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科护理学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2)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内科护理学试题(带答案)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内科护理学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4316b30975f46526d3e133.png)
内科护理学: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出题人:岳晓琳)单项选择题(共4个选项)1 ( B )是SLE发病的主要机制。
(P629:发病机制)A 致病性自身抗体的形成B 致病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C T细胞和NK细胞功能失调D 病毒感染所致2 下列哪些食物因含联胺基团可诱发SLE发病( D )(P629:环境:第四行)A 苜蓿B 芹菜C 无花果D 蘑菇3.下列哪个抗体有助于SLE活动的临床判断,阳性多提示有神经精神性狼疮或其他重要脏器的损害。
( C )(P632:倒数第三行)A 抗Sm抗体B 抗SSA抗体C 抗rRNP抗体D 抗SSB抗体4. 腕管综合征是( C )在腕关节处受压出现的症状。
(P645:第三行)A 尺神经B 桡神经C 正中神经D 前臂内侧皮神经5.正常人的关节腔内滑液不超过( D )(P645:倒数第六行)A 1MLB 3MLC 5MLD 3.5ML6.多发性肌炎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A )(P649:倒数第九行)A 对称性近侧肌群无力 B非对称性近侧肌群无力 C对称性远端肌群无力D 非对称性远端肌群无力7.皮肌炎急性期肌酶谱升高,尤其是( A )升高最为显著。
(P650:血肌酶谱第二行)A CKB CPKC LDHD AST8.枕墙距检查时测量枕骨结节与墙之间的水平距离,正常为( B )(P639:枕墙距检查)A 3CMB 0 CMC 5CMD 8CM9. ( C )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依据。
(P639:影像学检查)A 血液检查B 免疫学检查C 影像学检查D 关节滑液检查10 以下哪种疾病与是与感染相关的风湿病( B )(P621:风湿病的分类和疾病命名)A 强直性脊柱炎B 反应性关节炎C 痛风D 骨性关节炎11 下列哪项抗体有助于血管炎尤其是魏格纳肉芽肿的诊断及其活动性的判定( A )(P622:倒数第六行)A ANCAB 抗磷脂抗体C 抗角蛋白抗体谱D 抗核抗体及ANA谱12 某女,70岁,骨性关节炎,对其关节疼痛演变特点描述准确的一项是( C )(P623:常见风湿病关节受累特点)A对称性多关节炎 B不对称的下肢大关节炎 C 负重关节症状明显 D 反复发作13 某男性,45岁,主因第一跖趾关节痛急入院,该病人既往有爱吃海鲜的喜好,据此,该病人可能的诊断为( B )(P623:常见风湿病关节受累特点)A 类风湿关节炎B 痛风C 强直性脊柱炎D 反应性关节炎14 下列哪种药物长期应用可引起视网膜退行性变( A )(P636:倒数第二行)A 羟氯喹B 雷公藤C 甲泼尼龙D 甲氨蝶呤15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期常伴免疫球蛋白的升高,尤其是( A)(P639:实验室检查第二行)A IgAB IgEC IgMD IgG16 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与自身抗原有很高的亲和力,形成致病性的自身抗体。
《内科护理学》第八章
![《内科护理学》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1eef1f3b76eeaeaad1f330fe.png)
1.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特点
不同疾病所引起的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特点有所区别:① 类风湿关节炎受 累关节为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等小关节,呈对称性分布,持续性疼痛, 出现晨僵。②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累及指、腕、膝等四肢关节,伴红肿者少见, 呈对称性多关节疼痛。③ 强直性脊柱炎以骶髂关节、髋、膝及踝关节受累最 为常见,最典型和最常见的表现为炎性腰背痛。④ 风湿性关节炎多累及膝、 踝、肘、腕、肩等大关节,为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疼痛。
一、关节疼痛和肿胀
— 5—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2.伴随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可出现关节的红、肿、热、痛,但无关节破坏;类风湿关节炎随病情 进展,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僵硬,伴低热、乏力及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系统 性红斑狼疮可伴有多系统、多器官功能损害。
3.评估要点
评估四肢关节和脊柱有无压痛、肿胀、局部发热、活动及功能受限的程度、关节畸 形状态等;了解疼痛起始时间、起病特点、起病年龄、疼痛程度及疼痛性质;评估是否 存在伴随症状。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患者发病起始时间、特点及发病 年龄;有无诱发因素,如寒冷、潮湿、饮 食及外伤等;发病后是否对日常生活有影 响,是否能从事社会工作,自理能力是否 受限等。
二、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 10 —
1.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的特点 晨僵是判断滑膜关节炎症活动性的客观指标,其持续时间与炎症的严重程度
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悲伤等表现;患者家庭是否能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支持和照顾; 社区能否提供治疗、康复等卫生服务。
