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736fde0fbcd126fff6050b08.png)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儿童只有在牢固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基本空间方位之后,才能够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的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
有研究证明三、四年级学生掌握水平方向(东、南、西、北等)依赖于他们在地图上区分基本空间方向的能力。
所以,教材把有关东、南、西、北等方位知识的认识安排在本册,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内容。
儿童学会辨认地图上的东西南北方位和他们掌握空间方位知觉是有联系的。
最初,应当根据儿童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东西南北方位的技能,然后,再把这些方位和地图方位联系起来,例如说,上面是北方、右面是东方等等。
因此,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南、西、北等方向的技能。
然后,再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2.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三年级儿童(8~9岁)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科书创设了许多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教科书中设计了让学生到操场上学习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第四单元《年、月、日》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年、月、日》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a8d4f40379563c1ec5da717d.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单元集体备课(一)时间:4月7日地点:三年级教研组主备人:黄炳琴参与人:刘长荣谭新郝夕晔季晓燕研讨主题: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一、单元教材分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
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
因此教材注意选取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然后利用年历和月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索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每个月有多少天,教材介绍了拳头点数法和记大月的歌诀。
另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小组合作活动的场景,互相猜猜生日是哪一天。
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广泛采用着,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教材中还介绍了一些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渗透着时间和时刻不同含义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结构如下:认识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知道24时计时法→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e6c1c783d0d233d4b14e6965.png)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
第一课时: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第二课时:59页例2(估算)
第三课时:口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四的相关练习)
第四课时:笔算乘法63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
第五课时: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五的相关练习)
请6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第六课时: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1、2题。
第七课时: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六的相关练习)
第八课时:整理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
第一课时:教科书第71——74页
第二课时: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第三课时:课本第77~78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第四课时:课本第78页例3,第80、81页练习。
第五课时:课本第82、83页(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六课时:课本第84页(公顷、平方千米)
第七课时:课本第86、87页(综合练习)。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7ae30e82f01dc281e43af00b.png)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一课时:例1及练习。
第二课时:例2、例3及练习
第三课时:综合练习
第四课时: 例4以及练习
第五课时:第9页例5以及练习
第六课时: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第二课时:.估算
第三课时:口算练习
第四课时:.笔算除法
第五课时:20页例2
第六课时:练习: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第七课时:22页例3
第八课时:第23页练习五1——8题。
第九课时:25页例4
第十课时:26-27页第4—7题
第十一课时:28例5
第十二课时:29页例6
第十三课时:31页例7及做一做
第十四课时:32页例7的第二题及做一做
第十五课时:33页练习八5至8题
第十六课时:11——12整理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c619106f647d27284b7351dc.png)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一课时:例1及练习。
第二课时:例2、例3及练习
第三课时:综合练习
第四课时: 例4以及练习
第五课时:第9页例5以及练习
第六课时: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第二课时:.估算
第三课时:口算练习
第四课时:.笔算除法
第五课时:20页例2
第六课时:练习: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第七课时:22页例3
第八课时:第23页练习五1——8题。
第九课时:25页例4
第十课时:26-27页第4—7题
第十一课时:28例5
第十二课时:29页例6
第十三课时:31页例7及做一做
第十四课时:32页例7的第二题及做一做
第十五课时:33页练习八5至8题
第十六课时:11——12整理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十七课时:复习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
第三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第38页例1
第二课时:例2
第三课时:平均数第42页例1
第四课时: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第五课时:练习十一练习题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30d1c8240c844769eaee74.png)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第一课时:例1及练习。
第二课时:例2、例3及练习
第三课时:综合练习
第五课时:第9页例5以及练习
第六课时: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第二课时:.估算
第三课时:口算练习
第四课时:.笔算除法
第五课时:20页例2
第六课时:练习: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第七课时:22页例3
第八课时:第23页练习五1——8题。
第九课时:25页例4
第十课时:26-27页第4—7题
第十一课时:28例5
第十二课时:29页例6
第十三课时:31页例7及做一做
第十四课时:32页例7的第二题及做一做
第十五课时:33页练习八5至8题
第十六课时:11——12整理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十七课时:复习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第一课时:第38页例1
第二课时:例2
第三课时:平均数第42页例1
第四课时: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第五课时:练习十一练习题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第一课时:教科书第46——49页上的内容
第二课时:练习课
第三课时:教科书第52--53页上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9007aa69dc5022aaea0080.png)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单元分析一、教材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识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
难点: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四、教法、学法基于学生基础,教法上我采用“创设——引导——开启”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积极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空间思维得到发展。
学法上让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的体验式学习,主动获得新知。
