使山水画不断发展和演变。
今天的山水画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61ac7ba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c.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它通过描绘自然山水景观,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宇宙之美的追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1. 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公元前206年-公元618年)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中。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主要是作为装饰性的艺术形式浮现。
画家们通过绘制山水图案来装饰宫殿、庭院和墓葬。
这些山水图案通常是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图形,没有太多的逼真细节。
2. 唐代山水画的繁荣(618年-907年)唐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开始具备独立的艺术地位,并逐渐形成为了自己的风格和技法。
著名的山水画家王维以其独特的笔墨表现力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闻名。
他的作品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线条和温和的色采,表达了对自然的景色的深情追求。
3. 宋代山水画的精进(960年-1279年)宋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的主流,并且浮现了许多杰出的山水画家。
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宋的范宽和南宋的李唐。
范宽擅长描绘山水的壮丽气势,他的作品注重表现自然的壮美和恢弘。
李唐则注重细腻的笔墨和对自然景色的精确描绘,他的作品给人以静谧和宁静的感觉。
4. 元代山水画的变革(1279年-1368年)元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由于蒙古族的统治,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也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元代山水画家赵孟頫以其独特的笔法和斗胆的构图风格而著名。
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感和动态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5. 明代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1368年-1644年)明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逐渐走向成熟,并形成为了多样化的风格和流派。
明代山水画家沈周以其精湛的笔墨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表现而著名。
他的作品注重表现自然的气氛和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量和感受。
6. 清代山水画的继承与发展(1644年-1912年)清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f6bd1d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7.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展现自然山水之美。
它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风格变迁。
1. 古代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约公元前2000年-公元618年)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上的山水纹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水纹样逐渐发展为绘画艺术,成为古代宫廷和贵族的装饰品。
汉代时期,山水画开始独立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们开始追求山水画的写意和表现力。
2. 唐代山水画的繁荣(618年-907年)唐代是中国山水画的繁荣时期,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出现在这个时期,如王维、李思训等。
他们注重描绘自然景色的真实和细腻,追求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力。
唐代山水画以“山水之胜”为主题,以山水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意和哲学的元素。
3. 宋代山水画的精益求精(960年-1279年)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如范宽、郭熙、李唐等在这个时期活跃。
宋代山水画追求笔墨的精致和构图的独特,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意境。
同时,宋代山水画逐渐形成了“南宗北宗”的两大流派,南宗偏重于写意和意境,北宗则更注重细腻的笔墨和写实的表现。
4. 元代山水画的风格变迁(1279年-1368年)元代山水画的发展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融合了蒙元文化和汉文化的特点。
元代山水画家赵孟頫、黄公望等注重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追求意境的表达。
元代山水画风格多样,既有写意的山水画,也有工笔的山水画。
5. 明清时期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1368年-1912年)明清时期,山水画继续发展,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明代山水画家沈周、文徵明等注重山水画的写意和意境,追求笔墨的自由和表现力。
清代山水画家如石涛、郎世宁等则更注重山水画的写实和细腻。
同时,西方绘画的影响也逐渐渗入到山水画中,使得山水画呈现出新的风貌。
6. 近现代山水画的多样性(1912年至今)近现代以来,山水画在中国绘画界依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36600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7.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以表现自然山水景色为主题。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为了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1. 起源与初期发展(公元前206年 - 公元6世纪)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但最早的山水画作品已经失传。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主要以壁画和绘画碑为主要形式,用于装饰宫殿和墓葬。
这些作品以简洁的线条和明快的色采表现自然景色,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宏伟。
2. 宋代山水画(公元10世纪 - 公元13世纪)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浮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