二、患者护理
护理诊断
(1)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2)悲伤
— 30 —
(3)疼痛 (4)自理缺陷
风湿性疾病病人护理规范
![风湿性疾病病人护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cfaa7f63186bceb19e8bb5a.png)
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s,简称风湿病)是指病变累及骨、关节及期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滑膜、韧带等,以内科治疗为主的一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病程进展缓慢,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珊,部分病人可发生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功能衰竭。
风湿病病情复杂,主要与感染、免疫、化谢、内分泌、环境、遗传、肿瘤等因素有关,其分类主要有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骨与软骨病变、感染性关节炎、伴风湿性疾病表现的代谢和内分泌性疾病等(表1是拫据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及临床特点被分成十大类近200种疾病的简单归纳)。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diffuse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简称结缔组织病,是风湿病中的一大类,其特点是以血管和结缔组织的慢性炎症为病理基础,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害。
风湿疾病的范畴和分类(表1)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硬皮病、多肌炎、重叠综合征、血管炎等2.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Reiter综合征银悄病关节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等3.退行性变骨关节炎(原发性、继发性)4.与代谢和内分泌相关的风湿病痛风、假性痛风、马方综合征、免疫缺陷病毒等5.和感染相关的风湿病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等6.肿瘤相关的风湿病 A.原发性(滑膜瘤、滑膜肉瘤等)B.继发性(多发性髓瘤、转移瘤等)7.神经血管疾病神经性关节病、压迫性神戏病变(周围神经受压、神经根受压)雷诺病等8.骨与软骨病变骨质疏松、骨软化、肥大性骨性关节病、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厚、骨炎等9.非关节性风湿病关节周围病变、椎间盘病变、特发性腰痛、其他痛综合征(精神性风湿病等10.其他有关节症状的疾病周期性风湿病、间歇性关节积液、药物相关的风湿综合征、慢性活动性肝炎等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环境因素变化等原因,风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统计,在我国16岁以上的人群中,系统性红系统的患病率为0.07%,类风湿关节炎(RA)为0.32~0.36%。
主管护师内科护理学试题: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2
![主管护师内科护理学试题: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2](https://img.taocdn.com/s3/m/d7523a227c1cfad6185fa78a.png)
一、A11、关于SLE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SLE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B、青年女性多见C、典型皮损为面部蝶形红斑D、其筛查试验为血清抗核抗体检查E、多数可自愈2、可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指标的是A、关节疼痛B、关节肿胀C、晨僵D、关节畸形E、关节功能障碍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表现不符的是A、肾脏损害最常见B、晚期大多有关节畸形C、皮肤损害最常见于暴露部位D、可发生偏瘫E、可有心包炎4、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的是A、减轻症状B、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关节的破坏,以达到较长时间的临床缓解C、尽可能保持受累关节的功能D、促进已破坏的关节骨的修复并改善其功能E、以上都是5、类风湿关节炎最常侵犯的关节是A、双手腕关节B、双腿踝关节C、双腿膝关节D、双手掌指关节远端E、双手掌指关节近端6、类风湿关节炎最常累及的关节为A、肘关节B、四肢小关节C、膝关节D、肩关节E、脊柱小关节7、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的皮损是A、紫癜B、玫瑰疹C、蝶形红斑D、荨麻疹E、血肿8、系统性红斑狼疮下列损害发生率最高的是A、肾脏B、心血管C、肺与胸膜D、消化系统E、神经系统9、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口腔真菌感染时,可选用的漱口液为A、1%~4%碳酸氢钠溶液B、2%~3%硼酸溶液C、1%~3%过氧化氢溶液D、0.1%醋酸溶液E、0.08%甲硝唑10、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死因是A、肺部栓塞B、心、脑血管疾病C、肾衰竭和感染D、消化道大出血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1、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依据为A、苏木紫小体B、“洋葱皮样”病变C、疣状心内膜炎D、狼疮性肾炎E、狼疮性肺炎12、可判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