五、位置与方向课时安排共7课时认识东、南、西、北————————————————1课时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1课时认识路线—————————————————————1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1课时认识简单的路线——————————————————1课时备课记录备课记录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2、你们能在纸上画出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些什么吗?3、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二、新课讲授1、绘制地图的规则(1)尝试画校园示意图。
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8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f129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0.png)
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8篇)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受自主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究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究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
课前预备:把电影院的2个问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由学生最近看过什么电影,在哪个电影院看的,电影院每排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引出电影院座位问题。
师:同学们,教师知道你们都喜爱看电影,哪个同学说一说你最近看过什么电影?是在哪个电影院看的?请几个同学介绍。
师:谁认真观看过,你去的电影院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生发言,教师对留意观看电影院座位的学生赐予表扬。
师:同学真不错,到电影院不光是看电影,还特殊留意观看电影院的座位状况。
今日我们就来解决一个电影院的座位问题。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
2.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让学生读题,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说说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说电影院原来的座位状况和问题。
二、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算式,鼓舞学生自主计算。
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呢?学生说,教师板书:36×30=师:36×30,这个算式你们都会计算,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吧!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察,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2.沟通学生共性化的计算方法,鼓舞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和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计算的?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1)先算10排共有多少个座位。
36×10=360(个)360×3=1080(个)(2)把30看成3个十,36乘3个十等于108个十,也就是1080。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集体备课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047bc14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0.png)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果。
二、教学内容1.100以内的加减法2.时间的认识3.长度单位换算4.图形的认识5.分数的初步认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认识,长度单位换算,图形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
2.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时间的换算,长度单位换算,分数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1)导入:通过讲解数学故事,引发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兴趣。
(2)新课:讲解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运算方法。
(3)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练习100以内加减法。
2.第二单元:时间的认识(1)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时间例子,引发学生对时间的兴趣。
(2)新课:讲解时间的认识,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表示方法。
(3)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练习时间的表示方法。
3.第三单元:长度单位换算(1)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长度单位例子,引发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的兴趣。
(2)新课:讲解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换算的技巧。
(3)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练习长度单位换算。
4.第四单元:图形的认识(1)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图形例子,引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
(2)新课:讲解图形的认识,让学生掌握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3)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练习图形的认识。
5.第五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分数例子,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
(2)新课: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3)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练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五、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收获知识。
部编人教版三下数学集体备课1-4单元(有复备、反思、板书)
![部编人教版三下数学集体备课1-4单元(有复备、反思、板书)](https://img.taocdn.com/s3/m/2e6c6c4f8bd63186bdebbc36.png)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使用者:xxxxxxxxx下册年级:三年级(下)学校:xxxxxx 小学时间:2020年2月全册备课1教学进度表2第一单元备课3456789第二单元备课10121314151618202.学生自学第23页例6.要求每套花了多少钱?必须知道的信息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为:四、展示互动,探究提升环节一:组间互动(1)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2)小组内交流算法2 )208思考:十位上的0除以2商是()?(3)汇报计算过程,师生共同解决学生计算中遇到的问题。
(4)尝试计算216÷2=216÷2你能列竖式计算吗?2)216思考: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够商1,应商()?环节二:探究提升交流讨论例6中(1)、(2)两题的计算方法。
(1)十位0÷2=0,这个0应该写在商的()位上,0起()作用,不能不写。
(2)十位1÷2不够商1,用()占位,十位上余下1个()要与个位上落下来的()组成16,再去除以()。
四、归纳反思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在计算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上写商;当不够商1时,就商()占位五、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观察能力。
自己解答,小组之内相互评判,找出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纠正。
使学生不但懂得计算,而且善于找出规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笔算除法例5、例6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能做除数吗?为什么?222324252628第三单元备课293032第四单元备课33343536373839让学生看教材第58页的第1、第2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认真看懂题意再列式解答,完成后指名学生说出题意、计算过程和结果,集体订正。
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看清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从题中或图中找出数据信息,再列式解答。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推荐文档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8298ed8650e52ea5418982a.png)
同桌互相考一考。
画出一个标有 8 个方向的 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
得准!