他们注重细致入微的描绘,追求写实主义的表现方式。
代表性的画家有范宽、郭熙和李唐等。
他们的作品以山水的壮丽景色和细腻的人物形象为特点,形成为了以“北宗”和“南宗”为代表的两大流派。
3. 元代山水画(公元13世纪 - 公元14世纪)元代山水画主要受到蒙古族统治者的影响,画家们开始将草原的风景融入到山水画中。
同时,传统的绘画技法也得到了发展和创新。
元代山水画家赵孟頫以及黄公望等人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笔墨和构图方式,为山水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4. 明代山水画(公元14世纪 - 公元17世纪)明代山水画在技法和题材上进一步发展。
画家们开始注重山水画的意境和表现手法,追求“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明代著名山水画家有沈周、文徵明和唐寅等。
他们的作品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鲜明的个人特色而闻名。
5. 清代山水画(公元17世纪 - 20世纪初)清代山水画继承了明代的传统,并且在题材和技法上有所创新。
画家们开始注重表现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变迁,追求更加细腻和精致的画面效果。
清代著名山水画家有石涛、郑板桥和文震亨等。
他们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笔墨和构图方式,为山水画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
6. 近现代山水画(20世纪初至今)近现代山水画延续了传统的技法和题材,同时也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影响。
画家们开始尝试新的表现方式,注重个人情感和内心表达。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ac918cb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3.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绘画表现自然景观,传递艺术家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情感。
下面将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与初期发展(古代至唐代)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岩石绘画和壁画。
在古代,人们通过在岩石上刻划山水图案来表达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岩石绘画逐渐演变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
在唐代,山水画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著名的山水画家王维和李思训等人,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创新,开创了山水画的新篇章。
他们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神韵,追求自然景观的真实和表现力。
二、繁荣与发展(宋代至明代)宋代是山水画的繁荣时期,浮现了许多杰出的山水画家。
其中以范宽、郭熙、李唐等人最为著名。
他们通过创新的构图和精湛的技巧,使山水画的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宋代山水画的特点是注重细腻的笔墨和精确的构图。
画家们通过细腻的线条和层次感的营造,使山水画更加逼真和生动。
同时,他们还注重表现自然景观的气氛和情感,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画家的情感表达。
明代是山水画的发展高峰期,浮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如沈周、文徵明、唐寅等人。
他们通过画家个人的风格和创新,使山水画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三、清代与现代(清代至今)清代山水画的发展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画家们注重传统的笔墨技巧和构图方式。
著名的清代山水画家如石涛、郑板桥等人,继承了前人的传统,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元素。
现代山水画则更加多样化和开放。
随着西方绘画技法和观念的引入,山水画逐渐与西方绘画形式相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现代山水画家如黄宾虹、张大千等人,通过创新的构图和色采运用,使山水画更加丰富多样。
总结: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创新。
从古代的岩石绘画到唐代的独立艺术形式,再到宋代、明代和清代的繁荣时期,山水画不断发展壮大。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36e69f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f.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自然山水景色为主题。
它起源于古代中国,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以下是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1. 古代山水画(公元前206年-公元618年)古代山水画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壁画和绘画传统。
在此时期,山水画主要以描绘山川河流、植物和动物为主题,追求形象的写实和自然的表现。
2. 唐代山水画(618年-907年)唐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
在此时期,山水画家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壮丽,追求大气磅礴的意境。
代表作家有王维、李思训等。
3. 宋代山水画(960年-1279年)宋代山水画以北宋的“北宗”和南宋的“南宗”两大流派为主。
北宗注重山水的写实,南宗则更加注重山水的意境和抒情。
代表作家有范宽、郭熙、马远等。
4. 元代山水画(1279年-1368年)元代山水画受到蒙古族文化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元代山水画家注重表现大自然的奇特和神秘,追求笔墨的奇妙变化。
代表作家有赵孟頫、黄公望等。
5. 明代山水画(1368年-1644年)明代山水画继承了元代的传统,但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
明代山水画家注重表现山水的光影和氛围,追求细腻的笔墨和精神的抒发。
代表作家有沈周、文徵明等。
6. 清代山水画(1644年-1912年)清代山水画在继承明代传统的基础上,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清代山水画家注重表现山水的空灵和意境,追求笔墨的淡雅和情感的表达。
代表作家有石涛、郑燮等。
7. 近现代山水画(1912年至今)近现代山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山水画家开始尝试用西方绘画技法和观念来表现山水,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总结: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代到近现代,山水画家们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和表现,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不论是追求写实的古代山水画,还是追求意境的宋代山水画,亦或是追求情感表达的近现代山水画,都展示了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式的魅力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的起源和发展简介: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被誉为“姊妹艺术”。