处于活动期的主要表现是A、关节疼痛B、关节畸形C、关节肿胀D、类风湿结节E、关节功能障碍13、SLE最常见的皮肤损害部位是A、腹部B、颈部C、暴露部位D、前胸上部E、下肢14、SLE药物治疗首选A、青霉素B、泼尼松C、布洛芬D、硫唑嘌呤E、环磷酰胺15、活动性SLE常有慢性贫血,其常见的类型是A、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B、大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急性失血性贫血16、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标志是A、自发痛B、梭状指C、晨僵D、压痛E、畸形17、下列关于SLE的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A、紫外线照射可使皮损恶化B、妊娠可使病情好转C、一般不引起关节畸形D、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肾受累表现E、大多患者发生狼疮性肺炎18、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病变的特点是A、主要侵犯大关节B、不留关节畸形C、关节袜套样感觉D、对称性改变E、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二、A21、患者女性,50岁。
最新内科护理学《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内科护理学《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3e6e989767f5acfa0c7cdbd.png)
医学精品资料
教学目标
1. 能识别SLE的各种病因 2. 能描述SLE的临床表现 3. 熟悉SLE的实验室检查 4. 熟记SLE的常用药物 5. 熟记SLE的常见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6. 熟练掌握SLE的护理措施
护理目标 1.患者皮肤受损减轻或修复 2.主诉疼痛程度减轻或消失 3.口腔粘膜溃疡逐渐愈合 4.能接受患病的事实,生理上、心理上舒适感
有所增加 5.学会避免加重肾损害的自我护理方法
(二)护理措施
1. 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介绍 (2)休息与活动指导
活动期:卧床休息 缓解期:逐步增加活动 病情完全稳定后:参加社会活动或日常工作
临床表现
(一)身症状 发热,以低、中度热为常见 (二)皮肤与粘膜 1. 皮肤粘膜损害(80% ) 常见于暴露部位出现对称性的皮疹 最具特征者为颊部蝶形红斑
盘状红斑
躯干红斑
指掌部或甲周红斑
光过敏
指端缺血
指端缺血
网状青斑
口腔溃疡
脱发
雷诺现象
临床表现
(三)关节与肌肉 1.关节肿痛常是首发症状 2.受累的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足、膝和踝
护理
(一)常见护理诊断/护理问题和护理目标 常见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疾病所致血管炎性反应等因
素有关 2. 疼痛:慢性关节疼痛 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3. 口腔粘膜改变:与自身免疫反应、长期应用激素
等因素有关 4. 焦虑:与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面容毁损及
多脏器功能损害有关 5. 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
(3)饮食指导
1)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软食为 原则
08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08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ace9512866fb84ae45c8dc5.png)
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系统性红斑狼疮教学目标:1、了解SLE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熟悉临床表现、诊治要点3、掌握本病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概念: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
SLE体内存在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特别是抗核抗体)和病变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为特征。
病程迁延不愈,病情反复发作。
流行病学:年龄和性别:以女性多见,20~40岁最多。
不同年龄组男女患病率不同,14~39岁为1:13,40~59岁为1:4,59岁以上为1:1.7。
地区:黑人及亚洲人多见,患病率2.9~400/10万,我国约70/10万。
【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性激素、环境等因素有关。
(一)病因1、遗传:下述提示本病与遗传有关(1)有色人种SLE患病率高于白人,提示其与种族有关。
(2)有家族聚集倾向,近亲的患病率可高达13%。
(3)同卵双生的发病率高达23%~69%,而异卵双生中仅3%。
(4)有易感基因,如HLA-DR2、HLA-DR3阳性,C4a、C1q、C1r/s和C2天然缺陷的人群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2、性激素: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年轻女性为多见,其中育龄妇女约占 90%,男性与女性之比约1﹕9,提示可能与X性染色体及雌激素水平有关,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病人体内的雌酮羟基化产物皆增高。
另外妊娠发本病或加重病情,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与性激素有关。
3、环境:(1)日光:40%SLE病人对日光过敏,紫外线使皮肤上皮细胞凋亡,新抗原暴露而成为自身抗原,成为诱发因素。