10
三、 总结:
5 题: 4、同桌合作完成 12 页第 6 题。 三、总结: 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 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 有用呢?
学生独立完成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 描述。
车的行车路线。
2、第 10 页第 2 题: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
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
的位置上。
9
四、 总结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 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 置上。
讲评。 四、总结: 收获?指导学生对学习进 行评价。
第六课时: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
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
馆?
2、请在图中指出 8 个方
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
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
以怎样走?
行走路线。
(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
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
北走。)
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
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 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
行走路线。
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新知:
三、 练习: 四、
3、我们知道了“东北方向”
,你能说出下面的这几个方
向是什么吗?
你打算怎样记住这四个方
4、我们又认识了“东北、 向?请你把他们记下来。
东南、西北、西南”,你打
算怎样记住这四个方向?请
你把他们记下来。
5、请自己画一个标有 8 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数学广角》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数学广角》](https://img.taocdn.com/s3/m/46c0c4268bd63186bcebbcec.png)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数学广角》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二、单元教学内容和前几册教材的思路相同,第六册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还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第九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例1)和等量代换(例2)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1.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
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
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又如,我们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本单元的例1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2.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例2就是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三、具体编排1.例1。
本例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
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
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出两个课外小组各有多少人,再说出三(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个课外小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f6f39e2979563c1ec5da716e.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共有**名学生,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
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9007aa69dc5022aaea0080.png)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单元分析一、教材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识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
难点: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四、教法、学法基于学生基础,教法上我采用“创设——引导——开启”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积极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空间思维得到发展。
学法上让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的体验式学习,主动获得新知。
五、位置与方向课时安排共7课时认识东、南、西、北————————————————1课时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1课时认识路线—————————————————————1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1课时认识简单的路线——————————————————1课时备课记录备课记录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2、你们能在纸上画出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些什么吗?3、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二、新课讲授1、绘制地图的规则(1)尝试画校园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居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三班数学第一单元备课一、单元主题:位置与方向二、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三、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四、重点难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五、教学建议注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六、课时划分认识东西南北方向……………………………………………2课时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3课时龙居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三班数学第二单元备课一、单元主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二、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初步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好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除法计算中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材内容包括两部分口算和笔算除法。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重点难点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使学生会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五、教学建议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2、拓展主题图的情境视野,根据实际情况将出发的学习与人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等联系起来,是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植根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六、课时划分1、口算除法3课时2、笔算除法9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龙居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三班数学第三单元备课一、单元主题:统计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介绍了简单的数据分析,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结构如下:1、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
3、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4、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的理解。
5、充分发挥教学用具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四、重点难点:根据统计表正确制作出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
五、教学建议1、平均数是一个虚拟值,它不能代表个体,因此要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在教学统计图中横轴、纵轴这两个数学名词需结合具体的图例,让学生搞清楚。
学生在做把统计图补充完整这类题目时,一定要严格要求:画标准、使用尺子,良好的作业习惯需从小养成。
六、课时划分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2、平均数2课时龙居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三班数学第四单元备课一、单元主题:年、月、日二、教材内容:本单元的教学起点是在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时常在学生的身边环绕,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说学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时间观念。
本单元内容包括: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四、重点难点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
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
五、教学建议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六、课时划分5课时。
龙居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三班数学第五单元备课一、单元主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在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使他们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重点难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口算、估算和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五、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利用以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2、在学习中,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自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重视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发展,逐步形成技能。
4、重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六、课时划分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2、笔算乘法。
4课时3、整理和复习。
1课时龙居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三班数学第六单元备课一、单元主题:面积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三、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四、重点难点1、教学中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2、教学中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
3、教学中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
五、教学建议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主要内容凶手: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
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六、课时划分面积和面积单位…………………………………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课时公顷、平方千米…………………………………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龙居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三班数学第七单元备课一、单元主题:小数的初步认识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感悟小数的含义.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本单元的小数教学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
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四、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小数。
2、认识小数的学习过程。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难点:1、小数部分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建议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充分利用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
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
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结合元、角进行计算。
3.计算方法提倡多样化,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