通过分析从殷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的五个典型的阶段两者的兴衰的历史和相互作用,总结出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共通之处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字: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山水画发展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着亲近自然、追逐山水的欲望。
“高山流水,小桥人家”是古代人们所追逐的,便出现的山水诗;古人描绘山水,便出现了山水画;古人创造山水,便出现了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两者的创作一脉相成。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
1.起源(石器时代、殷、周、秦汉)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特有的画种之一,说到中国山水画起源得先从中国绘画说起。
早在旧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出现使得绘画在陶器的装饰上得以表现;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装饰图案代表新石器时代绘画的最高水平;原始岩画是中国绘画最早的遗存,原始岩画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和本性,反映了原始先民的朴素理想、信仰和生活;而到了秦汉,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宫殿壁画的大量涌现,促进了绘画的发展。
这时虽未出现山水画,但出现了表现山水的图画,如东汉时期的山系平陆早园汉墓壁画《山水图》。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
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型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在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
囿台主要是满足上层社会阶级,他们用囿台狩猎、游玩、观察天象和气候以及祭祀。
而在秦汉园林则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离宫别馆与山水环境结合,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
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阿房宫”,它首先在苑囿中建立朝宫,实现了皇家园林里的游赏、居住、朝政等活动的兼容,促使了具有宫苑式的“园”的形成。
中国园林从汉起称“苑”。
其中以上林苑最为著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同时在汉文帝时期还出现了私家园林,《西京杂记》就记述了这个时期茂陵富人袁广汉所筑私园情况:“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内。
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绵数里。
”以山水为建筑要素亦在私家园林中建设。
综上所述,中国绘画起源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原始画和原始囿台都是先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而秦汉时期的统一促进了园林和中国绘画的发展,山水宫苑的出现也说明园林已经有意识的与自然山水结合,私家园林的出现说明当时园林已开始普及。
2.发展2.1转折(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绘画史和园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由于长期乱战,社会动荡不安,使得社会普遍流行着消极悲观的情绪,名士们纷纷寄情山水以逃避现实。
大量的山水诗、田园画的出现促使山水画的生成。
从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
”看出此时的山水画已经与人物画相提并论,并且已初步从人物画的陪衬中独立出来,而他的人物画《洛神赋图》卷中的部分配景山水中可以领略到当时山水画的大致形貌。
此时的山水画理论已经基本成熟,而且讨论了空间的表现,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
而这个时期的宗炳和王微的“神”、“情”之说主张山水画创作的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这是中国传统思维表现出来的天人合一哲理思想,对园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园活动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转折。
受隐逸思潮的影响士大夫们爱园成癖,在营造“第二自然”中得到精神上的乐趣。
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促进了私家园林的发展,同时还出现了寺观园林。
在东晋陶渊明的笔下,自然景物的描绘已是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志趣,反映在园林创作上,则追求再现山水,有若自然。
南朝地处江南,山水园林别具一格。
这时的园林穿池构山,并结合地形进行植物造景,因景而设园林建筑,对植物、建筑的布局也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期园林是山水、植物和建筑相互结合组成自然山水园。
由上述可见,魏晋南北朝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名士们逃避现实、寄情山水的情怀促使了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生成及普及。
山水画初兴,只限于文人自画、自赏,故传之不广,但却促成了文人山水园的诞生。
中国山水园林由单纯摹仿自然而适当的对山水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
2.2全盛(隋唐)隋唐结束了战乱状态,是中国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山水画的发展,首先表现在隋唐兴建的大量宫廷和台阁上,他们在设计依山傍水的建筑时,先要绘画大量山水背景,从而促使了山水画的进步。
这时期出现了展子虔、李思训、王维、张璪等一大批山水画大师。
展子虔的《游春图》,反映了隋代或初唐青绿山水画的面目,虽然还没有彻底摆脱装饰的味道,但写实能力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已能将山水画和人物画及花鸟画的抒情性提升到几乎相同的台阶。
山水画就是从这里开始正式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隋唐时期造园之风大兴,园林发展也相应进入全盛期。
封建帝王和朝野达官贵人为了逍遥玩赏大自然山水景色,便就近仿效自然山水建造园苑,以便不出家门便能享“主入山门绿,水隐池中花”的乐趣。
这时著名的宫苑有长安的“南内苑”、“东内苑”、“芙蓉苑”及骊山的“华清宫”。
皇家园林的建设以趋于规范化,大体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