(2)感染:SLE症状与病毒感染相似;SLE肾小球内皮及组织中可找到包涵体,血清中抗病毒滴度增高,提示与病毒感染有关。
(3)食物:含补骨脂素的食物有增强光敏感的作用,如芹菜、油菜、无花果、黄泥螺等;含联胺基团的食物可诱发SLE发病,如烟熏食品、蘑菇等;猕猴饲以苜蓿(含L-刀豆素)可产生狼疮样症状。
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384a2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42.png)
第一节 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关节损害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
1.疼痛:慢性关节疼痛 与局部炎性反应有关。
2.躯体活动障碍 与关节疼痛、僵硬及关节、肌肉功能障碍等有关。 3.焦虑 与疼痛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有关。 【护理目标】
1.病人关节疼痛缓解或消失
2.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减轻 3.焦虑减轻,舒适感增加
第十三页,共88页。
第一节 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关节损害
【护理措施】 (一)疼痛:慢性关节疼痛 1.一般护理
①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舒适体位,关节功能位 ② 支架支起床上盖被,防止疼痛部位受压 ③ 调整休息时间,必要时适当运动
2.减轻疼痛
①适宜环境 ②非药物止痛 ③药物止痛
第十四页,共88页。
第二十四页,共88页。
第一节 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皮肤损害
2.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① 长期服用可引起继发感染、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库欣综合征、电 解质紊乱、骨质疏松、血压升高、血糖升高、消化性溃疡、精神 失常等。
② 服药期间,应给予低盐、高蛋白、高钾、高钙饮食,补充钙剂 和维生素D,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尿糖变化。
第十七页,共88页。
第一节 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皮肤损害
(一)健康史
1. 病因: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2. 进食:芹菜、无花果、烟熏食物及蘑菇等 3. 药物史:普鲁卡因胺、异烟肼、氯丙嗪及甲基多巴 4. 诱因:受凉、潮湿、感染、劳累及日光曝晒等 5. 过敏史、家族史、月经生育史 6. 诊疗经过及用药情况等
④ 羟氯喹:眼底改变、胃肠道反应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⑤ 雷公藤总苷:生殖系统异常、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肝损害
第八章 风湿免疫疾病护理常规
![第八章 风湿免疫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c0f050403d8ce2f00662389.png)
第八章风湿免疫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常以手足小关节受累为主。
关节肿痛呈发作与缓解交替进行,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最后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及不同程度残疾。
本病以45岁左右女性多见,女性约2~3倍于男性。
一、一般护理1.生活护理:根据患者自理生活的能力情况给予不同的生活护理,如:协助患者进食、如厕、穿衣、外出检查等。
2.为患者提供舒适、温暖的休养环境。
3.遵医嘱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含钙高的饮食。
4.做治疗时注意保护患者受累的关节,并注意保暖。
二、症状护理1.疼痛的护理(1)嘱患者注意疼痛关节的保暖及休息,减少对疼痛关节的不良刺激。
(2)给予疼痛关节理疗、贴敷、湿热敷等。
(3)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4)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护疼痛的关节,防止垂腕、垂足。
2.体温过高的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体温稍高时,嘱患者休息,多饮水。
(3)体温在38℃以上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
(4)物理降温。
遵医嘱给予酒精浴,擦浴时酒精的温度要稍高,并注意保暖。
(5)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位,保持皮肤清洁。
3.晨僵护理晚上睡眠时,使用弹力手套保暖,早上起床后进行温水浴或温盐水浸泡僵硬关节,并适当活动关节。
4.预防关节废用症状基本控制后,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必要时提供辅助工具。
肢体锻炼由被动向主动渐进,可做肢体屈伸、散步、手部抓握、提举等活动,活动强度应以病人能承受为限;也可配合理疗、按摩,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以防关节废用。
三、心理护理病人因病情反复发作、顽固的关节疼痛、疗效不佳等原因,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忧虑、孤独、对生活失去信心。
护士在与病人的接触时态度要真诚和蔼,采取心理疏导、解释、安慰、鼓励等方法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出院指导1.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已经出现畸形或肢残的患者,更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疾病,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
《内科护理学》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f0894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3.png)
风湿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 炎等多种类型。
风湿性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
体征
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皮下结节等。
风湿性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遗传、免疫、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 相互作用导致。
发病机制
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产生自身抗体, 攻击自身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03
强调预防风湿性疾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
饮食习惯来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生活方式指导
休息与运动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运动,强调适当的运动对缓解疼痛、增 强肌肉力量和改善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性。
饮食调整
提供适合风湿性疾病患者的饮食建议,如低脂、低糖、高蛋白、 高纤维等,以及避免食用刺激性食品和饮料。
02
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评估
病史采集
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
询问家族史
了解家族成员中是否有风湿性 疾病患者。
了解病程及治疗经过
包括首发症状、病情变化、治 疗效果等。
询问用药史
包括激素类药物、非甾体抗炎 药等。
体格检查
01
02
03
检查关节
观察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 限等症状。
检查肌肉
观察肌肉疼痛、无力等症状。
检查皮肤
观察皮肤有无皮疹、皮下结节 等异常。
04
检查其他器官
如心脏、肺部等。
心理与社会状况评估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了解患者是否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
评估患者认知情况
了解患者对风湿性疾病的认识程度。
评估患者社会支持状况
内护精品课程试题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护精品课程试题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875112dd36a32d73758169.png)
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一、名词解释1.风湿病2.雷诺现象二、填空题1.风湿疾病的病因复杂,主要与、、、、、、等有关。
2.风湿性疾病的分类主要有、、、伴风湿性疾病表现的代谢和内分泌疾病等。
3.风湿性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包括、、。
三、单项选择题A1型题1.风湿性疾病以何种表现为主A.发热 B.疼痛 C.皮损D.恶心、呕吐 E.腹泻2.对风湿性疾病具有诊断意义的是A.发热的高低 B.皮肤的损害情况 C.痛的性质D.关节痛的部位 E.痛的伴随症状3.风湿性疾病的病程多呈A.急性 B.反复发作 C.时轻时重D.定期发作 E.慢性4.风湿性疾病的治疗效果A.个体差异大 B.多数迁延 C.多数短期治愈D.症状缓解 E.终身发作5.风湿性疾病临床特点A.每病各有特征 B.诸病均有共同点 C.小儿病人多相似D.同病差异很大 E.成年病人各有突出特点6.风湿性疾病有一定特征的临床表现是A.发热的类型 B.痛性质与关节活动的关系 C.与饮食时间关系D.与饮食内容关系 E.全身肌酸痛7.风湿热关节痛特点A.固定肩关节 B.固定趾关节 C.关节有畸形D.固定指掌关节 E.游走性膝关节8.风湿性疾病关节炎时以下处理何项正确A.摇起床头 B.关节功能位 C.膝下置枕D.头下高枕 E.关节冷敷9.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风湿性疾病的共同特点A.病程多呈急性B.同一疾病表现可有很大差异C.病程多有发作与缓解相交替D.多有复杂的免疫学改变E.对疗效有较大的个体差异10.风湿性疾病除下列哪项之外均为常见的症状A.关节疼痛与肿胀B.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C.皮肤出现皮疹、红斑等D.皮肤出现水肿、溃疡等E.恶心呕吐11.下列哪项检查可以帮助诊断风湿性疾病A.血常规检查B.尿常规检查C.粪常规检查D.抗核抗体检查E.X线检查12.某风心病人,全身浮肿,出现右下肢皮肤溃烂,目前该病人明显的护理诊断是A.风湿性心脏病B.心功能不全C.皮肤完整性受损D.潜在皮肤完整性受损E.有发生褥疮的可能13.由代谢异常引起的风湿性疾病是A.类风湿性关节炎 B.大骨节病 C.肢端肥大症D.痛风 E.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关节炎14.风湿性疾病是指A.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一大类疾病 B.过敏性疾病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一类疾病 D.病毒感染的一类疾病E.血尿酸增多的一组疾病15.风湿性疾病关节表现哪项不妥A.晨僵 B.关节肿胀 C.关节压痛D.关节疼痛 E.手的掌指关节桡侧偏斜A.免疫性的B.地理环境性的C.内分泌性的D.退化性的E.代谢性的16.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17.痛风病因18.肢端肥大症病因19.大骨节病病因20.骨关节病第二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第一部分案例分析王某,女,21岁,在校大学生。