私家园林普及面更广,这时真正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园景创作上,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逐渐把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
唐朝王维是当时倍受推崇的一位,他辞官隐居辋川,相地造园,园内景点都依照他所绘的画来筑建,如诗如画的园景,也正表达了他的诗作风格,苏轼称赞说:“味摹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综上所述,隋唐时期社会兴盛,大量的华丽宏大的宫殿建筑的兴建促进了山水画和园林艺术的全面发展。
山水画影响着园林,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园林艺术开始有意识地融糅诗情画意,追求“神似”,甚至有按画建园,用画来指导造园,使得园林与山水画关心更加密切。
2.3成熟(宋朝)北宋保持着相对安定的局面。
当政者重视绘画艺术,画家的社会地位倍受尊崇。
这一时期,山水画高度成熟,并居画坛之首,出现了荆浩开创的北方山水画派和董源开创的江南山水画派。
山水画发生了关键性的变革,北派创造了大山大水的雄伟壮丽的全景式构图,南派则善于表现平淡疏远的江南风光。
北宋中后期,苏轼明确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强调绘画要追求“萧散简淡”的诗境,不拘泥于物象的外形刻画,要求达到“得意忘形”的境界,这对后来的绘画和造园活动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宋,马远、夏圭一派开创出以少胜多、以偏概全的绘画手法,精练的画面构图偏于一角,留出大片空白,从而萌生出无限的意境。
我国古典园林在这一时期走向成熟。
社会经济发达却国势赢弱,上至帝王,下至平民,无不大兴土木,广造园林,数量多且分布广,内容和形式均趋于定型,造园的技术和艺术均达到了历来的最高水平。
私家园林以“文人园林”为主要特色;寺观园林由世俗化而进一步文人化。
造园则多以山水画为蓝本,诗词为主题,寓情于景,寓意于形,以情立意,以形传神。
楹联、诗词与园林建筑相结合,富于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著名的园林“寿山艮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艮岳的营建,是我国园林史上的一大创举,它集中反映了我国众多山水特色,意境丰富,成为宋后元、明、清官苑的主要借鉴,后代的官苑均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山水官苑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由上述可知,宋朝时期的山水画和园林同时达到成熟阶段。
“文人园林”是当时文人和画家共同参与造园活动的典范,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诗、书、画、园的相互交融创造了中国园林艺术的高峰;山水画中追求的“得意忘形”的创作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园林受其影响更注重“意境”的塑造。
2.4兴衰(元、明、清)元代由于社会的特殊性,山水淡于教化而重自娱,强调高逸脱俗,尚抒发而轻模拟,讲究变化,注重技法,尊阴柔而拙刚阳,喜平淡弃绚烂,注重诗书画结合。
明朝初期,阴柔的元代画风遭厄运,激愤的宋画重新兴起,随着商品经济逐渐繁荣,绘画也逐渐商品化,画家靠买画为生。
同时这一时期画派纷起,自成体系,也促进了画科的全面的发展。
而明末后期的山水画主流追求的是淡、柔、静、寂。
清代的绘画,继续元、明的趋势,山水画家更多关注笔墨情趣,造成了多样形式面貌,派系愈加林立,参差不齐。
但中国绘画史上曾出现过的各种山水画技法在清代都有自己的继承者。
总的来说,清代的山水画是对魏晋南北朝以来山水画发展的一个全面总结,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的又一个高潮。
中国文化中的山水情怀在明清文人画中不断张扬,也在园林中得以拓展。
元、明、清时期的园林大体上是两宋的继承和发展。
元代民族矛盾尖锐,明初战乱,造园活动总的来说处于迟泻的低潮阶段。
直到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造园又达到了高潮局面,这也为建造大规模的写意自然园林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承德避暑山庄”最为出名,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和著名的文物风景区,从选址到规划、施工,始终贯穿着力求保持大自然的原始,粗旷的风貌的原则,建筑少而疏朗,以自然风景融入园林景观,开创了一种特殊的园林规划—园林化的风景名胜。
同时这一时期的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
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
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
明末著名的造园家计成的《园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论理著名,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和实践的重要总结,同时把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征概括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造园“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到了清末,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社会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并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而结束了它光辉灿烂的古典时期。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时期逐渐商业化的社会对山水画和园林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创作手法上,两者皆过于追求技法而忽略了思想上的探求。
诗、画、园三者结合的更加紧密,同时中国山水画以留白来表达意境的追求促使园林生成了象征的创作手法。
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者皆出自古代文人之手,是文人热爱山水,寄情山水、追求山水的情怀反映和现实载体。
园林实际上是物化了的山水画。
两者的起源和发展皆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是社会意识的反映。
山水画对园林的影响可谓历代逐渐加深,它把中国古典园林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赋予中国古典园林以鲜明的民族特色——诗情画意。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朝着大地景观规划发展,更注重与自然的结合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倡导生态建园和文化建园,这也反映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
参考文献:[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 [明]计成著.赵农注释.园冶图说.济南:山东书报出版社,2005.[4]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5]金维诺.中国美术·魏晋到隋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薛永年.赵力.尚刚.中国美术·五代至宋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