内科护理学第8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8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2c6944cc17552706220811.png)
五、治疗要点
2.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不可缺少非特异性抗炎药。
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但不能阻止病情进展, 可交替但不宜同时服用两种以上同类药物。 (2)糖皮质激素:无阻止进展作用,不作为首选药物 ,仅适用于有关节外症状或关节炎急性发作者。 (3)缓解病情抗风湿药: 有抗炎并阻止关节破坏作 用;但起效慢,多与NSAID联合,如青霉胺等。
8.神经系统:25%病人有各种神经系统及精神障碍 ,提示病情危重,包括头痛、癫痫样发作、偏瘫 、幻觉等症状。
9.血液系统:常见轻、中度贫血,白细胞、淋巴细胞 及血小板计数减少,少数出现溶血性贫血,约半 数局部或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1/3病人肝大,1/5 脾大。
10.其他:继发干燥综合征、口干、眼干等。
(3)饮食护理:宜清淡,忌食芹菜、无花果、香菜、 蘑菇、无鳞鱼、干咸海产品、苜蓿等食物。避免浓茶 、辣椒、吸烟等刺激。
2.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关节、肌肉受 累情况,有无器官功能受损等。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3.用药护理:避免使用诱发本病药物如普鲁卡因胺、避 孕药,遵医嘱NSAID、糖皮质素及免疫抑制剂,注意 应饭后服用,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控制病情进展;平时避免诱因(食物及药物 ),慎重妊娠。 (2)用药指导:遵医用药,坚持治疗,观察 疗效与副作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八、内容小结
* SLE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 疾病。SLE最常累及的组织器官是皮肤、关节、肾 脏,蝶形红斑是SLE典型症状。
* 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是SLE重要 的免疫学检查指标。
4. 肾脏病变 为最常受侵犯的器官,几乎见于所有 病人,可有蛋白尿直至肾衰竭,尿毒症是SLE的主 要死因。
内护精品课程试题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护精品课程试题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875112dd36a32d73758169.png)
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一、名词解释1.风湿病2.雷诺现象二、填空题1.风湿疾病的病因复杂,主要与、、、、、、等有关。
2.风湿性疾病的分类主要有、、、伴风湿性疾病表现的代谢和内分泌疾病等。
3.风湿性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包括、、。
三、单项选择题A1型题1.风湿性疾病以何种表现为主A.发热 B.疼痛 C.皮损D.恶心、呕吐 E.腹泻2.对风湿性疾病具有诊断意义的是A.发热的高低 B.皮肤的损害情况 C.痛的性质D.关节痛的部位 E.痛的伴随症状3.风湿性疾病的病程多呈A.急性 B.反复发作 C.时轻时重D.定期发作 E.慢性4.风湿性疾病的治疗效果A.个体差异大 B.多数迁延 C.多数短期治愈D.症状缓解 E.终身发作5.风湿性疾病临床特点A.每病各有特征 B.诸病均有共同点 C.小儿病人多相似D.同病差异很大 E.成年病人各有突出特点6.风湿性疾病有一定特征的临床表现是A.发热的类型 B.痛性质与关节活动的关系 C.与饮食时间关系D.与饮食内容关系 E.全身肌酸痛7.风湿热关节痛特点A.固定肩关节 B.固定趾关节 C.关节有畸形D.固定指掌关节 E.游走性膝关节8.风湿性疾病关节炎时以下处理何项正确A.摇起床头 B.关节功能位 C.膝下置枕D.头下高枕 E.关节冷敷9.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风湿性疾病的共同特点A.病程多呈急性B.同一疾病表现可有很大差异C.病程多有发作与缓解相交替D.多有复杂的免疫学改变E.对疗效有较大的个体差异10.风湿性疾病除下列哪项之外均为常见的症状A.关节疼痛与肿胀B.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C.皮肤出现皮疹、红斑等D.皮肤出现水肿、溃疡等E.恶心呕吐11.下列哪项检查可以帮助诊断风湿性疾病A.血常规检查B.尿常规检查C.粪常规检查D.抗核抗体检查E.X线检查12.某风心病人,全身浮肿,出现右下肢皮肤溃烂,目前该病人明显的护理诊断是A.风湿性心脏病B.心功能不全C.皮肤完整性受损D.潜在皮肤完整性受损E.有发生褥疮的可能13.由代谢异常引起的风湿性疾病是A.类风湿性关节炎 B.大骨节病 C.肢端肥大症D.痛风 E.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关节炎14.风湿性疾病是指A.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一大类疾病 B.过敏性疾病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一类疾病 D.病毒感染的一类疾病E.血尿酸增多的一组疾病15.风湿性疾病关节表现哪项不妥A.晨僵 B.关节肿胀 C.关节压痛D.关节疼痛 E.手的掌指关节桡侧偏斜A.免疫性的B.地理环境性的C.内分泌性的D.退化性的E.代谢性的16.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17.痛风病因18.肢端肥大症病因19.大骨节病病因20.骨关节病第二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第一部分案例分析王某,女,21岁,在校大学生。
内科护理学简答题-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简答题-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05074f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9.png)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1.简述风湿性疾病共同的临床特征。
1.答: 风湿性疾病共同的临床特征主要有: 呈发作与缓解相交替的慢性病程;异质性;免没学异常或生化改变。
2.简述晨僵病人的护理。
2.答: 生活护理应注意增加便利, 例如生活用品放在健肢附近, 以便取用。
夜间睡眠时注意对病变关节保暖, 预防晨僵。
关节肿痛时, 限制活动。
急性期后, 鼓励病人坚持每天定时进行被动和主动的全关节活动锻炼, 并逐步从主动的全关节活动锻炼过渡到功能性活动。
允许病人以自己的速度完成工作, 并在活动中予以鼓励, 以增进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简述风湿性疾病常用约物及相应的用药护理。
3.答:1)非甾体抗炎药:应指导病人饭后服药或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药、H2受体拮抗药或抗酸药米索前列醇等,可减轻损害;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监测肝肾功能。
2)糖皮质激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医源性库欣综合征,加重或引起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可诱发精神失常。
在服药期间,应给予低盐、高蛋白、高钾、高钙饮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定期测量血压,监测血糖、尿糖的变化。
做好皮肤和口腔黏膜的护理。
强调按医嘱服药的必要性,不能自行停药或减量过快,以免引起“反跳”现象。
3)缓解病情抗风湿药: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黏膜溃疡、皮疹、肝肾功能损害、脱发、出血性膀胱炎、畸胎等。
鼓励病人多饮水,观察尿液颜色,及早发现出血性膀胱炎。
育龄女性服药期间应避孕。
有脱发者,建议病人戴假发,以增强自尊,并做好心理护理。
4)生物制剂:应观察不良反应如:感染、过敏反应,部分药物可能增高肿瘤发病风险。
应注意筛查感染,尤其是乙肝和结核,以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4简述系统性红斑狠疮的主要致病因素。
4.答: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致病因素可能与遗传、环境、雌激素等有关。
5.简述系统性红斑狠疮病人的皮肤黏膜损害特点。
5.答: 80%SLE病人出现皮疹, 多见于日晒部位, 鼻梁和双颧颊部呈蝶形分布的红斑最具特征性。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2020)】讲义8、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2020)】讲义8、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68413858fafab069dc02c9.png)
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常见症状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第一节常见症状一、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疼痛特点:1.除痛风的发作突然急骤外,其余风湿疾病多为缓慢起病。
2.疼痛性质、表现各不相同(1)痛风的关节痛固定于少数关节,剧烈难忍。
(2)风湿热的关节痛多呈游走性。
(3)类风湿所致膝关节痛活动后减轻。
(4)骨关节炎所致膝关节痛于活动后缓解。
3.疼痛部位对疾病诊断有意义:(1)骨关节炎常累及远端指间关节。
(2)类风湿关节炎多影响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多为对称分布。
(3)痛风累及少数或单一关节,通常为拇趾和第1跖趾关节,且疼痛不对称。
(4)强直性脊柱炎易累及膝、髋、踝关节,多为不对称。
4.关节痛的伴随症状及演变对评价预后有价值(1)风湿热所致关节炎伴红肿热,但预后好,无关节破坏。
(2)类风湿关节炎随病情进展会有不同程度的关节损伤,甚至关节畸形。
(3)系统性红斑狼疮常有多脏器损害。
二、多器官系统的损害症状风湿性疾病可累及皮肤、肺、胃肠道、肾、心脏、神经、血液等各器官系统。
如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可在肘关节附近出现皮下结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多数面部有对称皮疹,部分病人有狼疮性肾炎,还可累及消化道导致吞咽困难、便秘,累及肺而出现呼吸困难等。
例题下列不属于风湿病共同特点的是A.对疗效有较大的个体差异B.同一疾病临床表现可有很大个体差异C.病程中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D.多有复杂的免疫学变化E.多为急性起病,病程较长.『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风湿病多为缓慢起病。
第二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护理一、病因和发病机制SLE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性激素、环境因素(阳光照射)、药物(普鲁卡因胺、肼苯达嗪、氯丙嗪)等有关。
在以上因素作用下,易感机体丧失正常免疫耐受性,不能正确识别自身组织,继而出现自身免疫反应,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其中尤以抗核抗体(ANA)为重。
例题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A.遗传B.雌激素C.败血症D.紫外线E.病毒感染『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SLE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性激素、环境因素(阳光照射)、药物(普鲁卡因胺、肼苯达嗪、氯丙嗪)等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发病机制
有人说:“滑膜绒毛是造成关节破坏、畸 形、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之一。”对吗?
二.
临床表现
1.关节表现:以手足小关节对称性受 累为主,以腕、掌指间、近端指间关节及 跖趾关节病变最常见。 (1)关节疼痛与肿胀 (2)晨僵 (3)关节畸形与功能障碍
2.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常对称发生在关节隆 突部及受压部位皮肤下,也可发生在心 包、胸膜、心脏、肺脏、脑等内脏处。
概
述
类风湿关节炎( RA )是累及周围关节 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上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 节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 有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1.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 2.遗传因素 3.性激素因素:雌激素可能促进类风湿 关节炎的发生,孕激素可能减轻或防止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
实施护理
五、护理诊断及措施
(一)护理诊断/问题
1.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关节破坏、畸 形有关。 2.预感性悲哀 与疾病久治不愈、关节 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有关。 3.疼痛 与关节炎性反应有关。
(二)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观察关节,判断活动及生 活自理能力;了解关节外脏器情况。
2.关节疼痛护理
3.关节X线检查:以手指及腕关节的X线片 改变最有价值。 4.类风湿结节活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为什么对于RA病人来说手指及腕关节 的X线片最有价值? RA病人也会有关节端骨质疏松吗?
(二)诊断
依据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诊断。 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活动的指标有:晨僵、 类风湿结节、贫血、血小板增多、血沉增 快、C一般治疗:休息、制动、锻炼、理疗等。 2.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是首选药之一。有解 热镇痛作用。 (2)慢作用抗风湿药:阻止关节破坏、抗炎。 (3)糖皮质激素:仅适用于有关节外症状或 关节炎急性发作者。 3.手术治疗:适用关节畸形、失去功能者。
为什么临床常将非甾体类抗炎药与慢作 用抗风湿药联合应用?
初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腔积液。
病例导入
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 1、为什么诊断该病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2、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 有什么不同? 3、何为晨僵?胸腔积液与类风湿性关节 炎有关吗? 3、如何对该病人进行护理?
课堂练习题
为什么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其发病原因是什么? 怎样治疗、护理? 胸腔积液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关吗?
病例分析
2、护理分析 关节肿胀疼痛——关节疼痛护理。 关节功能关节下降——功能锻炼。 晨僵——晨僵护理。 胸腔积液——观察呼吸,配合相应治疗。 日常生活问题——休息、饮食、环境护理。
课堂小结
*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典型症状是手足小关节对称性肿、痛、畸 形、功能障碍。晨僵是最突出临床表现。 *以药物治疗为主,非甾体类抗炎药常与慢 作用抗风湿药联合应用。 *主要护理措施是急性期休息,缓解期锻炼, 关节疼痛护理。最具特色的护理是晨僵护 理。
(2)类风湿血管炎:可累及机体的任何 脏器和组织,并引起相应的症状。 (3)其他:部分病人可有弗尔他(Felty) 综合征、干燥综合征。
比较一下,RA病人的关节表现和关节外 表现哪个更突出?
关节表现中哪个症状又更突出?
三、检查及诊断
(一)检查
1.血液检查:一般有轻、中度贫血。血沉 快、C反应蛋白增高。 2.关节液检查:关节腔内滑液量增多。
3.肢体活动与关节功能的维护
4.晨僵护理
5.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不可随便停药、换 药、增减药量。
6.日常护理
(1)休息活动:急性期休息,缓解期活动。
(2)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
(3)环境:避免寒冷、潮湿的环境。 (4)心理:引导病人自强自立,加强锻炼。 7.健康指导
你如何指导病人合理休息、活动,避免诱因, 配合治疗,自我监测病情及随访?
效果评价
评价实施护理后病人对疾病、治疗、 护理的身心反应。
你能为一位RA急性期双手关节肿痛的 病人制定一个保护关节减轻疼痛的护理 计划吗? 你还能为一位RA缓解期双手畸形的病 人制定一个关节功能锻炼计划吗?
病例分析
1.诊断分析 该病人长期有腕、掌指、近端指关节 对称性肿胀疼痛及晨僵。类风湿因子阳性 (滴度>1:20),X线示:指、腕关节有 改变。符合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4项以上, 初步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2节 类风湿关节炎
评估病人
病例导入
见案例视频24
病人,女,35岁。5年前开始两手关节肿胀疼 痛伴晨僵硬。近1年来指关节、腕关节均变形。检 查:生命体征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 100g/L。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类风湿因子阳性 (滴度>1:20)。X线胸片示:胸腔积液、关节 片示:指关节、腕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